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612集

    共644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2年10月21日啟講,2014年3月8日圓滿。

    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,是真理。這次是講第三遍,愈講愈歡喜,愈講信心愈足,願心堅固。希望學佛同修選這個法門,簡單容易,成就快速,一生當中作阿惟越致菩薩,這種殊勝利益到哪裡去找?我們今天用網路,用衛星,全球喜歡這部經,信這部經,修學淨土法門,求生極樂世界,都是有緣人,每天一起分享。往生見佛,是活在世間第一樁大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六一二集)  2014/2/3  台灣台南極樂寺  檔名:02-040-0612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  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一千零六十三頁,倒數第四行,請看科題,「求法皆獲善利」。此地說的求法專指淨宗《無量壽經》,範圍擴大一點就是淨宗五經一論,不包括其他的法,沒有一個不得最好、最殊勝的利益。請看經文:

      【諸善男子。及善女人。能於是法。若已求。現求。當求者。皆獲善利。】

      念老的註解很簡單、很清楚、很明白,「凡求是法,皆獲善利」。經文裡頭必須要重視的,就是『善男子、善女人』那個善字,這就是個標準。如果沒有善,『已求、現求、當求』,未必皆得善利,這個一定要知道。佛家,我們展開經本,看到經上講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這個善的標準是什麼?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,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頭跟我們講了三福,三福第一條就是這個善的標準。經文有四句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個人就是善男子、善女人。所以它是有標準的。簡單的說就是五戒、十善,常講的三皈、五戒、十善都能夠做到,這就是善男子、善女人。現在三皈、五戒、十善為什麼做不到?我們也差不多走遍全世界,接觸世界各地的佛教徒,在家學佛不能落實十善,十善沒做到;出家學佛,《沙彌律儀》沒有做到。佛門衰,為什麼衰的?我們就知道了。佛法是建立在戒律的基礎上,「戒為無上菩提本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你說這個東西多重要!

      今天我們做不到,不能怪我們,為什麼?我們沒有看到好樣子,也沒有人教我們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上有一句話說得真好,「先人不善,不識道德,無有語者,殊無怪也」。這是諸佛菩薩對我們當前弟子的心態,我們幹什麼樣的壞事,佛菩薩都原諒我們,為什麼?沒人教。先人無知,我們的父母不知道教我們,不懂得怎麼教法,祖父母也不懂,曾祖父母也不懂。大概要到高祖父母,他懂不懂?他可能知道,但是做不到。高祖父母再往上去個兩代,差不多他們能做到。所以我們斷掉七、八代,這個責任誰負?佛比我們清楚,這個話我們說不出來,佛說出來了。在家父母沒教我們,出家師父沒教我們,師父自己也沒做到。師父的師父,師公也沒做到,再往上去師祖他也沒做到,這怎麼辦?所以才會出現像李炳南老居士所說的,在念佛同修,念佛求往生,他不說別人,他說台中蓮社,台中蓮社是他創辦的。蓮社的蓮友不少,我看過蓮社蓮友的名冊,他分四十八個班。我到台中去親近李老師,那一年是台中蓮社成立十週年紀念,我第一次到台中。那個時候他們名冊裡頭的蓮友有二十萬人,大概在台灣是最大的團體,它是有組織的,李老師帶領大家念佛。老師常常講,我們蓮友,一萬個蓮友,念佛的同修,真正能往生只有三個、五個而已。就算五個,一萬個念佛人只有五個能往生,其他的不能往生。這什麼原因?戒沒有了。進了佛門,受了三皈、五戒,甚至於在家菩薩戒,經典上的這個善字,善男子、善女人,他都達不到這個善的標準,到不了這個水平,所以還是要搞六道輪迴。好處有沒有?不能說沒有,阿賴耶識裡頭薰積了善根福德的種子,這個有,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。為什麼不能往生?三皈、五戒、十善沒有做到,就這個原因。

      現在我們想學,能不能做得到?做不到,不知道怎麼做法,光念經文這幾句是絕對不行的。所以最近十幾年了,我們看到全世界這個現象,特別提出儒釋道的三個根,這個理念是從淨業三福來的。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要怎樣落實?儒家的《弟子規》。真正把《弟子規》裡面所說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情,《弟子規》不長,總共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。一百一十三樁事情真正能做到,孝親尊師就做到,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就做到了,你就是善男子、善女人。這四句才做到兩句,還有兩句。「慈心不殺」,慈心不殺落實在道教的《太上感應篇》。《太上感應篇》文字不多,大概一千五、六百個字的樣子,不多,裡面講了九十多樁事情,善惡的報應,這是因果教育。《感應篇》所說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人相信因果教育,不敢做壞事,不敢起一個不善的念頭,為什麼?有一個不善的念頭都會有報應的。有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這個基礎,十善業就可以做到。今天十善為什麼做不到?就是沒有前面兩個基礎。十善業,不殺生、不偷盜,在家居士不邪淫,不妄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這個做到了,才是經典上所說的善男子、善女人,它是有個標準的。有這個基礎就能學佛,好像蓋房子一樣,我地基打好了,往上蓋,蓋幾十層、蓋一百層都沒有問題,根深蒂固。沒有從根上去做功夫,這個不踏實,永遠蓋茅蓬,蓋兩層樓都會倒下來,為什麼?沒有地基。甚至於一層都不行,一層,大風一吹把你吹倒了。你就曉得基礎是多重要!

