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186集

    共578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1年9月21日啟講,2012年10月21日圓滿。

    黃念祖老居士集註,集經、論八十三種,祖師大德註解一百一十種,有緣遇到太希有了。開講第二遍,把我作的科判會進去,《淨土大經科註》。很詳細,我參考了慈舟老法師的科判。看經文、註解,段落層次更明白,從章法結構就能看到思想體系。無論出家在家,講解這部經,學習這部經,信行不退。一向專念是行,發菩提心是信,願生淨土,老實念佛不退轉,即得授記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一八六集)  2012/2/12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五百一十一頁倒數第四行,「香光普攝」,這第二十一章也只有一願,就是四十二願,「徹照十方願」。請看經文:

      【我作佛時。所居佛剎。廣博嚴淨。光瑩如鏡。徹照十方無量無數。不可思議。諸佛世界。眾生睹者。生希有心。若不爾者。不取正覺。】

      在這一願裡面,我們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光明遍照,這裡面含的意思,極樂世界廣大沒有邊際。實際上十方世界都沒有離開極樂世界,光所照的地方也就是它的勢力範圍,佛的勢力是教化眾生,這是說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是決定不會落空的。四十八願前面所說的種種依正莊嚴,都不離光明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「右第四十二徹照十方願。廣博」,『所居佛剎』就是極樂世界,『廣博嚴淨』,廣博,「寬闊無邊。嚴淨,莊嚴清淨」。『光瑩』,「光明晶瑩」。『徹照』,「無微不顯,無遠不見」。無微不顯,現在科學講的微觀世界,無遠不見就是宏觀的宇宙。今天科學就走這兩個極端,這兩個極端我們知道,無論怎樣窮研發展,都達不到阿彌陀佛的邊際,達不到極樂世界無微不顯,無微不顯重重無盡。這裡頭最微妙的,就是一切諸法無不互攝,所謂說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。一粒微塵具足無量無邊世界依正莊嚴,都在其中,而且重重無盡,就是此地無微不顯的意思,所以徹照!

      「希有,《涅槃經》曰:譬如水中,生於蓮花,非為希有」。水裡頭蓮花這常見的,不是稀有,如果「火中生者,是乃希有」,火光裡頭生出蓮花,這就稀有了。「極樂國土,莊嚴清淨。光潔如鏡,照見十方。如《觀經》中,大勢至菩薩天冠」,大勢至菩薩戴的帽子,「有五百寶華。一一寶華,有五百寶臺。一一臺中,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,皆於中現」。這就稀奇、就稀有了,大勢至菩薩跟觀世音菩薩,相貌、形色完全相同,不一樣的,就戴的帽子不一樣。大勢至菩薩這個帽子當中有個寶瓶,觀世音菩薩帽子有一尊立佛,站著的佛像。這個造像要注意,我們看到很多觀音菩薩帽子是有個佛像,但是是盤腿打坐的,不是站著的,這個跟經上講的就不一樣,經上講的是立佛,站著的佛。這一一都在表法,表法是無比的稀有。這個十方諸佛淨妙剎土廣長之相,都在這個花裡面出現了。五百寶花,每一朵花裡面都出現圓滿的十方法界諸佛剎土,這是在菩薩帽頂上看到的。

      「故知彼土,小大相容,廣狹無礙」。這完全是華嚴境界,菩薩帽子裡面的花小,你看頭頂上一頂帽子有五百個寶花,寶花不大,我們能想得到,而寶花裡面有花台,這像蓮花一樣,它裡頭有蓮蓬,蓮蓬上有蓮子,每個蓮蓬都現十方一切諸佛剎土,依正莊嚴之相。從這些經文裡面,我們就知道極樂世界跟《華嚴》一樣,圓滿具足十玄,事事無礙,理事無礙。這個我們今天講,沒有對立,大能容小不稀奇,小能容大就很稀奇,一個花台裡面能容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,這很稀有,這是小中容大,大小互容。廣狹無礙,十方世界諸佛剎土廣,這一個花台狹,它沒有障礙。「一毛一塵」,這再說到更小的,毛是我們的汗毛毛端、尖端,這最小地方。一塵,塵是講微塵,現在科學裡面講的光子、微中子,講這些東西。微中子應該就是佛所說的極微之微,它不能分,分就沒有了。現在科學家就到這個地步了,真的把微中子再一分沒有了,出現什麼?出現是波動的現象,這個波動是意念,跟法相宗講的完全相同,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?從心想生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所以物質是從心想生變現的。現在科學知道,物質的基礎是什麼?是念頭、意念,換句話說,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,這是最近三十年才發現的。

