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226集

    共644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2年10月21日啟講,2014年3月8日圓滿。

    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,是真理。這次是講第三遍,愈講愈歡喜,愈講信心愈足,願心堅固。希望學佛同修選這個法門,簡單容易,成就快速,一生當中作阿惟越致菩薩,這種殊勝利益到哪裡去找?我們今天用網路,用衛星,全球喜歡這部經,信這部經,修學淨土法門,求生極樂世界,都是有緣人,每天一起分享。往生見佛,是活在世間第一樁大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二六集)  2013/3/22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聽我念三皈依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  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四百八十七頁,倒數第二行,從第二個字看起:

      「六趣中一切眾生,命終之後,中陰身現,於此身中,依自身宿業因緣,往求世間父母。投身母腹糞穢之處,結成濁染罪業之體。」這個地方講到中陰,是一個人命終之後,還沒有去投胎,這個時候稱為中陰,我們一般人稱為魂魄,或者稱為靈魂。中陰這個名詞,《佛學大辭典》有解釋,我們節錄在參考資料裡頭,第十六頁。「中陰,又云中有」。中是中間,人道死了,還沒有到其他道投胎,在這個當中。它有,確實有神識的存在,「死此生彼,中間所受之陰形」。陰是什麼意思?就是五陰的陰,也叫五蘊。「俱舍宗以為有一定之中陰,成實宗以為無之」。俱舍跟成實都是小乘,在中國隋唐的時候有這兩個宗,那時候中國佛教是十個宗派。唐朝中葉之後,我們這些祖師大德就不用小乘做學佛的基礎,而用儒跟道代替。這一千四百多年,證明用儒跟道代替是可以的,世世代代有這些高僧、在家這些高士他們出現,修行證果,說明是可以的。可是在今天,佛門裡面小乘沒有了,也不學儒,也不學道,直接學大乘,這是佛所不許可的。

      佛在經典裡面說,佛子,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叫非佛弟子,這是躐等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的境界沒有提升到大乘境界,沒有小乘的根柢學大乘,把大乘當作知識來學習,現在所謂的佛學,變質了,問題就在這個地方。在現前我們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大乘全是知識,也就是所謂的佛學常識,不是菩薩。大乘是菩薩乘,受了菩薩戒就能算菩薩嗎?章嘉大師早年告訴我,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。我在新加坡,納丹總統也跟我說過。我們在一起吃飯,他坐在我的右手邊,告訴我,他是印度人,他信奉的是印度教,可是他一生最佩服的是佛教,就是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。我第二個遇到這樣的人,說一樣的話,他跟章嘉大師說的完全相同。我們相信章嘉大師的話,不是他隨便說出來的。

      實質就是真信,真發菩提心。大乘的條件,第一個就是發菩提心,菩提心沒有發不算大乘。可是發菩提心有一定的條件,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得到的。菩提心是什麼?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這是菩提心。毛主席說過一句話是真正的菩提心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這是菩提心。但是幾個人做到?說出來了,沒做到。菩薩發菩提心,發了之後要做到。現在發菩提心,多半是口皮上的菩提心,對於菩提心真正的意思沒搞清楚。每天讀誦經文算發菩提心嗎?不算,這個要知道。讀誦是求解,有時候我們還把佛經解錯、會錯了意,講錯、學錯以為自己真正在修行。所以大乘經裡面說得很好,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。要什麼人說?要有修有證的人來說,才不會說錯。今天有修有證的人找不到,這是事實。證的人沒有了,真正有修的人,依照經典所說的學習,真幹,那也就不錯了。如果依照經典修行的人沒有了,那我們的學習就變成學術,現在大學裡面開的佛經哲學,就是屬於這一類的,佛法變成學術。在學校裡面,甚至於也可以拿到博士學位,有,我見過。用佛經寫博士論文,中國有,外國也有。中國,我在台灣看到,外國,我在美國看到,在英國也看到。這個是不是正法?不算。

      方東美先生當年教我,確實是從學術這個角度接觸佛教的經典。但是方老師這個人很聰明,到晚年他真的契入,真正契入沒多久,他老人家往生了。教我的時候,跟晚年在一起跟我談佛學的時候,心態完全不一樣。早年教我那個時候,對佛法還有批評,認為佛經裡面,有一部分確實是高等哲學,但是有一部分還是迷信。到後來才曉得,迷信那一部分,比我們所知的高等哲學還要高。這是到晚年的時候接受了,那個必須要甚深的定慧才能契入。晚年,老師皈依了,廣欽法師給他主持的皈依典禮,好像也就是在那一年往生的。

