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354集

    共644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2年10月21日啟講,2014年3月8日圓滿。

    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,是真理。這次是講第三遍,愈講愈歡喜,愈講信心愈足,願心堅固。希望學佛同修選這個法門,簡單容易,成就快速,一生當中作阿惟越致菩薩,這種殊勝利益到哪裡去找?我們今天用網路,用衛星,全球喜歡這部經,信這部經,修學淨土法門,求生極樂世界,都是有緣人,每天一起分享。往生見佛,是活在世間第一樁大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五四集)  2013/7/10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  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六百二十一頁,倒數第三行:

      「不可思議者,超情離見,非眾生思惟語言之所能及。」這是世尊在「業果難思」做了一個結論。眾生造業感受的果報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,思是想像,你無法想像;議是言說,你也沒辦法把它說清楚、說明白。什麼時候能看得清楚?大乘經上常講八地以上。圓教初住菩薩就明心見性,對這樁事情知不知道?知道;知道,他也說不出來,所謂是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。這杯水溫度,我喝了一口,我能不能把它的溫度說出來?說不出來,你喝一口就明白,確實是這樣的境界。所以說不可思、不可議,無法想像,無法言說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下面佛接著說:

      【眾生業報。亦不可思議。】

      前面是講自己,我們自己的果報不可思議。自己以外,其他眾生的業報也不可思議。

      【眾生善根。不可思議。諸佛聖力。諸佛世界。亦不可思議。】

      這是跟你講真話,必須功夫到了,你自然就明白。佛講經教學,雖然說種種比喻、言說,我們聽了,只能得到一個概念。實際上,實際上跟我們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別,一定要自己親證。這是佛法的好處。科學能叫人相信,就是說它有證據,在實驗室裡頭確實證實。譬如說物質,物質分到最後是微中子,微中子再打破,物質就沒有了。沒有,看到什麼?看到是念頭波動的現象。科學家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物質是假相,是念頭生起的幻相,而是許多幻相糾纏在一起,我們誤會了,把它當作物質。其實它是假的,根本不存在,跟佛在《般若經》上說的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完全相同。這個什麼?這有證據,它有科學實驗報告,每個人去觀察他這個報告,在顯微鏡下都能看見。不用這種高倍的顯微鏡你看不到,我們需要藉這些儀器看到事實現象,這叫科學。佛經講不需要藉這些儀器,完全用你的定功,用你的清淨心。你現在為什麼看不到?是你的心浮動,你心裡有妄想(妄想就是起心動念)、有分別、有執著,這些東西全是染污,你的心被染污,清淨失掉了,平等失掉了,覺失掉了,所以這個境界你看不到。也就是你用妄心看不到,你用真心就看到了。用真心一定是八地以上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佛所講的什麼,你完全能體會,一絲毫不懷疑。初住以上,我們講圓教,他有沒有見到?他有見到;他見性了,他怎麼會沒見到?見到,為什麼佛說八地?八地的境界跟佛是一樣的。八地之前見到,模糊、不清楚,真見到了,沒有八地以上看得那麼清楚,所以說他也看到了。

      惠能大師的境界不可思議,就是此地講的諸佛聖力。阿羅漢、辟支佛、別教三賢菩薩(別教裡面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)都沒有見到。一定是別教初地以上、圓教初住以上,這就是宗門所講的明心見性,他們能見到。惠能大師說的五句話就是他們的境界。真正知道真心沒有被染污,縱然墮在無間地獄,真心也沒有染污。染污的是什麼?染污的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可是十法界的眾生都是妄心做主,用的是什麼心?阿賴耶識,把阿賴耶識當作自己的心,這就錯了。阿賴耶從哪裡來的?阿賴耶從真心來的。實際上阿賴耶跟真心是一個心,不是兩個心。阿賴耶動了,就不叫它做真心,真心不動,它心動了。它不動呢?不動就是真心,就是真如本性;動呢?動了叫阿賴耶。是一不是二,真妄不二,真妄一如,只是它改變了,起的作用不一樣。真心是定的、不動的,所以他能見到事實真相。像水,水不動,像一面鏡子一樣,外面照的東西清清楚楚;水稍微波動,它就起波浪,波浪起來它也能照,照見是支離破碎,不是一個完整的畫面。我們從這個地方細心去體會。所以心要不動。你怎樣才能像佛一樣看到宇宙萬有的真相?心只要不動,就見到了。起心動念這是無始無明煩惱,這是小動,微波,動了。菩薩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執著,所以菩薩看東西比我們真。他是什麼?他是微波,能看得出來,雖不是很清楚,看得出來。我們看水裡面的倒影,這個水有浪,小浪,小波小浪依然看得很清楚。阿羅漢、辟支佛他們的浪就大了,他們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他還有分別,看東西比不上菩薩。凡夫妄想、分別、執著全有,叫大風大浪,他也照見,不是不照,他也照見,照見是支離破碎,而且你沒有辦法把它拼湊起來一個完整的畫面;水它都照,隨著波浪它在動,所以它統統照了,這個支離破碎的畫面我們無法把它整理成為一個畫面。