      我們看到這八十年科學的進步,八十年前剛剛發現原子,認為物質裡頭最小的就是原子。可是這些科學家不死心,再把原子分,原子一分裂的時候發現了有電子、有核子、有中子,發現這些東西。再分一直分到最近發現的,這是德國普朗克所說的,他是專門研究物質,到底物質是什麼?他這一生也值得,總算滿了他的願,物質是假的。所以他下了個結論,根據他的結論,宇宙之間決定沒有物質這個東西,物質是什麼?物質是意念變現出來的幻相。跟佛在大乘經裡面講阿賴耶的三細相,一念不覺從本性裡面現出一個阿賴耶,阿賴耶有三個現象,就是今天科學講宇宙基本的三個現象。一個是能量,能量就是阿賴耶的業相;一個就是信息,信息是阿賴耶的轉相,就是念頭,信息就是念頭;第三個阿賴耶的境界相,就是物質。通常也講心心所四分,八識每一個識、每一個心所都有四分,這就是它怎麼構成的,是這個四分構成的。它有自證分,自證分就是本體,就是能量;它有見分,見分就是意念;它有相分,相分是物質;還有一個證自證分,你怎麼知道這些東西。證自證分是什麼?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,不是外來的。科學家也發現了,他說人有一種本能,因為他有這種本能,他知道很多宇宙的奧祕,譬如講三細相就是宇宙奧祕。他們並沒有什麼科學,他怎麼也知道?所以科學家說這是人類的本能。我們現在人把本能迷失了,他們沒有迷,所以他們還起作用。

      如果科學家說本能,那可能就是四分裡頭證自證分。本能怎麼會迷了?你有妄想、有分別、有執著,這個能力就不現,就不見了,但是絕對不是失掉了,不是的。佛法講的迷失,因為你迷,迷是障礙,讓你的能力就是智慧不能現前;如果你把障礙放下,能力就恢復。這個障礙是什麼?我們現在曉得的,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。只要把這個東西放下,你的本能就是證自證分,就能現前。證自證分現前,對於宇宙怎麼起源的,物質現象從哪來的,精神現象從哪來的,宇宙從哪來的,萬物從哪裡來的,生命從哪裡來的,我從哪裡來,全都了解,統統都明白。這些問題科學跟哲學幾百年的探討,都沒有把這個根源找到,現在找到了阿賴耶,阿賴耶是妄心,佛法裡面講第二義。第一義是科學、哲學永遠找不到的,什麼原因?佛說得很清楚,第一義不能用心意識,不能用第六意識,第七識、阿賴耶統統不能用。因為那是妄心,妄心它的範圍只能到妄,妄能知道妄,妄不能知道真,所以在阿賴耶識的範圍之內,他統統能夠知道。這就是今天科學跟哲學的進展,差不多快到邊際,再不能突破了。

      再要怎樣知道?經教裡頭佛說得很清楚,「唯證方知」,那你就要靠證,怎麼個證法?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證得,你就知道了,用妄想分別執著是沒辦法知道的。科學家跟哲學家能夠把思考、把想像這個東西統統放下,他就證得了,真相大白。於是我們問佛怎麼知道的?佛沒有這麼多的科學工具,沒有這麼多精密的儀器,為什麼他知道?他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親眼看見的,現量境界不是比量,現量境界,親自看到宇宙的根源,所以科學的發展是愈來愈接近佛教。現在科學家沒有接觸到佛經,這裡頭有個障礙,障礙是什麼?誤會認為它是宗教,它是迷信,不願意接觸它,障礙在這裡。如果一旦接觸了,恍然大悟,原來這麼多年、這麼多人,用這麼多的心思、時間所發現的,佛經上全都講清楚了。這就是他們現在所承認的,人類有一種本能,這個本能,就是心心所四分裡頭的證自證分。

      底下說,「《往生論》曰」,《往生論》裡頭有一句話說「宮殿諸樓閣,觀十方無礙」。前面舉的例子,《觀經》例子大勢至菩薩帽子上的花、花台,能現十方剎土。前面我們看到的菩提樹,樹能現十方剎土。現在?現在《往生論》上講的,他們住的宮殿、住的樓閣也能現十方諸佛剎土。換句話在極樂世界,你想看十方無量無邊、無數無盡的諸佛剎土,在極樂世界到處都能看到,光中都能現這個境界。而且肯定知道我們自己生生世世,過去生生世世曾經在哪個世界住過,得的是什麼樣的身體,幹的是什麼事業,全都知道。能看到自己,也能看到別人,沒有一樣不知道,沒有一樣不清楚。我們要曉得這些事情,真的要知道了,極樂世界能不去嗎?換句話說,不到極樂世界永遠再糊塗下去。我不想過糊塗日子,我想樣樣都明瞭,到極樂世界就辦到了。如果要有人問我,你們為什麼要求生極樂世界?我想樣樣都明瞭,我想明瞭我的過去、未來,我也想知道你的過去、未來,到極樂世界就辦得到不是假的。

