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519集

    共578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1年9月21日啟講,2012年10月21日圓滿。

    黃念祖老居士集註,集經、論八十三種,祖師大德註解一百一十種,有緣遇到太希有了。開講第二遍,把我作的科判會進去,《淨土大經科註》。很詳細,我參考了慈舟老法師的科判。看經文、註解,段落層次更明白,從章法結構就能看到思想體系。無論出家在家,講解這部經,學習這部經,信行不退。一向專念是行,發菩提心是信,願生淨土,老實念佛不退轉,即得授記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一九集)  2012/9/17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一千零二十一頁倒數第五行:

      「六信」,我們有一份參考資料,節錄《阿彌陀經要解》。前面我們學到第四信果,信自、信他、信因、信果,後面還有兩條,信事、信理。我們看信事,「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,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」,我們先看這一句。每一句裡頭都要求我們深信,這個深信非常重要。深信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的信不夠深,深是要見性,沒有見性都不能算深信,明心見性的人他知道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,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遍法界虛空界,一切萬法都是自性所生的,自性所現的,自性能生能現。萬法,大的講十方世界,小的是芸芸眾生,這個眾生,上面包括諸佛如來,下面包括了地獄眾生,全都包括在其中,都是心現的,都是識變的。一切法不離心性,這個事一定要相信。說通達明瞭,我們沒有這個能力,因為我們煩惱習氣很重,把我們的性德障礙了;放下煩惱習氣,事實真相我們就見到了。

      在六道、在十法界裡頭,甚至於一真法界,實報莊嚴土,雖然明心見性,無明習氣沒有斷盡,依舊是教學為先。所以我們看到諸佛國土裡面,佛菩薩教學,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學。從這些地方細心去體會,我們得到一個結論,無論是世出世間一切事理,只有教學能解決。教學能幫助我們放下煩惱習氣,幫助我們斷惡修善,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幫助我們轉凡成聖。世出世間聖人不但深信、明瞭,他真做到。特別是在初學這個階段,世尊開悟之後,前面二十年特重教學。後面那叫深入,深入要靠自己行證,佛還是加持,依舊不離大眾,一直到眾生圓滿成佛。成佛,跟諸佛如來融成一體,這叫大圓滿,這個事要相信。

     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現前的社會,我們現前的狀況,無論是順境、是逆境,是善緣還是惡緣,也是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,依心所現,真正是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。凡夫不知道事實真相,所以在心現識變的境界裡面生起妄想。這個妄想包括分別、執著,有分別就迷惑,有執著就造業,業有善惡。如果不覺悟,如果不放下,這個業決定有報,業因果報。有現世報,現前被大家看到的,報得快,為什麼?緣成熟了。有些現前沒有報,叫生報,生報就是來生果報現前。一個好人積德行善,被人殺了,在我們看到,這是行好事得了惡報。為什麼會有這個事情?過去他殺別人,這一生人殺他,一報還一報。如果你要曉得,你就點頭,原來如此。這好人被人殺了,怨不怨恨?不怨恨。他心地善良慈悲,順境沒有貪戀,逆境沒有瞋恚,他生天了。殺他的人殺得好,幫他生天了,要不然他生天還要多過幾年,你看,現在馬上就生天了。你統統看清楚了,你就明白了。造惡的人享福,做大官,發大財,在那裡享受,這什麼原因?過去生中他修了大福報,他現在享福是享他過去生中修的。他現在所造的這個罪業沒報,餘福享盡了,這個報就現前。你真正前因後果統統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你心平氣和,你能把這個世界上一切人事物看得清清楚楚,你會深信不疑。

      念佛人一心求生淨土,別無二念,無論在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樣的緣,走了,遇到善緣走了很好,遇到惡緣走的也不少,災難現前他死了。到哪裡去了?到極樂世界去了,他沒有白修。他往生極樂世界,有緣的人或許看到瑞相,看到他坐著蓮花走了,沒有這個緣分的人他看不到,看不到他也走了。所謂有緣人,都是心地清淨的人、明白道理的人,他保持心平氣和,所以這個感應容易現前,感應增長他的信心。其實這些事情千差萬別都在我們面前,如果我們細心去觀察就很清楚,一點不會差錯。

