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639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六三九卷)  2006/9/2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639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第三小段,「若常睹見下三頌,明十迴向位」,這有三首偈。十迴向的大意介紹過了,今天我們講經文。

      【若常睹見無量佛。則見如來體常住。若見如來體常住。則能知法永不滅。若能知法永不滅。則得辯才無障礙。若得辯才無障礙。則能開演無邊法。若能開演無邊法。則能慈愍度眾生。若能慈愍度眾生。則得堅固大悲心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註得不多,他的《疏》是「通顯三種迴向,佛體常住,是向菩提,法永不滅,是向實際,餘向眾生」。前面一首偈是迴向菩提、迴向實際,後面兩首頌都是講迴向眾生。由此可知,佛法無比殊勝的利益,總的只有一句話,如何幫助苦難眾生,這是迴向的本意,真正的意思。可是要利益眾生一定要先成就自己,所以迴向的次第,首先是迴向菩提。

      菩提是什麼?同學們,我相信大家對於佛法當中常講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都知道,佛性就是菩提。菩提是印度話,它的意思是覺悟;佛陀也是印度話,意思還是覺悟。不過佛陀裡面含的意思比菩提要多,我們一般講比較複雜,佛陀裡面至少含著有體、有相、有用。《華嚴經》裡面佛告訴我們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菩提是如來智慧,佛陀就包括智慧跟德相,就全包了,不同在這個地方。可是如果沒有菩提,德相是不能現前的,沒有菩提你在迷位,你不覺;菩提是覺。

      所以這個經文是接著前面十行位最後的一句,「則常睹見無量佛」。這是講你修行,修行一定要記住,是要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。什麼叫錯誤?與自性、與性德相違背的都是錯誤。世間人的標準靠不住,二十八層天的標準也靠不住,世尊告訴我們,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,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。這話什麼意思?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,你全迷,你的思想、見解、看法不是正確的。諸位看了我們最近做的這片光碟,「凡聖迷悟示意圖」,你就明白了。一個人戴上三副有色的眼鏡,一副黃色的、一副是藍色的、一副紅色的。三副眼鏡戴在眼睛上,你看外面的世界,你不能相信、不可以相信你把這個世界看清楚了。你的染著、迷惑太深,你怎麼能看到事實真相?

      佛說證得阿羅漢之後,你才可以相信自己的看法。阿羅漢執著斷了,執著沒有了,出了六道輪迴,出了六道輪迴再看六道輪迴當然不一樣,你就看得清楚。阿羅漢實際上還有兩副眼鏡,藍色的、黃色的還沒有拿掉,但是比我們要強多了,就看得清楚多了。三副眼鏡戴著,看到外面混濁。從這個道理,我們對佛的教誨才產生信心,我們不可以被外面境界動搖,一定要遵從佛的教誨,決定不錯。世出世法裡面,只有佛菩薩不騙人,阿羅漢也不騙人,除了佛菩薩、羅漢之外,難講。為什麼?我執沒破,四大煩惱常相隨,我見、我愛(也就是我貪)、我痴、我慢,你們想想看,貪瞋痴三毒煩惱,加上一個執著「我」,我是什麼?自私自利。自私自利加上貪瞋痴,他怎麼能把事情看得清楚?

      阿羅漢的境界,在《金剛經》上,四相破了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這才能證得阿羅漢。從須陀洹開始破了,雖破不究竟,到阿羅漢才圓滿。從我們的示意圖你細心去體會,你看紅的光圈慢慢的縮小,縮了四分之一,須陀洹;縮到一半,二果;縮成還有三分之一,阿那含;全部沒有了,阿羅漢。我們的示意圖表示這個意思,你要懂得。這是我們講四個階段,一般經上講的是八個階段,四果四向,四果是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。四果四向,八個階段,那個光圈分八份,八分之一是一個階段;菩薩的位次就更多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佛講的話對,我們可以相信。

      所以一定要智慧開了,就是菩提現前,並不是圓滿現前。妄想分別執著去掉一分,智慧就透一分,佛法裡常講煩惱輕、智慧長。真正的功夫沒有別的,放下煩惱而已。放下煩惱,菩提就往外面透露。菩提是本有的,本覺本有,不是從外來的,現在就是被(我們也比喻說)三重的烏雲遮蓋住,去掉一重那就明亮多了,光就透出很多。所以,菩提是本有的,妄想分別執著本來無的,這個一定要搞清楚。我們自己才有清淨的信心,才有堅定的信心,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,這點非常重要。

