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21集

    共644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2年10月21日啟講,2014年3月8日圓滿。

    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,是真理。這次是講第三遍,愈講愈歡喜,愈講信心愈足,願心堅固。希望學佛同修選這個法門,簡單容易,成就快速,一生當中作阿惟越致菩薩,這種殊勝利益到哪裡去找?我們今天用網路,用衛星,全球喜歡這部經,信這部經,修學淨土法門,求生極樂世界,都是有緣人,每天一起分享。往生見佛,是活在世間第一樁大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十一集)  2012/11/18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一百七十八頁,倒數第三行:

      「又密宗最重發大菩提心,其教典《菩提心義》云:菩提之心,成佛之本。大事因緣,莫過於此」。大事因緣是了生死、出三界、成菩提的意思,成菩提就是成佛,轉凡成聖,這是大事,大事因緣無過於此。前面跟諸位介紹過,菩提心就是真心,一切眾生本來具足,一絲毫沒有欠缺,我們跟阿彌陀佛、跟釋迦如來、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,同一個真心、同一個自性。真心就是自性、就是本性、就是法性、就是法身、就是法界,這個名詞在大乘經裡面有幾十個,也叫第一義諦。佛為什麼一個名詞說這麼多的術語?這是教學的方便、教學的善巧,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。名字相是假的不是真的,你要執著它你就錯了,不能執著,懂得意思就行了。所以開經偈上說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四依法裡面佛告訴我們,「依義不依語」,我們依是依義,語言長說短說、深說淺說、多說少說沒關係,要依它的義。這些言語到底說的是什麼,你能把這個聽懂就對了。

      所以馬鳴菩薩教我們,聽教,聽教就是聽講演、聽講經,這聽教,不執著言說相、不執著名字相,菩提心是個名字,不執著心緣相,我想想這是什麼意思,你想就錯了。一直聽下去,聽懂了很好,聽不懂了別去理它,怎麼辦?第二遍再來。中國古人講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念到一千遍,什麼意思自然明白了。真的嗎?真的,一點不假。為什麼?一千遍,你心入定了。入定就是什麼?你的妄想、雜念統統念掉了,沒有了,那就是真心現前。真心能含一切義,真心能明瞭一切義,自然明瞭,不用學的。只要你用真心,沒有學過的東西,你一看就懂了,一聽就懂了,一接觸就懂了,徹底懂得,這妙!

      所以東方人教學,自古以來,是教你開悟,不是教你記得很多,記問之學東方人不取,東方人教你智慧。開悟就是智慧現前,不是知識,知識不能解決問題,智慧能解決問題。你看,智慧是自己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惠能大師開悟了,告訴我們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自性本自具足,具足什麼?第一個就是智慧,第二個德能,第三個相好。用這三個名詞,把宇宙之間所有一切萬事萬物萬法統統包括在裡頭。這就是說,為什麼叫你明心見性?只要一見性,全宇宙萬事萬物你徹底明白了,不用學的,全明白了。這個重要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    所以菩提心是成佛之本,就是真心,不要用妄心,處事待人接物何必用妄心?妄心就是自私自利,就是名聞利養,就是貪瞋痴慢,都全是妄的、全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外面的境界、現象也不是真的,剎那生滅。現在,這樁事情我們多多少少能體會到一些了。看到近代科學家的報告,宇宙當中所有的現象,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大類,物質現象、精神現象,精神現象是起心動念,再自然現象,不外乎這三大類。這三大類,科學家今天知道了、發現了,全是屬於波動現象裡面所產生的。整個宇宙是波動現象,很高的頻率,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波動,產生出三種現象。這三種現象就是大乘教裡頭阿賴耶的三細相,阿賴耶的業相,是自然現象;轉相,也叫信息,科學家稱為信息,就是念頭,精神現象;第三個就是物質現象。三個現象從哪裡發生的?第一個,就是自然現象,波動產生的,沒有理由,佛法稱為「一念不覺,而有無明」,無明就是波動。為什麼會有波動?一念不覺。一念覺,波動就停止,就恢復正常;一念不覺,就是迷。所以迷是動的,覺是靜的。

      像水一樣,佛法裡面常常用水比喻心,表法用水代表心。供佛,什麼都沒有,供一杯水。水是什麼?水是真心,水乾淨,沒有污染,代表清淨、平等;沒有污染是清淨,沒有波動現象是平等。它能照見,它像一面鏡子一樣,外面境界都照在裡面,那叫覺,照見。用這個來代表。所以供一杯水,意思就是叫我們常常保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心。照見一切萬法,像《心經》上所說的,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,五蘊就是自然現象、信息現象、物質現象,全都是空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