      所以,在日常生活當中說修行,修什麼?一定要記住,我們所修的就是清淨平等覺,清淨平等覺的感應不可思議,不可稱量。但是無論什麼境界現前如如不動,了了分明,是看破,如如不動是功夫、是三昧。愈清楚、愈明白,心裡頭只有一尊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,什麼都沒有,這叫得念佛三昧。得三昧你就會落實,落實什麼?落實念佛人的好榜樣。好榜樣我們找到最低的標準,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生活、處事待人接物,決定遵守淨業三福、六和(六和敬)、三學、六度、普賢十願,決定相應,決定不違背。放下萬緣,信願持名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。這是彌陀弟子的形象,彌陀弟子的好樣子。古人稱君子,說「進則兼善天下,退則獨善其身」,這就是緣分。遇到緣我們就進,一定要進,菩薩戒,菩薩戒是捨己為人,得有緣;比丘戒著重在自利,就是退,退,守住比丘戒。現在也沒有人傳授比丘戒,可以真正自己學。真正學,做到一條,這一條就受持了;沒有做到的,受了也是假的,也不是真的。三皈五戒是基礎,基礎守不住,不能向上提升,這個都在淨業三福裡頭。

      現在這個世間多災多難,眾生特別苦,菩薩也特別發心。沒有緣,自己認真修學,給大家做個榜樣,《還源觀》裡面所說的,「威儀有則」,這就是做榜樣。我們把賢首國師所說的四德做出來,「隨緣妙用」,恆順眾生而不著相。見、相統統放下,這就隨緣妙用了。威儀有則,做出好樣子,好樣子一定有標準,標準一定是經律,這才是真正標準。不能自己標新立異,自己造一個標準那就錯了。開悟的人可以,不開悟的人不可以。但是開悟的人,他也不會標新立異,他一定用諸佛傳統的方法,讓我們對佛菩薩增長信心,這就是他的大慈大悲,這個意思我們要能體會到。跟人相處,世出世法裡頭比什麼都重要,成就事業全靠這個基礎。不能跟人相處的人,不會成就事業,既然成就事業,後遺症難以想像。我們細心觀察,冷靜的去思惟,你全都明白了。所以,四德裡頭要求我們「柔和質直」,形象要柔和,心地要真誠,質直就是真誠心。最後一條,總原則,就是「代眾生苦」。我們所作所為要求自己很嚴格,為什麼?給眾生做榜樣,代眾生苦。《還源觀》簡單,就說這四樣,這四樣包括菩薩戒本裡頭的威儀,戒律、威儀都在其中。通達明瞭,心是定的,所有一切的演變,清清楚楚而不著相。為什麼?一切法皆了不可得,前面所說的,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。所以他心是定的,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搖。

      再講到西方淨土,「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」。釋迦牟尼佛說這個話是真的,不是隨便說的,不是假設的,真有。我們世間人真有,說真有,天空當中真有個太陽,八月十五到了,真有月亮。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真有,也在太虛空當中,距離我們很遙遠。這是唯識所變的,我們要相信,在十萬億土之外。「最極清淨莊嚴」,釋迦牟尼佛在這部經上跟我們講的、介紹的西方世界,確實最極清淨莊嚴。《往生論》,天親菩薩給我們說了,居住環境有十七種莊嚴,無比的稀有。阿彌陀佛有八種莊嚴。往生到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,上面到等覺菩薩,下面真的是無間地獄眾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具足四種莊嚴。總共二十九種莊嚴。「不同莊生寓言」,莊是莊子。莊子教學,喜歡跟大家講故事,有不少故事是自己編的,不是事實,但是都能教人啟發。釋迦佛說的這個,跟莊子的寓言不一樣,它是真事,莊子寓言未必是真事。「是名信事」,信事是大學問,一定心有主宰,才能真正相信。這個主宰在佛法裡面就是講三昧,在世法裡面講,他對於學問有功夫、有深入,才生智慧,才有這種觀察的能力。

      末後這一條,「信理」。事,有事一定有道理,沒有道理,這個事不能建立。事相上千差萬別,理只有一個,永恆不變,這就是我們一念的真心,真心是理。「深信十萬億土」,這是講距離。世尊為我們介紹,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娑婆世界,這當中多遠?十萬億個佛國土。一個佛國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,一千個銀河系是一個小千世界;一千乘一千,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再乘一千,叫大千世界。一尊佛的教化區,叫一個佛國土。有多少個銀河系?十萬億,這個距離真是遙遠。銀河系從東邊到西邊,直徑大概是多遠?用光這個速度叫光速,光年,光一年走的距離,叫光年,大概要二十多個光年,銀河系從東到西。現在十萬億個銀河系,十萬後頭是億,十萬億,這個距離太遠了。換句話說,用光的速度來走要多久?要十萬億年,從我們這邊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。真的是太遠了,可是它沒有離開自性。

