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827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八二七卷)  2007/9/9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827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大用無方第九段,「主伴嚴麗三昧門」。

      這段經文不長,總共只有六首偈頌,可是它含的義理、境界確實是沒有邊際。「主」是如來,「伴」是菩薩與一切眾生。首先我們在前面學習過,佛法裡面講主,是一個主,但是這個一不是獨一,這要曉得。佛法講的一是任一,也就是說,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主,任何一個人也都是伴。就好像我們一般會議裡面主席,推什麼人上去做主席,他主持這個活動,其餘的都要聽他指揮。如果這個法會,釋迦牟尼佛是主,阿彌陀佛、毘盧遮那都是伴,十方一切諸佛菩薩統統是伴,主席只有一個。如果這個法會是阿彌陀佛主持,釋迦、毘盧遮那也都是伴,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。佛家講法界,現在世間人講宇宙,法界的意思比宇宙好,因為宇宙在法界裡面。就像佛在《楞嚴經》上所舉的比喻,佛把真心比喻做太空,把宇宙比喻做太空裡面的一片雲彩,你就曉得宇宙不大,在佛法裡頭不大。所以法性大,法界大,講法界、講法性、講真心,都是一樁事情,這個我們學佛同學首先要明瞭的。

      世界無量無邊,今天我們的經文講到第四首,第四首偈、第五首偈,無量無邊。無量無邊的法界裡面有無量的眾生,通常佛把它歸納起來講十法界,把它分為十大類,十大類的每一類裡面都是無盡的複雜。十法界裡面眾生都是迷失了自性,可以說都是凡夫。十法界裡頭有阿羅漢、有辟支佛、有菩薩、還有佛,為什麼說都是凡夫?他沒有明心見性,沒有明心見性就都叫凡夫。但他比六道凡夫高明太多了,所以佛也講「內凡外凡」,內是六道輪迴裡面的,叫內凡;六道外面是四聖法界,叫外凡。真正的聖人是離開十法界才是真的聖人,也就是佛教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這是真的聖人,這不是假的。所以,十法界裡面的佛,天台大師說「相似佛」,相似就不是真的,相似,很像,不是真的,十法界裡的佛。為什麼?他還有一品無明沒有斷,他只斷分別執著,連分別執著的習氣都斷了,所以很像佛,稱為相似佛。我們現在念的這一品,「賢首菩薩品」,賢首菩薩就是相似佛,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。到無明斷掉了,他就是真佛,那就不是相似。

      真佛,但是他無始無明的習氣還沒有斷盡,所以又給他一個名字,叫分證佛。他是真的,他證得局部,沒有圓滿。佛經裡的比喻,比喻很好,比喻月光,月亮。你看初三、初四,月牙,十五滿月,月牙的月光是真的月光,不是假的。所以,剛剛破無明,無明習氣還很重的時候,這時就叫他分證即佛,說明他還沒有圓滿。圓滿叫究竟即佛,究竟圓滿,十四的月亮還沒有究竟圓滿,把十四比做等覺,把十三比做十地,是用這個來做比喻。可是真正的月光是平等的,初三、初四的月牙跟十五圓滿的月光,你說是不是一個月光?是的,是平等的。只是月光大小不一樣,它是平等的,它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,所以佛用這個來做比喻。

      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眾生種類差別太多,我們念《觀世音普門品》,《普門品》裡面也說得很明白,觀音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。眾生想佛來度他,他就現佛身;眾生希望耶穌來度他,他就現耶穌身;希望真主來度他,他就現真主身,無處不現身。他現真主身,真主為主,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是伴;如果在基督教裡面,基督耶穌是主,諸佛菩薩都是伴,真平等,這不是假平等。遍法界虛空界,萬事萬法,連虛空都是心現識變。什麼人的心?就是你自己的真心,是你自己的本性。遍法界虛空界,無量無邊眾生,心現是相同的,一個心現,所以是一家人。我們把今天的經文念一遍,從第四首看起:

      【宿世成就善因緣。具足修行佛功德。此等眾生繞菩薩。悉共合掌觀無厭。譬如明月在星中。菩薩處眾亦復然。大士所行法如是。入此三昧威神力。】

      這當中四首,就是從第二到第五,昨天我們學習的跟今天念的這兩首偈,是舉例子,舉一方。一方它的作用,一方的作用。一方作用你了解之後,方方面面都一樣,無量無邊。所以經文不多,意思無有窮盡,前面講的依正莊嚴,我們所看到的境界確實是無比的殊勝壯觀。佛所坐的蓮花,主所坐的蓮花,多大?跟三千世界一樣大。這裡頭你一定要懂得表法的意思,在我們今天講他的影響,他的影響是三千大千世界。什麼影響?蓮花代表清淨,清淨的依正莊嚴,平等的依正莊嚴,他影響三千大千世界。就像我們前面所學習的「毛光照益三昧門」,也是舉例子,一個毛孔,一根汗毛放的光,你看看他舉了四十四種功德。而實際上,實際上功德無量無邊,略說,舉幾個例子,就說了四十四種。

