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236集

    共578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1年9月21日啟講,2012年10月21日圓滿。

    黃念祖老居士集註,集經、論八十三種,祖師大德註解一百一十種,有緣遇到太希有了。開講第二遍,把我作的科判會進去,《淨土大經科註》。很詳細,我參考了慈舟老法師的科判。看經文、註解,段落層次更明白,從章法結構就能看到思想體系。無論出家在家,講解這部經,學習這部經,信行不退。一向專念是行,發菩提心是信,願生淨土,老實念佛不退轉,即得授記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三六集)  2012/3/9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經科註》,第五百七十二頁,第五行看起:

      「前引《圓覺》:諸戒定慧及淫怒痴,俱是梵行。與今不失律儀,互相照映,正顯中道,理事無礙,圓解圓修之妙行」。《圓覺經》上這些話,理事都非常的深妙,絕對不是人天能夠學習的。這是什麼境界?完全是法身菩薩的境界,也就是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;在教下裡頭,這是大開圓解,他們超越十法界。他往生在哪裡?往生在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。為什麼它是平等的?諸位想想,一個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不就平等了嗎?會起心動念,那就不平等,你就不能修這個法門。這個道理要懂,不是凡人能做的。聽到佛經上這些話,淫怒痴就是戒定慧,那我盡量搞淫怒痴。你搞這個你將來墮阿鼻地獄,你可不能怪別人。法身菩薩搞不搞這些?不會的。法身菩薩如果度一類特別的眾生,要用這個手段,他可以。《華嚴經》上有,淫怒痴,伐蘇蜜多女就是淫欲,用淫欲度眾生,教人家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你有沒有這個本事?勝熱婆羅門用愚痴,甘露火王用怒,殺人。它真的是平等,為什麼?再向上一著,也就是說,在自性裡面,自性裡頭沒有淫怒痴,也沒有戒定慧,淫怒痴等於零,戒定慧也等於零。

      所以諸位要曉得,世間法是假的,出世間法也是假的。出世間法是依世間法去建立的,沒有世間法就沒有出世間法,沒有凡夫,哪來的佛!凡夫是迷,佛是悟,沒有迷也就沒有悟,所以迷悟不二。這些道理大乘經上常講,這是把這些道理落實到事相上來了。戒定慧是事相,淫怒痴也是事相,《華嚴經》裡面講的事事無礙,那就是說的這個境界。我們還有個我執,我執,你要幹這個事情,你就犯罪。有我執修戒定慧,果報在哪裡?果報在三善道,出不了十法界。有我執行淫怒痴,這個果報在地獄,它跟六道相應,跟十法界相應。這些事情,早年章嘉大師給我講得很多,所以他沒有傳我密法,密宗的常識我知道得不少,絕不是一般人能做的。《華嚴經》上五十三參有淫怒痴,什麼人?善財童子。善財是什麼樣的地位?圓教初住以上。圓教初住,就像惠能大師那樣的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也就是三種煩惱都斷了,無明煩惱,他不起心、不動念,無明斷了,塵沙煩惱斷了,見思煩惱斷了。你看,見思煩惱斷了,就證阿羅漢果;塵沙煩惱斷了,就證得菩薩果位;無始無明斷掉了,他就成佛了,是這樣的人,成佛了。成佛是什麼?成佛是不起心、不動念。

      現代量子力學家,他們想像當中,應該有這個道理,但是還沒有辦法證實,叫零點能量場。我想這個名詞,零點能量場,很像佛經上所講的真如自性,就是本性。本性是等於零,什麼都沒有,前面跟諸位學習過,三種現象都沒有,沒有物質現象、沒有精神現象,也沒有自然現象,那是自性的本來面目。自性,雖然什麼都沒有,不能說它沒有,什麼都沒有就叫它做空,但是空不等於無,不是說什麼都沒有。真的什麼都沒有,但是它能生萬法,一樣都不缺,十法界依正莊嚴,它真能夠生,能生能現,一樣不缺。所以你不可以說它有,也不可以說它無,你說它無,錯了,它能生萬法;你說它有,它什麼現象都沒有。這是我們自己的本體,這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人,禪宗所謂的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這就是我們真的本來面目。我們本來面目完全相同,在淨宗稱為常寂光,常寂光裡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能現。

      我們今天用電視屏幕來做比喻,很好,自己好好去觀察,電視屏幕什麼都沒有,那就是零點能量場;但是你按到頻道按下去,它什麼都有。亞洲這些國家頻道還不多,在美國有一百多個頻道,都在這一個屏幕上出現。影像在屏幕出現,不能說它有;頻道關起來,影像沒有了,不能說它無。我們從這點東西能看得出這點信息,整個宇宙確實就像這個樣子,非有非無,非空非有,亦有亦無,亦空亦有。問題就是你不要去執著它,你不要去想它,你執著它你就錯了,執著它是大錯,你去想它是小錯,起心動念就開始錯了。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你就回歸到原始點。這個原始點就是零點能量場,我們佛法裡頭稱它回歸自性,回歸自性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。

