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212集

    共578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1年9月21日啟講,2012年10月21日圓滿。

    黃念祖老居士集註,集經、論八十三種,祖師大德註解一百一十種,有緣遇到太希有了。開講第二遍,把我作的科判會進去,《淨土大經科註》。很詳細,我參考了慈舟老法師的科判。看經文、註解,段落層次更明白,從章法結構就能看到思想體系。無論出家在家,講解這部經,學習這部經,信行不退。一向專念是行,發菩提心是信,願生淨土,老實念佛不退轉,即得授記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一二集)  2012/2/25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五百五十頁倒數第四行,從最後一句看起:

      「蓋明真實之體,方起真實之慧。住真實之慧。故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,如珠發光,還照珠體」,我們先看這一段,前面我們也學到此地。這一段的經義很深,義理非常的豐富,說明真實之慧必須要先明真實之體,然後才有真實之慧。明真實之體就是明心見性,換句話說,明心見性之後,真實之慧就生起來了。這個智慧是自性本來具有的,不是從外面學來的。見性就不在十法界,這是實報莊嚴土的菩薩。我們知道,實報莊嚴土有四十一個等級,這些人住佛的報土。從圓教初住開始,一直到等覺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這四十一個位次都是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《華嚴經》上稱他為法身菩薩,一般大乘都稱他為佛,天台大師所說的「分證即佛」。

      智者大師給我們講六種佛,這是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,佛有六種。第一種,那就是佛常說的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這是說佛就是自性,自性就是佛。一切眾生沒有離開自性,從性上說你是佛,這個一點都沒有說錯。雖然本來是佛,現在我們迷了自性,迷了自性變成凡夫。凡夫好好的修行,最後再回歸自性,這是修行最後的目標。從我們聞法、皈依,這叫「名字佛」,有名無實,名字位中。真搞清楚、真明白了,依教奉行,學得沒錯,學得我們一般講很如法,叫「觀行即佛」。觀,我們的看法、想法與佛經上相應,真學到了,落實在生活、落實在工作、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叫觀行即佛,功夫得力了。我們念佛求往生,至少要在這個位次,名字即佛不行,不能往生,多少得有點功夫。

      從觀行,觀行還是在六道。六道裡面,沒出六道都是屬於觀行,淨土宗功夫成片是觀行。再提升是「相似即佛」,相似即不在六道,在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那個佛是相似即佛,不是真的。這什麼原因?佛法裡面講真、講假它有一定的標準,這個標準,用真心就是真的,用妄心就是假的。相似即佛他沒用真心,他還是用妄心,妄心用得非常好,沒錯誤,也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他全做到,所以他很像佛。這很難得,四聖法界。再向上提升就是「分證即佛」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,他證得了,分證是無明破了,證得法身。什麼地位?剛才說了,圓教初住以上到等覺,這四十一個位次都叫分證即佛。再提升就是究竟,究竟是圓滿,圓滿叫妙覺,他不住在實報土,他住常寂光。極樂世界四土,最高的常寂光土,回歸自性。

      天台大師說得好,佛有六種,我們屬於哪一種?在現前我們屬於名字,有名無實,怎麼樣也要把它提升到觀行。觀行,我們用功夫得力,經教我們學了,佛法,印光大師說得很好,無論是哪一個宗派,宗門教下、顯教密教、大乘小乘,都要根據經典來學習,依照經典來學習就是觀行,你才能入門。所以,釋迦牟尼佛在世,為我們講經教學四十九年。如果用現代的話來說,現代人的看法來看釋迦牟尼佛,他一生幹的什麼?一生是辦教育,他是辦學。他三十歲開悟,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,在鹿野苑把五個同伴找到,先跟他們講,這鹿野苑度五比丘。然後慢慢僧團擴大了,跟著佛陀學習的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這個也是由少到多慢慢增加的,經典記載得很清楚。最初的十二年佛講《阿含經》,好比是小學校。阿含裡面講什麼?講倫理、講道德、講因果,跟我們講六道輪迴裡面的事情,十二年,小學!十二年之後繼續再辦,像辦中學一樣,叫方等,八年,八年加前面的十二年是二十年,二十年扎根教育。

