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571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五七一卷)  2002/1/10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571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如來現相品」,問因德深廣,最後四句:

      【一切菩薩神通海,一切菩薩波羅蜜海,一切菩薩地海,一切菩薩智海。】

      『一切菩薩』,這句話非常重要,包括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也包括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,所以範圍,佛經裡面講境界,無盡的深廣;確確實實也包括我們在其中,我們真正是初發心。但是這個初發心還不能夠達到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初發心的標準,我們還達不到,但也是初發心,所以初發心的層次也是繁多,並不是很單純。發心就很難得,那就不容易了。現在我們講一切菩薩的『神通』,神通大小、廣狹、淺深差別也是無量無邊。《華嚴經》上習慣說「不可思議」,真的不可思議。

      我們現在有沒有神通?首先要了解「神通」兩個字的含義,「通」是通達、是明瞭,「神」這個字是形容詞,你對於一切事物通達明瞭的程度超過一般人,一般人所不及,覺得你的通達明瞭已經進入神奇的境界,神奇莫測。這是低境界稱讚高境界的菩薩,低境界不能說不通,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也能通達一些。我們眼能見、耳能聽、鼻能嗅、舌能嘗,六根對於外面六塵境界也有相當程度的明瞭,這都是通,但是我們通的境界很有限,如果跟實際狀況上來說,我們這個能力非常薄弱。譬如眼見,隔一張紙,這一張紙就成了見的障礙,就看不見了;耳,要是給你一點小小的棉花球堵塞,聽就受了障礙,由此可知,我們的能力實在是非常有限。

      在前面大眾有問佛眼,佛眼、菩薩眼都非常接近。菩薩有天眼,不要說一張紙障礙不住,這一堵墻也障礙不住,見的能力比我們就大的多。我們稱這種情形是神通,確確實實是我們做不到的,他能做到。再往上面去,阿羅漢不但有肉眼、天眼,而且還有慧眼,菩薩加上法眼,以眼見色這個能力來說,各個層次的修行人確實不一樣。在我們現實社會裡面,中國大陸現在稱這種人叫特異功能,真有,不少。實實在在說這個能力並不希奇,我們在這部經上看到的,佛告訴我們: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佛性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。真如本性裡面本來具足一切德能,一樣也不缺少,能力都是圓滿的,見的能力是盡虛空、遍法界,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你統統見到,毫無障礙。這是六種神通裡面我們舉一條來講,一條明瞭,其他五條你就都明白了。

      所以佛法的修學,無論是宗門教下、顯教密教,終極的目標是見性。你若不見性,你自性本具的德能如何恢復?性在哪裡?一切時一切處,我們今天講的時間與空間,時空裡面所包羅的萬象。性周遍在時空裡頭,時空是自性的相分,所現的相是「唯心所現」,能現所現是一不是二。古人用金跟器做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金在哪裡?器就是金。你要問性在哪裡?相就是性。相是器,性是金。為什麼我們現在見相不見性?我們今天見到一切人、見到一切動物,我們見相,見不到他的佛性;我們見到花草樹木、見到山河大地,我們見到它的色相,見不到它的法性,這是什麼原因?古大德說得很好,著相了!譬如我現在要金,你家裡頭樣樣器具都是金的,金造的,你回答我「我家裡沒有金」。你的回答並沒有錯誤,因為你不知道金在哪裡。我家裡有花瓶,花瓶是金的,我這裡有茶杯,茶杯也是金的,你問我要金我沒有金,茶杯拿給你,他不曉得茶杯就是金,不知道花瓶就是金的,著相不見性。所以佛說我們之所以不能見性,就是著了相,在相上起了妄想分別執著。