      「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」。我們的心起一個念頭,佛問彌勒菩薩,這一念裡頭有多少念?彌勒菩薩說一彈指,一彈指裡頭有三十二億百千念,也就是說,有三百二十兆個微細念頭。這個地方一念,就是三百二十兆分之一彈指,不是秒。要用秒算,就得乘五倍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這叫一念心。十萬億佛國土不出我們一念心,我們念頭才動周遍法界了,比十萬億土還大,十萬億土太小了。念頭才動就周遍法界,這是說明什麼?極樂世界距離我們不遠,十萬億土很近,一彈指早就到達了,這是理。

      所以念頭,想哪裡它就到達哪裡,我們想太陽,太陽這個相,立刻就在我們八識田中這個相就現出來了。所以想,中國文字會意,你看,心裡頭有個相出來,這叫想。心裡頭有分別,叫思,思,那個田一格一格的有分別。想是相出現了。思想兩個字連起來,你心裡頭有分別、有相現出來了,想什麼就現什麼相,太快了。想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立刻現前。所以,一切法不離自性,佛說得非常好,心外沒有法,法外沒有心。心現的相就叫法,不現相的時候叫無為法,現相的時候叫有為法。「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」。心性沒有內外,心性沒有遠近,沒有遠近是沒有空間,沒有內外它沒有空間,心性沒有時間。時間跟空間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,這都是理,我們的一念心性沒有內外,沒有先後。

      「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,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」。極樂世界有相,有國土,有依報的相;有佛、有菩薩,有正報的相。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也不能說法性身例外,經上沒有這個說法。極樂世界是不是虛妄的?是的,所以那也是個夢境。到什麼時候醒過來?無明習氣斷乾淨了,等覺菩薩再向上提升一級,妙覺,妙覺果位上,極樂世界不見了。才曉得這個相是假的,也是一場夢。這個覺悟之後,他到哪裡去?融入常寂光,身心變成一片光明,光光互融。佛是常寂光,我們自己也是常寂光,就像燈光一樣,這幾十盞燈光打開,光跟光融在一起,分不出誰是誰的光。但是實際上有沒有誰是誰的光存在?有。這麼多燈光,我關掉一盞,這盞燈光沒有了。我打開的時候,它融成一起,不打開的時候,它跟大家不相融。打開是覺悟,不打開是迷惑,是迷悟不二。我們迷了,慢慢把這個光開啟,最後完全融入常寂光,這叫真正成佛。

      我們沒有開悟之前,沒有開悟之前,我們在不在常寂光裡頭?在,常寂光照到我們,只是我們自己沒有感受。真照到了,我們真接收到了,接收到了不起作用,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。為什麼不起作用?迷了,迷於無明,迷於分別執著,這是原理。這些原理原則,我們都得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因為不了解真相,所以我們不肯放下。真相大白之後,我們就很歡喜放下,不必要人教我們,也用不著別人勸我們,自然放下。為什麼?放下是正確的,不放下是錯誤的;放下就見性,不放下就沒有見性。所以說,不能放下就是沒有明瞭,這過去章嘉大師常常提到的,我們得用這個標準檢驗自己有沒有契入境界,有沒有真的看破。看破是智慧,都看你有沒有放下,你放下多少。

      放下八十八品見惑,你入門了,小乘須陀洹,這證果了,大乘十信位菩薩初信位。雖然是最低的階層,但是他是聖人,轉凡成聖。雖然還沒有能力脫離六道輪迴,這我們大家都知道,他在六道當中決定不墮三惡道,他在六道當中,他絕不會退轉,他都往上提升。人間壽命到了他生天,天上壽命到了,他又到人間來,就是人間天上七次往返,證阿羅漢。證阿羅漢,六道輪迴就不見了,這夢醒了。夢醒之後是什麼境界?四聖法界,四聖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,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,嚴重染污。四聖不染污,清淨得到了,永遠往上升。

      沒有放下就是沒有看破,沒有看破就是智慧沒有現前,你學得再多,古人所說的「記問之學」,你學了一輩子,是記問之學。你記得很多,你向別人請教,別人給你講的你都記住了,這什麼東西?這叫知識,不是智慧。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,知識不需要放下,智慧需要放下。知識你是學來的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你從這兒得來的;智慧不是的,智慧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,你把煩惱習氣放下了,它就現前。智慧是沒有窮盡的,從四無礙辯才裡面可以看到。世出世間一切法,人家問你,你都能解答,你永遠不會被人難倒。為什麼?智慧現前了。知識會被人難倒,智慧不會。所以,四無礙辯也叫四無礙智,從理上講是智,從事上講是辯才。