      曇鸞法師的註解《往生論註》,曇鸞法師註的,這裡有五句話,「如淨明鏡」,乾淨的明鏡,「十方國土,淨穢諸相,善惡業緣,一切悉現」。曇鸞法師在《往生論註》裡頭說的,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依報、無論是正報,前面舉的大勢至菩薩是正報,舉的宮殿、樓閣是依報,舉的菩提樹也是依報,無論是正報依報都放光明,都能夠顯示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之事。佛不必跟你講,叫你自己去看,這多省事!講未必能講得清楚,讓你自己親身經歷,你去看你就全都看明白了。光中顯示出來的境界,你不但可以看,你可以能夠走進去;我們今天電視做不到,電視我不能走進去。極樂世界現的相你能夠走進去,換句話說,我們只要到極樂世界,就等於到了十方一切諸佛剎土,就全到了,是真到,不是假到,你能夠見佛,能夠供佛,能夠聽佛說法,有疑問能夠向佛請教。那個世界還有很多苦難眾生,你也可以幫助佛去教化。這個地方能不去嗎?比天堂殊勝,天堂沒看到這個境界,我們想想,一切這個世間宗教所說的天堂、天園,他們最後聚的樂園,在極樂世界全都看到,無論你想到哪裡去逛逛,去參觀,一點障礙都沒有。我們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肯定、相信了,你就不能不去,非去不可。

      「又《華嚴經》曰:譬如明淨發光金玻璃鏡」,古時候沒有玻璃,古時候經典裡面所講的玻璃,我們現在人講水晶,古時候這玻璃是水晶,所以它是七寶之一。經典裡面講的琉璃,大概是現在我們講的翡翠,綠色的玉,硬度很高,綠色的玉,都是透明的,金玻璃鏡。「與十世界等」,這個玻璃鏡多大?我想應該是十方,跟十方世界相等,十方世界全照在裡頭。「於彼鏡中,見無量剎。一切山川,一切眾生,地獄餓鬼,若好若醜,形類若干,悉於中現」。《華嚴經》上說的,華藏世界所有的東西,極樂世界有沒有欠缺?不可能。為什麼不可能?因為極樂世界是法藏菩薩參觀考察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,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是表法的,密宗表法,二百一十億表什麼意思?大圓滿,究竟圓滿。也就是說,法藏比丘曾經參觀考察每一個諸佛世界,一個都不漏,所以華藏世界在其中。

      華藏世界裡所有的這些精華莊嚴具,極樂世界也統統都有,它是集一切諸佛剎土精華的大成,西方極樂世界是這麼回事情。一切諸佛剎土裡的精華最美好的,它統統具足,所以這個世界超勝一切諸佛剎土,哪個佛世界都不能跟它相比。我們要曉得,極樂世界是怎麼成就的。《華嚴經》裡面「世界成就品」,是講一般世界怎麼成就的。我們這部經裡頭,詳細說出西方極樂世界是怎麼成就的。我們要知道,極樂世界,不是阿彌陀佛憑著自己想像成就的,不是,到處去參觀,到處去學習,去蒐集這些資料,這樣成就了極樂世界。阿彌陀佛把他過去發願,願是怎麼來的?就是考察諸佛剎土裡面來的,看到人家好處要,不好的地方不要。看到諸佛世界裡頭有六道輪迴,有三惡道,他不要;看到諸佛世界修行人有進步、有退步,進得少、退得多,這個現象不要。這麼來的,願是這麼發的,不是憑空發的,這四十八願。

      五劫的修行,發願不是一次發的,看到什麼要發一個願,過幾天看到一個又發一個願,他四十八願多少時間完成的?五劫完成的。這是非常合乎邏輯,很有道理。不是在家裡設想構圖我要怎樣,不是的。擷取一切諸佛剎土的精華,所以這個世界超勝一切諸佛剎土,道理在此地。這樁事情,確實一切諸佛修行成佛了,沒有一尊佛像他這樣子搞法的,沒有,這樣搞法只有法藏比丘一個。成佛沒錯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了都成佛,大家一樣成佛,因地發願修行不相同,所以到成佛,他顯示出的世界也不相同。與這尊佛因地修行發願有關係,理上完全一樣,事上不一樣,我們這樣子了解,對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懷疑了。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,就是極樂世界所說的,在這個大圓鏡裡面見無量佛剎,一切山川,這六道裡頭事情,一切眾生,這是六道眾生,最苦的地方地獄餓鬼,若好若醜,這是整個六道都包括,形類若干,悉於中現,全見到了。

      「以上經論,皆明光瑩如鏡,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之義」。全都照了,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功德的加持,到極樂世界我們都受用到。像在這個世界,科學家發明這些高科技網路、電視,我們得到受用,他發明、他製造,我們享受到。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是阿彌陀佛願力、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,他到處都製造出來,我們到那裡去享受。無論在什麼地方,都能見到十方諸佛剎土,十方世界的信息你全部都能夠收到。收到了幹什麼?收到了哪個地方有苦有難,就得去幫忙,就得去救災,就這個事情,菩薩沒別的事情。真能到嗎?能到,隨念即到。為什麼?法界虛空界諸佛無量無邊剎土,從哪裡生出來的?從念頭生出來的。誰的念頭?自己念頭,不是別人念頭。自己的念頭跟別人的念頭,是從一個理體裡頭生出來的,這個理體就是自性。

