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卷)  1998/5/18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001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大德、同修:

      今天我們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,啟講佛門根本的法輪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居士林的道場是一個常年講經的道場,諸位同修們對於佛法都有相當深度的認識,講這部大經因緣才具足。正如「開經偈」裡面所說,諸位每天念的開經偈,這首偈就是八十卷《華嚴》當年翻譯圓滿的時候呈送給皇帝看,那個時候皇帝是唐朝武則天。武則天看到這部經非常歡喜,就題了這四句開經偈。這四句偈實在做得太好,以後許許多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都沒有辦法,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再做一首開經偈比它更好的。所以我們念的開經偈就是《華嚴經》翻譯圓滿,武則天題的四句偈。

      我們在未講這部經之前,先要說一說講經的因緣,因緣的殊勝也正同這部經的旨趣一樣不可思議。自古以來,講這部經的因緣都是很希有、很難逢,尤其是在我們這個時代,在這個社會環境當中。因為這部大經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夠講圓滿,聽眾也要有相當的程度,不是普通人。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,它的對象是大心凡夫。我們聽說凡夫,自己實在值得欣慰,我們是凡夫,可是凡夫要具有大心才能夠接受如來的根本大法。

      過去我曾經講過這部經,那在二十多年以前,也是時節因緣不具足,所以這部經沒有能夠講圓滿,講到一半就停下來了。在台灣的台中,李炳南老居士晚年也講這部經,也是講到一半,講到《十迴向品》,《十地品》沒有講,他老人家就往生了。由此可知,這部經要從頭到尾講圓滿實在是不容易,一定要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守護道場。我們同修真正發大菩提心,才有如此殊勝的感應。這麼多年來請法的人很多,而我總是以時節因緣沒成熟,不是我不願意講這部經。我對這部經緣分很深,無比的喜愛,今天緣分總算具足,我們在此地跟同修們一起來研究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講的是什麼?這一點我們不能夠不知道。我們要想學佛,首先要認識佛教;我們要讀經,同樣的首先要認識這部經典,特別是《華嚴》,佛說《華嚴》顯示出無比圓滿的智慧德相。佛在這部經上教給我們什麼?我們今天講題,主題八個字,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。這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確確實實就是講這八個字,換句話說,佛是教我們怎樣去過佛菩薩的生活。我們知道九法界的眾生,特別是六道凡夫,過的生活非常艱難辛苦,所謂苦海無邊。佛在這部經典裡面教導我們,怎樣在現前的生活當中,現前的工作環境當中,真正做到超凡入聖,從凡夫的生活能轉變成諸佛菩薩的生活,這就是這部經的內容。我們能轉過來,對社會廣大的群眾,對一切眾生,就是作師作範;師是表率,一切眾生的表率,社會大眾的榜樣模範,這是我們首先要認識清楚的。

      現代的社會由於科技的發達,工商業的改進,一般人的生活富裕了,可是人文、道德是大幅度的衰退,形成社會一個怪現象,那就是富而不樂。實實在在不如古時候農業時代,大家的生活能夠在貧而樂裡面得到真實的享受。資訊發達,交通便捷,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密切,這個地球愈來愈小了。古時候確確實實有不少人,真正所謂老死不相往來,過著他一生平淡的生活。現在觀光旅遊,幾乎每個人在一生當中不止一次。在富裕的國家地區,只要有假期,大家都是結伴到其他國家地區去觀光旅遊、去度假,這是現代人生活的方式。由於接觸的頻繁,這個世界上許多眾生,我們文化的背景不相同,生活的方式不相同,意識形態不相同,宗教信仰不相同,突然之間的接觸,當中矛盾是決定不能夠避免的,甚至於還有一些牴觸、衝突的地方。今天世界有許多聰明智慧的政治家、教育家、宗教家們,都在研究如何能令這個地球上許許多多的大眾,都能夠消除隔閡、消除歧視,能夠建立共識,大家能夠和睦相處,互助合作,共同創造社會的安定繁榮,共同創造世界和平,使每個眾生都能夠過幸福美滿的生活。這是一個崇高的理想,我曾經見到有不少人很認真的在工作,希望這個目標能夠實現。而實在說,如果要想這個目標早一天實現,能夠圓滿的實現,最好的方法無過於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實實在在講就是為我們解決這一個大問題。

      《華嚴》教學的目標,我們這一次寫在這張小張貼上,它的目標就是希望我們每個人真正能過美滿的、幸福的一生。個人的幸福,家庭的美滿,事業的順利成功,無論你是從事哪一個行業,社會安定和睦,國家富強,世界大同,這是《華嚴》教學的目標。因此這部經典在這個時候,我們共同來研習,意義更是不同凡響。