      我們要不明白這些道理,學佛從哪裡學起不知道。如果我們學佛都能夠遵照釋迦牟尼佛這個順序,會有成就的,個個都會有成就,從小學念起。但是這樁事情,在中國唐朝中葉以後,中國人就不學小乘了,無論在家、出家,都把小乘放棄了。所以小乘有兩個宗派就失傳了,到宋朝時候就沒有了,現在沒有人知道了。一個成實宗,這是小乘,一個俱舍宗,是依《成實論》或者依《俱舍論》,有兩個宗派。中國人不要小乘,用什麼來做基礎?用儒跟道。佛教到中國,可以說在隋唐的時候,跟儒道合成一家、合成一體,成為中國傳統文化,今天講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儒釋道。這樣做法行不行?這一千四百年事實告訴我們行,比小乘還好。這一千四百年,佛門中世世代代都出高人,這就是成就,所以儒、道來代替小乘是好事情。如果不學儒、道,那一定要從阿含學起,我們不是這樣循序而進,釋迦牟尼佛不承認我們。在《佛藏經》裡頭,釋迦牟尼佛有句話說,他說佛子,「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佛不承認我們是他的弟子。為什麼?你沒有依照他的話去做,躐等了。我們中國祖師用儒、道代替小乘,換句話說,你一定學佛先學儒、先學道,有這個基礎之後再入大乘,行,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你就不能入大乘。中國佛教,成實、俱舍沒有了,全是大乘,必須要從儒道那裡去扎根,很重要!所以佛辦學校!

      根紮好之後,諸位要記住,扎根用二十年的時間,開始給我們講真實智慧,就是《般若經》,般若講了二十二年。一生講經四十九年,二十二年講般若,換句話說,般若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的中心。般若是智慧,前面二十年的底子,明真實之體,方起真實之慧。真實之體的認知是在方等,這個知不是證得的。開悟有兩種,一種是證悟,一種是解悟,學經教這是解悟。解悟管用,用解悟這個基礎去學般若,般若是智慧,能開悟。開悟的祕訣在哪裡?在放下,你不能放下你就沒有法子開悟。佛法境界上的提升全靠放下,放下三界九地八十八品見惑,這證小乘須陀洹果,大乘十信裡面的初信位,就是小學一年級。你得放下八十八品見惑,這個放不下你沒入門。用這個標準來衡量,現在我們這出家人一個都沒有,都沒有入門。那換句話,我們搞什麼?我們是在佛的幼稚園,小學一年級沒有到,這麼個程度自己總得清楚、總得搞明白。見思煩惱斷盡才證阿羅漢果。阿羅漢是個學位,第一個學位,好比是大學學士學位拿到了。第二個學位是菩薩,菩薩還要斷塵沙煩惱,這是菩薩的果位。最後,要把無明煩惱斷掉這才成佛。佛是最高的一個學位,佛陀,好比是博士學位你拿到了。進入這個博士班,無明破了進入博士班,要提升到妙覺,博士學位才真正拿到。換句話說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博士生,還沒有拿到學位,沒有畢業,還在學習,實報土是博士班,我們用這個比喻大家好懂。

      釋迦牟尼佛一生是教學。阿含是普世教育,阿含裡面講什麼?講倫理、講道德、講因果,教導我們一般人怎樣過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,目的在此地。向上提升,那就是現在人所說的哲學跟科學。《般若》、《法華》、《華嚴》、方等裡頭有一部分,屬於哲學,屬於科學。這些哲學跟科學,過去方東美先生告訴我,是全世界的最高峰,哲學的最高峰,也是科學的最高峰。今天科學跟哲學裡面還沒有解決的問題,大乘經上全有。所以我們學佛,要把這個認識清楚,佛教裡頭沒有迷信,句句話都是真實話。

      明心見性之後,智慧開了,住真實慧,故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,這才真正能夠擔負起佛門教學的工作,他有智慧、他有能力教學。幫助眾生,這個化是轉變的意思,化惡為善,這對初學的、對小根性的人講的,對中等根性的人是化迷為悟,對高等人來說是化凡為聖,這是教化。教學的目的是要變化氣質,這個教學才是成功的;學生如果沒有變化,這個教學不成功,這教學沒收到效果。所以中國古時候的教學,目的是成聖成賢,讀書志在聖賢。佛教的教學,目標是在成佛、成菩薩。學佛為什麼?為了成菩薩、成佛。佛菩薩是學位的名稱,這個學位名字也有講究的,佛翻成中國字是覺悟的意思,圓滿的覺悟,沒有一樣不覺悟,這是佛。覺悟而沒有圓滿是菩薩,覺悟到圓滿了就叫成佛。這是說明佛菩薩教化眾生,他所憑藉的,真正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。這個沒有明白不能教學,這個明白之後智慧現前,這開始教學。