      賢首國師所說的,「自性清淨圓明體」,這是共同的,我們也叫自性,也叫法性,也叫真如,也叫實相,也叫大涅槃,名稱很多,一樁事情。一樁事情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說這麼多名詞?叫你不要著名字相,你叫它什麼都可以。它本來沒有名字,它本來也沒有現象,名跟相都是假的,怎麼說都可以,你要懂得它的意思。所以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上告訴我們,學佛要懂得「離名字相,離言說相,離心緣相」,這三種相你都離,你就是法身大士。誰能離?實報土的人能離。十法界的人沒有離,換句話說,你沒有能夠離,重的,出不了輪迴,輕的,出不了十法界。統統都離,超越十法界,你自自然然到實報土去往生,你有這個條件,那是你的境界。然後我們才真正理解到,佛法的真正功夫就是放下,所以放下就是。

      再看下面講的,「眾生指極樂世界與十方一切眾生」,眾生廣義的來說,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,都叫做眾生,這是眾生兩個字的本義。那是什麼?所有現象都是眾生,物質現象眾緣和合而生,我們起心動念也是眾緣和合而生,自然現象還是眾緣和合而生,眾生範圍太大了!沒有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。狹義裡面就是指的一切有情眾生,我們現在稱之為動物,動物是有感情的,有情眾生稱為眾生。這裡頭狹義跟廣義我們都要知道,經典裡頭有些地方指廣義,有些地方指狹義,要看上下文。極樂世界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一切眾生,「若見極樂徹照十方之相」,你到極樂世界,這是個非常非常稀有難得,十方世界有沒有這情形?有。《華嚴經》上講的華藏世界就有,也能看到十方諸佛剎土。可是沒有極樂世界那麼殊勝,那麼清楚,那麼透徹,為什麼原因?原因是法藏比丘參觀、考察諸佛國土裡頭很用心,一切諸佛成佛沒有這道手續,所以那是自然成就的,這是特別有阿彌陀佛加持意思在裡頭,他特別用心,用心去選擇。

      所以一切眾生到極樂世界,看到極樂世界這光中顯現的十方剎土,看到這個相。「悉皆生起無上殊勝菩提之心。此心希有,如火中蓮。故云生希有心」。這太難得了,這不是假的,這就是阿彌陀佛真實智慧、真實利益的兌現,起作用了。諸佛世界有,沒有這種特殊的加持力量;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特殊加持力量,這個不可思議。極樂世界六塵說法,這什麼原因?他一定看了很多世界,許許多多世界一切眾生都是迷惑顛倒,迷失自性的時間太長,染污太嚴重,糊塗,悟性提不起來,又很健忘。法藏菩薩就想出這個方法,到他那個世界六塵都說法,讓你怎麼樣?讓你聽法學習永遠不會中斷,這個很厲害。這是什麼?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你決定成就。又何況他自己現身說法,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法沒中斷的時候,無論什麼時候你去他都在說法。為什麼永遠說不完?現在我們曉得,每天新來的有多少眾生,每天畢業出去的多少。這學校天天有畢業的,天天有新生進來,而這些人都是來自一切諸佛剎土,你曉得它一天多少人!

      就是給我們說同樣的法,我們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,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這同樣一法給你說上一千遍,你聽上一千遍自然就開悟了。在這個世界你到哪裡去找個老師,給你說一千遍的?給你說三遍的老師都找不到,何況說一千遍?孔老夫子喜歡教學,你看他有條件的,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」的,不教,太笨了。阿彌陀佛收,孔子不收。阿彌陀佛收,阿彌陀佛很耐煩,天天給你講,一直講到你開悟,你開悟就畢業;你沒開悟,天天聽、天天學永遠不中斷,這個法子妙絕了。我們現在享受的是科學技術,依賴科學技術,如果有一天科學技術沒有了我們怎麼辦?有沒有想到?回到原始石器時代的生活,什麼都沒有了,可不可能?有可能。正因為有這種可能,所以中國古聖先賢為什麼不發展科學技術?佛菩薩懂得,連最奧祕的宇宙源起,他一清二楚,為什麼不發展科技?再想想世界上,遠古許許多多的族群,他們祖宗留下來的這些文化資源,讓現在量子力學家感到非常驚訝,他們才發現的東西,為什麼人家典籍裡頭就有記載,他為什麼不搞這些東西?現在我們有一點明白了,搞這些東西,世界早就毀滅了。不搞好,不搞,這個社會進步它是自然的,自然的發展它很慢,但是它很有秩序,它不會出現問題,而且每個人嚴守道德的規範。

      科學技術搞得太快了,只顧到這一方面,把一些倫理道德、心性東西統統丟掉,這一丟掉災難現前,災難從哪裡來?不善心行變現的。你看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的科學怎麼能比得上人家?人家一點亂子不出,我們想想什麼原因?最明顯的一個原因,就是佛天天在上課,中國老祖宗講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他科學技術發展得比我們還高明,他不出亂子,天天上課。我們今天光搞科技,倫理道德統統不講,心性之學不講,亂子出來了,出來之後沒法子收拾。我們在佛經上,給我們很多的啟示。我們今天受這點科學的好處,這點利益,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,我們跟人家怎麼能比?它比我們進步太多了。我們今天電視需要人去拍攝,它不要,它不要人拍攝,它能把十方的境界畫面,攝到自己這個畫面裡頭來,它不需要那些工具。六塵都放光,光明世界,光不要仰賴日月星辰、燈火,不需要仰賴,人身放光,所有物質都放光,光非常柔和,不刺眼睛,所以極樂世界有沒有夜晚?沒有,永遠是白天。那極樂世界人需要睡覺嗎?不需要,精神飽滿永遠不要睡覺,永遠不要吃東西,永遠身體乾乾淨淨,也沒有一絲毫染污。你就知道,我們這個科學怎麼能跟人家比!科學家要聽到的話,我相信他馬上就發願求生淨土,這真的,實實在在是不容易。所以看到極樂世界徹照十方之相,這現相,都能生起無上殊勝菩提之心。菩提是覺悟,就是樣樣都明白,樣樣都通達,沒有絲毫障礙。此心希有,如火中蓮,故云生希有心。

