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415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一五卷)  2005/7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15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第八助道甚深,我們先看長行文:

      【爾時文殊師利菩薩。問智首菩薩言。佛子。於佛法中。智為上首。如來何故。或為眾生讚歎布施。或讚持戒。或讚堪忍。或讚精進。或讚禪定。或讚智慧。或復讚歎慈悲喜捨。而終無有唯以一法而得出離。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。】

      這段是文殊菩薩問智首菩薩,助道甚深的一段提問。前面第七大段是講的正行,我們讀過了。正行是受持正法,決定能斷煩惱、能證菩提,可是正法必不能離助緣,就是此地講的助道。我們在文殊菩薩發問裡面知道,助道裡頭最主要的是六度、四無量心。換句話說,大乘教的正行落實在哪裡?就落實在助道裡頭,這我們要知道,沒有助道就沒有正行。

      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「問智首者,以顯智為正道之體,統其助故」。這句話雖然不長,可是意思很深。佛法的正道是智慧,你看看三學裡面所講的戒定慧,這在佛法常說;戒是手段,定是樞紐,慧是目標。慧是自性本來具足的,前面講的手段、樞紐都是屬於助道,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。正道之體是自性本來具有的,助道也不例外,也是自性本來具足的,都不是從外頭來的,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。可是六道凡夫久遠劫以來迷失了自性,雖有而不得其用,迷久了,在日常生活當中,所起用的恰恰是性德的反面。你看看智慧沒有了,智慧沒有,顯露出來是什麼?愚痴。現在的人確實愚迷達到相當嚴重的地步,這在佛法裡面稱為惑,迷惑。迷惑當然造業,造業自然就有果報,叫惑業苦,惑業苦反過來就是戒定慧。所以迷了是惑業苦,悟了是戒定慧,戒定慧跟惑業苦同一個根,全是自性迷悟所現的不同現相、不同的作用,就如是而已,這個我們學佛首先要把它搞清楚。

      清涼這一句說得好,智是正道之體。這個智就是般若智慧。般若是梵語,意思就是智慧,為什麼不把它翻成智慧?這裡頭是有尊重不翻,不是不能翻,尊重不翻。而實際上還有很深的意思。我們一般人概念當中的智慧,跟如來所講的智慧不一樣,我們世間人所講的智慧含糊籠統,佛法裡面講的智慧究竟圓滿,只能夠用「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」來形容它。確實,這個智慧現前真的是如此,全知全能,能從智裡頭生起的,能是智之德用,它的起用就是大能,大智大能。

      所有一切助道法,除了正智之外,我們也稱為正覺,正覺跟正智是一個意思,所有一切助道法都是從正智流露出來的,統其助故,無有一法不是助道法。此地只舉了菩薩的六波羅蜜,上二界的四無量心,上二界就是六道裡頭色界天跟無色界天,這把世出世間法都代表了。通常我們淨宗同學所修行的五個科目比這個就多了,我們五個科目是淨業三福、六和敬、戒定慧三學、六波羅蜜(就是此地講的六度)、普賢十願。諸位要知道,這是助道法。淨宗的正道是什麼?正道是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求生淨土,這正道。佛教導我們,祖師大德也教導我們,正助雙修。譬如車之兩個輪,鳥之兩個翅膀,兩個翅膀你才能飛得起來,一個是正,一個是助;車有兩個輪它才行動穩當。所以對於正行、助道我們要清楚,我們要知道怎樣修學。在正行裡面,受持正法一定能夠斷煩惱、證菩提。

      底下是「正顯問端」,當中有三段,這我們都很熟悉,這品經我們已經念到第八章。『佛子,於佛法中,智為上首』,這句就是第一段。「舉法案定,謂斷惑證理」,斷煩惱、證菩提,「導行得果,唯是大智,彼此同許」。彼此就是問的人跟答的人,我們都同意、都承認,「許」是這個意思;我同意、我承認、我肯定,大家都一樣。這是說斷惑,三種煩惱,見思、塵沙、無明,什麼能斷?智能斷。

