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304集

    共578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1年9月21日啟講,2012年10月21日圓滿。

    黃念祖老居士集註,集經、論八十三種,祖師大德註解一百一十種,有緣遇到太希有了。開講第二遍,把我作的科判會進去,《淨土大經科註》。很詳細,我參考了慈舟老法師的科判。看經文、註解,段落層次更明白,從章法結構就能看到思想體系。無論出家在家,講解這部經,學習這部經,信行不退。一向專念是行,發菩提心是信,願生淨土,老實念佛不退轉,即得授記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0四集)  2012/4/23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六七六頁第三行:

      『佛法僧聲』。「佛法僧者,三寶也。《小本》曰:聞是音者,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」。這一句文,它含的意思深廣無盡。一切佛法的祕要(祕密、精要)就是三寶。三寶大家都懂得,三寶是一切佛法的祕要,知道的人不多。為什麼說它是祕要?佛門有一句諺語說,哪一法不是佛法!佛法兩個字怎麼講,先要把這個搞清楚,法就是萬法,就是一切法,佛是覺的意思,對於一切法真正覺悟、真正明瞭,這就叫佛法。所以一切法不出佛法僧,這三樁事情就把一切法統一起來了。佛是一切諸佛之所證,一切諸佛之所覺,所證所覺的就是這個法。所謂眾生,眾生對這個法他迷,他不覺,於一切法迷而不覺,這叫眾生。佛法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轉迷為覺,幫助一切眾生覺了一切諸法的真相,這就叫佛法。誰在幹?僧在幹,僧是修學佛法的人。僧這個字,現在人都把它看作出家人,其實那是不圓滿的,僧包括在家、出家,只要是學佛的都叫做僧。李炳南老居士自己稱僧。還有很多些老居士他稱半僧,他是半個僧,這都是分別執著還沒了,怎麼是半個僧?哪有半個的道理!他認為僧是出家人,我是半個出家人,頭沒剃,是這個意思。所以僧團,六和僧團,它包括在家居士,包括居士林,包括蓮社,那都叫做僧團。四個人在一塊修行,縱然是你的家庭,家庭有四個人念阿彌陀佛,修六和敬,這個家庭就是僧團。這得懂,不懂不行。

      所以佛法僧聲,在西方極樂世界,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,自自然然就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。怎麼念?念這句阿彌陀佛全包括了,佛法僧都在其中。一切諸佛如來所證之法,一切諸菩薩所修之法,都沒有離開這句佛號,這句佛號是總綱領、總原則,我們不能不知道,你知道之後才知道這個名號真正不可思議。諸佛如來讚歎名號不可思議,我們只看到這四個字,四個字裡頭深奧的意義我們不懂。為什麼?如果你真的懂,你就會真的幹,你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,一分一秒都捨不得把它放過。為什麼?這是無量無邊無盡的功德祕藏,你念一聲就是真修,這還得了!世間沒有比這個再寶貴的。我們看這句佛號要看跟空氣一樣,不能一分鐘不呼吸空氣,不能一分鐘不念阿彌陀佛。念阿彌陀佛是世界上最有福報的人、最有智慧的人,諸佛尊敬、讚歎,能不幹嗎?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的使命沒有別的,就這麼一樁事情,把阿彌陀佛名號功德講清楚、講明白、講透徹,讓大家都知道,只有這麼一樁事情。我們有這種心為正法服務,為一切眾生服務,所有服務項目裡面這是第一個項目,最重要的一個項目,可惜很多人不知道,把它疏忽了。

      在我們這一生當中,有夏蓮居居士提出這個會集本,將五種原譯本裡頭的精華一字不漏全都會集在這個本子裡頭,這本經是淨宗第一經,九種版本裡頭的第一本,又得到黃念祖老居士提供這樣豐富的學習資料,一百九十三部書,八十三種經論,一百一十種祖師的註疏,我們有緣見到,我們除了感恩之外,無量的歡喜、讚歎。末法眾生有福,沒有福你怎麼遇到?誰給你做這個工作?這兩樁事情做好了,我們有特別的緣分就繼承過來,弘揚光大,那就是我們的使命、我們的責任。障緣雖然多,我們有信心,我們有毅力,我們有智慧,都能突破,讓這個大法流通全世界,盡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法運常住世間,幫助眾生覺悟,知道念佛求生淨土,生到淨土就成佛了,就證得大般涅槃。這是自然,真正懂得,搞清楚、搞明白,他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,就是淨念相繼,都攝六根淨念相繼,他真做到。