      中國人所說的扎根教育,紮什麼根?《弟子規》倫理的根、道德的根,《感應篇》因果的根。中國幾千年的歷史,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民都是好人。為什麼?祖宗會教,把好的教育世世代代傳下來,人從小就教好了。中國人懂得教育,這個世界上很多學者專家都知道、都佩服。中國人什麼時候教小孩?母親懷孕的時候,叫胎教。小孩還沒出生,才懷孕,我們老祖宗很清楚,孩子甚至於還沒形成,懷孕一、二個月還沒形成,但是他有感應,父母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會影響他,他都受感染。這就是什麼?養成脾氣,脾氣好不好?是從胎裡頭養成的。母親懷孕這十個月當中,保持安靜的心態、喜悅的心態,這小孩好;如果常常不高興、常常生氣、常常發脾氣,這個小孩就很麻煩,小孩脾氣很不好。外國人不懂,中國人懂。所以中國人這十個月,母親這十個月思想端正,絕對沒有負面的想法、沒有負面的看法,思想純正,心態安詳,動作柔和,為什麼?她想到,她影響胎兒。小孩出生下來,他睜開眼睛他在看,他會看、他會聽,他已經在模仿。模仿誰?當然跟他接觸最多的就是母親,第二個是父親。母親最重要,母親懂得教學、懂得教育,要把這個小孩看好,要看到三歲,滿三歲,一千天,這叫扎根教育。這一千天當中所有不正當的,我們講負面的人事物,都不能讓小孩看到,不能讓他聽到,不可以讓他接觸到,他所看到、聽到、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。正面是什麼?五倫、五常,四維、八德,就是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,讓他看這個。他聽的是這個,看的是這個,接觸的是這個,這一千天根紮下去之後,古人有一句諺語說,「三歲看八十」,三歲紮下的根,八十歲,就是他一生都不會改變。這是什麼根?聖賢的根。中國教育是培養人才,是聖人、賢人、君子。在歷史上世世代代都出聖賢君子,這歷史上有記載。

      聖賢君子從哪裡來?母親教出來的。母親絕對不會離開家庭去創辦事業,為什麼?她知道她的使命是培養聖賢的。如果自己去搞事業去了,去跟男人一樣去競爭去了,下一代完了,她的家就到此為止,做得再輝煌,後繼無人。這是什麼?統統受了外國人的影響,中國傳統裡沒有這種思想。婦女走出家門到外面跟男子一樣工作,這是外國思想。中國婦女的地位比外國高,所以外國婦女要爭。中國婦女在古時候的地位比男子高。夫婦結合,結婚組成一個家庭,家庭有兩大任務,一個是家庭物質生活,就是收入,這樁事情男子負責任;第二樁事情,傳宗接代,培養聖賢,這是婦女的責任。她的責任是主,生活清苦一點沒有關係,家裡要出聖人、出賢人,這個重要。所以婦女的地位,你要是讀儒書就知道,決定沒有人敢輕視婦女,先生要輕視太太,對不起祖宗,大不孝。為什麼?太太是你家傳宗接代的人,是你家後來有沒有聖賢完全靠她,你怎麼能不尊重?現在人說中國婦女在古社會裡頭沒有地位,那是胡說,沒有念中國書,道聽塗說。亂世裡頭有,天下大治的時候,太平盛世的時候,決定沒有。如果有這種情形,太平盛世是不可能出現的,那是亂世。中國文化裡頭很多好東西,外國沒有。孔子怎麼成就的?媽媽教出來的;孟子怎麼成就的?也是媽媽教出來的。孔子幼年的時候父親過世,孟子也是的。她們懂得教育,孟母三遷,居住的環境對孩子有影響。所以這個善字是關鍵。要把小孩教成有智慧、有善心、有善行,將來能夠為家庭增光,光宗耀祖,為社會、為國家、為民族、為全人類,做出最大的貢獻。這種大事業都是母親承擔的,母親給孩子奠定基礎。對後代的期望,這個後代,家族延伸就是整個社會、整個國家民族,乃至於整個人類,偉大的母親!要懂得這個道理。