      你要明白這個道理,然後你就曉得,佛法修行是什麼?修行是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是禪定,用的是這個方法。愈深的定,在境界裡頭不動心,不起心、不動念。他為什麼不動心?因為境界是空的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不是真有,幻有。在一切幻有當中決定不會動個念頭,我佔有它,我控制它,我去支配它,沒這個念頭。像虛空一樣,虛空你怎麼佔有?你怎麼控制?所以現象擺在面前,要知道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佛相在面前如是,菩薩相在面前亦如是,地獄、畜生相在面前亦如是。你能夠把所有的現象統統叫它歸零,這個與外境不相干,裡面心裡頭歸零,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那就是這個境界,俱是梵行。這個是最高的境界,究竟圓滿的果地,跟這部經上講的「不失律儀」意思完全相同,這才真正叫善護。

      由此可知,全是講心地法門,與外面境界不相干。心淨則佛土淨,心還有染污,不行,凡夫境界。染污的心修學佛法,出不了六道輪迴,再善的好事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果報不過在人天而已。一定要把執著斷掉,一點執著念頭都沒有,你才能超越六道輪迴。由此可知,六道輪迴的因就是我們自己有執著,自己沒有執著,你怎麼會到六道來?因為你有分別,所以你在四聖法界;如果沒有分別,你怎麼會到四聖法界?我們現在曉得,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,是什麼原因?無始無明斷了,習氣沒斷。諸佛報土是習氣形成的,習氣斷乾淨了,實報土就不見了,還是個虛妄的。實報土我們稱它一真法界,這是相對而稱,對十法界。兩個一比較,十法界無常,剎那剎那在變化;一真法界它是真常,它沒有變化。

      所以這個科學就難,對它就無可奈何,科學能夠偵測到的、探測到的一定是有形相,有個波動的現象被它發現。一真法界裡頭沒有波動現象,再精密的儀器對它不起作用,儀器的指針永遠在零,它不起作用。所以一真法界裡的狀況科學家就沒有法子。那是什麼?極微細的無始無明習氣。我們就知道,科學家能夠探測得到的,十法界,十法界之外的他是決定探測不到。那需要什麼?需要定功,定功能見到。初住菩薩的定功就能見到實報土,就超越今天的科學家。往上去還有四十二個階級,那個定功一個比一個深。到最高的一個層次,妙覺果位,對於整個宇宙,我們通常用六個字就包含了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就全都包括,萬事萬物不出這六個範圍,這六個字到妙覺果位圓滿證得。圓滿證得,在經上怎麼說的?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。因為你本來就是這樣的,你一樣也沒有得到,你所得到的全是自己本有的,這妙不可言!

      這不失律儀講到最高的地方,這法身菩薩才做到,我們做不到,我們也不能學。我們學的一定把律儀戒抓到,律儀戒在應用上有,所以每一條戒裡頭都有開遮持犯,這是智慧,活的。應當開的時候,你不開,你就犯戒了;應當持的時候,你不持,那也犯戒了。每一條戒都有開緣,這個不能不懂,如果要不懂,佛菩薩那就被戒律限制死了,動彈不得,活的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釋迦牟尼佛,這是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為什麼他還持戒?我們就明白了,做給初學人看。佛教我們持戒,他不持戒,我們怎麼會相信他?我們不會學他。所以他要持戒,要示現戒律持得很好,條條戒都不犯,我們初學的人才相信。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教,到他明心見性就不必說了,他全部知道了。

      互相照映,正顯中道。這個互相是什麼?戒定慧跟淫怒痴互相照映。這裡頭顯示出來就是菩薩所覺悟的中道第一義諦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在表現的時候,事事無礙。圓解圓修之妙行,這種理解不是偏在一邊,他是圓滿的,面面他都見到了,他一點障礙都沒有。圓解圓修之妙行,妙,就是非有非無,經上有說的非空非有,邊見完全破了,邊見就是二邊對立,我們看起來,淫怒痴跟戒定慧是對立的,對立沒有了。對立沒有,就平等了。

      「了知」,明瞭,真正知道,「戒定慧與淫怒痴平等平等」,你看雖然平等平等,但是,「仍嚴持淨戒,不失律儀」。為什麼?憐憫一切苦難眾生,他們在造業,菩薩要教他不造業,一定給他做出榜樣來給他看。淨宗跟密宗最大的差別就在此地。因為無量法門最後契入自性只有三門,無量法門到最後,走到目的地就三個門,覺、正、淨。禪宗、性宗是從覺門進去的,就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;教下,像華嚴、天台、法相,這些是從正門進去的,正知正見;淨土宗跟密宗是從淨門進去的,覺正淨,就是清淨心。密的淨比淨土的淨還要高,淨土的淨是遠離淫怒痴,勤修戒定慧;而密宗的淨,淫怒痴就是戒定慧,它不離,這個高!