      佛給我們講,你怎樣才能見性?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就見性了。阿羅漢、辟支佛、權教菩薩他們已經放下執著,放下分別,沒有把妄想放下,他們有能力超越三界六道,不能見性。到什麼時候才能見性?妄想放下了。妄想就是無明,破一品無明,見一分法身。你不把妄想放下不行,放下妄想就見道了。什麼道?真如本性。你就見到原來性相是一不是二,你見到了。性能現,相是所現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你在有情眾生上見到佛性,你在無情眾生上見到法性,你見到能現的體跟所現的相,這個時候才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我們自性本具的能力恢復了,這一般人講神通廣大。見的能力恢復了,不需要用這工具。我在此地講經,無需要藉任何機械工具,你能看到、你能聽到。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經,距離我們居住的地球十萬億個佛國土,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,阿彌陀佛在那裡講經,我們在這裡看得清清楚楚,聽得清清楚楚,你六根的能力恢復了。

      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,我們學佛是學這個,絕對不是求知識。你要把這個東西當作知識來學,你哪一天能開悟?你哪一天能入境界?不能不知道。所以佛法的修學要用真功夫,真功夫就是斷煩惱去習氣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,總綱領、總原則是戒定慧三學,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。戒定能幫助我們斷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,慧能破無明煩惱。戒律的精神是什麼?對自己來講,放下萬緣就是戒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;對別人來講,大慈大悲,救苦救難。對自己這是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完全是自受用的,恢復自己的清淨心;對別人是大乘菩薩戒,仁慈博愛。對自己是清淨無為,對大眾是無為而無所不為,它是一不是二。為一切眾生服務,忙得不亦樂乎是無為,心住無為,身體有為,為一切眾生服務。

      像諸佛與法身菩薩應化在九法界,沒有休息,天天在教化眾生,示相教、言說教沒有中斷過,這是有為。有為跟無為是一不是二,這個難懂。有為裡頭是無為,就是他從來也沒有起過心動過念,沒起心動念過,幫助一切眾生,教導他斷惡修善、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。所以無為不是不起作用,它起作用;如果無為不起作用,就變成小乘。所以經典上佛講小乘人墮「無為坑」,他住在無為裡頭,他不起作用了。大乘菩薩跟他們不一樣,無為而無所不為,無所不為而無為,這值得人尊敬。值得人尊敬,他自己受不受尊敬?不受。他如果受,那又墮落了,就變成凡夫。所以契入這個境界,你讚歎他也好,你毀謗他也好,確確實實他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。凡夫不行,讚歎他歡喜,毀謗他瞋恨,他那個心被境界所轉,神通就沒有了。菩薩不被境界所轉,所以他的能力圓滿的恢復,這叫神通。每一句末後用「海」來比喻。

      『一切菩薩波羅蜜海』,前面有講「菩薩行海」,這個地方講「波羅蜜海」,不同的地方在哪裡?菩薩行著重在他的行為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;波羅蜜這就有限制,著重在波羅蜜,波羅蜜是圓滿,行行都達到圓滿這叫波羅蜜。起心動念念念圓滿,念念波羅蜜;一切言說字字句句圓滿,字字句句都是波羅蜜。乃至於現相,色身相好,顯示出大圓滿。這個圓滿的標準是什麼?稱性,完全與性德相應,這才稱波羅蜜。與性德不相應,那你就錯了。前一句「一切菩薩行海」,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點了一點,「慈悲喜捨四菩薩行」。波羅蜜如果我們就經教來說,文殊菩薩教導我們的修行十個科目,十波羅蜜。布施,布施要稱性,才真正是波羅蜜。平常一般大乘經裡面講,用這個方法把自己的慳貪煩惱習氣斷掉了,就稱為布施波羅蜜,也能講得通。為什麼?慳貪不是性德,自性裡頭原來沒有慳貪,自性裡頭原來沒有自私自利,自性裡頭原來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

