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749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四九卷)  2002/6/2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0749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七段「佛出差別」,長行第四對看起,這一對就是第七句跟第八句:

      【或唯顯示一乘法輪,或有顯示不可思議諸乘法輪。】

      這一段是講教學,教學一定要隨順眾生的根性、眾生的程度來做決定。經文上講,或者是唯獨『顯示一乘法輪』,我們讀到這個經文很清楚的明瞭,這是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。這些地方眾生根熟,好像這是大學,不是中學、小學,華藏世界是佛教大學,極樂世界也是佛教大學。這裡面,佛菩薩在裡面所教的,真的是像《法華經》上所說的,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」,一乘法輪!一乘是什麼法?成佛之法。菩薩證到究竟極果的理論與方法,講這些課程。由此可知,教學的對象,大乘經上講,都是明心見性的菩薩。這些人見思煩惱斷盡,塵沙煩惱也斷盡,唯獨根本無明沒有斷盡,也斷了少分;佛在經上講,無明煩惱總共有四十一品,至少他也斷了一品。在大乘圓教裡面講,這個地位是初住菩薩,別教裡面講是初地菩薩,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。這些人,在法相唯識宗裡面,稱他們為「同生性」,跟諸佛如來用同樣的真心,我們講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。你真的會用這個心,念念不離這個心,這是圓教初住菩薩,別教初地,不是凡夫。不但不是六道凡夫,也不是十法界的眾生,超越十法界了。

      而十法界裡面這些人,相宗稱為「異生性」,異是不一樣,跟諸佛如來用的心不相同。諸佛如來用真心,十法界裡面用的是妄心。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,這超越六道輪迴了,他們依舊用的是妄心,但是妄心過失很少。什麼原因?他們隨順佛陀的教誨,換句話說,他沒有證得真心,但是他得到的是相似的真心。佛用的是真心,真正效法佛菩薩的行持,佛菩薩對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、說法作法,都是真心的流露。佛菩薩在哪裡?經典就是!如果我們捨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完全採取隨順佛菩薩的教誨,我們就得到相似的真心;雖然不是純真,非常可貴,從相似就能夠證得真實。在相似境界裡面薰習久了,養成習慣,假的就變成真的,就這麼個道理。

      如果我們不能夠隨順佛陀教誨,要隨順世俗的知見、隨順自己的習性,那個麻煩就大了!這樣的人就像《地藏經》裡頭所說的,「閻浮提眾生,起心動念無不是罪!」無不是業!經上講的話並不過分,它所說的都是事實真相,而我們自己不了解,我們自己真的不知道事實真相。所以我們讀經首先要建立信心,信佛!信佛頭一條,信佛所說的,佛說的我們不能不相信。然後進一步,做佛所做的。佛在經上教我們怎麼作法,我們就怎麼做;想佛所想的。要這樣學習才能成就,不是這樣學習,我們這一生學佛的成績單恐怕都不及格!

      一乘法,在現在流傳下來的經典,古大德公認的有三部:第一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第二部是《妙法蓮華經》,第三部是《梵網經》。非常可惜,《梵網經》流傳到今天,經典只有少分,全經沒有傳到中國來,我們現在所看到的《梵網經》只是「菩薩心地戒品」,是全經裡面的一品。古大德公認這是一乘圓教。其他的都是屬於三乘經典,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,我們講大乘、中乘、小乘。三乘,《法華經》上說得好,「除佛方便說」,佛教化眾生,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除佛方便說」,說大乘、說中乘、說小乘,都是方便說;真實說,是一乘!

      為什麼要說方便說?底下講:『或有顯示不可思議諸乘法輪』。「法輪」在此地不必解釋,前面跟諸位說過。它代表的就是教學,眾生程度沒有達到這個水平,還是要教他、還是要幫助他,看他的程度。說個實實在在話,學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,不是一世兩世的事情,我們在經典上看到許許多多的說法、佛菩薩的開示,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都有機會接觸到佛法,也都有機會修學;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看到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,佛講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,你就曉得跟佛法的緣是多麼深厚,不是一生一世。我們要是跟阿闍王子比,說老實話,我們比他的善根還要深厚,換句話說,他供養四百億佛,我們超過他。怎麼知道?他們這一批人聽釋迦牟尼佛講《無量壽經》,歡喜,但是沒有發願求生淨土,只是歡喜而已,自己心裡想著將來自己修行成佛,也要像阿彌陀佛一樣,不過是動這個念頭而已,並沒有發心求生淨土。我們今天遇到淨土而發心求生淨土,從這個地方來看,我們的善根超過他。所以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遇到這個法門,念佛真正得生淨土,那個善根深厚不可思議!

