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169集

    共578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1年9月21日啟講,2012年10月21日圓滿。

    黃念祖老居士集註,集經、論八十三種,祖師大德註解一百一十種,有緣遇到太希有了。開講第二遍,把我作的科判會進去,《淨土大經科註》。很詳細,我參考了慈舟老法師的科判。看經文、註解,段落層次更明白,從章法結構就能看到思想體系。無論出家在家,講解這部經,學習這部經,信行不退。一向專念是行,發菩提心是信,願生淨土,老實念佛不退轉,即得授記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一六九集)  2012/1/31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剛才我接到一個電話耽誤了半個小時,這個電話也很重要,值得提醒我們同學的注意。現在是亂世,妖魔鬼怪在這個世間很多,人要正信,正信是信佛。這些所謂靈界,我們常常遇到,靈界提到的信息,我講過很多,可以聽,要用智慧去判斷,不能完全相信。尤其他要對你什麼要求,叫我們要做些什麼事情,我們要認真考慮如不如法。法是以佛的經法為標準,來判斷可不可以做,不能做的決定不可以做。一般的來說,對社會、對眾生有利益的,我們一定要做;對眾生沒有利益的,說對我個人有利益的,不能做,那很容易上當。對正法有利益的要做,對邪法有利益的不能做,一定要守住。一切魔難現前,這些境界現前,念佛都能化解,佛號功德不可思議,這個我們一定要相信。一個真正念佛人、真正修行人有諸佛菩薩護持,龍天善神保佑。妖魔鬼怪雖多不得其便,他想來干擾的時候他干擾不到,這是所謂是邪不勝正。心要正、行要正,要堅定,不能動搖。

      我們講到《大經科註》第四百八十頁,現在我們從倒數第五行後半段念起,這是一段:

      「如宋靈芝師曰:凡人臨終,識神無主,善惡業種無不發現,或起惡念,或起邪見,或生繫戀,或發猖狂,惡相非一,皆名顛倒」。這是我們看到很多臨命終人都是這個現象。我在早年,最早看到的是我的父親過世,看到這個相就是經上講的。那個時候我們不信佛,不知道什麼叫佛,也沒有任何宗教信仰,看到這種情形束手無策,不知道怎樣去幫助他,苦不堪言。我們接著往下看,「可見凡夫業重」,我們相信。在今天這個世界上,哪個人不造業?幾個人造善業?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造的不善業,走的時候這種現象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現在我們學佛這麼多年,我們明白了,我們知道如何應對。說業重,「臨終之際,更多顛倒」,這是舉幾個例子來講。「復以四大苦逼」,這個我們常說的四大不調,四大不調和,這是說的病痛,生病的時候,病痛,「痛不可言」。尤其我們看到一般癌症的,非常痛苦,我們自己親眼見過的,要用嗎啡,要用這些止痛藥,有些未必能止住。

      「何能正念持名?」在這個狀況之下,雖然經說了,臨命終時一念、十念都能夠往生,這個時候他痛不可言,他沒有辦法了,這就是業障。障礙什麼?障礙他不能聽佛法,他不能夠接受。在這個時候你叫他一切放下求生淨土,他聽不進去,甚至於聽的時候起反感。所以,真正在臨命終時頭腦清楚才行,頭腦清楚,有善友勸導他懺悔業障,最重要的是承認過失,後不再造,念佛決定得生。這個淨土法門是真不可思議,無論造多重的罪業都可以懺悔,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!這個道理我們明瞭,不明瞭他懷疑,他造這麼重的罪,佛怎麼能接引他往生?這種想法、說法似是而非,不懂道理的人聽到,他講得有道理,佛怎麼連造五逆十惡、毀謗佛法的人還接受他?真懺悔,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,「浪子回頭金不換」,人真一回頭就是好人,不管他做多少罪業,一回頭就是好人。為什麼?這個道理是佛在《華嚴經》上說的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。佛是好人,他本來是佛,他造無量無邊罪業是一時糊塗,只要肯回頭,那就得原諒他,那就不能夠計較。你把這些理的東西搞清楚,你就能接受了,這是應該的。不肯認錯、不肯回頭,那一點辦法都沒有,我們明白這個道理。

      這底下說,「不能持名,何得往生」?臨命終時,一句佛號都念不成,這個人往生的緣就沒有了、就斷了。「故知凡夫往生,非憑自力」,這八個字重要。不是靠自己,靠自己,特別是造作罪業深重的,怎麼能往生?全靠阿彌陀佛第十九願、第二十願,靠這個,這連起來三個,十八、十九、二十,就靠這三願,這個三願保證你往生。「全仗彌陀大願加被,令不顛倒,始能往生」。這是彌陀大願加持,就是第十八、十九、二十,十八十念必生,十九發心念佛,二十,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不但往生,品位之高出乎我們意料之外。