      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自己一念心中所現影,現前你所接觸的全是,全是自己一念心中所現影,你一念不現了,這全沒有了。什麼時候一念不現?晚上睡覺不現了,全沒有了,你睡著眼睛閉了,全沒有了。你跟這個世界完全脫離關係,你入到另一個境界,夢中境界去了。夢醒了,這個境界又現前,這個常識我們能理解。到我們證到阿羅漢果的時候,六道輪迴不見了,就像我們現在作夢一樣醒過來。醒過來是什麼?四聖法界,也挺熟悉的,不會陌生。我們從夢中醒過來,對現在世界一點都不陌生。我們從六道輪迴,這個滅掉之後,那個夢醒過來,四聖法界一點不陌生。最後一層就是一真法界,實報莊嚴土,那還是個夢,總要記住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我們知道,實報土是無始無明習氣所現的,他沒有阿賴耶識,就是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全是無明習氣。無明習氣斷盡了,沒有了,常寂光現前,這個時候完全融入常寂光。常寂光裡頭沒有分別,四土、三輩、九品沒有,常寂光沒有。這個是到究竟果位,這叫做無上菩提,無上正等正覺。

      底下這兩句話要記住,「全事即理」,所有的事,無論是什麼事,事就是理。理是什麼?理是性,本性。明心見性,性在哪裡?事即是性。宗門祖師大德測驗學生,學生見性了,老師問他,性在哪裡?隨拈一法,老師點頭,就通過了。一個動作、一個表示,祖師認可。這些公案都記在典籍裡頭,《景德傳燈錄》、《五燈會元》、宗門祖師的著述裡面很多。後人,靈巧的人依樣畫葫蘆,樣子是有了,實質沒有。一指禪,別人來問,什麼是性?自性也好,法性也好,他回答,不說話,豎一個指頭。小和尚學會了,人家問他也豎個指頭。老和尚問他,什麼禪?他也豎個指頭。老和尚拔了,帶的有戒刀,一下把他指頭砍掉了,他開悟了。每個人開悟的緣分不一樣。

      所以法是活的,不是死的,於經本真不相干。經本是對,用現在的話來說,專對知識分子的,不是知識分子不需要用經典,惠能大師就不要經典。所以宗門不要經典,悟了以後再讀經。宗門先叫你參,參究,參究提起疑情,但是沒有答案,你不要去找答案,你找答案你就錯了。只許你疑,不可以有答案,為什麼?疑才能開悟,那個疑就是甚深禪定。他心裡老想著一樁事情,這樁事情想不通,不定什麼時候緣一觸,他通了,那就大徹大悟了。教學方法不一樣,眾生根性不相同。教下用講學這個方法,這是大多數人管用,特別是在這個世界。這個世界的人,六根耳根最利,他看不懂,他會聽得懂,聽的能力比看的能力強。但是也不是全如此,也有少數看的能力很強,他聽不懂,他看得懂,少數。佛是依多數,少數,用他的方法來教他。所以遇到佛好,無論什麼人遇到佛,沒有不開悟的,這就是佛的教學善巧方便多。佛有智慧,佛有神通,佛能看到學生過去生生世世他學些什麼,宿世這個根很深厚,就用他過去這個方法,他熟了,很容易把他點破。教這個方法,他過去沒學過,他就很生疏,就很難,很困難。這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說的天賦,佛家不講天賦,過去生中曾經學過這個方法,他阿賴耶識裡頭有種子。

      由此我們也能夠見得到,一切眾生在佛的緣裡頭,念佛是非常普遍的。凡是學佛的人,都有念佛的經歷,善根厚薄是另外一樁事情,他統統都有。換句話說,總而言之,我們與極樂世界、與阿彌陀佛有很深的緣分。善根雖然不足,有辦法把它補足,那就在這一生當中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快的,三年五載補足了,慢的,十年、二十年補足了,補足才能往生,沒有補足不能往生。薰習就非常重要,一門深入,長時薰習。

      全事就是理,全妄就是真,妄是什麼?妄相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全體虛妄就是真如,古人用金跟器做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把金比作真,把器比作妄。妄是什麼?有生有滅,這是妄。金,金是它的體,沒有生滅。我用一塊黃金,我拜佛,把它塑成一個佛像。那個人不學佛,把這個金重新熔解掉,鑄成一個,他喜歡小貓、小狗。還是那個金,相不一樣,金還是那塊金,器改變樣子了,金沒有改變。把金比作真如、比作本性,把器比作十法界依正莊嚴,所有這些相從哪來的?全是自性變的。以金作器我們很容易懂,為什麼?金是物質,我看得見,我摸得著。性不行,性不是物質,摸不到它、看不到它。性也不是念頭,所以你也想不到它,但是它真存在,它真有。怎麼知道真有?這些物質現象有,它就真有。