      毘盧遮那佛,這是究竟佛果上,這個毫光它範圍多大?遍法界虛空界,那就不是一個宇宙,我們無法想像。為什麼?他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,他不是修得的,是本來就有的。諸佛有,菩薩有,我們大家統統都有。所以佛在經上講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這個你要相信。佛法講信,頭一個是信自己,你不相信自己你就不能成就。相信自己本來是佛,我現在要學作佛,哪有不成佛的道理!你要不相信自己本來是佛,你永遠就成不了佛。我們中國五千年的老祖宗也非常了不起,告訴我們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你的本性本善,那麼你一定會做個善人;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本善,你想學好都學不好,學不出來。知道自己本善,我學好不難,應當會學好,本善。所有不好那是染上不良的習氣,把那些不良的習氣統統改正過來,我不就是本善了嗎?本善是自己本來就是這樣的,一點習氣都沒有。

      佛跟我們講得更透徹,你本來是佛。佛的意思是覺悟的意思,是智慧的意思,換句話說,你本來有圓滿的智慧,你本來有究竟的覺悟,這是佛的意思。本性本覺,本性本善,萬法是本性所現,所以六祖惠能開悟之後,他就明瞭了,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這個萬法就是《華嚴》裡面講的法界。我們現在人觀念當中的宇宙、太空,無量無邊的星球、星系,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,所以全是假的。

      今天我們看這一段,『宿世成就善因緣』,宿世是過去世,是迷了自性以後。自性迷了之後,就不叫自性,那個自性叫阿賴耶,阿賴耶就是迷了的自性,其實阿賴耶就是自性。阿賴耶體是自性迷了,迷了之後,它就起虛妄的境界,障礙,就把自性的智慧、功能障礙住。你看自性本來是清淨的,本來是沒有生滅的,現在不清淨,身心都不清淨,宇宙也不清淨,這要知道。什麼東西障礙?佛在經上,障礙的東西太多了,說不盡。佛教學他有善巧方便,他把無量無邊的障礙歸納為三大類,這就好說話了。在大乘經裡面講的煩惱,無明煩惱、塵沙煩惱、見思煩惱,分這三大類。在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名稱不一樣,實際是一樁事情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,妄想就是無明煩惱,分別就是塵沙煩惱,執著就是見思煩惱,就起這個東西。這個東西把我們自性跟外面所生的萬法,它在當中產生障礙。自性對萬法產生錯覺,萬法跟自性的反應也產生錯覺。

      可是妄想分別執著不是真的,你看它加個妄,妄就不是真的。但是你不知道它虛妄,它真起作用,把你自己的智慧德能全妨礙了。我們曾經做個比喻,我們用紅、黃、藍三色來做比喻,黃色的代表妄想,藍色的代表分別,紅色的代表執著。就好像三副眼鏡一樣,你戴在眼睛上,對外面東西都看扭曲了,這是三大類的煩惱。你再仔細你去看看,它是不是真的障礙了你?沒有,我們把自己的眼睛比喻作法性,沒有障礙法性,只是在法性前面。有沒有障礙法相?所生的外面境界是法相,法相也沒有障礙,它真的是虛妄。所以佛說妄,這個說法是決定正確,它不是真的,並沒有障礙,而是你以為它障礙了,它就真起作用。

      這個作用起來之後,麻煩就很大了,這叫無明,無明起來之後,在剎那當中,接著它就起分別,起執著。分別就變成見分,我們現在講精神的世界;執著就變成相分,物質的世界,能生萬法,萬法就現前,墮落在這個裡面。中國古人也講得好,《三字經》上講的,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,真性是一樣的,沒有差別。我們自己的本性跟釋迦牟尼佛的本性、跟毘盧遮那佛的本性、跟阿彌陀佛的本性完全相同,沒有差別,為什麼他們成佛,我們變成凡夫?「習相遠」,習是習性,習是你染污了。染污裡面,首先講淨跟染兩種,淨緣跟染緣。染裡面講什麼?淨緣是四聖法界,清淨,因為他把三大類的煩惱裡面最嚴重的見思煩惱,就是執著,他執著放下了,他沒有執著。比起六道那清淨多了,這是淨緣。染緣是有執著,只要有執著,輪迴就出來,六道就變現出來,所以六道是染緣變的。染緣裡面又分為兩類,一個是善,一個是惡。善,三善道,天、人、阿修羅,這三善道;不善的緣,我們講惡緣,那就現三惡道,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這都是因緣。

      宿世成就的善因緣,我們今天在人道,善緣,人道又遇到佛法,善中之善,這個緣很不容易。可是人縱然是學佛了,並沒有真正覺悟,還有很嚴重的迷惑。這裡有一張圖,諸位這樣能看得清楚,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外太空拍攝地球的照片。這個下面,這是月亮,太空船,它的位置在月球的後面,前面就是對著地球,也就是這樣成了一個直線,地球、月亮、太空船,太空人抓住這個機會照這麼一張照片。這是第一次,時間是一九六八年的聖誕夜,阿波羅八號繞行到月亮的背後,照下這張照片。這張照片也很有名,大家稱它為「地球升起來了」,在月球上看地球升起來。照片當中的影像確實震撼人類對地球的感受。所以在第二天,有一位詩人寫了一首詩,就是看到這個景觀。