      實在講,造極重罪業的人不是愚痴人,愚痴人做小罪業,不會造大罪業。大罪業都是大聰明人,都是大福報的人,要不然他怎麼能做得了?唐太宗往生我們相信,為什麼?我們看到他懺悔:我做錯了,人家叫我做明君,你看我現在變成這個樣子。這是什麼?這是表演出來給大家看。他造的罪業,殺人太多,開國的皇帝沒有不殺人的。打仗打了十幾年,武藝高強,武藝高強就殺人多,結果就要墮地獄。做了皇帝也不行,皇帝也得墮地獄。他之能夠出來,實在講他在做帝王的時候,他是佛門的大護法。不但護持佛教,他什麼宗教都護持,那個時候基督教剛剛傳到中國,他護持,伊斯蘭教也是剛剛傳到中國,他平等護持。所以他有功德,有功勞、功德。墮地獄,回頭了、認罪了,所以我們在這三願讀完之後,我們相信他能往生。何況他做了一樁大功德的事情,就是《群書治要》,這個對現前的社會有大貢獻,能救國家、能救民族、能救世界,他往生是個合理的。

      「如《圓中鈔》曰:娑婆眾生,雖能念佛,浩浩見思實未伏斷」。浩浩是廣大的意思,廣大什麼?見思煩惱。見思煩惱裡頭最重要的一關,就是情執。你看唐太宗到現在,大概一千六、七百年,忘不了他的皇后。所以他墮地獄與這個有關係,障礙他往生也是這個關係。這個他要是明白了,往生之後再去度他的皇后,這就正確了。他們夫妻感情好,這歷史上就有名的,好像長孫皇后過世的時候三十六歲,很年輕。皇后走了之後,他一生不再立皇后,就是紀念她。而且皇后葬的墳墓,他自己住的房子窗戶打開可以看到,念念不忘。現在從地獄出來,頭一個還找皇后,你看這個情執多重,這個麻煩多大!所以,見思煩惱沒有斷,這是真的,你看雖能念佛,見思煩惱沒斷。

      「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,原非自力而能主持,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」。這是一定的道理,我們見思煩惱沒斷,那就得依靠阿彌陀佛。你要不靠佛力,你沒辦法,一定要靠佛力。當然自己對這些情執要淡化,淡化一定要靠聽經,聽經的時間久了,這些理跟事都明白了,在日常生活當中自然就看輕,不那麼執著。真可以放得下,走的時候方便,這個阿彌陀佛是決定能夠幫得上忙的。如果情執太重的話,有時候佛幫不上忙,這個障緣太大了。關鍵就在臨終斷氣那一剎那,那是關鍵的時候。所以,祖師大德編的《飭終津梁》,就是送終,裡面要注意的事情,第一個就是念佛人臨終的時候,最好家親眷屬不在旁邊。這不是無情,這是送他到極樂世界去。因為家親眷屬親情重,一哭一鬧,一捨不得,好了他這動了感情,他又留下來,這就去不了;去不了就到六道去,這麻煩就大了。

      祖師大德這種教誨是真正的慈悲。家親眷屬離開,斷氣八個小時之後,再叫他們進來。如果是要更安全一點、更有保障一點,最好十二個小時,斷氣十二個小時之後家親眷屬來。這時候他走了,已經到極樂世界去,不受干擾了,可以。所以,學佛最好全家都懂,都有這個常識,都有這個知識,能夠合作。有傷心、有哭的,哭的聲音不要讓他聽到,最好是統統念佛,這個時候要忍耐、忍住,念佛送終,這是最安全的,這是真正對亡人有利益的。所以平常時時刻刻對阿彌陀佛存感恩的心,確確實實是靠彌陀第十八願、十九願、二十願,這個三願我們這些人才能往生。

      「雖非正念,而能正念」,只要這一句佛號不斷,這就是正念。雖非正念是什麼?你裡頭還有見思煩惱沒斷,這就不是正念。而能正念,在這個時候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其他一切妄念暫時放下。「故得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」,《彌陀經》上給我們說了八個字,「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」。一心不亂是平時功夫,心不顛倒是往生的這一剎那,這個時候非常重要,但是心不顛倒是從平時功夫裡頭鍛鍊出來的。這個世間什麼緣都要放得下,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訓練,喜歡的不貪戀,瞋恚的能忍住,不至於有怨恨心,不如意的事情沒有怨恨,常常保持清淨平等,這叫真功夫。

      「證諸小本唐譯與《悲華》兩經,此意益顯」,前面講過,底下有,底下他又引用。「小本唐譯」,小本是《阿彌陀經》,唐譯是玄奘大師翻譯的。這個本子很少流通,很少人看到,一般人看到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。玄奘大師翻譯的,經題叫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》,就是《阿彌陀經》。經文是這麼寫的,「臨命終時,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、菩薩眾俱,前後圍繞,來住其前,慈悲加祐,令心不亂」。這八個字好,這個心不亂是佛菩薩加持的,不是佛菩薩加持,這個功夫很難得,不容易。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你、來加持你。我們平時念到功夫成片,佛光一加持就到不亂,這個力量太大了。我們自己念到功夫成片,是生凡聖同居土,得到佛力加持,我們令心不亂,就算是事一心,是方便有餘土,你看提升多少。如果是理一心,那就提升到實報莊嚴土,這都有可能。所以善導大師講,「四土三輩九品,總在遇緣不同」,緣多重要。「可見凡夫臨終心不顛倒,亦不散亂,正念持名,全因彌陀慈悲加祐之力」,這經文上有。