      智慧沒有開,阿羅漢斷了見思,權教菩薩斷塵沙惑,有沒有斷盡?沒有,為什麼稱他斷?那是定功,伏斷。他有那麼深的定力,把煩惱習氣我們今天講控制住了,不會發作。在順境裡面不生貪愛,他的貪愛並沒有斷,能不生,這定功深;我們世間人一般講修養好,這個人有修養,在佛法裡面講有定功。權教菩薩連塵沙惑都不起,那定就更深了,能不能開智慧?能開小智慧,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,開小智慧。可是這個小智慧在我們來講,我們就非常之羨慕,我們稱為大智慧,了不起的智慧,其實在大乘教裡面,小智慧。阿羅漢跟權教菩薩就是四聖法界的人,那比六道是高明太多太多了,也具足六通,我們講神通,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盡。那個漏盡不是真的漏盡,相似的漏盡。

      到什麼時候智慧現前?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智慧現前,這在《華嚴》初住的境界。我們現在八信位,快要到初住了,九信、十信就到初住。初住才破一品無明,見一分真性,自性般若智慧就透出來了,透得雖然不多,非常管用。為什麼?那是真實智慧。跟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智慧不一樣,那是真的,四聖法界是相似的,不是純真。在佛法還有一個術語講轉境界,就是「轉煩惱為菩提」,確確實實把見思、塵沙、無明都轉變成真實智慧。所以真實智慧是正道之體,這個正道就是菩提大道,體是智慧,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。確確實實是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,斷惑要智慧。可是這個難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不能做到是問號,如果你在世尊所說經論裡面多涉獵一些,你就曉得這個事情確實不容易。

      你看小乘,小乘我們不能輕視,我們比不上人家。佛說得很好,先學小乘後學大乘,這是有次第的,不能夠躐等。我們今天學佛全是大乘經教,學了這麼多年,沒成就,什麼原因?沒學小乘,小乘是基礎,中國人學佛犯了這個通病,這個原因我們要知道。中國人所以不學小乘是有儒家、道家足以代替,那麼我們有沒有學儒?有沒有學道?如果我們儒跟道基礎都沒有,這問題嚴重了,那這大乘沒根基,所以你學不成功。這是我們在這幾年特別強調《弟子規》的重要,《弟子規》是儒,用它來代替小乘。從《弟子規》再提升到《十善業道經》,《十善業道經》是佛法修學基礎的教誨,無論是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、宗門教下,統統是建立在十善業道的基礎上。十善業道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,今天我們用《弟子規》來代替小乘,建立在弟子規的基礎上。你要不是這樣學,你怎麼會有成就?

      所以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經》,不是說你會講,不是說你會背,最要緊的,字字句句要做到。做到才行,做到你的性德才透露出來。那是性德,透露得不多,因為你煩惱習氣並沒有斷,透露得不多,這個時候跟煩惱習氣混雜在一起,但是它能起作用。這個作用是什麼?這個作用在六道輪迴裡頭決定不墮三惡道,出不了六道。雖出不了,只在三善道,不落三惡道,這也就很了不起!佛法裡面稱為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這個要說一句小乘經,小乘經上說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你就有分,因為你具足弟子規、具足十善,也就是淨業三福第一條你做到了,現在的話說,你落實了。

      第一條是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你真的做到了。以這個基礎向上提升,再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這是二乘福。再提升這才是大乘,「發菩提心」,大乘的標準是菩提心,菩提心不發不是大乘。菩提心我們這些年來(十多年了),我們講的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。你起心動念與這十個字一定相應,這就是菩提心。如果把這十個字忘掉,你就失掉菩提心。剛剛發心的時候若有若無,斷斷續續的連不起來,這十個字純淨純善,所以要好好的養。菩提心是真心,真心迷失久了,現在佛教導我們,我們要好好的培養,把自己的真心、把自己的本性找回來。哪一天真的找回來了,就是明心見性,那就是斷惑證理。

      斷惑證理在禪宗裡面講就是明心見性。這個真智慧它起作用,導行得果。導是引導,行就是行為,我們今天講的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真理在引導。你起心動念是真理,你言語造作是真理,這叫得果,果是無上菩提之果,確確實實是無上菩提,可是無上菩提也有淺深,真的是無上菩提,有淺深。在《華嚴》上說,這個淺深有四十二個等級,我們通常稱前面四十一個等級稱為法身大士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第四十二那是圓滿的佛果,那叫究竟佛,前面四十一個位次叫分證佛。這有時候也不太好體會,古人用月亮做比喻,這個比喻得很好。我們晚上看月亮,月亮是真的,月光是真的,決定不是假的。四聖法界叫相似佛,相似佛跟真的很接近,古人說「捏目所見」,什麼叫捏目所見?我們晚上看月亮,用指頭把一個眼睛用力的按下去,你就會看到兩個月亮,為什麼?焦距不一樣,你就會看到兩個月亮。這兩個月亮一個是真的月亮,一個是相似的月亮,跟真的很接近;它確實從真的裡面變現出來的,很接近,這相似位,四聖法界。六道裡面,六道裡面見的月亮是什麼?古大德比喻說「水中之月」,距離這真的就遠了,水中之月。

