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125集

    共578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1年9月21日啟講,2012年10月21日圓滿。

    黃念祖老居士集註,集經、論八十三種,祖師大德註解一百一十種,有緣遇到太希有了。開講第二遍,把我作的科判會進去,《淨土大經科註》。很詳細,我參考了慈舟老法師的科判。看經文、註解,段落層次更明白,從章法結構就能看到思想體系。無論出家在家,講解這部經,學習這部經,信行不退。一向專念是行,發菩提心是信,願生淨土,老實念佛不退轉,即得授記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一二五集)  2012/1/7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經科註》,第四百零六頁,從第三行看起:

      「至心精進第五」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。「本品」,第五品至心精進,續前面,前面第四是「法藏因地」,介紹阿彌陀佛這段歷史,這個接著說法藏比丘精進的狀況,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「法藏菩薩」,發菩提心則稱作菩薩,「發大願曰,我已發無上正覺之心」,這是在這一品經文一開端就說出來。「我成佛時」,這個我是法藏菩薩自稱,他成佛就是阿彌陀佛,「國土佛號,悉聞十方」,國土是極樂世界,佛號是阿彌陀佛。他的宏願,這個名號要遍法界虛空界,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都要能聽到,包括上層的等覺菩薩,下面到無間地獄,所有眾生都能聽到。為什麼?下面說出來了,「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蟲類,生我國者,悉作菩薩,無有餘乘」。原因就在此地。法藏菩薩的宏願,希望能夠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,如果這些眾生不知道有極樂世界、不知道有阿彌陀佛,那跟法藏的緣就斷了。

      這個名號如何能夠普及?這就要諸佛如來的宣揚。諸佛如來都願意給法藏菩薩宣揚、介紹,像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說這部經。同樣的,在十方諸佛剎土,每一尊佛沒有不講淨土三經的,沒有不說國土、名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,勸導大家發願往生極樂世界。為什麼?生到極樂世界很快就成佛了,在他方世界,凡夫修成佛果要無量劫,在極樂世界,凡夫成佛只要一生,決定成就。所以,前面偈頌末後說「輪迴諸趣眾生類,速生我剎受安樂」。後面更具體給我們說明,到極樂世界一切皆成佛,這是彌陀本願的核心。彌陀得到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尊重,稱他為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就是這個大願,願一切眾生個個成佛,跟他一樣。他是究竟圓滿佛,我們成佛不會比他差一點,這個大願不可思議。

      一切有情,就是剛才說了,上面包括等覺菩薩,下面到無間地獄,這是舉一個例子,乃至下等蟲類,這是畜生道的,蜎飛蠕動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皆作菩薩。第二十願願文當中講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」,不是普通的菩薩,阿惟越致是不退轉的意思。圓滿證得三種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這是法身菩薩才證得的,在《華嚴》圓教初住以上,別教是初地以上。一個煩惱沒斷、業障沒消,到極樂世界就成了法身菩薩,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,誰能相信?世尊為我們介紹的時候說得很好,說這樁事情,「唯佛與佛,方能究竟」。徹底明瞭只是如來,等覺菩薩還不能完全搞清楚。可是這樁事情是事實,法藏比丘成就了、做到了,而且極樂世界成立到現在已經十劫,這十劫當中他接引多少眾生,在極樂世界都成佛了。

      我們今天有幸聽到這個法門,更難得的是世尊多次宣講,後人有大德,我相信這些大德都是再來人,不是普通人,給它做會集。會集有沒有必要?非常有必要。過去《無量壽經》我講過十遍,十遍每一遍聽很麻煩,浪費很多時間。所以就有同學來給我說,把這十集會合成一集可不可以?好!這不就是做會集本嗎?那就省事多了,看這一本,十集全部都看到了。所以會集確實有必要。這個經有三次會集,我們用的這個本子是最近的一種,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,會集得真好,沒話說,我們看到了五體投地,我們真有福報。黃念老的註解更了不起,是不是他的註解?不是,他是集註,也是會集的,會集經論對於經文的註解,會集祖師大德對這部經的註解。用了多少?八十三部經論,一百一十種古大德的註解,所以是集註。經是會集的,註解也是會集的。