      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,夢從哪來的?夢是心變現的。心在哪裡找不到,作夢的時候找到了,夢境就是心,心就是夢境。你的心是染是淨、是善是惡,在夢中全出現了。善念善行,你真心裡頭的一分善,惡念惡行是你自性裡頭的惡,全是自性,自性雖然什麼都沒有,但是自性什麼都會變。知道統統是自性,自性所變現的一切萬物,你可以受用它,你不能執著它,不能佔有它,你就自在了。不執著、不佔有,用得自在,全不放在心上,這是諸佛菩薩在世間的心態,不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就錯了,放在心上就變成業,業就有報;不放在心上,沒有業,清淨不染。佛跟眾生的差別,其實就在這個地方。眾生在一切妄相裡頭,他起心動念,他有分別,他有執著,他想控制,他佔有。他喜歡的境界,他希望得到,不喜歡的他希望把它遠離,這就有分別、有執著,這是凡夫,這叫造業。業不能解決問題,業製造了問題。製造什麼問題?製造六道輪迴,善業製造三善道,惡業製造三惡道。如果不覺悟,不放下,不回頭,在六道時間就長了,叫長劫輪迴。愈迷愈深,愈迷愈苦,你出不來。佛菩薩慈悲,幫助這些苦難眾生脫離苦海,苦海就是六道輪迴。

      佛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脫離?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講清楚。可是事實真相有一定的難度,初學的人不相信,說你騙他,他不能接受。這個我們從宗教裡頭非常明顯看出來,有些宗教教義很淺,我們就知道它度眾生的對象程度不高,很適合他,他學了有好處。這個好處,最低的標準保住人身,在六道輪迴裡頭不墮三惡道,這真實利益。程度高的,經典裡面的義趣就深了。在一切教裡頭,大乘經最深,講到宇宙的源起、萬物的由來、我的真相,我是什麼?從哪裡來的?把這些真相都講清楚、都講明白。這些真相就是哲學跟科學所探討的,大乘經裡頭全有。

      所以佛法我們肯定它,它不是宗教。宗教教學確實不是這種最高的境界,它在這個以下。都告訴人,宇宙從哪裡來?有一個造物主,有一個真神。但是對真神不能懷疑,你不能問真神從哪來的。凡是真神所說的話,你只有信仰,不能懷疑,有問題也不能疑問,你信就好了,這是宗教。佛教裡頭這個沒有,佛教什麼問題都可以問,打破砂鍋問到底,不禁止。佛從哪裡來的?佛法講到最後全是自己。這個全是自己,很難相信,太難了。一直到今天,最近三十年,量子力學家的報告才把這個祕密揭穿,真是佛說的,全是自己。現在量子出版的東西,大概最受歡迎的,銷售量最大的,《念力的祕密》。這是什麼?佛說的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極樂世界是心想生,阿彌陀佛也是心想生,我自己也是心想生,離開心想,無有一法可得。離開心想有沒有東西?有。什麼東西?自性,它永恆存在,跟你想不想沒關係,所以那是真的。大乘佛法承認這是真的,除這個之外全是假的,統統都是心現識變,都是無常。無常是什麼?波動裡面產生的現象,波動就是無常,前念滅,後念生。

      所以它不是宗教,它沒有迷信,只是太深了,跟一般人講不明白,他永遠不能理解。佛不勉強,佛看你什麼程度,就用什麼方法教你,小學程度用小學教科書,中學程度用中學教科書,他的本子多了。你什麼程度,用什麼方法教你,都叫你歡歡喜喜,你得到如來教誨真實利益,這是佛法高明之處。我們遇到了,對佛要生感恩之心,真的,中國古人所說的,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,父母生我們、養我們,我們的慧命得自於老師,佛是老師。所以佛、菩薩、阿羅漢、辟支佛這些稱號,它裡面的含義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實際上,是他自己修學,悟入境界高低不同的稱號。很像我們現在學校裡面的學位,佛是最高的學位,像現在講博士;菩薩是第二個學位,碩士;阿羅漢、辟支佛是第三個學位,我們稱他作學士。學位的名稱。每個人修學都要通過這三個階段,一直往上提升。