      學佛,佛不讓我們躐等,一定有他的道理。現在人喜歡躐等,不甘心、不情願學小乘,又不肯學儒跟道。我們是在最不得已的情況之下,提出儒的《弟子規》、道的《感應篇》,用這兩樣東西做根本、做基礎。夠不夠?實在講不夠。可是如果真正深入,深入也行。我們知道十善業十條,看起來不多,阿羅漢把這十條展開來變成三千威儀。人家在十善業道上下的功夫深,起的作用廣,三千條。大乘菩薩就更殊勝,把這十條展開為八萬四千條,菩薩八萬四千細行,歸納起來就這十條。所以佛經確實字字句句深廣無有邊際,十善如是,其他的經文字字句句皆如是。所以佛經受持一部,一生專攻一樣,其味無窮。為什麼?一年比一年深入,你就永遠讀不厭,你在這裡面一定得到法喜充滿。所以一部經透了,沒有學過的一切經,只要一看全明白,一聽就明白,它是貫通的。通到哪裡?通到自性。一切法不離自性,一切法皆以自性為本體。所以,一部經通到自性,所謂講明心見性,見性,沒有一樣不通。如果還有一樣不通,他沒有見性,見性哪有不通的道理!

      在中國我們看到惠能,在印度我們看到釋迦。釋迦佛一生所說的經,誰教他的?他沒有老師,他十九歲出去參學,印度是宗教之國,許多宗教他都去涉獵、都去拜訪、都去學習。印度哲學的宗派也很多,數論、瑜伽都是,他都曾經去學過。這是表法,做樣子給我們看的,表演一個知識分子好學多聞,就像現在的一般知識分子。搞了十二年,大概所有這些有名的統統都見到了,這才萬緣放下,到畢缽羅樹下入定。畢缽羅樹,就是我們現在叫它做菩提樹,他在這個菩提樹下開悟了。這什麼意思?我的體會是十九歲離開家庭,放下煩惱障,三十歲把所有學的東西放下,是放下所知障,二障都放下,那個結果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

      我們今天學佛是在搞什麼?所知障。所以學得不錯,天天學,會講也能寫,很像那麼一回事情,沒有得定,沒有開悟。為什麼不得定、不開悟?把經典當作知識來學習,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。這個東西叫你放下,你也捨不得。放下就開悟!作佛不是叫你學多少經教,作佛那個祕訣是叫你放下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你就成佛;不是叫你學多少經教,不是的。起心動念有,這很難放下的,能夠把分別執著放下,這個人叫菩薩。有起心動念,還有分別,只能把執著放下,這個人證阿羅漢、辟支佛。可見得功夫全在放下。佛為什麼講經四十九年、天天教學?教學是幫助你看破。你為什麼放不下,就是因為沒看破,講經教學是幫助你看破的;換句話說,看破是幫助你放下的。我們聽了佛的教導,不肯放下,那就沒法子,那還在六道裡頭討生活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這些道理一定要把它搞通、搞明白、搞清楚,不搞清楚我們就會學錯。學錯的人很多,走偏了、走邪了,走偏了還會回頭,走邪了回不了頭,以為我們所學習的這就是高等佛法,那就回不了頭,就錯到底了。

      所以佛法講的是信解行證。教有四種,有教、有理、有行、有果。否則的話,佛講這些幹什麼?教理行果,我們只在教上下了功夫,這個通了,理沒通,行就沒有。佛是教,教是言教,經典,要從這個教裡頭去明理,這個重要。理明白之後要真幹,就是要真放下,放下就證果。佛教今天,它是四種,我們只搞了一種,怎麼會成就?搞一輩子也搞不通。不如念佛人,念佛人念一輩子,還有往生的希望。八萬四千法門是教,都有教理行果。日本的祖師講教理行證,果就是證,就是證果。這是佛教的難處,真不容易。起步就是《十善業道經》。《十善業道經》還有基礎,那就是《弟子規》跟《感應篇》,這兩個如果真正下功夫學到了,《十善業道經》就很容易。這兩個如果沒有根柢,《十善業道經》也變成一種學術。你只通它的教,你理不透,你行做得不圓,做不到。不但大乘你不能做基礎,小乘也不行。這就是佛法的教學,這個教學不能躐等,一定是小學、中學、大學、研究所,循序漸進。