      如珠發光,還照珠體,這是教學相長,一方面幫助學生,成就他們,同時也成就自己,教學不斷提升自己。這是智慧、這是樂趣,夫子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佛法裡面講「法喜充滿、常生歡喜心」。這個歡喜從哪來的?悟!天天有悟處,時時有悟處,他怎麼不快樂!學佛是個快樂人生,得真幹,教學相長。我教了五十四年了,前面二十年我們沒有任何設備,所講的經也沒有辦法留下來,講完就完了;二十年之後有了錄音機,沒有錄像可以錄音,那個時候開始留錄音帶;再二十年之後,我們又提升了,開始錄像;十年前我們有了衛星、有了網路,講經教學利用這些科技,在全球每個角落都可以收看到,這是最近十幾年的事情。諸位同學如果聽過我過去所講的經,二十年前所講的,十年前所講的,跟現在所講的,你去比較一下,你會發現,發現什麼?進步了,講得不一樣,愈講愈清楚,愈講愈明白,愈講信心堅定、願心懇切了。教別人,別人得多少不知道;教自己,清清楚楚。五十四年講經沒有中斷過,一堂課不缺的就是我一個人,一堂課不缺,聽眾沒有聽得這麼完整。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這才有成就。

      現在也想聽課一堂不缺做得到了,為什麼?有錄像、有光碟,在家裡學就可以了,不必往外跑。東北劉素雲居士就是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這一套光碟聽了十年,一遍聽完再聽一遍,聽了十年她成就了,這是我們求學最好的榜樣。她在求學過程當中不認識,學成之後,我看到電視台採訪她的這個光碟,我才知道這麼個人。找人去打聽她住在哪裡,電話找到了,我跟她聯繫上,了解她十年的工夫,真的成就。現在團體裡面修學很困難、很不容易成就,一個人在自己家裡頭,十年不出門,真成功了,得念佛三昧。大徹大悟沒有,但是大悟有,為什麼?沒有學過的經她都能講得很好,這就是古人所說的,一部經通了一切經都通了,她有這個能力。所以她可以講經,她可以教學,這是如來真實弟子。

      下面再回歸到極樂世界,「故極樂水鳥樹林一色一香,悉皆圓明具德。一一皆是圓圓果海。皆是真實之際也」。極樂世界是個學校,我們要想成佛,得要去上這個學校。這個學校太好了,一切設備俱全,老師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在那邊講經教學,一天都不中斷。諸位想想,十方世界每天有多少人到那邊去往生,每天去往生的人可以說是無量無邊、無數無盡,這真的不是假的。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,實報莊嚴土是報身如來,方便土、同居土是應身如來,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大眾,阿彌陀佛的化身。他有能力化無量無邊、無數無盡身去接引往生的人,因為他發過這個願,凡是真正發心求生淨土,他一定去接他。慈悲到極處,一個都不漏。

      到極樂世界你不會退轉,你永遠進步不會退步。佛教你,十方諸佛也常常到極樂世界去上課,老師是諸佛如來,同學是菩薩。大菩薩也會幫助這些小菩薩,《彌陀經》上說,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」,那個上善是等覺菩薩,是後補佛,地位像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這些人,他們常常在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,像擔任助教一樣,幫助這些學生,成就他。極樂世界六塵說法,所以你不會懈怠,你不會退步。你看極樂水說法,七寶池裡頭的水,流水,有聲音,你細細聽,它在講經;鳥在說法,樹林在說法,一色一香悉皆圓明具德,沒有一樣不說法。六根接觸六塵都受到正法的薰習,所以他成就很快,也就是到極樂世界成佛很快,是任何一個世界都比不上的。一一皆是圓圓果海,圓明具德、圓圓果海前面我們都學過,圓滿到了極處。後面這一句,皆是真實之際。圓明具德、圓圓果海我們明白了,真實之際是自己的本性,真實之際就是自性、就是法性、就是實相。