      「因生此心,故《宋譯》續曰: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無上正等正覺,就叫成佛。成佛是什麼意思?用一句俗話來說,遍法界虛空界過去、未來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,就叫無上菩提。這個話說出來誰相信?世間怎麼可能有這種人?他頭一個不相信,他不相信就永遠不能證得。誰能證得?相信的人能證得。為什麼相信的人能證得?《華嚴經》上佛說過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所以他修行他能成佛。為什麼?他本來是佛。淨土宗所根據的理論,修行成佛這個理論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上所說的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佛是什麼?佛就是你自己的真心。你的真心就是佛,你的妄心就是魔,給你說老實話,魔跟佛是一不是二,迷失了真心那你是魔,覺悟了真心你就是佛,佛是你,魔也是你,你不是佛就是魔。我們今天的真心在迷,不是在覺悟,如何轉迷為悟,這就是大乘佛教,用什麼方法?就是用教學。所以一切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沒有一個不是做教學工作,教學能幫助眾生破迷起信,然後再轉迷為悟,究竟圓滿的覺悟,就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你證得這就圓滿,圓滿回歸自性,淨土裡頭就是常寂光淨土,圓滿的回到常寂光,功德圓滿了。這一願我們就學到此地。再看下面第四十三願,「寶香普熏願」。

      【我作佛時。下從地際。】

      就是地面。

      【上至虛空。宮殿。樓觀。池流。華樹。國土所有一切萬物。皆以無量寶香合成。其香普熏十方世界。眾生聞者。皆修佛行。若不爾者。不取正覺。】

      這是一章,一章也就講一願,在二十四章裡面排列是第二十二章,四十八願裡面是第四十三願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「右第四十三寶香普熏願。《會疏》謂此界金銀雖發輝,無旃檀之香」,輝就是光輝,金銀有光輝,但是沒有香氣。「沉麝雖熏馥」,沉香、麝香雖然薰馥,有很濃的香味,但是「無珠玉之光」,都有欠缺不圓滿。極樂世界它是圓滿的,它不一樣,「今極樂中,一切萬物,嚴淨光麗」,莊嚴清淨,它放光又美麗,它統統具足。不但如此,「又妙香芬馥」,它有妙香,「普熏十方,廣作佛事,故稱奇妙」。這經上講的,西方極樂世界的妙香普薰十方,我們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沒聞到?不是沒有,真有,是我們自己有障礙。極樂世界的寶香,我們沒有聞到,極樂世界的光明,我們也沒有見到。其實都有,都是真的,我們念佛的同學確實有見過的,緣成熟他就見到極樂世界,見到阿彌陀佛,聞到異香。一般聞到異香的機緣比較多,特別是在初學的時候,為什麼初學會聞到?初學的心很誠,心很清淨,誠心誠意的誦經念佛會聞到這個香。老修為什麼?老修心裡亂,誠心不像從前,退了,念頭也雜,所以這種瑞相就沒有了。如果真正恢復到清淨心,你又發現它又有了。

      由此可知,佛光、妙香從來沒有間斷過,真的是普薰無量無邊諸佛剎土。這個事情,我們不能有意去求,我想見光、我想聞香,這是什麼?這是妄念,這個妄念正好是障礙。沒有妄念的時候境界能現前,有妄念的時候妄念把境界障礙住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那我們聞到、見到了,要知道見如不見,聞如不聞,用不著到處去宣揚。我們的遠公大師,中國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,開山祖師慧遠大師,他在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,他一生當中三次見到極樂世界,沒有跟任何人說過,今天要往生了告訴大家,往生時候第四次佛來接引,而且蓮社有很多早往生的人都在佛的身邊,緣成熟他該走了才說出來。現在人不行,沉不住氣,還不知道見是真的、是假的,就到處宣揚,這個到處宣揚不是好事情。正因為你沉不住氣,所以佛不現身給你看,現身給你看你就到處造謠言。真正見到的,就像遠公大師一樣,他不會給你說的,不會告訴任何一個人,沒有這個必要。所以永遠保持著清淨平等覺重要!