      這二位大德在這時候做出這麼大的貢獻,他們來幹什麼的?他們來實現阿彌陀佛的宏願,普度世尊往後末法還有九千年這些眾生。就像經上說的「惠予真實利益」,這個真實利益就是幫助你一生成佛,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的,沒有比這個利益更殊勝的。我們能不能得到這個利益?那就看你有沒有具足三個條件,第一個條件,真信,決定沒有懷疑,第二個條件,真想到極樂世界去,第三個決定要親近阿彌陀佛,到極樂世界去做彌陀弟子。只要你具足這三個條件你就決定得生。縱然你造過五逆十惡無間地獄罪業都不怕,只要你回頭,你懺悔,我求生淨土,我老實念佛,你的煩惱自然沒有了,你的業障也自然的消除了。這是什麼?這是名號不思議的功德。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雖然說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,可是眾生的根性不一樣,我們跟這個法門根性不相應就不能得利益。唯獨這個法門,叫「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」,只要具備我真信、我真想去、我願意做阿彌陀佛的學生就成了,其他什麼都不必談。所以「萬修萬人去」,這個話是善導大師說的。在傳說當中,善導是阿彌陀佛到中國來應化的,這個話如果是真的,那麼善導所說的就是阿彌陀佛親自所說,我們要相信,我們要能接受。

      這一切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無有餘乘。餘乘是什麼?權教菩薩、聲聞、緣覺、人天,沒有。就像《法華經》上所說,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除佛方便說」。在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沒有方便說,全是一乘法。「並願所發之一乘願海」,一乘就是成佛,這個法門就是教你直接去作佛,「超踰無數佛國」,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阿彌陀佛全超過了。為什麼會超過?下面會介紹到他為什麼會超過。

      「世間自在王如來」,這是法藏菩薩的老師,「應其所請」,法藏的請求佛答應他,「為現二百一十億佛剎」。自在王如來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,這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,是表法的,代表大圓滿,一個都沒漏。法界虛空界所有佛剎,展現出來讓法藏菩薩去看,你自己去看,自己去選擇。所以,極樂世界不是自己在那裡想出來的,不是的,這是他真正到一切諸佛國土裡面去考察、去參觀、去學習。一切佛國土裡面好的他統統攝取,不善的他統統捨棄,所以他造的極樂世界,就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精華,最好的東西全在極樂世界。所有一切不善,到極樂世界決定找不到,不但找不到,連名稱都沒有。用我們現在的話,這非常合乎邏輯,他不是在那裡打妄想,他是實實在在去考察、去學習,成就的四十八願,四十八願從這兒來的。

      看到有些國土裡頭有三惡道,這個不好,所以發願我這個國土裡頭將來沒有三惡道。三惡道的業因是貪瞋痴。多少學佛人,生生世世進進退退,所以時間要無量劫,要那麼長;如果有進沒有退,成佛就不必要那麼長的時間。在世間學佛肯定進得少退得多,這是必然的,所以成佛要無量劫。只有進步,沒有退步,一生成就。這些現象他全看清楚了,全搞明白了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會集,是會集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佛剎的精華。這是會集本,那是會集世界,阿彌陀佛很懂得搞會集。你要是反對會集,那就是反對阿彌陀佛,反對諸佛菩薩,諸佛菩薩都喜歡搞會集。會集省事,取精用宏,我們採取的全是精華,會集就是採取精華,去其糟粕,不會集哪能成就。所以,我們對會集要感恩戴德,它替我們省多少事情。

      你看這說得多好,為現二百一十億佛剎,「法藏皆悉睹見」,他看見了,「乃於五劫精勤修習,結得勝願」。他用了五劫的時間,精勤,勇猛精進,認真學習。那個願是從這兒來的,不是憑空發的。這個勝願就是四十八願,所以要曉得四十八願是怎麼來的。「所攝佛國」,這就是極樂世界,所攝佛國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,「超過彼二百一十億佛剎」,當然超過,它是二百一十億佛剎的精華,當然超過。「是故本品名為至心精進」,這一品的品題叫至心精進。「至心者,如經文中所示至誠無上之種種心行也。又有進者」,再更進一步說,「法藏於親睹無邊佛剎後」,這親自看到的,「便一其心,選擇所欲」,佛所認為是最好的他來選擇。「文中一心正顯至心,精進者,精勤求索」,這個四句是經文,「恭慎保持」,恭敬、慎重保住而不丟掉,「修習功德,滿足五劫,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」,這個成就莊嚴佛土就是極樂世界。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不能不知道,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精心挑選一切諸佛剎土裡頭的精華,最殊勝的、最美好的,用這個來建立西方極樂世界。

      你要真正了解這段歷史,你才會選擇極樂世界,你才會選擇這個法門,其他的全放下了。這個法門,難信之法。這部經典很新,我學佛的時候沒看到。我親近李老師的時候才看到這部經,老師送給我的,我才知道這個經沒有註解。李老師的眉註他老人家曾經講過一次,他講這個經的時候我還沒學佛。我跟他學經教的時候,他把這個本子給我,我非常歡喜,就想學講。老師不同意,告訴我時節因緣沒到,你現在不能講這部經,學習可以。講這部經會有批評的、會有障礙,你年輕,你擋不住。那時候給我講這些話我完全不懂,什麼障礙?講經有什麼障礙?現在知道了,現在明白了。