     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『眾生業報』,「業報指業因與果報」。跟前面講的意思一樣,「由於善惡的業因,則遭受苦樂之果報」。六道眾生現前所享受的,也就是感受的,全是自己造的業報。你過去的業是善的,這一生當中善果;過去造的業不善,現在所得的果報就不善。眾生的業,有共業,有別業。共業是什麼?跟別人造同樣的業。果報也是如此,有共同的業報,有各別的業報,不一樣。我們生在這個大世界,在這個環境當中,今天講這整個地球,是所有地球上居民的共業。雖是共業,每個人的報還是不一樣,確實有人生活得很好,有人生活得非常不幸,別業不相同。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會相信業因果報絲毫不爽。念老引《寶積經》九十六卷有一段話,閻羅王說的,閻羅常常告訴那些受罪的人,這是哪裡?餓鬼道跟地獄道,這都是閻羅王管的,告訴這些受罪的人,「無有少罪我能加」,閻羅王有沒有權力把你的罪加重一點?把你的罪減輕一點?他不行,他不能,他沒這個權力,「汝自作罪今自來,業報自招無代者」,沒有人能夠代替,你所受的就是你所造的,你不能怪閻羅王。

      我初學佛的時候,有一位善知識朱鏡宙老居士,他把我們看作孫子輩,他大我三十九歲,祖父輩的人,對我們這些年輕人很愛護,老人常常講故事給我們聽,那些故事都是他親身經歷的。他告訴我,他的老岳丈,他太太的爸爸章太炎,這是民國年間國學大師,曾經做過一個多月東嶽大帝的判官。應該是東嶽大帝的判官大概是有事情,沒有辦法上班處理事情,請他去代替、代理,他就代了一個多月。那一個多月的當中,每天晚上天黑了,小鬼就抬著轎子來接他去上班,到第二天早晨雞叫的時候就把他送回來,所以他很辛苦,白天晚上都沒有辦法休息。告訴一些朋友,鬼道的一些事情,他看到的、聽到的、接觸到的,講給大家聽。一般狀況跟人間差不多,就是鬼道的天氣是昏沉沉的,像我們陰天一樣,看不到太陽,月亮、星星都看不到,所以叫陰間,黑濛濛的這種情形。飲食起居跟我們生活差不多,比我們苦,你看到那裡的人沒有笑容,都是很痛苦的樣子。

      他是判官,判官地位很高,相當現在所講的祕書長,權力很大。他是個佛教徒,就在東嶽大帝面前(我們這上面供的那就是東嶽大帝,中國這個大地區分為五嶽,這個地位比一般的鬼王高,他大概管五、六個省),想到聽說地獄裡頭有炮烙這個刑罰,炮烙是銅柱子,柱子燒紅了,這個受罪的人去抱那個柱子,那就像燒烤一樣,他覺得這個刑罰不仁道,沒有慈悲心,能不能把它廢除?閻羅王聽了之後就跟他說,你去看一看你就了解,回來再說。派了兩個小鬼帶他到刑場。那是地獄,地獄,《地藏經》上說得很清楚,不是受罪的人看不到,不是菩薩到地獄度眾生的也看不到,只有這兩種人能看到,不是這兩種人看不到,在你面前也看不到。這兩個小鬼真的帶他走,走到這個地方指給他看,他看不到,這才恍然大悟,自己業力變的。就像作夢一樣,你夢中的境界自己很清楚,別人看不到。有定功的人能看到,沒有定功的人看不到。這才完全知道,自作自受,與閻羅王不相干。閻羅王看到,他也無可奈何。地獄是業力變現出來的,不是閻羅王要設一個地獄、要造一個地獄,不是的,業力變的,這個就沒法子。你沒有這個業力,你找不到。

     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,是機械化的運輸,就是說自動的車輛,雖然它速度不快,一天只能走三十里,但是它不要人工,它也不要牛馬去拉,這是科學技術。諸葛亮死掉的時候全部毀掉,以後人沒辦法做到。為什麼?這種機械的東西要發展,恐怕像現在這種亂世,在諸葛亮死後我想一、二百年就出現了。他們要人民過好日子,中國古人不幹這個事情,這是真實智慧,這是真實的德行。中國很早,在史書裡頭就有記載,好像王莽時代就有人用滑翔,滑翔機。統統都不能傳下來,什麼原因?這就是倫理道德教育起了作用,你一定要想到後人,不能拿這個做為戰爭的武器。如何用在娛樂方面,可以,不可以用在戰爭。所以那些人不崇尚科學技術,崇尚倫理道德。農耕,連湯恩比博士這些人都說,我們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,飲食一定要回歸古時候那種用人力農耕種出來的,那個東西才真有營養,現在叫有機農產品。用科學這些方法,用農藥、用化肥、用改變基因,這個都是不健康的。這些農作物吃下去對人體都有害,帶給你奇奇怪怪的病毒,古人不肯幹。