      他說在我們眼前的這張照片是最真實的地球,這真的看到了。你看到地球,小巧、藍色美麗的星球,這個星球漂浮在太空裡,太空是一片黑暗。它放藍色的光,我們知道它的光是反射光,地球並沒有光,太陽照到那裡反射的。月亮也沒有光,月光是太陽的反射。星星絕大多數就像太陽一樣,它自己本身放光。我們看到它很小,距離太遠了,那個距離的計算,是以光年來做計算。自己本身放光的,大概距離我們最近的都二、三個光年,他們放的光到地球上要二、三年。太陽的光,太陽距離我們近,太陽光到地球上八分鐘。這個科學家搞得很清楚,光的速度在太空當中一秒鐘三十萬公里,這樣的速度走一年,叫一個光年。距離我們遠的,很遙遠的大概有幾百個光年,也就是說,一、二百年前放的光,我們現在才看到,才到達地球,我們才看到。

      這麼一個小小的星球,漂浮在太空當中,同住在星球上的我們這些人,你想想看,就像共乘著沒有止境、在太空唯一光芒的一個小船一樣,我們真的是同舟共濟。現在我們看到這個照片,終於明白了,我們確實真的是一群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,住在這個小小點上。再看這個,你就看得出來,這個照片當中有一點,你看當中有個藍藍的一點,它有一道光,光當中藍藍的一點,這一點是地球。這怎麼照出來的?這是一艘美國於很多年前發射的太空探險的無人駕駛的太空船,這沒有人駕駛的。在它離開太陽系之後,距離太陽系大概是有四十億英里的距離,四十億英里距離,科學家這個遙控也很可觀。科學家把太空船上的攝影機角度調好,讓它再對著地球拍一張照片,送回來,就是這張。光芒當中,那個黯淡的藍點,就是我們的地球,我們所住的地方。

      看到這個你更應該覺悟,人類在這個地球上生存著,所有的歷史,所有的勝利,所有的悲劇,飢荒、災難,甚至於值得驕傲的發明,全都發生在這滄海的一粒米裡頭,這是我們唯一的家。現在要問,人類能不能繼續在地球上生存?人類的文明到底還能不能傳承下去?這是今天很嚴重的一個問題。這是太空船距離我們四十億英里,如果再遠一點,一千億英里,二千億英里,地球看不見了。對正方向也找不到,地球在太空當中太小了。

      我們看了這些照片,才真正感悟到佛菩薩對我們說的,我們是同一個心性。連夏威夷的土著都說,他頭一個理念就是教我們自己要肯定,這個宇宙、世界是你自己造的。這句話很難懂,但是佛經講得清楚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這個世界到現在到底有多久?誰知道?覺悟的人知道。你要問他多久,他會告訴你,真正實在的狀況,剎那之中。為什麼?剎那生滅,這是真相。你以為這個世界是真的嗎?不是。我們看到好像它存在很長久,你所看到的是相似相續相,決定不是真的,相似相續相。我們常常用電影來比喻這樁事情,譬如你在電影院,你看銀幕上你所看的電影,它在演從頭到尾兩個小時,很長,從頭到尾你都看到了。而實際上,實際上不是的。實際上每一張它存在的時間是二十四分之一秒,你所看的張張畫面都是二十四分之一秒。一個一個接著的是相似相續相,不是真的,這你才看到真相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(電是閃電),應作如是觀」,你要能這樣看法,你的看法跟佛菩薩一樣。

      我們這裡講多少年月日,佛菩薩沒有,佛菩薩講剎那。所以佛菩薩講無常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虛妄不是空,虛妄不是無,它有,念念相續。什麼時候你念頭沒有了,斷掉了,相就沒有了。正像看電影一樣,銀幕上,如果停電,它馬上就沒有了,或者機器一關的時候,立刻就沒有了。這永嘉大師《證道歌》上你就能體會到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」,你在夢境裡,你不知道真相,就叫夢境;「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你一下警覺,相就沒有了。

      覺悟之後,相還可以繼續演下去,但是你已經覺悟,你已經明白,你不再執著。也就是說,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曉得事實真相,這身體還在,這現象還在,這在佛法叫「有餘依涅槃」。有餘是什麼?你還有身體,妄念還存在,叫有餘依涅槃。佛門裡面有個術語,菩薩明心見性之後叫「留惑潤生」,他來幫助還沒有覺悟的人。他不會,我們一般講入無餘涅槃,他不會,他還住在這個世間。他跟無餘涅槃的境界完全相同,他在這個世間絲毫障礙都沒有,真正成佛了。什麼人?釋迦牟尼佛三十歲給我們示現的,夜睹明星,豁然大悟,這明心見性,就這個境界。他見性,並沒有走。

      經典裡有記載,釋迦牟尼佛覺悟之後真的想走了,沒有人啟請他,他覺悟之後就沒事了,他就走了。這是我們要感謝淨居天人,淨居天人是四禪天的,四禪天裡面五不還天那些修行的菩薩們,他們知道。他們一看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了,趕緊下來,請法!請釋迦牟尼佛住世,講經弘法,佛接受了。所以要有人啟請,沒有人啟請他就走了。這樣留下來了。這個裡面都是緣分,宿世的緣分,地球上這麼多眾生與釋迦牟尼佛宿世有緣。現在地球上有些眾生緣成熟了,成熟就是感,雖然沒有要求,沒有求佛,他成熟。成熟就是他會接受佛的教誨,他不懷疑,他能接受,他能夠依教修行,他能夠斷惡修善,他能夠轉迷為悟。在這種狀況之下,佛就要現身來幫助他,眾生有感,釋迦佛就來應。示現成佛這個時候,還要人啟請,不啟請叫沒有緣,這個緣叫增上緣,他就走了。所以,第一個啟請的是淨居天人,他來幫助我們大家,當然他也成就他自己,他也需要佛去度他。