      「復因一一是彌陀大覺真心,果覺妙德」。前面講真實之際是從性相上講的,這個地方講阿彌陀佛大覺真心、果覺妙德是從理事上說的。阿彌陀佛在因地,法藏比丘,在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面前發四十八願。四十八願不是憑空想像的,是他有濟世的大心,知道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六道眾生很苦,迷得很深,造的業很重,怎樣幫助他們圓成佛道,這個願太大了!他求他的老師,世間自在王佛教他,世間自在王佛將十方諸佛剎土用他的神力展現出來給他看,他明白了。親自到諸佛剎土裡面去考察、去觀摩、去學習,四十八願是這麼來的,每一願都有實際上的背景,不是憑空想像的。所以五劫的時間,一面看,取人之長,捨人之短,每個世界裡面好的我統統要,不好的我統統不要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實際上是集諸佛剎土裡面最美好的大成,這個世界建立之後,當然就超過一切諸佛剎土,阿彌陀佛的願滿了。

      這個世界建成來幹什麼?供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,是供養他們的,幫助他們在那邊修行、證果、成佛,不得了!六道裡面哪些人?有緣的人。什麼人有緣?肯信的人有緣,願意往生的人有緣;他要不相信、不願意往生,那就沒有緣。還有真的念阿彌陀佛,真肯念的。這三個條件統統具足,那個緣是滿分,這一生就可以往生。如果缺個一、二條,這一生不能往生,還得來生後世。一定是這三個條件統統具足,這一生就往生了。我真相信有極樂世界,我真想往生親近阿彌陀佛,我從今天起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,那你緣統統具足,你就決定得生,條件就這麼簡單。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,不要消業障,叫帶業往生。其實這裡頭有個極為微妙之事,那就是這句名號是萬德洪名,念這句佛號煩惱自然斷了、業障自然消了。什麼時候見到?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見到了,才真正發現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這個東西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我們想斷煩惱、想消業障、想修無量無邊功德,到哪裡去修?念這句阿彌陀佛你全修了。所以阿彌陀佛勸我們念佛,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念佛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勸我們念佛,念佛是所有法門裡頭第一法門,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這是第一法門。

      下面說,「一一又是我等當人自心本具之如來智慧德相」,這句話是佛在《華嚴經》上說的。佛說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到極樂世界全看到了。你到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無量本願功德之所成就,到那裡去發現,也是我們自己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,跟阿彌陀佛所修的融合在一起。這什麼意思?這就說明極樂世界跟我們的關係,我們跟極樂世界原來是一體,所謂是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,這句話就是本具之如來智慧德相。阿彌陀佛不是外人,是我自性本具的;極樂世界也不是外面的土,是我自性變現的。阿彌陀佛是智慧變現的,極樂世界是德相變現的,沒有離開自性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的信心就堅定了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了。所以學佛要跟阿彌陀佛學,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模範、是我們的典型。我們的團體或者是我們的家庭,要想和諧、幸福、美滿,向極樂世界學,極樂世界是最好的典範。他用什麼樣的手段,讓每個人都過著圓滿幸福的生活,一絲毫欠缺都沒有,一絲毫煩惱沒有,怎麼造成的?教學造成的,阿彌陀佛每天給大家上課,教學沒有中斷過。

      「彌陀所顯,乃我本心,是我家珍,非從外得」,那說得多清楚、多明白,講到最後原來阿彌陀佛是自心變現出來的。大乘教裡頭佛說過,「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」,一切法都是自心變現的。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過,他最後一句話說,「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,這個萬法裡頭包括極樂世界、包括阿彌陀佛,說明了整個宇宙、整個法界跟我是一體的關係。上面我們跟諸佛如來一體,下面我們跟餓鬼、地獄一體;不僅如是,我們跟花草樹木、跟山河大地、跟虛空法界也是一體。一體當中的第一德就是親愛,我們中國老祖宗在五倫裡面講的第一倫,「父子有親」,所以自性第一德就是親愛。這種親愛不是哪個人發明的,不是哪個人提倡的,是自然而然的,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。所以在佛的世界裡頭,整個極樂世界是個親愛的團體、是個親愛的世界,你說多美好,十方世界找不到!完全得力於教學。