      不過,老師過去也曾經說過,我們沒有在意,現在想起來,老人有智慧,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我學經教,老師說,你講經講得不好,別人笑話你,你還沒什麼事;如果你講得好,別人讚歎你,你就沒有容身之處了。這個話兌現了,為什麼?誰都不要你,你真正講得好,你到哪個道場去住一天人家都討厭你,都在排斥你。那是我跟李老師,我跟他十年,第一年講的,他真看到了。以後我們在經教裡稍稍涉入一些,明白了,這是什麼?嫉妒障礙,古今中外在所不免。你看看中國惠能大師,五祖傳法給他,還要到獵人隊裡去躲躲藏藏的十五年才出來。為什麼?嫉妒的人都不在了,他才出來,有這些人,他找你麻煩。所以需要護持,沒有人護持的時候你就沒辦法。

      我得力韓館長三十年的護持,住她家裡,別人沒辦法了,不是道場,你總不能干涉人家家裡私生活。我們講經租場地、借場地,像打游擊一樣,居無定所,確實苦不堪言。但是也很安慰,為什麼?釋迦牟尼佛做了榜樣,他老人家沒有道場,居無定所。所以我們遇到這個環境,想到佛,佛已經給我做好榜樣,我們要學佛,一生沒有道場。我的大雄寶殿就在那個角落上,你們剛才看到的,那是我的大雄寶殿,那是我的功德堂。佛法的承傳,不能吃苦就傳不下去,世尊滅度,交代後世,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,不能持戒,不能吃苦,法會滅掉,傳不下去。戒律從哪裡做起?要曉得戒的根在哪裡。為什麼古人能做到,現在人做不到?現在出家,《沙彌律儀》做不到,在家,《十善業道》做不到。這叫什麼?這叫末法。

      《仁王般若經疏》上講法運,什麼是正法,什麼是像法,什麼是末法,什麼是滅法,他講得很清楚。有人講經,釋迦牟尼佛在世,四十九年天天講經,有人講經,有人聽經。世尊的聽眾我們概略估計,每一場講經我相信不會少過三千人。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這是佛到哪就跟著一塊去的,不離開的,經上有記載的。沒有記載的,四眾同學臨時來聽的,或者聽一部經,或者聽一、二個月,或者聽幾天,這樣是叫流水的眾人數就多了。所以我們概略估計不會少過三千人。有聽經的、有真修的,聽了之後依教奉行,有真修的,有證果的,這叫正法。有證須陀洹的,有證阿羅漢的,真有證果的,這正法。第二類,有講經的、有聽經的、有依教修行的,沒證果的,這叫像法。第三種,有講經的、有聽經的,沒有真修行的,我們現在就是,這叫末法。第四種,講經的也沒有了,聽經的也沒有了,這叫滅法。《仁王般若經疏》上說的,這是從實質上講,什麼叫正法、什麼叫末法。末法,聽是聽經,不幹,做不到。真能做到的時候就不是末法,提升到像法了。

      我們今天遇到淨宗,我們天天拿著經教在一起分享、學習,這是講經。我們用網路、衛星,雖然在小小的攝影棚裡頭,全世界在這時候同步在屏幕面前我們一起來學習的,人數不少,我相信超過釋迦牟尼佛當時的聽眾,決定不止三千人。這麼多人當中,我們相信真有真幹的,不管人多少,真有真幹的。有沒有證果?有,往生就是證果。那我們是正法。從時間上來講,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萬年,我們是末法裡頭的正法,不容易!這個緣分難得,可遇不可求,希望我們知道。無論是出家、在家,要學講經,才能把正法久住真做到,不講經怎麼行?不講經就是搞迷信。今天社會對宗教產生這麼大的誤會,原因在哪裡?在不講經。

      今天說話要說前年,前年是二0一0年,我陪同馬來西亞的宗教訪問團到梵蒂岡訪問,跟教宗見了面。談到世界宗教在衰沒,梵蒂岡它有統計、它有調查,告訴我,最近這十幾年來,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逐年下降。他們很擔心,教廷擔心,如果這樣,二、三十年之後,這個世界上沒人信宗教了。提出這個嚴肅的問題告訴我。我當時回答他的,我說我們宗教在創教的時候,這些創教的,稱教主也可以,稱前賢也可以,像摩西、耶穌、穆罕默德、釋迦牟尼佛,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跟隨他,向他學習?為什麼能夠代代相傳,傳了幾千年,傳到現在?摩西比釋迦牟尼佛早,猶太教,它大概有四千年的歷史,至少比釋迦牟尼佛早一千多年。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跟隨?沒有別的,都是講經教學,那些經典很多是摩西講的、耶穌講的。這些人當年在世,個個都是社會教育家。他跟我們講些什麼?做人的道理,生天的道理,他教學。現在為什麼人不相信?沒人講經了,祈禱不行,祈禱固然是有效,拿不出證據出來。你說有災難,我們祈禱,把災難化解了。人家說你胡說,你在造謠,根本就沒有災難,你胡造謠言。你有什麼話說?所以我就提出來,一定要恢復宗教教育,這就有前途了。