      大乘佛法的修學,見性就圓滿了。真正見性,跟諸位說,前面這四十個問題全都沒有了。沒有見性的人有這麼多問題,這裡每一個問題都包括了無量無邊的問題,這是所有一切問題歸納理出這四十個綱領。總而言之一句話,要明心見性,我們真正入佛境界,就是本經末後「入法界品」,入法界了。入什麼法界?《四十華嚴》的題目清楚明白,入不思議解脫境界,這一句就是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。不思議境界在哪裡?就在現前,沒有離開我們日常生活。可是入與不入,境界是完全不一樣。你不入的時候你是凡夫,你的生活在業力裡頭,你被業力所轉,你不自在;你要是契入之後,你得大自在,你的生活就是佛的生活,遊戲神通。你見別人見不到的,你聽別人聽不到的,你六根的作用,用今天科學的術語來講,突破了時空的維次。如果我還沒有能夠突破,你記住你沒有見性,見性決定突破。見性之後這個世間是透明的,是無障礙的,這是一切眾生的本能。宗門裡面常講的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經教裡常常有說「本有家珍」,你家裡的珍寶本來有的。修行證果這本有家珍失而復得,失掉現在又得到了,是我自己家裡的,自家本有的。

      馬鳴菩薩講得好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本有當然可以恢復,本無當然可以斷得乾乾淨淨,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斷,你有沒有這個決心、毅力放下,放下再放下。必須要突破無我這個境界,那就是入《金剛經》的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入這個境界。功夫再進一步,「無我見、無人見、無眾生見、無壽者見」,我們的本能就恢復了,波羅蜜圓滿!剛才講念念是圓滿的,自性!念念是自性。言語字字句句圓滿,為什麼?從自性裡流露出來的,行行圓滿,沒有一樣不圓滿。我們被障礙害了,被煩惱障、所知障,被妄想分別執著害慘了。怎麼能不覺悟?覺悟之後,「人家為什麼對我這麼好?」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,用佛教的術語「法爾如是」,本來就是這樣的!自性沒有過、沒有惡,純淨純善。過與惡是從哪裡來的?從迷惑顛倒,迷裡面產生的,悟了就沒有了。我們現在講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,非我境界,我是凡夫。

      我們現在在學習、在薰習,天天在薰習。薰習久了有這麼一點概念,境界雖然轉不過來,慢慢熟了,熟透就轉過來了。像植物的果實沒有熟透、生硬,味道很不好,熟透了放光、很軟,味道甜美。我們今天是生硬,怎麼辦?長時薰修,古大德教給我們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你一定能契入境界。不能夠中斷,不能夠改變,你一定要曉得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你選擇一個法門之後,決定不能輕易改變。你換一個法門,就換了另外一套方法,要從頭薰修起,你說你多苦!不可以改道,一條路走到底就走到了。所以我們選擇法門、選擇經論,依照這部經典的理論方法,認真努力修學。我們學布施、供養,布施跟供養事是一樣的,心不一樣。布施裡頭具足真誠恭敬,這個布施叫做供養,誠敬心不夠那是布施。我再舉個比喻給諸位說,我們布施的時候把接受布施的人看作是一個普通人,他是一個有苦難的人,我們有能力善心的幫助他,這是布施;如果把這個人真的像對待我們父母、對待佛菩薩一樣看待,那是供養。這個心你修的布施是普賢行,你不是普通的菩薩,那是《華嚴經》上的圓頓菩薩。不是普通菩薩,普通菩薩沒有這一分誠意。

      如果我們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眾生,都保持這樣的心態,那我們完全修的是普賢行;縱然這一生不能開悟、不能見性,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品位高。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修普賢行,《無量壽經》展開經本第一句話,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西方極樂世界!所以我讀這個經,我跟大家講這個經,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。凡是去往生的人沒有一個不是真誠恭敬,真誠到極處!所以我們要不修真誠心,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相應。《無量壽經》這是第一句話,我們常講先入為主,你說他多重要!希望大家千萬不要疏忽。我們的布施、持戒,真誠恭敬心,確確實實像善財童子那種學習的心態:學生只有我一個,我之外的都是佛、都是善知識、都是老師。孔老夫子說:「三人行必有我師」,我們要始終保持這個態度,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統統是我的老師。一切人有言教我,一切物它示相教我。《華嚴經》這個大眾念請,佛的答覆有示相答、言說答,這一品經叫「現相品」,「現相品」是現相答,沒有言說,言說在後面,先現相。樹木花草都在那裡現相,它們都在供養我,我怎麼回報它?它們是真誠的供養,為什麼?一點私心沒有。我們這些凡夫,為什麼叫凡夫?有私心、有妄念,它們沒有妄念。