      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成佛一點稀奇都沒有。成佛是你還源了,你回歸到你本來的地位,這有什麼稀奇?所以《楞嚴經》上有句話說得好,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,你什麼也沒得到,你所得到的統統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。沒成佛之前,你一樣都沒有,智慧、德能、神通統統都沒有,成佛之後統統都有了。佛告訴我們,沒有成佛之前,是煩惱習氣把它障礙住了,不是沒有,有。現在成佛是你把那個障礙去掉了,它現前了。所以叫歸無所得,你所得到統統是本有的,除了本有之外,你沒有在本有上多得一點,沒有。而且一切眾生同一個自性,任何人成佛之後都是圓滿的,沒有哪個佛比哪個佛高,哪個佛比哪個佛大,沒這個道理。

     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,他的世界是一切諸佛剎土之冠,怎麼來的?其實每一個佛都可以做得到,雖做得到,人家不做。阿彌陀佛住個大皇宮,那個人住個小茅蓬,兩個一比相差很大,可是兩個都自在,兩個都快樂,兩個都稱性。我喜歡住茅蓬,那個喜歡住宮殿,他是平等的,沒有高下。這個妙!阿彌陀佛作斯示現,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,那目的是什麼?接引十方一切眾生來,人家一看皇宮,都來了。好多人看那茅蓬不去。這是什麼?接引眾生的方便。阿彌陀佛有沒有著相?沒著相。住茅蓬的佛也沒有著相,所以他們境界是平等的。所證得的都是圓滿的,這才叫真正解脫,這才叫得大自在。

      全妄即真,「全修即性」,這句可了不得。全修即性從哪裡看?善財五十三參。我們看看善財童子參訪的對象,有出家的、有在家的,出家的少,在家的多,五十三位善知識,好像只有六個出家人。在家人是什麼身分?有國王、有長者、有居士、有宰官,各行各業統統都有,男女老少全都有,這全修即性。你跟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接觸,都是修行。那我們要問,看電視是不是修行?是的。現在電影裡頭演的殺盜淫妄,你就學會了,你就搞殺盜淫妄,你修的是這個心。這是不善的業,將來果報在三途,三途是你修的。那個念佛人,看到這個電視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他開悟了。他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的,沒有把它放在心上。所以每個人看,問題就是你會不會,宗門大德常說,會麼!會,看電視能成佛。可惜大家都不會,要有一個會的,看電視成佛了,大徹大悟了,這是無上深妙禪。

     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大乘經上講得很清楚,不執著、不分別、不起心、不動念。不起心不動念看電視,就是佛;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是菩薩;有起心動念、有分別,沒有執著,這是阿羅漢。哪一法不是佛法?法法皆是。不會修的,天天念《無量壽經》,天天念《華嚴經》,時時刻刻在字裡行間,鑽在裡頭出不來。這是佛法嗎?這不是佛法,這世間法。真正會看經的,看小朋友的教科書,小狗叫,小貓跳,他開悟了。那是什麼?那是大乘無上經典,問題你會不會。為什麼?一切法的體全是自性,你就在這個法相上見性了,這就成佛了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怎麼見性?不著相就見性,一著相就錯了,不能著相,不能分別。你修得再好,講得再好,你還是斤斤計較,你是凡夫,你沒有出六道。這個道理深,這是華嚴境界。

      這四句話,全事即理,全妄即真,全修即性,全他即自,自他不二,性修不二,真妄不二,理事不二,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,妙覺如來的圓融。不知道,理就在現前,我們見不到。我們今天這個身,這個幻相,是什麼身?業報身,是應身不是化身。我們的真我,真我是法身,不生不滅,真我就是常寂光。我在不在常寂光?在,大家都在常寂光裡頭,不認識常寂光。我們舉電視屏幕,我把電視屏幕比喻作常寂光,它不動,如如不動。我們今天現相,就像電視裡面的音、相,有音聲,有現相。一切的音相有沒有離開屏幕?離開屏幕它就沒有了,就不現了,它是依屏幕現出來的。屏幕是真的,相是假的,真跟假的合在一起,你在假的裡頭見到真的,真的裡面看到假的,一點都沒有障礙。真不妨礙假,假也不妨礙真,可以共存共榮,彼此真的沒有妨礙。只要你不執著,你就得自在,你就解脫了。看電視怎麼能不開悟?你要這樣看電視,全事即理,或者是理事不二,真妄不二,性修不二,自他不二,這是華嚴菩薩在讀《華嚴經》。電視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人人都在看,他沒看懂。這個懂了之後,看所有現在的現實境界,跟這個是一樣的。真覺悟了,真解脫了,真看到味道出來了。不會的,看電視學壞了;會的,看電視成佛了。