      中陰到底是有是無?小乘這兩派,俱舍說有,成實說無,「大乘宗以為有無不定」。大乘的解釋就解釋得好,為什麼?「謂極善極惡之人,無中陰,直至所至,餘皆有之。」這個說得好。極善的人,壽命終了他就生天,當中沒有中陰身,不必有這四十九天。四十九天是普通的現象,絕大多數;也有中陰,有好幾年的,他才去投胎。甚至於有些中陰變成樹神,他依附在一棵樹裡頭,他不離開,能夠依附幾百年、幾千年,所以變成樹神。樹本身沒有神,就是中陰依附在它那裡,時間久了,自然變成樹神,那個樹就是他的家。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中陰,這個地方一斷氣,就到蓮花化生。地獄沒有中陰,造極重的罪業,這裡一斷氣,那就是講無間地獄,他沒有中間,中陰是中間,一斷氣,地獄就現前,他就墮地獄,其他的哪一道他都看不到。中陰是人死了之後,他什麼都沒有看見,所以叫遊魂。孔子在《易經》裡面所說的「遊魂為變」,那就是中有。

      四十九天,這是一般現象,他就找到他有緣的父母,他就去投胎。這裡頭有人道、有畜生道、有餓鬼道,大概就是這三道有中陰。人道大富大貴之家,他自己修的福報大,也沒有中陰。這種情形有,我們在筆記、小說裡面見過,這個地方死了之後,他就到那裡去投胎。甚至於他投胎之後,他對他前世的事情記得很清楚,他自己知道死了,又變成一個小孩,他很清楚,記得前世,這是少數沒有隔陰之迷。投胎裡面還有一種奪胎,他跟這個父母有緣,母親懷孕的時候是另外一個靈魂,大概是來討債的,欠得很少,一出生就死了。這個小孩靈魂走了,他就搶著這個身體,就一下附在這個身體,他就活過來了。實際上,不是懷孕那個靈魂。這個奪胎的人,對於什麼事情就清清楚楚,一點都不迷惑,因為他沒有十個月胎獄之苦;很多事情受這個苦忘掉了,他沒有,沒有經歷這個。這奪胎有,真有其事。這個小孩也很聰明,實在講奪胎的,他一出生就會講話,但是不敢,怕家裡的人把他當作妖怪,把他丟掉,所以他也很小心、也很謹慎。有跟無,大乘確實是這樣,是不定的。這就是極善極惡,極惡墮地獄沒有中陰,極善生天沒有中陰,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中陰,就是無中陰,直接到他所去的地方,其餘的都有。

      「大乘義章八曰:命報終謝,名為死有。生後死前」,生是來生,死之前,「名為本有」。出生之後,在死之前,這一生,這一生稱為本有。「兩身之間,所受陰形,名為中有」。這個本有死了,還沒有去投胎,這叫中有,名為中有。所受的陰形,這個陰形有定功的人能看得到,不必要很深的定功,是小小定功就能看到,能看到陰形,看到中有,能看到鬼。鬼確實跟人,這些東西現在我們知道,全是振動頻率不相同,頻率接近就能看到。我們從近代科學家這個理論能夠聯想得到。佛教講看到宇宙源起,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,要八地以上。八地菩薩那種頻率,跟宇宙源起的頻率很接近,他就見到;如果達不到這個頻率的話,他就見不到。我們的眼睛就不行,我們眼睛看的頻率很低,不是高頻率。

      從電影這個原理上,我們就能夠發現,就能解釋十法界的眾生,他們能見的、能聽的頻率不一樣。我們知道舊式的電影,它的原理是用動畫製作成的,動畫的頻率是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,那個電影放映機打開,它的頻率是一秒鐘二十四張。鏡頭打開,幻燈片打在銀幕上,立刻關起來,再打開放第二張,一秒鐘二十四張,我們這個眼睛被它欺騙了,認為什麼?認為它真有。也就是說我們的眼睛看這二十四張還行,如果這二十四張讓我們看一張幻燈片,用這個速度放在銀幕上,就是說它在銀幕上只有二十四分之一秒,我們有沒有看見?看見了。看見什麼?看見光一閃就沒有了。光裡頭什麼東西不知道,只知道光一閃就過去、就沒有了。