      『能於是法』,「是法」就是指淨土法門《無量壽經》,也就是指我們這個本子,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,我們學習的這個本子,就是能於是法。『若已求』,我們已經求得,或者是現在求得,或者是將來有機會求得,只要你求得,沒有不獲善利。善是好處,利是利益,你得到是最大的好處,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沒有超過這個善法的,你多幸運!你能夠遇到,要知道遇到不容易,值得慶幸。夏蓮居老居士會集這個本子,經本會集成功是在抗戰時期。抗戰勝利之後,好像印過一、二次,分量在那個時候不會很多,通常印經印個三百本、五百本,頂多是一千本。中國這麼大的土地、這麼多的人,你想想看,就算是兩次,算兩千本,多少人沒有機會看到。我們在台灣要感謝律航法師。像我這樣的年齡,提到律航法師大家有印象,我們見過面。他是軍官退役,以後出家,他是陸軍中將。他是夏蓮居老居士的學生,到台灣來把這個經本帶了幾本,不多,我相信不超過十本。到台中跟李老師見面,應該是三、四本送給李老師。李老師看到這本經書前面,一篇很長的序文,梅光羲寫的,他非常感動。梅光羲老居士是他的老師,他的佛法是跟梅光羲居士學的。梅老師跟夏蓮居是最好的朋友,所以夏老一生的事蹟李老師知道,可能沒有親近過。得到之後,台灣瑞成書局,我知道的是印過兩次。李老師在台中講過一遍,早年我還不認識他。我到台中之後,我也聽了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是用康僧鎧的本子,不是用會集本。會集本李老師講過一次,他有註解,註解就寫在經本上面。這個本子老師給我,我以後把它印出來,印了一萬本。台中蓮社也印,台中蓮社印得好,他把這個眉註用紅色的套印,所以就更清楚、更醒目,我印的時候沒有套色。這個經本在台灣首先流通。真正大眾在一起學習這個經本,還是在美國、加拿大開始的,我用李老師的眉註講過十遍。李老師往生之後,我在國外講了六、七遍;回到台灣來,好像也講過二、三遍的樣子。在新加坡那個時候叫弘法團,青年弘法團講過。

      我八十五歲,大前年,開始講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,這是第三遍。我發願這一生,能活多少年就講多少遍,標準是一年講一遍。目的是告訴大家,世尊末法時期,要想真正脫離六道輪迴、脫離十法界,一生成佛,只有這一部經,只有這一部註解,講得透徹,講得明白,講得叫人不能不相信。這一部經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的大總持法門,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的教義全在這一部經註之中。我們有這一部夠了,不要再找麻煩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成就自己,利益眾生,大善利。決定不能放鬆,決定不能搞太多,搞太多、搞太雜,自己不得利益;一門深入能得定、能開悟,這得最大的利益。這個我們一定要牢牢的把它記住。無比的善利就是這部經。再簡單扼要的說,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這一句名號。這部經是名號的總說明,名號為什麼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,這說得很清楚。

      我們看下面一段,「安住無疑免墮」,這是標題。我們看經文:

      【汝等應當安住無疑。種諸善本。應常修習。使無疑滯。不入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。】

      念老註解上告訴我們,「下」,就是這段經文,「復普勸斷疑生信。若欲說法利人,則自身首須斷盡纖疑」,纖毫的疑惑都要斷乾淨。「故應安住無疑,老實持念,勿生疑惑。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是為諸善之本」。這幾句話非常重要。我們真正想為人演說淨土法門,為人演說《無量壽經》,這是利益別人最殊勝的利益,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,也沒有比這個利益更深,這是真實的利益。不管他信不信,大乘教佛常說「一歷耳根永為道種」,只要他聽進去,聽一句,聽一聲佛號,這個利益都是究竟圓滿的。這一生他不能往生,他沒得受用,來生後世遇到緣,他就得受用。我們自己要冷靜觀察思惟,我們這一生是怎樣遇到佛法的,是怎樣才相信佛法的,最後是怎樣相信念佛法門?我們才能體會到諸佛所說的,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,真不容易。如果不是鍥而不捨,也就是學佛,這一生當中沒有中斷的,最後你會相信這個法門。如果學習中斷,到晚年不學,這個利益這一生得不到,要等來生後世。要想弘揚這個方法,用這個方法勸一切眾生,自己自然會提升,而且得真正的利益,這個利益是福報,得大福報。可是自己必須首先斷盡疑惑,如果自己還有疑,這個疑很小、很少,可是只要這一點點疑惑,到念佛往生的時候,可能障礙你不能往生,這個問題就嚴重。什麼人能夠順利往生?沒有絲毫疑惑,對於經上,這個註解裡頭,字字句句都沒有疑惑,決定得生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善圓滿、利圓滿,沒有一樣不圓滿。智慧圓滿,福德圓滿,相好圓滿,成就圓滿,自利圓滿,度他圓滿,這個法門能不學嗎?極樂世界能不去嗎?真正契入境界的人,真正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、是彌陀弟子,應該把我們這一生的方向目標鎖定,定在西方極樂世界,定在親近阿彌陀佛,我到極樂世界去親近彌陀,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。