      『波羅蜜』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是「到彼岸」,或者翻為「度無極,簡曰度。或事究竟」,究竟圓滿,就叫做波羅蜜。到彼岸,中國人有句俗話說到家了,就這個意思,印度人稱波羅蜜。到家就是你做得最好,你炒菜,菜炒得最好吃,到家了,功夫到家了,印度人稱波羅蜜。無論你幹哪個行業,無論你做什麼事情,做到盡善盡美都叫做波羅蜜。這個地方是用在修行上,用在斷煩惱上。確確實實,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統放下了,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都斷了,這叫到家了,叫波羅蜜。

      「以菩薩之大行,能究竟一切自行與化他之事」,這叫「事究竟」。參考資料裡頭有「大行」,《佛光大辭典》裡。「行業廣大之意」,行是行為,業是造作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叫做行業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都是幫助眾生圓成佛道,這是波羅蜜,這就叫大行,「指菩薩之修行。菩薩為求佛果菩提」,這個我們要學,我們今天在世間不搞別的,只求佛果菩提,佛果菩提就是成佛,菩提是覺悟。像過去、現在一切諸佛一樣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沒有一法不通,沒有一法不明瞭的,我要像他一樣,這是諸佛菩薩最歡喜、最歡迎的。「乃發大誓願,歷經三祇百劫」,三祇是三大阿僧祇劫,菩薩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,成佛了。後頭還有百劫,百劫是什麼?百劫專修相好。為什麼?相好能攝受眾生。如果佛相貌不好,人家看到掉頭就去了,誰願意跟他學?佛的相貌好,不想學佛的人看到這個相也想親近他,也捨不得離開他,所以相好是一種手段。相好是善因修的,善因善果。

      昨天丁嘉麗在問我,電影名星都想相貌好,花幾萬、幾十萬買化妝品,能不能把相貌化妝好?假的,那不是真的。真的相好一定要記住,中國古諺語裡頭有一句話說,看相的都知道,看相算命的,他們都常說「相由心轉」,都懂得這個道理。相由心轉,佛法裡面講的「色由心生」,意思完全相同。佛法的色就是相,今天講的物質現象。我們人體是物質現象,所有物質現象都受念頭的影響,我們念頭善,相貌就善;念頭不善,相貌就不善。人很慈悲、很和藹,你看他面孔,面相上一團和氣,歡歡喜喜;人要是發脾氣,你看那相很凶、很惡、很可怕,為什麼?有殺氣。這是平常你只稍稍留意你就能發現。心地清淨,相貌清秀;心地喜悅,就滿面笑容;心地有怨恨,相貌就很難看。要有嚴重的瞋恨心,那就帶著殺氣,你總想遠離他,不要接觸他的磁場。由此可知,你要身體好、相貌好,你要有好心,你要有好的行為,肯定它就轉。多久能看出來?三個月就看出來,就不一樣,半年效果就卓著,三年你的相就像菩薩。哪要化妝品,哪要浪費那麼多錢!拿那些錢去做功德,去救濟貧苦,多做好事,這才對你的相貌、身體真有幫助,真的化妝品。這百劫,百劫是這個意思。

      「修波羅蜜等諸善萬行,積大功德,故稱大行」。這菩薩幹的,我們要記住,要知道向他們學習。波羅蜜是說什麼?就是講的六度,修布施。布施不求果報,這個布施是功德。千萬不要以為說,佛氏門中捨一得萬報,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,佛氏門中種福是最大的福報,可是,你心裡有求來的,所得的是福報,不是功德;如果你什麼都不求,你修布施,這是功德,功德比福德不知道大多少倍。諸位一定要知道,福德出不了六道輪迴,功德超越三界、超越十法界,什麼樣的福報都不能跟功德相比,功德了生死、成佛道,福德不過享人天福報而已。人天福報之極就是帝王,人間的帝王、天上的天王,你願意去幹這個嗎?做天王、做人王的時候不錯,自己覺得很快樂,可是在那個位子上造業最容易。開國的帝王、亡國的帝王他們到哪裡去了?幾乎全在地獄。開國的帝王,帝王造地獄業,為什麼?戰爭、殺人,用武力統一這個國家殺多少人!所以叫地獄業。亡國的帝王荒淫無道,虐待百姓,只顧自己享受,不顧人民死活,也是造地獄業。這個事情幹不得的。當中那些帝王享祖宗的餘福,如果沒有大善大惡,福報享完了他到人間,很多墮畜生道,不至於墮地獄。

      這些業因果報都在我們眼前,我們要看清楚、看明白,要常常提醒自己,眼光要看遠。古大德常說,聰明人有前後眼。前是什麼?看過去,歷史的教訓;後眼是什麼?看未來,有六道輪迴。不但惡業不能造,這個業是什麼?口業、身業,這個不能造,念頭都不能起;念頭是意業,不善的念頭不能起。有些時候我們起的是善念,沒有智慧,自以為是善,但是這個善會變成惡,我們沒有預想到,那怎麼樣?無意當中造了惡業。惡業要是很大、很嚴重,受害的人很多,受害的時間很長,依舊造了地獄業。由此可知,智慧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樁大事,人不能不求智慧。智慧在哪裡求?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頭求。真的,清淨平等心生智慧;心不清淨、不平等,想出許多好主意,常常這些好的東西變質了,變成壞的東西,變成害人的東西。

