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551集

    共578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1年9月21日啟講,2012年10月21日圓滿。

    黃念祖老居士集註,集經、論八十三種,祖師大德註解一百一十種,有緣遇到太希有了。開講第二遍,把我作的科判會進去,《淨土大經科註》。很詳細,我參考了慈舟老法師的科判。看經文、註解,段落層次更明白,從章法結構就能看到思想體系。無論出家在家,講解這部經,學習這部經,信行不退。一向專念是行,發菩提心是信,願生淨土,老實念佛不退轉,即得授記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五一集)  2012/10/7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一千零七十六頁,第六行最後兩個字看起:

      「《會疏》曰:若聞斯經者,知識聞薰也。信樂受持者,往生正因。謂信樂本願,受持名號,此法超異諸教故;得益超出諸善故;眾機通入報土故;一生成辦故。必依多劫宿善,超過諸難之事。故云難中等」,就是難中之難。《會疏》這一段的意思很好,所說的全是事實真相,我們在末法時代要特別留意。

      「若聞斯經」,就是指的這部《大乘無量壽經》,也肯定了必然是這個會集本。會集是確確實實有必要的,有人反對會集本,這是他了解深度不夠,才會有這種念頭生出來。為什麼?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?你細細讀這個經文,世尊講得很清楚,法藏比丘也只不過是發了一個大願,願發了,如何兌現,這是實際的問題。他的大願就是四弘誓願的第一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他看到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苦不堪言,迷得太深,不能回頭。要度他們,得用什麼方法?以這個問題向老師請教。他的老師是世間自在王佛。老師沒有給他說什麼,只是以神力將十方諸佛剎土示現在他面前,讓他看到。然後告訴他,你去參訪,就是去參學,用現在的話說,你去考察,你去調查,你去研究。取人之長,一切諸佛他的長處、好處,你都學習;你覺得他所用的方法,教材、教法不甚妥當,就不要取他的,捨人之短,取人之長。還是要建立一個道場,你才真正能幫助眾生。這意思就是說,給他講經說法不行,哪有那麼聰明的人,聽了一、二座經就開悟了?太稀有了,絕大多數人不行。你要提供道場,自己要以身作則做榜樣,帶著他們修行,你才真正能滿這個願。

      這個方法是什麼?就是集大成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,是集一切諸佛剎土美好之大成。他真幹,用了五劫的時間,時間長,不短。極樂世界是這麼成就的,是集一切諸佛如來美好之大成成就的,會集來的。不是阿彌陀佛自己想出來的,也不是世間自在王指導他、教他出來的。你看,從根本上它就是會集。再說穿了,一切諸佛講經說法,哪一個不是會集?不會集,一個也找不到。釋迦牟尼佛,在《四十華嚴》經題裡面,清涼大師引用經典上的一句話,這經典我沒查,世尊說,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皆是古佛如來所說,他自己沒有在古佛所說經上多加一個字。那不就是會集的嗎?

     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有些多才多藝的人,他為什麼能多才多藝?沒有別的,喜歡學習,哪個人有長處我都跟他學習,結果他變成了專長,超過其他人,好學。這就是集大成。黃念祖老居士註解這部經,會集的,你看會集八十三種經論、一百一十種古大德的註疏,來解釋這部經典。會集的,沒有一樣不是會集的。會集是大學問,會集是大智慧。把會集拋棄掉是鑽牛角尖,搞一門,這解決不了問題的。所以這個說法,明白人、有智慧的人聽到一笑了之。

      聞,聽到這部經了,或者是讀到這部經了。「知識聞薰」,善知識幫助你。善知識他的來由也是集大成,他才能開啟智慧,才能幫助你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一定要知道,一門即是多門,多門會歸一門,一多不二,這才是真實智慧、才是究竟圓滿。你多聞你才能破疑起信,疑是真正障礙的源頭,大乘經上佛說的,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。菩薩因疑,忽略了淨土,遇到這個法門他懷疑、他不相信,把機會錯過了。這個錯過真錯過,因為它確確實實能幫助你一生成就,其他法門不一定,你沒有那個根性,你沒有辦法成就。

      我們自己一反省就曉得,煩惱真能斷掉嗎?情執真能放下嗎?絲毫放不下你就走不了,出不了三界。我們生生世世搞輪迴,不就是這個原因嗎?這一世能不能放下?說能,那嘴巴硬,不是真話。講老實話,未必,這是客氣話;講真話,不能,真正做不到。這個時候怎麼辦?除了信願持名,你沒有第二條路可走。你自己能走得通,別人走不通;你自己是有像惠能大師這樣的智慧,你行,你度眾生,一個也度不了,為什麼?沒有這種根性。淨土這個法門,彌陀法門,這個法門了不起,無論什麼根性,平等得度,再找不到第二門。生到極樂世界,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世尊講經四十九年沒說過這個話,一切經裡頭都沒有;只有淨土往生經,這三經一論裡頭有,其他的沒說過。我們生在末法時期,末法一萬年,現在是第二個一千年,第一個一千年過了,人的根性一代不如一代,那麼多法門擺在面前,我們有什麼本事修?年輕要強、好勝、無知,大經大論去探索,這我自己幹過的,至少幹了三十年,然後從這些大經大論才回頭。這就是說宿世還有一點善根,為什麼?沒有善根,不知道回頭。