      你看見『無量佛』,無量佛前面跟諸位說過,就是佛在大經裡面常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你才常見無量佛。我們現在煩惱沒斷,讀了《華嚴經》曉得這樁事情,能不能得到個相似的境界?什麼叫相似的境界?我現在把眼前所有一切眾生都看作諸佛如來,行不行?行,這叫相似境界。你雖然沒有真正見到,但是你相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既有佛性,皆當作佛,這也是佛在經上常講的。《華嚴》、《圓覺》講得透徹,講本來是佛、本來成佛,現在還是佛,就是帶著妄想分別執著的佛。那個帶著的是假的,不是真的帶著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我們能把一切眾生都看作佛,好!為什麼?誠敬的心生起來。你看印光大師常講,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。今天我們學佛,功夫為什麼不得力?不得力的原因在自以為是,別人都不如我,貢高我慢,沒有誠敬心,所以學得再久還是功夫不得力,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所以《十善業道經》教導我們的方法好,「佛告龍王,菩薩有一法,能斷一切世間苦」,這什麼法?「謂於晝夜,常念思惟,觀察善法」,這句是貫穿的,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。常念善法是念頭善,思惟善法是思想善,觀察善法是行為善,這個意思很深。這善法是什麼?十善業道。本性本善,十善業道是性德,就是佛常講的如來智慧德相那個德,德相裡頭的。十善業道是圓滿的,是性德。

      我們今天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跟十善業道恰恰相反。性德裡面沒有殺生的行為,不但沒有殺生的行為,傷害眾生的念頭都沒有。中國諺語有所謂「上天有好生之德」,那個天就是天性,就是佛性。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,法性比佛性的範圍大,法性裡面包括德相,佛性裡面只有智慧,不包括德相。我們能常常想到本性本善,我的本性本善,你的本性也是本善,一切眾生的本性都是本善,決定沒有十惡。這個心好!這個心就是佛心,這個心就是性德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所以,能把一切眾生都看成佛,普賢菩薩的修行我們就都做到了。「禮敬諸佛」,我們對一切眾生尊重。他不尊重我,我尊重他,為什麼?他不知道他是佛,他也不知道眾生是佛,他不尊重是應該的,理所當然,你可不能怪他。我學佛了,我聽到佛的教誨,我明白了,我要不尊重他,我錯誤,他沒錯,我錯了,我要尊重他,我要稱讚他。稱讚跟禮敬的標準不一樣,禮敬是無條件的,完全從本性上來說、本來是佛上說的。稱讚有迷悟不同,他的思想、他的行為有一絲毫與性德相應,值得讚歎;與性德相違背,不能讚歎。不讚歎,決定沒有毀謗,決定沒有批評,這個要懂得,只不讚歎而已。

      所以佛當年在世的時候,在滅度之前,阿難代表大眾向佛請教。僧團裡面有很好的修行人,也有些不好好修的人,在僧團裡面還妨礙別人,所謂惡比丘,怎麼辦?佛在世,你可以管他們,你老人家不在世了,對惡比丘我們如何對待他?佛教給大家一個方法,默擯。什麼叫默擯?不理他就好了。他無論做什麼壞事,不批評,不受他的影響;我修我的,他修他的,各人因果各人負責,絕不受他干擾,這就對了。你要批評,他不服氣,他不會接受,他要跟你吵架,要跟你打架,錯了。不理,見如不見,聽若不聞,這樣就好,不妨礙自己的清淨心就對了。你用這個方式對待他,時間久了,你能感化他回頭是岸。做一點好事,大家都讚歎他;做很多壞事,大家都不說,不批評。讓他生慚愧心,讓他自己良心發現,改過自新,這樣才好。佛這個方法真的是好,不可以責備人,責備人,效果是相反的;佛用默擯,這個效果是正確的。所以我們要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雖然我們沒有到佛菩薩的境界,可是我們這個舉動跟佛菩薩沒有兩樣。