      今天在開經之前,沒講經題之前,先將它的大意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報告。全經是世尊出現在這個世間,示現成道二七日中所說,也有經上說是三七日中所說;兩種說法都有經典的依據,我們不必去執著。但是兩種說法有個共同點,佛在定中所說。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入定,哪裡知道他老人家在定中講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這個經的分量有多少?我們可以講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,佛都說盡了;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一法不漏!佛說完這部經之後,當時參加大會的大龍菩薩,將這部經收到龍宮裡面去收藏。六百年後龍樹菩薩出現了,這個人是一個絕頂聰明智慧的人,他用了不長的時間,將世間所有一切典籍都學完,包括佛法;他感覺到這個世間沒有什麼稀奇的,於是就產生貢高我慢,自以為是。大龍菩薩見到了,生起憐憫之心,把他接到龍宮去參觀。在龍宮裡面見到這部大經,於是龍樹菩薩才知道自己渺小,自己知道的太有限。他看到圓滿的《華嚴經》,分量有多少?龍樹菩薩告訴我們,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。這個數字我們無法想像!我們今天不要講大千世界,講我們這個地球;這個地球不大,在太空當中是小星球。把這個星球磨成微塵,很細很細小的微塵,這個微塵有多少?佛在經上常常講數目字多,都用恆河沙來做比喻。這一個地球要是磨成微塵,比恆河沙不曉得要多多少倍,恆河沙算得了什麼!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地球?也數不盡。

      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註解裡面,看到黃念祖老居士一篇文章。在過去有許多法師、大德們,總以為佛在經上所講的大千世界,一尊佛的教化區,大概是一個銀河系,總是這麼想法;銀河系已經就相當相當大。黃老居士的說法,一個銀河系是佛經裡面講的一個單位世界,這個說法過去很少人講過。如果他這個講法能夠成立,一個大千世界是多少個銀河系?十萬萬個銀河系,十億。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大千世界,還要加上十倍,就是一百億個銀河系磨成微塵。一粒微塵算一首偈,一首偈就是四句。印度人算字數,他不像我們中國人,中國人算字數,這本書有多少字,以字數來做單位。印度人是以句子,四句,不管長短,四句就叫一偈,以這個為單位。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,這套書搬到我們地球容納不下。所以龍樹菩薩一看,這才呆了,知道自己太渺小,貢高我慢的念頭立刻就被降伏了。

      再看中本,也不是閻浮提眾生(我們這個地球眾生)能夠接受。再看下本《華嚴》,下本是什麼?是目錄。中本算是《華嚴經》的節本,裡面重要的東西是節錄的。下本《華嚴》簡直就是目錄。所以,下本《華嚴》分量有多少?十萬偈;換句話說,四十萬句這麼大的分量。四十萬句,四十品,龍樹菩薩看到這個分量,這是我們這個世間眾生可以接受的,就把這個本子帶回來了。《華嚴》是龍樹菩薩傳到人間來的;因為這個傳說,所以後來就有一些學者不承認《華嚴》是佛說的,《華嚴》是龍樹菩薩造的,就有這些傳說、疑問。我們看看全經的內容,龍樹菩薩能造得了嗎?龍樹菩薩能造,那他就成佛了,決定不是初地菩薩;經上記載,龍樹是初地菩薩。

      佛滅度之後一千年,佛教傳到中國,是後漢永平十年,公元六十七年。而《華嚴》是在東晉時候才傳到中國。第一次翻譯出來我們稱為《晉經》,晉朝時候翻譯的,一共有六十卷。諸位要曉得,古時候不但印刷術沒有發明,連書寫的工具都是很原始的。古代的經典是寫在貝多羅樹葉上,這個樹葉有一點像中國的芭蕉葉一樣,比芭蕉葉要細緻,現在諸位在圖書館裡面還能夠看到。把這個樹葉裁成一條一條的,長長的,兩邊打洞,用繩子穿起來,大概一面可以寫六行,也能夠雙面寫。中國古代紙張沒有發明之前,書寫在木板、在竹片上。這部經這麼大的分量,相當可觀,運輸不方便,很容易散失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所以傳到中國來的《華嚴》,是殘缺而不完整的本子,只有三萬六千頌。你看看原本是十萬頌,只有三萬六千頌,三分之一多一點,一半都不到。這是第一次傳到中國來的,我們中國人也把它翻譯成華文。

      第二次在唐朝時候武則天執政,印度高僧實叉難陀到中國來,這也是當年朝廷迎請他到中國來的,將《華嚴經》帶來了。他帶來總共有四萬五千頌,比晉朝的經典多九千頌。所以我們今天讀《六十華嚴》,常常讀到一段後頭就中斷沒有了,下面應該有的,忽然沒有了;這是梵文經典沒有傳到中國來,所以是個斷簡殘章。增加這九千頌之後,雖然還是不完整,但是《華嚴》的大意能看得出來,這就很希有、很珍貴。這部經譯成之後稱為《唐經》,也稱為新經,《新華嚴經》;晉朝譯的稱為舊經。諸位將來看到有《新華嚴經》就是《八十華嚴》。到唐朝德宗貞元年間,烏荼國王向中國朝廷進貢,就是給中國皇帝送一些禮物,禮品裡面有一部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》,就是八十經的「入法界品」。這一品很完整,太難得,是完整的一篇。八十卷《華嚴》在這一品裡只有一半,二十一卷。他送過來完整的這一品經,四十卷。合起來我們華文的《華嚴經》超過五萬頌,《華嚴經》的義趣可以說是相當的完整,我們能夠看得出來,能夠在這部經裡面得到真實的利益。這部經在中國三次翻譯。