      又《悲華經》有這麼一段經文,「臨終之時,我當與大眾圍繞」,這個我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跟這些諸佛菩薩圍繞,「現其人前,其人見我,即於我前,得心歡喜,以見我故,離諸障閡」,這個閡就是阻礙、就是障礙,「即便捨身,來生我界」,我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。諸位這個地方要記住,往生是活著往生的,見到佛了,再把身體捨掉,走了,不是死了以後往生的。所以,這個法門真正不死,沒有生死,活著去的,到極樂世界也是活著一生成佛。當生成就的佛法,不是第二生,我們這一生跟阿彌陀佛那個地方是接起來的,是一生不是二生,活著過去的。「又說願曰:所有眾生,若聞我聲」,這個聲就是名號,「發願欲生我世界者,是諸眾生臨命終時,悉令見我與諸大眾,前後圍繞。我於爾時入無翳三昧,以三昧力故,在於其前而為說法。以聞法故,尋得斷除一切苦惱,心大歡喜。其心喜故,得寶窴三昧。以三昧力故,令心得念及無生忍,命終之後必生我界」。

      這個裡頭有個專有名詞,寶窴三昧,沒有單獨的解釋,但是與這個類似的有寶印三昧、寶斷三昧、寶聚三昧,跟這個有類似的,這是術語。「寶印三昧。術語,百八三昧之一,觀法之實相」,這叫寶印三昧。「又入諸法無我,諸行無常,涅槃寂滅之三法印」,因為這裡有寶印,「謂之寶印三昧」。諸法無我,我是主宰的意思、是自在的意思。世間一切法是因緣生法,因緣和合而生,緣聚法就現前,緣散這個法就消失了。我們講緣聚、緣散,佛學的名詞。現在科學家講的名詞也很好,他叫糾纏,糾纏在一起,這個糾纏就是緣聚。有聚當然有散,聚就現形,散,散開之後這個形就消失,聚散無常,這個裡頭沒有我。諸行,行是行動,這個行也就是今天科學講的波動的現象,這個波動現象是沒有停止的,一個接著一個。而且它存在的時間是非常短暫,科學家告訴我們,它突然現前,立刻就滅掉了。彌勒菩薩告訴我們,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,這個念頭太微細了,這無常。涅槃寂滅這是講它的體,諸行無常實際上就像波浪一樣,水裡面起的波浪一樣,它的本體是清淨寂滅的。這三法稱為印,實際上一而三、三而一,說的是一樁事情。能夠見到諸法無我、諸行無常、寂滅涅槃,這都是證果,在小乘是阿羅漢,在大乘是法身菩薩,明心見性,你才能真正見得到。

      「寶斷三昧。謂菩薩住是三昧,則能斷除一切三昧煩惱諸垢,如有真寶能治諸寶,令得潔淨,是名寶斷三昧」。大概這個寶斷,現在好像是金剛鑽。它堅利,堅固鋒利,它能夠切玉,很多寶石用它可以能夠琢磨、雕琢,寶中之寶。

      「寶聚三昧,入此三昧,則一切境土」,境是境界,「悉為世寶,故名」。《智度論》第四十七曰:「寶聚三昧者,得是三昧,所有國土悉成七寶」。那就是極樂世界似的。諸佛如來所居住的實報莊嚴土,那就是寶聚三昧之所成就。這是《三藏法數》跟《佛學大辭典》裡面的一點資料。

      《悲華經》上所說的,跟玄奘大師所翻的《彌陀經》,裡面的意思完全相同。念佛臨終的時候,佛一定跟一些大眾來迎接你,來圍繞著你。這些大眾,我在前面也說過,肯定是無量劫中生生世世跟我們有緣的人,無論是善緣、惡緣。他們遇到佛法的緣比我殊勝、比我早,那些人念佛都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。今天我去,他們全知道,沒有一個不知道,都會跟著阿彌陀佛來歡迎我們到極樂世界,所以都來了。我們讀到這些經文就知道,到極樂世界不孤單、不寂寞。不要以為我這裡家親眷屬難分難捨,不知道極樂世界家親眷屬人數更多,多得你沒法子計算,他們都在極樂世界。如果跟我們沒有關係的人,他不會來接的,這是佛不度無緣之人。決定是哪些人?不是阿彌陀佛選的,不是挑選的,都自動的,全是有緣人。我們往生的人見到了阿彌陀佛,見到生歡喜心,見佛就得到佛的加持,你什麼障礙都離開了。這個時候你能夠捨身,捨身就是斷氣了,不要這個身體,來生我界。身不是我,這個時候曉得,身是我的累贅,把這個累贅放下,跟佛去了。