      每一個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都是阿彌陀佛親自來教你,而且是一對一的教學,不是很多人在一起,阿彌陀佛一個人教我,是真的。一個人教我,別人呢?個個人都看到阿彌陀佛親自教我,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化身,有多少學生就有多少阿彌陀佛。彌陀化身跟真身是一不是二,絲毫差別都沒有,你想學什麼經教,他就教你什麼。我們猜想,到極樂世界想學什麼科目?你們有沒有想到?我想到了,肯定還是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。為什麼?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展開,裡面包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修所說之法都在這個經中,妙極了!這個經透了,一切經自然就通,還會學別的嗎?《無量壽經》包含一切經,圓融一切經,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是在《無量壽經》之外的,真妙,妙極了!所以我們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,死心塌地,絕不會再變更、再改的,改學其他的,決定不會。但是我們對其他的法門,對其他的經典,我們都歡喜讚歎,像善財童子一樣。你看善財五十三參,他自己修學的是念佛法門、是往生淨土,但是對於所有法門他都讚歎,沒有批評,沒有毀謗。為什麼?全是佛說的,是度不同根性眾生。這些不同根性的眾生,他們要證得法身之後,全學《無量壽經》。到最後,最後一著,《華嚴經》上的表法告訴我們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就是統一。不管你學哪個法門,最後學念佛法門,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,你就證得大圓滿,妙極了!大經表法的意趣,它的甚深的意思、趣向,我們要懂,要不懂,那就白學了。方老師當年把《華嚴》介紹給我,沒有講到這麼深,他只講到《華嚴》這部經非常了不起,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學概論。為什麼?它有方法、有理論,有真實的理論,圓滿的方法,後面還帶表演。這是全世界古聖先賢典籍裡頭沒有的,沒有帶表演的。《華嚴經》五十三參是表演,做出來給你看,如何把經裡面講的道理、講的方法,落實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,善財跟五十三位善知識來表演,這世界上沒有的。

      在我們中國有一部跟《華嚴》相類似,儒家的《四書》,朱熹編的,集《禮記》裡面的大學、中庸,孔子弟子們記錄夫子一生的言行,《論語》,他收了這個書,再收《孟子》七篇,合成一部叫《四書》,很像《華嚴》。中庸是理論,大學是方法,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是表演,你看孔子如何將中庸、大學,落實在生活、落實在工作、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孟子亦如是。孔子的境界比孟子高,孔子是聖人,孟子是賢人,好像佛經裡頭,孔子好比佛,孟子好比菩薩,他有表演給你看。我看這部《四書》會聯想到,朱夫子這個想法從哪裡來的?肯定從《華嚴經》上來的,朱熹讀過《華嚴經》,看到《華嚴經》這個門道,他又在儒家編了一套書,真編得好。所以這部《四書》編出來之後,宋元明清都把它排在讀書人必讀的課程,必修課,而且儒都是從這部書入門。這個靈感應該從《華嚴經》上來的。

      我們今天這部書,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,八十三種經論,是佛菩薩表演的;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,是在中國本土歷朝歷代祖師大德們他們表演的。《無量壽經》集註的價值,我們就明白了,在整個佛法裡頭無上的法寶。我們今天得到,得到之後一定要安住無疑,我們把心安在這部經上,住在這部經上,毫不懷疑。這部經的總綱領、總原則,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,這部經就是六個字的註解、略說,略說說得很詳細。那更詳細呢?更詳細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是細說,這是略說,統統說的是南無阿彌陀佛,要記住《華嚴》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所以彭際清說的,《華嚴》是淨土的大經,《無量壽》是淨土的中本,就是《華嚴經》的中本,《阿彌陀經》是《華嚴經》的小本。彭居士把《華嚴》、《無量壽》、小本《彌陀》看作一部經,大本、中本、小本。大本學習的時間太長,像我這樣的跟同學們在一起分享,一部《華嚴》從頭到尾講一遍,至少要兩萬個小時。一天講四個小時要講五千天,一年三百六十天,五千天,真的太大了,所以沒有辦法,不能不放棄大本學中本。中本這一本,你看這是我第三遍講,我原來時間定的是一千二百個小時,現在超過了。一千二百個小時是六百次,就是六百集,一集是二個小時,超過了,後面還有這麼多,我看看大概要一個月,至少要一個月才能講完。