     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大宇宙的源起,它波動的頻率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它就擺在我們面前,我們眼睛睜得再大也看不見。為什麼?它太快了。二十四分之一秒,我們只看到一個閃光,現在把它的頻率加到一千六百兆,不就是在我們眼前睜大眼睛沒見,一絲毫感覺都沒有。在這個頻率之下,大聲音,星球爆炸,這個大聲音,聽到沒有?沒有聽到。它太快,耳朵還沒有去聽,它已經沒有了。我們懂這個道理,就是人家見神見鬼,為什麼能見到?我們就曉得,他的頻率跟那個鬼神頻率很近,他就會見到,距離遠就見不到。八地菩薩跟宇宙源起那個時候的頻率相近,所以他能看得到。這都用科學可以解釋,這就是事實真相,大乘教裡面講的實相,宇宙萬法的實相,就是真實相。

      佛法裡面、宗教裡頭為什麼能知道這些?它沒有科學方法,它完全用禪定。禪定的功夫愈深,念頭就愈細,也就是頻率就增加,大幅度的增加。八地以上,也就是他們的頻率達到一千六百兆的頻率,頻率一樣就明明在眼前。這個道理不難懂,像我們走百貨公司有很多步道,電動的,它在那裡轉,兩條轉的速度完全一樣,我們沒有感覺它在動,走來走去,沒有。如果動得一個快、一個慢,你就覺得它在動;它頻率一樣的時候,它就不動。統統是這麼一個原理。這種波動現象頻率不一樣,在大宇宙裡面,但是總的頻率是快的,逐漸逐漸慢下來。最高的頻率是佛,菩薩比佛就要慢一級,阿羅漢又慢一級。人們聰明的,有智慧福報它就高一些,程度差一點它就低一點,就這麼個道理。

      「文句四曰」,這個文句是《法華經文句》,「中陰倒懸諸根皆毀壞。」有這麼一句。中陰迷而不覺,實在講他迷得重,他要不迷,他就開悟,他就脫離六道輪迴,在六道裡面還去找個身體,這就是迷。《佛學常見辭彙》裡頭,叫中陰身。底下就是《辭彙》裡頭說的,「又名中有,即人死後尚未投胎之前」,這個說得清楚,「有一個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」,這個化生身就叫做中陰身。「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,每七天一生死,經過七番生死,等待業緣的安排,而去投胎。」這個業緣不是人,是自己,自己一生所造的善惡業報,業緣牽引他去投胎,投胎也要找有緣的人。父母跟自己有四種緣,這是佛在經中所說的四緣生法。這個四緣是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,不是這四種緣,不會變成一家人。於是乎人要積德,人不積德,你家裡頭不會出聖賢,不會出孝子。

      孔子的外公就很厲害,他把他的女兒嫁到孔家,就是孔子的母親。為什麼嫁給他家?他看到孔家五代積德,修善積德,就斷定他們家裡出人才。《易經》裡所說的,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」。積不善之家,可不能把女兒嫁給他,嫁給他災難就來了。所以夫子的老外公厲害!你看生了孔子,真的成為大聖人。孔子在世的時候很平常,平民,在社會上沒有地位,也不富有,生活勉強能過得去。一生做官,在魯國只做個司寇。司寇像現在是什麼官?以前那個國君,魯國的國君,就是現在的縣市長,縣長。司寇是警察局長,管治安的,只做三個月就下台。大概是殺少正卯,有人不服,他就下台,以後就沒有再做過官。周遊列國,想求個一官半職,沒人用他。這就是我們俗話所講的,他沒有做官的命,做官要有命,他沒這個命,回家去教學。沒有想到教學會變成萬世師表,這麼多人恭敬,為什麼不一早就教學!

      孔子跟釋迦有相同的地方,孔子十五歲有志於學,三十而立;釋迦佛十九歲放棄家庭去求學,三十歲開悟。釋迦三十歲開悟之後,就開始教學。孔子開悟之後,沒有展開教學,他想做官。如果孔子三十歲,學問根柢紮穩就開始教學,那他的成就真正不可思議。他一直到六十八歲,沒有人用他,這才算了,這個願望放棄,回老家,回老家教學,從事於文化工作,整理古籍留傳給後世。有學生三千人,精通六藝的七十二人,這是歷史上所記載的。還是釋迦如來聰明,他是有做官的命,生在國王的家裡頭,是太子身分,不出家,繼承王位;他不做國王,他要去修道,要去教化眾生。這是志願不相同。