      天台大師講觀行位,觀行位你見到的真理,水中之月;阿羅漢、辟支佛、權教菩薩所見到的真理是捏目所見之月;到圓初住,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、證一身法身,那就是我們的好眼睛看到天上的明月,沒有一點障礙,那是看到純真無妄。雖然是真的,你看初二、初三月牙,那個月牙月光你不能說它是假的,它是真的,它不是相似的是純真的;到初八、初九你看到半個月亮,到十五看到滿月。古人用這個比喻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身法身,就像月牙一樣,初二的月牙,初二可以看到月牙;到大概是六住、七住,就像初三的月牙;到十住菩薩,那大概像初四的月牙;等覺菩薩是十四的月亮,接近圓滿,還差一點;十五是第四十二位,究竟圓滿,這個比喻我們好懂。所以證得了法身,破無明,證法身,還有四十二個階級,不能夠得少為足,這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
      菩提道在理論上講,佛經上有比喻說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從理上講,轉迷為悟就是,事上講很多的層次。所以古人有一句話說「理可頓悟,事須漸除」。禪宗它就叫你先悟,先悟後修,所以禪宗裡面那個等級也很多。悟理大家差不多,你放下煩惱習氣,各人程度就不一樣,有些人放得多,有些人放得少,所以他的次第就不相同。像我們現在念的十信位,煩惱習氣放下少的,初信、二信;放得比較多一點的,七信、八信;見思、塵沙統統都放掉的,九信、十信;再放下一品無明,他就到初住去了,就離開十信位。

      我們讀了這些經教,要曉得我自己是在什麼地位。雖然真正功夫得力是在觀行位,但是沒放下,見思煩惱真的是一品也沒有放下。正是前面所說的,你知道有病,也知道對治的方法,可是你就是不吃藥,所以你的病永遠沒有辦法好,原因在此地。藥比如聖教,佛菩薩這樣教導我們,我們沒去做。經教沒有過失,佛菩薩沒有過失,過失在我們自己,這不能不知道。所以佛法之所貴,貴在信受奉行,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,那你真正得利益。信受奉行就是受持,自己成就,為人演說是成就別人。自行即是化他,化他就是自行,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,這是講到導行得果,唯是大智,彼此同許。所以學佛求什麼?求真實智慧。

      清涼大師《鈔》裡面(鈔是註解疏的,疏的註解)說得很好,我們把它念一念。這是註解斷惑證理,就是註這一段。「謂以智慧劍,殺煩惱賊故」,這是佛家裡面這些比喻的術語,我們要懂。阿羅漢叫殺賊,難道阿羅漢還破戒嗎?真的去殺賊嗎?阿羅漢殺的那個賊,不是外面的人,是煩惱,就是把煩惱控制住,不讓煩惱起作用,比喻是殺賊。把煩惱比作賊,為什麼?我們要是遇到賊,一定就受損失,我們的財物受損失,賊來偷了。煩惱起來之後,我們的功德,所謂功德法財就不見了,就被它障礙,好比是賊偷了,取這個意思。煩惱不起作用,就好比這個賊被我們殺掉,賊消滅了,是這個意思。用什麼東西來對付它?智慧劍,劍是武器,這裡是比喻,不是真的殺生,這一定要搞清楚,不能夠有誤會。

      下面這就註得好,「無分別智,方證如故」。如是真如,如就是如如之理。宇宙之間的真理,在佛法稱之為如,這個真理又叫做法性,又叫做自性,又叫做本性,也叫做真如,名稱很多。佛為什麼要說出這麼多名稱?這是佛教化眾生的善巧,教我們什麼?不要分別這些,怎麼說都可以,所以這叫無分別智。佛說出很多分別,你聽了點點頭,根本不分別,曉得說幾十個名詞、幾百個名詞,一樁事情,這是佛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要分別,這是教學的善巧。