      這個經裡頭字字句句其味無窮,展開經卷真的是享受,法喜充滿。一天不睡覺沒有關係,一天不吃飯沒有關係,一天不讀經這個日子不好過。很多人要求我,法師,一天四個小時太累了,能不能減成一個小時?像吃飯一樣,我要吃四碗,他只叫我吃一碗,沒吃飽。為什麼?法喜他沒嘗到,他要嘗到,他不會講這個話。什麼最快樂?如教修行,說法利生最快樂。要不快樂,佛為什麼今現在說法?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,一天都沒有空過。他不是一天四小時,我們細心去觀察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說法,一天不會少過八個小時,應該講是十個小時。一個人也說,二個人也說,多人也說,少人也說,只要跟他見面沒有不說法的。真正契入境界,你才曉得,這個世間各行各業,最快樂的行業是什麼?就是佛法,講經教學,世出世間各種行業裡最快樂的。你要知道,現在最辛苦的是哪個行業?當國家領導人的,太苦了,我見過。澳洲陸克文當總理的時候來邀請我去訪問,我們是老朋友,到坎培拉國會山莊跟他見面。他端了一個杯子,比我這個大,我這個杯子小,他大號杯子,告訴我,咖啡一天要喝五大杯。我說怎麼了?提精神,不夠用。這個提精神是精神透支,不是好事情。所以我當時就告訴他,現在這個社會變了,你要知道,你這個行業最苦,最辛苦。我說我不能不佩服你,你很勇敢,你爭取這個行業。現在世界上最快樂幹我這行,我說我們兩個人強烈對比。他比我小很多,這都是真的。釋迦牟尼佛有智慧,聰明,選擇世界上最快樂的行業。他本來可以做國王的,國家領導人,他知道那個事情不好幹,放棄了。十九歲放棄國王的繼承權,他出家了,出家是什麼?出家是最幸福、最快樂的行業。你得真幹,不真幹,出家也很苦;真幹,出家真快樂。

      不能搞道場,搞道場很累、很辛苦。星雲法師是我的老朋友,我們有十幾年沒見面。前年我在高雄治牙齒,有一天他們帶我去玩,從佛光山山下經過,打電話看看老和尚在不在家。一打電話在家,邀我去吃飯,我們就到佛光山去觀光遊覽去了。見面之後非常歡喜,可是體力,我們兩個同年,他小我五個月,他身體比我差,他看到我還很活潑,他很羨慕我,問我怎麼養身的。我說我心清淨,沒事幹,每天講經是最快樂的消遣,沒事。我說你搞了多少寺廟?全球二百多,將近三百個。我說一個廟住一天,你一年還住不過來,多辛苦!我一個廟都沒有,我沒有負擔;這麼多廟,你負擔多沉重。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。我一生沒別的嗜好,我絕對不會去做當家、做住持。那是古人有一句話說,對出家人講,你要想害這個人,你就請他做當家、請他做住持。道源老和尚告訴我的,提醒我,那個事很累,不好幹,幹得不好還得背因果,哪有講經教學痛快!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,沒有建道場。

      這是章嘉大師教我的,我這一學佛就是跟他,第一個啟蒙老師。方東美先生是接引我入佛門,入佛門之後接受章嘉大師教誨,他教我學釋迦牟尼佛。第一本書是《釋迦譜》、《釋迦方志》,跟我說,學佛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,你才不會走錯路。我們一讀明白了,釋迦牟尼佛什麼身分?老師的身分,是個非常負責任的教師。教學,清淨平等心,不分國家,現在講國籍,不分族群,不分宗教信仰,你只要肯來,他就教你,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,教學教了一輩子。三十歲在菩提樹下開悟,出定就到鹿野苑開始教學,度五比丘,七十九歲圓寂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。一生的事業是教學,沒有幹過別的事情。我們終於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看到生歡喜心。我跟章嘉大師說,我願意走這條路,我歡喜,出家也是章嘉大師勸我的。我學佛的基礎,跟章嘉大師三年,他給我奠定;以後在台中十年,跟李老師學教。

      海外的緣分是大專講座結的緣,那個時代周宣德倡導,台灣大學第一個佛學社,晨曦學社,帶動了整個台灣大專學生學佛。這些同學當中許多人我都認識,很多也聽過我講經,他們到國外去留學,以後在國外成家立業,遍布全世界。我的法緣從這來的,誰請我講經?這些同學。以後就周遊列國,自己也不能做主,他們想聽什麼經,就叫我給他講,所以也講了有七、八十部不同的經典。跟他們是廣結善緣,對我來講沒有多大的好處。真正的好處是三十年之後,真正把淨土宗搞明白了,接受淨土,學習淨土,這是得真正的利益。一切經,無論哪一部,愈看愈歡喜,愈看愈有味,才知道古人說的一句話,是真的,不是假的,「世味哪有法味濃」,世間人天之樂比不上佛法。佛法什麼法?念阿彌陀佛的快樂,讀誦分享《無量壽經》的快樂,沒有能夠相比,世間最快樂的事情。不是最快樂的事情,諸佛如來怎麼肯幹?這些都是世間一等聰明人,最高智慧人,他們幹什麼一定有道理。