      我有個老朋友,我們非常要好,演培法師,一生研究教的,嚮往法相唯識學,發願求生彌勒淨土。有沒有去?沒去。彌勒淨土難,要修五重唯識觀。李老師當年告訴我們,每一重都要三、四十年,五重唯識觀就算你修得很順利,從時間上來說得要二、三百年,你能活二、三百歲嗎?那條路沒把握。民國以來有修成的,只有幾個人,三、四個人而已。虛雲老和尚修成了,他生兜率天。所以不容易。生兜率天,那個地位是聲聞、緣覺,不能跟極樂世界比。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作阿惟越致菩薩,他怎麼能比?所以這個法門遇到了,多麼幸運,我們遇到了。遇到了,不能完全相信,為什麼?還想這個想那個,想得很多,心不能夠止於一處。如果心真正止於一處,什麼都放下了,這是真的。以前斤斤計較,現在恆順眾生,你讓我只笑一笑就好了,很好;好很好,不好也好,沒有一樣不好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。不放在心上,心上只有阿彌陀佛、只有《無量壽經》,這真正叫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。

      現在我們辦什麼事情?我們辦往生極樂世界的事情,其他事情隨緣。有緣,是利益眾生的,這個要辦。但是辦這個事情不礙我自己,對我自己有妨礙的,我才不幹。什麼叫妨礙?放在心上就是妨礙。做天大的好事,做,做得非常認真,但是不放在心上。心上就是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什麼都沒有,這叫真念佛人、真信佛人、真求生淨土的人。幹這個才行!擺在眼前的是件好事,我們要幫助他化解災難。能不能化解?能。憑什麼?憑大乘佛法、今天科學的報告,這是有力的憑據,那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,科學家的報告,意念的能量不可思議。意念就是念頭,念頭能夠集中,不要散亂。我們今天的意念是散亂,而且全是與惡法相應,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七情五欲、貪瞋痴慢,跟這個相應。所以社會亂了、災難來了,原因在此地。我們今天反其道而行之,放下自私自利,去學無我。無我是真的,有我是假的,確確實實無我,無我當然就無我所,你才能真放下、真隨緣。

      那我生活怎麼辦?你得相信因果,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你命裡不是餓死的命,什麼都沒有,到要想吃的時候,就有人送來給你。哪有這個好事?真有這個好事。為什麼?這叫感應道交,沒有人送給你,有佛菩薩送給你,有鬼神送給你。無量劫來跟我們有緣的眾生太多太多了,我們起心動念都有感應。善緣結得多,走到哪裡都有人照顧你。廣結善緣,決定不要吝嗇,吝嗇的人沒福報,廣結緣的人福報太大了。所以決定不怕,喜歡布施,真正捨得。有慧眼,曉得哪種布施是得大福報,哪種布施是小福報,哪種布施是真福報,哪種布施是布施錯了,埋藏著災難在裡面,那個果報是三途。說明了什麼?沒有智慧的人想修福都想不到。這個世間有錢有勢的人多,他能修福嗎?他如果修福,來生的福報更大;他也想修福,修的都不是地方,修錯了。像種稻米一樣,那個地方不是肥田,是沙礫,長不出稻來,種子撒到那邊白丟了。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,我們都能看到。真正的福田,種下一點,生大福報。所以修福還得有福的人,他才真正種到福田;沒有福的人全種錯了,也沒有人指導他,指導他他也未必會相信。這個認知非常不容易。

      章嘉大師教我修福,命中沒福,我是讀《印光法師文鈔》學到了,印光大師一生修福就幹一樁事情,印經。十方供養統統來印經,這個好,沒有流弊。他自己開了個小型的印刷廠,就是蘇州報國寺的弘化社,那個老闆就是印光大師,十方的供養統統在那裡頭,當年是鉛字排版。弘化社印的書不少,我第一次到香港講經,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,裡面藏著應當是弘化社能找得到的統統都有,非常豐富。我喜歡這個本子,字大,裝訂排版很大方,看起來很舒服,校對很精確,就是錯字很少,這善本!印祖一生的心血在這個地方。我就學他老人家,大概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些供養,統統印經、印善書;再少許一點,有時候幫助救濟災難跟放生、布施醫藥,這佔很少。這個要懂得。確實蓋寺廟我真的是沒有拿一分錢,所以也有果報,我一生沒寺廟住,不幫助人家蓋寺廟,我也沒寺廟住,到處流浪。還不錯,到現在有人供養我一個小茅蓬,我很滿意了。一生樂此不疲。這個真的要很細心,細心觀察看古人,向他們學習,印祖是我們最好的榜樣。