      去年,二、三個月之前,教皇邀請我,他那裡有個活動,邀請我參加。我本來不想去,後來想想還是要去。為什麼?要鼓勵他把宗教帶回教育,這次見面主要目的就在此地。宗教一定要回歸到教育,宗教教育化解危機,宗教教育能拯救社會。而且今天宗教必須要做示範點,像我們過去在湯池做的這個小點,要人家能看見他才會相信。所以我勸教皇,就用梵蒂岡做個實驗點,我向他請教,梵蒂岡的面積多大。我原先以為有一百英畝,結果沒有,五十個英畝,不大。一個英畝是六個中國畝,五十個英畝就合中國三百畝,就這麼大個地方。我說可以。那居民呢?居民大概一千人。梵蒂岡它也是個國家,教宗稱教皇,它也是個國家組織。我說你就用這個小點,把梵蒂岡這個小點造成天主教的精神、天主教的文化,在這個地方落實,讓全世界的人到梵蒂岡就看到天主教的天堂。那個影響很大,天天教學。然後我向他請教,羅馬不大,我去過幾次,羅馬不大,羅馬有多少教堂?他告訴我,有四百多個教堂。我說那就是四百多個學校,每個學校都要上課,都要講學。我說一年之後,羅馬變成全世界天主教的文化中心,天主教文明的示範點,這個對於整個世界影響非常大。你這個做的時候,別的宗教都想做一個,他不做他趕不上,能帶動。我這次去跟他見面就談這個問題,他們聽了也很歡喜。最近我收到他給我一封回信,我希望他真能夠早一天落實。今天要不做出榜樣出來,你講,人家不相信。

      宗教團結,澳洲我住的那個小地方圖文巴,這個小城的居民十萬人,可是宗教有十幾個,包括土著,有十幾個宗教。我們才住十年,搞宗教團結還不到兩年,做得很有成績,圖文巴不同的宗教確實就像兄弟姊妹一樣,做得很成功。去年年底,淨宗學院辦了個活動,紀念成立十周年紀念,圖文巴宗教全部都來參加。我們就提倡,每個宗教都回歸教育,你的教堂要講經、要教學。教什麼?教倫理、教道德、教因果,普世的教育,一定能夠幫助社會安定,幫助這個國家和諧,幫助人民能夠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。這一個地區小城所有的人像兄弟姊妹一樣,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、互相關懷、互相照顧,做出樣子來。是個全世界宗教和諧示範一個點,讓全世界人來看,宗教是有存在的必要,學習宗教是好事,不是壞事。不做出榜樣來不行,光是空口說白話沒用處,人家不相信你。所以人,個人要做人的好樣子,家要做所有家庭的好樣子,道場要做一切道場的好樣子,做出榜樣來,這是真正釋迦牟尼佛的弟子。如果只搞形式,沒有實質,釋迦牟尼佛都會流眼淚。

      成佛之道,無量劫來十方諸佛世界,方法只有一個,就是戒定慧三學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沒有第二條路子。不重視戒律怎麼行?戒律從哪裡學起?從根上學起,根在佛法是小乘戒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「佛子,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這個人佛不承認他。佛教傳到中國來,小乘很盛,中國佛教十個宗派,二個小乘,一個俱舍宗,一個成實宗。現在這二宗一般人連名字都不知道了,為什麼?丟太久了,宋朝時候就沒有了。唐朝中葉之後,我們中國這些祖師大德,倡導用儒跟道代替小乘,這就不學小乘了。小乘這二個宗到宋朝時候就沒有了,沒人學了,道場也沒有了。所以實際上中國是大乘八個宗,但是用儒跟道做基礎。現在我們儒也不學,道也不學,小乘也不學,所以大乘架空了,這變成假大乘,不是真大乘。