      在全世界,確確實實從小世代相傳這些倫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,其他的國家地區真的很少。中國人立國是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我們相信這個道統的承傳至少也超過一萬年。中國人自己常講五千年的文明,那是有文字記載的,沒有文字不能說它沒有文化,五倫、五常我相信超過一萬年,它容易記,不會傳錯。五倫就二十個字: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。你看它怎麼會傳錯?傳一萬年都不會傳錯。五常就五個字:仁義禮智信。仁就是推己及人,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別人,己所不欲勿施於人,這是仁。仁就是父子有親那種親愛,把這個親愛擴大對一切眾生,這就是仁,真誠的親愛對一切眾生,自愛愛人。義,義者,宜也。我們說白一點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,這叫義,不違背情理法。古人重義。人是社會動物,是群居的,不能單獨生活。群居一定要守法,所以古人立法很嚴,用意是叫你不敢犯法,犯法懲罰很重,這立法嚴。但真的犯了法,判刑盡量判輕,這就是仁義。你犯了怎麼辦?執行的人(法官)要想盡方法幫你減輕。實在想不出方法,縱然判死刑,他也甘心情願,感激法官,法官真的替他設想,只要能夠寬鬆的盡量寬鬆,有仁有義。人與人相處有禮,禮是規矩,從家庭開始。中國很早就採取農業,神農氏就是農耕的時代出現了。伏羲氏那個時候人打獵,不知道農耕;神農氏發明的農耕,農耕就定居。打獵是游牧,居無定所;農耕,居住在一起,形成家庭。特別是大家庭,因為農耕,人愈多愈好,需要人力,要有勞動力。所以有禮,有秩序,它不亂。有智,這個智是理智,理智的反面是感情,處理任何事情要以理智,不能用感情,用感情就有私,用理智叫大公無私,這個團體才能夠凝聚。領導的人,大的團體,領導的班子,處事公正嚴明,人都服了。最後一個信,信用。

      左丘明在《左傳》裡頭有句話說到,這句話《群書治要》裡頭收了,「人棄常則妖興」。人要是把五常丟掉,不仁、不義、無禮、無智、無信,這個社會變成什麼?社會就變成妖魔鬼怪,社會就亂了,人們生活就苦了。今天的社會,這個地球上,確實五個字都沒有了。湯恩比說,孔孟學說能夠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。孔孟就是主張仁義,換句話說,孔孟是完全遵從五倫、五常,五倫是道,五常是德,以道德治天下,人人都服,人人都歡喜。到春秋時代出現了一個管仲,管仲提出當時治國的一個理念,就是四維,要把國家治理好,這四個字做到,禮義廉恥。「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」,如果這四個字沒有,這個國家危險,快到滅亡了,它不像個國家了。

      應該是在戰國這個時代,孟子這個時代,八德出現了。孝悌忠信仁愛和平,這是古時候講的八德。現在人講的八德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,這現在人講的八德。古八德的意思深。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就這四樣東西,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我相信傳十萬年也不會傳錯。現在人他不尊重它,不肯照做。中國在過去,是兩百年之前的中國,上溯到至少有一萬幾千年,中國人人人都喜歡這四樣東西,人人都很認真的去做,要把它做好。所以這個國家、這個族群是以這個立國,中國的文化、文明從這個地方生出來,這是東方文明的根。現在怎麼救?湯恩比的意思說,把中國這套東西再端出來,社會就救好了,問題就能解決。

      《群書治要》我們發現了,發現之後立刻就流通。我完全沒有看,看到這個書,翻一翻很完整,裡面沒有缺頁、沒有缺字,立刻交給世界書局印一萬套。前年三月,我在澳洲,這個書樣本剛剛出來,世界書局寄一套到澳洲給我看,我看了很滿意。那個書樣本拿來,我們擺在桌上,圍在這桌子大約八、九個人,悟忍師在,她的妹妹也在,妹妹突然跪到地下說:我是李世民。我們請他坐,他不敢坐,他跪在地下。他從地獄出來,怎麼出來的?就這一部書。告訴我,這部書可以救中國,這部書可以救世界。我那個時候沒想到救世界,只想到救中國,這是他提醒我,這一句提醒很重要。他提醒我了,我才會想到這部書要翻成外國文字,對全世界流通。這個我們可以相信,沒有廢話,時間大概只有五分鐘,說完之後他就離開了,離開再就沒有找我了。有些通靈的人說,他沒有離開道場,大概在道場住了半個多月,在道場聽經,在道場念佛。也有通靈的人說,他往生到極樂世界了。可不可能?可能。在唐朝那個時候,他是佛門的大護法。他為什麼會墮地獄?殺人太多。奪取政權的時候,隋煬帝的腐敗,群眾起義,起義的人很多,他一個一個把別人消滅,最後他統一這個國家,他父親做皇帝,唐高祖。兄弟三個人,為了奪取政權,唐太宗把哥哥、弟弟都殺掉。我們在歷史上看到,他父親非常重視家庭、愛家庭,唐太宗這個做法他父親非常傷心。這些罪孽,這就是他造的是地獄業,在地獄裡受苦。問他地獄怎麼樣?別提了,太苦!提到地獄,他還心有餘悸。