      淫怒痴裡頭他不起心、不動念,誰能做到?那就是講,只有法身菩薩能做到。權教菩薩做不到,阿羅漢做不到,辟支佛做不到,能做到的,別教初地以上,圓教初住以上。所以這個法,平常不說,怕人誤解,這是佛的慈悲。對法身菩薩,佛就說了,佛給你講真的東西。你看四十九年教學,前面二十年是決定不講的,你已經有二十年的基礎,已經有二十年嚴持淨戒,身心已經到清淨的程度,再給你提升,告訴你事實真相。宇宙當中沒有真正的形相是存在的,只要是形相都是虛幻,不是真的,你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你全都看清楚、看明白了。不分別、不執著沒見性,不起心、不動念就見性了,這定功多深。雖然達到這個境界,他在六道示現,他在十法界示現,仍然是嚴持淨戒,這個淨戒就是律儀戒,不失律儀。

      「雖嚴持律儀,軌範具足,但自心常寂,一切平等,悉無取捨,更無愛憎。不見己是,不道人非。如是持戒,是真持戒」,這個幾句話重要,非常非常重要!這是大菩薩,法身菩薩、諸佛如來應化在十法界,應化在我們人間,是什麼樣態度?這就對了。如果不是這樣態度,那就不是佛法,那就是魔變現的,來欺騙眾生的。你看,雖然他嚴持律儀,軌範具足,這是說外表他戒律清淨,絲毫不犯,可是裡頭自心?自心常寂,一念不生。這就說明他是菩薩來示現的,法身菩薩,不是普通菩薩,法身大士到人間來示現的,所以他的心是常寂,就是如如不動。我們雖然做不到,要向這個目標趨近。那你就曉得,什麼是真修行?什麼是真功夫?每天跟大家在一起,見色聞聲,練什麼?練不動心,練觀。就是《金剛經》,所以《金剛經》在中國最出名,無論哪個宗派,真正修行的人都用它,因為它簡單。你只記住《金剛經》上一句話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就夠了。我們眼見色,耳聞聲,心裡才動,這心會動嗎?那習氣,七情五欲習氣,才動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就把這個念頭打掉了;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,我們心恢復清淨。

      法身菩薩他根本不動心,換句話說,他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。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八十年,他有沒有起心動念?告訴諸位,沒有。他就像演戲一樣,在表演,假的不是真的,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。表演得非常逼真,你看到這個樣子,好像從凡夫,出家,看到生老病死,動心了。表演,沒這回事情,做給我們看的,是讓我們從這個地方覺悟。出家修道,降魔,開悟,示現成佛,再講經教學四十九年,動過念頭?沒有。四十九年講那麼多經,他說了一個字沒有?沒有,他要說個字就起心動念了,沒說。所以《般若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誰要是說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,叫謗佛。講經說法要起心動念,他不起心、不動念,那個說出來是什麼?是自性裡頭自然流出來的,眾生有問,他就答。這個道理深,我們很難懂。

      不起心、不動念,他怎麼會現相?用江本博士這個實驗能夠看到一點信息,實際上比這個深得多。這個水實驗給我們一點信息,水是礦物,它有沒有起心動念?告訴你,它起心動念。它心在哪裡?你看不見。心是什麼?它不是物質,物質能看見,心看不見,真有,不是沒有。所以經上講的「五蘊皆空」,我們讀《心經》,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,現在我們對五蘊皆空這個概念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這個搞清楚、搞明白要感謝量子力學家,不是他們,我們還是蒙在鼓裡,依舊有懷疑。江本博士的實驗給我們解除一些迷惑,讓我們知道,所有一切現象,這物質現象,統統具足精神現象,我們從江本博士得到這麼一個概念。但是從量子力學家,我們真正徹底明白了。「極微之微」,這佛經上講的,就是現在所講的微中子。微中子不能再分,分了就沒有了,這是最小的物質現象,再一分變成什麼?一分變成意念的波動現象,就物質沒有了,是什麼?是念頭,念頭波動現象形成物質現象。物質從哪來的?念頭裡面生的。那今天我們要再講《心經》的話,我們就不是從前那個講法,那個囫圇吞棗,講不清楚、講不明白。自己沒搞清楚,別人怎麼會聽懂?沒這個道理。

      今天把量子力學家發現的,這一報告,這問題解決了,所有物質現象是假的,所有精神現象也是假的。精神現象到底是怎麼假的,科學家還沒講清楚,但是已經肯定念頭不能長住,這個肯定了。念頭也是波動現象,他們的報告是突然發生,沒有任何理由,一生出來馬上就消失了。跟佛在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他們發現這個現象,佛,這個現象,三千年前就說過了。沒理由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憑什麼?這就找根,科學還沒找到,想出一定有個零點能量場,可能都是從這發生的。這個想得很好,很像佛經上講的真如自性,真如自性就是他們所說的零點能量場,宇宙是從這裡發生的,萬物是從這發生的,我們這個身心也從這裡發生。所以我們跟宇宙是同時發生的,沒有先後,宇宙不是從大爆炸發生的,那個講不通的。

      大爆炸這個現象是宇宙不斷在擴大,他們看到這個現象,這個現象在佛法也能找到理論的根據,我們的心無窮大!所以中國古人講的兩句話,我常常想,這兩句話不是普通人能說得出來的,「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」。他要不真正知道,他怎麼能說得出來?那真正知道的,這是究竟圓滿的佛果,普通人怎麼知道?就是法身菩薩,一大半都不知道。佛在經上說,對這個問題真搞清楚、搞明白,是什麼地位?八地以上。菩薩五十二個階級,八地快到頂頭了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你看五十二個位次,最上面的五個位次,這個位次的菩薩他知道,七地以下都沒有證得,沒有看到這個事實真相。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真叫妙!而且怎麼?大小不二。無內的這個小,小到小而無內,它能包容無窮大的,在那個小的裡頭包容,這個科學家沒說過。