      我們在閒暇的時候遊覽風景,古人常講怡情悅性,使你的精神爽朗,這是很小很小的得益;最大的利益,是你見色聞聲覺悟了。有沒有這種人?有,自古以來不多。哪些人?平素要有相當的修養,不定在什麼時候,觸目聞聲豁然開悟。諸位要曉得,這些人心地清淨疑情不斷,他才開悟;心地清淨沒有疑情,變成無想定,變成世間的四禪八定,包括阿羅漢的九次第定,他不開悟。為什麼不開悟?他沒有疑。此地四十句就是疑,疑情,心裡有疑並沒有問出來,今天有緣見佛,心裡面這些疑惑,希望見到佛,佛能夠為我開示,來教導我。所以是念請,不是言說。佛家常講:小疑則有小悟,大疑則有大悟,你沒有疑就不會有悟處。這個疑諸位要知道,就是這個問號不求答案,你要求答案是妄想,這叫疑情,不是疑問。

      世尊在此地答覆為什麼先示相?現相不言說,現相是你真正能夠悟入,恍然明白了。言說不容易,言說有時候你又著了言說相,把你這個悟門堵塞,你開不了悟。所以禪宗的手法跟教下完全不一樣,禪宗非常著重現相,教下偏重在言說。佛教化眾生這兩個方法,於是後來就分成宗門跟教下。禪宗裡面他這個修行、這個開悟,要在一切境界裡頭,心地真誠清淨、一念不生,他有疑情在。這個疑情不必這四十句,有個一句兩句就行,為什麼?一句明白,全都明白了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無需要太多。《華嚴經》上列舉的那是因為菩薩無量無邊,無量無邊這些菩薩個人疑慮的不一樣,把它分類歸納,歸併成四十類,是這麼個意思。

      疑情是什麼?疑情就是禪宗裡面講的「慮」,禪是印度梵文,翻成中文叫「靜慮」,靜是一念不生,清淨。但是他還是有疑,那個慮就是疑情,所以他那個定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,什麼念頭都沒有是無想定,錯了!他有疑情。不是疑問,他沒有疑問,他有疑情,也就是說他有不明白的地方,不明白他不著急,他並不想馬上求答案,他把它放在那裡,但是他並沒有把這個斷掉。所以他有悟處,不定在什麼時候,或者是見色,或者是聞聲,他會開悟。沒有疑情是死定,那個定就變成外道,就不是佛教給你的。所以佛教給你的禪定是活的,它不是死的,叫參禪。參是什麼意思?離心意識叫參,他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、沒有妄想。他對於宇宙人生大道理沒有明瞭,他有疑,這是禪。參是對上根人的,中下根不行,中下根是什麼?兩種毛病,這是禪病,最怕這兩種病,一個掉舉,一個昏沉。掉舉就是妄念太多、妄想太多,這個你不能得禪定;另外一個昏沉,雖然沒有妄念,一坐下去就睡著,精神提不起來,這是禪病。禪病很多種,不外乎這兩大類,有這兩種現象不適合於靜坐。這個方法不適合,換別的方法,要知道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是修禪定的。念佛是用念阿彌陀佛修禪定,一心不亂就是禪,道理一定要曉得、要明瞭。

      第九句:

      【一切菩薩地海】

      『地』是地位,狹義的說就是十地,包括等覺,等覺也稱為十一地,這是菩薩位次達到最高的,再往上面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。廣義的來說,從初信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都是地位。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具備些什麼條件我們要知道,他的斷德,一定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。從斷煩惱這一層來說,跟小乘須陀洹完全相同,小乘初果須陀洹也是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。但是智慧完全不同,他已經真正明瞭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跟自己是一體,這個小乘四果羅漢都比不上他。但是四果羅漢是把三界八十一品的思惑斷盡了,初信位菩薩思惑沒斷盡,八十一品的思惑沒斷盡,見惑斷盡了,見惑有八十八品。八十八品分為五大類,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。見就是見解,見惑就是錯誤的見解,換句話說,錯誤的看法,你完全修正過來,把你錯誤看法修正過來了。思惑是你錯誤的想法,錯誤的想法還沒修正過來,但是錯誤的看法統統修正過來,這是初信位的菩薩。