      我們現在自己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們過去生中供養佛肯定超過四百億,這一生能不能往生?還是一個未知數。然後你才能夠體會到佛在《阿彌陀經》所說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,不能少善根。善根到底要多少?這就是說,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看到供養四百億佛,這是個標準,這樣的善根不夠,這還是少善根,換句話說,要再往上提升,要供養五百億佛,也許你的善根達到標準,這才能往生。換句話說,沒有達到這個水平的,佛要幫助他,那不能不說三乘法。沒有達到這個水平裡面,也分上、中、下三根。上根的佛講大乘,中根的佛講因緣,下根的佛講小乘。所以佛教學跟一切眾生講經說法,確確實實是隨著眾生根性、隨著眾生的程度、隨著眾生的欲望希求而說法,因此佛在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:佛無有定法可說,我們要能體會。佛沒有一定的法說,佛所說法,總是我們所希求的。

      我們要想一想,我想求什麼?如果我們沒有別的希求,就是希求作佛、廣度眾生,佛一定跟我們講一乘法。如果你還希求人天福報,作人還不錯,做一個大富大貴的人,在人間作國王,現在說是作大企業家,這也還不錯,佛就跟你講人天小果。如果你一旦覺悟,人天福報是不錯,但是不究竟,福享盡還要墮落;享福當中修福是非常艱難,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享福修福不容易,享福造業最容易,它不究竟;你的心思、志向要是遠大一些,「我不想再搞六道輪迴!」六道確實是不究竟的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是很痛苦的一樁事情,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並不難懂。你只觀察世間人生離死別,你去體會那種心情,你就了解,然後你就肯定這世間不好玩,發心脫離六道生死輪迴。這個人,佛講:他剛剛覺悟,始覺。

      如果沒有出離六道的這個念頭,這個人不覺;雖學佛,沒有覺悟。不管學的是哪一種佛法,沒有覺悟,全是人天小法。學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也變成小法,這個道理要懂。佛在《般若經》上講得很明白,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佛講的。為什麼還有一乘、大乘、中乘、小乘,還有這個?佛法哪有乘不乘的,因眾生根性不相同,方便而說的。所以《華嚴經》裡面講,「圓人說法,無法不圓」,這就是道理,這就說得很清楚、很真實。如果你是圓頓根性、一乘根性的人,你所接觸的一切法全是一乘,《阿含經》也是一乘,《方等》、《大集》沒有一部經不是一乘法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疑惑就沒有了。如果是小乘根性的人,讀《華嚴經》他還是小乘;人天根性的人,就是說不能夠捨棄人天福報,他學《華嚴經》,還是人天乘。決定不能夠說讀《華嚴經》就提升到法身菩薩的境界,不可能!為什麼?他煩惱習氣斷不了,名聞利養放不下,還是要在這個社會上競爭、鬥爭,他搞這一套!學了《華嚴》也沒用處!

      由此可知,根性重要,覺性重要。真的覺悟了,我不再幹這個事情,這個事情我已經幹夠了。所以真正學佛人,你能看得出來,決定遠離五欲六塵的享受,一定能夠符合世尊的教誨,「以苦為師」、「以戒為師」,真的修行人肯定遵守。為什麼?生活清苦一點,常常有出離心,出離苦海,六道是苦海。如果物質生活過得太好,那個出離的心他就忘掉了,「這不錯,很好!人天不錯,很難得!我很自在。你說出離,十法界、一真法界、極樂世界,我沒見到!」滿足現前的欲望,對佛菩薩那個境界並不希求,這種人迷而不覺。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,那是大徹大悟的樣子,他捨棄世間的榮華富貴。他是王子,他要不出家,他可以繼承王位,他做國王,他捨棄了。為什麼?做國王是搞六道的業,不能了生死、出三界,他捨棄了。世間許許多多的行業,他全部都放下、都捨棄了,而選擇出家修道、弘道,他採取這麼一個行業。