      我們學佛,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,還附帶我們也應當要學習的,把極樂世界的美好如何帶到我們現在的世界,那就是我們個人要學阿彌陀佛。怎麼學?學他的四十八願,我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,真學阿彌陀佛。我們的家庭,我們的社團,我們的社會,我們居住的這個都市、國家、地球,要向極樂世界學習。我們現在很苦,很亂、很苦,為什麼不學極樂世界?把極樂世界這些優點、好處搬到我們地球上來,我們這個地球就變成極樂世界了。可以做,不但可以做,阿彌陀佛教我們這樣做法,前面經文我們讀過,他希望我們這麼做。他只是在宇宙當中建立一個示範點,這個示範點建成功之後,希望每個佛國土都向它學習,每一個星球都變成極樂世界。

      從哪裡做起?從我心做起,我們現在心裡頭要有阿彌陀佛,心裡頭要有四十八願,心裡頭要愛一切眾生,要敬一切眾生,從這開始。這就是佛家講的六和敬,我們要和睦相處、要平等對待。淨宗所提倡的三福、六和,在三福這裡扎根,在六和這邊擴大,真幹。三福第一個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。孝親尊師怎麼做?落實《弟子規》就是孝親尊師,落實《感應篇》就是慈心不殺,以這個基礎修《十善業道》就入佛門了。《弟子規》是儒,《感應篇》是道,用儒道做基礎,佛的根就紮下去了,這樣才能入佛門。入佛門先受三皈,再接著受五戒,成為佛的正式弟子。所以三福第二條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。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,明禮義,遵守法律,佛的戒法、世間的法律都應該要遵守。然後進入第三條,第三福是大乘福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」。這不是普通的因果,這個因果是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念佛往生成佛要相信這個因果。「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六和把它擴大了。淨業三福就是建立共識,如何把三福詳細講解清楚、講明白,那就是大乘經論。天天講、天天學,根深蒂固,從學習當中就得到法喜,真的是快樂人生。

      六和這個團體是一家人,「見和同解,戒和同修」。戒,在儒家就是禮節,傳統文化裡面所說的仁義禮智信、四維八德、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,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,要遵守。佛家的五戒、十善、三學、六度、普賢十願、彌陀四十八願,這都是屬於戒律,一定要落實到生活,那就是和諧社會。「身同住,口無諍,意同悅,利同均」,這六和。六和是一家人,大家互相敬愛、互相尊重、互相關懷、互助合作,每個人都能做到捨己為人。這就是佛陀教育的社會、佛陀教育的樂園,方東美先生所說的,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人人都能提升到最高的享受。在物質方面,利和同均。這些理想、願望,極樂世界全做到了,我們要認真學習。

      在我們,我們怎麼做法?先從自己做。自己做好了你會影響一家人,你一家都做,你家就變成一個佛化家庭。在一個團體裡頭,希望團體能做到,真正是佛化的團體。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,中國傳統的家庭沒有了,不可能再恢復,那是變成歷史了。但是中國傳統家庭裡面的道德,家道、家規、家學、家業,那個精神非常可貴,在過去維繫了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,就靠這個。這個東西丟掉了,這世界上四大古文明最後一個就消滅了,消滅在我們這一代,我們是民族的罪人。所以我們今天期望企業家把中國傳統的家繼承過來,家道繼承過來,家規繼承過來,家學繼承過來,家業繼承過來,中國會復興;不但會復興,至少有千年盛世。這要靠大家努力,要靠大家覺醒,不能只為自己,為自己同歸於盡,走滅亡的道路。

      起心動念要想別人,不要專想自己,要把仁愛找回來。五常裡頭第一德是仁,你看仁,人字邊,那邊是二,仁是二人,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這才叫仁。專想到自己,你自己將來身敗名裂,家破國亡,那是什麼?自私自利。所以佛教我們,先要把自己放下,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聞利養、放下五欲六塵、放下貪瞋痴慢,你才能作菩薩,你才能度眾生,沒有放下不行。所以先度自己,度自己就是真正放下。從自己開始,認真去做,慢慢影響家庭、影響團體、影響社會,就把我們居住這個地方就變成小型的極樂世界。那個極樂世界我們做不到,我們在娑婆世界裡頭有一個小村、一個小鎮,可以做到。做到了一定就會擴大影響,大家都會來參觀、都會來學習,我們學佛就沒有白學,活學活用。