      如果十信位是小學,初信位是小學一年級。我們現在是在哪個地位?我們沒有地位。我們現在是在佛門幼稚園,幼稚園小小班,自己對自己總要清楚、總要明瞭,雖然是幼稚園小小班,我們也稱得上是菩薩,我們是什麼菩薩?我們是名字位的菩薩、觀行位的菩薩,功夫得力那就是觀行位。功夫得力淺深次第,那裡頭差別又大了。如果也把它分作十個等級,那我們是觀行裡面的初等,也就是功夫剛剛得力。但是你要曉得,剛剛得力是很脆弱的,禁不起誘惑,禁不起考驗。怎麼知道?常常退轉,我們同學當中都有這個經驗,進一步退兩步,進進退退,保持不住,這是觀行功夫淺的,還不能說得力。如果功夫得力,小風小浪禁得起,大風大浪則未必,小風小浪你能夠禁得起,如果念佛幸運的話,能往生凡聖同居土。觀行功夫真的得力了,上乘的功夫了,講三輩九品上三品的那個功夫,給諸位說,往生凡聖同居土生死自在。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,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沒有妨礙,叫生死自在,觀行位當中就有這樣的好處。觀行位已經就開始降伏見煩惱,沒有斷乾淨。斷乾淨,你就是圓教初信位菩薩,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在這個娑婆世界那小乘你也是須陀洹,證須陀洹果。入佛門,真正入佛門,佛門一年級的學生。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身分、知道自己的地位,為什麼?貢高我慢的念頭就沒有了。哪一個菩薩都比我強,都在我上面,我自己要認真努力,迎頭趕上。

      怎麼趕法?斷煩惱,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,這就是修行。離開了生活、離開了跟一切眾生接觸,你到哪裡修?你沒地方修了。大乘法的修行確實非常高明,跟小乘不一樣。小乘是遠離人群,到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搭個小茅篷,在那邊進修,是容易得清淨心。但是這個清淨心靠不住,為什麼?你要是帶他到都市逛一逛,他心又動了,禁不起考驗。大乘法在紅塵裡面不離開人群,在這裡面修清淨心,很難修,修成了是真的,小乘人功夫跟他相比望塵莫及!大乘著重在看破,小乘著重在放下,放下沒有看破,一接觸的時候他還是放不下;看破放下,真得放下了,差別在此地。所以大乘要不看破,不如小乘。小乘確實獨善其身,大乘的功德在兼善天下,這個功德很大,可是自己要沒有清淨心,功德就變成福德,這個要知道。福德,這是有漏的福德,到哪裡去享很難講,許多修行人畜生道享福,餓鬼道享福,還是墮落。來生得人身不容易,來生要保住人身,佛講得很多,五戒十善這一生持得好才能夠得人身。

      中國儒家講的五倫八德,相當於佛法裡面講的五戒十善,倫常道德不離開,來生能得人天身。我們看看今天社會,幾個能夠保持倫常道德?幾個人能夠真正去修五戒十善?這不就清楚了。所以,有多少人失掉人身還能得人身?佛常常感嘆,失掉人身再得人身,大難大難!不容易。我們曉得這個事實真相,所以這一次得人身,要好好利用這個人身往生淨土。真正往生淨土一定要依教奉行,把所有一切不善從念頭上放下,身語意三業不善統統放下。要不放下,念佛不能往生,為什麼?西方世界世尊介紹得很清楚,那個地方是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」,他不是普通人,上善之人。換句話說,我們的善行善念要達到他的水平,從今而後處事待人沒有一個惡念,即使是惡人過去犯的過錯,我們再遇到他,「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」,歡歡喜喜跟他相處,這樣才行,你才能往生。你要常常記得「某人過去犯什麼過」,常常記在心上,自己吃虧,與他不相干。他如果改過自新,他將來在我之上;我還有這個念頭,障礙自己往生。下面一句是「菩薩智海」,你常常記別人過失,你沒有智慧;你智慧開了,你就不會犯這個錯誤。「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」,重要!