      這個行業,用現代話來講,現在人的定位,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事業,他搞這個,搞社會教育。尤其難得的,他是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,義工!釋迦牟尼佛是做義工出身的,不拿待遇,不拿報酬的。接受大眾的供養非常簡單,四事供養,四樁事。人活在這個世間不能不吃飯,所以接受飲食的供養。飲食很簡單,他一天吃一餐,中午,早晚都不吃的。這一餐飯出去托缽,托缽一般托七家,這一個缽每一家給一點點,七家合起來這一餐飯。為什麼?我們能夠想像到那個時代,這些物資都非常缺乏,人家一家人吃飯,那家人也不見得是很多人口的,他們吃的東西也是有限,看到出家人來托缽,只能給你一點點,你再到別家去。每天出去沿門托缽。佛出生,那個時代是在印度恆河流域,這一帶是熱帶地方,衣服就省事,三衣就夠了。晚上睡覺,找一個樹底下。有的人是在樹下打坐,我們講不倒單,他不躺下來睡;有些人也可以躺下來睡,佛並不禁止,可以躺下來睡。所以有臥具,臥具也是一塊布,墊在地上,過這樣簡單的生活。生病的時候,接受醫藥的供養。所以他的供養是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醫藥,除此之外,統統不接受。

      諸位要知道,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建道場,他有的時候也住在精舍,那個精舍是什麼?是國王、長者、居士所有的。請佛到他那邊講經,他們來接待。講完,講完就走了。佛絕對不會接受人家供養房子給他,這不可能的事情!佛出了家,怎麼能再接受一個家?哪有這種道理?所以,許許多多精舍都是國王大臣的。佛給我們做的榜樣是一生教學,哪個地方有緣就到哪裡去。所以佛教學並不是固定一個地方,他在當時也是周遊列國,我們在經本裡面看到。緣深一點的,聽眾多,依教奉行的人多,佛在那裡多住幾天;緣薄一點的,這個地區學習的人不多,依教奉行的人不多,佛就在那裡少住幾天,到處遊化,旅遊!佛旅遊絕對不是遊山玩水,不是的,他是到處教學、教化眾生。他做出這個榜樣來給我們看,我們要能體會到怎樣修學才能成就。

      所以,看破、放下是菩薩成佛的不二法門。看破幫助你放下,放下幫助你看破。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,就是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,對於世緣一絲毫貪著都沒有。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想成就,要知道最大的障礙,我常說的十六個字: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,這十六個字你沾上一條,你這一生要想脫離六道輪迴的機會就沒有了。你要想統統斷盡,這是功夫。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沾都不能沾,自己一定要清楚、要明瞭,這叫看破。這些東西是什麼?這是大害,害得我們自己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頭受苦。在現前,你要是貪著,你跟一切眾生結怨,為什麼?你爭!現在社會教育,從小,外國、中國現在都差不多,教你要競爭,從小就灌輸這個思想,「少成若天性」,這還得了嗎?

      競爭再提升一級,就是鬥爭;鬥爭再提升一級,就是戰爭。現在如果戰爭爆發的話,就是世界末日。這觀念錯誤!這種觀念,魔的觀念。什麼叫魔?折磨你!覺悟人的觀念是把這個全盤捨棄,清淨自在,心裡頭一絲毫的憂慮牽掛都沒有,你就得自在。自在這兩個字,真正懂得的人很少很少,為什麼?他沒有入這個境界,他在一生當中從來沒有自在過一天,他怎麼會曉得自在裡頭的境界?他不知道!什麼原因?沒有放下。沒有放下,哪來的自在?放下就自在了。再跟諸位說,自在就開智慧,智慧才真正得到解脫。所以整個社會、整個世界的人在競爭,覺悟的人不爭,我決不走你的路子。你爭,我不爭!有人說「不競爭,我們就活不下去!」這個話是錯誤的。