      《華嚴》講四無礙法界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無障礙的法界。為什麼無障礙?它本來是無障礙。沒有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就沒有障礙,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障礙就出現了。頭一個出現的是空間維次,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空間維次,空間維次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從哪裡來的?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。所以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有空間維次。侷限在哪裡?侷限在十法界,十法界裡頭有空間維次。超越十法界,到一真法界,空間維次就沒有了,時間、空間沒有了。沒有過去現在未來,也沒有什麼東南西北、十方上下,都沒有了,那些都不是真的。

      全修即性,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見性,所以佛說,法門平等,無有差別。這是真的,為什麼?統統能見性,關係全在自己。而在自己,全在放下,放下才叫真功夫,放下才叫真修行。統統放下了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那個人的示現就得大自在。有人示現什麼?示現糊塗,好像什麼都不知道,實際上他什麼都知道,我們一般講裝糊塗。

      文殊菩薩早就成佛了,古佛再來示現的。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,生病的時候遇到個乞丐,這個乞丐兩次,他生病兩次照顧他,跟他在一起住了一個多月。那乞丐是誰?文殊師利菩薩。應以什麼身現什麼身,應以什麼法度他就用什麼法。菩薩知道他根機,說高深他不懂,說淺顯的他不需要。你是什麼樣的根性,你想修哪個法門,你希望你得到什麼樣的層次,統統可以幫助你。條件,真誠、謙虛、恭敬,或者我們現在所說的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他真會加持你,真會幫助你。你不具足這個條件,遇到也沒有什麼很大幫助,眼前困難幫助你解決了。虛雲老和尚目的就是朝山,文殊菩薩就幫助他圓滿朝山這個願望,他沒有別的希求。

      我們從這些地方能體會到,佛菩薩是用什麼方法教化眾生的。我們用凡夫的心量來思惟,用什麼樣的心態,用什麼樣的方法,其實佛菩薩沒有起心動念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我們不起心不動念學不到,我們觀察他的善巧方便,從這裡也長我們自己的見聞。我們對於一切眾生,沒開悟,學佛菩薩,他有樣板給我們看,我們接引不同的眾生。現在還得怎麼?不同的年齡層次、不同的生活環境,都得要知道,你才能夠契機,應機施教,他才能得益。現在眾生很難教,難教的原因,沒有根本。好像種樹一樣,這個樹沒根,很不容易種活。根是什麼?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,一定要從這兒下手,不能小看它,不能不相信。儒釋道的三個根沒有做到,他所表現的,浮躁,說老實話不容易成就。成就之後,遇到名利,高名厚利,他會變節。也就是說他禁不起誘惑,名聞利養、財色的誘惑他受不了,原因在此地。

      談到教育,外國研究中國文化的人都佩服,中國人懂教育,過去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都能把人教好,怎麼教的,他們不知道。中國人懂得胎教,這個根多深!母親懷孕十個月,母親就注意自己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一定要端莊,不能有偏邪。為什麼?起心動念,一舉一動,影響胎兒。妳給他影響全是正面的,沒有負面的,這個孩子就端正,出生之後很好教,聽話。生下來之後到三歲這一千天,凡是負面的東西不能給他看到,不能讓他聽到,不能讓他接觸到,母親要把關,把他看好。這一千天,他看到的、聽到的、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。父母要做榜樣給他看,他不會說話,但是他真的在學,非常認真在學習。父母很年輕,自己父母都在,要孝順父母,讓孩子看到,孩子全學會了。這個時候學會,他一輩子都不會改變,這叫扎根教育。現在沒有人教了,沒有人懂,現在小孩的扎根教育是電視,三歲以後那就是電腦,電視、電腦教他什麼,他全學會了。所以現在小孩,有很多做父母的告訴我,不好教,做老師的告訴我,學生不好教,有道理,不是沒有道理。正面的東西他沒有看到過,乍聽起來他不相信。

      社會的動亂,全世界志士仁人都在尋求解決的方法,他們是真心想解決問題。聯合國主導和平會議四十多年了,不知道開多少次會,找不到方法。衝突的頻率年年上升,災難一年比一年嚴重,現在幾乎信心都失掉了。我在澳洲遇到這個緣分,澳洲大學邀我代表學校參加這個會議,我們對這個事情才了解了一些。我們把中國傳統的,解決疑難雜症的方法向大家報告,大家聽到歡喜鼓掌。會後我們在一起聊天吃飯,告訴我一句話,法師,你講得很好,這是理想,做不到!這信心沒有了。我聽到這句話我很驚訝,這給我當頭一棒。我說這個世界愈來愈亂,災難愈來愈多,我明白了,什麼原因?信心失掉了。從這方面一想,愈想就愈清楚,現在人第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,他不相信自己,他也不相信別人,也不信因,也不信果。除了這些尖端科學家還相信事理之外,其他人對事理都不相信。這個麻煩可大了,這才是問題的結癥,找出來了。這個問題怎麼解決?只有一個方法,做實驗。