      對一切諸佛的供養,廣修供養要做,供養不是都是送禮。不費金錢的供養,你們知不知道?哪一種供養不要費金錢?善意。無論跟哪個人見面,合掌,「阿彌陀佛」,這個不花錢,見面深深一問訊,這是供養。能不能做到?要學著做,隨分隨力。看到老人在路上走路,路上的車、人太多,擁擠的時候扶他一把,照顧他一下,這都是供養。不費力、不費錢的供養,你一天可以做很多很多,只是你沒有去做。同住在一層大樓,這是香港的現象,大都市的現象都差不多,彼此見面都不打招呼,都像陌生人一樣,這個大家一點都不奇怪。我們學佛,我們學會了廣修供養。同住在這一棟大樓的,無論什麼人,我們見了,都很客氣、很謙虛的跟他點個頭。不要理會他對我怎麼想法、怎麼看法,不去理會這個,完全是善意待人,這都是供養。慢慢的,你就能把這整座大樓裡面的居民統統都感化。這個時間我估計總在二年到三年,讓住在這層大樓的人,每個人見面都會點頭,都會笑容滿面。和諧社會從我做起才行。

      現在的社會,在中國我們看到,愈是偏僻落後的地區,還有點人情味;愈是大都市,人情味都沒有了,都被名利沖昏了。我們要幫助他、要提醒他,幫助他恢復,那就是在平常點點滴滴的善意,讓他能夠感受到,善意。常見佛,見佛的時候要禮敬、要稱讚、要供養,都不需要花錢,不需要特別花時間,不需要,隨時隨地。見到陌生人,善意的待他,也不必刻意的去做,隨分做就好了。

      這樣子做法,下面是講效果,『則見如來體常住』。清涼在這裡說得很好,「佛體常住,是向菩提」。佛體是什麼?佛體是法性,性相不二。西方有些科學家,他們的發現也很值得我們讚歎,他說我們人的身體,身體不是我,身體只是載具而已。什麼是我?靈魂是我。他講一個人有個身體、有個靈體,他把這個分成兩分。算是很不錯了,可是事實不是如此,事實是一不是二。一,但我們看到身體有生滅!身體沒有生滅,科學家很早就發現物質不滅;也許同學們在學校念書有讀過,物質不滅。明明有生滅!形有生滅,質沒有生滅,形是形相,形相有變化、有生滅,性質沒有生滅。所謂聚散無常,聚集起來的時候形相產生,散開的時候形相就沒有了。

      譬如這棟大樓,這棟大樓是個形相,它的本質是什麼?是那些建築材料。大樓沒有起的時候,這些材料堆在旁邊,你看到鋼筋、看到水泥,看到這些木材、看到磚瓦。你看到一大堆建築材料,你不會稱它作大樓。按照圖樣把這些材料都給結合起來,大樓成了。大樓有生有滅,材料不生不滅,拆掉之後大樓沒有了,還是一堆材料。然後你就曉得,我們人的身體就像大樓一樣,我們裡面是細胞,人都是細胞組成的。細胞是什麼組成的?原子,原子怎麼組成?原子核跟電子。現在科學家又再分析,又發現還有更微細的,原子核跟電子怎麼組成的?夸克,分到最後才曉得那個東西存在。我們今天的大樓也是如此,這些建築材料你分析,最後都是歸到原子、電子、粒子、夸克。聚的時候它就現形狀,散的時候這形狀就沒有了,所以聚的時候沒有生,散的時候沒有滅。你為什麼對於這個生滅這樣的在乎?這個在乎是什麼?過分的執著,沒有別的,過分的執著;只要不執著,你就不在乎。因為不了解事實真相,所以產生錯誤的執著。

      了解事實真相,你就得大自在,你就見到「如來體常住」,體是法性。他們分析,分析到原子、電子、核子、夸克,那是法相。法相從哪裡來的?法相從法性變現出來的,這是佛在大乘教裡面常說的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心就是法性,識就是法性上面帶著妄想分別執著,它就會變。變成什麼?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,就是這麼一回事情,不能不知道。所以只要你什麼時候見到無量佛,見到無量佛,你有定有慧,沒有智慧你見不到。我們今天把一切眾生看作都是佛菩薩,這是智慧;沒有智慧,你決定不是這個看法。沒有智慧,你的誠敬心生不起來;誠敬心生不起來,你學佛不得利益、不得法喜,你看這多重要!明白了,有那麼一點智慧了,曉得法性常住,法相也常住,本來不生,哪裡會有滅?所以《中觀論》上講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真的,一切法沒有來去。楞嚴會上講得好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沒有時間,也沒有空間,楞嚴會上佛說的,這才叫事實真相。