      中陰,我們在此地所看到,所謂七天一次生死,這就是中陰所受的苦,每七天他要經過一番生死之苦。所以現在這個世界自殺的人很多,人不能自殺,自殺之後,他的中陰身每七天要自殺一次。自殺是很痛苦的,每七天要重複一次。所以諺語有所謂,他要找替身,他要找不到替身,他沒有辦法去投胎;找到替身之後,再隨他的業力,業緣的安排,才能去投胎。這些事實真相,一般人不了解,以為自殺就了了,一了一切都了了,哪有那種道理!真正了解佛的經義就曉得,人決定不能死,死了就不得了。怎麼不得了?六道搞輪迴去了。一定要在沒有死之前,你還有一口氣在,淨土法門說,當你在斷氣之前,你覺悟了,這個時候真信真願,一念十念都能往生。這才叫一了百了,往生是真了了,沒有往生就不得了。我們總算把這樁事情認識清楚了,一定要知道,要小心謹慎,辦一生最大的事情,就是往生極樂世界,叫了生死出三界。

      後面的文,「何如往生之善士」,念佛往生的這種人,「臨終蒙佛接引,一彈指間」,這是說速度,這多快,「化生蓮花之中,逕生安樂之國」,往生到極樂世界。這個世界好,這世界沒有三惡道,這個世界沒有生老病死苦、沒有求不得、沒有怨憎會,在這個世界裡頭,真是心想事成。佛沒有妄語,佛說的話句句真實。這個蓮花確確實實是修行人,「脫卸凡夫罪身之玄幽宮殿」,你能把凡夫罪業之身放下,你進到蓮花玄幽宮殿。為什麼它是玄幽宮殿?在那個裡頭不知不覺起一個很大的變化,這個變化在佛經裡頭說「轉識成智」,轉八識成四智在蓮花裡頭完成。這絕對不是自己的能力,是阿彌陀佛的願力,阿彌陀佛的加持,阿彌陀佛幫助你轉的,蓮花再一開,你的身體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。蓮花好像阿彌陀佛的一個模子一樣,你在這個模子裡頭就成跟他完全相同的身相。「安養當人慧命之神妙舍宅」,安養也是極樂世界,安是平安,養是養育,養育這個人的慧命。得的是法性身,居住的是法性土,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加持。願願都是加持,每一願都與我們有密切的關係,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、無量的莊嚴。上面這幾句話,「表彌陀大願,悲心至極,妙德難思。」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德,確確實實是不可思議,我們無法想像,到極樂世界才知道,不到極樂世界不曉得。

      「又《大日經疏十五》曰:如世人以蓮華為吉祥清淨,能悅可眾心。」世間人把蓮花,因為蓮花它有幾種特徵,這個花,根生在池塘的底裡頭,泥土裡頭,莖通過清水,花開在水的上面。所以佛用這個表法,把池塘裡面的泥比喻作六道輪迴,把水比喻作四聖法界。菩薩,你看根是從泥裡面長的,但是它不染,它莖還超出水,水底是染,水代表淨,染淨二邊不著,它開在水上面。六道是穢土,四聖是淨土,菩薩超越了,超越十法界,染淨統統離開,生到實報莊嚴土,取這個意思。所以稱為吉祥清淨,看到生歡喜心。「今祕藏中」,這個祕藏就是講自性,「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最秘密吉祥,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蓮臺也。」《大日經》是密宗的根本法輪,經中這段話意思很深,念老用它來解釋,註解這段經文。祕藏當中,它表的是大悲胎藏妙法蓮華。「大悲胎藏」,這是術語,是密宗的。這個資料,是從《佛學大辭典》節錄的術語。「胎藏又曰華藏,為眾生本具之菩提心。言肉團心所具菩提之理性,依大悲之萬行,而生長發育,猶如母胎內之子」,用這個來做比喻,「故曰大悲胎藏。」我們知道人不可無悲心,大悲心是自性第一德。通常把慈悲兩個字合在一起,慈悲兩個字以哪個為第一?以悲為第一,沒有悲,就沒有慈。悲是憐憫,是幫助眾生離苦,慈是與樂,離苦之後這才得樂,沒有離苦,樂從哪裡來?所以拔苦是第一德,與樂接著來的。