      近代弘一大師教給我們,他老人家對待年輕的知識分子特別愛護。佛法好,從哪裡學起?他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。介紹給大眾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註解《華嚴經疏鈔》。疏是註解經的;鈔是註解疏的,註解的註解。疏、鈔都是清涼大師自己作的,他是先作疏,大概以後嫌疏太深,恐怕一般初學的人有困難,再把疏作一個註解,稱之為疏鈔。「疏鈔」兩個字相當客氣,很謙虛。在佛經裡面,註解稱為「論」。在我們中國古時候,註解稱為「傳」。大家念古書,都知道有《左傳》、《公羊傳》、《穀梁傳》,這三種都是《春秋》的註解。《春秋》是一部古書,孔老夫子給它刪訂整理過,左丘明加以註解,稱之為《左傳》。「傳」跟佛法裡的「論」意思相同,決定沒有錯誤。這個註解符合佛的意思,一點沒有錯誤,你跟到我這個學就行了,有這樣的口氣,就稱為「論」。不敢有這個口氣,恐怕我還有不到之處,要請諸位加以批評改正,就不敢用「論」,不敢用「傳」,所以用「疏」、用「鈔」。現在人就更客氣,用講記,用這些,這是謙虛的話。實在清涼這也是再來人,決定不是一個普通人。

      弘一大師教我們,八十卷經讀到「離世間品」,五十九卷,然後接著念《四十華嚴》,四十卷,這樣合起來總共九十九卷,這是我們華文《華嚴經》最完整的本子。他這個建議相當好,我們這一次講解也用這個辦法。我們前面五十九卷採取《八十華嚴》,到末後這一品我們就採《四十華嚴》,這樣子九十九卷。我們現在一個星期講八個小時,四次講八個小時,預定三年到四年把這部經講圓滿,這也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。三年到四年是最短的時間,沒有辦法再短。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講這部經,一個星期講一次,一次只講四十五分鐘,因為他一個半小時有台語翻譯,翻譯佔一半,所以只能夠講四十五分鐘。我算了一算,他這部經從頭到尾講圓滿需要五十年,壽命短的還不行。我們現在一個星期講八個小時,實際上差不多我們的一年等於他的十年,所以差不多四年的時間應該可以講圓滿。這是《華嚴經》很簡單的流傳到中國來的一段史略。

      中國的註解,自古以來也有不少家,這裡面最著名的是賢首國師的註子。但是賢首的註子現在研究的人不多,因為賢首是根據《六十華嚴》;《華嚴經探玄記》,《華嚴經搜玄記》都是以《六十經》為主。所以絕大多數研究《華嚴》,都採取清涼的,唐譯的,清涼的《疏鈔》。唐譯的註子,還有一個很著名的,李通玄長者的《合論》。他們兩個人對《華嚴經》都有很大的貢獻,但是兩個人註經的方式不相同。《疏》之體完全是依照經文一字一句詳細解釋,這是《疏鈔》;而《合論》不是一句一句解釋經,它是一段、一章、一節裡面的這些大意,提出來發揮。所以疏之體跟論之體不一樣,各有好處。清朝初年鼓山涌泉寺的方丈道霈老法師,他將疏跟論合起來,編了一部書,《華嚴經疏論纂要》,這個也很了不起。因為疏跟論的體例完全不一樣,這東西在一般人講是合不攏,他怎麼能夠把它合起來?道霈法師也非常客氣,他也是一個嘗試、一種做法,目的是希望大家直接去讀清涼的疏和李長者的論,他做一個導引而已。但是他這個東西做得相當有價值,特別對我們現代人,我們現代人耐心不夠,長遠心很難!所以用他的《疏論纂要》就非常理想,我們這一次講解主要的就是依《疏論纂要》。

      而我們這一次講演,一定是落實在我們現前的生活上。佛說經,無論是大乘、小乘,無論是長經或是短經(從分量上來說),每部經都具足「教、理、行、果」。言說、文字,這是教,是教學。教裡面含著有理論、含著有道理,這些道理都是幫助我們生活,幫助我們達到幸福美滿。那就是你要去做,這裡面有方法,你要去做;你做了之後,你一定得到好處。這個好處就是我們講的幸福美滿,你得到好處那叫果,那個好處就是果,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所有的這些疑難,消除一切災難,這一點都不假。一部經具足教理行果,一品經也具足,乃至一字一句無不具足。佛經的殊勝,佛經的微妙,古人歎為不可思議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們學習,清涼也教給我們四個方法︰信、解、行、證。教,我們要相信;理,我們要明白;行,我們要真幹;果,我們要親證。教理行果既然是交叉圓融遍滿,我們信解行證也是交叉圓融而遍滿,這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特別顯示這種形式,值得我們認真努力去學習。