      我們印這個書,也不知道這回事情,不是為他印的,但是這部書是他下命令編的,所以這個書重新發行,我們印一萬套,這個功德跟他有關係。所以他憑著這個功德,他離開地獄,來感恩的,來給我們透這個信息。真正是自作自受,沒有人能夠代替,這他給我們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勸我們決定不能造地獄業。他說用佛法、用仁義道德可以取得政權,那個時候年輕不懂,用戰爭的手段,這個造業就重了。不用戰爭取得政權,人有命,前面講的,你是皇帝命,誰能跟你爭?要學古聖先王,你看堯舜禹王,甚至於夏商周三代,以道德治天下。雖然那個時候沒有統一,但是所有諸侯國對於商湯、文武,尊他們為天子,這是以德服人,不是以力。得到幾百個諸侯國服從你,聽你的指導,聽你的教誨,這才是正道,不要走邪了,不要走偏了。

      下面,舉《普賢行願品》裡面的話說:「菩薩自念,我於過去無始劫中」,這個時間長,「由貪瞋痴發身口意」,貪瞋痴是在裡面,表現在外面是身口意,「作諸惡業無量無邊,若此惡業有體相者,盡虛空界不能容受。」這些業,業沒有物質現象,所以你看不到、摸不到。如果它要有體相,那是再小,像極微色,現在叫微中子,像微中子這麼大,我們造的罪業整個虛空容納不下,你說多可怕!「作業無邊,報必隨之」,你怎麼能不受報?哪有這個道理!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六道輪迴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,自性裡面沒有這個東西。像人作夢一樣,夢是意識變現的,真心妄心裡頭統統沒有,是業力現行,業消了,夢境就不見。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,夢醒的時候仔細去反省、去回憶,就明白了。

      六道輪迴是一場夢,如果真正醒了,醒是什麼?覺悟了,把執著放下,於一切法,我們今天講一切人事物,都不執著,都不放在心上,那就很容易醒過來。醒過來之後,六道不見了。醒過來之後看到什麼?看到是一個清淨的世界,四聖法界。你這一醒過來看到的都是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、佛,這個四法界出現了。佛告訴我們,這個四法界也不是真的,也是假的。但是這個四法界清淨,六道染污。六道太苦了,這個四聖法界裡頭有樂,為什麼?人心是善良的,它有染淨,它沒有善惡。六道裡頭有善惡,四聖法界裡頭沒有善惡,善惡二邊都捨了,都放下,它跟六道比,它清淨,六道是染污;它跟上面實報土比,它染污,實報土清淨,所以是如來的方便有餘土,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,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。

      如果在十法界把分別放下,不再分別,為什麼?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既然都是虛妄就不需要分別,隨緣就好,不要再起心動念。能夠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,他這個夢又醒過來了,十法界是一場夢。這個時候才曉得,十法界誰變的?阿賴耶變的。這個時候轉八識成四智,這個轉變,十法界沒有了,完全醒悟過來了,轉識成智。看到是什麼境界?是諸佛實報莊嚴土,也叫一真法界。實,實就是真實的,十法界是假的,不是真實的,一真法界是真的。為什麼是真的?佛法裡真假,它的定義是:只要是有生滅就是假的,不生不滅這是真的。一真法界裡面,就是實報土裡頭,沒有生滅的現象。換句話說,有沒有身體?有,有身體,也有居住生活學習的環境,這個身體跟修學的環境可以說統統叫無量壽,沒有變化。人沒有生老病死,人是化生的,不是胎生的,胎生很苦,它沒有胎生,化生,變化的。沒有說身是小孩慢慢長大,沒有這個現象。那個地方一生,身現前的時候,跟諸佛菩薩的身完全一樣,相好光明都跟阿彌陀佛相同,真的是身有無量相、相有無量好,相好光明無等倫,十方世界沒有辦法跟它相比,這就是極樂世界。