      在中國唐朝時候,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也做了這樣的示現。惠能大師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,聽五祖講《金剛經》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豁然大悟。他怎麼悟的?這不能不知道,他那個悟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一下放下。障礙就是這個,障礙除掉了,就大徹大悟,叫做明心見性,回歸到自性,回歸到你本來是佛,回歸到這個位置。這一回歸,佛門術語說證得法身,他在這個世間是示現,他有能力在遍法界虛空界,無量無邊世界,無量無邊的眾生,只要有感他統統都現,都現身,或者現應身,或者現化身,無量無邊。他有沒有生滅?沒有了,真的如惠能大師所說,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」,本不生滅就是真正的大涅槃。

      在各個地方示現,他存在的時間長短是緣不一樣。佛菩薩在欲界天示現,在那邊示現教化他們,壽命跟欲界天一樣;在人間示現,壽命跟人間一樣,沒有特殊的。欲界天跟人道,這六道凡夫,他們壽命長短是業力主宰的,不自由。佛、菩薩示現沒有生死,連阿羅漢來示現都沒有生死,他示現的長短,是眾生的業感;也就是說,眾生真正需要佛菩薩幫助,需要他來教導,他就住世,什麼時候不需要了什麼時候就走。佛菩薩有沒有起心動念?沒有;有沒有分別執著?沒有,連阿羅漢都沒有執著。全是業感的存在,這個感應道理很深,我們實在講也是參不透。可是這幾年,我們看到日本江本博士水實驗,從水實驗我們能夠體會到這麼一個道理。

      水是礦物,確實它沒有分別,它沒有執著,它也不會起心動念。可是我們以善心對它,它的反應就很美善;以惡心對它,它的反應就很醜陋。它有沒有妄想分別執著?沒有。那為什麼有這種反應?法性法爾如是。從這個地方體會到,明心見性的人,他的反應就是這樣,自然的,決定沒有起心動念。眾生感的時間長,他示現的時間長;感的時間短,你看到的時間短,他決定沒有起心動念。

      我們跟諸佛菩薩的緣從什麼時候結的?他沒有成佛之前,他也是凡夫。諸位要曉得,佛菩薩是凡夫修成的,我們中國人常講,聖人是教出來的,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。誰教?前面的佛菩薩,教出來的。我們本來也是佛菩薩,現在要靠佛菩薩教我們,我們才能回頭,才能回到佛菩薩的地位上去。所以他怎麼會沒有緣?緣的根本就是同一個法性,所以沒有說是沒有緣的。遍法界虛空界,不但一切眾生跟我有緣,這有情眾生,無情眾生,花草樹木、山河大地,無量的這些星球跟我都有緣,同一個法性,心現識變,怎麼會沒有緣!

      緣有親疏不同,所以說基本的是一個,是完全相同,沒有不相同的。所以佛哪有不度眾生的道理!這是講親因緣相同,決定有,所緣緣、無間緣不一樣。這就是從事上講,過去生當中曾經在一起學習,這是所緣緣,阿賴耶識裡面有這個種子。我們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誨,佛在這個世間,那我們就會想到,佛經上他自己也說了。他過去沒有成佛,在作菩薩,作阿羅漢,作仙人的時候,我們多次遇到,結下這個緣。所以這一生我們在人間,到人間來了,佛雖然不在人間,佛的經教還遺留在此地,教化眾生的模式還在,我們能夠接觸到,都能得受用。

      受用究竟能得多少,也是個緣,這個緣可以說是自己的善根、福德。首先從增上緣上來講,要遇到善知識,遇不到善知識,佛法雖然在世間,你不認識它,你誤會了它,曲解它,錯解它,自己雖然有善根、福德,這一生當中接不上,連接不上,所以善知識就非常重要。遇到善知識,他把事實真相告訴你,然後你才曉得,我們過去生中跟佛有很深厚的緣分,遇到佛就像遇到老朋友一樣,非常親密,這事情就好辦。你能信,你能解,你很歡喜的依照他的教導去學習。如果自己很勤奮,自己真能放下,這一生當中大功就告成了。佛不在世也能行嗎?能行,古人講的話很有道理,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。所以你有沒有成就,你有多大成就,這完全是你自己,善知識只是把你領進門,介紹給你,以後是自己的事情。

      當然修行,最殊勝的,有好老師,有好同學,同參道友,有好的修學環境,這要靠福報。在中國過去,我們可以說清朝前半期眾生有福,這些條件都具足。真的有好老師,有修有證,甚至於還有佛菩薩應化身來的,有好的同學,有好的學習環境,道場。清朝中葉以後就衰了,尤其到清朝末年,咸豐、道光、光緒。光緒這段時期,慈禧太后主政。我們知道慈禧太后是報仇來的,葉赫那拉氏的冤仇。她報仇,可是對於佛法影響太大,漸漸的佛法從教學變成宗教,從教人變成為鬼神服務。為鬼神服務,給諸位說,鬼神得利益,人不得利益。人得的是什麼利益?人得的利益是金錢。你看做一堂佛事,等於生意買賣一樣,一堂佛事多少錢,一次法會多少錢,都是講價錢的。所以說,人得不到利益,但鬼神得利益。