      分別不是智,分別是識,就是智迷了。真智迷了還是起作用,那個作用叫識。好比我們的陽光,我們把陽光比喻作真智,今天天陰,雲彩把陽光遮住了,雖遮住還是有光線透過雲彩到地面,我們看得也清清楚楚,但是沒有晴天那麼樣的明亮;識就好比是雲彩蓋著太陽透下來的陽光,我們佛法裡稱為識,識是這麼個意思。正智為無明蓋覆,它還是起作用,但是不能夠見到真相。這個如就是事實真相,見不到,往往在這裡面看錯了,這講識心。什麼人用識心?十法界都是。什麼人用真心,就是沒有雲彩遮蓋著太陽?初住菩薩以上,再沒有雲彩遮蓋了。十法界裡面都有,四聖法界雲彩薄,六道裡面雲彩很濃,就好比是這個意思。六道裡頭是烏雲遮蓋,永遠看不到太陽,所以餓鬼道、地獄道日月星辰統統看不到,他們的那個世界永遠像什麼?像黃昏,太陽下山,像黃昏,我們稱它作陰界,陰界就是這麼來的。

      這句話裡頭特別要注意的是「無分別智」,記住,有分別是識,無分別是智,無分別你才能夠證果,這個果是真的不是假的,法身大士。法身大士就是佛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一切諸佛,一切諸佛就是講的法身大士。諸是多,有多少?四十一個階級,這稱諸,這四十一個階級都是真佛,都不是假佛,所以叫諸佛。再往上面去叫究竟圓滿佛,總共是佛有四十二個等級。所以成佛了,你是哪一個等級的佛,差別很大;就是最低程度的佛,對我們來講,對十法界人來講,都了不起,大聖大賢,為什麼?他沒有分別。諸位要曉得,四聖法界裡雖然沒有執著,有分別,分別斷了之後才能破無明證法身,這個理也就是法身。這講斷惑,解釋斷惑。

      下面解釋導行,「言導行者,智論云」,《大智度論》裡面說的,「五度如盲人,般若為有目」,這個比喻比喻得好。此地講的六度,六度前面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這五度像瞎子一樣,盲人,般若是眼睛。這個話意思很深。沒有智慧,前面五種不叫做度,是五種善,五善;布施是善,持戒是善,忍辱也是善,精進、禪定都是善,不能稱度。如果有般若智慧去修前面這五種,那五種叫波羅蜜多,不一樣。所以我們凡夫修善怎麼修都比不上佛菩薩,為什麼?佛菩薩有智慧,我們沒有智慧。

      你看我們修布施,這佛在經上常講,修布施得三種果報,財布施得財富,肯定得的,愈施愈多,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,能不能出三界?出不了三界,所修的得福報。如果有般若智慧在裡面,你修這三種布施,得的果報是什麼?禪宗的術語講,明心見性。有著般若智慧在裡面,這三種布施就徹底放下,放下什麼?放下煩惱,放下習氣,放下見思、無明、塵沙,放下這個,布施是這個,那怎麼會一樣?果報不相同。沒有智慧的持戒也屬於人天福報。這五種要用布施,就是這個助道,布施是第一,布施是總綱領,能同後面這四種,持戒、忍辱是無畏布施,精進、禪定是法布施。所以一個布施把所有助道品統統學了,但是沒有智慧不行,沒有智慧全是人天福報,有了智慧那才能真是斷煩惱、斷習氣、證菩提,就是此地講的斷惑證理。

      這些道理事實真相,我們都要懂得,所以《智度論》講「五度如盲人,般若為有目,故能明見夷途,開導萬行」。你有眼睛,你能夠看到路,這個路是平坦的,或者是有坡度,或者是懸崖,有危險的,你看得清清楚楚。所以把前面五度展開就是萬行。這個萬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行為,這念行ㄏㄥˋ,念去聲,當動詞講,是你的日常生活行為,萬是形容多。心,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,言語是口業的行為,身體的動作是身業的行為,你有智慧指導,身口意三業行為與真如本性統統相應,就是儒家所說的,行道履德都要靠智慧,沒有智慧你行不了道,你也無法去履德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這一段的《鈔》,我們從頭念,「智論云,五度如盲人,般若為有目,故能明見夷途,開導萬行,御心中道,至一切智城故」。這是說明般若的重要,它能夠御,是駕御,用現在話就是帶領著,帶領著心;這個心是妄心,不是真心,帶領這個心,中道是真心。我們現在一般談話當中常常聽到回歸自然,自然就是中道,自然就是法性。回歸自然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,教下此地講的御心中道,都是回歸自然的意思。到一切智城,一切智城是法性,法性本來具足一切智,無量無邊的智慧,用這個來比喻。