      諸位想想,發明原子彈的人、製造原子彈的人,原來是好心,確實,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。沒有原子彈,沒有原子彈也結束,不過遲幾天而已,用原子彈提早了幾天。日本在那個時候民窮財盡,已經沒有能力了,兩顆原子彈立刻宣布投降;如果沒有兩顆原子彈,大概還會延長頂多一年,他就要宣布投降,他沒有辦法了。但是原子彈帶給世間人的災難多大他們沒想到,全世界的人心惶惶不安,就怕發生核武戰爭。讓人們的心裡有這麼大的威脅,發明的人、製造的人他要負因果責任。這什麼果報?地獄果報,你讓那麼多的人身心不安穩。他懷著恐怖,不能像以前那種人生活在這社會上心地清淨,沒有憂患。這個東西縱然不打仗,那麼多原子彈擺在那裡,每個人都曉得,一顆原子彈毀滅一個城市。科學家透露的信息,全球每個國家製造的這些核武,可以毀滅地球一百次,這是多麼可怕的災難,為什麼幹這個事情,發明這些東西?如果是受過中國傳統教育,他決定不幹這個事情。中國傳統教育裡面教你起心動念要多想想,對人類帶來多大的禍福,對後世產生多大的影響,他要從這上去考量,這上一想就不敢做了。

      中國人,現在外國人對中國人看法不一樣。我一九八二年第一次到美國紐約,沈家楨邀請我講《普賢行願品》,時間不長,只講一個星期。老居士請我吃飯,在座不少美國人,他那些好朋友。就有一個人提出個問題來問我,他說過去歐洲人、歐美的人把中國人低估了,認為中國是野蠻人,沒有文化,沒看在眼裡,現在歐美人對中國人看法跟從前完全不一樣,知道全世界一個一個的來比較,他說中國人第一,中國人有智慧。一個一個比,中國人第一;兩個兩個比,猶太人第一;三個三個比,日本人第一。這意思是什麼?中國人不團結。末後問我一句話,為什麼中國人不團結?我聽到他問我這個話,我就對他笑笑,我說上帝安排的。他沒有想到我回他這句話,上帝安排的,他就愣住了,怎麼是上帝安排的?我說中國人團結你還有飯吃嗎?大家哄哄一笑就了之。中國人這麼聰明,又團結,你還有飯吃嗎?那這世界不是中國人獨霸了嗎?我說上帝安排的。確實在全世界,族群最團結的是日本人。日本人在美國,家裡面用的東西全是日本造的,他不會買別人的東西,這是他愛國家。日本人一定進日本的商店,日本的百貨公司。這是什麼造成的?教育。日本人真愛國,對天皇真服從,沒有話說,把天皇當作神,這個我們對他很了解。這些話提醒我們,中國人應當團結。

      外國人佩服中國人,但是瞧不起你,你不能團結,自私自利。但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是團結的,不團結也不過一百多年,頂多一百五十年。為什麼搞成這樣?跟外國人學的,個人主義。怎麼知道中國人團結?諸位讀歷史,知道中國人的家,你就曉得他團結。團結這兩個字,在中國古代上找不到,從外國翻來的,為什麼?五倫就是團結,還沒出生下來就團結,還用得著講團結嗎?用不著了。不團結的人才講團結,已經團結的人還講什麼團結?中國團結在一起五千多年了,那個家要不團結還得了?家沒有規矩還得了?那就家破人亡。不團結就家破人亡,團結你的家就興旺。中國人團結在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這全世界找不到的,所以這個國家五千年來長治久安,永遠是大團結。歐洲羅馬帝國存在一千年,亡國之後再不能夠團結、再不能夠復興。中國從漢朝統一之後,一直到今天都保持統一,統一就是團結。這歷史擺在面前,大家都看到的,怎麼能說中國人不團結?