      我們看中國的文化淵源,中國傳統文化從哪來的?就是從悲心裡頭出來的。悲心從哪裡來?是自然的,不是人教的,也不是學的。母親對她的孩子,嬰兒剛出生的,照顧得無微不至。為什麼?怕他受苦,怕他受到災難,小心翼翼的照顧,至少要養到三年,才比較放心。三年之內,母親的心就是念茲在茲。她什麼心?就是小孩,念念不忘,怕他遇到危險。古人比現在人用心周到,怕這個小孩他看到的,他聽到的、接觸到的,那有一些不善,母親特別防範。為什麼?從小他就看到,他就記在心裡,所謂是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。這個時候把他養成一個不好的習慣,麻煩可大了,一生有受不盡的苦。所以中國人講求的叫胎教。胎教,懷孕的時候,就小心謹慎,大悲心就生起來了。母親在這十個月起心動念,純淨純正,沒有邪念;言語造作,決定遠離一切負面,不好的統統要遠離,讓小孩所稟的是母親的正氣,這個小孩自然聰明,自然好教。出生之後,要照顧很周到,不善的東西不能看,不能讓他看到、不能讓他聽到、不能讓他接觸到,他所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。這樣照顧三年,就把他培養成聖賢的條件,這個小孩能成聖成賢。三歲他就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,他就有這個能力。古諺語有所謂「三歲看八十」,也就是說三歲紮的根,八十歲不會變。中國傳統教育的目的達到,那就是父子之親,那種親愛一生不會改變。

      現在人不懂,沒人講。依照這樣的方法做的,當然更沒有人,所以人全學壞了。古人也有話,說「子不教,人心壞了;家不齊,社會亂了」。今天這個社會,就應了這兩句話。子不教,誰去教?父母不教,父母都要工作,把兒子,家裡雇的傭人,讓他們去教,到兒女變壞的時候,後悔莫及。中國古人有所謂「教兒嬰孩」,從哪裡教起?小孩一出生就要教他。今天的小孩,傭人也怕麻煩,他怎麼教?教小孩看電視,教小孩玩電腦,小孩就乖了,不鬧了。電腦裡頭、電視裡頭教他什麼?殺盜淫妄,幾乎全是負面的,正面的東西沒有,全學壞了。這你怎麼辦?無法拯救。我們想了拯救之道,還是要用電腦,還是要用電視,把電腦電視的內容改變過來,播演出去的純淨純善,也許還能救。除這條路之外,可以說沒救了。為什麼?今天世界上人口這麼多,你要是講來教學的話,需要多少老師?老師真正教學,學生太多了不行,照顧不到。一個老師教學,中國差不多,古代也是如此,教的學生不超過三十個人,老師能照顧得到;最理想的是十個人,老師的精神統統能關注到。家塾,在從前是家庭子弟學校,小孩多,有六、七歲的,有十一、二歲的,請先生不一樣。小孩,請先生,這個班,這個教室,大一點的,有了基礎的;另外一個老師,教那個班,不在一個教室。如果是大小統統在一個班,那教不了,神仙也教不出來。

      真正要有人才的話,真正有學問、有德行,那個人找傳人,真的找幾個學生,三個五個真有成就,有傳人。我們看夏蓮居老居士的傳人,就黃念祖一個,傳法的。這樣的人,一生可遇不可求。傳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,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這才有資格承傳。不老實、不聽話,那就做不到,只能學一點常識,不能傳法。找這樣的人,到哪兒去找?今天幸虧有這麼好的工具,我們有緣用上了,要沒有這工具怎麼辦?只有一條路,念佛求生淨土。除此之外,一點辦法都沒有。這個辦法,真正有這種條件的,具備這種條件的,他在電視可以學、在網路可以學,甚至於在一部經的光碟上,他能成就。東北劉素雲,她就用這個方法。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一天聽一個小時,我講經的,一個小時;這一個小時重複聽十遍,也就是每天她聽經十小時,十小時的內容是一個小時的,十遍,這叫長時薰修。一部經聽完,從頭再聽,十年沒改變,她業障消了,三昧得到了。有沒有開悟?大徹大悟好像沒有,大悟有。怎麼知道有大悟?她沒有學過的經,請她去講,也能講得很好,讓聽眾歡喜讚歎,這個沒有大悟做不到。徹悟沒有,大悟有。徹悟是全通了。大悟是通一個宗,跟這個有關係,這一系列的,她不學自然貫通。通了之後,學教不難,很容易就契入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,我們今天把它用在馬來西亞漢學院,有人做出來了。古聖先賢教導我們,現在也有人做出來,我們看到成績了。這個門走得通,不是走不通,正確的道路。