      所以我們怎樣能把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提升到初信位的菩薩,了不起的功德!我們曉得,初信位斷證的標準是要斷見惑,我們就從見惑最粗的這些相,這五種,第一個身見,身見不是說這個身不要了,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了。因為執著這個身是我,你會有自私自利的念頭,那你是凡夫。不再執著身是我,身是什麼?身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工具,我把這個身當作服務一切眾生工具來看待就對了,念頭就轉過來了。我要好好的保護這個工具,多為一切人多做一點好事,所以養身不是為自己,是為眾生,為正法久住。我們要有純正的目標,然後才能做佛事。佛事是覺悟一切眾生的事業,叫做佛事。

      我這一生走的路子,你們同學都很清楚、都很明瞭,我從事於教學,是教員的身分。佛教是什麼?將來這邊許許多多本地人跟我們接觸的機會愈來愈多,他們都會問「佛教是什麼」?我們要有正確的回答: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,是道德的教育,是倫理的教育,是覺悟的教育,就是破迷開悟的教育、離苦得樂的教育,你這樣跟人家解釋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們在這個地方,身分就是教員的身分、職員的身分,教員是弘法,職員是護法。這是一個學校,我們今天用這個名稱「學院」,這個名稱好,名副其實,我們在這裡學、在這裡教,教學相長!我的工作每天在這裡上四小時課,上課之外我讀經念佛,這是我自己本分的事情。我這個工作幹了四十四年,這四十四年確實有一些影響力。

      早年好像是在一九八三年,我第一次在洛杉磯講經,正式講經的時候是八三年,八二年到洛杉磯去做過一次講演。講經的時候有一位居士坐著輪椅,我看他每天一堂課不缺都來聽經。以後我認識他了,翁陽春居士,他是個算命的,跟夏景山老居士同學,同一個老師。夏老學看風水,他學算命,一個老師傳的。翁居士給我算過,他告訴我:「法師,你這個命裡頭沒有官印」,這個意思就是說「你在世間法裡面要不出家,你命裡頭不會作主管,出家你也不可能作主持,你命裡頭沒有官印。」我說是的,我說我對這個沒有興趣,我說我一生就想作教員,我不想作校長,我不想擔任任何這些職務。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就是這樣的,一生從事教學工作。我還有一個好朋友、老同學傅樂成,都已經過世很多年了,台灣大學歷史系的指導教授,曾經也是一生教書,讀書教書。有一次台南成功大學請他去做文學院院長,他做了一個學期,辭職了,回來告訴我:「簡直不是人幹的!」教書多清高,做這個職務今天這個人來找你,那個人來拜託你,受不了!幹了一個學期,嘗了這個滋味,回來說不是人幹的。我們這一幫人志趣都在教學,行政業務我們從來沒有涉獵過,所以心地比較容易清淨。盡量避免外界的干擾,這裡頭有樂趣。