      佛一現身馬上就把你擾亂,你就自以為不得了,我這功夫不錯,佛我都看到,這個念頭一生全功盡棄。佛很愛護你,不示現給你看,知道你受不了!所以佛現身給我們看、不現身給我們看都是大慈大悲,我們真的有這種定力,一切法當中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可能你就會常常看見;但是決定不能說,說就錯了。要記住經上一句話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光是虛妄,香也是虛妄,但是它真有。虛妄什麼?你不要去執著它,不要去分別它,別去想它就對了。今極樂世界,一切萬物莊嚴清淨、光明美麗,又妙香芬馥,普薰十方,廣作佛事,故稱奇妙,這個佛事就是幫助眾生覺悟,這叫佛事。現在一般人,一般社會大眾把佛事誤解了,佛經上講的佛事就是佛的教學,幫助眾生開悟,這叫佛事。

      「如《華嚴經》鬻香長者云:阿那婆達多池邊出沉水香,名蓮花藏。若燒一丸,如麻子大,香氣普熏閻浮提界。眾生聞者,離一切罪,戒品清淨」。阿那婆達多池,有人說這個池是在喜瑪拉雅山的頂上,有這個沉水香,翻譯中國名字叫蓮花藏。若燒一丸,如麻子大,麻是芝麻,這麼小的一粒,燒這一丸香,香氣能普薰閻浮提界。這個後頭我沒看不知道有沒有?在中國有這個傳說,根據我不知道,以前老和尚講給我們聽的,哪個朝代也記不清楚,印度有一位高僧到了中國,帶的有這個寶香,這個香有多少?四兩,他獻給皇上。獻給皇上東西至少要有一斤,才符合這個標準,四兩不接受的。這個法師就把這個香,大概是燒了一炷,整個長安城都聞到,真是寶香,就接受了。所以這一個城區,大概差不多有三、四十里的範圍都能聞到這個香,這的確是稀有。我們想到這樣的珍奇東西出現,人民有福報,它才會出現。現在為什麼不能出現?現在出現的是核武,這些東西不能出現,人心亂了。

      古時候人心是定的,古人的思惟是有範圍的,有界限的,總不能離譜。中國自古以來世世代代教學,讓你起心動念不能離開五倫五常、四維八德,這標準。所以說不離譜就是不離這個標準,上下差一點沒關係。現在這些東西沒有了,完全沒有,提起來沒人知道,這是什麼?一百多年不講了、不學了。這個事情,從慈禧太后開始的,她不重視傳統文化,她也不尊重佛法,自稱為老佛爺。滿清從開國歷代帝王都是三寶弟子,都稱佛為老師;她自封自己為老佛爺,把其他的佛菩薩都擺在兩旁邊,這成什麼話!上行下效,所以士大夫階級,今天講知識分子,對於傳統文化、對佛法那個尊重的心就降溫了,還是有尊重,不像以前那麼樣的尊重。滿清亡國之後,中國社會一直動亂,講的人都沒有了。抗戰之前社會上還有少數人在講,有少數人在聽,沒人真幹了。抗戰之後講的人沒有了,在國內、國外沒人講了,非常稀少,一、二個,大概聽眾也不過二、三十個,衰到極處。對於這方面的知識,中國人不如外國人,外國人研究中國歷史的他懂得。所以湯恩比博士是英國人,一九七十年代的時候居然提出來: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,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。提出這麼的話出來,英國人,這是個研究世界文化史的人。中國人不知道,在外國人知道也不多。

      他的話,我在二00五年、二00六年訪問倫敦,去看歐洲漢學中心,牛津、劍橋跟倫敦大學,我們跟他們交流。我問他們,這些都是用漢學寫博士論文的,裡面還有一個用《無量壽經》,用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寫他的論文、寫報告。我說湯恩比博士的話,你們能相信嗎?這個話問別人不行,問你們可以,你們專門研究漢學,研究儒釋道的。跟他們交流不需要翻譯,他們講的一口北京話比我還標準,他們能讀中國的文言文,我們不能不佩服。我問他,湯恩比的話是不是真的?他們不敢答覆,對著我笑,笑了半天。我反過來問,那湯恩比是不是講錯了?也不答應,我說你們很聰明,既不贊成,也不反對,包括他們的教授。最後我告訴他們,湯恩比說的話沒錯,但是我們把他的話解讀錯了。這個話提醒他們,解讀錯了,所以你們不敢承認,也不敢否認,這就是你們對這個話半信半疑。為什麼解讀錯誤?我說我們要是提到儒,你們馬上想到什麼?四書五經、十三經;要講到佛,你一定會想到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、《般若》這些大乘經典;講到道,你一定想到老、莊,這些東西能救這個社會嗎?你們天天在這研究,天天拿這在作論文,你們看到社會這種動亂,你不敢下斷語。

      我說這些東西,你們想的沒錯,這是儒釋道的精華,儒釋道的花果。花果從哪裡來的?我用植物來比喻,花果是枝條上生。枝從哪裡來的?枝從幹生的。幹從哪裡來的?幹從本生的。本從哪裡?本從根生。我說你們沒有這樣想過,真的,沒有一個人這樣想過。找根,如果不找根只是花果,你把花果採下來放在瓶子裡供養,它是死的,幾天就爛了、枯了,那當然不能夠化解問題。根是什麼?根是儒釋道三家的普世教育。這個花果那是專家,是真正有天分的人學的,普通人學不到的,那是什麼?聖人、賢人。普通平民不是聖賢,甚至於連君子都達不到,你要把他們教好。這個他們真沒想到。我說佛家的普世教育,《十善業道經》,沒人想到;道家的普世教育,《太上感應篇》,也沒人想到;儒家的普世教育,這個根是《弟子規》,統統沒想到,這是儒釋道的三個根。如果不從這上扎根,你搞一輩子,都是沒有根的東西,你搞得再好、再漂亮,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管用,你救不了這個社會。如果我上面暫時放下,我把這個根先紮好,管用,就像湯恩比博士說的一樣,真能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,真能夠拯救世界,化解衝突,恢復安定和平,真能做到。