      中國人今天確實疏忽了,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疏忽了,道德疏忽了,因果不懂了,只求自私自利,只求個人的欲望,沒有想到別人。中國古人不是的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任何一樁事情,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別人,他頭一個就想到他的家人。中國過去的家,人數至少都是兩百人以上,大家庭,普通家庭大概三百人左右,普通的,人丁興旺的六、七百人。人丁最興旺曾經超過一千多人,皇帝知道了送個匾給他,「天下第一家」,人丁興旺。

      我們學佛,佛是個大家庭。所以《地藏經》上,講偷盜的罪,佛說造什麼樣的罪業佛都有辦法救你,盜三寶物佛不能救。那什麼原因?就是佛教是一家人,只要你學佛,遍法界虛空界,無論哪個佛國土的眾生學了佛都是一家人,不分族群、不分信仰。佛是教育,佛不是宗教。釋迦牟尼佛在世,佛門有很多弟子是虔誠的宗教徒,宗教歸宗教,學佛歸學佛,不衝突。《地藏經》大家常讀,婆羅門女那就是婆羅門教的,她不是佛教,她跟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學習,是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弟子,是婆羅門教的信徒,沒有改變宗教。為什麼?因為佛不是宗教,佛是教育,佛不會要求你改變宗教,你自己也認為沒有改變的必要。就像學生在家有父母,在學校有老師,老師跟父母不衝突;佛是老師,宗教裡神是你的父母,沒衝突。

      佛教不但跟任何宗教不衝突,跟任何族群不衝突,跟任何制度不衝突。為什麼學佛頭一個條件就要把邊見放下?邊見是二邊對立。首先要放下的,第一個放下身見,第二個放下邊見,邊見就是決定沒有對立。真正學佛人,在這個宇宙之間沒有對立的,他跟我對立可以,我不跟他對立。為什麼?不對立是一體。這是佛法中心的一個理念,就是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跟我們自己是一體。賢首國師《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》講得清楚,過去我們學過兩遍。這篇論文一共分成六段,第一段講本體,宇宙萬有的本體,宇宙萬法從哪來的。這個本體是自性清淨圓明體,我從這來的,你也從這來的,他也從這來的,宇宙從這來的,萬事萬物全從這來的,一體!一體的核心就是親愛,中國人講父子有親,佛法裡面講大慈大悲,這是核心,學佛就是學這個東西,所以佛法不離自性。宇宙從哪裡?從一體,起二用。怎麼起來的?一念不覺,這一體裡頭產生變化。一體裡頭什麼都沒有,一念不覺它產生幻覺,這叫無明,這叫阿賴耶。從阿賴耶逐漸演變,愈演變愈複雜,宇宙這麼出現的。中國古人有這個概念,沒有佛經講得這麼詳細,譬如道家講,「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萬物」。他講的太極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;他講的兩儀,兩儀是陰陽,在佛法講二用,一個是宇宙現象現前,一個是我現前,先有我,同時就發生宇宙。這個現象就像原子分裂一樣,愈分裂愈多,變成整個宇宙的森羅萬象。這些現象的關係,因為是一體,所以它關係非常密切。

      賢首大師給我們講三種周遍,那是講關係。我們起心動念,念頭才起,周遍法界,遍法界虛空界全知道。我們念頭才起,這是心起作用,身,身是物質。物質是細胞構成的,細胞是原子構成的,原子是粒子構成的,粒子現在講夸克構成的,夸克找到最後微中子,最小的物質,最小的物質再分析,物質現象沒有了,出現了什麼?出現是念頭的波動現象。所以科學家明白了,物質從哪裡來的?物質從念頭裡產生的。這跟佛法講的一樣,佛法說物質從哪裡?物質從心生的,心就是念頭。所以大乘法總結一句,全體是心。全體是什麼?全體是念頭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那個心就是心想,心想就是念頭。宇宙之間一切法心想生,我們的心想純淨純善,就是極樂世界。今天我們的地球會變成這樣,我們地球上居民不善,念頭不善、言語不善、行為不善,造成這樣情形,果報現前。不是自然,沒有自然,自然是最健康的,自然是最美好的,違背了自然。純淨純善就是自然,極樂世界純是自然,沒有絲毫破壞。我們今天地球上居住的地方,人也好,統統不自然,完全把自然破壞了。對自然這個概念非常模糊、不清楚,造成今天的現象,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學佛說實在話,回歸自然、回歸自性,這個人就叫成佛。所以菩薩要修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這是基礎,所謂的扎根教育,這個東西有了再修六和、六度,六和、六度是菩薩行;再向上提升,普賢十願、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那叫大行,大菩薩所修的。但是你一定要知道,沒有堅實的基礎,大行是不會成就的,它要有根基。彌陀四十八願一定要有普賢十願做基礎,普賢十願一定要有六波羅蜜做基礎,六波羅蜜一定要有六和敬做基礎,六和敬一定要有三皈五戒十善做基礎,這才能修得成;三皈五戒十善沒有,全部都落空,都是假的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這個次第應當要遵守,循序漸進,不能只看到大乘好看,你做不到,你能說不能行,是假的不是真的。