      「發心念佛,正似珠光,還照珠體。親切自然,不勞功力」,這話說得好!我們要念佛,要求阿彌陀佛加持,讓我們心想事成。我們在這個地方建立極樂世界的家庭、極樂世界的社團,我們先從這裡下手。這就是極樂世界的一個細胞,把這個細胞移植到我們這個世界來,我們現前得受用,我們將來決定得生。誰來教我們?這部《無量壽經》就是指導教科書,理論、方法、經驗全在其中,你細心去讀,解決不了的問題這裡頭都有,寶典!親切自然,不勞功力,為什麼?是自心上、自性上變現的,都沒有離開自性。

      「是故能廣施真實之利也」。憑什麼廣施真實之利?憑著彌陀所顯,乃我本心,就憑這個;是我家珍,非從外得,這是我們的真憑實據,我當然可以做到。謙虛我可以做到,對別人恭敬我可以做到,跟別人見面滿面笑容我可以做到,我何必天天板著臉?從自己做!沒有人對你笑,你對著鏡子笑,你看它也對你笑,學笑!無論對什麼人,歡歡喜喜、一團和氣。你看中國寺廟一進門,把彌勒菩薩擺在門口,教你幹什麼?教你進門要笑面迎人,他就教你這個的。歡歡喜喜,一切時、一切處,見每個人都歡喜,頭一堂課,第一樁事情,以歡喜的心待人接物。所以這親切自然,才能夠惠予眾生真實之利。

      「本品表法藏大士修如是之妙因」,我們讀了這一品,要學法藏比丘修的因,因太妙了,所以他能夠證得淨土法門如是的妙果。我們希望我們也能建立一個極樂家庭、極樂社團、極樂小區,那就是我們的妙果。這就是真的向阿彌陀佛學習,真的向極樂世界學習。我們天天在學,到你家,你家不是極樂世界,家裡不是一團和氣,那你沒有學到。學了之後就要改變,真正落實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十願,真要落實,把六和敬做出來,無量的功德!

     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,「嚴淨佛土」,這裡頭有兩科,兩小段,「成就妙土」,這是第一段。我們看到要努力,我們要從極樂世界取經、移植,種到我們現在居住的地區,一定要做到。從哪裡做起?從鄰居做起,從我隔壁,左右隔壁、前後隔壁,從它做起。見到他們要有禮貌,要打招呼,慢慢就感染,它四、五家有鄰居慢慢就擴大了。要學會常常送禮,這個很重要,要常常關懷、要常常照顧,有困難的時候主動去幫助別人,你居住這個村、這個小區,將來就變成模範了。要依極樂世界的標準去做,阿彌陀佛歡喜,你不但念佛了,你真幹,極樂世界非常需要你,他絕對不會忘記你。念佛不真幹是假的不是真的,念佛真幹。

      【所修佛國。開廓廣大。超勝獨妙。建立常然。無衰無變。】

      你看要怎麼樣才能做到?『所修佛國』下面四句,「表所嚴淨之佛國」,你看它莊嚴清淨。『開廓廣大』,「開者,張也」,展開,「廓」是空、是大、是虛,有這三個意思。所以「開廓」兩個字的意思,「空闊之貌」,廣大!《往生論》裡面說,「究竟如虛空。廣大無邊際」。極樂世界大,這就是《往生論》上講的,就是這句經文所說的,意思相同。「《淨影疏》曰:開廓廣大,明土廣也」。它怎麼廣的?我們記住,佛在大乘經上常說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我們的心量大,國土就大;心量小,你居住的範圍就很小。心量不能不大!中國有個古諺語說「量大福大」,真的不是假的。沒有福的人量小,只顧自己,非常吝嗇,這個人永遠沒辦法發展。我自己這個人沒有福報,前世沒修福,可是前世修了一點智慧,智慧真的把我心量拓開了。所以雖然沒有福報,我這一生沒受什麼苦,活得很快樂,活得法喜充滿。憑什麼?心量大,一定要能包容。