      這部經的內容,根據古大德可以說是共同的研學心得,根據他們的報告,清涼將本經分為四分,四分就是四個大段,分科判教,全經分作四大段。第一段「舉果勸樂生信分」。這個「分」是部分,這一部分,第一部分。第一部分所說的是什麼?說的是毘盧遮那如來,他已經成佛了,成佛之後他的果報,依正莊嚴。正報,他的身體;依報,他的生活環境。我們看到這個果報無比的希有,無比的殊勝,見了之後我們能生起信心,喜歡向他學習。這是佛說法的巧妙之處,佛是先把好處展示出來給你看,你不能不相信!他不先說因,他先說果;如果先說因,你很難接受。因,要怎麼修行結果;果,我也沒看見,就很難相信,很難接受。先把果報放在這個地方讓你看,你看了之後信不信?這是世尊接引眾生的善巧方便。

      我們今天要把這樣圓滿的佛法介紹給社會大眾,為什麼社會大眾不能接受,學佛的人這麼少,原因在哪裡?原因,我們沒有能夠把果報拿出來給人看。說得再好,沒見過,他不相信。果報是什麼?果報是我們自己,我們自己學佛學得不是一個好樣子。人家一說你學佛,你勸我學佛,你看你這個樣子,不值得人家羨慕,我們怎麼能令一切眾生相信?你看佛那個樣子,叫人一看就生歡喜相。由此可知,佛法第一個要自己得到真實的好處,然後才能勸人,先要把我們修學的成果展示出給人家看。

      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,好處在哪裡?你一看就曉得。從那裡看?快樂!我常常在講席裡面講,學佛,學佛的人不老、不生病、不死,如果我們把這麼好的果報展示出來,誰不想學?個個人都想學。你為什麼會老?為什麼會病?為什麼會死?都是因為你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你要是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給諸位說,你就不會老、不會生病、不會死,佛法裡講得很清楚。我們看到佛,佛菩薩不老,世俗諺語常說「菩薩,菩薩,年年十八」,佛菩薩不老。沒聽說哪個佛菩薩生病,沒有!我們知道原因,知道這個好處,我們相信了。佛教我們怎樣才能得到這樣殊勝的果報?一定要斷煩惱,要斷習氣。善因一定得善果,惡因一定得惡報。什麼叫惡報?煩惱就是惡報,你日子過得不開心就是惡報。果然能過得法喜充滿,你在佛法裡就真正得受用。所以我們自己要有個好樣子給人看,就如同諸佛菩薩一樣,示現一個好樣子給世間人看。所以《華嚴經》一開頭,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,他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看到,我們對於佛這種生活環境才生起羨慕嚮往,自己覺得應該跟他學習。他能夠成就,我也能成就。這是在第一分,第一部分所說。

      同時佛告訴我們,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,佛法也是因緣生。因此佛在《般若經》上才教我們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法就是佛法,法要放下,何況世間東西,更要放下。有人把這個話意思聽錯了。我這次到台北,台北基金會的同修告訴我,中國大陸有個人寫了好幾封信來,都寫得很長。他現在困難,因為他聽講經聽得很認真努力學習,放下了。工作也不做了,都辭掉,現在變成沒飯吃了。佛菩薩不送飯給他吃,一家陷於困境,來問我怎麼辦?這是聽話聽錯了。佛法叫我們放下,不是把工作放下,工作放下還得了嗎?這個佛還能學嗎?你是個家庭主婦,你把工作放下,你一家人都沒飯吃,家庭就癱瘓了。放下是叫你心裡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不是放下工作。如果連工作都放下,佛菩薩不講經也不說法,他放下了,你還有什麼佛法好聽!他在講台上認真努力講經說法,那是他的工作,他工作沒放下。怎麼叫放下?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。認真努力在工作,工作絕不放在心上,你的工作就不累。如果你放不下,我今天做多少多少工作,你累了,事情做太多,累了。作而無作,做許許多多工作,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好像沒做的樣子,一點都不累!二十四小時的工作,不疲不厭,那叫真的放下。放下是心裡面放下,不是工作放下,他搞錯了。他是工作放下了,心裡沒放下,心裡還是妄想分別執著,這不是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這是錯解如來真實義,錯解了,這是我們不能不把它辨別清楚的。放下煩惱,放下分別,放下執著,無論從事哪一行的工作,保持心地的清淨,真誠、清淨、慈悲,你能保持這個,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。無論哪一種生活,無論哪一種工作,都是佛菩薩的工作,佛菩薩的生活,我們才得到真正的好處利益,學了現前就能得到。