      下面「反之」,反過來,「聲聞、緣覺等二乘之行,則稱為小行」。小行到哪裡?給諸位說,小行只到六和敬,三皈、五戒、十善、六和,他們的主要功課是十二因緣,是苦集滅道四聖諦,他們沒有六波羅蜜,沒有普賢十願,沒有彌陀四十八願,他沒有這個,所以叫小行。這是一般的說法。「此外,於天台宗,指摩訶止觀中之四種三昧為修大行」,這是天台家說的。「日本真宗教行信證中」,真宗是密宗,這裡面講的,教行信證中之行卷「則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為大行」。這個有道理,這是真正懂得淨土的。為什麼?「此名號攝諸善法,具諸德本」,這是內行人講的話,「是眾生往生之行業」,這就說明往生淨土是大行,「以詮顯眾生之口業」,這大行。念阿彌陀佛是大行,禮拜阿彌陀佛是大行,心裡面想阿彌陀佛是大行。所以「稱名屬報恩之行業,則稱報恩大行」,說得好,說得一點都不錯。

      我們再回頭看這個註解,「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,到涅槃之彼岸,故名到彼岸」。在我們末法時期,在現前這個環境之下,除了念佛之外,沒有第二個方法能做到,我們心裡要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八萬四千法門,現在只剩下這一門能幫助我們,而且這一門難信易行,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,什麼人都可以修,往生到極樂世界,成就是平等的,不可思議的法門。我們這一生遇到了,一定要把握住,絕不能放鬆,這是我們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,這不是小事。「因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」,這個大行指念佛,念佛確確實實超越了八萬四千法門,超越了無量法門,一切法門的境界比不上它的廣遠,廣是廣大,遠是影響,「故名度無極」。念佛法門號稱度無極,這就不是一般法門能夠相比的。

      『止息』。「止者,停止之義,住止於諦理不動也」,息是休息。我們今天就要把心住止於阿彌陀佛名號上不再動搖,這就對了。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我的生命,就是我的永恆,它是真實的。本經所說真實之際、真實智慧、真實利益,三種真實都在這一句佛號當中,其他的可以不必操心,可以不必牽掛,只要有阿彌陀佛。就像章嘉大師六十一年前教給我的,你的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,佛菩薩照顧你,你什麼都不要操心。我聽了老師的話無量的歡喜,只要一心在大乘經教當中。那個時候我還沒有信心修淨土,心心念念在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;跟李老師,老師把《楞嚴經》介紹給我,所以我經教的基礎是在《楞嚴》上建立的。學經的時候,先後《楞嚴》講過七遍,第一遍完全是依李老師所說的複講。這是學經的規矩,複小座,完全要用老師所講的,自己不能夠隨便加一句進去;漏掉沒有關係,不能增加。要學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學這六個字。以後學多了,看古人註子也看得很多,可以觸類旁通,應機施教,那就不一樣了。我們從《楞嚴》、從《法華》、從《華嚴》認識了淨土,我對淨土產生信心,真正發心想學,得力於這三部大經,沒有這三部大經,真叫難信之法。

      我相信之後就不會動搖,但是還有很多雜念,看到這個世間太苦了,許多志士仁人想找治國的方法找不到,想找讓這個世界再能恢復到二、三百年前的安定和平也找不到。我們有緣,在澳洲接受大學邀請,代表學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,這就是我學佛夾雜的這些東西。可是這些東西現在也可以放下了,為什麼?我們找到《群書治要》,找到《國學治要》,大家依照這個學就行了。這兩部書,對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些智慧、理念、方法、經驗、效果,幾千年的聖賢全部記錄在其中,是大家最好的參考資料。我就退回本位,一切活動我也不要參加,我每天搞我的本行,講經教學,把這部《無量壽經》把它講清楚、講明白,幫助大家建立信心、願心,我們就老實念佛,求生淨土,這是人生第一樁大事。附帶的這個事情,這兩部書好,我想得沒有它周到,比我想得周到,比我想得圓滿,所以讓年輕人他們去做。我們今天要止、要息,要把心停止在阿彌陀佛名號上,停止在《無量壽經》上,讀誦的只有這一部經、這一部註解,其他的全都不要了。

      《止觀》第三卷說,「息義者,諸惡覺觀,妄念思想,寂然休息。故息者,息諸妄念」。這意思講得好,我們念頭歸一,什麼都不想,只想《無量壽經》、只想阿彌陀佛。其他都不想行嗎?行!你一定要相信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不會妄語,阿彌陀佛答應的話一定作數的。那有人想,災難來的時候我沒得吃、沒得穿。阿彌陀佛替我準備好了,我不要準備,我要準備他就不準備了,為什麼?你自己會準備,不需要我幫忙。我什麼都沒有預備,他非幫忙不可,到那個時候沒得吃的他送來,沒得穿的也送來。這找靠山重要,別的靠山靠不住,阿彌陀佛是決定可靠。你得有這個信心,這是難信之法,你要真肯相信。當年章嘉大師教我,我相信,經過六十年果然沒錯,六十年來都是阿彌陀佛照顧。我自己有時候想打妄想,最後想想,我的妄想錯誤了,浪費了時間、浪費了精神,一切還都是阿彌陀佛安排的,不用操心。這些話都是真話。我們要永遠止息妄念、止息雜念,心裡頭很單純,就是一句佛號。「此就所觀而得名」,止息,「故止息即止觀」。