      鬼神他真來聽經,也真有開悟的,也真有往生的,也真有生善道的,鬼道到人道,就生善道,還有到天道的。為什麼?誦經鬼神在聽。正是像六祖能大師最初的因緣,他賣柴,這個柴應當是賣在客棧,就像現在的旅館一樣,客棧。有個居士在房間裡面念《金剛經》,他柴賣了,拿了錢出來,從窗口經過,聽到他念《金剛經》,他聽了很歡喜,他就在那裡站了一會兒,這就是緣分。站了,聽了一段,他去見這個念經的人,問他你念的是什麼,他聽得很有受用。跟他一談,這個張居士發現這個人不是普通人,他只是念,但他能把意思聽懂。發現這麼一個年輕人,那時二十四歲,就勸他到黃梅五祖那裡去學習,真的看到是個法器,幫助他。他有個老母親要養活,這幾個居士大家發心替他照顧,讓他無後顧之憂。他到黃梅真成就了,緣分,宿世的緣分。

      我們現在知道,我們宿世有緣分,但是我們生在亂世,生在真正末法時期,能不能成就?能成就,不是不能成就。你想想釋迦牟尼佛的成就,這給我們做出樣子,榜樣;惠能大師的成就,惠能大師沒住在廟裡。黃梅八個月,他沒有進過禪堂,沒有進過講堂,五祖只是分配他到碓房裡面去舂米破柴,現在講是做義工,做了八個月。他們兩個在一塊,我們講是講解經論,我們現在想想看頂多兩個小時。人家的本事沒有別的,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一下把它放下、拋棄了。這個啟示很大,說明佛法裡面講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屠刀就是比喻傷害你法身慧命的煩惱習氣,妄想分別執著這三把刀,這要命的。統統放下了,什麼事都沒有,就成佛了。惠能真的給我們示現的是上上根人,真正利根,一聽他就明白,就肯放下,問題解決了。這一放下,成佛了。

      他並沒有在黃梅當個首座,講經說法,他沒有這個福報,沒有這個緣分;說老實話,不是他沒有福,是眾生沒福。而且還要受很多嫉妒障礙,也是示現給我們看的。到獵人隊裡面去避難,去躲過這一樁事情,在獵人隊住十五年,不是短時間。獵人隊裡幹什麼?他只能幹粗活,替獵人們燒飯、做工。獵人天天殺生,他去侍候他,照顧他們的生活。所以在獵人隊的十五年,看到獵人帶的獵物,受傷不太嚴重,還能活得了的,他統統放生;實在受傷,沒有辦法,活不下去,這才煮起來給獵人吃。自己吃肉邊菜,用一點蔬菜,放到鍋裡一起煮,他吃他的菜,獵人吃他的肉,這個生活過十五年。

      以後緣成熟,你看得法之後,距離弘法的緣還有十五年,他在等。十五年當中,說實在話,他在修什麼?在修行,歷事鍊心。悟是悟了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當然還有些煩惱習氣存在,必須在生活當中、工作當中、待人接物當中,淘汰得乾乾淨淨,弘法的緣也成熟了。廣州的法性寺,印宗法師的道場,印宗法師那時候講《涅槃經》。惠能大師在獵人隊住了十五年,知道緣成熟了,到他那個境界,給諸位說,六種神通具足,沒有一樣不知道。知道緣成熟,也知道緣在什麼地方,所以他來聽經。被印宗法師發現,印宗法師很了不起,給他剃度,所以惠能大師的剃度師是印宗法師。印宗法師剃度之後,拜他做老師,不是容易事情。真的印宗在惠能大師會下開悟了。他一生教學三十多年,真正開悟的四十三個人,印宗是其中之一,宿世成就的善因緣。

      所以他離開五祖之後,惠能大師沒有老師,而且在那樣一個艱難的環境裡面,他沒有染著,他還能把他的習氣統統淘汰盡,真正成就純淨純善,法緣成熟,這出來了。這些都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,實在講,就是給我們現代人做樣子。也是世尊滅度的時候給後世的弟子兩句話,特別是末法時期,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。你不能怕吃苦,你不能夠不持戒,只要能持戒,不怕吃苦,什麼苦頭都願意吃,就跟佛陀在世沒有兩樣,念念要做如是觀!《金剛經》上四句偈,六祖得法是《金剛經》,他一定是跟佛菩薩看法完全相同。這世間有沒有時間?沒有時間,也沒有空間,世界是個幻相,剎那生滅。因為生滅的時間太短,也可以說不生不滅。你說它生,它就滅了,說它滅,下頭又生了,不生不滅是這個意思,生滅同時。如果真的沒有生滅,說不生不滅,這個話就沒有意義。有生滅,說不生不滅,說生滅同時,你就知道它速度太快。