      人到這個世間來,從世俗的人來說,他都有命運。諸位好好的去念《了凡四訓》,現在《了凡四訓》有兩套電視劇本,一套是前幾年做出來的,兩片兩個小時;去年又做了一套,四個小時,這兩種都好!你要是不願意看書,你就多看看這個連續劇,兩個小時不長。每天看一遍,你看個一百遍、兩百遍,你就會有悟處,你就曉得: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必競爭,生活會過得很自在。你命裡面有的財,丟都丟不掉;命裡頭沒有財,想盡方法你也得不到,那你何苦跟人競爭?所以,命裡頭有沒有財?你做官,你命裡頭有沒有做官的命?算命看相的講,你命裡頭有沒有官印?你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就相信古人所講的「一生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」,這個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    世俗人哪一個不受命運主宰?哪一個人能夠超越命運?明理的人有辦法超越命運,為什麼?命運從哪來的?命運是前世造的業,所以命是自己造的。自己造的,當然自己可以改。所以你一定要清楚,命是你自己造的,只有你自己能改,別人不能幫你改。別人要能夠改,佛菩薩大慈大悲,豈不都把我們的壞運、壞的命改成好命了嗎?他要不給我們改,他就不慈悲了。所以佛菩薩沒有辦法改眾生的命運,為什麼?你自己造的,自作自受,自己可以改。你只要懂得道理,你懂得方法,了凡先生學了一點,他學得不多,那一點點他就把他的命運改變了。他去考試,這讀書人!名次提高了;做官,比命裡頭官的職位提升了;俸祿,命裡面的財,也增加了;壽命延長了,算命的跟他講壽命只有五十三歲,他活到七十多歲;命裡頭沒有兒女,他也得了兒子。了凡先生並沒有真正覺悟,還是求世間的功名富貴,但是他求到了,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他沒有發個大心求作佛,如果發大心求作佛,能不能做到?肯定能做到。世間真正覺悟的人實在不多,發心求作佛、作菩薩,那是真正覺悟,真正放下名聞利養、放下煩惱習氣,隨順經典教誨,依教奉行,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。學作佛,那個成就才是真正的圓滿;要不學作佛,就不能叫究竟圓滿。佛經上講的大圓滿,究竟圓滿。

      我們要記住,佛當年在世一生的行誼,那是我們的榜樣,佛對於一切眾生平等,上對國王,下對乞丐,用同樣的恭敬心。決不是說對國王與對貧窮下賤有兩種態度,沒有!佛不是這樣的人。祖師大德們為我們所示現的,就像《了凡四訓》裡面那個小故事一樣,施主來供養,絕對不是說你供養的多,對待你等級提升一點,供養的少,把你看輕一點,沒這個道理!那你有分別心。佛法教我們離妄想分別執著,換句話說,你還有非常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,你是在迷,你不是覺悟,而且你迷得很重,你用的心是輪迴心,你造的業是輪迴業。

      我們自己要不常常隨順經典的教誨,這樣的境界我們也會常常被迷惑。迷而不覺,真的不知不覺被迷惑了。別人供養多,對他特別接待、特別禮遇;供養微薄的,忘得乾乾淨淨,這不是學佛!在家信徒供佛、供養三寶,自己也要知道,「我供養的多,寺廟要對我特別禮遇」,你那一點福報報光了,報掉了,你不如供養微薄的。寺廟裡面這些出家人根本沒有瞧得起你,你是誠心誠意供養,佛菩薩知道,你那個功德是真實的。如果你是用清淨心、真誠心,心量很大,雖然供養的錢不多,一塊兩塊,那個福報很大!讀大乘經,你就曉得了。所以我常講,富貴人修福很難,當時就報掉了。這就是「天道好還」,老天爺很公平,富的人來生貧,窮苦的人來生富,風水輪流轉,道理就在此地。富貴人修福,最難是什麼?他很難放棄別人對他的那種尊敬跟優待,他不能放棄。供養多了,到寺院要接受寺廟的招待,那一點福當時就報掉,福很難累積下來。真正修福的人、有智慧的人,那個修福是默默的在修,默默的在修布施供養,沒有人知道,那個福厚!但是那樣的人少,不多!那是真正有智慧的人,那不是普通人。