      「又《止觀三》曰」,三是第三卷,「法性寂然曰止,寂而常照曰觀」,這是自性的止觀,這是如來果地上的止觀。換句話說,止觀不是從外來的,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,自性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寂就是止,照就是觀。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,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這是觀,這是自性的觀。觀了怎麼樣?觀了一切清楚明瞭是智慧,觀了決定沒有受影響、沒有受動搖,這就叫止,這就叫寂。所以寂跟觀是同時的,寂跟觀不是兩樁事情,一樁事情。見,見要不動心。修止觀最好的地方是什麼?百貨公司,外國人講的mall,那個裡頭修止觀,真功夫。去逛mall,你看產品日新月異、琳琅滿目,看的什麼?清楚、智慧、明瞭,不動心,沒有一樣東西想要。修定,那禪定,高級的禪定是這個修法,不是閉了門面壁,那個沒用,境界一現前心就亂了;就在境界裡頭如如不動,這修觀。

      我們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善財童子的五十三關,我叫它那關口,考驗他的,五十三關他都通過,就用止觀通過。觀是什麼?樣樣清楚;止是什麼?如如不動。善財童子的根本法門是什麼?就是阿彌陀佛,他就把心定在阿彌陀佛名號當中。無論什麼境界現前,五十三參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他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給人家有問有答,內心裡頭確實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叫止。定慧雙修,五十三個階級達到究竟圓滿,這成佛了。所以一定要懂這個意思。我們從早到晚張開眼睛、豎起耳朵,六根對六塵境界在修什麼?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外面境界了了分明,如如不動,一心只求往生極樂世界。有時候還想經中的境界,經中境界是極樂世界的境界,也要用止觀去修,看得清清楚楚,如如不動,念頭只有一個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念,真修淨土。

      下面這愈講愈深。這也是《止觀三》裡頭說的,「無明即明。不復流動,故名為止。朗然大淨,呼之為觀」,這又更進一層。明跟無明不二,明是覺,無明是迷,這意思是什麼?迷覺不二。為什麼說迷覺不二?迷的心是自性,覺的心也是自性,自性裡頭沒有覺迷。這是從體上看,它是一不是二,入不二法門。生死跟涅槃不二,生死之體是自性,涅槃的體也是自性,從性上看它是一,它不是二。所以空叫真空,有叫妙有。妙有是什麼意思?非有而有,有即非有。真空不空,不空就是真空。心入這個境界,真的叫一念不生,圓滿成就了。

      「又《止觀輔行》曰」,這都天台家的,「中道即法界,法界即止觀。止觀不二,境智冥一」,這是禪宗裡頭常講的向上一著。什麼是中道?一念不生是真正中道,有念就不是中道,有念無念統統沒有了,這才是名符其實的中道。這什麼?就是法界,擺在我們面前,不是距離我們很遠,就在面前,我們迷了不知道。讀這些經文,豁然把我們喚醒了,我們知道這個事實真相,法界就是止觀,止觀是一不是二,叫止觀不二。境智冥一,境是外頭境界,是所知,智是能知。能知是智慧,所知是境界,能知的智慧跟所知的境界融合成一體。這個不好懂,我們過去對這個模糊,現在我們很清楚,為什麼?看到科學家把微中子一分析,原來是念頭波動的現象,這不就境智冥一了!能知是波動的念頭,所知是念頭產生的物質現象,它確實是一不是二。這個冥當作自然講,自自然然是一個;不是我們說它是一個,統一的,不是,它本來就是一個。所以古人有句話說得好,「若人識得心,大地無寸土」,這兩句話幾十年來我們真懂了嗎?沒懂。現在看到科學家這個報告懂了,才知道古人總結的一句話,在佛法裡面它不講物質,它講色,色法,色就是物質現象。把整個宇宙總結為兩個現象,一個物質、一個念頭,念頭是精神現象。現在科學也是這麼分的,分作物理、心理,境智冥一就是心理跟物理它是一個。它本來就是一個,不能分的,你分就錯了,你分了你就違背自然現象、違背真理,不能分的,它確實是一個。