      所以本經在因果上講有五周因果,就是五種因果。為什麼叫「周」?周遍法界。因果也是交叉的,也是錯綜複雜的,周遍法界,有五種。在第一分裡面是所信的因果。經文一共有六品經,前面五品都是講果,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;後面一品是講因,這種殊勝的果報,怎樣得來的。讓我們先看果,然後再說明如何能夠修證。這六品經是:世主妙嚴、如來現相、普賢三昧、世界成就、華藏世界,這五品是講果報;末後一品是毘盧遮那品,這是講修因。這一部分是說佛依正的因果。

      第二個部分是「修因契果生解分」。這一分經很長很長,也是《華嚴經》最重要的一個部分。這一部分完全說的是宇宙人生複雜的現象,所以在五周因果裡面,它就佔兩分︰一個是差別因果,一個是平等因果。差別因果是講十法界之內,當然包括我們六道,六道、十法界形相不相同,千差萬別。到什麼時候才平等?平等也不是一下就達到完全平等,逐漸逐漸的提升。幾時出離十法界?不平等最明顯的就是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那是外面表現的相狀,我們要重視的是起心動念。不但每個人的念頭不一樣,就是自己早晚的念頭都不相同,這哪裡會平等!一個念頭就是造一個因,因要是遇到緣,它就起現行,它就現相,所以這個相十法界裡面千差萬別。同樣一個道理,在十法界裡面愈往上去,那個相就比較單純,愈往下面愈複雜。為什麼?妄念太多,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太多,在十法界裡愈往下面愈多,就愈複雜。我們就曉得,最複雜的是什麼地方?地獄,沒有比地獄更複雜。最單純的是哪裡?最單純是佛法界,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,在十法界裡它比較單純,它因為妄想分別執著少,現出相就比較單純。

      如果超越十法界,那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斷了。執著是煩惱障,見思煩惱;分別是所知障,二障統統都破了。還剩什麼?剩下是無明,無明就是妄想,無明沒有斷盡;但是他超越十法界了,也就是說他不用妄心。學過佛學的同學大概都知道,妄心是八識五十一心所,十法界裡面的統統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這是一個很大的關口,很難突破!不用八識,不用五十一心所,就是法相家所講轉八識成四智,這個關口就突破。突破十法界,他到哪裡?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裡面,差別因果沒有了,叫平等因果。為什麼跟他講平等?因為他跟諸佛如來用一個心,真心。我們講真心跟妄心,大家就好懂。十法界裡面用妄心,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用真心;用真心,那個法界就是真實的,華藏世界,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,你用真心,你就能夠證得一真法界;你要用妄心,你決定不能證得一真法界。這個事情是自己造成的,是自己去解決;不是別人設的限制,不讓我進去,沒這個道理。不是別人設限,自己設的。自己只要用真心,你就入一真法界。剛入一真法界是真心,真心是什麼心?菩提心!菩提心就是真心,也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大心。大心凡夫,很有味道!

      如果嚴格的講,要發菩提心才能夠契入一真法界,才能夠接受《華嚴經》的教學,我們就困難了。我們今天分別執著一品都沒有斷,我們有什麼資格接受如來的大法?發大心就行了。我們的心量跟佛菩薩沒有兩樣,但是我們的二障沒斷,佛這個條件開啟對我們就很有利,只要發大心。什麼叫大心?起心動念不再為自己想,為整個社會想,為整個世界想,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想,這叫大心;雖然你的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,煩惱障、所知障一品都沒有斷,你是《華嚴經》的當機者。佛說這個話對我們是大有利益,我們要真正發大心,來接受如來圓滿的法輪。

      從初住菩薩,這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在《華嚴經》上一共把無明妄想分為四十一等,分分破,分分證,到等覺是究竟平等,完全平等。可是諸位要曉得,從初住菩薩到等覺這四十一個階級,在他們本身知道平等裡面有不平等。可是在我們看來,他們完全都平等,那個微細的煩惱我們看不出來,我們感覺到他們心地都是真正到清涼自在。他們展現出來的形象也是如此,跟如來果地上確實無二無別,所以初住菩薩即成等覺。這是講到平等因果。

      平等裡面有差別,差別裡面有平等,這是事實真相。何以說差別裡面有平等?我們現在是凡夫,六道裡面的凡夫,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,不平等!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真心,每個人都有本性;真心本性是平等的,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。我們只是迷失自性,生起妄想分別執著,但是妄想分別執著不是本來有的。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講得很明白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。不覺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本來沒有。本來沒有的,當然可以斷,我們今天講放下,本來沒有的是不難放下的。本來有的,圓滿的智慧德能是本來有的,本來有的一定可以證得。換句話說,你能夠相信佛在經上講的這些話,你能夠明白這個道理,那你自己可以肯定成佛是本來有的,是可以做得到的;煩惱習氣本來沒有,是可以斷掉的。可以斷掉,今天我們不能斷,那是自己沒有做克己的功夫。不是不能斷,你沒有去斷它;你果然認真去斷它,不難!你不想去斷它,不肯斷它,那就難了。這些事情總在自己,不在別人;別人幫不上忙,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也幫不上忙,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。所以第二分裡面經文很長,裡面含著兩重因果。