      「又說願曰:所有眾生,若聞我聲」,這個聲是名,就是阿彌陀佛這名號,聽到我的名號,「發願欲生我世界者」。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,或者是聽到《阿彌陀經》,知道極樂世界殊勝,知道阿彌陀佛的大願,發願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「是諸眾生」,這個人「臨命終時,悉令見我與諸大眾,前後圍繞」,你看能見到。「我於爾時入無翳三昧」,前面講的寶斷三昧、寶聚三昧,這個意思都相同。我們看名詞,翳是障礙的意思,入這個三昧,什麼障礙都沒有了。以三昧力,在這個人面前為他說法,他聞法之後就能夠斷除一切苦惱,心大歡喜,他也得寶窴三昧。「以三昧力故,令心得念及無生忍」,這個境界高了。寶窴三昧,小乘阿羅漢得到,大乘明心見性的菩薩證得了。令心得念,這就是一念心,在淨土法門裡面說理一心不亂。及無生法忍,無生法忍最低的是七地菩薩。所以我們知道,寶窴三昧能幫助他得一念心、得無生法忍,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。「命終之後必生我界」,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      「是經所顯他力妙用,彌為明顯」。《悲華經》、玄奘大師翻譯的《彌陀經》,兩本經裡頭對這樁事情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「《稱讚淨土經》是本經小本」,玄奘大師翻譯的,「《悲華經》說彌陀因地及極樂莊嚴,均明彼佛臨終接引攝受往生之殊勝願力,可見彌陀願王,妙德難思,大恩大力,不可稱量」。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。知恩才會報恩,知恩才會真幹。我們用什麼報恩?真幹就是報恩,決定往生見佛,一定要在這一生辦到。

      下面給我們解釋,什麼叫阿惟越致。阿惟越致是梵語,「又作阿鞞跋致」,鳩摩羅什翻譯的小本《彌陀經》上叫阿鞞跋致。梵文是一種梵文,翻譯是兩個翻譯,音都差不多,它是音譯的,意思是「不退轉,是菩薩階位之名」。「據《彌陀要解》」,蕅益大師作的,《要解》裡頭說,「阿鞞跋致,此云不退」,中國意思叫不退。有三種,第一個是「位不退,入聖流,不墮凡地」。位不退最低的是須陀洹,小乘須陀洹,大乘十信位初信菩薩。不要看他是初信,他位不退;換句話說,他永遠不會退成凡夫,他是聖人,叫小小聖。小小聖沒出六道,但是他決定不墮三惡道,也就是說,他決定不造三惡道的業。三惡道的業是什麼?貪瞋痴慢疑,他決定不造,這個不容易,小小聖也可貴!第二「行不退,恆度生,不墮二乘地」。這些小乘經裡面可以常常看到,阿羅漢、辟支佛遇到眾生剛強難化,他就算了,別度他,就退心了。你好意去幫助他,教他、勸他,不但不接受,甚至於還侮辱你,甚至於傷害你。所以二乘人會退心。只有大乘菩薩修忍辱波羅蜜,他真能忍受,他決定不退,這大乘可貴。

      第三「念不退,心心流入薩婆若海」,薩婆若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是一切種智,實際上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一切智是指總相,就是認識本體。本體沒有任何形相,叫真空。阿羅漢就能證得,所以他心是定的,他知道一切法空,他就能放下。但是這一切法怎麼來的,他不知道。菩薩比他智慧高,菩薩知道這一切法怎麼來的,種智,種是種種,道種智,種種道理,為什麼會有這一切法。所以,道種智是指相,一切智是指體,講體相用。知道體這個智慧是一切智;知道種種現象,這個現象起的作用,這都是屬於道種智,菩薩知道。成佛了,佛是一切種智,就是一切智跟道種智是一不是二。菩薩還不行,菩薩把它分成兩部分,不知道它是一樁事情。到如來的時候完全知道了,體相用是一樁事情,因緣果是一樁事情,整個宇宙是一體,根本沒有辦法分割,分割是看偏了、是看錯了,你沒有看到它全體。所以,一切種智是最為可貴,法身菩薩見性之後念念不退。

      「若約此土」,這就我們這個世間來看,釋迦牟尼佛教化我們,這三種不退,你看第一種藏教初果,藏教是小乘,須陀洹,通教見地,別教初住,圓教初信,這都是位不退。這些人你看藏通別圓,天台的四教,初果、見地、初住、初信,他們斷證的功夫相同,都是斷八十八品見惑,證得位不退。這個地方註得詳細。第二,通教菩薩,別教十迴向,圓教十信,「名行不退」。度眾生有功夫,有忍耐的功夫,再不好度的他也不會退轉、不會退心。眾生不接受,他在旁邊等,什麼時候可以接受他又來了。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,是對他說的,一個都不捨,不管你對他什麼態度,他絕不捨棄你,慈悲到極處。念不退只有別教初地菩薩、圓教初住菩薩,這是「名念不退」,其他的都沒有。所以,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我們通常講,《華嚴》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,《華嚴經》說的妄想就是根本無明,分別就是塵沙煩惱,執著就是見思煩惱,它用的名相不一樣,意思完全相同。如果我們能把見思煩惱斷了,就證阿羅漢果,超越六道輪迴。能把塵沙、無明斷了,這就是別教的初地、圓教的初住,離開十法界了,往生到實報莊嚴土,實報莊嚴土又叫做一真法界。