      微中子多大?科學家告訴我們,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等於一個電子。電子多大我們看不見,電子是原子裡面的一部分,原子這一分析,看到有原子核、有電子、有中子。那我們曉得,科學講的原子應該是佛經上所講的微塵,阿羅漢能看見,再分阿羅漢看不見了。從原子再分析,科學家稱為粒子,基本粒子,基本粒子有幾十種,再分析稱為夸克,夸克也有幾十種,這些東西佛用一個名詞取代,叫色聚極微。這個名詞很有意思,色是物質現象,很微小的這些物質現象聚集在一起叫色聚極微。最小的那個叫極微之微,那就是現在科學發現的微中子,佛說這個不能分,分了就沒有了。現在科學家把這個分了,分了真的沒有了。

      德國普朗克,愛因斯坦的老師,他一生就研究物質,物質到底是什麼被他搞清楚了。根據他研究的結論,他說世間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,物質是假的,不是真的,物質的基礎是念頭,它是意念波動產生的幻相。那真叫無盡無數的幻相糾纏在一起,看到好像有物質這個東西,他說其實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他一生在科學裡最大的貢獻,把這個東西搞清楚了,說出這個地球上四百多年科學,最大的一個誤會就是二分法,把所有的現象分作物理跟心理這兩樣東西,錯了,不能分,它是一不是二。所以科學家根據這個理論也觀察到,這科學的實驗,提出以心控物,意念決定可以控制物質,有這個能力。大家頭一個想到,我身體是物質現象,心、念頭可以控制物質,那好辦,我這身體什麼毛病的話,我自己可以改變,科學得出這個結論。真的,意念可以幫助我們身體恢復健康。懂得這個方法,也不必去搞美容,也不必搞什麼健身,只要有健康的意念,就有健康的身體,就有健康的美。

      純淨純善,所以佛有八萬四千相,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,身體紫磨真金色身,永遠不壞,那是什麼?念頭造成的,純淨純善。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之美好,諸佛剎土當中第一,沒有超過它的,為什麼?那邊人念頭純淨純善,沒有一個雜念,沒有一個妄想。中國人所說的,「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」,極樂世界是福地,往生極樂世界是最大福報的人,都到那裡去了,有福的人居福地。他怎麼修的?念阿彌陀佛修的。念阿彌陀佛是最大的福報,沒有比這個福報更大了,你真把這部經看懂了、搞清楚了,你就相信。世出世法裡頭最大的福報是念佛,最大的智慧也是念佛,念佛確實福慧雙修。我們不可以把這句佛號中斷,一分一秒都要爭取,我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念阿彌陀佛,累積福慧,這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,今天講條件,這是我往生的條件,要拼命念佛。

      『寂靜』,前面講到「諸根寂靜」。『無生無滅』者,「涅槃之真理,本來無生滅」。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,開悟見性的時候,他說出五句話,這五句話就是他聽《金剛經》開悟的報告。第二句說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」,自性不生不滅。本來不生不滅是自己的真心,是自己的本性,本來清淨,本來不染。所以我們一切的染污並沒有染污到真心,染污著妄心,阿賴耶是妄心。阿賴耶是真心的影子,影子有染污,真心沒有染污。就好像我們看電影的銀幕一樣,銀幕是真心,銀幕上顯出的畫面是假的,畫面有染淨,銀幕絲毫不染。我們要回歸到銀幕,要放下畫面,這就對了。一定要了解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不是真的。這都是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,境界由淺而深逐漸向上提升,達到究竟圓滿。

      淨宗用的方法就一個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不改,這叫方便法門,方便當中的方便。其他法門還不斷的要調整,唯獨淨宗沒有調整,就一句佛號,初發心的時候念它,到等覺菩薩還是念它,永遠不變。如果說是有變化,我們初學凡夫念它,不知道它的意思;等覺菩薩念它,字字句句無量義,這個無量義就是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佛法統統包括在其中。所以這句佛號念不厭,愈念愈歡喜,為什麼?它有無量義在裡頭,無量義帶給你無量的法喜、無量的欣慰、無量的歡喜。這個無生無滅,涅槃的真理,本來無生滅。

      「《仁王經》曰:一切法性真實空」,一切法,世出世間都包括在其中,六道十法界一樣都不漏,這一切法,它的性真實空。空要加個真實空,不是我們一般對空這個概念,這個概念是錯誤的,我們一般把這個空,認為空什麼都沒有;它這個是空,但是它什麼都有。什麼都有,為什麼說它空?什麼都有,它沒有形相,叫妙!惠能大師五句話,「本自清淨,本不生滅,本自具足」,本自具足就什麼都有,但是怎麼樣?它是空寂的,這叫真空。第四句「本無動搖」,第五句「能生萬法」,它什麼都沒有,它能生萬法。我們今天最好的就是用電視的屏幕、電腦的屏幕,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,可是你按下頻道它什麼都有,什麼都有就是本自具足。沒有緣的時候它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沒有不能說它空,為什麼?它能現萬法。它有緣它就能現,能現實報土,清淨的法界,能現十法界、能現六道。六道跟十法界這是現象,這染污的現象,染淨不二。染淨不二從哪裡講?從體相用上來說,三無差別。大乘教裡頭講這個講得很多,不好懂,理太深,事太妙、太微妙了,真正是不可思議。