      後面說「餘行得智,皆成彼岸」。餘行是講萬行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如果能與般若智慧相應,餘行得智就這個意思,統統都成了彼岸。彼岸就是回歸自然,回歸到自性。彼岸就是自性,彼岸就是法性,彼岸就是真心,回歸到自然,所以這皆成彼岸。「般若究竟,成菩提果」,般若智慧達到究竟圓滿就是無上佛果,《華嚴經》講的四十二個位次,最高的第四十二個位次般若究竟,證得圓滿的佛果,還在等覺之上。這就說明般若是正道之體,般若是前面跟我們講的正道,此地給我們講的是助道,正行助道。這是解釋《疏》裡面斷惑證理這一段。我們再看經文,經文的第二段,既然在佛法當中智為上首,這就是般若智慧是上首:

      【如來何故。或為眾生讚歎布施。或讚持戒。或讚堪忍。或讚精進。或讚禪定。或讚智慧。或復讚歎慈悲喜捨。】

      為什麼佛要讚這些法?這些法都是屬於助道。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這是第二段,問話的第二段,「如來以下」這一段,我們剛才念的,「正設疑難」,就是他提出這個疑問。「謂既智為上首,應唯讚智,那亦讚餘,此是正助相違難」。好像這是正助相違背了,應當要讚般若智慧。實在說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四十九年講經當中,他以二十二年講般若,諸位想想是不是讚般若?真的是一點都不假。般若有體、有相、有用,般若的體是智慧,般若的用就是六度、十度;《華嚴經》講十度,那是用,那是相,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,全是助道法。這些助道因為以般若為體,般若甚深,所以助道法甚深,布施甚深、持戒甚深、忍辱甚深、慈悲喜捨甚深;在普賢菩薩,禮敬甚深、讚歎甚深、供養甚深,沒有一法不甚深。

      所以佛在《金剛般若》裡頭說「諸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這個諸法實在講是包含世出世間一切法,為什麼?因為一切法都是心現識變的。體是法性,法性甚深,它所變現出來的法,哪有不深的道理!即使小到微塵,佛家講微塵,大而世界,那個世界是講三千大千世界,小至微塵,因心成體,這佛在《楞嚴經》上說的,那個心是法性,它的體是什麼?體就是法性。法性甚深,那它變現出來的,即使小到微塵,佛經上講微塵,現在科學裡面講的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就是最小的物質,不能再小了,佛講稱微塵,我們肉眼看不見。阿羅漢能看到微塵,阿羅漢的眼睛比我們厲害,不要用儀器,他能觀察到微塵。可是微塵還可以分,微塵再分為七分之一,稱為色聚之微;色聚之微還可以分,再分為七分之一稱為極微之微,佛說極微之微不能再分。

      換句話說,我們今天講物質,物質最小的,在佛經裡頭稱之為極微之微。現在科學家發現,發現物質是無中生有。那個物質是不是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?但是這個發現還沒有科學證據,是從理論上推演出來的。我們相信是從數學裡頭推演出來,最小的這個物質是無中生有,雖然生有,它剎那就沒有了,它存在的時間非常之短,那總是萬分或者是十萬分、百萬分之一秒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,看到的原子、電子、粒子那都是相續相,沒有看到真正的生滅相,真正生滅相在佛法裡面講生滅同時,所以說不生不滅,一切現相不生不滅。這個道理太深了,真的是甚深,這就是自性的起用,佛經上用四個字來形容「不可思議」。

      所以佛在此地,確確實實在這個經典裡面讚歎體,也讚歎相,也讚歎作用,無一而不讚歎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,從早到晚你每天所接觸到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你看普賢菩薩教我們禮敬、讚歎。禮敬沒有條件,一定要禮敬,讚歎這裡頭就有條件,你看讚歎,他不用諸佛,他用如來,禮敬諸佛,稱讚如來,這讚歎跟禮敬就不一樣。諸佛是沒有分別,從相上講的,一切人都需要恭敬,不能有差別,不能有不平等,但是讚歎就有分別,讚歎什麼?與性德相應,就是善的讚歎,不善的不讚歎;只限於不讚歎,不要批評,不善的,不善不說就好了。善的讚歎,不善的不讚歎,這是佛教我們修行,修什麼?修清淨心、修平等心、修真誠心、修慈悲心、修正覺心。你批評你就有分別執著,就落在這裡頭。