      所以這些年來,大概有十幾年,我們非常強調要紮三個根,儒釋道的三個根。儒的根是《弟子規》,道的根是《感應篇》,能不學嗎?不學,《十善業道》就不能落實,《沙彌律儀》是假的,必須紮這個根。中國過去統統都學過這個倫理教育,《感應篇》是因果教育,那是從小學的。你生下來,眼睛睜開了你就會看,耳朵你就會聽,你就在那裡學習。所以中國的家教非常嚴格,誰教你?母親。嬰兒所在之處,任何人接近他,表現都是正面的,不能有負面讓他看到、讓他聽到、讓他接觸到。要照顧他三年,一千天。他真正能做到眼不見惡色、耳不聽淫聲,他才能把自己德行的根紮穩。父母在他面前表現全是正面的,把倫理道德做出來給他看,不是給他講。

      三年,這個根就紮穩了,根深蒂固。中國古諺語裡頭有句話說,「三歲看八十」,這個意思就是說,三歲紮的根紮得好,八十歲不會變,無論他將來學儒、學道、學佛,他根深蒂固。他學任何一樣東西,如果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都有成就。學儒,他成聖成賢,學道,他成神仙,學佛,他成佛、成菩薩。我們今天儒釋道三個根全丟掉了,怎麼努力學都學不像。為什麼?沒根,沒根是死的。像花瓶裡面插的花,怎麼樣去照顧它,它也結不出果實出來,這個太重要了!我們今天明白了,這三個根要不要補習?不補就不能成就,一定要認真把它補出來。

      補出來實在講不難,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,在想像當中,應該是二、三年才能把這個根補出來,看到效果。沒有想到只三個月,不到四個月,人的心態一百八十度的改變。我們所有的老師沒有一個不驚訝,人怎麼是這麼好教的?我跟老師說,我說我們不能居功,不可以說這是我們教的,我們沒有這個智慧、沒有這個德行。怎麼會有這樣成就?祖宗之德,三寶加持,我們要感祖宗的恩,要感佛菩薩的恩,不是我們能力做到的,是他們加持的。所以同年十月,我們就有這個緣分在聯合國做報告,做了八個小時報告,做了三天展覽,產生很大的影響。兩個星期之前我還接到聯合國的信,還念念不忘我們的活動,不容易!這就曉得扎根重要,你想成就你必須扎根;你不扎根,你幹上三百年你也不會成就。你曉得根重要,這是德行的根。

      要深入經藏,那還有一把鑰匙,《大藏經》沒有這個鑰匙你進不去,《四庫全書》沒有這個鑰匙你也進不去。這個鑰匙就是文言文,你要不要學?你不學文言文,《四庫》門是關著的,《大藏》門也是關著的,你沒有分。現在人對這個疏忽了。早年老師教我們,背五十篇古文,你就有能力讀文言文,鑰匙就拿到了;你能夠背一百篇古文,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。一個星期背一篇,一年五十篇,兩年一百篇,這個根要不要紮?你要不紮,你完全看別人翻譯的,原文看不懂。你能用兩年的工夫,直接跟古人學習,不要經過當中別人在那裡給你做翻譯。所以文言文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    二百年前,中國的文言文是亞洲許多國家共同用的文字,因為他要到中國來學中國的東西,他不能不學文言文。像日本、韓國、越南,乃至於東南亞周邊的這些國家,統統用文言文。言語不懂沒有關係,可以寫字,可以筆談。中國文化太豐富了!今天印刷術發達,印刷成本很低,品質很好。要知道中國在過去,一百年之前,《四庫全書》全國只有七套。現代的印刷發達,《四庫全書》我就買了一百套,《四庫薈要》我買了兩百套。國寶,你沒有文言文底子你不能看,祖宗留下來智慧、經驗的寶藏,你要不要?你花兩年的時間,你就有能力接受。這些東西一生受用不盡,人間至寶。人間的寶不是那些古董,那些東西是自己道德、智慧、學問成就之後欣賞的藝術,那才真正是花果,我們都得認識清楚。真正寶是典籍,《大藏經》是寶,《四庫全書》是寶。

      我們得要學法藏菩薩的精進,法藏菩薩的一心,精勤求索,你看恭慎保持,恭敬慎重,修習功德,滿足五劫。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基礎,要十年,古人常講「十年寒窗,一舉成名」。今天我們如果是用古人這個方法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我基本的德行夠了,就是說四個根都紮穩了,四個根包括《沙彌律儀》,你就是有聖賢的根底。這個基礎穩了,大聖大賢,然後你專攻一部經或者是一部論,不要搞多,十年時間。目的是在哪裡?目的在大徹大悟,大徹大悟就成佛了。能不能做到?能。中等以上的根性,應該三、四年就得三昧,你專學一樣,你學《法華》得法華三昧,學《華嚴》得華嚴三昧,學《無量壽經》得念佛三昧。得到三昧之後,有個三、四年就會開悟,這就是什麼?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