      下面,《俱舍論》第九卷,這是小乘裡頭很重要的一部論典,它說:「上至世尊無能遮抑,以業勢力最強盛故。」這是最上,到佛,佛有沒有辦法改變你的業力?不能。這是大乘經上常說的,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」,今天講能量,這三個能量是相等的。心是真心,就是真如本性;佛是修成圓滿的極果,登峰造極,沒有比他更高的,《華嚴》稱為妙覺,這是佛;眾生,眾生是講業力。眾生的業力,跟佛力,跟自性本具的智慧功德的力,它是相等的,所以佛都沒辦法救。佛怎麼救你?佛是教給你方法,告訴你事實真相,你覺悟了,你回頭了,這就得度了。誰度你?自己度自己,佛給我們做個增上緣。增上緣裡頭無比殊勝是阿彌陀佛,一切諸佛跟諸佛剎土,只有西方極樂世界特殊,真正以他的大慈悲,大智慧、大慈悲幫助我們輕而易舉的脫離十法界,真正不可思議。脫離十法界是一念之間,一念覺就脫離了。八萬四千法門要自己修,修到哪一天你才能脫離?淨宗全靠阿彌陀佛,我們真聽話、真幹,叫知恩報恩。往生到極樂世界,真正報彌陀佛的恩,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幫助我們一生成就。

      所以《俱舍論》上這句話說得很重,連佛的勢力都沒有辦法改變你的業力,你說多可怕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今天造業,這個業力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,我們把它扭曲了,走偏、走邪了。如果走正,他就成佛,成菩薩、成佛。我們搞歪、搞偏了,偏到輪迴,偏到地獄。現在科學家講的是念力,最近量子力學家常常說念力不可思議。這個念力可以說把自性的能力、佛法修證的能量,跟我們現在造業這個能量混合在一起,念力,統統是念力。我們迷惑顛倒,起心動念都是為自己,自私自利,這就偏了,偏差太大了。佛菩薩起心動念,他是為遍法界虛空界,他不為自己。遍法界虛空界裡面一定包括我們的冤親債主,換句話說,要包括毀謗我們的人,要包括羞辱我們的人,要包括陷害我們的人,要包括障礙我們的人,統統包在裡頭。我們用清淨心、平等心,用真心來化解問題。我們用真誠心對佛,用真誠心對父母,用真誠心對所有一切眾生,我們真幹,這身心舒暢!中國古人說一句話,叫「仁者無敵」。仁者是佛門裡對菩薩的尊稱,仁是仁慈,仁者是仁慈的人,仁慈的人沒有敵人,沒有敵對的,有敵對就不仁慈。他跟我敵對,我不能跟他敵對,他在迷,我們用憐憫心、同情心對他。他沒有醒過來,他要醒過來,跟我一樣,跟諸佛如來一樣。多替別人著想,自己受一些苦難、受一些折磨,歡喜,業障消了,好事情,不是壞事情。常常這樣想法,常常如是觀,心開意解,就非常快樂。所有冤親債主,我們都供上牌位,我們每天兩次講經兩次迴向,我們求佛菩薩慈悲保佑這些人,幫助這些人早一天覺悟,早一天回頭。

      再看下面這兩句,『眾生善根,不可思議』。眾生業報不可思議,眾生的善根不可思議。「如《大集經》曰:眾生之行」,行是行為,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,言語是口業的行為,身體動作是身的行為,身口意,這個行包括身口意,「不可思議」。「眾生境界不可思議」,境界從哪裡來的?境界有順境、有逆境,人事的境界有善緣、有惡緣,統統不可思議。從體上講,這是自性所現的,唯心所現,心性不可思議。唯識所變,心是真心,識是妄心,真妄是一體,真妄永遠分不開,真是覺,妄是迷,迷悟不二。心現識變,這把整個宇宙的真相全說出來了,諸佛實報莊嚴土,心現沒有識變;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心現識變,統統具足,都不可思議。

      又臨濟禪師說,「你欲識佛祖麼?」就是意思說,你想認識佛、認識祖師嗎?在哪裡?「只你能聽法的便是」。臨濟禪師在說法,你那個能聽,能聽是誰聽?誰能聽?聞性聞;你能看的便是,能看的是見性,見性能見。性就是佛,性就是真心,真心就是佛,你就是。這個就是大經上佛說的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。誰知道?臨濟禪師知道,我們不知道。用真心就是佛,用妄心就是凡夫。大乘教常說,我們見色聞聲,第一個見沒有念,眼睛一睜開,第一個見,還沒有起心動念,那是佛知佛見,那是真心;第二個念頭,動了,動念頭了,那就是阿賴耶。修行證得佛果,怎麼證的?他能夠把第一念保持,永恆不變,這就是佛。