      這一段說的,佛生活、處事待人接物都是說法,身教!以身作則,做一個榜樣給大家看。聰明的人、細心的人一看,就覺悟、就明白,我應該怎樣生活、我應該怎樣工作、應該怎樣處事待人接物。學佛,佛是好榜樣。佛一生講的這些經典,我們要曉得,經論是佛的想法、看法、說法,戒律是佛的作法、佛的行為,我們有這些東西,那就是佛在我們面前,這是真佛。用經論修正我們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論,用戒律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。經、律、論就是佛的身語意這三業的演說,我們獲得了,依教奉行,就是佛的真實弟子、佛的好學生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七段「佛出差別」,長行最後兩句:

      【或現調伏少分眾生,或示調伏無邊眾生。】

      這兩句所說的是佛教化眾生人數的多少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提示的是「熟未熟故」,如果眾生根性緣成熟,佛度的眾生人數就多了。如果這個地區眾生根性沒熟,佛在這裡度眾生人數就少了。最明顯的例子,我們可以從歷代祖師教化眾生、度眾生這個例子來看。禪宗在中國很興旺,這個支派是菩提達摩從印度傳到中國來,那個時候遇到梁武帝。達摩祖師跟梁武帝沒有緣,得不到梁武帝的護持,所以到中國來之後,他就到少林寺去掛單。在少林寺每天自己靜坐,等到九年才遇到一個慧可,把禪宗法門傳給慧可法師。這就是什麼?『調伏少分眾生』,他到中國來,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只有一個學生。而慧可一生也只傳一個人,一直到五祖忍和尚傳給惠能,六代都是單傳。總算不錯,沒有斷絕。到惠能大師,他的法緣殊勝,開花結果。傳法的人,明心見性傳法的人有四十多個人,跟他學習的人,我們在一般想像當中,那是幾千人、上萬人。在那個時代,法緣無比的殊勝!

      實在講,清涼大師講「熟未熟故」,固然說得是很有道理,可是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各人法緣不相同。緣要殊勝,總是要時時刻刻有心與一切眾生結法緣。可是要記住,世出世間決定不要跟眾生結惡緣,眾生縱然是造罪業,也不必去責怪他,為什麼?各人有各人的報應。佛在旁邊看了都不說話,我們著急有什麼用處?白操心!眾生要得度可不是容易事情,他要有福德;他沒有福德,你勉強著,辦不到!諸佛菩薩都辦不到,我們有什麼能力?我們也學佛,福薄之人,沒有福報,我們給他作佛的種子,就是讓他這一生當中有機會看到佛像、聽到佛的名號,佛經聽個幾句,種這個善根。什麼時候成熟?那就是俗話講,要看他的造化。說不定是在他的晚年才真正醒悟過來,遇到善知識;說不定是來生,說不定是後世。那個後世,時間就長了。

      有一等眾生,福薄緣淺,真的要等待多少劫之後才遇到佛法,這個種子才成熟。所以我們要曉得,達摩祖師到中國,禪是佛法裡面上上乘法,這樣殊勝的法門到中國來沒有人認識,不識貨!找不到這種根性的人。當然他們也不是普通人,說實在話,都是再來人。他在這裡等,等他的傳人。也許有人說:九年的時間不是浪費掉嗎?他為什麼不在印度那邊弘法利生?到緣成熟的時候來,不是很好嗎?這是凡夫的想法,佛菩薩做事不是這樣的,他在那裡面壁九年,也是在那裡教導我們。教我們什麼?求法修行要有耐心。中國諺語都說得很好,人要沒有耐心,別說大事,小小的事情都不能成就。世出世間法,一切成就、成就的大小,可以說與忍耐成正比例。明心見性可是大事,不是小事,沒有很大的耐心,怎麼能成就?

      所以達摩祖師到中國來,你看看他的示現,我們在他身上學到什麼東西?第一個,決定遵守如來教誨,不以佛法做人情。他教我們這一點。從哪裡看出來?決定說真實話,決定不巴結權貴。他要是像我們現在這個世俗人,很可以跟梁武帝套上關係,那梁武帝一定護持他。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,為什麼不護持他?接見的時候話不投機。梁武帝接見達摩祖師,在達摩面前誇耀他護法的功德。他以他的地位、權力,為佛門建造寺院道場四百八十座,只要是人發心出家,他都高興、他都歡喜,成全他,度眾十幾萬人!所以他見達摩,在達摩面前誇耀:「我這個功德大不大?」如果達摩祖師也很歡喜,「大王的功德不可思議!」這一拍就合了,梁武帝變成他的大護法。他不是這種人,他說實話,跟梁武帝說:「並無功德!」梁武帝聽了這句話,真是涼水澆頭,滿心的不願意,打發他走了,不再見面。說真話!