      大小不二,內外不二,所以這極小的裡面有虛空法界,虛空法界沒有縮小,這個極小也沒有放大,裡頭它就有。這個讓我們聯想到什麼?聯想到現在的晶片。你們用電腦,那晶片那麼一點點大,裡面為什麼有那麼多東西?這個不可思議!現在我們知道了,這個晶片還很大,小指甲那麼大;佛講的那個極微之微比這小太多了,科學家發現的微中子,一百億個微中子等於一個電子,你說那多小。那麼小的體積,一個微中子裡頭,有整個宇宙的信息,整個法界宇宙都容在裡頭。所以你這個指甲那麼大的晶片算什麼?太大太大了。這個叫什麼?這叫性德不可思議,這是自性的德用。所以自性沒有大小,它都是圓滿的。

      這個圓滿的現象被今天科學家發現了,它叫全息現象,就是再小的一點,裡面決定是整個宇宙現象,一絲毫沒有欠缺。他們用照片做實驗,實驗出來了。用全息照相,實在講就是用兩個激光,照射這個人像,兩道激光。這個人像照出來之後,洗出來的照片我們看不到人,必須用一束激光去照它,人像就現前。把這張照片剪得粉碎,剪成一百小片、二百小片,任何一小片放到激光底下去照還是完整的,一點差別都沒有。就這一張照片變成幾百張,張張是完整的,這被科學發現了。那物質的原點,就是不能再小的,最小的物質單位,裡面就有整個宇宙的信息,有整個宇宙的圖像。在這個原點裡面,圖像裡面,可以找到我們的存在,那我們一定在其中,真叫宇宙奧祕。所以佛,佛經深密,就這個道理。你說佛這個事情怎麼能跟人說?說誰相信,誰懂?說了是白說,引起爭論,引起人家說你胡說八道。對什麼人說?對八地菩薩說。為什麼?他也看到了,這好講。你不在這個境界,給你說是白說,不但沒有好處,還會引起你的疑惑。所以佛甚深之法不常說。

      我們這些大乘經,所以大乘經裡頭佛說,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。什麼人?真正見到的人,真正證得的人,他可以說。不是真正證到的,他所說的都是道聽塗說;換句話說,他自己都不甚理解,他怎麼能講得那麼清楚、那麼明白?他講不出來。佛法的智慧是自性本具的,佛法講的德能,你的才藝、你的德能,也是自性本自具足的,不是從外來的。你證得,你樣樣都有,樣樣不缺。怎麼證得?放下,放下便是。我們今天最大的難處就是不肯放下,就怕放下,好像放下我們什麼都沒有了,這是一個嚴重的妄念。佛告訴我們,真正放下什麼都有,什麼都現成的,沒人相信。

      我們在《壇經》上看到,惠能大師,那一年二十四歲,在黃梅開悟了。開悟是什麼?真放下了,妄想分別執著一時頓捨。這種人少見,太少見了!這麼樣的乾脆,一時頓捨就立地成佛。你看成佛之後,五祖就叫他趕快走,往後不再去管他,為什麼?他開悟了,他自己曉得到哪裡。他有智慧,他有這個能力,知道什麼地方最安全,知道什麼時候該出來,知道什麼時候該隱藏,他全知道。不放下不知道,放下全知道了。佛在經上講得這麼清楚,自古以來,許許多多祖師大德表演給我們看,為我們現身說法來做證明。目的是什麼?是讓我們有信心。有信心的用意何在?讓我們有膽子敢放下,目的在此地。否則的話我們沒有這個膽量,不敢放下,不知道放下就成就、放下就圓滿,放下完全顯的是性德。

      所以放下之後,自心常寂,一切平等,你在什麼境界裡頭都不會起心動念。悉無取捨,對於一切法,沒有取、沒有捨。取,是我想得到它;捨,是我不喜歡,我想踢開它。這個念頭沒有了,這叫平等,有取有捨他不平等。更無愛憎,沒有貪愛,也沒有憎恚。不見己是,這兩句話重要,不道人非。沒有發現我是是的,我做得很對,沒有,沒這個念頭,也沒有看到別人做錯,都沒有了。這就是什麼?善惡、邪正、是非全沒有了,恢復到清淨心。現在人總以為自己做得不錯,別人做錯了,這裡頭還有是、還有非。那是非、邪正、真假、善惡什麼都沒有了,這個人不就變成白痴了?他一點都不白痴,他樣樣都清楚。你不問他,他什麼都不知道;你問他,他什麼都知道,沒有一樣不知道,妙就妙在此地。

      「如是持戒,是真持戒。如是修行,是普賢行」,這還得了!真持戒,那修行是什麼?在日常生活當中,你看,他怎麼生活?他怎麼過日子?他怎樣工作?他怎樣處事待人接物?普賢菩薩,你就細細觀察他,是不是普賢十大願王?十大願王,每一願都在生活表現出來,工作表現出來,待人接物表現出來,普賢行。修淨土的全是普賢菩薩。我們這部經第二品,「德遵普賢」,第一句話就說,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普賢菩薩之德就是十大願王。十大願王是總綱領,展開之後就是《大方廣》裡面所說的無盡的法門,普賢行,無盡法門歸納總綱就這十條,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。「如是知見,方契中道」,這樣的知見,知是心所知,見是眼所見,這就是大乘教裡面所講的中道第一義,二乘凡夫沒分。