      世尊在《仁王經》上給我們講的,一彈指六十剎那,一剎那九百生滅,這是一彈指。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,叫一剎那,一剎那有九百生滅。我們彈得快一點,彈得快,我這個彈法大概一秒鐘彈四次。四乘六十,再乘九百,剛剛好兩個十萬八千。也就是說一秒鐘多少個生滅?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。不是像看電影,電影一秒鐘二十四次,二十一萬六千次,你怎麼知道是假的?這才叫事實真相。你要是能真正從這上看透了,你才懂得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對於所有現象裡面你不會執著,你也不會分別,也不會起心動念。為什麼?它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相有沒有?非有非無,不能說它有,不能說它無。怎麼不能說它有?它根本不存在;怎麼不能說它無?它確實現相。契入到這個境界,不但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

      我們迷在這個幻相當中,迷得太久了,以為真有。以為真有,所以才有分別,才有執著,這個虧吃大了。因為你有分別,就有十法界,以為它有,你就有執著,執著就六道輪迴現前。十法界、六道從哪來的?自己念頭裡變現的,所以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。十法界、六道是你心想的,你心裡想分別,就十法界現前;心裡想著執著,我要控制它,我要佔有它,六道就現前。這裡面就有善有惡,你念念是善,利益眾生,三善道。為什麼出不了六道?因為你執著,行善執著我作善,造惡執著我在造惡,所以就有三善道、三惡道,這麼來的!

      所以夏威夷的土著的資訊裡面講得好,世界是你造的,是你念頭造的,所以你對整個世界要負責任,這個話說得有道理。我們現前身體是自己造的,我們這一生當中生活環境是自己造的,你不能夠怨天尤人;你怨天尤人,你錯了。是福、是禍,是善、是惡,全是自己念頭變現出來,所以你要對自己負責任。第一個對自己負責任是自己,然後自己做好了,自然影響周邊,自然影響環境,這就慢慢跟菩薩道接近。你要真搞清楚,真搞明白,你就會發現,這個世間最美的、最善的、最有意義的、最有價值的,統統是佛菩薩所幹出來的。凡夫無論講到什麼豐功偉業,中國人講的三不朽,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全是假的。為什麼?都沒有離開執著,沒有離開執著就是都沒有離開六道,不管你搞什麼都是剎那生滅。

      所以覺悟的人看到六道裡面這些眾生,嘆息,「可憐憫者」,你想想可不可憐?如果真有其事,那不可憐,那不可以說人家可憐憫;沒有這回事,確實完全都是在作夢。你做個甜蜜的美夢,生善道,做惡夢,生三惡道,無論是精神世界、物質世界都是了不可得。所以佛陀慈悲到極處,為我們示現,這是教我們的,現身說法。六道凡夫現在可以說迷惑顛倒,妄想追求名聞利養、追求財富、追求地位、追求權力、追求財色名食睡,這個東西全是假的。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這些東西,你要是這樣搞法,這叫造業。《地藏經》上講,「閻浮提眾生,起心動念,無不是罪」,佛有沒有說錯?我們如果沒有這幾十年大乘的薰陶,對佛這句話都打問號。佛說得是不是太過分,怎麼會說得這麼嚴重?幾十年薰陶之下才曉得,佛說的句句實話,一絲毫沒有過分,講的是真話,我們才佩服到極處,感恩到極處。終於把這樁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

      清楚明白之後,我們要做的功夫沒有別的,就是放下,真正懂得為什麼要放下!原來這個東西放下就是,放下假的,就是真的,真的不要求,本來是真的,本來是一真法界。你看六祖跟我們講得多好,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,本來是平等的,本來是覺悟的,本來是不動的,不動就是定,就是現在講的三昧,你看三昧講多少!三昧就是不動,「何期自性,本不動搖」,那就是三昧。你要有所求,能生萬法,整個宇宙是你變現的,夏威夷土著說得好,整個宇宙是你造的,能生萬法跟造宇宙是一個意思,是你造的。你缺什麼?什麼都不缺,全宇宙是你造的,你缺什麼?不知道是自己造的,想這裡得一點,那裡得一點,全錯了。我們這一生真的是很有緣分,能夠接觸到大乘,能夠生歡喜心。大乘教真的比我們吃飯睡覺都重要,可以不吃飯,可以不睡覺,不能離開大乘,才能有這些成就。所以,「宿世成就善因緣」。

      『具足修行佛功德』,佛的功德無量無邊,功是功夫,德就是你得到的,這個德跟得失的得是一個意思。你修功就有德,在佛法裡常說的,「持戒有功,三昧是德」,你就得禪定,「修定有功,開悟是德」。你就曉得,我持戒一定要得三昧,修定一定要開智慧。為什麼有的人持戒得不到定?有些人修定不會開慧,什麼原因?你要曉得,放不下!持戒,自以為戒持得不錯,對於不持戒的人瞧不起,你說他怎麼會得定?定是什麼?定是清淨心,清淨心怎麼現得起來?所以能大師講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世間有沒有過?你只要想到剎那生滅,就沒有過,所有一切真妄、邪正、是非、善惡,全都沒有。你就曉得,這些真妄、是非、善惡,全是自己阿賴耶識裡面煩惱心所的反應,這才是真的,外頭有沒有?沒有。如果我裡頭沒有這個反應,你就看不到外面這些是非善惡,你就看不到。你所看到的是定中境界,你所看到的真的剎那生滅。