     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,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,第一個念頭見,是真見,是自性見;第二個念頭見,起心動念了,是阿賴耶的見分見,不一樣了,真跟妄還混合在一起,把你攪亂了。菩薩修行,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就定在一念上,念念都是一念,就是一念,一念無二念,這就叫成佛。前念滅、後念生,這是阿賴耶的現象。今天科學看這個宇宙,量子力學家發現的是阿賴耶的現象,真如本性他見不到,永遠見不到。為什麼?科學家想見,想見是個妄想,妄的,他就見不到真,他能見到妄,見不到真;不想見了,真就現前。所以不能起心動念,起心動念就是阿賴耶,就見妄,見不到真。

      所以佛在大乘經上說過,用第六意識,第六意識是妄心,能量非常大。八識五十一心所裡頭,緣外面境界力量最大的就是第六意識,它具足五十一個心所。心所是心理作用,它全的,它一樣都不缺,對外能夠緣到宇宙的邊緣,對內能夠緣到阿賴耶的三細相。佛說過這個話,現在量子力學家真的緣到三細相。三細相是業相、轉相、境界相,對境界相完全搞清楚了,跟佛說的完全相同;轉相發現了,沒搞清楚,沒有說清楚;業相,很可能就是他們所說的能量,宇宙之間有能量。佛在三千年前講的,現代的量子力學家才發現。對於轉相,就是念頭,科學家發現念頭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,就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這樣大的速度。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是它存在的時間,太快了,這個境界不可思議,我們沒法子想像,也說不出來。我們說一句話好幾秒鐘,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個念頭,我們怎麼會知道?這就是所謂麻木不仁,糊塗到所以然。只有用這個來形容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    佛跟凡夫,我們可以說,佛是個明白人,凡夫明白了,凡夫就作佛;佛要是糊塗,起心動念了,佛就變成凡夫。凡夫跟佛是一不是二,一個是覺,一個是迷。所以說凡夫是我自己,說佛也是我自己,我覺了就是佛,迷了就是凡夫。生佛不二,生是眾生,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。臨濟禪師說得好,只你能聽法的便是。佛在哪裡?你就是佛。你能聽的,能聽是自性,是聞性在聞;能看,是見性在見;能嗅,聞到香臭,我能嗅,是嗅性在嗅;能夠覺是身性(六根的根性),身性能覺。身性會不會離開?不能。那我們要問:人死了,靈魂離開,他還有沒有知覺?有。他離開的是什麼?離開的是阿賴耶識,自性不會離開。自性是什麼?自性見聞覺知,自性有物質現象,有物質現象就具足五蘊。人雖然死了,肉體還在,神識離開了,受想行識沒有了,它沒有了,見聞覺知它有。江本博士做的水實驗就證明了,水有見聞覺知。我們人神識雖然離開,肉體在,它怎麼會沒有見聞覺知?

      修.藍博士也給我們做證明,他在我們這個攝影棚看,他告訴我們,我們這個桌椅板凳有見聞覺知,天花板有見聞覺知,牆壁有見聞覺知,地板有見聞覺知,只要是物質現象統統有見聞覺知。為什麼?它不離自性,自性能生能現,所有這一切萬物是自性現的。你那個妄想執著離開了,那是魂魄離開,你自性沒離開,這個離不開的。它什麼?它遍一切處、遍一切時,它沒有現象,不是物質現象,也不是精神現象,也不是自然現象。這個概念我們應該都有,我們說的遍數太多了。所以聽,要多聽,聽多了慢慢就有概念,概念慢慢就生根,修行能夠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穿衣吃飯、待人接物,學什麼?學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。把念力完全集中在阿彌陀佛,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這叫真念佛人,這叫真正淨宗學人。決定不可以有疑惑,不要有妄想。念佛,這個方法、那個方法,這個聲調、那個聲調,沒有關係,你喜歡用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。問題就是你念佛的時候一個雜念都沒有,沒有妄想,沒有雜念,這就是功夫得力;還有雜念,還有妄想,功夫不得力。功夫不得力是你沒放下,總的用一句話來說,全都叫情執,情執是總的。真的把情執放下,心就定了,就定在這一句佛號上,這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。

      這個理太深了,我們真正能做,必定得感應。感應是什麼?感應是增長我們的信心,這也是我們自己有感,佛菩薩有應。見到佛,見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再也不懷疑了,死心塌地。我念了好多年,為什麼還沒見到?那你要來問我,你說我能不能見到?我說你不能見到。為什麼?你懷疑,你在求見,求見是妄想。什麼都不求,什麼念頭都沒有,念的時候突然現前。這是什麼?心清淨,境界現前了。我們還老是想著,佛為什麼還不讓我看見?這就是不讓你看見的原因,你把這個原因消掉就看見了。好,我不再想這個了;其實念頭沒斷,還是障礙。真的沒有這個念頭了,只有一個阿彌陀佛的念頭,念到底,肯定見到。所以有念無念都是邪念、都是妄想,有想無想都是妄想,不老實。所以老實人可貴,老實人肯定有成就。