      「若人稍聞平等之意」,這後頭講的,有,很多,大乘教裡,聽到這些經裡頭講法,「便謬斥持戒為著相,誹謗戒律」,這大乘人確實如此。他自己不守戒律,他認為什麼?淫怒痴就是戒定慧。把經的意思錯解了,這就造地獄罪業,佛經的真實義你錯解了。所以他排斥,那個持戒的就著相,他不著相。這種人多!或者,這下面我們都能看見到,「稍能持戒,便增我慢,自讚毀他,侈談他人過失」。這是持戒的人,持戒是持得不錯,都依照戒律的規矩,怎麼樣?喜歡批評別人,讚歎自己,自己持戒,別人毀戒破戒,瞧不起別人。「是皆以病為藥者也」,錯了。六祖在《壇經》說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你怎麼會看到別人過失?看到別人過失就是自己過失,自己沒有過失看不到別人過失。我們常常用這句話時時來照自己,利益就大了。為什麼?心是個清淨心,我看到別人過失,我有這個過失,他是緣,這一勾,把過失馬上就勾出來了;我心裡頭沒有,別人過失在我不起作用,我心裡頭沒有。就是我心裡有過失,他那個過失把我的勾起來了,是這麼個道理。為什麼真修道的人不見世間過?他自己裡頭沒有過失,他看不到別人過失,他看別人都是諸佛如來,都是菩薩現身,境隨心轉。

      所以,善護三業最重要是意業。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,現在,現在還是清淨,惠能大師講得很好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。那染污是什麼?染污是意識,是妄心。佛教導我們,特別是大乘,我們生活要用真心,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都用真心,不用妄心。用真心,成就無量功德;用妄心,造作無量罪業。行善都造業,為什麼?三善道受報。所以你真的心清淨了,你看到天堂跟地獄平等,沒有兩樣。為什麼?你修的福報,自性裡頭沒有福報,得要把福報消掉,你才能見性,你到哪裡消?到天堂去消,天堂消福報。你造的惡業,自性裡頭沒有惡業,你得消掉,到哪消?到地獄、餓鬼道去消,消罪業。到天堂去消善業。不就這麼回事情嗎?平等、平等,都是去消業的。清淨心當中沒有六道,沒有天堂、地獄,沒有罪福,這叫清淨,真的一塵不染。

      這個道理要多聽,一遍不行,一遍你沒聽懂,你聽上一千遍你就懂了,為什麼?聽上一千遍你得定了,定開智慧,你就懂了。不能搞太多,不能搞太雜,這是祕訣。古人修行證果的很多,得定的很多,為什麼晚近都沒有了?晚近就是廣學多聞,這貪多嚼不爛,學得太多了,一樣都沒學會,不如古人。古人一生就學一樣東西,能明心見性,只要一見性,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達了。他不走這個門路,他要想樣樣都學、樣樣都懂,結果學一輩子,沒有一樣懂。佛沒有這樣教人的,你不能把責任推給佛。

      四弘誓願,就是教你修學的方法,首先教你發願,發什麼?捨己為人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你要發這個大願,這個願跟諸佛的願完全相同,發這樣的大願。沒有這樣的大願不能學佛,為什麼?這個願是個動力,它在推動你。世間人為什麼拼命造業,造業不止?他為的是名利,他為的是享受,這個東西推動他,他在造業。學佛的人,名聞利養放下了,什麼力量推動他?願力,我一心一意就想幫助這苦難眾生,幫助他們離苦得樂。苦樂從哪來的?苦樂從迷悟來的,迷了他就苦,悟了他就樂,那這苦樂是果,迷悟是因。果上沒有辦法改,因上有辦法,所以幫助眾生破迷開悟。用什麼方法?教學。教學是手段,目的是離苦得樂。但是必須要通過破迷開悟。佛對一切眾生最大的布施,叫法布施,就是幫助眾生覺悟。這四弘誓願第一願。為了這一願要兌現,頭一個你不能不斷煩惱,你不斷煩惱,你不能學法門。你看,德行在第一,斷煩惱就是持戒、修定;學法門,開智慧。智慧不開,學法門很苦;智慧開了,學法門很容易。

      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龍樹菩薩開悟了,證得了初地菩薩,別教初地,等於圓教初住,就是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跟惠能大師境界平等的,是這麼一個境界。他學經教,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三個月就圓滿了,就學完了,這一部《大藏經》。我們要學,一輩子都學不完,人家三個月就畢業了,為什麼?他開悟了。開悟學《大藏經》,就跟惠能大師一樣,一部經要不要學完?不需要。你看《壇經》上所記載的,法達禪師念《法華經》應該有十年,《法華經》很長,念到三千多部,一天念一部,三千多部,十年,沒開悟。可是他自己有傲慢心,十年學一部經,有一點定功,沒能開悟。到曹溪去參六祖,禮拜的時候頭沒有著地,惠能大師看得很清楚,三拜頭都沒著地。起來之後問他,你心裡頭一定有值得驕傲之處,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,我看你禮拜頭沒著地?問他有什麼值得驕傲的。他就說了,誦《法華》三千部。