      方老師跟我講佛經哲學,我跟他是學一部《佛學概論》,這部《佛學概論》是一個老師一個學生。我不是在學校學的,在他家學的,每個星期二個小時課,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在他家裡,我是這樣教出來的。所以他把佛經哲學講給我聽,我就很留意,因為我們上課不是在他的書房,在客廳,他家的小客廳一張圓桌,我就常常從書房門口看看他書桌上擺的有沒有佛經,真的,從來沒有一次看到他桌上沒有佛經的。這就知道什麼?他真學,他不是隨便說說的,真在佛經上下了功夫,許許多多的經文他都能夠背得出來,我們佛門的法師比不上。告訴我大乘經教是哲學,他說「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,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我被這些引導入佛門。在這個之前我們誤會,認為佛教是宗教,認為佛教是迷信。他的晚年,在台灣大學完全講佛經哲學。他的學生把他所講的錄音整理成書出版,送了一套給我,我在裡頭偶爾翻翻看看,老師居然講到佛教是無神論。這真的,一點都沒錯,佛教裡頭沒有神,佛教裡頭只說佛、菩薩、阿羅漢、辟支佛。這些名稱是什麼?是佛陀教育的學位。就好像現在大學裡頭博士、碩士、學士,學位。所以學位每個人都可以拿得到的。最高的學位叫佛陀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你可以拿到佛陀的學位,跟他是平等的。菩薩是第二個學位,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,拿到學位才算真正有成就,沒有學位不算成就。有成就,在佛教稱聖人;沒有成就,凡夫。阿羅漢是小聖,佛是大聖。

      佛教是教育,我的觀念一生沒有改變。我從方老師教我的時候我就認識,佛教是教育。釋迦牟尼佛是最偉大的社會教育家,而且是最忠實、最認真、最負責的老師(教育工作者),一生不收學費,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,平等心,所謂不分國籍、不分族群、不分宗教信仰,無論信什麼教,你就跟他學,它是學校,它不是宗教。所以佛經裡面我們看到有婆羅門教的,有遍行外道的,當時印度許許多多的宗教,他們的信徒,他們的傳教師,跟釋迦牟尼佛學,很多,釋迦牟尼佛沒有叫他放棄宗教,而且釋迦牟尼佛對所有宗教尊重,所以它跟任何宗教都沒有矛盾、沒有衝突,它是教育。我們最近這十幾年來,在世界上團結宗教做得也相當有成就。只有宗教團結,佛教來團結宗教是最恰當的。我們跟猶太教接觸,猶太教長老問我,他說佛教裡頭沒有上帝、沒有神,這些作惡的人最後審判,佛教誰來管?我就告訴他,我說那是上帝的事情,統統歸上帝管。他聽了很高興,他就問我,佛是什麼?我說上帝好比一個國家的總統,佛是什麼?佛是教育部長,專管教育的,不管司法,也不管立法。他們聽到點頭,很合道理。搞教育的沒有不遵守國家領導人,宗教裡頭諸神就好像國家領導人一樣,尊重。佛始終是搞教育,不但是無神論,而且還是共產黨。你看六和敬裡頭「利和同均」,那就是共產,最早的共產是佛教。佛教沒有產怎麼共呢?沒有產得要吃飯,吃飯怎麼共呢?你看看每一天出去托缽,托到的大家不一樣,有的菜很好,有的菜就不好吃,那不是說你運氣不運氣,托不是給你一個人吃的,托一定托回來,回來把飯統統倒在一起,每個人吃多少自己再拿,所以一缽千家飯,這就是共產。托回來混合在一起,吃多少拿多少,利和同均,平等的。這個是人類的理想,在佛門裡真正做到,但是現在佛教沒有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,他四十九年教學,他就做了四十九年,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。出家人決定沒有財產,不接受財物的供養,供養只限於四種: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醫藥,生病的時候要用藥物,除這四樣之外都不接受。