      讚歎呢?讚歎是勸善,勸人行善,不勸人作惡,所以惡不提,這是高深的修養。我們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學會佛對我們的教誨,我們跟一切人相處、一切物相處,都能夠相處得非常和睦,彼此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、互相關懷、互助合作,惡人慢慢他都會變成好人。要用自己的德行感化別人,言語方面都要柔和,教訓的口吻是不可以的,一切都是什麼?用商量的口吻。《弟子規》教給我們「怡吾色,柔吾聲」,和顏悅色,誰不歡喜?誰不歡喜人尊重他?要從我們本身做起,我們不能要求別人,你要求別人你就錯了,從自身做起,這就對了。末後這一段是總結:

      【而終無有唯以一法而得出離。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。】

      這句話比較難懂,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這段「結成前難」,前面提出的問難是「智為上首,已應不合讚餘」,這應是應該,不合讚是讚歎其他的。何況,這個況是何況,「非以一法成佛」。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』就是成佛,它翻成中國意思無上正等正覺,不是以一法成佛,所以「固當不合偏讚」。可是現在我們看到世尊在一生教學當中,他沒有不讚歎的,這是什麼意思?實在講前面已經跟諸位說過了,體相用都要讚歎,這樣才正確。

      後面還有,「為要假多,為唯用智,為隨一行,皆得佛耶」。是不是要藉多,還是唯用智來隨一行,這樣才能成無上道,這都是疑問。「若隨一得成,亦違智為上首,進退皆妨」,這個妨就是妨礙,就是難。如果說是隨一個法就能成就的,也成佛了,那對於前面講的智為上首也講不通。諸位想想這問題,這不是文殊菩薩的意思,文殊菩薩代我們問的。我們這些凡夫確確實實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,這些想法你說出來都滿合道理,實在講似是而非。究其原因是不了解事實真相,所以產生很多錯誤的看法、錯誤的想法。

      也許人看到這個經會想到,我們淨土宗就一句佛號,就能成無上菩提,這個與智為上首好像也矛盾了。你有沒有這個疑問?你沒有,我相信有人有這個疑問,這個疑問怎麼解釋?最簡單的回答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智慧。這個話不是我說的,佛在經上說的,《大集經》佛有明文,持名念佛即是「無上深妙禪」,這還得了!禪,禪起作用就是智慧,禪定跟般若是決定離不開的。禪為體,般若是用,般若為體,禪是用,兩個是互為體用。多少人念這一句佛號他並不知道,念這句佛號不離般若智慧,為什麼?體是般若智慧。這一句名號那個意思你要是懂得,你就明白了,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,「阿」翻作無,「彌陀」翻作量,「佛」翻作覺、翻作智,你看看這個名號要用中國話說,無量智慧、無量覺悟,它是不是智為上首?我的話沒說錯。

      所以當我們自己身體有病痛的時候,我們居住的環境有災難的時候,用什麼方法來幫助自己、幫助眾生?讀經、念佛,這個效果最大。現前我們身體很健康,沒有疾病,我們的環境也很好,要不要誦經念佛?要,你平常做得愈多,做得愈殊勝,沒有災難,增益福慧;如果有災難,消災免難。沒有難增福慧,有災難消災難,你說有多好,經不能不念。

      前幾天有人傳真給我,文字雖然不多,一開端就是人一定要存善心,要行善事。起心動念一個善念,念的波,我們講思想波,思想波比電波、比光波速度快得多。光波、電磁波,現在大家知道一秒鐘三十萬公里,可是我們思想波不要一秒鐘,萬分之一秒它就周遍法界了,光跟電磁波那怎麼能比得上?這真是小巫見大巫。我們一念善的念頭立刻就遍虛空法界,一個惡的念頭也遍虛空法界,善念是福慧,惡念是災難,人決定不能有惡念。但是我們有惡習氣,這是佛菩薩都說得很清楚,無量劫來阿賴耶裡面有很多惡業種子,這些種子既多又有力量,時時起現行。你看,聽到一句不高興的話,會氣個二、三天,這就起現行,瞋恚起現行;看到別人好,心裡好難過,嫉妒起現行。這些不善的念頭、不善的行業,都會招來災難,小,身體不健康、多病;大,我們的環境有難,共業所感。所以你要明白這個道理,經天天要讀,《華嚴經》天天要講,不講可不行,不讀不行。我跟很多同學們常說,我這一生最感激的是方東美先生,沒有他我怎麼會知道佛門裡有這麼好的東西,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使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雖然沒有得到,但是已經靠得很近,純淨純善。