      能大師問他,《法華經》講些什麼?他說不出來,反過來向六祖請教。六祖說,《法華經》我沒有聽過,六祖不認識字,不必看經,他不認識字,不看經的,你既然念了三千部,一定很熟,你念給我聽聽。《法華經》二十八品,他念到第二品,念到「方便品」,六祖說,行了,我全明白了,不要念了。你看,悟的人本事就在此地,人家學《法華經》學了十年還沒開悟,他只聽一點點他就全明白了。像這種方法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經,三個月足夠了,全明白了,這就是好樣子。六祖跟他講《法華經》大意,他開悟了,那個開悟是明心見性。他要沒有十年薰修的這種定功,他開不了悟。六祖給我們講,我們開不了悟,我們沒有這個定功,他有定功。別人沒有這個功夫的話,別人在一起聽也不開悟,就他開悟。

      佛法教學,這套教學的方法妙極了。佛教傳到中國來,這套方法儒接受了,道也接受了,好東西,真管用。所以儒家講悟性,教學特重悟性,道家也講禪定。現在的教育不講這些,都是著重在廣學多聞,這是什麼?知識,知識不能解決問題。我們在聯合國看到,聯合國召集的各國專家學者,來討論怎麼化解衝突,怎樣幫助社會恢復安定和平,這個會開了四十多年。這四十多年,每一年開多少次,人力、物力、財力消耗不計其數。可是效果?效果沒有,衝突一年比一年多,頻率上升,災難一次比一次嚴重。我們參與的時候,會開了三十多年,現在四十多年了,讓這些專家學者對於和平喪失信心。所以今天許多國家領導人對能不能恢復到安定和平沒有信心,這是當然的。

      我們把中國傳統的東西跟大家介紹,中國古人有辦法,我們做的報告很多次,非常詳細。但他們聽了怎麼樣?聽了很高興,都很讚歎,不相信,就沒辦法了。聽的時候歡喜,聽完之後,我們在一起吃飯聊天,來告訴我,法師你講得很好,這是理想,做不到。我聽了這一句話,就像涼水澆頭,給我沉痛的打擊。為什麼?我白講了,講了沒人相信。然後就想到,中國丟掉兩百年,外國人沒學過中國東西,外國人過去靠宗教維繫著道德,他們現在也宣布上帝死亡,不相信宗教了,才演變成今天這種世界,這混亂。那怎麼辦?怎樣讓他相信?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實驗,這是逼著我們在湯池搞這個實驗點,做出樣子出來了,再報告,讓他們來看,就相信了。所以湯池做出這個樣子,雖然沒有能繼續做下去,影響還是可觀的。當時駐聯合國這些大使,一百九十二個國家,個個都想到湯池去考察、去參觀,只是我們地方領導不敢接受,他們沒有能夠來成。但是我們知道的,至少有三十多個人,他們用私人觀光旅遊這種身分到湯池去看,在湯池住三天、住四天的,信息還是傳出去了,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    我已經有幾年沒參加這些活動,今年,前兩個月,聯合國還有信息,還來問我,說明他們對我們的活動還念念不忘。這個很難得,不容易!意思就是來徵詢,我們需不需要再去辦一次?再辦一次,拿什麼給人看?沒有實際東西給人看,那就沒有意思。現在澳洲,我住的這個小城,十萬人口的小城,我們在那住了十年。這個十年,我們的修行沒什麼效果,但是團結宗教做出成績出來,把這個小城十幾個宗教團結成一家人。去年,我們在一起聚會,我只是表示一點希望,希望宗教團結起來,把這個小城造成一個和諧示範城市。我們的市長跟我的想法完全一致,所以他全力支持。今年這些人想真幹,我就看看,如果真正做出來了,值得到聯合國再去搞一次活動,把澳洲圖文巴這個城市向全世界宣傳,讓大家看出族群的和諧、宗教的和諧。因為這個小城裡面的居民都是從全世界各地移民來的,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信仰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現在住在一起能夠這麼融洽、這樣和睦,很難得。

      我們在這個小城建了一個淨宗學院,我們的人數不多,常住在那邊的也是流動性的,大概六、七十個人。我們在那邊做了一個,就是星期六晚上的溫馨晚宴,免費請大家來吃飯,十年沒有中斷,每個星期六的晚上,我們胡居士是功德主,做得好!讓全城市的都曾經到我們家裡做過客,這個關係建得好。以後逐漸逐漸的就是每個宗教都到我家裡來作客,參加我們的晚宴。最初只是吃飯,以後慢慢熟悉了,互相學習,問我們佛教是什麼?我們給他介紹,我們提出世界宗教是一家,我們主動學習他們的經典,他們慢慢就了解我們,很喜歡跟我們接近。所以去年,我們辦成立十週年紀念,十週年紀念最後的兩天就是團結本市的宗教,我提出這麼個理想。沒想到他們真接受了,這都意外,都非常的難得。