      現在我們在斯里蘭卡看到,斯里蘭卡出家人還遵守古老的戒律,我們看到了很歡喜。佛教復興還有希望,那就是斯里蘭卡的全國國民他落實佛教了,三皈、五戒、十善、在家八關齋戒是他們日常的生活,出家比丘、比丘尼都能夠如法。全世界只剩下這個地方,其他地方沒看見,只看到他們真正落實。所以佛教大學要建立在這個地方,課堂裡學習的,你離開課堂,你看到了;別的地方,課堂裡學的,離開課堂看不到,那就很難做到。在斯里蘭卡看到,每個人都做到,自自然然就成習慣。這個學校現在開工,預定兩年建成,就是二0一六年的年底完工。我希望能提前一點,希望一年半就可以完工。還要建一個宗教大學,宗教大學的宗旨,就是團結全世界的宗教,世界宗教是一家,提倡宗教回歸教育,宗教要互相學習,然後宗教才能團結,幫助社會化解衝突,帶給社會永續的安定和諧。這是宗教大學的宗旨,我們認真努力在做。學校的校長,我請總統擔任,總統是虔誠的佛教徒。這個國家也是多元宗教,有印度教、有天主教、有伊斯蘭教,我去訪問的時候,這些宗教的領袖我都見過面。雖然是少數,佛教徒佔全國人數百分之七十五,四分之三,還有四分之一是其他宗教徒,都能夠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。所以在那個地方宗教治國,做出一個榜樣,做出一個典型,讓全世界人去觀摩、去學習,對於世界和平肯定有幫助。

      我早年沒有遇到,要遇到的話會做出很多好事。到晚年八十七歲才遇到,太晚了,幹什麼事情,精神、體力都不夠用。所以希望年輕一代認真努力,向著這個方向、這個目標去邁進,成就自己,也幫助世界永續和諧。希望這個世界永遠沒有戰爭,永遠沒有鬥爭,當然最好的是人與人之間永遠沒有競爭,天下就太平。永遠沒有競爭,斯里蘭卡的人做到,為什麼我們做不到?斯里蘭卡的人很容易知足,知足常樂,所以他們很快樂。實際上他們的生活,物質生活跟我們比差很遠,他們快樂,這是我們比不上他的。他們沒有競爭的心,他們不求富貴,他們只求安樂,安樂他得到了。他們認真學佛,一般人民,星期天都上佛教的課程。星期天所有寺廟統統開放,所有法師都出來講經教學,所以全國人民星期天的上午是他們學習宗教課程。法師個個都會講經,個個戒律都修得那麼好,看到真的讓人生歡喜心、生仰慕之心,讚歎,應當向他們學習。

      『安住無疑,種諸善本』。底下註解接著,「老實持念,勿生疑惑。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是為諸善之本」。這句話很重要。菩提心是什麼?我們根據教義說了十個字。菩提心的本體就是自性、就是真心,這一定要搞清楚,它不是阿賴耶,它是真如自性。世尊在《觀經》上跟我們說的至誠心,菩提心的體,真誠到極處叫至誠,我們用真誠兩個字。真誠心的自受用,真誠心對自己,自受用是什麼?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,這是至誠心,真誠到極處。清淨心,聲聞、緣覺得到了,自受用。平等心比清淨更高一層,菩薩證得了,沒有分別。清淨,沒有執著,得清淨;沒有分別,得平等;後面那個覺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心回歸到清淨平等,沒有不覺悟的,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這是自受用,這叫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。對待大家,對待別人呢?慈悲,大慈大悲,是清淨的慈悲、平等的慈悲,是覺悟的慈悲,對一切眾生。這叫菩提心。我們把它寫了一副對聯,這是上聯,發菩提心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用這個心處事待人接物,生活工作都用這個心,你的享受跟諸佛如來平等,沒有兩樣,真快樂!為什麼不肯用這個心?用自私自利,用損人利己,用貪瞋痴慢,用這個心全錯了,與自性統統不相應。與什麼相應?與阿賴耶相應。阿賴耶是妄心,不是真心,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所以我們用錯了心,佛菩薩用對了心,他完全用正確的。

      用真心重要,用真心不吃虧。用真心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保佑,決定不吃虧,為什麼不肯用?不能用真心,用妄心,就是剛才我所說的,自私自利,損人利己,貪瞋痴慢,用這個心,佛菩薩、護法神走了,誰跟你靠近?妖魔鬼怪,冤親債主,他們來了。這些東西來,你還會有好日子過嗎?所以你的生活過得很苦,原因在此地。只要你不用妄心,改用真心,妖魔鬼怪走了,冤親債主也走了,護法神來了,佛菩薩來了。所以學大乘的人一定要知道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所有一切的遭遇、一切的感受,統統是自己念頭變出來的。我們的念頭不善,才有三途六道;我們的念頭純善,沒有這個東西。所以一生無一不是自作自受,一定要知道與任何人都沒有關係,不可以怨天尤人,怨天尤人罪加一等,為什麼?與他沒有關係,與起心動念有關係。真正學佛的人,依照佛陀的教誨,懂得佛講的道理,知道佛教給我們的方法,依教奉行,你就能得解脫。真正解脫,解除煩惱,脫離生死輪迴,這叫解脫。生到極樂世界你就得大圓滿。到極樂世界實在不難。如果你遇到災難、遇到恐怖,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,專心念觀世音菩薩,菩薩真能幫助你化解。那是念佛求生淨土的人,專念阿彌陀佛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對於這個世間決定不能有留戀,有留戀就壞了,有留戀就出不了六道輪迴,那個麻煩就大了。