      在佛的教學當中,我們非常明顯的看到五個位次︰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;要是算妙覺,一共六個位次。佛法的修學,圓圓滿滿呈現在我們眼前。每一條裡面都說十,十代表圓滿,不能把它當作數目字來看。第一個是住佛之住,這叫十住位。這個住是講你心裡面的安住,你心要住在哪裡?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說,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住無所住就是佛住。無所住是指什麼?是真實智慧。《無量壽經》上告訴我們「住真實慧」,住真實慧就是十住菩薩。我們在講席當中說的,「過高度圓滿智慧的生活」,那就是住佛之住,佛就是高度圓滿智慧的生活。特別是講到高度跟圓滿,空有二邊都不住;二邊不住,當中又立一個中道,你住中道又錯了。這邊是中道,那是二邊,還落在一邊上。所以祖師給我們講:「二邊不住,中道不存。」細細去體會這個味道。二邊不住就是中道,再以為有個中道,又住了。《壇經》裡面六祖惠能大師說,「本來無一物」。你要是住中道,中道是一物,你還是有一物。話難講!我本來無一物,有沒有一物?你有,你有個「本來無一物」,你還是有一物。我什麼都沒有了,他還有個「什麼都沒有」。「什麼都沒有」這個念頭也沒有了,他落空了,他住在空裡頭,又壞了,總是墮在一邊。所以「住真實慧」確實不是個簡單事情。我們沒有這個能力,佛就教給我們:「寧著有如須彌山,不可著空如芥子。」著有是什麼?你還能相信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,你還能夠起心動念約束自己,肯斷惡修善,你在六道裡面還不至於墮三途,這是好事情。

      所以基本的這些道理我們要懂,佛說法之困難,我們也要了解。聽佛的言語,聽佛的經教,也相當不容易;不把佛的意思錯解,這也得要有智慧,要有福報,還要有殊勝的因緣。可是我們不入這個境界,如佛所說我們果然能夠把心量擴大,也就接近佛住。這種住就是「四弘誓願」,你看四弘誓願,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的落實。一般人對菩提心很難理解;發菩提心,如果講四弘誓願就比較容易懂得。第一個要發大心,大心凡夫。什麼是大心?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你要真發這個心,不是口頭,口頭發沒用!真正發這個大心。什麼叫度?用現代的話來說,愛護眾生,關懷眾生,全心全力照顧眾生,這就是度。不可以說這個眾生我喜歡他,我關懷他、照顧他;那個眾生我不喜歡他、討厭他,我理都不理他。你的菩提心沒發,你不是大心凡夫。關懷、愛護一定是平等,沒有怨親;對人、對事、對物都要盡心盡力,這才叫菩提心,這才是發大心。所以「四弘誓願」第一願要是做不到,後面三願都沒有了。就像蓋樓房四層一樣,沒有第一層,哪來第二層、第三層?不可能!

      第二是什麼?斷煩惱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。你為什麼會認真努力去斷煩惱?因為你有第一願。我要度一切眾生,我自己有煩惱我就度不了眾生;我要度眾生,一定先要把煩惱斷掉,成就自己的德行。孔老夫子教學,德行擺在第一;釋迦牟尼佛教學,也是把德行擺在第一。先斷煩惱,成就自己的德行,然後再求智慧。再就是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所以斷煩惱為誰?為度眾生。學法門為誰?為度眾生。一切為度眾生,如果不為度眾生,就不必去斷煩惱,也不必去學法門。因為一切大眾需要,所以自己非做不可。諸位要曉得,四弘誓願第一願是個動力,推動的力量。世間人每天在工作上辛辛苦苦,拼命在工作,什麼力量在推動他?名利。諸位想想,要沒有名沒有利,誰願意去幹事情?大家都不幹!你幹得愈多,你的名利得到愈多,為了貪圖名利,不惜生命去拼老命,拼!社會都是講拼,拼命!為什麼?為名為利。在佛法是既不為名又不為利,什麼力量推動你,你在那裡勇猛精進?就是這個大願力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個力量在推動你。

      到最後要成佛道,成佛道還是為了度眾生;不成佛道,度眾生不能夠圓滿。唯有成佛,才能度等覺菩薩,上至等覺,下至阿鼻地獄眾生,平等得度。這樣的心才叫大心凡夫,發這個大心,你就住佛所住。我們現在煩惱沒斷,但是這個心量,心不輸給十住菩薩,就是超越。《無量壽經》上講「行超普賢」,你哪一樣超過普賢?心,這個大心超過普賢。在斷煩惱、學法門,那不如他,但是大心不輸給他,我們憑這一點行超普賢。回過頭來我們也就明白,這部《華嚴經》裡面所說,也就是《無量壽經》上的一句話,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這句經文細說就是一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這些人怎樣修學普賢菩薩之德,也就是學習普賢菩薩的生活,學習普賢菩薩的工作,學習普賢菩薩處事待人接物,那就是一部完整的《華嚴經》。《華嚴經》在《無量壽經》上是這一句,一句話展開來就是八十卷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所以我們講《華嚴》,還是講《無量壽經》,只是把《無量壽經》這一句拿來細說而已,沒講到別的。