      末後這一句是念老為我們的開示,「上三段為法藏大士嚴淨自心之德行。下為成就眾生之德行」。上面這個三段,就是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。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。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法藏比丘嚴淨自心的德行,他才能教化眾生。如果自己沒有這個德行,拿什麼去教化人。所以教化眾生先要自己學成功。願發了,以行踐願,要把這個願落實,真正做到,首先是德行,斷惡修善是屬於德行。德行成就之後,這才能夠進入第三條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怎麼個學法?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一門即是一切門,一切門即是一門,這是大乘經上說的。所以修學的祕訣就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要曉得,這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一門深入,這是守規矩,決定沒有貪心,決定不會雜亂,心裡就想這一樣東西,念茲在茲,這個攝心容易。如果學的東西多了,決定分心。為什麼古時候這些大德,無論在家、出家,都那麼樣的傑出?他心專,他心定。我們近代的學人心散亂,妄念太多,心不能夠集中,所以學什麼都學不好。

      古人只著重德行,但德行一般不講,從小你家裡把你教好了,扎根教育全是父母的事情,是家教。那麼今天是家教沒有了,家學沒有了;換句話說,扎根的教育沒有了。古人的扎根教育是從懷孕,大家,大家什麼?書香門第,讀書的人家,做官的人家懂得。母親懷孕的時候就端正心念,這十個月當中思想純正,一切不善的東西不想,一切不善,跟它保持距離,不接近,眼不看不好的東西,像殺生這個東西決定不看;耳不聽不善的言論,不好的音聲不聽;口不出傲言,心平氣和,她影響胎兒。所以胎兒在這種氣分之下,他所感受的,純正,小孩生下來好養,聽話。小孩一出生就知道,他雖然不會說話,他很靈,非常靈敏,他會看、他會聽,他已經開始在學習,看大人怎麼做法。他看得最多的他母親,母親照顧他。

      所以《弟子規》不是教小朋友背的,《弟子規》是父母做出來給小孩看的,就是日常生活,就照這樣去做。小孩從生下來睜開眼睛他就看到了,看到父母大人都是這麼做的。看三年,一千天,他統統學會了。古諺語所謂「三歲看八十」,就說這樁事情,三歲養成這種德行,一生都不會改變。所以古人能夠守節,就是能節制自己,不會被外面誘惑,不會被名利動搖,他的根堅固,再苦再難(再困難),他都不會變節,孝悌忠信他真能做到。現在這個教育沒有了。現在許多論壇都在做這些報告,讓小朋友出來表演,那作秀,那是什麼?那是宣傳,讓大家知道,中國古時候還有這麼一樁事情,但這樁事情真正真相沒人曉得。我們在湯池做的這個實驗,做了三年,那是一個樣子,並不是十全十美的樣子,有一點樣子了,可惜沒有繼續做下去。今天要不做一個好的榜樣給人看,誰相信。真正做好樣子,都想學習,連外國人都想學習。為什麼?每一個人求安定和平的心非常懇切,就是找不到方法,所以有個榜樣做出來,好事情。我們聽說這個,這個我們要幫助他,要成就他。這是什麼?攝善法戒,應該要做。

      下面成就眾生的德行,我們看科題,「成就眾生」,分兩段。「現生成就」,現生成就也有兩段,第一段「無住生心」,首先講「一切無著」。我們看經文:

      【所有國城。聚落。眷屬。珍寶。都無所著。】

      這教我們放下,放下什麼?『國城』。這裡面所說的放下,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,不是事上放下,是心上放下,這才管用。事上放下,那就什麼都落空,國也不要了,家也不要了,這個不是佛法,你要這麼去體會你就全錯了。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放下?如果一切都放下了,他四十九年那麼辛苦教書幹什麼?沒放下,非常認真,一天不缺課。三百六十行他選的是教師,教學,做出一個典型模範的老師給大家看。所以我們要懂得,放下是心裡頭沒有執著、沒有分別、沒有起心動念,是放下這些,事你才能做得很圓滿,不為自己,為國家、為社會、為大眾,沒有自己的名聞利養在裡頭,這叫放下。

      『聚落』是村莊,小村、小鎮。『眷屬』,特別在中國,中國古時候大家庭,大家庭的好處多,我們現在生在這個時代,年歲長了,漸漸老了,想起從前中國的那個家庭,非常懷念、非常羨慕。現在的老人好可憐,全世界都是。中國在過去,人的一生什麼時候最享福?老了就享福,老年享福。中國人的教學,是兒童的時候嚴格的教訓,一點都不能放鬆,為什麼?放鬆他就學壞了,學壞就不容易回頭了,所以嚴加管教。中國小孩教得都像小大人一樣,沒有外國那種活潑的樣子,那是好事情。為什麼?懂規矩、懂禮節,幾歲出門他就有禮,一點都不會錯的。這跟外國人不一樣,外國人跟我們顛倒的。外國人,人生一生,兒童是最快樂的,在天堂,兒童的天堂,中年的戰場,老年人的墳墓。我們中國跟他完全相反,小孩是嚴加管教,中年是造福,為家庭造福、為國家造福,晚年是享福。你們也聽說過,落葉歸根,晚年是什麼?歸根就是回老家,老家養老。