      現在有人想學文言文,背書,問我背什麼?我現在教人背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的文字是最淺顯的古文,四十八品等於四十八篇。再加一個《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》。這本書裡頭是《文鈔》,印光法師的,所寫的序文、其他一些文章會集的。裡頭最精彩的教誨,分門別類集成一冊,也是集大成,集印光大師一生所有文字裡面的大成,分量不多,讀這個好!這裡面是正法,而且印祖距離我們很近,對現代人非常有幫助。就背這兩樣東西就夠了,能入經藏、入《四庫》很好;不能入,自己得受用,真能幫助我們破迷起信,真正幫助我們往生極樂,而且提升品位,大有利益。不搞多,就兩樣就夠了。

      這兩本書隨身攜帶。我們生在這個亂世,早晚功課不一定像寺廟裡面那種規矩,沒有那個必要。早晨就是念一部經,晚課將《文鈔菁華錄》讀一遍,它的分量比較多。如果沒有那麼長的時間,讀一半,一半大概跟這個經的分量差不多,一個小時就夠了。兩天讀一遍,或者是三天讀一遍。剩下時間念阿彌陀佛,站著念也行,坐著念也行,繞圈散步也行,不拘形式,心裡頭真正有佛。記住諦閑老和尚的教誨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。多麼活潑,一點壓力都沒有,沒有任何儀規。心,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,你一定能跟印祖教誨相應、跟《無量壽經》相應,就成了。真是簡單容易,各各得度,做阿彌陀佛真實的弟子。

      首先我們承認,我們不是個聰明人,我們是中下根人。中下根人用這個方法決定往生,搞別的法門決定沒有把握,這就搞定了。中下根人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?不要看到人家老太婆,沒有念過書的、不認識字的,人家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的,那是什麼?那是上上根人,我比不上她。把自己無始以來那個習氣,這樣才能斷得掉。我不如人,不如一切人,哪個人都比我強,傲慢心就沒有了。還有不如我的人,我還比他們高明,不行,傲慢起來了。那些阿公阿婆什麼都不會,是什麼?他是菩薩做此示現來教訓我的,我接受教訓。不接受教訓,瞧不起他們,自己以為高高在上,那是佛菩薩在他面前做示現,他不知道,麻木不仁。

      當然最好我們具足佛眼,行嗎?行。為什麼?你本來有佛眼,你本來是佛,你怎麼沒有佛眼?什麼叫佛眼?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這叫佛眼。不再挑剔這個、挑剔那個,你佛眼現前。看所有眾生,幹善事的,佛眼,他教我,教我修善;幹壞事的,也是佛眼,他來示現,讓我反省,讓我看到想一想,我有沒有他的毛病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沒有他表演,我自己不知道,他是負面教材。這就是善財的本事,善財得到真佛眼,一生成佛。我們要用真佛眼,我們這一生往生,上上品往生,肯定的。你還挑剔這個人過失、那個人毛病,於他沒有損害,於自己損害太大了,縱然往生,品位下降。不過,極樂世界是很特殊,品位雖然下降,得阿彌陀佛加持,不得加持那沒辦法,這一加持也等於上上品,等於上上品。如果用佛眼的話,那真的往生就是上上品,不得加持也是上上品。上上品又得佛的加持,這還得了嗎?十方世界不能比!所以這個不可以不知道。

      要信,要歡喜,法喜充滿;要接受,要真的接受,其他的都得放下,這是真正接受,保持,決定不失去。日常生活當中,保持著不要讓我們的習氣起現行,這怎麼辦?具體的方法,念頭才起,接著就阿彌陀佛。我看人,毛病習氣,看他不順眼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就把它轉過來了。這就是宗門大德所說的,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。這個念是什麼?妄念。妄念起來不怕,為什麼?習氣。如果妄念不起來,你不就成佛了嗎?你還沒有成佛,肯定有妄念。妄念起來的時候,覺得快,馬上一句佛號把它轉過來,就取而代之。這叫會用功,這叫真念佛人、真佛弟子,不是普通佛,阿彌陀佛弟子。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,得到什麼?就得到這個,知道這個法是真實法,一切法都是虛妄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

      歡喜本願,阿彌陀佛的本願四十八願,四十八願就是一願,願願都是勸導我們求生淨土。所以古人說四十八願統統歸第十八願,臨命終時一念、十念決定往生,我們要相信。四十八願,願願都歸向四弘誓願。四弘誓願是一切諸佛如來共同的大願,度眾生的大願,斷煩惱的大願,學法門的大願,成佛道的大願。你看,第十八願就具足這四願。所以一多不二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。稍微再詳細一點,那就是普賢的十願,也是願願結歸在四十八願上。「禮敬諸佛」就是佛眼看眾生。「讚歎如來」,見別人的好事讚歎,別人不好的事情絕口不提。為什麼?這就是度他,讓他自己慢慢去反省、慢慢去覺悟。你看,你做好事讚歎你,你做壞事人家不說,原諒你。久而久之他就受感動,受感動就不好意思再做惡事;做惡事,人家寬宏大量,饒恕我。「廣修供養」,供養是平等的。今天特別的供養,那是很少人知道,護持三寶。這是供養當中第一供養,成就人聞法,成就人修行,成就人往生,成就人證果,這是真正的正法。