      翁居士給我算命,他說:「法師,你的影響力很大」,那個時候我聽了都不懂,我說我沒有什麼影響力,他說:「你命裡頭影響力很大!」現在我們看出來了,特別是在中國大陸,真的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,在全世界!我把我這一點影響力供養給學院,希望在這個學院所有的同學,無論是弘法、無論是護法,你們好好認真在這裡學習。我這一點影響力供養你們,足夠你們用的。所以在此地,無論做什麼事情,財用上不會缺乏。你們如果好好學,智慧會天天增長,為什麼?天天在薰習。我在任何地方,實際上現在就三個地方,香港、新加坡都有攝影棚,我們這都連線的,在香港講經或者是在新加坡講經,這邊網路上統統都能看到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講這麼久了,許多同修聽已經聽出味道出來,這是個好事情!實在講這部經聽多了,你的心量自自然然就拓開,自私自利的念頭自自然然就少了,有這個好處。過去起心動念總是為自己想,《華嚴經》聽久了之後,起心動念會替別人著想。佛法重視薰修,這一個方式我們現在嘗到味道了,你聽這個經,你的境界會不斷向上提升。但是我一再勉勵同學,根本不能捨棄,根本是持戒念佛。一定要落實《弟子規》跟《沙彌律儀》,這兩樣東西做不到,你聽《華嚴經》縱然聽完了,你所學得的是佛學,你不是學佛。為什麼?你有學問智慧開了,好像是開了,其實那是聰明,屬於記問之學,你沒有德行;換句話說,對於了生死出三界,你沒有把握。

      儒家教學,孔老夫子他四門功課頭一個是德行;佛家教學,頭一個課程是斷煩惱,一個道理!如果我不斷煩惱去學法門,不能成就,對於你聰明智慧是有一點幫助,對於你德行一點也沒有幫助。如果起了副作用,那就變成貢高我慢、目中無人,狂慧!真正有智慧的人,智慧愈高愈謙虛,能力愈高,表現出來的愈是謙卑。你看看孔老夫子,你看看釋迦牟尼佛,對於乞丐、對於貧窮無依無靠的人,一絲毫傲慢都沒有,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。還有一些傲慢的念頭,那是煩惱習氣,在什麼地方磨鍊?在人情事理當中去磨鍊。尤其是人事環境,人事環境是大乘學人第一個修行的道場,在這個地方成就我們的真實地位。所以一定要努力,把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提升到初信位的菩薩。煩惱雖然沒斷盡,生凡聖同居土,決定是凡聖同居土裡頭上輩往生,我們一定要爭取。如果有這個基礎,這個基礎完全落實了,你再聽《華嚴經》,依《無量壽經》修學,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就在上面幾土,方便有餘土,最高的到實報莊嚴土。實報莊嚴土也有九品,我們能生在實報莊嚴土的下輩下三品,能爭取得到。必須有真實的德行,這個東西不能搞假的,我們在一起互相勉勵、互相警策。

      有一些在家同修,偶爾到這邊來參學的,我們一律平等待遇。他到這邊來住十天、住半個月,住二、三個月我們都歡迎,這個緣分不容易,確實古人所講的「無量劫來,希有難逢」。更高的地位我們不敢談,我們先取得第一個地位,初信位,所以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,把這個錯誤的念頭也就是錯誤的見解,一定要轉過來。身不是我,身是服務一切眾生的工具,我不能夠糟蹋這個工具,我要好好的保養這個工具,充分發揮它服務的能力,決定不是為自己。首先把這個念頭轉過來,破身見;然後再進一步破邊見,邊見破掉了,心就清淨。邊是兩邊,現在世間人所講的相對,相對就是邊見。我跟人相對,有這個見解「我總比別人強一點」,我慢就生起來了。真妄是一對,邪正是一對,長短是一對,大小是一對,這種見解都叫做邊見。怎樣離開邊見?邊見是離分別執著,特別是離分別,於一切法裡頭我們用平等心看待,不起分別,希望一切分別心愈淡愈好,了解事實真相。《楞嚴》上講得最好,說到十法界依正莊嚴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邊見就不存在了。

      見取見跟戒取見是成見,執著裡頭生的,我們對於一切法不再執著了,這兩種見就沒有了。邪見除了上面講的四大類之外,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叫邪見。如何能擺脫掉?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隨順佛陀教誨,這五種見逐漸就淡下去了。我們用這個方法來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,實在比小乘高明,比小乘簡單容易,不能不做。儒家的《弟子規》、佛門的《沙彌律儀》,這是「佛法在世間,不壞世間法」,也是普賢菩薩十願裡面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要知道世法跟佛法是一法,破壞世間法就是破壞佛法的形象,佛法在世間絕對沒有破壞世間法的。佛這個話在經論裡面講得很多,所以對於世間的人情世故,我們不能不尊重,人情事理我們不能不懂,所以「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」,有道理!第十句:

      【一切菩薩智海】

      『智』是般若智慧,包括權實二智。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通達明瞭,這是實智。權智是辦事,與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接觸,處理得非常恰當,我們中國人常講的合情合理合法,做得樣樣圓滿,這個智慧叫權智;在佛法裡面又叫做「善巧方便」,巧是巧妙,善是恰到好處,做得非常圓滿,令一切眾生皆大歡喜,這是智慧。權智是智慧的起用,那個作用是沒有一定的,要看對什麼樣的人、對什麼樣的事、在什麼樣的時節因緣,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。譬如李金友居士他在古晉建了一個高爾夫球場,環境非常優美,我們背後這個景就是他山上的。在他那個山上,每天早晨看雲海。我去過兩次,每一次大概在那邊住一個星期,那是一個非常高級的球場,面積五千英畝。山莊裡面的道路有十六公里,他裡面建了一個旅館,招待全世界喜歡打球的朋友,旅館收費也很可觀,每天收費是美金三百元。但是他的山上是完全素食,有很多人給他建議:「你完全素食,有很多人不來了。」他說不來就算了,來一定吃素,整個山不殺生,素食!這一點他做得很成功。

      一個人真正學佛了,明白了,知道修福,提倡素食。他裡面雇的這些員工三百多人,多半都是當地的人。照顧當地,讓當地人有就業機會,讓當地人改善他們自己生活品質,照顧很周到。這些當地人因為他們都住在山上,打獵為生;他把那些獵具統統收買過來,分配他們工作,讓他們不要再殺生了。最初上山吃素食他們吃得不習慣,但是李居士一定堅持,在山上決定不能帶葷腥。他告訴我,三個月之後他們習慣了,而且歡喜了。為什麼?臉上的皺紋沒有了,黑斑沒有了,這個氣色好看了,身體健康了。他們現在做了六年,蔬菜完全自己種植,他請了專家在上面種菜種花,完全沒有農藥。他告訴我這六年,第一年這些蔬菜百分之九十被蟲吃掉,堅決不殺生,念佛給這些眾生迴向,供養這些眾生,這樣的心量!到第二年,蟲吃一半,給你留一半。現在是第六年,我到他那個很大的菜園去參觀,蟲吃多少?十分之一。

      這些蟲有靈性,你對牠好,牠對你好,決定不殺害。看到這些小蟲在菜葉上吃的時候生歡喜心,我第一次看到之後,他們在菜園裡面放音樂供養。這個植物有靈性,它聽到歡喜聽的音樂的時候,它長得特別好。我勸他放佛號,佛門這個音樂不但它歡喜,而且增長它的靈性。現在他們菜園裡放佛號,用五會念佛,那個音調很好聽,這些都是屬於善巧方便,權智!你看看他在那邊不說別的,三百多家素食,帶給這個地區健康長壽,帶給這個地區不造惡業,他這個山上現在沒有人打獵、沒有殺生,變成許許多多小動物的避難所。這山上野生動物就很多了,人不傷害牠,牠也不傷害人,住在山上跟這些動物、植物,一片祥和!

      李金友居士六年時間做成了,他給我們樹立一個模範榜樣。絕對不是說這些農作物,如果沒有農藥農作物就沒有收成,不是的!他做給我們看,所以這些殺蟲的藥、農藥沒有發明之前,自古至今那些農夫耕作還不是年年豐收嗎?菜農以前沒有農藥、沒有化肥,他也年年豐收。可見得人要是殺生,殺哪裡能解決問題?那些病害蟲愈殺愈多,所以殺生不能解決問題,慈悲才能解決問題,和睦共存共榮,這是真正解決問題之道。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,一家人!我們要有這個觀念,要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、互助合作,使我們居住的環境祥和,沒有鬥爭,這才圓滿。這是真實智慧,落實在生活當中,落實在與一切眾生共同相處之中,「一切菩薩智海」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