      下面這一會是「十行」,第四會,第四會在夜摩天宮;第三會在忉利天宮,說十住,住佛之住。十行,行佛之行,學佛的生活。佛的生活是什麼?佛的生活是愛護一切眾生,關懷、幫助一切眾生,這是佛的生活。佛用什麼方法去做?在一般大乘經典裡面講的六波羅蜜,生活行為六個綱領。第一個是布施,第二個是持戒,第三個是忍辱,第四個是精進,第五個是禪定,第六個是智慧。我們在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當中,遵循這六個原則,這就是行佛之行。布施是放下、是捨,我們自己有多餘的,別人有缺乏的,一定要幫助別人。我們多餘的,裡面事事物物很多,別人所缺乏的也很多。物質生活上所缺乏的,我們有能力要幫助人;精神生活所缺乏的,更應當幫助別人。

      在物質上,譬如財物,佛在經上常說「財為五家共有」。菩薩絕不積財。佛在經上常講「積財喪道」,為什麼?人沒有財的時候,對財還沒有貪心;有了財,貪心隨著就起來,愈是有錢愈吝嗇,愈捨不得。你看看在佛門裡面布施的,都是些沒有錢的人、生活很清苦的人,布施很慷慨、很大方;有錢的人很吝嗇,一毛不拔。那些財他能帶得去嗎?一樣都帶不走!你跟他講,他也曉得,曉得還是放不下,還是不肯幫助別人。真的如佛所說,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。捨財修福,福報是能帶得去的,財帶不去!修福也要抓住機會,機緣現前,你要是不掌握到,修福的機會失掉,再想修福沒機會了。由此可知,真正能修福的人,還是有福、有慧之人;沒有福、沒有慧,想修福修慧都沒有機會,你才曉得難!何況在這個世界,共業、別業錯綜複雜,學佛的人對於這個道理、這些事實真相,一定要看清楚,要看明瞭。盡我們的能力去幫助別人,盡心盡力修福修慧。修真正能帶得走的,我們幹;帶不走的,決定不幹。所以錢要用,愈用愈多,不用就沒有了;不用,銅錢會生鏽,就沒有了;愈用愈多。

     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「依報隨著正報轉」,一點都不錯。我們學佛,佛先把果報擺在面前給你看。在此地有個非常殊勝的果報,你們天天看了沒在意,沒看出來,我們這一次《華嚴經》啟請,李木源居士做代表,這是真正的果報。十年前他得癌症,醫生跟他講頂多活六個月,你看他活了十幾年。他是怎麼轉過來的?他沒有看醫生,也沒有吃藥,也沒有去求神仙,心理上轉過來的。以前是個凡夫心,凡心!所以他才得病,他有煩惱。得病之後他覺悟、回頭了,知道沒有希望,身也要死了;一切放下,身心清淨,替佛教做工作,為眾生做工作,做一天算一天,也不想明天,等佛來接引往生。做了十幾年,愈做愈健康,愈做他精神愈好。這是學佛的果報好處擺在我們眼前,真的是一無所有,心想事成。他不是想自己,不是想私利,想佛法、想眾生,念念為佛法,念念為利益眾生,沒有一個念頭是為自己著想。所以他相貌轉,身體轉;相隨心轉,身體體質也隨心轉,生活環境也隨心轉;生活環境是依報。這是我們眼前一個例子。