      下面接著說,「上言不退有三」,不退有三種,「最上名念不退」。「此土行者」,就是修行到這個地位,「別教須登初歡喜地」,初地菩薩;「圓教需至初發心住」,這個發心就發菩提心。真發菩提心,菩提心落實在生活上、落實在工作、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才叫真發菩提心;發了菩提心,沒有做到,那個不算。一定要做到,真正做到了,用心,心就是菩提心,這是什麼?圓教初住菩薩,別教初地。他們住哪裡?不住十法界,他們住實報莊嚴土。實報莊嚴土有四十一個階級,都住在這裡,叫法身菩薩,統統是明心見性。換句話說,他們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這裡文接著,「方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始能念念流入薩婆若海,薩婆若海,即一切種智海」,海是比喻深廣無際,「即如來果海」。「雙捨二邊,全歸中道」,二邊就是我們現在講對立,所有一切對立的念頭沒有了。頭一個我沒有了,有我就有對立,我跟人對立,眾生跟佛對立,這些對立的念頭全沒有了。全沒有這念頭是什麼?一體,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我是一體,一體沒有對立。二邊沒有了,不得已起個名字叫中道。你要從這裡頭去體會它的意思,如果你認為真的是有個中道,又對立了,中道跟二邊又對立。這個時候就告訴你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

      言語道斷,無法用言語來說,所以說「開口便錯,動念即乖」。開口想說,決定說不上,你也沒有法子說;動個念頭,動念錯了。不動念頭,不起心不動念,那就住在薩婆若海中,永遠是這個樣子,叫清淨寂滅。但是他起作用,眾生有感他有應,應的時候,應以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,應該給他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。這個應該不是佛的意思,佛沒有意思,佛不起心不動念,是眾生的意思,佛能夠隨著眾生的意思現身說法。佛現身沒有動念,沒有起心動念,佛說法也沒有起心動念。這是我們沒有法子想像的,這是事實真相,一定要知道。確實不好懂,不起心不動念能起作用,這是自性法爾如是,自性的德能本來就是這個樣子。起心動念是阿賴耶,那是哪裡的事情?是十法界裡面事情。這是出了十法界,出十法界沒這個事情了。但是雖出十法界,依舊能夠在阿賴耶識的範圍,就是十法界六道裡頭起作用。這才叫隨緣妙用,我們賢首大師所說的「隨緣妙用」。

      這末後一句話,「可見念不退之難證」。念不退是法身大士的事情,他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不用八識,叫轉識成智,他不用八識。「但今願言,十方眾生,聞名發心,一心念我,即生我剎,作阿惟越致菩薩」。小本《彌陀經》上也說,「極樂國土,眾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」。「《要解》又云:今淨土,五逆十惡,十念成就,帶業往生,居下下品者,皆得三不退也」,這句話重要。「下下品人,亦證三不退,一生圓成佛果,此乃十方世界之所無,唯極樂所獨有。如是勝異超絕,言思莫及」。念老的註解難得,把這些經典裡頭最重要的經文節錄在此地,讓我們同時看到,你不能不相信了。你相信,你得無比殊勝的利益,你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淨土。

      故《要解》又說,「非心性之極致」,這是講,這樣殊勝的法門,是真心、本性的極致。它怎麼成就的?他說心性裡頭的精華,阿彌陀佛用它來建立極樂世界,用它來幫助一切眾生一生成佛,這心性之極致。「持名之奇勛」,勛是功勛,奇是奇特、稀有。八萬四千法門比不上它,八萬四千法門是普通的法門,這是奇勛,奇特之門。「彌陀之大願」,都結歸到彌陀大願,四十八願。「何以有此」,此就是這樁事情,極樂世界,五逆、十惡,甚至於謗法,只要能回頭懺悔,念佛統統能往生,而且一往生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真難信!「今此兩願,於四十八願中,如箭靶之紅心」,至於第十八願,那是如紅心當中的紅心。實際上這應該是三願,十八、十九、二十這三願才是箭靶的紅心,是這個三願,箭靶的中心點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,這麼簡單、這麼容易。問題就在臨命終時你能不能遇到這個緣,能遇到這個緣就太殊勝太殊勝了。

      下面第二十一願「悔過得生」,你看特別有這一願。這一願說明無論你造什麼樣的惡業,遇到這個法門都有機會,平等成佛。不會因為我造的罪業,我往生恐怕在人家的後頭,不是的。真正懺悔他就超越了。我們看經文:

      【我作佛時。十方眾生。聞我名號。繫念我國。發菩提心。堅固不退。植眾德本。至心迴向。欲生極樂。無不遂者。】

      這是說聞名繫念,發心不退,必定生淨土。接著說:

      【若有宿惡。聞我名字。即自悔過。為道作善。便持經戒。願生我剎。命終不復更三惡道。即生我國。若不爾者。不取正覺。】

      這一段經文是第二十一「悔過得生願」。「無不遂者以前」,這段經文「同《魏譯》第二十願。(文句則兼取唐宋兩譯)」。下面,『若有宿惡』的下面,「則採自《吳譯》第五願(《漢譯》類之)結成此願,名為悔過得生。所異於第十八、第十九與第二十願者,端在宿世作惡之人,罪業深重,所受果報在於三途;今生聞名發心,悔過向善,至心迴向,植德求生,臨命終時蒙佛願加被,不墮三惡道,往生彼國,是為本願之殊勝慈德也」。這是把這一願,這一願的經文在五種原譯本裡頭怎樣會集的說出來。字字句句都有原文做根據,沒有改動,只是重新組合排列,全部都是五種原譯本的經文,這是讓我們看了之後能生起信心。

      前面這一段,這還是有解釋,註解裡頭還是有解釋。這一段裡頭最重要的,念老在此地說的,端在宿世作惡之人,宿世作惡,現世也作惡,只要那一口氣還沒斷就有救。作惡,一口氣斷了,後悔來不及了,那就沒辦法,三惡道去了;只要這一口氣沒有斷就有救。所以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教他念佛,這真的是有善根,一聽就相信,一聽就不懷疑,就馬上接受,就真念佛、真求生。信心不逆,願心懇切,念一句、十句都能往生,這個經還得了!不得了。這個法門贏得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讚歎,尊稱阿彌陀佛是「佛中之王,光中極尊」。這些事情,十方諸佛世界裡頭沒有的,只有極樂世界有。

      我們讀了這些經典,說實在的過去學的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、《楞嚴》,那裡頭有圓滿的道理。拿這些事,想到佛在那些大經裡面所說的,都找得到理論的依據,像法律一樣,我們找到了證據,有這麼一條。那就是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、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在經上找到根據。六祖大師說得簡單,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具足什麼沒說出來,《華嚴經》上這一句就把它補出來了。具足什麼?具足「如來智慧德相」。可見得一切眾生本來真的是佛,他不是假佛,與一切諸佛平等平等;不但與諸佛平等,與阿彌陀佛也是平等平等,這個我們相信。我們對於造作罪業的眾生、毀謗佛法的眾生,一切罪業以毀謗佛法罪業最大,大在哪裡?令一切眾生不相信佛了,令一切眾生造作罪業。這個影響的人數多、影響的時間長,那罪惡就更重。不管怎麼重,重到什麼程度,只要你一口氣在,你知道了、承認錯了,這一回頭,念佛全都能得度。在世間法律上你造這個重罪,非判死刑不可,在阿彌陀佛這兒行,你只要悔過的話,真正能往生,還能成佛。難怪古人所謂的,古人有問,佛陀所教,教的是什麼?古德回答的八個字,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一點都不錯,淨土法門裡頭,完全實現了,慈悲、方便真正達到極處。

      這些造作罪業的人罪業深重,果報都是在地獄,無間地獄、阿鼻地獄。這一生有這個緣分,聽到《無量壽經》、聽到《阿彌陀經》,《阿彌陀經》要聽《疏鈔》、《要解》,否則經聽不懂,《無量壽經》要能聽到黃念老這個集註。他的註解是集註,集註解之大成,他引用了八十三種經論,一百一十種古大德的註疏,總共引用一百九十三部書做這個註解,集註,精華!所以聽了之後相信了,發心我求生淨土,我要作佛去。悔過向善,至心迴向,至心是真誠心,真誠到極處。植德求生,植是培植,植德就是斷惡修善,改過自新,求生淨土。臨終的時候佛加持你,你決定不會墮三惡道,佛來接引你,帶你到極樂世界去。這是第二十一願「悔過得生」的本願殊勝慈德,慈悲到極處。「故云四十八願,願願皆為眾生,大悲慈父恩德無極」,這是讚歎阿彌陀佛,「我輩佛徒當何以報」?我們如何報阿彌陀佛的恩德?信願持名,求生淨土,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報佛恩,佛就希望我們快去。

      「願中繫念」,『十方眾生,聞我名號,繫念我國』,這個繫念「指心念繫在一處」,把念頭繫在一處,就是繫在阿彌陀佛,「不思其他」,這叫繫念。「如《觀經》曰:應當專心,繫念一處,想於西方」。這個重要,這是我們眼前就要做的一樁事情,把心繫念在西方,繫念在極樂世界,繫念在阿彌陀佛名號。『植眾德本』,植就是種植,他用栽培植物來做比喻,我們種植,植什麼?德本。「德本,如善根。德者善也。本者根也」,德本是德中之根本。「依是義故,彌陀名號,名為德本」。這跟我們說得非常清楚、非常明白,德本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。我們把心安在阿彌陀佛名號上,這就是「植眾德本」。