      下面有一段說,「又胎藏謂肉團心開敷之八葉中臺之大日,此中臺之大日,以大悲出生無盡之諸尊,垂普門之化用,故曰大悲之胎藏。」這些都是密宗所說的,意思很深很廣。肉團心就是我們的心臟,用心臟來表法。心臟是八片,把它比喻作中臺,中臺裡面的大日如來。中臺的大日,以大悲出生無盡之諸尊,諸尊,廣義的來說,十方諸佛。垂普門的化用,教化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,所以稱為大悲胎藏。胎是比喻,比喻能生、能養育,這個意思。在顯教裡面,稱華藏。《華嚴經》裡頭華藏世界,在這個裡頭孕育諸佛如來。實在講,就是淨土講的實報莊嚴土,那就很清楚了。實報莊嚴土就是胎藏,裡面孕育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所以這個胎藏能生佛,能培育諸佛。諸佛如來在此地,以大悲心應化在十法界,度化眾生,這就是普門的化用。一直到他自己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,他自然就回歸常寂光,回歸常寂光就是成究竟圓滿的佛果。我們從這個角度上去看,這個胎藏的意思就非常明顯。它是比喻,這個意思很深,我們要懂得佛的這個意思。做母親的人懂得,她就能把自己的子女培養成大聖大賢;出世法裡面,她能培養菩薩、培養佛陀。

      這個胎藏就是道場,佛法裡面的寺院庵堂。寺院庵堂的和尚就像母親一樣,他要會培養;不會培養,這些小孩都糟蹋掉了。古時候培養容易,他有那個環境,內外環境能配合。現在難了,內外都亂了。怎麼亂的?把戒律丟掉了。傳統文化要興,正法要興,離開戒律決定做不到。今天我們有幸還看到一個人,台灣的果清法師,這三十多年,他沒有改變,專攻戒律,解行相應,讓我們在佛法看到一線光明。這一線光明要把它發揚光大,光大要靠緣,緣來自護法。古時候護法,佛把這個工作付託給國王大臣、長者居士。國王大臣有權勢來護持,長者居士以財富來護持,佛法才能光大,要沒有這樣的護持,不能成就。這是大功德,佛法能不能延續下去全靠護持。真修行的人有,沒有環境他沒有辦法。我們想學,沒有環境,逼著你要流離、流浪。流浪,只能成就自己,不能成就別人。所以我們出生在這個時代,沒有遇到真正修行道場,這是自己沒有福報,眾生沒有福報。果清難得,師父護持他,師父過世,他就接收這個道場,能夠幾十年不離開,成就了。我們想想過去祖師大德,住一個道場,一輩子不下山,不離開。你就想到,他心是定的,他沒有雜念,他沒有妄想,他在這裡領眾教學,自己如如不動,學生也如如不動,都有成就。

      我們沒有這個緣,居無定所,到處流浪。過去那麼多年,每年至少會住十個以上的地方,平均一個地方不到一個月。講經教學是沒有中斷,廣結善緣,只能做到這一條,培養下一代做不到。一直到現在,我們這個地方不是一個道場,這是居士們在此地居住,志同道合,有這麼幾個人,一個人買一棟房子,住在一起。這不是道場,這個地方不能成就人。這也是非常不得已,都市裡面染污太嚴重,空氣不好,我們搬到山上來。這個山上,鄉下跟市區裡頭,差很遠。這是鄉下,也有很多古剎,幾百年的道場,我們沒分進不去,那個都變成子孫廟了。所以緣不是容易事情,緣很難!這些讓我們想到,世尊為什麼把護法交給國王大臣、大富長者,現在我們完全明白了。

      弘護都要靠佛力加持,佛加持哪些人?加持有福報的人。他沒有福報,佛不會加持他,加持他也受不了。我們只有做本分的事情,把本分的事情做好,希望能影響到下一代,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。我們這一代做宣傳工作,現在社會大眾對宗教、對佛法有很深的誤會,能幫助他們把這個誤會化解,讓大家回過頭來。一回頭福報就現前,不回頭福報不會現前。我們只能做這份工作,在此時此處,這個工作是必要的,應該努力去做的。自己一心專修淨土,個人修學的目標決定在極樂世界,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,這就對了。處事待人接物,遵守賢首國師《還源觀》上的四德,隨緣妙用、威儀有則、柔和質直、代眾生苦,我們的任務、功德就圓滿了。下面要留意,真正發心的人,幫助他。發心不真誠,有緣也幫助他,希望他深入經藏之後,真正的慈悲、菩提心會生起來。只要他覺悟,真正離開染污就行了。