      梁武帝所做的真的沒有功德,是福德,修的是福德,沒有功德。達摩並沒有把這個詳詳細細的跟梁武帝分析,但是話不投機,達摩說再多的話,梁武帝也不會聽他的,緣分!只好到少林寺去面壁。達摩為我們示現的是說真話,不巴結權貴,不貪圖供養,願意過清貧的生活,有耐心的等待傳人,這都是達摩祖師現身說法教我們的,我們要懂得,我們要學習。貧富貴賤,一律平等對待。我們希求正法久住,希求眾生有緣得度,但是要如法;不如法,不能做。我跟同學們也常常說到,這個時代弘法的辛苦,比過去困難十倍、百倍都不止!你是好心,人家不領情,別人不能體會。我們用真誠心對人,人家回報我們是虛偽、懷疑、防範,用這種心!所以達摩祖師給我們的示現,我們就明白了,我們要有耐心,我們在等待時節因緣。

      古人常說:「進則兼善天下,退則獨善其身。」這個話講得有道理,這是緣。有緣,我們對社會、對眾生要盡心盡力的奉獻;沒有緣,退守山林,獨善其身,修自己。但是,現在科學技術進步。我也是沒有緣,障礙重重,所以去年我就宣布我退出,佛學院我不教學了,一切佛教的活動我也退出,請我講經我也不再答應。今年我到山打根做了兩次的講演,這是前年答應的、預約的,所以我公開跟大眾講經,這是最後一次,以後再有人找我,我統統拒絕。我了解我的環境,就像達摩祖師一樣自己了解。達摩祖師退下來是面壁,我今天退下來是在攝影棚,我是面對攝影機;他是面壁,我是面對攝影機。雖然是自己學,自己在學習,藉著這個高科技的工具,可以在網路上跟遠方的同參道友也能共同學習,這是達摩祖師當年沒有這個工具。我想他有這個工具的話,他也會跟我一樣。對自己確實有好處,省心、省事!

      古人講得好,「知事少時煩惱少,識人多處是非多」。我們今天把人跟事盡量的減少,我們也不是修小乘,一切隨緣!自在下面是隨緣。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普賢菩薩教導我們的,決定沒有絲毫勉強。有緣,我們還是要做;沒有緣,決定不強求。也不必,現在有很多人「沒有機會,我們製造機會。」我不搞這個事情。製造機會是攀緣,就不是隨緣。達摩祖師那時候為什麼不製造機會?說老實話,製造機會是輕而易舉的事,為什麼他不做?給我們後人做榜樣,我們要懂得,才能夠成就道業。道業是什麼?清淨心、平等心、真誠心,這個重要!

      現在我在澳洲,澳洲學校來找我,學校確確實實有誠意。為什麼?為消除社會當中的衝突,祈求世界和平。這是大事,這是現代社會上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情,我同意、答應幫助他。他來找我,我沒有攀緣。校長派兩位教授到圖文巴山上來看我,從他們學校開車到我山上要開兩個小時車,傳達校長的意思,教授團歡迎我去訪問。我們大家心裡都清楚,怕的是災難就在眼前。衝突要是不能化解,唯恐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。我看學校裡面校長、這些教授確實有誠意,想幫助社會化解衝突、化解戰爭,這是好事情!真正能夠化解一次戰爭,諸位想想,你救了多少生命財產?這是好事情,這是為了整個世界眾生的福祉,所以我稱讚他們,他們真的是菩薩再來!不是凡人。凡人,捨己為人、犧牲奉獻對他們是難事,做不到!