      下面還是臨濟禪師的話,「每日多般用處,欠少什麼?六道神光,未曾間歇。」這是什麼?這都是講生活,每日在生活當中,你全都用上了,用的什麼?用的性德,你什麼都沒有欠缺。性德在哪裡?你眼睛能見,耳朵能聽,鼻能嗅香,舌能嘗味,身能覺觸,第六意識念念你都清楚、你都知道,這就叫六道神光,它起的作用沒歇,前念滅了後念就生。佛如是,我們也如是,哪個不如是?我們跟佛有什麼差別?差別的,佛說得很清楚,我們也都知道,差別就是迷悟。佛六道神光覺而不迷,我們六道神光當面迷惑了,不知道。覺悟的人沒有念頭,眼見色,見得清清楚楚,沒有起心動念;耳聽音聲,聽得清楚,也沒有起心動念。迷的人怎麼?迷的人起心動念,不但起心動念,他還分別、還執著,這就叫迷。迷在哪裡?就迷在這個地方。你要不迷,你就成佛。

      「可見眾生之日用與境界,均超情離見不可思議」。佛不可思議,我們自己也不可思議。在這個地方我們真正體會到,明白了、肯定了,眾生就是佛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。回歸到老祖宗的話,本性本善,本性本善不可思議。再說得詳細一點,就是《大學》裡頭的三句話,「明明德,親民,止於至善」,不可思議,這三句話說得好。我們今天有明德,就是不知道,明德在起作用,跟諸佛菩薩不二。諸佛菩薩起作用,他覺;我們起作用,不覺,不知道。眾生跟佛差別就在這個地方。

      「又《法華經》曰」,這是念老舉《法華經》裡面的一首偈子,「若人散亂心,入於塔廟中,一稱南無佛,皆已成佛道」。「深顯眾生善根,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。」你能夠明瞭這四句偈,你的心就定了,為什麼?你在阿賴耶識裡頭種了善根。什麼善根?佛的種子下去了。這個人是散亂心,到佛的道場,寺院庵堂,念了一聲南無佛,你就已經成佛道,阿賴耶識裡頭有佛的種子了,你決定成佛道。什麼時候不一定,什麼時候要看你的緣,你什麼時候遇到緣,什麼時候就成就。這是種子有了。像前面的比喻,佛用植物,我們想種個桃樹,現在有了桃核,這種子,種子有了。要想它長成樹,我們找土壤,適合它成長的土壤,給它肥料、給它水分、給它陽光,它就會長出來,三年成熟,它就結桃了。你現在有種子了,種子難得,種子重要!一稱南無佛,皆已成佛道,就是說你有佛的種子了,就肯定你將來一定成佛。什麼時候成佛,不一定,那是緣,你這一生當中遇到緣,這一生成佛;來生後世遇到緣,來生後世成佛,你肯定會成佛。我們心還不定嗎?我們這一生當中念了多少句佛號?你阿賴耶有多少佛的種子?我們現在真的是想,我要在這一生成就,一生成就,加緊去培養這個種子,把其他的種子都給它拔掉,不要去照顧它,專門照顧這個種子。其他的不照顧了,把它的緣斷掉,心裡沒有它,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那你很快就成就。最長的時間,現在我們可以肯定,不超過三年。桃核三年結桃,我們三年可以結菩提果,那就是極樂世界。

      《淨土聖賢錄》、《往生傳》裡的往生人,你去看看,一半以上都是三年。所以早年我在台灣講經,基隆有個法師叫德融,常常來聽我講經,他曾經問我,他看過《淨土聖賢錄》,他問我:那些往生的人,是不是統統都是三年壽命就到了,壽命到了佛來接引?我說,這個說法不合於邏輯,哪有那麼巧的事情!應該是什麼?他三年功夫成就了,雖有壽命他不要了,這才能講得通。三年,當然可能有,但不可能都是。人真正把西方極樂世界修成了,很多人不願意再留。那個世界那麼好,這個世界這麼苦,誰願意留在此地不到極樂世界去?這去不了,沒辦法,那要在這受苦。能去得了的時候,何必受這個苦?他馬上就去了,佛就真來接引他。你看最明顯的例子,瑩珂,這就是壽命不要了,他還有十年,不要了。我們最近聽到劉素青,劉素雲的姐姐,她還有十年壽命,她不要了。她發願表個法,我念佛,快快樂樂念佛,往生給你們看看。發這個心到她念佛往生大概一個月的樣子,你看多快。這是壽命還有,不要,這才能講得通。

      劉素雲在我們這裡做報告,說她姐姐往生的事情,拍攝有光碟,很多同修都看過。她發的一個心,要為這部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跟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做個證明。劉素青就是依這個經本、依這個註解修行的,她每天聽我講經。包括我們這個也都在她實驗之中,她實驗三樁事情,我們的學習沒有走錯路,三轉法輪裡頭她來做證明,作證轉。發心之後,她就放下,放下就沒障礙。往生前七天,劉素雲聽到一個聲音,這個聲音是數目字,二0一二一一二一一二,這樣一組數目字,她把它記下來,仔細一看,大概是她姐姐往生的信息。她把這個寫在一張紙上給她姐姐,她姐姐看時,笑了一笑,疊起來,收起來。二0一二是年,十一是月份,二十一是日期,一二是十二點鐘,果然沒錯。她是十五號聽到這個信息,十五號到二十一號七天,果然是這個時間,一分一秒都不差,感應不可思議!