      就像看電影一樣,你知道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你可以欣賞他,你不會受他欺騙,不會說他哭,你跟著哭,他笑,你跟著笑。所以古人講,「演戲的是瘋子,看戲的是傻子」,你受他欺騙。真正明白的時候,如如不動。面對著電影、電視,電影銀幕或者電視螢幕,你面對著它,你在那裡修定,你在那裡修慧,戒定慧三學,看電視也是修戒定慧。看戲、唱歌、跳舞都是修戒定慧,你說多活潑!佛菩薩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,一絲毫障礙都沒有,事事無礙。眾生他執著,他就有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他造業。佛菩薩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他不造業。他不造業,他在這裡修戒定慧,勤修戒定慧,他決定沒有貪瞋痴,這真修行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到末後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做這個表演。方東美先生早年把《華嚴經》介紹給我,他說這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學概論。他是個哲學家,那個時候,我跟他學的時候,我二十六歲,他四十多歲,他大概大我二十多歲的樣子,不到五十歲。晚年他進步了,他知道佛法超過哲學,超出太多。因為有一段時期,我在台北,是道安法師辦大專佛學講座,他要我去做總主講,好像辦了四年。那個時候我很想找方老師去開因明,佛法裡的因明學。我就找他,那個時候方老師五十多歲了,我講經也講了不少年。他就告訴我,他說因明、邏輯、辨證法這個都是一類的,科學的方法論,大乘教裡不適用,它超越了;這個東西對中下根性的人有用,對大乘沒有用。我聽了這個話,也就豁然領悟到,真的,為什麼?那些東西,依舊沒有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還是在裡頭;真正超越,沒有別的,放下,放下就是。

      方先生晚年,境界大幅度提升,所以晚年在台灣學校教書完全講佛學。在台灣大學講了三個大單元,時間都很長,「魏晉佛學」、「隋唐佛學」、「大乘佛學」,他講這些。台大退休下來之後,輔仁請他去,在輔仁講「華嚴哲學」,四個大單元。所以他雖然是教授,要在佛法裡講他是和尚。和尚是印度話,中國的意思就是老師,親教師。和尚,出家人可以稱,在家人也可以稱,不分在家、出家,你真正是以佛法教化眾生的,這稱和尚。所以我們李老師,這在家居士,他是兩個學校教授,中國醫藥學院的教授,他教中醫,教《黃帝內經》;中興大學教授,他教中文,中文系的。孔德成先生稱他和尚,給他寫字,題款都是「雪廬大和尚」,雪廬是老師的別號,稱大和尚。我們當時也看到,怎麼稱「大和尚」,那時候不太清楚。

      老師跟我們講解,和尚是梵語,意思是親教師。我們跟他學佛法,他是我們指導的教授,就是親教師。和尚不是隨便稱的,法師隨便稱。就像一個學校,這個學校裡面老師很多,但是教導我的老師只有那幾個。不是真正教我的,不稱親教師,不稱和尚,都一般稱法師。真正教我課的,才叫和尚,所以和尚跟學生的關係是非常親密。學校老師很多,很多沒有上過我們課的,但是我們一般都稱老師。所以「具足修行佛功德」,什麼叫功?什麼叫德?譬如我們今天修學,功夫不得力,不能成就,原因在哪裡?基礎的功德沒有。基礎的功德,就是基礎的戒律。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這是基礎。這個基本功沒有修好,你就沒有德行,所以你提不上去,怎麼提升都提不上去。

      前幾天悟聞法師到這裡來,陪他的是印尼的一些居士們,跟我都很熟悉,他們想在印尼辦佛學院。我曾經告訴他們,辦佛學院非常不容易。民國以來,你想想看多少人辦佛學院,有沒有成就?連演培法師自己都講,演培法師是廈門太虛大師所辦的佛學院,在那邊畢業的。說這個話,三十年前了,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《楞嚴經》,正好他也到這邊訪問。有一天去玩,就邀我一起,大概有十幾二十位出家人,租了個小巴士,在香港各處去遊覽。車上就告訴我們大家,他說你想想看,現前這些講經的法師,哪一個是佛學院出身的?一個都沒有,他指著我,包括你在內,你也不是佛學院出身的。怎麼出身的?講小座出身的。佛門裡面培養法師,就是講小座。頭一個講小座的是誰?諸位要曉得,阿難尊者。結集經藏,他複講,下面同學聽,同學都是阿羅漢,五百阿羅漢,阿難複講。五百阿羅漢都同意,都認為你沒講錯,是,佛是這麼說的,則記錄下來,成為經典;有一個不同意,覺得你講這個話有問題,佛不是這麼說的,那就得修改,改正過來,或者刪除。集結經藏這樣嚴謹,阿難複講。所以世世代代傳下來,就這個老辦法,傳了幾千年,佛門裡面講經人才是這麼訓練出來的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