      經上這些話,在在處處、時時刻刻提醒我們,我們要「奉為綱宗」。綱是修學的綱領,宗是宗旨。「安住如是法中」,如是法就是《大乘無量壽經》上所講的一切法,天天要念,念的時候修定,用念經的方式修定,就有功德。就是念的時候絕對不想經文裡頭的意思,不想它,念得字字正確,沒有念錯,沒有念漏掉,一遍一遍的念。用聽講也可以,專心聽,聽懂很好,聽不懂也很好,不要去求懂,求懂是你自己的意思,遍數念多了,自然就懂。那是什麼?智慧開了。所以用讀經的方法修戒定慧,這是真修行,這是真會念經,念經得定,得三昧。一面念是一面想裡面的道理,那就壞了,那是念世間書,現在學校念書是這個方法,不能得定,不能開悟,就是方法用錯了。教學的理念產生偏差,得不到真正的利益,真正利益是佛所說的戒定慧。佛法傳到中國,佛戒定慧三學這個方法,儒接受,道也接受,變成中國傳統教學的理念,共同的理念就是持戒、修定、開悟。持戒就是遵守方法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;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這是戒律。決定不能變更。你用這個方法,一年、二年、三年效果卓著,十年就通了。但是這個方法沒人相信,現在人不相信,他不相信自己會通。釋迦牟尼佛是自己通的,他講這些經典誰教他的?沒有老師,他參學十二年,到三十歲的時候他放棄,不學了,到菩提樹下入定,開悟了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世出世間一切法自然通達,他是這麼來的。所以所說的一切經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的流露,不是學來的。你要不相信,在中國也有這麼一個人,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。《壇經》大家看過,《壇經》前面說他的歷史,他不認識字,沒念過書。學佛,從來沒有正式聽一堂經,法師講經,他一堂沒聽過;黃梅有禪堂,他沒有到禪堂去坐過。他在哪裡修?他在碓房舂米、破柴,他就在那裡修。舂米、破柴他開悟了,他在這裡頭得三昧。他怎麼得的?他抓到修行的綱領,修行的綱領就是看破放下。看破是明瞭,放下就明瞭,放不下就不明瞭。放下什麼?放下分別,放下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這就是大乘。這三種,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執著是見思煩惱。三種煩惱統統放下,自性現前,就明心見性。明心見性,遍法界虛空界沒有一樣不通達,沒有一樣不明瞭,自性般若智慧現前。佛可以說一切經,你也可以說一切經,你跟佛沒有兩樣。

      大乘教走這個門,跟世間不一樣,教學的理念不相同、方法不相同。世間教學這個理念方法可以成就知識,你學到知識,沒有智慧。佛家這個東西是學智慧,智慧裡面有知識,包括知識,知識不包括智慧。所以智慧有了,知識也有。現在西方這個方法,知識有,智慧完全沒有,所以它解決不了問題。我們今天要把中國傳統這種好東西,告訴全世界。但是世界上人不相信,他相信什麼?科學。科學頭一個拿證據來,所以我們現在用中國傳統這個方法,真有幾個人開悟,讓外國人看到,他就相信。其實外國古時候有開悟的,不是沒有,穆罕默德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。穆罕默德跟六祖一樣,不認識字,沒念過書,你看他能口述一部《古蘭經》,旁邊人給他記錄寫成書,伊斯蘭教主要的經典。那是什麼?大徹大悟才能說得出來,不是大徹大悟,說不出來。外國有,少,中國比較多。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方法恢復,首先恢復理念,我們對它不懷疑,懷疑就壞了。

      這個後頭底下說,『應常修習,使無疑滯』,「蓋疑根未斷,即是罪根。欲斷疑根,應知方便。疑惑不斷,只因慧心不朗。慧心不朗者,只以三垢障深」。這一段話說得非常好,問題是三垢,就是剛才講的。這三垢是什麼?無明煩惱、塵沙煩惱、見思煩惱,就這三種。這三種太深了,障礙我們明心見性,這三樣東西去掉,自性就現前。所以說不起心不動念,無明煩惱沒有了;不分別,塵沙煩惱沒有了;不執著,見思煩惱沒有了。這三種垢障都斷掉,自性現前,要在這裡下功夫。沒有真正善知識,自己也能成佛,也能成為大善知識,只要你相信,只要你真肯幹。六根在六塵境界,眼見色,耳聞聲,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清淨平等覺現前,這是大乘。靠自己,不靠別人。一切諸佛成就圓滿的果證,統統用這個方法,沒有第二個方法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