      宇宙之間不可思議的事情太多了,說實在話,樣樣不可思議,你只要不思不議,你就清清楚楚,全都明白了。這一思一議怎麼樣?那就是無明煩惱現行,就造成障礙,變成什麼都不知道。所以,《般若經》上講得妙: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。」我們什麼時候能做到無知?真正到無知,你就無所不知,心地真的乾淨,一塵不染,人家問你什麼事情,你都知道,他一問,好像就照見,這心裡就放光,就明白了。我們的習慣是要有知,有知就有所不知。有知,你知道的很有限,許許多多的事情你不知道。佛門,尤其是大乘,大乘講的是無知,無知,無所不知。

      「深顯眾生善根,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。」這是善根。我們反過來看,眾生不善的根也是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。眾生善根,三善根:無貪、無瞋、無痴,十法界依正莊嚴,所有一切善法都從這三個根生的,這叫三善根。反過來叫三毒,就是貪瞋痴,貪瞋痴能生一切惡法。我們要想自己一切惡法能斷除,從哪裡斷?從根斷。不要從枝枝葉葉,枝枝葉葉太麻煩,斷不盡。你就把貪瞋痴這三個根拔掉,把它轉變過來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這叫從根本斷,都是不可思議。這叫快刀斬亂麻,一了百了,為什麼不在這裡下功夫?

      從哪一個點切入?就是貪的點在哪裡?現在人講原始點,貪的原始點在哪裡?瞋的原始點在哪裡?愚痴的原始點在哪裡?你得要知道。我們在一起學過,貪的原始點是情執,難斷,要從最難斷的地方下手,其他的不斷自己斷掉,從它的核心下手。瞋恨的核心是傲慢,要把這個東西斷掉。愚痴的核心是懷疑。所以六個根本煩惱裡頭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決定不能懷疑。對自己不要懷疑,自己六根起的作用跟如來六根沒有兩樣。如來是見性見,我們見性見裡面加了一點東西在裡頭,有添加品在裡頭,搞壞了。這個添加品是什麼東西?是眼識見。六根六識,本來是見性見,現在加了個眼識,眼識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,是假的。本來是真的,是真見,現在裡頭把它摻上這個東西,這個見就變成妄見,眼識在見。

      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,這是開智慧的經典,這個經典佛在裡頭告訴我們,教我們返妄歸真,捨識用根,它的方法這樣的。我們把識丟掉,我們見,把眼識放下,完全用見性見。見性是除不掉的,眼識可以加、可以把它拿掉的。你只要把這個東西拿掉,把六識拿掉,叫捨識用根。用根就是根中之性,用見性見,用聞性聞,就跟佛一樣。這個東西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,為什麼?見性見是第一見,第一見就是第一個念頭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那個裡頭的一個念頭,那是見性見。第二個念頭裡面就夾雜著眼識,就迷了。永遠保持第一念,這是如來,沒有第二念。

      我們學佛,要學佛這個本事,這個就是我們常常講的,用真心,不用妄心。菩提心上講的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要學會。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用什麼心?要用真心,決定不要用妄心。不要用起心動念,不要用分別執著,這個難!但是我們淨宗就有一個方法,妙極了,我們統統用阿彌陀佛,把老阿公、老阿婆那套本事學會,就行了。這些阿公阿婆念阿彌陀佛,滿面笑容,非常慈悲,你跟他講什麼話,他都是阿彌陀佛,你問他什麼問題,他也是阿彌陀佛,好像除阿彌陀佛之外,他不會說第二句話。念佛功夫到家了!這種人往生決定是上品,我們這個經講上輩往生,絕不可以小看。我們跟他比,差太遠了,我們還有夾雜、還有妄想,他沒有了,功夫念純了,就一句,這還得了!決定成佛。所以深顯眾生善根不可思議。

      凡夫用不善根,三毒,也不可思議。不可思議的果報是六道輪迴、三途惡道,這是眾生,他用貪瞋痴。學佛的人用戒定慧,用三善根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真幹。所有一切世出世間善根全從這裡生的。菩薩善根一個,精進不懈。精進不懈最好的榜樣就是阿公阿婆,他們一句佛號念到底,讓我們真正看到了真精進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