     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是修行的道場。順境善緣,順境是好的生活環境,善緣是你遇到的人全都是好人,不生貪戀,貪瞋痴,不會有貪,不會有痴,不生這個東西;在逆境、在惡緣,逆境是環境非常不好、非常惡劣,惡緣是你所遇的都是冤親債主,都不是善人,都是想害你的,在這環境裡不生瞋恚。你不學大乘,你怎麼懂得這個道理?所以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都是成就自己的。這個道理明白了,依教奉行,我們才真正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,為什麼?他幫助了我,他成就了我,成就我們斷煩惱、證菩提。

      所以經要很認真、很虔誠、很恭敬的去讀。沒有習慣的,養成習慣,早晚一定要念經。沒有學過的,我勸諸位念《十善業道經》,《十善業道經》我們現在小本子印得很好,有全文,有兩種節本。一種節本,蕅益大師作的,著重在修行,就是修十善業;另外一個節本是我節的,我節的比蕅益大師的字還少,總共只有五百一十六個字,你要把它念熟了,兩分鐘就行了。假如你能夠有時間,你有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時間,我是勸你把這個作早晚課念七遍,念這個節本念七遍,非常好。因為我的節本是著重在解門,蕅益大師的節本是注重在行門。如果有能力的話,最好是念全經,從「如是我聞」到「信受奉行」,念完整的,一天念七遍,節本念七遍,如果你念原本的經文一遍,三遍是最好,晚上也這樣做。

      或者是早晨念《十善業道經》,晚上念《彌陀經》。《彌陀經》會念、會背的人很多,因為經都不長,希望能念三遍到七遍,最好是能夠念七遍,不能念七遍,念三遍,你要沒有時間的話念三遍。其他時間得空就念佛,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希望不中斷。誦經念佛與智為上首相應,不是不相應。佛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讚歎阿彌陀佛是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。我們細細去思惟、去觀察這句話,是不是把這個智說到了極處?《十善業道經》是開頭,世尊教導我們起步,從這起,《阿彌陀經》是終結,你看有從始到終,這個意思很圓滿。我們提出這兩部經,勸大家好好修行。兩部同樣重要,有始無終不行,有終無始也不行,一定要有始有終,我們的修法才圓滿,才真正在外國宗教講世界末日,我們在這樣的環境當中,能度自己,能幫助別人,也能幫助社會,應當學。文殊菩薩問的這段文,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    下面我們再看智首菩薩的答,第二段是答。清涼大師在沒有介紹智首菩薩的偈頌之前,先總的給我們說明大意,就是智首菩薩解答的大意。我們看《疏》文,「下答意中」,這個下就是底下這一段,答意中,「印其初後,釋其中間,謂智為上首,誠如所言,智如明王,眾之御故,大品云,般若如目,五度如盲故」。我們先略略的說說這一段。答意裡頭,印其初後,釋其中間,印是印證。初,前面的問有三段,第一段是「佛法中智為上首」,這大家都承認的,後面說『終無有唯以一法而得出離』,這是末後他問的總結起來,這是印證。解釋呢?解釋當中,就是如來為什麼要讚歎六波羅蜜,為什麼要讚歎慈悲喜捨,這都屬於助道,所以這一章是助道甚深。

      下面他的解釋,智為上首,誠如所言,這是印前。智如明王,眾之御故。眾之御故就是大眾的領導、大眾的統御,般若智慧。所以《大品般若經》裡面講,這底下指經文,般若就像眼睛,五度如盲,這是印前。「印後義云,終無唯以一法,實如來所歎,三世諸佛,皆具說故,以餘萬行,資於智故」,這是印後。底下這是「釋其中間,別讚乃有多意」,這句很重要,這裡頭的意思很多,下面略舉幾個例說,「謂隨心令喜故,隨時生善故,所治蔽殊故,入門不同故,眾生不能盡受故,下當屬文」,下面有十首偈頌。這幾句很重要,清涼大師《鈔》裡頭有解釋,就是解釋這幾句的。