      我這次到台灣辦一件事情,在那邊聽說台灣南部有一位老太太,沒有念過書的,不認識字,現在在台灣很出名,人家叫她慈悲菩薩。這個老太太的行誼,做出榜樣給大家看。他們告訴我,他們家裡有一塊地被別人侵佔,許多年這個糾紛都不能解決。她去看佔領土地的那個人,跟他講:「我把你看作我自己的爸爸一樣,我非常恭敬你,我這土地你喜歡用儘管去用,不管你用多少年,你不用再還給我,你用的時候儘管用。」這個人聽了這話,就受她的感動,自動把地就還給她。什麼樣糾紛、糾纏都沒有辦法,非常頑強,她這幾句話真能感動人,出自於真誠,並不是來要,出自於真誠。你需要用你用好了,你用跟我用沒有兩樣!有一次她丟了五千塊錢,很歡喜,撿到的人他可以用!她沒有懊惱,沒有煩惱,一天到晚歡歡喜喜。她的兒子有個摩托車,花一萬五千塊錢修好,車有點毛病,修好了。修好之後被人偷去,她喜歡得不得了,幸虧修好了,要不然他騎這車會出車禍。你看看,她這個存心念念都給別人,都是替別人想。他們在鄉下種一個菜園,她種的菜種得特別好,這是依報隨正報轉;別人的菜園跟她連起來長得就不如她。她那個菜園是告訴人家,隨便什麼人想吃菜,都可以到她菜園去拿。有一天她先生在菜園裡看到有人在那裡摘菜,就問他:你為什麼到這個地方?他說:這是慈悲菩薩的菜園,我們大家都可以採。她先生沒話說。她也不需要特別照顧,這證明依報隨著正報轉。無論做什麼事情,沒有不順利。心地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她做到了,她的行誼感動許許多多人。出家人會說,做不到!人家不會說,統統做到了。行佛之行,真正能放下,真正能捨得。她勸人念阿彌陀佛,勸人求生淨土。她不會講經說法,專門勸人念佛求生淨土。佛法重要的是在行!能說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,沒用處!要緊的要在行,真正把它做到;真正能放下,真為一切眾生。

      持戒就是守法,無論做什麼事情,一定要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違背情理法的事情不能做。忍辱就是耐心,不論做什麼事情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都要有耐心。精進是要求進步,不是說放下就什麼事不做,還有精進!求進步,不但要做,還要希望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,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,哪裡不做?所做不是為自己做,是為一切眾生做;為自己做的放下,為眾生做的提起來,總要明白這個道理。我們的生活穿衣吃飯都是為眾生;換句話說,這個身體活在這世間為眾生活的,這個身體是為眾生工作的,不是為自己。自己的放下,為眾生的、為佛法的這個提起來。禪定是自己有主宰,不為外面環境所動搖,那叫定功。特別是在現代這個社會,現代社會誘惑太多太多,你六根所接觸的都是誘惑,而且誘惑的力量非常的強大。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頭,六根不被六塵誘惑,不被境界所動搖,這就是禪定。這個禪定不是叫你每天盤腿面壁,盤腿面壁的禪定沒用處;不受一切誘惑,這個禪定就起作用。般若智慧是一切通達明瞭,不糊塗,樣樣清楚、樣樣明白。這叫行佛之行,這是十行位所講的。

      十迴向位,那是完全拓開心量,就是剛才所說的,一切為眾生、一切為佛法,佛法是覺悟之法,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之法這就叫佛法,這叫做迴向。諸佛如來、一切菩薩修因證果就是「信、住、行、向」這四個綱目,這四種修行。這四種修行,再給諸位說,這裡面不是有先後,不是有階段,先修這個階段,然後再進入那個階段,不是的,每一行裡面圓滿含攝這四種行,這是佛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的。所以此經,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這個生活怎麼不美滿?真正是大圓滿。大圓滿的境界在《華嚴》,等講到經題的時候,我再跟諸位細說。所以這部經我們的學習,一定要能夠契入境界,也就是說我們要學過佛菩薩的生活。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,《華嚴經》就是普賢法界,就是普賢的生活,普賢的榜樣,普賢的模範,是一切法中最殊勝、最美滿的。

      到十地,這登地。登地是完全利益眾生,也就是說四弘誓願裡面圓圓滿滿的實現他第一大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他用什麼方法?信、住、行、向,自己修成,也以這個方法去幫助一切眾生。幫助一切眾生信佛菩薩所信,住佛菩薩所住,行佛菩薩所行。拓開自己的心量,像經上所說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那就是十迴向。從十地到十一地,到究竟果位。等覺、妙覺在本經裡面說了十一品:十定、十通、十忍、阿僧祇、壽量、諸菩薩住處、佛不思議法、十身相海,這是講正報;隨好光明、普賢行、如來出現,一共有十一品經是講等覺跟妙覺。這是《華嚴經》第二個部分,是很大的一部分,講「解」。你解了以後,你才曉得怎麼行。

      第三分是「託法進修成行分」。法是萬法,一切萬法,六根所接觸到的,你就懂得怎麼修行,《華嚴》妙就妙在此地。學了《華嚴》之後,才知道什麼叫六塵說法,才懂得佛在經上常講「塵說剎說,無間斷說」,我們就能夠親眼見到,親耳聽到,時時刻刻都在「大方廣」、都在「佛華嚴」之中,你這才能契入,真正成行,成就我們的修行。如果說成就修行,不如成就我們美滿的生活好懂!那個行就是美滿的生活,一絲毫欠缺都沒有,跟諸佛如來果地上完全相同。這是一品經「離世間品」,有五卷,這一品經很長。

      最後第四分「依人證入成德分」。完全示現榜樣給社會大眾去觀摩,啟發社會大眾過諸佛菩薩大圓滿、大自在的生活,完全展現給大家看。末後這一分在八十卷裡面有二十一卷經文,叫「入法界品」。在四十卷經裡面有四十卷,品題叫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」,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