      經上常說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你看佛的心這麼大,現在我們知道,我們跟佛沒有兩樣。無邊際的心量是我們本來有的,一點都不稀奇,為什麼迷成這個樣子?破迷開悟,心量就拓開了。愛自己更愛別人,這個很重要,成就自己更應該成就別人,成就別人才是真正成就自己。古聖先賢,你看他們成大功、立大業,沒有一個不是大心量的,心量小的人做不出來。所以我們第一樁事情要拓開心量,要包容所有的眾生。佛包容十法界,他建立極樂世界,要包容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,你看心量這麼大。所以感得的國土開闊廣大、無量無邊,《淨影疏》明土廣也。「《嘉祥疏》曰:廓以安眾為義」,這就是惠施一切眾生居住、學習都能得到安全,讓他安心在這裡學習。「明淨土廣安往生之眾,蕩然無限極也」,無限極就是無量無邊,它真大,能夠安眾。

      「憬興師解云:無量德成故」。我們看到前面四十八願,看到阿彌陀佛他的願心,「一切皆成佛」,這一句還得了!他是什麼心?幫助一切眾生個個成佛,所以感得西方極樂世界。這一切眾生並不是根基很好的,六道眾生!建立極樂世界是度六道眾生為主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是附帶的,主要是對六道眾生,這個心量多大,這個心多慈悲。憬興師,無量德,就是四十八願五劫修行。極樂世界建成到現在十劫,這個十劫的教化,真實功德!

      「綜上三說,蓋佛國開廓廣大者,乃法藏大士無量妙德之所成。國土空曠無有涯際」,就是沒有邊際,「能廣容無盡往生之眾,無有極限」。跟我們地球不一樣,地球不大,在太空當中是個小星球。太陽比地球大三十多萬倍,太陽在太空也不是個大星球,比太陽大的很多。那我們知道,極樂世界跟我們這星球都不一樣,我們這些星球是法相土,阿賴耶的相分,阿賴耶的境界相,相分,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,本質上不相同;阿賴耶的相分是剎那生滅的,這科學家看到的,法性土沒有這個現象,沒有生滅的現象;極樂世界人是法性身,也不是血肉之身,法性身,我們這個身體剎那轉變。甚至於科學家告訴我們,我們的呼吸,每一次呼吸的這些空氣,這裡面的分子都是新的,沒有一個是舊的,舊的怎麼?舊的沒有了。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希望大家永遠記住這句話。科學家講,每一口空氣都是新生的。為什麼是舊的?是因為你想它舊它就變舊了,新生的就變舊了,那你就不健康了。你要知道每一口空氣都是新生的,你呼吸得很健康,沒有舊的。現在我們完全了解這個意思,因為每個微粒子的存在只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你找不到它,它是根本不存在,所以沒有一樣東西不是新的。

      我們身體裡面所有這些細胞都是新新不住,全是新的,沒有一個是舊的,舊的完全沒有了、不見了。可是我們人都不知道事實真相,都認為是舊的,都認為是老的,所以人活得愈活愈老,這就麼個道理。你要知道新新不住,不就永遠年輕嗎?怎麼會衰老!老是你念頭上老,意念上老,它就老了,因為物質是隨著念頭轉的。我們念頭快樂,我全身細胞都快樂;我們憂慮,全身細胞都憂慮,你不是自找麻煩嗎?所以煩惱的事情別想,憂慮的事情別想,都想一些快樂的事情。極樂世界快樂,沒有一個人不快樂,與人相處和睦,你看多快樂,利他多快樂。自利就不快樂,自利就小心眼;利他心量開廓。念念利他,不要搞自利。西方世界因為是法性土,法性土就沒有邊際、沒有極限了,像我們現在科學裡面講的,跟我們是不同維次空間。極樂世界在哪裡?可以說極樂世界無處不在,我們看不見,空間維次不一樣,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看到了。

      『超勝獨妙』,這是讚歎。「妙者,《法華遊意》云」,《法華遊意》是《法華經》的註解,「妙是精微深遠之稱」,這《法華經》上的解釋。「又《大日經疏一》」,這個一是第一卷,它說,「妙名更無等比,更無過上」,這叫妙。什麼叫妙?沒有跟它相等的、沒有能跟它相比的、沒有能超過它的,這叫妙。極樂世界真的,十方諸佛剎土不能跟它相比,沒有跟它是相等的,當然更沒有超過它的,妙!「是謂無比無上為妙。又如《淨影疏》:超勝獨妙,明土勝也」。土是什麼?居住的環境,殊勝、獨妙,說明了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不能跟它相比,沒有能超過極樂世界的。