      我們看這《鈔》的文,「釋其中間下,釋中間總有五意,前四即四隨」,你看看,隨心、隨時、隨所治、隨眾生,這四隨,「後一統攝」。現在第一個「隨心令喜,即下隨樂,亦世界悉檀」,它這裡頭歸到四悉檀。四悉檀第一個是世界,第二個是為人,第三個是對治,第四個是第一義。世界悉檀是什麼?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,這叫世界悉檀。檀是布施,悉就是我們今天講普遍,或者是無條件的、無限制的,這布施什麼?布施歡喜。菩薩契入佛菩薩境界之後,必然的常生歡喜心,就跟《論語》裡頭所講的第一句是一個意思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。這個意思講,你把你所學的統統能做到,習是時習,你都做到了。你所學的全都做到了,你就會法喜充滿,你把這個法喜普遍布施給一切眾生,不但是一切人,一切物、一切事;換句話說,整個宇宙都歡喜,不亦悅乎。

      你看佛家講的比儒就講得細、講得深、講得清楚,儒家就是一句,很含糊,你拿佛經去解釋四書,這四書就變成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頭一個教你布施歡喜心,隨心令喜,就是下面講的隨樂,樂是愛好,念隨樂也可以,樂是快樂,這是四悉檀裡面的世界悉檀。如果我們能夠記住這一句,這個教訓,能夠把這句教誨落實,你在任何環境裡頭,你絕對不會怨恨別人,決定不會嫉妒別人,絕對不會傷害別人,包括一切眾生,這個人才叫善人。對一切有情眾生、無情眾生,無情眾生是植物、礦物,決定沒有傷害它的心。

      佛在戒經裡教人「清淨比丘不踏生草」,真正接受佛陀教誨的人,除非這個地方沒有路,你可以從草地上走過,如果有路,你怎麼忍心去踏那個草,你看草長得活活潑潑的,你怎麼忍心?其實大地,現在我們曉得,泥土、泥沙、石塊它有沒有法性?有,它有見聞覺知,它有色聲香味,你怎麼可以踐踏它?那是沒有法子,在這個時候,那只有中國諺語所謂的「兩害相權取其輕」。植物比礦物那就要高一等,為什麼?它的見聞覺知、色聲香味顯著,比礦物顯著,動物呢?動物就更顯著,愈是顯著的,我們從這個地方下手,決定不能夠傷害。對那個不顯著的,像山河大地,這不顯著的,我們也要恭敬。舉足、下足踏在這個大地上,幾個人他有恭敬心?跟諸位說真有,什麼人?菩薩有,凡夫沒有,不會起這個念頭,菩薩有。天之所覆,地之所載,都有一個感恩的心,這菩薩有,這是什麼?這就是自性的流露,這才是真正把世界悉檀落實了。大乘教,這不是小乘教,隨心令喜。

      第二「隨時生善」,就是底下這經文裡面講的「隨宜」,這是「為人悉檀」。這一條是對人,前面是對世界,你看看對人,這就是儒家講的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,凡是人皆須敬,要尊敬,凡是人皆須幫助,不附帶任何條件叫悉檀,遍施。悉檀這兩個字翻成中文就是遍施,悉是普遍,檀是布施,普遍的布施,平等的布施。眾生需要幫助的時候,我們自己有這個能力就應當去幫助他,沒有能力,這就心有餘而力不足,我智慧能力不能幫助你,沒有到那個程度,有智慧、有能力怎麼能不幫助人?這是生善,這生善統統都是從智慧生的。宜,在中國宜跟義(道義的義)是一個意思。隨宜就是儒家講的見義勇為。義是什麼?應該做的,應該做的那你就勇敢去做,人家有苦有難我們看到了,所謂是(這是儒家講的)「殺身成仁」,孟子講義,「捨身取義」,一切以道義為標準。處事待人接物,只要符合道義你就勇敢去做。

      隨時生善。時,大分來講有春夏秋冬,引申的來講,有太平時候,有戰亂的時候,有劫難的時候,這是世間我們現在常常有的,水災、旱災、地震、海嘯,這都是大災難的時候,我們一般講非常之時。你要能生起善心,幫助自己,幫助家親眷屬,幫助一切苦難眾生,這是善法,應當學習。我們在今天,我剛才說的這些話,希望諸位留意,我們每天早晚誦經念佛,目的在哪裡?目的在消災免難,幫助自己也幫助這個世界。這個世界是很不太平,大家都知道。我不看報紙,可是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動亂,我們同學看到報紙,他就把那塊剪起來給我看,所以我也知道。我們總希望這些不幸的事情永遠不要再發生,大家都能夠明佛理,佛理是真理,了解事實真相,化解衝突,促進世界安定和平,人人都有責。我們佛弟子用什麼方法?早晚課真誠心來迴向、來祈禱,會有效果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