      《仁王經》上講的是「一切法性真實空,不來不去,無生無滅」。《圓覺經》上說,「一切眾生於無生中,妄見生滅,是故說名輪轉生死」,這些經上都說的是這樁事情。下面一句,「清涼云:若聞無生者,便知一切諸法,皆悉空寂,無生無滅」,這裡頭,一就是一切,一切就是一,一多不二,這是華嚴境界。我們聽到不生,就知道不滅,就知道一切法統統是這個現象,沒有例外的。不生不滅,這是真的。生滅是什麼?生滅是念頭,念頭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

      佛經上講的念頭,我們一般人都誤會了,我們在《菩薩處胎經》看到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的對話才恍然大悟。佛問彌勒菩薩,「心有所念」,這是講我們凡夫心裡起個念頭,懷念一個人、懷念一樁事,你動了個念頭,佛說這個念頭「有幾念、幾相、幾識耶?」問彌勒菩薩。彌勒菩薩是佛教裡頭的心理學家,為什麼?法相唯識學就是佛教的心理學。彌勒菩薩回答說,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。這是答覆他心有所念,有幾個念頭,這一彈指。一彈指的時間太短了,一彈指裡頭有三十二億百千念,百千是十萬,三十二億乘十萬,三百二十兆,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。我們能看到現象嗎?能。為什麼?這一彈指,如果一秒鐘,大概我可以彈四次,我相信有人比我彈得快的,應該可以彈五次,五次乘三百二十就一千六百兆,單位是兆。一彈指算是一秒鐘的五分之一,五分之一秒,五分之一秒三百二十兆,會讓你有個概念,但是概念毫無意義,就像閃電的光,一下就沒有了。多長的時間?五分之一秒,能看到一點東西,但是看不清楚。我們要看清楚東西要看多久?至少得一秒鐘,或者是二分之一秒,不是五分之一秒,二分之一秒鐘能看清楚,有點現象,就是二分之一秒,一秒鐘那就沒有問題,看到這個現象的意義,它就滅掉了。

      但實際上,剎那都太長了,時間太長了,這個念太短了。我們才真正明瞭,佛經上常講的一念,一念用現在的話來說,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那叫一念。這一念裡面怎麼樣?這一念裡頭有形,形就是物質現象;有識,識就是意念。換句話說,從這句話裡頭我們才了解八識,八識是在一念當中成就的,也就是一般大乘教裡面講的五蘊,色受想行識。彌勒菩薩把物質現象用色來代表,受、想、行他用念來做代表,受想行是屬於念,那個識是阿賴耶識,末那識、第六意識,第六識是分別,末那是執著,阿賴耶是記憶,就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裡頭完成的,五蘊統統具足,八識統統具足;八識就是五蘊,五蘊就是八識,不可思議!

      過去我們學經教,對這個問題始終是模糊,搞不清楚、搞不明白,到今天看到最近量子力學家研究報告,我們才搞清楚、才搞明白,佛經上講的是真的不是假的。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講的,現代最近三十年的科學家把它證明了,是真的不是假的,這還得了!佛是怎麼知道的?佛沒有用科學方法,沒有用這些儀器,也沒有用數學去計算,佛是用禪定的功夫。什麼樣的禪定能夠看到這個現象?大乘教裡常講八地以上。八地菩薩向上,九地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這五個位次是八地以上,最高的是妙覺,那是佛不是菩薩。總共五十二個階級,最高的五個位次能看到,宇宙人生的真相看到了,曉得怎麼回事情。什麼回事情?萬法皆空。所以《大般若經》,這佛門最大的一部經典,六百卷,我看過一遍,做了個總結,我的總結十二個字,「一切法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」。佛開講這個法門,學生,這聽眾,已經有二十年的基礎佛才講,大家聽了才能接受,才不會驚訝。初學不能說,說的時候他就跑掉,嚇走了,不能接受。所以佛說這個法門,前面有十二年阿含、八年方等,才講般若,給你講宇宙人生的真相,那就是一切法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,這是諸法實相。可是十法界的眾生迷在假相裡頭,在那個裡頭起惑、造業、受報,這些眾生怎麼辦?跟佛菩薩一體,佛菩薩決定要幫助這些人離苦得樂。眾生有感,他們就來應,感應所現的這個境界相是非常非常複雜,不能不知道。眾生有感是起心動念;菩薩來應,不起心不動念,兩回事情,都必須要知道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