      如《教行信證》裡面說,「德本者,如來德號」。你看都有根據的,都不是黃念老自己說的。黃念老自己說,所以他高明,真有智慧,他自己要給這個經做一部註解,沒人相信,人家會批評他、會罵他。你算是老幾,你有什麼資格來註經?他這樣一搞,叫大家沒話說,五體投地,不是我說的,祖師說的,佛在經上說的。所以我看到他這個註解,我非常佩服他,太高明了。尤其是在他那個時代,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沒多久,在那個環境當中作個佛經的註解,談何容易?一句話說錯了,說不定馬上判罪。這個東西他拿出去:不是我說的,我抄來的,我是在這裡抄、那個本子抄來的,我東抄西抄抄來的,你要說錯是他們的錯,我沒錯。真高明!不是真實智慧,是想不出這個方法來做這部註解。也讓我們學的人,在這一部註解當中看到許許多多經論的精髓,祖師大德開示的法要,讀這一部註解就是讀了一百九十三種書。

      「此德號者,一聲稱念,至德成就滿足」,這個你得的利益、得的好處。「眾禍皆轉」,無論造作什麼罪業,統統都轉過來了。為什麼不念佛?有些人說我念佛念了好多年,為什麼我的業障還轉不掉?你把這個經好好念念,註解多看幾遍。你沒有做到至心,你的心是半信半疑,你的念裡頭摻雜很多雜念,功力不純,你沒有得到感應。你如果是至心稱念,肯定效果不可思議,你會有感應。「十方三世德號之本」,一切德號當中的德號,「故曰德本」。你要認識,認識你才能夠對它重視。你不認識,你對它不重視,這句阿彌陀佛,三歲小孩都會念,有什麼稀奇?他不知道,不重視。真正了解,對這個名號就非常重視,寶中之寶。聽到這句佛號、念這句佛號叫如獲至寶,斷煩惱、消業障,一點都不假。你的業障消不了,煩惱沒斷掉,是因為你不相信它。信它念跟不信它念效果不一樣,你有一分誠敬你得一分利益,你有萬分誠敬你得萬分利益,這個話印光大師講的。我們今天對這句名號要萬分的誠敬,我們得到的利益是圓滿的,不能掉以輕心,不能有絲毫懷疑。

      「宿惡,指宿世所造之惡,即過去生中之罪惡」。我根據前面,十念必生裡面講,最後一句,除五逆十惡及毀謗佛法的,它裡頭有這一句,這一句念老的註解註得非常豐富,引很多古大德的解釋。最後我們看到善導大師的註解,跟別人解釋不一樣。善導大師解釋,因為五逆十惡、毀謗佛法是一切罪業當中極重的,佛這個說法是希望人不要去做,是這個意思。不是有造這種罪業的人不能往生,還是能往生,就希望你不要做,所以用意在此地。我們就可想而知,現前造五逆十惡、毀謗佛法,只要承認錯了、回頭了還是會往生。這才真正叫極樂世界,真正稱得上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真的是普度一切眾生。不知道的,沒有受過聖賢教誨,從小沒人教過,現在的社會混亂,學壞了,他居然造了五逆十惡,居然造了毀謗佛法,能不能往生?能,肯定的,只要他回頭,只要他認錯。回頭、認錯當然這部經就重要了,他真的聽懂、真的看明白了,這一下回過頭來,決定得生。

      我們相信善導大師的話不會錯,善導大師跟智者大師出現在唐朝,隋唐這個時代,是佛門裡兩個聖人。歷史上有傳言,善導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智者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。當年外國的留學生,韓國、日本、越南,還有東南亞的,到中國來留學,多半都是這兩位大師的弟子。他們回去之後把佛法帶回去了,成立天台宗、淨土宗,都是那個地區國家的祖師。這些人當年在世,都是講經教學、著書立說,《無量壽經》註解在日本有三十多種,在韓國也有好幾種,大概有四、五種在中國流通,成績非常可觀,真的是有修有證。