      李老師辦經學班,培養講經的人才,那時有二十多個同學,怎麼講法?完全複講老師的。每個星期老師給我們上一堂課,就是講經,他怎麼樣講,你把它記下來,三天之後複講。好在那個時候時間並不長,老師只講四十五分鐘,四十五分鐘的講稿,你在三天要把它完成。很不容易,非常辛苦,日夜都不能睡覺,全神專注。自己聽有漏掉的,同學幫忙。我們二十多個同學都聽,他兩個,講這部經的兩個人跟老師坐在面對面,那張桌子是他們坐的。不是學講這部經的同學旁聽,旁聽每個人都記,把我們所記的全交給他,他回去整理,非常辛苦。三天之後,他複講,我們同學們聽,聽完之後,複講的有講稿,哪些不妥當的地方,幫他修正。最後老師批評,老師做講評,再修正,再給他上台去講,這樣搞法,非常辛苦。不准你加任何材料進去,老師怎麼講,你就怎麼講。講漏了沒有關係,你可不能加一句,非常嚴格!這叫什麼?叫科班出身,完全守這規矩。現在佛學院沒有了,現在自由開放,每個人找一大堆參考資料,所以他不會成就。

      以前這個講法,這裡面你曉得有倫理、有道德、有因果、有科學方法,他不一樣。現在佛學院這個東西沒有。倫理是尊師重道,對老師尊敬,沒有一絲毫疑惑,沒有一絲毫輕慢,才能出得了人才。所以《印光大師文鈔》裡頭講得好,有人向他老人家請教,佛法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夠契入?他老人家講兩個字,「誠敬」,真誠、恭敬,你才能入得了門。沒有真誠恭敬,你學的是皮毛,你入不了門。所以,現在辦學難在哪裡?你到哪裡去找那個真誠恭敬的學生?找不到。

      我離開李老師之後,那時候多半的時間在美國跟加拿大弘法。每年美加十幾個城市我都要去繞一圈,繞兩圈,兩次,很辛苦。每次回到台灣,我去看老師,我都勸請他老人家,能不能再多培養二、三個人?我們在國外有幫手。他聽了我的啟請也很感動,可是後面就沒下文了。每次回來我都要求他,至少也有七、八次,到最後他跟我講,不是我不教,你替我找學生。這句話之後,我再不提了,為什麼?找不到這樣學生。像我這樣對老師的恭敬,對老師百分之百的服從,完全接受指導,我想我找不到。所以才曉得這個事情難,到哪裡去找?想學的人很多,具足這個條件的人可不多,所以你們才曉得緣不容易。

      真正想學,沒有機會遇到善知識,這不要緊,可以學孟子,可以學蕅益大師,這是一個僧,一個俗,都是私淑古人。孟子好學,非常仰慕孔子,孔子已經過世,孔子的書在,這個書大家知道,《論語》,孔子的學生在。讀孔子書,學孔子,有不明瞭的地方,向孔子的學生請教,他所學的超過孔子的學生。你看今天儒家提起孔孟,不提孔顏,顏回不提,不提曾參,其他都不提,單單要提孟子,就是說他學的比孔夫子當年在世的學生,都學得好,學得很像。所以後人尊孔子為至聖,尊孟子為亞聖,有道理。所以私淑弟子在中國是孟子帶頭,就是以古人為老師,跟古人學習。眼前找不到老師,沒有緣,跟古人學。在中國以後,你看韓愈,這唐朝的時候八大家的首領。他的學問從哪裡學來?他學司馬遷,司馬遷是漢朝人,做《史記》的,中國歷史第一部他寫的,司馬遷。司馬遷跟誰學的?司馬遷跟左丘明,左丘明是孔子同時代的。老師都不在眼前,都是古人。司馬遷學《左傳》,真學到家了,他寫的文章確實很像《左傳》。韓愈學司馬遷,都學古人。蕅益大師學蓮池,蓮池大師是往生了,他學蓮池,學成功了。蓮池是淨土宗第八代祖師,蕅益大師是第九代祖師。

      我跟李老師,李老師非常謙虛非常客氣,跟我講,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。那個時候就是遵守他老人家的指導。可是五年之後,我又繼續延長五年,我遵守他的指導十年。最後他老人家告訴我,介紹一個老師,他說我們是同學,介紹個老師給你,印光大師。印光大師不在了,李老師送一套《文鈔》給我,那個時候只有正續兩篇。他是學印光大師,跟印光大師學的,介紹給我學印光大師,這總得有個老師,不能離開老師。所以,根本教育比什麼都重要,如果沒有這四個根,不能成就,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    所以辦佛學院,我建議他,可以掛佛學院的牌子,你分初級班、中級班、高級班、研究班,每個班三年。初級班不要學別的,就學這四門功課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、《沙彌律儀》。三年專門學這個,要求學生統統做到,不做到,不能升級,你只辦這個班。將來他們畢業,有幾個真正做到,你再辦中級班,培養他們。中級班不招生,他們升到高級,就高級班,升到研究班,就是研究班,當中都不招生。你每年招生,就招初級班一年級,這才能成就人。你辦班當中招很多學生,學生沒有基礎,就把你佛學院變成什麼?變成佛學,不是學佛,出不了人才。

      所以,必須要非常注重基本德行的修養,你才能修行佛功德,否則的話,這一句沒有。有前面這個,不能成就,還是脫離不了六道輪迴,還是沒有辦法避免造業。『此等眾生繞菩薩,悉共合掌觀無厭』,這就是前面講的「復有十剎微塵數,妙好蓮華所圍繞,諸佛子眾於中坐」,你看這學生多少!菩薩是主,其他的佛菩薩都是伴,主伴莊嚴,嚴麗。這是都是法說,後面一首偈這是比喻,喻說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