      但是人,我們一定要曉得,人會變。現在人變是正常的,不要罪怪他,為什麼?他沒有根,在高名、厚利、美色,他會變質。學佛學多年、學幾十年,遇到了還會變質,都不要去責怪他。什麼原因?他沒根,統統都沒有根。古人變節是可以責備的,為什麼?他從小受過栽培,他不是不知道,那個變節是煩惱習氣太重了,他禁不起誘惑。現在人沒有受過基本的訓練,聞佛法、接受聖賢教育都是中年,沒根。那個不變,那是真正大善根;不是真正宿世大善根,怎麼可能不變?所以對於變節,我們決定不責怪,若無其事,不要放在心上,知道什麼?正常。我們心永遠是平靜的,絕不受他的干擾。

      自己能不變,我這一生很僥倖,能走過來,什麼原因?天天讀經,沒有離開經本,天天跟大家分享。跟大家分享實在講是自利,利他太少了,幾個人聽懂?幾個人聽明白?真正是一遍一遍自己的薰修成就了自己。所以我說我五十多年講經教學,一堂課沒缺的是我自己;除我之外,說一堂課不缺的,一個也找不到。自己教自己,展開經卷面對佛菩薩,天天跟佛菩薩在一起。外面誘惑,佛菩薩這樣告訴我,這不可以。如果說三個月不讀經典、不做分享,我會不會變節?保不住,跟諸位講真的不是假的。為什麼?我們小時候雖然沾到一點根的邊緣,沒有真紮。父母懂得,逃難,跟日本人打仗,天天逃難。八年那個時間正是扎根的時代,在戰亂當中,所以我們本身自己的根都沒紮穩。所好的,這就是章嘉大師教導我的,學釋迦牟尼佛,不離開經教,不離開講台。這樣天天學,天天反省,天天覺悟,沒迷。學佛陀,佛陀過著簡單的生活,沒有任何欲望,甘心情願,得到法喜。法喜從哪來?教學當中得到法喜,嘗到了法樂。

      「受持名號,此法」,這個方法「超異諸教」,這個諸教就是八萬四千法門。在中國大乘八個宗派,八個是宗,派不止一百個,哪一個法門都沒有這個容易,都沒有這麼殊勝。「得益超出諸善」,無論你修多大的善事,沒有比念佛更善,這個重要,比什麼都重要。哪個地方請我們去講經,我們不離開《無量壽》,一天、兩天,可以在《無量壽》裡選段。選段根據什麼?根據聽眾的需要,根據現實社會環境的需要,我們選這些經文,講兩個小時、三個小時、四個小時,這就好,自利利他。

      下面這一句,這非常非常了不起,「眾機通入報土」。眾機就是各種不同根性的人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、賢愚不肖,上上根是等覺菩薩,下下根是無間地獄眾生,往生極樂世界統統都生實報莊嚴土。極樂世界確實有四土、有九品,但是它是平等的,為什麼?全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這就平等了。這是十方世界沒有的,「一生成辦」,一生成就,一生就把這個事情辦妥了、辦成功了。這後頭還有一句,這一生成辦的人,「必依多劫宿善」。他為什麼能成辦,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成辦?兩個人過去生中善根不一樣。過去生中善根深厚的人,他聽了怎麼樣?他真信、真願、真行,他成功了。另外一個人聽到了也歡喜,半信半疑。喜愛佛法的,還有好多法門,都想去涉獵一下、都想去學學。尤其學做通家的人很多,我門門都要學,我樣樣都要通,做大通家。叫我一生就學一樣,尤其叫念阿彌陀佛,這個念,愈念愈沒有味道,念到最後不想念了。這是老太婆教,這是騙人的,放棄了。這是什麼?這善根福德不夠,不知道這是第一法門,不曉得這個法門殊勝。這個法門的理太深了,所有一切經教統統歸這個法門,這法門還得了嗎?八萬四千法門殊途同歸,真正是難信之法。

      所以,斷疑生信這一個問題,在這個地方給我們講了十幾次,統統講這個問題。不是真難,何必用這麼多文字、用這麼多的言語?它真難,不是假的。我自己體驗很深,我真正接受淨土教,差不多是學佛三十年了,才真的相信,真接受。我知道這個難處,這親身經歷走過來的路。其實,上一代亦如是。我們想想,夏蓮居老居士不也是廣學多聞嗎?學禪、學密、學教,樣樣都學,最後歸淨土。黃念祖老居士、李炳南老居士我們都認識,很熟的,都是從這條路走過來的。這是知識分子的毛病!能走到這個地方很幸運了,算是識貨,把那個疑難雜症丟掉了。我要走一個簡單容易、最安全、最穩當、最快速的這條路,其他的路不要,捨棄了。所以這就是多生多世的善根,在你這一生中修學把它引發出來,你才能夠堅定信心,再不變更,一門深入。「超過諸難之事」,菩提道上無量無邊的障難你都能超越。所以這是難中之難。