      科學,要拿證據出來,沒有證據誰信你!所以我們在湯池做實驗,做給聯合國看的,雖然時間不長,這樁事情國外知道了。駐聯合國這些大使代表們,我知道大概有三十幾個人到湯池去住過,住了三、四天,親眼看見的。所以這個信息傳出去了。現在國內、國外對這個問題漸漸重視了,重視,這個信的力度不夠。力度夠的時候,真能幫助世界解決問題。所以我們講到這個地方,蕅益大師給我們講六個信,六個信具足,這信心力度夠了;如果沒有六個信,難!

      所以我鼓勵每個宗教都去做實驗點,這個實驗點我給它取個名字叫聖城,搞個小城,做實驗點。其實這個實驗點,在中國很早之前,三千八百年前,湯王,商湯;三千二百年前,周文王、周武王,他們就是做實驗點。那時候是部落時代,國家沒統一,小國就是一個大的村莊,大國不到現在一個縣,不到。周國大,一百里。我們看看弘一大師《律學三十三種》裡面有一篇文章,周尺考。周朝的尺考證,那時候的一尺,大概只有我們現在市尺六寸多一點。所以經上記載人高兩丈,不是現在的尺,兩丈只有一丈高。高個子差不多,行,不是像我們現在想像兩丈。里也沒有那麼遠,一百里頂多現在五十公里,可能還不到,就那麼小的地方。商只有七十里。他能把這個小國家治理得非常好,讓別的周邊這些諸侯國都向他學習,這就是做實驗。周文王、周武王以德治國,讓當時中原到長江流域這一帶八百諸侯,就是八百多個諸侯國,都向文、武學習。都向他請教,接受他的指導,尊稱他為天子。那時天子是一種尊稱,沒有統治權,尊重他。諸侯國裡發生糾紛,請他來判斷,他來講理,一說大家都聽了,糾紛就能和解。這個統統是教育。

      現在這個世界亂了,跟春秋戰國差不多,比三王時代差距太大太大了。現在怎麼辦?唯一的方法只有做實驗點。一定要宗教帶頭,今天不依靠宗教,沒有任何方法能讓社會安定,能讓這個世界恢復和平,這不可能的事情。這個看法幾乎在今天是共識了,沒有人相信世界還能恢復和平。宗教還行,宗教要聯合起來做一個典範,會讓人恢復信心。我鼓勵宗教都建一個示範點,把你宗教的精神、宗教的修學完全落實在生活。選擇一個村鎮,或者是一個小城,把它做出來,讓大家來看,世界上人才會恢復信心。我在泰國,就希望泰皇能建立一個佛教聖城,把佛教的三皈、五戒、十善、六和、六度做出來,這小城統統做出來。你讓人來看,這叫佛教,你看佛教徒的生活,大家相信了,普世的教育。中國傳統文化,一定要把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要做出來,道教的因果做出來,佛法的十善做出來,多麼完美。讓人看到,這是中國人,這是中國的社會。

      今年非常難得,圖文巴的宗教聯合起來了,這兩天他們要開一個互相學習的分享會,這個很難得。他們的目標是把圖文巴這個小城,打造世界上第一座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。宗教帶頭,宗教團結,宗教互相學習,這好事情。如果不互相學習,團結是表面的,力度不夠;互相學習經典這是真正團結,它會做得成功。一做成功之後,會影響全世界。這個小城很有意思,居民只有十萬人,它有八十多個不同的種族,一百多種不同的言語。大家居住在一起,能夠做到互相尊重、互相關懷、互相照顧、互助合作。這就是極樂世界,這就是天堂,這個地方不會有災難。我們相信這次會議能成功,他是來邀請我,我們這邊也派人去參加,大家向這個共同的目標去邁進,這好事情。明年他們做成功了,我們在聯合國辦活動,那個活動我會去參加。

      這個末後還有幾句,比喻,容易,我們把它念完。「我心遍故」,遍法界虛空界,「佛心亦遍,一切眾生心性亦遍」,完全相同。「譬如一室千燈,光光互遍,重重交攝,不相妨礙。是名信理」。這個一室千燈的比喻,這是佛在經上說的,說得非常之好。我們六信就學習到此地,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