      我到學校去訪問,跟他們舉行一次座談。我先聽學校報告,才知道他們做這個事情已經有七、八年。九一一事件之後,他們的警覺性提高,感覺得這個問題非常迫切,意識到大戰爭、大災難就在眼前。這十幾位教授同心協力來做這個工作,不容易,菩薩化身!我稱讚他們是上帝的使者,給這個世間帶來一線光明!我在座談會上講了五十分鐘的話,我提到衝突從什麼地方發生。我們要化解衝突,不能不知道衝突的起因,從根本上解除才能夠看到效果。這個社會衝突的根本在哪裡?在家庭,夫妻的衝突、父子的衝突、兄弟的衝突;走出家庭,學生跟老師的衝突、員工跟老闆的衝突、領導跟被領導的衝突,我們有沒有想到?

      然後我講到更深一層的那個因素,真正衝突的因素是我們自己自利的念頭跟利他念頭的衝突。他們聽到之後,很有感受。我們今天要做這個事情,首先要把自己自利跟利他的衝突化解。如何化解?起心動念絕不想自己的利益,念念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,從我本身做起。我們有十幾位教授,大家都能夠同心協力,都從本身做起,起心動念為社會、為國家,為整個世界眾生著想,絕對不為自己,這個工作可以做,能做出一點效果。如果這裡頭夾雜著自私自利的念頭,這個工作決定不會有結果。我說:教授,實在講都是靠工資、鐘點費生活,過的都是清貧的生活,你們有什麼呢?都有著作,都寫了不少書,這些書都有版權,我們能不能把版權放棄?表現我們的誠意。一般教授都有著作權、所有權,我們今天把著作權捨棄,歡迎翻印。把自己一生所學到這一點東西,奉獻給社會,布施供養一切眾生,我們從這裡幹起!

      我這個提議,他們能接受,願意這樣做,使我非常感動。這一放棄,你的緣就結得廣、就結得深!自己有好的東西,為什麼不給人?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,限制別人翻印,限制別人得到你的智慧,今天所講的「智慧財產權」。我們要把這個權放棄,我的智慧跟一切人共享,我的財產也跟一切人共享,這樣才能從事於和平工作,才能從事於化解衝突的調人。學校很誠懇樂於接受,我也答應:我到學校來協助他們。這個工作要積極展開,延緩不得!再延緩,恐怕災難就要爆發;災難爆發,不可收拾!

      生活在現代的社會,頭腦稍微清楚的人都有憂患意識。我們學佛的人,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面,大幅度的提高我們的警覺,提醒我們要真幹、要實幹。災難來了,我們不害怕,我們沒有恐懼、沒有畏怖,我們自己曉得有好地方去。我們有諸佛國土、有極樂世界,你要不真幹,這個機會就錯過!所以現在這個身體在世間,對這個世間一無所求,決定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、沒有名聞利養的希求、沒有五欲六塵的享受、沒有貪瞋痴慢,我們只有一個願望:念佛求生彌陀淨土,我們跟彌陀的緣深!自己有把握,決定得生。無論在什麼時候、無論在什麼處所,無論遭遇什麼樣的災難,我們都能夠很安詳的離開這個世間,捨棄這個臭皮囊,歡歡喜喜,不驚不怖,我們有好地方去。我們對於此界他方、過去未來,有相當深刻的認識,縱然處在亂世,世間亂,我心不亂;世間濁惡,我心清涼。

      首先要度自己,自己得度,才能幫助有緣人。什麼叫有緣人?對於佛法,尤其是對於佛法裡面的淨宗,能信、能解、能願、能行,這是有緣人。清涼講「根熟」,哪一類有緣的人根熟?印光大師講得很好,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信願念佛,求生淨土」,根熟!這樣的人,一百個人修,一百個人去;一千人修,一千人去;一萬人修,一萬人去,「萬修萬人去」,一個都不漏!敦倫盡分是什麼意思?敦是誠誠懇懇、恭恭敬敬,倫是人倫;敦倫兩個字的意思,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,跟一切人的相處,我們不分國家、不分種族、不分宗教、不分文化,用一個真誠心跟人相處。真誠恭敬、平等對待、和睦相處,這是敦倫,敦睦倫常。盡分,用現在人的講法,盡心盡力為眾生服務,佛教給我們的四攝六度。盡心盡力為一切大眾服務,這是我們的本分,那個分是本分,要盡本分。