      頓悟我們是不可能,但是漸悟有可能。六祖惠能大師他是頓悟,他會下成就四十三個都是明心見性、大徹大悟的,那是漸悟,沒有一個是頓悟。都是好幾年,十幾年或者二、三十年開悟的,這叫漸悟。但是只要一開悟,境界是相同的。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跟佛法教學的目標,是幫助你開悟的,但是開悟的條件需要一心。所以為什麼教你一門深入,那就是一心。同時學太多、學太雜,你所得到的是常識,不是智慧,三昧與開悟你沒辦法得到。末後這一句,「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」,這是說極樂世界是這麼來的,我們應該要相信,不能再懷疑。

     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科,「法藏請法」,第一個小科「總明」。

      【法藏比丘說此偈已。】

      前一篇所說的。

      【而白佛言。我今為菩薩道。已發無上正覺之心。取願作佛。悉令如佛。】

      這段經文我們看註解,「右段承上啟下。上品」,就是前面我們所學的法藏因地第四,完全是偈頌,「今文中乃以長行白言」,長行是散文的體裁,『已發無上正覺之心』。下面說,「蓋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;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」,這是古大德常說的。我們要想成正覺,發心最重要。發心,你有方向、你有目標,如果沒有發心,你的一生沒有方向、沒有目標,最後你一樣都不會有成就;你有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你決定有成就。方向、目標是自己可以選擇,學佛,在經教裡頭學一樣,一生專攻這一樣。你這部《無量壽經》,如果你用十年的時間專攻,十年之後你就是阿彌陀佛。為什麼?現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一個人在這部經上用過十年工夫的,你就是這部經的專家,全世界第一,你就成就了。

      十年要勇猛精進鍥而不捨,天天學得天天講,講就是學習。我要把它講清楚、講明白,自己不認真學習就做不到。找幾個同參道友幫助你,為什麼?他們來聽,聽完之後提意見,哪些他懂了,哪些他不懂。他懂的,我們仔細想想他是不是真懂了;他不懂,原因在哪裡,我還要用什麼方法幫助他,解釋讓他明白。所以教學相長,教也是學。這個要效法釋迦牟尼佛的精神,一生教學,沒有一天空過的。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,什麼是修行急務?你沒有願,你沒有方向、沒有目標。再用功再努力,你學得太多、學得太雜,門門都懂一點,樣樣都不精,這就錯了。佛法,四弘誓願有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我廣學多聞沒錯。是的,你沒有能力廣學多聞,就是你沒有基礎。基礎就是一門,從一門當中開悟,悟了之後廣學多聞,悟了之後學就很容易,一看全明白了。一部書要不要看完?不需要,看幾頁全都明白了,所以廣學容易。龍樹菩薩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,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,完全通達明瞭,三個月時間,就是一百天。為什麼?他開悟了,他見性了,他沒有障礙,一部經聽幾句他全明白了,他不必要全看。

      這個例子,讀過《壇經》的人應該曉得,法達禪師學《法華經》,念了三千遍。到曹溪去參訪六祖,禮拜的時候頭沒著地。六祖看到了。三拜之後站起來,六祖就問他,你禮拜,頭沒有著地,你應該有值得驕傲的地方。這一問,他就說了,誦《法華》三千部。六祖問他,《法華經》講些什麼?他說不出來,反過來他向六祖請教。六祖說《法華經》我沒有聽過,要知道六祖不認識字,他不會看經,你念給他聽他懂。我沒有聽過,你既然誦了三千部,背得很熟了,你念給我聽。《法華經》二十八品,他只念到第二品,念到「方便品」,六祖就告訴他,行了,不要念了,我全知道了。講給他聽,他開悟了。你說開悟重不重要,開悟之後,那部經聽一點點全明白了。所以,一部《大藏經》三個月綽綽有餘,時間足夠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全通了。惠能大師不認識字,也能夠全通達。

      學習的方法東方勝過西方,西方學的是知識,東方學的是智慧,這兩樣東西不一樣。東方修學的方法高明,叫一經通一切經通,一個法門通一切法門全通。西方人通一部就不會通第二部,通第二部就通不了第三部,所以他的確是非常有限的。但是現在人相信西方,不相信老祖宗,把老祖宗的東西都丟掉了,那今天要過苦日子。你看看過去老祖宗的生活,看看《四庫》的集部,全部是文學作品,他們的生活詩情畫意。世間人所說的真善美,在古人真有,他們過真善美的生活。現在人哪有?全是假的,真沒有了,善沒有了,美也沒有了。這是我們應該多想想的,然後才真正重新去認識古人、認識傳統文化、認識佛菩薩,我們的誠敬心才能生得起來,依教奉行才會有成就。