      我跟他們交流的時間,雖然只有兩個小時,兩個小時是一個學校一個小時,對他們有啟示。不從根本上下手,我說你們的成就是儒學、道學、佛學。這個名詞裡頭什麼意思?知識不是智慧,外國人的文字是從左到右看儒學、道學、佛學。我說我們中國的文字,是跟它完全相反的,我們是從右面向左看,中國看法學儒、學道、學佛,意思不一樣。學佛,釋迦牟尼佛,要向他學習,學得跟他一樣,這成佛了;學儒要學得跟孔子、孟子一樣,學道要跟老子、莊子一樣。你們想想,湯恩比博士說,如果現在這個社會上,出現了幾個孔子、出現幾個釋迦牟尼、出現幾個老莊,這世界有沒有救?有救。那要怎麼?要學佛、學儒、學道。單單搞儒學、道學、佛學不行,沒用處;要學儒、學佛、學道,要從根紮起,扎根教育,這是中國自古以來非常重視的。中國幾千年這個教學,這個教學是家庭負責任,不是國家。家對於這個家學是非常重要,如果什麼?家裡頭如果不學,家就敗了,這家破人亡,所以家不能不學。家裡面最重要的倫理、道德、因果,這樣家庭才能夠團結,才能鞏固,才能夠世世代代傳下去。這是中國最重視教學,這樣子來的,我們都要懂得。所以每一個家都把人教好,中國這個社會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太平盛世是這麼來的。

      中國的家對中國的社會貢獻太大了,所以齊家就能治國。就是說你能夠把家管好,你就能夠管理國家,因為國是什麼?家的擴大,是一個道理。所以中國家有家道、有家規、有家學、有家業,外國沒有。古代的帝王開科取士,就是用考試的方法,你們來參加考試,從考試裡面選拔人才,做為國家公務人員,管理這個國家。所以那個根,教育的根是家裡教出來的。國家需要的是什麼?就需要兩個字,一個孝、一個廉。孝對國家就能盡忠,對人民能負責,廉就不貪污,國家就要這兩個字。從漢武帝建立這個制度一直到滿清,沒有改變,世世代代國家要的人才,從你們家庭裡面培訓出來的來參加考試。考試有等級,也有三等,秀才、舉人、進士,好像現在的學士、碩士、博士。縣考秀才,這一縣裡頭優秀的,省考舉人,中央這進士,只要考取這個學位,國家就有俸祿給你,考取秀才國家供養你。那個時候,真的是糧食,大概一個秀才一年可以拿到將近一百石的米,那你的日子就很好過了,以前俸祿多半是以糧食食物,你也可以賣錢,你自己生活沒問題。我們讀經,讀《華嚴》、讀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比《華嚴》還要精彩,比《華嚴經》講得更詳細,特別對我們生活,極樂世界的生活、極樂世界學習的環境,真是超越一切諸佛剎土。

      這個地方說的沉水香,蓮花藏、沉水香,眾生聞者,離一切罪,戒品清淨,這個功德太殊勝了。聞到這個香,煩惱、習氣都能夠斷掉,一切不善自然遠離。再看下面,「雪山有香」,這都是《華嚴經》上經文,雪山是喜瑪拉雅山,「名具足明相。若有眾生,嗅此香者,其心決定離諸染著」,跟前面的沉水香有同樣的功德。底下說,「羅剎界中有香,名海藏,其香但為轉輪王用」,羅剎把這個香進貢給轉輪聖王。「若燒一丸,香氣所熏,王及四軍,皆騰虛空,遊止自在」。這香有這麼大的好處,這樣殊勝的功德,香氣所薰,轉輪聖王跟他的軍隊,這個四軍是古時候的,古時候有步兵、有騎兵(騎是馬)、有象,有大象,所以他有四軍,水軍,水軍像現在的海軍一樣,這四種軍都能夠騰空,都能夠升到虛空。遊是遊行,止是停住,他可以在空中遊行,也能在空中停住,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。

      「善法堂中有香,名香性莊嚴。若燒一丸,熏彼天眾,普令發起念佛之心」,善法堂是忉利天宮,忉利天王講經說法的場所叫善法堂。為什麼叫善法堂?忉利天主修十善業道,上品十善生天,就是生到他這個地方。我們中國人稱為玉皇大帝,佛經上稱為忉利天主,所以人家那裡的標準上品十善。香性莊嚴,天眾聞到這個香都會發起念佛之心,念佛之心有什麼好處?我們前面學過,不學過不知道,世出世間一切的善念,無過於念佛這一念,這一念叫純善,這一念的功德,超過一切法門,超過一切修行。這個法確實叫難信之法,難信易行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不能不學,不學不知道名號功德的意義,學了之後才知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名號功德無比殊勝。