      底下這一段,「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蓮臺」。這個加持,加持怎麼個說法,這裡也解釋得很清楚,「加附佛力於軟弱之眾生,而任持其眾生也」。這是加持的意思,來自諸佛菩薩他們的大願大行功德之力,加到軟弱眾生(指我們),我們的智慧、善行、功德都不足,這就是軟弱,要得佛力的加持。得佛力的加持也要有條件,條件是什麼?真信、真願、真幹,換句話說,還是老實、聽話、真幹。有這三個條件,很容易得佛力加持。這三個條件缺一個,佛菩薩的願力加不上;不是不加,你沒有辦法承受。佛菩薩的加持像陽光普照,你要躲到陰暗的地方不給它照,這沒有辦法。所以老實、聽話、真幹是修行證果的祕訣,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。任是任運,就是自然,自自然然的。持其眾生,他所加的眾生是自然的,沒有絲毫勉強。劉素雲聽我講經十年,我們不認識,沒見過面,她在東北,我們在國外。但是她每天功課不缺,非常認真努力學習,成就之後我們才知道。這個就叫做任持,沒有絲毫壓力給她,自自然然成就。

      「又佛所加之三密力,於眾生之三業任持」。佛的身口意加持給這個眾生,給這個眾生的三業也是身口意。這個例子,我們看諦閑老和尚念佛的徒弟鍋漏匠,就是這個例子。阿彌陀佛的身語意加持給鍋漏匠,他成就了,非常殊勝的成就,沒有人能跟他相比的成就。他要不得佛的三密力,他怎麼能成就?不認識字,一天經教都沒有學過,只是諦閑老和尚找這麼一個破廟,這是他的增上緣,讓他在這個裡面好好的念佛。就告訴他一句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接著念,不分晝夜。他真聽話,三年如一日,他完全做到,預知時至,站著往生,往生還站了三天等老和尚給他辦後事。這是佛三密力的加持。

      「又祈禱者,為加附佛力於信者,使信者受授其佛力,故祈禱直曰加持。」祈禱的加持,完全看祈禱的人他的用心。用心,就在祈禱那個時刻的用心,祈禱時最極真誠,感應不可思議,非常殊勝。平常他心散亂,祈禱的時候,他把散亂心統統收起來,一心一意,奇蹟就出現了。集體祈禱,力量更大。預言上常講有災難,到時候災難沒有了,什麼原因?要知道,這個世界上的人知道有這個災難,多少人祈禱!不是災難沒有了,災難給化解了。這個道理,量子力學家發現了,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;尤其大眾在一起,那個集體的念力,能量更大。甚至於這些科學家告訴我們,地球上現在的居民七十億人,七十億人造作的惡業,多少人真正祈禱能把這個罪業化解?他說這些人口總和的百分之一平方根。百分之一的平方根,不到一萬,應該是八、九千人的樣子。這麼多人在一起祈禱的話,就能夠消除全世界造業的人他的果報,真正不可思議。

      有沒有例子?有例子。我們看到日本江本勝博士的祈禱,他用一個海灣,其實那是湖,日本的琵琶湖。日本琵琶湖很大,真的像海一樣。這個海灣是死水,二十多年,水氣味很難聞,很髒、很亂。他就選擇這個海灣,找了一百多人,大概一百五十多人,請了一個老和尚,九十多歲的,可能這個老和尚現在不在了,請他帶頭來祈禱一個小時。所有參與的人,好像是三百五十人,我記不清楚了,交代這些人,一個小時當中,把所有念頭都放下,用清淨心,只念一句話,跟著老和尚一起念「湖水乾淨了」,就這一句話。心裡想著湖水乾淨了,口裡念著湖水乾淨了,三百多人,念一個小時。三天之後,湖水真乾淨了,味道沒有了,髒亂沒有了。這樁事情日本新聞報導,電視台報導,媒體都給它報導。延續了六個月,六個月之後,又不行了。所以我告訴江本博士,你最好每三個月去祈禱一次,它不就長遠乾淨了嗎?這就是說明,這一次祈禱的力量,會把這個問題化解。如果繼續再不祈禱,繼續胡思亂想,這個髒亂又會現前。災難亦如是,祈禱不能間斷。我們號召全世界淨宗同修,我們淨宗同修不止一萬人,每天為世界上各地災難做祈禱,會產生一定的感應。這種感應不可思議,這就是屬於祈禱的加持,加持就稱之為祈禱。

      《演密鈔》裡面說加持,「加謂加被,持謂任持。佛以上神力,加被任持現前大眾,得見如是不思議莊嚴境界。」我們只要細心冷靜去觀察,能看得到效應,加強我們對佛法的信心。對一些不思議境界,逐漸逐漸對這些神奇就明白、就習慣了,真有這個力量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