      「是故法藏菩薩於發無上菩提心後,祈結大願,超勝無數佛國,故請求世尊為演經法」。這是向佛請法,這一段的大意是說,後面是念老總結,「我今行菩薩道時,已發無上菩提之心,願成佛,願一切如佛」。就是一切都像佛一樣,這個地方稱的佛就是自在王佛,是法藏的老師,他就是跟自在王佛出家的。「又右段中為菩薩道」,「為,行也」,為是真幹、真行。「無上正覺者,無上正等正覺之簡稱,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我們再看下頭這一段「別明」,第一小科「學法門」。

      【願佛為我廣宣經法。我當奉持。如法修行。】

      這兩句非常重要。註子裡說,「故請求世尊為我廣說經法,我當信奉,如法修行」。如果聽佛講經說法,自己做不到,佛會不會講?佛慈悲,還是會講。你要能做到,你現前得利益;你做不到,在八識田中給你下種子,作為來生後世你接觸到佛法的因緣。佛菩薩慈悲到極處,知道眾生的根性有三等。上根的人基礎好,也就是過去生生世世都學過,這一生接觸,把過去世的一些善根統統引發出來,這一生能夠得到結果。根性差一點的人,這一生能夠繼續不斷幫助他提升。沒善根的人,幫助他種善根。沒有一個漏掉的,這叫普度。法藏是上上根人,他聽了佛的教誨他會依教奉行。

      「經法,佛之金口所說,為萬世之常法者,稱為經法」。佛之金口,金口是什麼意思?佛的口是黃金做的嗎?不是這個意思。金在五金裡面被大家看得最尊貴的,是因為它不會氧化,它不變色。你看銀、銅、鐵、錫會氧化,只有黃金不會。所以金代表什麼?金代表永恆不變,這就可貴了。佛所說的話永遠不會改變的,也就是說他說的是真的,他說的是實在的,他說的是可以相信的,這叫金口所說。為萬世之常法,現在人受了科學的洗禮,我們全都受這個影響,科學家的態度,決定不會承認有真理。科學家承認什麼?所有一切法都是在變的。前面一個科學家發現了一些定律,過個十幾二十年,後來的科學家把它推翻了。現在科學家很崇拜愛因斯坦,最近量子力學家有可能把愛因斯坦的定律又推翻了。所以他們曉得,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發現的東西是真理,是永恆不變的,知道一代一代把前面推翻了。

      這個東西,研究物理可以,因為什麼?物理是假的,物理不是真的。物理是從心想生,心的念頭無常,所以外面物質現象是無常的。可是聖學不一樣,聖學講心性,心性是永恆不變的,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。現在哲學家,什麼是本體沒找到,相信應該有這個東西,但是一直到今天沒找到。說的人說得很多,但都不能夠成立,得不到世界這些哲學家、科學家的肯定,沒人支持他。佛說的為什麼是真的?佛是明心見性,他見到自性了。科學家、哲學家沒見性,他跟我們一樣,他天天所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,我們都是用這個。六道凡夫用這個,認為是自己的心,四聖法界也用這個,這不是真的,是虛妄的。真的只有自性,稱之為真如、實相,實實在在的,實相,第一義諦、自性、法性,名稱很多,都是說這樁事情,這是永恆不變的。它什麼都不是,它什麼都不缺,能生萬法。能生萬法的性是永恆不變,所生萬法是剎那在變,所以叫無常;能生的是真常,所生的是無常。諸佛菩薩他們見到性了,見到本體,見到實相,所以他給我們講真的,那就永恆不變。

      佛講經根據什麼?二諦,真諦、俗諦。真諦是他自己親證的境界,是真的;俗諦是我們凡夫的境界,他是隨緣說的,你們很好懂,是你們的境界。說他自己所證的我們不懂,也說了不少。但是這些我們無法體會的,被現代量子學家發現了,跟佛經上講的是一樣的,我們對佛的話就格外的相信了。佛距離我們三千年,依照中國歷史記載,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九年。三千年前佛說的,最近三十年被這些量子力學家發現了。佛說「萬法皆空」被證明了,是真的,不是假的,量子力學家發現的。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被證明了,物質現象,阿賴耶的相分是從見分變現出來的,這個也證明了,量子力學家發現了,確實沒錯。物質是從念頭發生的,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,這經典裡頭都有。所以佛經,不僅僅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,這個世界上的高等哲學,現在我們看了這些科學報告,我們肯定佛經是高等科學。科學上還有很多搞不清楚的東西,佛經上都有,現在逐漸逐漸接近了,靠得很近。這是講經跟法,經是經典,法是修行的方法。