      「《會疏》云:超勝獨妙者,明非特廣大」,不只,這個非是不只的意思,不只廣大。「其中莊嚴之事,身土依正,皆悉第一無比,超諸佛剎」,十方諸佛世界不能比。第一個是身,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的身,身的體是紫磨真金色身;相,身有八萬四千相;好,每個相有八萬四千好。我們這個世界,如果真找到一個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了不起了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怎麼能跟阿彌陀佛比?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,每個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,八萬四千再乘個八萬四千,這個身相我們無法想像,這是身。你居住的極樂世界,土是極樂世界,也沒有辦法相比,法性土,不是阿賴耶的相分。我們今天用科學的這些高科技,精密的儀器,觀察太空當中所有的星球,全都是阿賴耶的相分,跟我們地球差不多;我們見不到法性土,科學的儀器達不到。依是環境,正是指的佛與菩薩,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,這都稱為正報。這四樁事皆悉第一無比,超諸佛剎。「最為精」,這是精美,「故謂超勝」,超越一切,殊勝無比。

      「唯此一土,最不思議,故言獨妙」,在一切諸佛剎土當中,只有極樂世界特殊,所以它獨妙,沒有第二家。諸位同學要記住,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往生到獨妙這個淨土,太難了,太不容易了!我們運氣好,遇到這個經,搞清楚了,要不遇到這個經,你怎麼知道這樁事情?你怎麼會到極樂世界去?要相信這部經字字句句都是真話,釋迦如來說的;翻成中文,五種原譯本,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,字字句句都是五種譯本的原文,自己沒有敢改動一個字。這他對我們負責任,他要改動,我們對他不相信。說明字字都是釋迦親口所說的。

      「此下復舉七事」,舉例子,舉七個例子,「以顯極樂之獨妙」,給你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「疏曰:一、謂法報應化,所出本國故。其中本國」,就是指極樂世界。這個意思說,極樂世界是法身佛、報身佛、應身佛、化身佛,「三身果佛之土。故超諸應佛之化土」。這是第一樁,舉的第一樁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四種阿彌陀佛,法身彌陀、報身彌陀、應身彌陀、化身彌陀。法身彌陀在常寂光,在常寂光裡面見到法身彌陀;在實報莊嚴土見到的是報身彌陀;在方便土、在同居土見到的是應身彌陀;化身彌陀在哪裡?化身彌陀是接引大家來往生的,這是化身,化身佛來接引大家往生的。但是四身是一個身,這就妙了,這就超勝了,所以超越諸應佛之化土。其他諸佛的化身真的是化身,彌陀的化身跟真身是一樣的,法性身,不同其他世界的佛。譬如釋迦牟尼佛應化在我們的世界,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投胎,示現八相成道。當年佛在世,身跟我們是一樣的,居住土跟我們是一樣的,跟極樂世界不相同,極樂世界的化身,他住他的報土,他不是住我們這個土,不一樣,這是獨妙之處。這是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我們了解了,三身果佛之土,這就獨妙,所以超諸應佛之化土。其他應身的佛,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地方來,來,屬於應身,彌陀的應身跟釋迦就不一樣、就不相同。

      第二,「佛身光壽超過諸佛故。因彌陀為佛中極尊,光中之王,壽命無量」,這是真的無量。諸佛如來讚歎阿彌陀佛,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我們在經典上讀過,壽命真的是無量。有人說極樂世界的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,這話說得有道理、有根據,不是隨便說的。法身菩薩破了無明之後就超越十法界,住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,釋迦牟尼佛也有實報莊嚴土。實報莊嚴土從哪裡來的?無始無明習氣沒有斷,變現出來的,所以住實報土。極樂世界的實報土跟一般諸佛的實報土不一樣,不一樣在哪裡?諸佛如來確實習氣沒斷,極樂世界那個實報土是佛願力成就的,凡聖同居土、方便有餘土統統是四十八願本願功德之所成就,它不是屬於煩惱習氣。像我們這邊四聖法界、六道,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,十法界四聖法界是無始無明跟塵沙煩惱變現出來的,這兩樣東西沒有了,十法界就沒有了。實報莊嚴土是無始無明習氣沒斷,是這個東西變現出來的,極樂世界不是,阿彌陀佛本願功德之所成就,不一樣!所以阿彌陀佛的這個四種身,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、化身跟一般佛不相同;法身是相同,下面報身、應身、化身不一樣,叫獨妙,確實不可思議。

      我們今天這個時間很快,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