      我們本來通達明瞭,就是因為一念不覺,而有無明,從無明生三細相,業相、轉相、現相。業相是什麼?業相是動。法性不動,真心不動,從這個地方你才曉得為什麼佛陀叫你修定。定是真心,你能夠修定,你就接近真心。凡夫沒有定,心浮氣躁,妄念紛飛,那真是苦不堪言。因為他不定,他就造業,所以叫業相,無明業相。因為有無明業相,才有轉變,起變化了,這個變化叫轉相,轉相就是我們今天講精神,起分別了。轉相繼續不停,它真的就產生現相,這個現相是什麼?物質。物質從哪來的?物質是精神變現的。精神從哪來的?精神是從動,科學裡面講振動,極其微細的振動。這是講三細相。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粗相,境界為緣,就變成六粗了。你把原理搞清楚,你才曉得佛陀教我們的方法正確。世間人所講的科學方法不行,科學方法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,這個問題得用佛菩薩教我們這套方法,能解決。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。

      『若見如來體常住,則能知法永不滅』,「法」是一切法,你看看一切法永不滅,精神不滅,物質也不滅。所以《中觀論》上講「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」,八不中觀。中是中道,第一義諦,這是正確的,一絲毫錯誤都沒有。生滅不二,來去不二,斷常不二,一異不二,入不二法門,只有大乘佛法裡頭能達到究竟圓滿,這不學怎麼行!

      學,最重要的是虛心,前面講的,印祖講的誠敬。我們今天誠敬兩個字做不到,什麼原因?不虛心,沒有恭敬。我們看現前的世界,這個社會,看底下一代年輕人,愈看愈感覺到問題嚴重。不懂得禮,不懂得敬。如果禮不懂,他有敬意,自自然然那個態度就像懂禮。沒有敬意。我們對於一個人真正從內心裡面生出敬意,你跟他見面自然就有規有矩,規矩從來沒有學過。然後你才曉得禮是性德,不是哪個人制訂的,自然的。你對他非常恭敬,鞠躬真的就是九十度,不是點個頭就完了;內心真的恭敬,非常恭敬,自然的。跟他在一起,或者是站著,或者是坐著,一定都規規矩矩。他說話,你一定很注意聽;他問話,一定恭恭敬敬的回答,自然的。現在沒有了,現在你所看的是急躁、輕浮,沒有規矩,坐不像坐樣,站不像站的樣子,寫字潦草。

      字,印光大師講得好,不一定要寫得好,我們又不是書法家,不講究這個字之好。但是要規矩,一筆一劃端端正正的,不能夠潦草,這就好。諸位你看印光大師的字,他不是書法家,但是他的字一筆一劃端端正正,沒有潦草。他自己做到了,示範給別人看。我們現在看到一般人,給我寫的信也好,給我寫的文字,都是很潦草,怎麼教法?非常不容易。他給我寫東西潦草,我給他寫東西端正,他會不會覺悟?不容易。好在現在發明了機器,機器會寫字,用電腦打字,不要用手寫了,打出來端端正正的。真的,本來面目是要看你手寫。最常用的測驗的方法,「來,你留個名字、留個地址」,拿一枝筆,你看他寫的,你就明白了。你看他寫的是不是恭恭敬敬,是不是端端正正?就知道了。

      所以這個「法」是指一切法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佛用這六個字把宇宙之間、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部包括。性相永不滅,理事永不滅,因果永不滅,這是迴向實際,實際是法性。聰明人,能見相就見性,性是實際,宗門所說的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;教下不說見性,叫大開圓解,跟明心見性是同等的境界;我們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。這都是見性成佛,都是迴向實際,真的見到實際了。我們現在修學過程是要向著實際,就是要向佛性、法性這條路,這個方向是正確的,這個目標是正確的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下面第二首頌:

      【若能知法永不滅。則得辯才無障礙。】

      這以下兩首八句都是迴向眾生,由此可知,迴向菩提、迴向實際是自己成就。迴向菩提就是「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就是這兩願。迴向實際是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然後才能把第一願圓滿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你才能辦得到。所以四弘誓願,我講過多遍,實際上的願只有一願,就是度眾生,大悲心!看到眾生太苦,太可憐,不忍心,一定要發心幫助他,幫助他解決痛苦,離苦得樂。

     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的,做太子的時候遊四門,看到眾生生老病死,一切眾生不能避免,苦!生老病死苦。這個苦怎麼能解決?如何能夠離苦得樂?所以找生老病死的根源。為什麼有生?為什麼有老?為什麼有死?為什麼有病?佛是真的把根源找到,真的消除掉了。總而言之,三苦、八苦,根都在迷惑。迷惑才有這些現象發生,因為在自性裡頭沒有,在法性裡面、法相裡面也沒有。永嘉大師說得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那個夢是迷夢。迷了的時候才有三途六道十法界,迷的時候才有,作夢;覺悟的時候統統沒有了。你為什麼會迷?找!找根,佛把它找到了。然後如何幫助眾生?先要自己破迷,自己要破迷開悟,然後才能教化眾生,這是真理。

      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這是目標,方法是破迷開悟。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只有一個方法,教學。釋迦牟尼佛一生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,就這個辦法。他用這個辦法,我們再看看全世界,許多不同的國家、族群在古代都有聖人,這些聖人出世的目標都相同,都是救度眾生。西方的宗教講信者得救,那個得救不就是救苦救難嗎?不就是離苦得樂嗎?用什麼方法?教學。宗教的創始人都是第一流的好老師,耶穌教學三年,他被人害死了;穆罕默德,伊斯蘭教的,教學二十七年。中國在東方,孔子、孟子,孔子教學五年,孟子的時間就比較長,活的年歲也大;孔子是七十三歲過世的,孟子是八十四歲。沒有一個不是教學。講經說法就是教學,他講得太好了,所講的理論方法超越時空,不受時間限制,不受空間限制,到任何地方都是標準,才稱之為經。我們現在講教材,最好的教材稱之為經典,不要迷信,沒有迷信。

      過去雍正皇帝說得好,這個話就在《十善業道經》前面,上諭,雍正皇帝的上諭。他講三教,儒釋道三教,那個時候的三教是教學。這三家的教學他說沒有兩樣,他們的宗旨無非是教人同歸於善而已。這是對於儒釋道三家真有認識,真正了解。儒家的《弟子規》、佛家的《十善業》、道家的《感應篇》,我肯定這三樣東西是儒釋道三家的根本。德行的根本,教育的根基,要從這裡扎根。這三樣東西無一不是引人為善,我們應當要知道,應當要認真學習。要不從這個地方扎根,你的修學不會有成就,成就的,那就是現在人所講的學術。

      我過去在台中求學的時候,李老師常常跟我們講,古人的教學,學佛、學儒、學道,真有成就。現在人基礎不要了,不講戒律,不講修行,單單講學問,於是變成什麼?變成儒學、佛學、道學。佛學跟學佛是兩樁事,不一樣,這得搞清楚。如果搞這三學,就是儒學、佛學、道學,沒用,李老師講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,為什麼?你一生還是造業受報,你不能了生死出三界。如果反過來,你真的是學佛、學道、學儒,你有成就。你真的學儒,你的果報在六欲天,因為儒家沒有斷欲,果報在天道。四王天上去,四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,看你修行的功夫,果報在欲界天。道家的修行,修得真有成就,神仙,果報在色界天。佛法的修行,那就不一樣了,超越六道輪迴。小乘教你證阿羅漢果,大乘教你成佛,果報不一樣。所以你要是搞儒學、道學、佛學,搞來搞去出不了三界六道。如果裡面還造業,還有貪瞋痴慢,還有是非人我,還有利害得失,還有自私自利,三途就有分。所以度眾生先度自己,然後你才真正知道怎樣度眾生,真正知道怎麼樣教學。