      「即常見之奉行」,『奉持』就是奉行,「以奉受與行持為義」。這個奉裡面有恭敬心,印光大師講,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奉持裡頭有誠敬,沒有誠敬不叫奉持,不叫奉受;有受,不能稱奉,奉是有誠敬心在裡頭。「故經末常為信受奉行」,佛每部經結集最後都說明大眾聽經歡喜,「信受奉行,作禮而去」,用這個做一部經的結尾語。「表敬受遵行、拳拳服膺之義」。再看底下這一小科,「斷煩惱」。你看這四小科,學法門、斷煩惱、成佛道,後頭度眾生,就是四弘誓願。

      【拔諸勤苦生死根本。】

      註解裡頭說,「願永離一切勤苦生死之本」。這個話怎麼說?底下有解釋,「蓋生死極苦,又無休歇,故曰勤苦」。你看人死了,學佛的人要記住、要肯定,人有沒有死?沒死。死的什麼?身體,身體是物質,有生有滅。除了這個物質,還有你的靈性,世俗人講靈魂,實際應該稱靈性,靈性是自己,沒死。在佛經裡面說,四十九天他又去找一個身體。找的是什麼樣的身體?那是他的業力做主宰,不是別人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他哪一個念頭最強,先受生,引導你先受生。所以念頭重要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如何把念阿彌陀佛這個念頭,變成我們所有念頭裡頭最強的念頭。將來身體丟掉之後,這一個強大的念頭,他念阿彌陀佛、念極樂世界,那就到極樂世界去了。

      你往哪一道去,就是最後一個念頭。如果是貪念最強,不管你是貪財、貪名、貪色,學佛的人貪佛法,還是貪,只要是貪統統到餓鬼道,你到鬼道去投胎去了,得了個鬼身;如果瞋恚最重,你還恨某個人,你還討厭某一樁事情,這種的念頭最大、最強,地獄道去了;愚痴力量最大,就畜生道去了。所以最後那一念,是你來生到哪一道第一個因,沒有人主宰。不是佛主宰你,也不是上帝,也不是閻羅王,自己主宰自己。不能怪任何人,怨天尤人是罪過,是最大的錯誤。學佛的人明白,一切都要自己負責任。所以這個生死沒休息的,這個地方的身老了,不能用了,又去換個身;換什麼身,念頭做主,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。

      法藏比丘念念要成佛道,這個念頭太強了,他沒有其他的念頭,這個人就成佛了。念念想幫助苦難眾生建立一個修學的環境,老師世間自在王幫助他,這個修學環境如何來建造?到十方世界去考察、去參觀,做為自己的參考資料。他真幹,而且用了五劫的時間,這麼長的時間,把十方諸佛國土都看遍了。好的、優秀的統統接納,不好的、不善的一概排除,這樣建立了一座修學的道場,就是極樂世界。極樂世界是個學校,你細心去觀察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,多次宣講,釋迦牟尼佛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國王,沒說,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天王,沒講,也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士農工商、有各行各業,沒說。極樂世界非常單純,只有兩種人,一個是佛,一個是菩薩,其他的什麼都沒有,佛是老師,菩薩是學生。到那裡去幹什麼?天天聽課,上課,你要搞清楚。如果你不喜歡天天上課,那個地方就與你沒分,你去不了。你喜歡天天上課,天天聽課,天天學習,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。

      再跟諸位說,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,裡頭沒有男女老少。極樂世界的人,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?跟阿彌陀佛一個樣子。這是阿彌陀佛特別選擇的,因為看到其他諸佛國土,人的樣子不一樣,相好的就傲慢,相貌不好的就有自卑感,這難過,這都是煩惱。到那裡去大家相完全一樣,這個念頭就沒有了。而且身相,像《觀經》上所說的,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,永遠不老!我們這個世界,人老了很苦,到極樂世界不老,無量壽,不老,這個很好。無量壽,老,那就不好了,美中不足;他無量壽,不老,永遠不老。這都是擷取一切諸佛如來剎土裡頭的精華,來建造自己的道場,幫助大家在這個地方修行成就。

      「欲除生死苦果,當拔其根」,這個根是什麼?根就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,這三大類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見思煩惱就是執著,塵沙煩惱是分別,無明煩惱是妄想,《華嚴經》上講妄想分別執著。大乘經裡面常講的就是這三個名詞,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。統統斷盡了,這個東西斷盡了,就沒有生死。見思煩惱斷盡,六道就沒有了,阿羅漢證得,超越六道了。塵沙、無明要是斷掉了,沒有了,十法界沒有了;十法界裡頭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全沒有了,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所以,「斷盡諸惑,故曰拔諸勤苦生死根本」。到哪裡去?到一真法界去了,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,下一句就講到這個。

      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