      下面這念老的開示,「準兩疏意」,用前面這兩個疏所說的標準,我們來看,「若人於此第一希有、難聞難信之一生成辦之妙法」。這句話是真的,我們要記清楚,這是第一稀有、難聞難信、一生成辦的妙法,一生證得無上菩提。剛才我說的,我們用佛眼看眾生,用佛心去體會諸佛如來,用佛眼看眾生。你念佛往生決定是上輩往生,上上品、上中品、上下品,決定不在下面。佛心、佛眼,佛心是平等心、是清淨心、是無分別心。清淨,沒有染污、沒有自私自利、沒有貪瞋痴慢、沒有是非好惡,平等心、清淨心,平等沒有高下,得要用這個心。對待一切眾生是一個心,不管你信什麼教,還是一個心。一切眾生都是自性、真心流露的,所以一心。清淨平等心是真心,用真心,一切成就都是真實的。用妄心,一切成就都是虛妄的。那個虛妄,死了之後全落空,為什麼?帶不去的,都變成了業障。

      於這個法「能聞」,這是緣分,你有這個緣分聽到了,看到這部經典都是緣分。「能信」,這最重要,這是我們能不能成就的根源,你相不相信它。當然我們都能信,但是我們這個信裡頭有疑,這疑很難除。疑什麼時候除掉?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了,就不懷疑了。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,不是短時間,要長時間。長時間,因人而異。宿世善根厚的人、善根力量強的人,他的時間短,三年、五年他就真正相信,不懷疑了;其次,善根深厚沒有那麼深的人,要搞十年、要搞二十年、要搞三十年,甚至於五、六十年才相信。還是好的,還是有善根,不能說他善根少,而是善根埋伏在嚴重障礙之下。就是他障礙很多,堆積在那邊,他慢慢清除,清除掉之後發現了,他相信了。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。不要以為好像五、六十年善根才發現,他比不上那個,不見得,可能比他還深厚。他那個善根雖然不深厚,他障礙少,很快他就能發現;這個是很難發現,他善根很厚,這個很深厚的善根一發現,可能他就上上品往生。所以,品位真的是說不定的,於善根福德決定成正比例。

      我們努力修善根,怕善根不夠,努力用什麼方法?就是用念佛。你要知道佛這個名號,《彌陀經》上世尊說得好,阿彌陀佛它的意思是無量光、無量壽,無量壽是福,無量光是慧。也就是說,這句名號是無量智慧、無量福報,只要你肯念,念念都充實無量智慧、無量福德、福報,為什麼不幹?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勸人,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句佛。你說話是廢話,你想是妄想,全是造輪迴業,為什麼不把這個時間去念佛,充實你的無量光壽?這話講得好!不難懂,也容易記在心上,我們也能說得出來,可是怎麼樣?還是廢話很多,還是妄想很多,還是把佛號忘掉了,這個要生大慚愧心,睜著眼睛幹傻事。這就說明,我們自己的習氣很重,無明煩惱習氣太重了,知道,沒有把它用上。所以下面說「能受、能持」,能持就是能保持,真用上了。所以修行在哪裡?在道場。哪裡是道場?什麼地方都是道場,你念佛的地方就是道場。你不念佛,雖然是莊嚴的寺廟宮殿,不是道場。佛心、佛眼念阿彌陀佛,這就是極樂世界彌陀道場,它跟極樂世界相應,跟阿彌陀佛說法的寶殿相應。

      「當知是人,必是多劫薰修,宿種善根,難能希有,超過一切」。這說的是誰?說的是我們這些念佛人,個個都是。為什麼你這麼多障礙?剛才講了,你的無始無明習氣、煩惱、業障太重,它把他蓋覆住了。所以過去有深厚善根,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,它不能現前。我們明白了,就用信願持名這個方法,把我們的業障習氣逐漸除掉。什麼時候除掉?善根一發現,你就曉得,我的業障習氣沒有了。什麼善根浮現?我真的是佛心,我真的是佛眼,你就注重這兩樣。佛心、佛眼一現前,你的六根全是佛,耳根是佛,鼻根是佛,舌根是佛,身根是佛,一切都跟阿彌陀佛相應,這妙極了!

      「故曰難中之難,無過此難」,這個難,實在說就是我們的障礙。兩大類,煩惱的障礙,造作這一切善惡業的障礙,惡業障礙你,善業也障礙你,統統都是障礙。「此非謂法門難修」,這個法門真容易修,不難,「蓋指如是之人,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緣,至為難得」。這個善根福德因緣從什麼地方看?他聽到佛號、看到阿彌陀佛、見到這部經典生歡喜心,不管信不信,不管學不學,這個人善根很深厚。沒有深厚的善根,這個樣子生不起來;能生得起來,這個人就是有善根、有福德。善根福德不能現前,就是剛才講的,他業障重。業障裡頭最重的,根本的業障就是疑。我們雖然相信,相信裡頭還有疑惑。百分之九十九的相信還有一分疑惑,那一分疑惑就是毒藥、就是嚴重障礙,必須把它拔除。這一除掉,就是佛心、佛眼、佛行全部現了,顯露出來了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?往生,實在講,就是臨終一念。

     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,「歎深信非凡」,佛在這兒讚歎,對這個法門深信的人,他不是凡夫。請看經文:

      【若有眾生得聞佛聲。】

      這個『佛聲』就是念佛的聲音,就是佛號的聲音。

      【慈心清淨。踊躍歡喜。衣毛為起或淚出者。皆由前世曾作佛道。故非凡人。】

      有這種感動的人,有,我們常常見到,用這個經一對照就知道了。過去生中沒有學過這個法門,接觸沒有感動。接觸到之後有感動,說明這個人煩惱輕、業障習氣薄,他一接觸就感動了。有些要很長時間,他才感動。我們看到胡小林的父親,老共產黨員,什麼都不相信。到小林學佛了,知道孝順父母重要,把過去那些不孝的毛病統統徹底改過來,孝養父母,父母感動。有沒有善根?當然有善根,沒有善根怎麼會感動?所以,他的父親往生到極樂世界,這不是假的。你說那個善根在心裡頭埋了多少年?埋了幾十年。到最後被這個感動,他生起來了。要不是這樣深的感動,他聽到念佛的聲音、看到佛像,那理都不理。這個就是煩惱習氣厚薄有問題,很厚,那一定要用很深的方法去感動他,那不是言說,那是行動。

      看到兒子以前那種不孝的態度,父親把他比喻什麼?日本鬼子來了,趕緊把東西、家裡收拾收拾,不要看到。家裡面吃肉這些東西,他看到吃肉就不高興、就要罵人,趕緊藏起來。到後來真正學佛明白了,他聽說我的故事,回家態度轉變了。我是一九八0年代在香港講經,那個時候好像剛開放,我母親到香港來看我,我們離開三十六年。見面,住在暢懷法師圖書館裡頭。吃飯的時候,我問她喜歡吃什麼,她說喜歡吃魚。我就吩咐廚房,每餐飯給她煮兩條小魚。她看我們吃素,她有一碟她喜歡吃的。在這裡住了一個星期,回到上海之後就吃長素了。所以不必勸,恆順她,她明白了,她自然就回頭。她看到我們吃素吃這麼多年,身體很健康,很快樂。所以小林就不反對他父親吃肉了,而且還買肉給他們吃,父母覺得這個態度完全轉變了,對他產生信心。病重的時候完全依靠兒子,兒子對他真心照顧,別人不放心。要拿出行動來,這才行。

     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『得聞佛聲』,這一句是《漢譯》的經文。念老的會集,他在這個地方全部把這文從哪裡來的都說出來了。《吳譯》的本子裡頭是「聞阿彌陀佛聲」,《魏譯》裡面是「得聞彼佛名號」,《唐譯》裡面是「聞彼佛名」,《宋譯》裡面「得聞無量壽佛名號」。你看,五種原譯本的原文都抄在此地。所以「諸譯合參」,你合起來看,五種本子合起來看,「故知佛聲」,這個地方講佛聲就是「阿彌陀佛名號」。

      今天我們這裡開放,阿彌陀佛名號要放出來給大家聽聽,供養大家。他們一定會問,阿彌陀佛什麼意思?告訴他,阿彌陀佛是無量智慧、無量福報,我們大家要不要?如果要要的話,多聽多念,你就會有大智慧、有大福報。你要是不念、不聽,你就沒有福報,你就沒有智慧;沒有智慧就愚痴,沒有福報就貧賤。這麼簡單給大家講,大家都明白了,知道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。其他寺廟裡頭,外面牆上都寫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什麼意思他不知道,我們這裡了解佛號的意思。「聞者,聞名信受也」,聽了之後懂得它的意思,意思深廣沒有邊際,這是真實,不是假的。

      修福、修慧無過於念佛,真正念佛人有大智慧、大福報。鍋漏匠修了三年,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。他的往生品位,我們細心冷靜觀察,決定是上輩往生,他不會在中下輩。上輩往生就是上三品,上上品、上中品、上下品,他到不了上上,他也不會在上下之下。你看他站著往生,往生之後還站三天,這種表法給世人看,知道他品位之高,他不是在同居土,也不是在方便土。他怎麼修出來的?這經上說了,我們完全明瞭,他過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,只是這一生愚痴,不能現前;三年的念佛,現前了,把他宿世的善根統統現前,歡歡喜喜走了。表法給後人看,就是他弘法利生,他不是用言說,用這個樣子來告訴你,這個法門三年就能像他這樣的成就,只要你肯幹。你看方法多簡單,老和尚教他:一句阿彌陀佛,你就老實念下去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幹,不分晝夜。沒有晝夜,一句佛號念到底,一點壓力都沒有,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念。三年不長,不到一千天,他就成功了。

      「以名具萬德」,名號具足萬德。萬德從哪裡來?自性本具的。這個名號是自性的名號、是真心的名號、是真如的名號,不可思議,這個名號統攝一切經。前面開經的時候我們說過,隋唐大德,隋唐是中國佛教黃金時代。唐太宗護法,這個人心量很大,量大福大。那個時候高僧大德,曾經很認真做了一次探討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所說的這一切經當中,哪一部經第一?大家來評論,大家來選舉,都選舉到《華嚴經》。所以《華嚴》變成公認的第一,第一經。一切經都不離開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是根本,像一棵樹一樣,它是根、它是本,一切經是枝葉,都沒有離開這棵大樹。這個找到了。找到,就有人提到《無量壽》,《華嚴》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《華嚴經》最後歸《無量壽》。《無量壽》變成第一裡面的第一了,這經。