      我剛剛出家,教了幾年佛學院,還有一個佛學院請我做院長,我做了半年,辭掉了,以後再也不教佛學院。為什麼原因?全是佛學,不是學佛,這樣我教他們,我對不起他們,也對不起自己。為什麼對不起自己?自己不能提升。團體在一起生活的時候,他會影響我,我還沒有那個定力,離開了。想想古來的這些大聖大賢,他們怎麼辦教育?跟現在人不一樣,現在辦教育是辦學校,他不是的,他們那時候辦的是書院、私塾,一個老師。一個教室,一個老師,各種不同層次的學生一起教,大教室,成功了。一家之言,不受外面干擾,能成就戒定慧三學。老師自己做很好的榜樣給學生看,將來學生成就的人數多了,就是老師的化身。每一個學生可以帶一個班級,思想一致的,真的是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。這樣有成就。

      所以李老師在台中也辦了個研究班,研究班的學生不多,只有八個學生,還有幾個旁聽生,十幾個人上課。老師,五個老師,我也是其中之一,李老師把他學生裡面優秀的選拔出來做老師。六門功課,他一個人教兩門,我們這些學生一個人帶一門。我在內典研究班教《金剛經》,還有一個劉老先生,劉汝浩,教《普賢行願品》,徐醒民教唯識,周家麟教《般若心經》,李老師自己教「佛學概要」、教《阿彌陀經》。老師都是自己的學生,就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樣,你看他的弟子能夠講經說法,代他講的,不會講錯的,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常隨弟子。這些人平常都分到四面八方去教化廣大的群眾,那個時候沒有電視,沒有傳媒,不管人數多少,都得要老師親自去領眾。把世尊的教誨弘揚出去。

      歷代的祖師,每一家有每一家的家風,在中國形成宗派。五台山的華嚴宗,也叫賢首宗;天台山的天台宗,也叫法華宗;慈恩寺的法相唯識宗,終南山的律宗,廬山東林念佛堂的淨土宗。每一家都有它的承傳,依據的經典不一樣,全是佛說的,都是佛的學生。我們《華嚴經》到最後,諸位看到五十三參你就明瞭了,知道佛法怎樣承傳,怎樣辦學。老師自己不能成就就不能成就別人,這一定的道理。師承非常重要,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,他的老師是印光大師,跟印祖學的。雖然沒有現出家相,實際上他的思想、他的言行跟出家人沒有兩樣,要在現在社會看,有過之而無不及,他能成就。所以師資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    現前我們看這一代,儒釋道三家的師資都缺乏,優秀第一流的師資幾乎都沒有了,這是很令人擔心的一樁事情。我到這麼大的年歲了,五、六十歲那時候就想辦班教學,有那麼個機會,在景美圖書館的時候,館長非常熱心。有幾個學生,這幾個學生我看都還不錯的,好好的培養能成就。三個學生,淨心法師的一個徒弟,懺雲法師的一個徒弟,另外還有一個人,三個人。我的理想就是培養這三個人,訓練這三個人,招幾個學生,招個二十個學生,讓這三個人天天上課。就像採取台中內典研究班的方式,我自己帶兩門功課,讓他們一個人教一門,教學相長。沒想到香港這邊的西方寺辦佛學院,顯明法師在主持,到台灣招生,把我們這三個人都招出來了。因為他們沒出去過,總是外國的月亮圓,到這兒來了。來了之後寫信給我,非常後悔,知道錯了,錯了不能回頭了。那個時候韓館長租房子準備辦學,看到三個人走了之後,冷水澆頭,一生再不辦佛學院,這個念頭打斷了。