      中國古時候大家庭,兩個最重要的事情,一個是育幼,一個是養老。所以小孩教育,在古時候不是國家辦的,都是每一個家庭辦的。家庭辦教育,他認真,他負責任。為什麼?每一個家庭的老人都希望我家裡出人才,所以那個教育就很認真。請老師可不簡單,家庭開會,哪些人在開會?父母,這小輩,父母上面祖父母,再上面曾祖父母,再上面是高祖父母,有時候高祖父母他要問。真正辦事是曾祖父母,他們年歲大,有經驗,不會請錯老師。對於老師,介紹幾個候選人,大家來討論,這老師的德行、學問、家世跟他教學的方法,我們都認同了、都喜歡了,這家庭開會通過了,才正式聘請。聘請的禮非常隆重,大概高祖父年歲太大了,那就不出來了,曾祖父、祖父、父親都要三跪九叩首,跪到門口去迎接,對老師這樣隆重。老師受到你家裡這樣的大禮,他要不認真教學,對不起你、對不起你家人,一定認真教學。哪像現在,現在的教育是兒戲,不認真,沒有那樣真誠的態度,他怎麼會有成就?

      所以從前教學,老師把學生看得比自己兒女還重,自己的兒女學不會沒關係,學生一定教好。學生教好什麼?他家的後代就有保障。古禮,師徒如父子,老師的兒女跟自己親兄弟完全一樣,一生要照顧,要關懷、要照顧,有困難一定要全心全力幫助。所以老師認真教什麼?他的後裔有學生照顧,他放心,他無後顧之憂。現在沒有了,所以現在教育不像教育,讓我們這樣年齡的人對從前那個舊社會無限的懷念。但是那一種社會不能再恢復,破壞不能再恢復。除非真的,像這什麼預言講的大災難,地球毀滅了,剩下的人重新再過原始的生活,那個社會又起來了。極端困難的時候,人不能不合作,不合作不能生存。

      所以養老,人到老年的時候,回老家享福,天倫之樂。每一家都有祠堂,祠堂是一家最重要的一個建築,為什麼?紀念祖先的。重大的事情都在祠堂開會,在祖宗面前,不敢動惡念、不敢說錯話。學校在這個祠堂,老年人可以跟小朋友在一起,這些老年人去聽聽老師教學,對老師的那種恭敬,那是身教,表演給學生看的。這些老人,伯伯、叔叔這一輩的退休了,那退休的大概都是祖父輩的,叔祖、伯祖,這些老人跟小朋友在一起。身體健康的、動作還很靈敏的,把他自己一生的經驗,人生的經驗,講故事講給小朋友聽,都是灌輸知識,你將來會懂得怎麼做人、怎麼做事。聽老師教學,也等於監學,看老師認真教,這些人對老師的尊敬,讓這些小朋友都看會了,哪個不尊敬老師,哪一個不聽話,那還得了!那大不孝,老師是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請來的。

      所以天倫之樂。你看一家人,普通一般的人口,我們講標準的人口,三百人左右。三百人左右他們家的子弟,不是一胎化,他能生的都是盡量養,父母養不起沒有關係,你整個家庭替你養,大家庭有這個好處。自己在外面賺的錢都要寄回家,不是私有的,你自己生活費用之外,全部要給家裡。家就是你的後台,就是你的保障,你遇到什麼困難,誰支持你?家支持你,你無後顧之憂。所以在家庭確實是共產主義,共財,沒有私財。各人需要的,等於說家裡有管錢的人手,他負責,需要用錢也是一樣,要報家長,家長批准,這正當用途。所以老的時候,什麼都沒有憂慮,家養你。圍繞在你面前都是你的兒子輩、孫子輩的,所以兒孫滿堂。那個樂趣現在人作夢也想不到,無法去體會了。

      現在老人老了進老人院。老人院辦得最好的,我看過很多國家、地區,澳洲辦得最好。澳洲主要土地便宜,所以居住環境非常好,老人院就像公園一樣,裡面也布置小橋流水,庭院非常大,物質生活沒問題,精神生活沒有。我們在那裡看,很多老人都不說話。原因什麼?他不同的信仰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心量都不大,兒女一年難得看一次,你說他精神多苦悶。每天我們看了,拿個小椅子坐著曬太陽,面上一點表情都沒有。我們去參觀,打個招呼,他很歡喜,大概很久沒有人跟他打招呼。那我們就想到,我們將來老了是不是也到這個地方來?不到這來怎麼辦?沒處去。年歲老了你自己不能動作了,不能自己照顧自己,你怎麼辦?所以西方社會問題多。

      中國過去的老社會問題少,只要把教育辦好,什麼問題都解決。生活,養老育幼,還是中國老方法理想,找不回來。所以我常常聽到人家說什麼企業家、企業家,我聽了有一點感動,能不能讓企業繼承中國傳統的家庭,把中國從前老的那個家道、家規、家學、家業落實到企業。企業是一家人,老闆是家長,能夠把所有員工看作自己兄弟姐妹,把員工的老人看作自己叔叔、伯父,企業來養這個老人,養自己員工的老人,那麼員工他會忠心,永遠為企業來服務,他不會到別的地方去。把一個企業變成一個家庭,過去家是血緣關係,現在這個家是道義的關係,用這個來建立。那麼中國,我相信往後還有千年盛世的出現。中國過去長治久安,確實是家的貢獻,沒有家就沒有中國社會,就沒有中國的文化,家對中國貢獻實在太大太大了。二次大戰結束,中國這個家沒有了,我們回去看看非常傷感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