      《無量壽經》擺在我們面前,這四十八品,全經到底哪一品最重要?這也是古大德公認的,第六品,四十八願最重要。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說的,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,是釋迦牟尼佛轉告我們。也是一絲毫差錯都沒有,阿彌陀佛所說的這些意思,釋迦牟尼佛做翻譯,翻成我們的語言讓我們懂得彌陀的本願。四十八願裡頭,哪一願最重要?四十八願是經,這也是古大德公認的,第十八願。十八願說什麼?若人臨命終時,一念、十念皆得往生,真的最重要。臨命終時肯念一聲佛號、念十聲佛號,佛來接引你,你決定得生。這就變成什麼?名號第一。這樣子回歸到最後,這一句名號統攝一切經,統攝一切法門;不但統攝釋迦牟尼佛的,統攝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、一切法門,最後都歸這一句佛號,這還得了嗎?真正不可思議!這句佛號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,自行化他的總持,幾個人知道?知道之後,一天到晚阿彌陀佛,其他的全丟了。我只找這個根,枝葉不管它了,我從根上修,根是活的。死心塌地就學這一部經,這一部經就是《華嚴》,這一部經就是《法華》,這一部經就是一切經,決定一生成就。怎麼能不幹?哪有這個道理!

      名具萬德,「能令聞者慈心清淨」。慈心,發起大慈悲心。清淨,純淨無垢。慈心清淨是真心、是本性,中國古時候老祖宗說人性本善,所以編在《三字經》裡頭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,那個善就是此地講的慈心清淨,是真心。一切眾生各各具足,而且是一不是二,都是從這個心裡面變現出來的,體真的是一個。所以我說這是大乘佛法的倫理,倫理是講關係,講到了極處。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,上面到一切諸佛,下面到一切眾生,跟我是一體,一體是最親了。只有迷惑了之後才跟萬法對立,這錯了,他不知道,不曉得是一體,才分自分他,分自分他就造罪業。罪業怎麼造的自己不知道,天天在造、拼命在造,無有休止的在造,就是什麼?就是迷失了自性,不知道是一體。知道是一體,那個心就變了,就互相親愛。互相親愛就互相尊重,就互相關懷、互相照顧、互相幫助,天下就太平了,什麼事都沒有了。就是不知道事實真相。

      大乘佛法所說的,跟現在量子力學所發現的完全相同。佛法這個教育、教學,最終極的目標是教導我們回歸自性。回歸自性就叫成佛、就叫妙覺,這就拿到佛陀教育最高的學位,佛陀。這以下都叫菩薩,沒有達到究竟圓滿。等覺菩薩,等於妙覺,他並沒有真的到妙覺,還差一級。這個我們不能不曉得。我們真正能夠知道了,這也是幸運,這是佛法裡頭的奧祕,知道的人不多。古人知道,但是現在人不讀古人的著述。讀古人的著述也得有緣,沒有緣,這些參考東西你看不到。黃念老,我跟他說,你這是得祖宗、三寶加持。我看到他那些資料,他房子很小,他住的房子只有我們攝影棚一半大。一張床鋪,擺一張桌子,一個書架上堆滿了這些書,堆在那裡,不是排得很整齊,不是,堆得一大堆。我看到時候,我說你從哪裡找到的,這麼多寶貝?感應,不可思議,你幹這個事情,就有人送來給你。

      我們天天想《群書治要》,天天想《四庫》怎麼入門,你看看,就有人送來,是我們想像不到的。心想事成,心動念頭就有感應,鬼使神差,他就把東西送來。送到這麼多,一百九十三種,這就說明,這些夠了、夠用了,能把這個經註解清楚了。念老有他的使命感,這個東西出來了,這麼好的東西,偏偏碰到那麼多反對的人,反對會集本。我們要不出來維持、來護持,讓這個本子消失了,我們是罪人!能度末法九千年苦難眾生,就靠這個本子、靠這個法門。所以,我們犧牲身命也在所不惜,我們要護持,要護這個法門。怎麼護?依照這個法門修行,把這個法門拿出來跟大家分享。學習的人多了,榜樣建立出來,大家有信心,就傳下去了。

      我也因為大家反對,我才把《華嚴》放下專門講這個。如果沒有人反對,我《華嚴》會一直講下去。《華嚴》要很長的時間,講《華嚴》,就不能護持這部經典,這部經典被人糟蹋掉,我覺得有罪,我《華嚴》停下來,來講這個。這是中本《華嚴》,跟《華嚴》沒有兩樣,能夠把這個道理貫穿,你以佛眼、佛心你去看《華嚴經》,自己就看懂了。最重要的,我們的心是凡夫心,是雜亂的心、是貪瞋痴慢疑的心、是自私自利的心,這是搞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心。輪迴心看佛法,佛法還是輪迴,救不了你。你要是用佛心、佛眼看眾生,一切眾生全得度了。