      培養人是這樣培養出來的,就像李老師這個方法一樣,必須讓學生天天去上課,不能離開講堂。你天天上課,天天要準備功課,教學相長,這才是辦法。用其他的方法,你說辦個佛學院,請很多法師來教,教不出來。為什麼?那些法師不是一個老師教的,每個人思想不一樣,學的東西不一樣。可能他在學生面前就是自讚毀他,對別的法師所講的批評,學生的信心就失掉了,所以學不出東西。培養人才談何容易。太虛大師一生講辦學,真的辦了不少佛學院,有沒有出人才?出的人才是佛學,不是學佛。古來的大德是學佛,不搞佛學,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    所以我都是勸大家,特別是出家人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》,這是基本的戒律。你不要以為那是儒家的、是道家的,儒、道是大乘的基礎,不用儒、道,你就學小乘。中國從唐朝中葉以後,不學小乘了,什麼原因?用儒、道代替。歷代的祖師大德都有儒的基礎、有道的基礎,所以他有成就。今天如果我們要排斥,那不是佛教,我們不要學它,你不會有成就。要把它看作是佛門最重要的基礎戒律,從這裡扎根才有救,先救自己再救眾生,然後契入大乘。在大乘裡面,你能夠聽到佛給你講的諸法實相,特別是《華嚴》講得詳細。我們到這個地方知道法性常住,法相不滅。

      『若能知法永不滅,則得辯才無障礙』,為什麼?智慧開了。智慧開了才有無礙的辯才,無礙的辯才才能幫助眾生破迷解惑,他的疑惑才能幫他解除。什麼樣的疑難雜症,你都能夠幫助他。

      【若得辯才無障礙。則能開演無邊法。】

      你看看,要度眾生,眾生無量無邊,根性不相同,煩惱習氣不一樣。要應付無量眾生,你要通達無量法門,你才能應付得了。通達無量法門就要破所知障,得辯才無礙是破煩惱障。先破煩惱障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的辯才,再破法執,所知障。要怎麼破?要學法門。學法門,當然最殊勝的是《華嚴》,為什麼?華嚴是大乘佛法的概論,所有大乘的教義全部都在裡頭。所以民國初年,弘一大師,我們在他的講演裡面看到,他勉勵知識分子學佛就從《華嚴經》下手。特別介紹的《華嚴經疏鈔》,經看不懂,你看註解。這個指導是正確的。弘一大師本人也是非常的愛好《華嚴》,每天早晚課他念的經文是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,受持「行願品」做早晚課,念佛求生淨土。所以「行願品」也變成淨土五經之一。

      『開』是開示,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上課、教學。『演』是表演,「演」是自己做到,你自己做不到,你叫別人學,人家懷疑,人家不相信。必須自己做到,你教學生,學生看到你,沒錯,你的確是言行一致,學生才服了,才真正肯接受你的教導,你才能成就真實的功德。真實功德就是「續佛慧命,傳法度生」這八個字。你自己不能做到,不能教人,教育能不能有成就,能不能成功,關鍵在此地;換句話說,你教別人持戒,自己不持戒,人家怎麼會相信?

      持戒從哪裡做起?從弟子規做起,從感應篇做起,從十善業道做起。這三個是佛法根本的根本,為什麼?沒有這三樣,三皈五戒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所以,出家人沙彌律儀做不到,在家人三皈五戒做不到,不但三皈五戒做不到,十善業做不到,那就不必提三皈五戒。戒是建立在善的基礎上,十善不是戒,是善法。有善法才能有戒律,善都沒有,哪來的戒?為什麼十善做不到?弟子規沒做到。所以你把弟子規做到,把感應篇做到,十善業就不難了,你的根才紮得穩。有這個基礎,好像蓋房子一樣,你才能蓋大樓;沒有這麼好的地基,大樓蓋不成。

      那麼你就知道,辦學從哪裡辦起?從培養老師辦起。怎麼培養老師法?先自己做到。先把自己修好,然後真正找到三個、五個志同道合的,不能多。一個人帶學生,能力再大的人,我們一般講最理想的,十個,不能超過十個。超過十個,你的精神、體力照顧不了。十個人以內的小班,行。這十個人教出來之後,就是十個老師,你的化身。一個人再教十個人,我們就可以辦一百人的學校。這一百個人能成就之後,一個人教十個人,就可以辦一千個人的學校。沒有老師決定不行。

      這是中國五千年教學的經驗,通過實驗證明這個方法是有效的。老師要是做不到,不能以身作則,他教不出學生出來。「演」太重要了,佛在經上常講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。無邊法,自己要表演出來,然後你才能說得出來。再看末後這首偈:

      【若能開演無邊法。則能慈愍度眾生。】

      『慈』是慈悲,『愍』是憐憫,我們今天對眾生受這些苦難有憐憫心,我們沒有慈悲心。雖有憐憫,沒有辦法幫上忙。為什麼沒有慈悲心?慈悲心說的很容易,它是真心,不是妄心。真心是大菩提心,大菩提心的體真誠,沒有真誠哪來的慈悲心?從體起用,真誠心的作用,對自己清淨平等覺,對別人是大慈大悲。我們自己有沒有清淨平等覺?沒有清淨平等覺,哪來的慈悲!所以一般人講慈悲是名字慈悲,有名無實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

      十行、十迴向,這是到教化眾生了,你看菩提心發了,非常認真努力在學習,在學習菩提心。菩提心如果不通過度眾生,菩提心就不能成長。記住古人所講的教學相長,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。你要教人,你自己要不學好,你就教不了別人。換句話說,持戒一般講是最困難的,為了要幫助別人,我不持戒人家不相信,那要不要做?要做,要取得別人的信心。我做不好,說話沒人能接受。所以幫助別人,實在講是幫助自己。我常講,幫助別人,別人得利益頂多三分,自己得七分。而佛在經上講的比例,比我這個還要嚴,佛通常講七分,你幫助別人,人家得利益七分之一,六分是自己得;持戒功德亦復如是。我自己把弟子規學好,真正能落實,做到了,我得的功德是圓滿的。我影響別人,教導別人,別人只能得七分之一,另外六分要他自己修養,要自己真幹,就這個道理。我們跟佛學,我們跟老師學,我們得到的是七分之一,以後那個六分是要自己用功,自己要知道提升自己,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。知道這個道理,你就會死心塌地,知道怎樣用功去學習。

      學習不能離開經教,這是我們沒有開悟之前唯一的依靠,我們的標準就是經典。就我們眼前來看,人在這個社會上,古人講的話沒錯,總的來說,三個問題。第一個問題,人是社會動物,不能離開人群,人跟人怎麼相處,大學問。第二個問題,人不能離開生活環境、自然環境,人跟自然環境如何相處。第三個問題,怎樣提升自己的靈性。這三大問題。古大德教我們,人跟人相處要學吃虧。鄭板橋寫的有「難得糊塗,吃虧是福」,吃虧並不糊塗,吃虧真的是有福。決定不可以有一個念頭佔別人的便宜,那你就真的吃大虧了。不可以存自以為是的成見,要向古聖先賢學習。

      我常說,特別是這幾年,在國際上幫助他們化解衝突,促進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。這個事情,要從自己內心深處化解對人的對立、對事的對立、對一切萬物的對立。把對立化解,讓自己的心跟一切人、一切事物融成一片,所謂是一個生命共同體。佛家講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先學這個本事,這是自己自性裡頭本有的性德。你的心量本來就這麼大,跟佛菩薩沒有兩樣,為什麼現在心量變成這麼小?變小就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變小了,如何我們能把它恢復過來。這個障礙的根,就是對立,一定要把對立化解,然後誤會就沒有了,衝突就沒有了。處處能夠禮讓,能夠讓人,不競爭,處處肯吃虧,不可能起個念頭佔別人便宜,從這兒做,從內心裡面產生變化。

      養生,這也非常重要,沒有好的身體,你就不能夠修道,也不能夠幫助眾生。養生的原則最重要的是輕鬆,放鬆,不要緊張。不但身體要放鬆,最重要的是頭腦要放鬆,不要去胡思亂想。妄念太多會影響你的血液循環,會影響你的消化不良。在中國,因為離開太久,我在澳洲見到澳洲農村裡面一些老人,九十歲、一百歲他還在工作,他還在勞動,我們看了很佩服。想想什麼原因?他沒有妄想,日出而作,日沒而息。這些很多人都沒有離開家鄉,真的與外界老死不相往來,多半都是基督教徒。我們去給他講一點佛法,聽了好高興,希望我們常常派人去給他講,跟他結成好朋友。年歲最輕的都八十多歲,農村裡也是年輕人都出去了,老人都留在農村。我看了很受感動。

      【若能慈愍度眾生。則得堅固大悲心。】

      這個菩提心就登地了,做為登地的基礎。地上菩薩,十地菩薩稱摩訶薩,大菩薩。沒有堅固的大悲心、真實的大悲心,登不了地。堅固的大悲心就是堅固的菩提心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