      「悔者,改也,改往修來」,過去錯了要承認,把錯誤都改正過來。「悔過者,向佛法僧三寶懺悔罪過,誓不更造也」,在佛像面前,自己誠心誠意的懺悔。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,章嘉大師教我,特別跟我說「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」,形式是表面的,不重要,重要是你的心真的改過來了。形式上這種懺悔,有沒有沒有關係,你的心真改過來了。我們那個時候初學佛,叫我們對佛法僧去跪下來磕頭,我們不願意,我們那個膝蓋屈不下去。我跟章嘉大師三年,就像對一位老人、對個祖父一樣很親切,沒有跪過、下過拜的。所以好多人:章嘉大師還得了,你跟他那麼多年,怎麼拜都沒有拜過,也沒有皈依。這是一些朋友告訴我,然後我才曉得,要搞個皈依,他在善導寺做皈依,我就湊在一起順便拿個皈依證。這個話說的是真話,重實質不重形式,形式不是重要的。佛教的形式是做給誰看?是招生的、接引的廣告,因為佛不招生,佛謙虛。招生還得了!我是老師,你們是學生。中國人不幹這個事情,謙虛,我沒有資格做老師,你們來學是你們自己來的,我沒有找你來。那怎麼辦?所以定著很多你說儀規,有個舞台上表演,唱的有這些偈頌。這些偈頌都是讚歎佛的、讚歎老師的,讓別人看了、聽了有所感動:老師這麼大的德能、這麼大的智慧,我也來學。他自動來。絕不是勸他來,絕不是拉他來,不是的。我們學生自己學了之後有所表演,他看到了,這個德行是不錯,哪裡學來的?誰教你的?釋迦牟尼佛教我的,是這樣來的。決定沒有一絲毫貢高我慢的習氣,沒有自以為是的念頭,永遠謙虛。

      佛一生為我們表演,我們要記住。這個方法好,真跟你接觸了,接觸之後才曉得真好。你自動的到外面去宣傳,不是人家叫你宣傳,不是,全是自動自發的。所以佛的弟子沒有其他宗教多,其他宗教確實它勸這些人來相信,佛教不可以。佛要求弟子,你們所學的東西先做到,以德行去感召、去影響別人。今天佛教衰了,衰在哪裡?學習經教的有,不去做,沒有樣子給人看。社會大眾聽你講不相信,你講的你都沒做到,如果是真好,真好你一定做到。你沒有做到,勸我們來做,可見得並不可靠,不是真的。所以,如果要佛法再興旺起來,還是要從釋迦牟尼佛那裡開始做起,一定要先做到,不做到不行。

      我們在湯池做的那個實驗點,在開學之前我跟老師們做了一次交談。我就誠誠懇懇的告訴這些老師,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教學最成功的,釋迦牟尼佛、孔老夫子。他們教學為什麼會成功?為什麼能傳幾千年而不衰?就是他們說過一句話,「先行其言」。你想教別人、影響別人,把你所說的要先做到。釋迦、孔子先做到然後再說,所以大家相信,好老師,人家沒有話說。不是先說到然後我再做到,遲了一步,不行!要先做到然後再說。自己沒有做到就在外面說,說到最後怎麼樣?產生什麼效果?反效果,人家對你不相信了。你看你說的沒做到,全是假話。所以學生對你的信心生不起來。

      現在這個社會就犯這個毛病,所以社會大眾對老師瞧不起了。你要知道舊社會裡頭,老師雖然很窮,窮秀才,甚至於三餐飯都撈不著的,但是他的社會地位非常崇高。讀書人,尤其是教書的先生,走到任何地方,沒有人不恭敬。為什麼?讀書明理,聖賢之道在他身上。所以從前教書人不是像現在稱老師,以前叫什麼?稱夫子,孔老夫子是夫子的頭,稱夫子。你們看《了凡四訓》那個光碟,看看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》,俞淨意就是做夫子的。他說我們做夫子的人,就是現在說我們做教員的人。真幹。但是俞淨意做夫子是表面上幹,外表上裝的那個樣子,實際上裡面沒有幹。所以被灶神訓斥了一番,你做的全是表面的,你的心跟你的行為完全相反的,你造孽自己不知道。他不錯,到底是讀書人,一說馬上就明白了,馬上就懺悔,真的改過自新,命運馬上就轉了。沒有人跟他宣揚,實際上他改過自新的效果超過袁了凡很多,沒有把他這個故事詳細的報導出來,袁了凡比他還差很大的一截,真正是改過自新的一個最好榜樣。

      悔過,向佛法僧三寶懺悔罪過。在現今的社會,大家還不知道佛教,對這還有誤會。我們講求實質不重形式,內心真正懺悔,佛菩薩全知道。「本願名悔過得生,故知悔過乃往生之關鍵,蓋一切罪從懺悔滅也」。這句話要緊。罪用什麼方法滅?懺悔就滅了。不知道懺悔,你的罪滅不掉,罪滅不掉,一定有果報。果報在現前是災難,是疾病、是災難,在將來那在地獄,這叫真錯了!遇到佛法、遇到明白人、遇到善友勸導你,你一聽就明白、就覺悟,這是真的福報。沒有懺悔不了的罪業,我們要相信這句話,什麼樣的重罪,懺悔就能滅,就能滅得乾乾淨淨。「持者,奉持」。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,即生我國』,懺悔的人能夠信奉持名念佛,命終之後不會再墮三惡道。不但不墮三惡道,你求生淨土即生我國,「是本願之主旨」。後頭這段文非常重要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留在下一堂再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