      現在學佛,尤其是淨宗,淨宗自己不團結、自己要分裂,怎麼能讓淨宗正法久住?怎麼能往生淨土?所以我們自己決定不能做淨宗的障礙、不能做正法的障礙,不造這個罪業,我們一定依教奉行。所以經不能不聽,不聽你不知道,都認為自己想的是正確,別人是錯的。沒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,這就叫愚痴。經典是一盞明燈、是個燈塔,照明我們一條成佛的正道。

      「歡喜者,內心喜樂」,法喜充滿,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真歡喜,你會真幹。「踊躍者,歡欣奮起」,這就真幹了,「形於身口」,身做到了,哪有做不到的?我們所要求的很簡單,淨業三福要做到,根之根。淨業三福裡頭頭一條就是儒釋道三個根,不能不重視;不重視,你不是真正護法。護法首先護自己的法,自己都護不住,怎麼能護別人的、護佛的法,哪有這個道理?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落實在《弟子規》;「慈心不殺」,落實在《感應篇》;「修十善業」,《十善業道經》。《十善業道經》,蕅益大師編了個節要,是那個時代。我也編了個節要,適應於現前這個時代。我的節要更短,大概六百多字,在《世界宗教是一家》裡頭有。講《十善業道經》,就講這個節要就行,適合於現代人口味。理論全有了,方法只說十條就夠了,根本的根本。

      再就六和,我們跟人不能夠和睦相處,不是佛弟子。我們跟人,人家不跟我和睦,那是他的事情,我要跟他和。他不跟我和,他不懂這些道理,他不曉得;他不知道照顧我,我知道照顧他。從哪裡做起?從我鄰居做起。我們住在這個地方,不能教這個地方的人和睦相處,我們就錯了。用什麼方法跟大家和睦相處?四攝法,你用四攝法決定成功。我們住在小村莊裡頭,聽說這小村莊裡頭居住的這些人,平時見面不打招呼的,都像陌生人一樣。我們到那裡去一年了,去年中秋節去的,一年了,現在這個小村莊裡面,人人見面都會打招呼,都會笑,笑面迎人,初步效果收到了。

      村莊上有塊土地,也有個小房子,產權原來是有個出家人,現在過世了,沒人過問,變成小村公共場所了。我勸村長,把它建成一個小講堂,做為我們這個村裡頭共同聚會的場所。老人沒有事情到那裡去喝喝茶、聊聊天,最好開個小茶館。這樣大家就互相接近了,在一起多見面、多聊天、多談話。希望再一年能夠收到不但會點頭、會笑面,可以在一起聊天喝茶,那個地方最好開個小茶館。我們把傳統文化、把佛法告訴大家,首先叫他認識、了解,知道這是好東西。要多聽聽、多學習,對自己有好處,對家庭有好處,特別是對自己身心健康有好處。放下負擔,老人的負擔沒有別的,就是惦念兒女。兒女不想父母,父母是不可能不想兒女的,這親情的執著。慢慢教他這個要放下,多念佛,念佛的好處讓他知道,多念佛。叫踴躍,真正歡喜,形於身口,身是你做到了,口你說到了。

      『衣毛為起』,「指遍體毛孔開張,汗毛豎立」。這是什麼?感動。這真的,真聽清楚、聽明白了,都會有這個現象。『淚出』,「目中流淚」。「蓋如是之人皆從佛道中來」,過去生中沒有學過佛,不可能有這個現象;凡是有這個現象,過去生中善根深厚。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?迷了一段時間,不知道,現在突然知道了,就受感動,這個現象就生起來。

      「佛所得之無上菩提,名為佛道」。佛道這兩個字就是無上菩提,就是自性,就是真心。無上菩提裡面的核心,中心點是什麼?就是慈悲。我們中國老祖宗,千萬年前發現人跟人的關係,就是五倫。五倫的核心就是父子有親,這種親愛是出於自性,不是學來的,沒人教,這就是真心的流露。在佛法講就是慈悲,慈悲是沒有條件的,是同體的。所以,父子有親這個親愛,是同體的大悲,無緣大慈,跟佛講的是完全相同,真心!中國千萬年的教育,目的就是如何保持這種天真、這種真誠的愛心永恆不變,教育目的在此地。第二個目的,是把這個愛心發揚光大,光大到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。所以,它比佛還差一等,佛不但愛人,畜生道愛,花草樹木也愛,山河大地也愛,遍法界虛空界都愛。佛將這個愛擴大到虛空法界,沒有不愛的,上面到諸佛如來,下面到無間地獄,平等的愛心,真誠的愛心。有愛心,看到苦,一定想方法幫助他,離苦得樂。

      苦樂從哪裡來的?佛知道,苦從迷來的,樂從悟來的。所以,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就是幫助他離苦得樂。用什麼手段?教學。教學裡頭頭一個,要用身教,自己做出榜樣給他看,這個效果最大。這就此地講的身口,形於身口。口是言教,一定先做給他看,再說給他聽,他就相信了,他就不懷疑了,就能接受。把他的善根,無始劫他有善根,從煩惱的堆裡頭把它拔出來,讓他自己知道。這是佛陀、這是祖師大德教學的理論跟方法,這才能度自己,才能度一切眾生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