      閑邪,閑是防止,邪是邪惡,時時刻刻要防範邪惡的思想、邪惡的見解。什麼叫邪惡?違背倫常、違背道德的,我們要懂得防範,不接近。頭一樁,不看電視、不聽廣播、不看報紙、不看雜誌,這是很具體的做到閑邪。存誠,那就是我們常常提倡的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要常常存這個心。真誠的心不能夠一分一秒離開,現在世間常講分秒必爭,我們也分秒必爭,爭什麼?不離真誠。前面跟諸位說過,真誠裡頭必定圓圓滿滿的包括清淨平等正覺慈悲。這是前面兩句的大意,印光大師教導我們的。「信願念佛」,對於淨宗法門真信。怎麼樣才能真信?你要了解,你了解得不透徹,你的信不真實,你半信半疑,那個信願若有若無,不起作用。所以,你要真信。

      真信,現在讀經難,為什麼?不懂。所以,你一定要找機會聽講。現在講經的錄相帶、錄音帶、VCD流通得很普遍,《無量壽經》我講過十遍,第十一遍在新加坡講,沒講完,最後一遍講得很詳細。要多聽!有機會聽聽大乘經,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,然後你再選定一個法門,一門深入,專學專修,你會有成就。佛法跟世間法沒有例外,都要專攻,不能學雜,不能學亂;這一雜亂,你是一無所成!一定要懂得,佛法的修學,無論是哪個法門、無論是哪個宗派,大乘也好、小乘也好,宗門教下、顯教密教,總的原則、總的綱領決定不離戒定慧。如果與戒定慧相違背,那就不是佛法。廣義的來說,戒是方法,你一定要遵守方法。你遵守方法,教你一門深入,你心是定的;你同時學很多法門,你心是亂的,你不能成就。我們要成就的是戒定慧,一門,專攻一門。你專攻《無量壽經》或者專攻《阿彌陀經》,念阿彌陀佛,你能得念佛三昧,念佛三昧就是定。三昧功夫深了,就開智慧,符合《彌陀經》上學習的標準,「一心不亂、心不顛倒」。一心不亂是定,心不顛倒是慧,它確確實實沒有離開戒定慧三學。信願持名,跟前面祖師開示的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、信願持名」,都是屬於戒律,方法!你能夠遵守,能夠照這個方法去修行,念佛三昧、一心不亂你能夠證得,你怎麼會不成就?

      功夫成片上等的,往生就自在。不但是有把握,想什麼時候去,什麼時候都可以去。可以早一天去,如果這個世間還有有緣的人得度,我們也可以晚個幾年去,幫助他們,把他們都帶去。這就叫生死自在,世間還有什麼事情比這個更殊勝?你們去想想,生死自在!想去就去,想留就留,一點障礙都沒有!去留都不是為自己,都是為眾生。也許有人問:去,那還為什麼眾生呢?你走了!留,可以說你為眾生,去,為什麼說為眾生?去,還是為眾生,你要了解眾生的根性。如果常住在這邊,這邊眾生對你疲了、厭倦了;如果聽說你很快要走了,他著急,他覺得什麼?「我學的機會沒有了」,就有一些他加功用行,把他這個勇猛精進帶動了。所以,走,還是利益眾生。覺悟的人他清楚、他明白,是該留還是該走,不要用思考,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慧!智慧觀照,照見一切眾生的心相、心行。去留,說穿了還是感應。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,覺悟的人不例外,他也有感應道交。

      這兩句講『調伏』,「調」是調順情緒,在佛法裡面講的是妄想分別執著;「伏」是降伏他的煩惱習氣。這是從教學成績上來說,這個說法好,真正有成就的、成績的,這才算數,而不是一般來聽聽、來湊熱鬧的,那個不作數的,要真正有成就、真正契入境界的。多少,確實兩個因素,一個是法緣,一個是根熟。末後這一句總結:

      【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。】

      前面舉的例子,十句五對,是略說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,種種差別不同。《華嚴經》在末後講五十三參,五十三種不一樣;《普門品》講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三十二應,那是三十二類,每一類裡頭無量無邊,真的是此地講的『世界海微塵數』,境界不可思議,我們要了解、要學習。長行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