      再往上去,「須夜摩天有香,名淨藏性。若燒一丸,熏彼天眾,莫不雲集彼天王所,恭敬聽聞王所說法」。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啟示,天王,國家領導人,領導人經常跟大家說法,教學,與中國古諺語所說的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我們在前朝,在前清看到當時開國的這些帝王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他們自己講經說法,也同時禮請高僧大德,儒釋道三家大德到宮廷裡面去講學,經常舉辦。皇帝帶著嬪妃、文武大臣都來接受教育,所以它能有那麼長的盛世。滿清的盛世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年,鼎盛的時期這麼長很難得,怎麼造成的?教學造成的。帝王好學,帝王獎勵這些學術的人才,你看儒釋道的高人都封為國師,所以那股講學教學的風氣從上到下。在佛教每個小的寺院庵堂都講經,沒有不講經的,經懺佛事沒有,在歷史上沒有看到記載。經懺佛事是佛教衰了,不講經了,這才慢慢興起來。

      日本鳩山前首相,邀請我到日本去講了一次經,雖然只有兩個星期。有幾位日本法師來聽經,他們對我講經非常重視,他說這是日本佛教史上的一樁大事。告訴我日本人在四百年前,大大小小廟裡頭都講經。日本把講經這樁事情疏忽了四百年,中國兩百年,為什麼疏忽?西洋文化進來了。日本人比我們接受西方文化早,應該要早兩百年,西方文化傳到中國是從日本傳過來的,間接傳過來的。但是他們的傳統文化,民間保存的比中國好,你到日本民間能看到風俗習慣是什麼時候?是春秋戰國那個時候的。日本人穿的衣服,那個衣服店叫吳服店,我們到那去買日本服裝,吳服店。吳服是什麼?春秋時候吳越的吳國,吳國就是現在的江蘇,吳國的首都就現在的蘇州,那吳服是中國的服裝,不是日本的服裝。所以到日本去一看,日本沒有文化,日本的文化全都是從中國全盤搬過去的,但是他們保存得很好。官方疏忽,都市裡變得大,農村裡面還是保守的樣子。那我們這次講經是在農村,彷彿是回到春秋時代一樣,人民非常純樸。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要在日本復興很容易,我覺得不困難。關鍵在政府,政府如果真正有意思來復興的話,比中國容易,根好,那根在。

      所以我們看到,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,「兜率天中有香,名信度嚩囉。於一生所繫菩薩座前」,這個一生所繫,就是一生補處菩薩彌勒佛,彌勒佛在兜率天。兜率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是知足,這個意思多好,知足才能成佛,不知足不能成佛,所以補處菩薩、後補佛他住哪裡?住知足天,叫兜率天。他那個地方有香叫信度嚩囉,在彌勒菩薩面前,「若燒一丸,興大香雲,遍覆法界。普雨一切諸供養具,供養一切如來道場菩薩眾會」。彌勒菩薩威神加持,有這樣殊勝的妙用,這個香雲蓋裡頭會變化一切諸供養具,你想用什麼去供佛它就變現什麼。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隨心應量,現在人所說的心想事成。供養一切如來道場,供佛、供法、供僧,菩薩眾是僧。「妙變化天有香」,這是欲界第五天化樂天,「名奪意性。若燒一丸,於七日中,普雨一切不可思議諸莊嚴具」。這些莊嚴具他們拿去供養第六天,第六天叫他化自在天,第五天是化樂天,他們自己所要的東西,統統自己變化受用。第六天的福報更大,他不需要自己變化,第五天變化來供養他,所以叫他化自在天。那個他就是第五天,就第五天常常去供養第六天,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最高的天。

      這樣看起來欲界天的天主沒有不講經教學的。這是提醒我們,要讓我們重視,世出世間法教學第一,不教怎麼行?都是凡夫焉能不教!極樂世界不是凡夫,每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,都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阿惟越致菩薩還是天天在學習,阿彌陀佛講經說法沒有中斷。換句話說,到等覺菩薩還要學習,為什麼?他還沒成佛。真正是知無窮,學無厭,中國人講的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,不能一天不讀書,不能一天不學習,一天不學習這一天空過了。念佛也是學習,念佛要清清楚楚我為什麼念佛,我念佛的目的何在,真正知道我念佛是求生淨土,我到淨土是親近阿彌陀佛,是聽他講經教學,在極樂世界圓成佛道;換句話說,到極樂世界去上學去的,這個要很清楚。在極樂世界證得究竟圓滿,拿到博士學位,博士學位是佛陀,碩士學位是菩薩,到那去拿學位的這就對了。所以你看看十方世界世出世間統統都在學習,我們今天麻煩出在哪裡?疏忽了教學,這出了問題。解決問題把教學找回來,所以現在宗教一定要回歸教育,不回歸教育宗教可能不能存在。往後的宗教要教育,這個祈禱那些儀式固然是有用,它不是正宗的,它是附帶,附帶搞這個活動可以,正宗丟掉就錯了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