      近代的科學發現物質是假的,物質怎麼來的?物質從念頭來的,是意念波動產生的一個幻相,我們叫它做物質,它是剎那生滅。能變的,意念的波動現象,所變現的物質現象,都不是真的,能變、所變都不可得,因為它都沒有離開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這個頻率,它沒辦法離開。這種現象在哪裡?就在眼前。因為它速度太快了,我們看不到,我們聽不到,我們六根都接觸不到,連念頭都想不到。諸位想想看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我們念頭能感覺到嗎?沒有辦法感覺。真的,這個變化就在我們面前,一切法不離當下。所以,大乘經上常說,當下就是,這個話要對誰說?要對八地以上的菩薩說。為什麼?他能捕捉得到,他那個定功,他那種清淨平等覺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能捕捉得到,這個很厲害。我們凡夫,一般人常講粗心大意,真的,我們真的是粗心。不但我們粗心,聲聞、緣覺也不行,權教菩薩也不行,一定到法身菩薩,他才能知道這回事情。可是真正能親自見到、親自證得,這八地以上,只有五個位次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。這五個位次能見到,其他的見不到,妙!

      這是宇宙的奧祕,佛雖然揭穿了,沒有人知道,說出來沒有人懂,聽了總是含糊籠統。我們也搞了幾十年含糊籠統,一直到量子力學家發現了,我們看到他的報告,原來跟佛講的是一樣,一樁事情。這用科學來證明,我們相信了,不再懷疑。這個事情好不好?不好!科學叫我們是不懷疑了,諸位要曉得,有疑情才有開悟,疑情沒有了,開悟的指望就沒有了。所以科學把我們這種開悟這個緣打掉了。佛法為什麼不用科學我們就明白了,用科學之後,沒有一個會開悟的。你能知道,你能承認,不懷疑了,不懷疑就不開悟。這種教學法在大乘裡頭不許可的,有疑才能開悟。我們現在唯一的辦法,到極樂世界去,親近阿彌陀佛,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,幫助我們開悟。大乘修學最高的目標就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所以說成佛之本,大事因緣,莫過於此。

      「又《菩提心論》云: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」。這一句很重要,為什麼?一切諸佛功德法,這無量無邊的功德法,都是菩提心所現的、菩提心所成就的,離開菩提心,哪有功德法?於是乎我們就明白了,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像佛一樣的無量無邊的功德法?我們不會用真心,我們用妄心,那就永遠不會,妄心跟功德法是相違背的。妄心成就的是什麼法?是一切善、惡、無記法,妄心成就的。善法現三善道,惡法現三惡道,無記法就是非善非惡,說不上善惡,它增長無明,也不是好東西。佛教我們統統放下,善惡、無記都放下,用真心,真心能成就一切功德法。所成就的一切功德法就是全宇宙,如果用淨土的話來說,就是極樂的四法界。極樂世界四土就是四法界,同居土、方便土、實報土、常寂光土。用真心,就是諸佛如來一切功德法。用妄心,就是我們常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,妄心變的,妄心是起心動念、分別、執著,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執著是見思煩惱。六道凡夫起心動念都是這個,這個東西製造六道輪迴、製造十法界,你怎麼能出離六道?所以稱它作煩惱法。煩惱法的對面是功德法,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來無量功德之所成就。

      「若修證出現」,我們今天要修、要證。修是什麼?修就是放下,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。八萬四千法門,用一句話把它說乾淨,就是放下,沒有一個法門不是教你放下的。我們現在用這一句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是用了,但是沒放下,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證得。如果我們用這句阿彌陀佛,真放下了,其他念頭全沒有了,叫放下;還有別的念頭,你沒放下,天天念阿彌陀佛還有別的念頭。念到了純一無二,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了,那叫放下。那叫修,那叫功,那叫證,這都出現了。我們所以修,修,不放下,那個修是修世間的福,修善是修福,善是因,福報是果。念頭不善,那就修三惡道;念頭善,修三善道。跟佛不一樣,佛的修是放下,用一個法門,專修一個法門,用這個法門把所有一切雜念、妄想、煩惱、習氣全部把它排除掉,這叫修。真正一切放下,果上就一切成就,不可思議。

      所以,大家不知道放下的好處,不肯放下,放下好處太多了。真正放下之後,你無所不知,你無所不能。為什麼?自性裡面智慧現前、德能現前、相好現前,你證得大圓滿。凡夫煩惱習氣重,不相信,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。為什麼修那麼長的時間,得不到像經上講的這種殊勝的利益,什麼原因?半信半疑。你說他不信,他很相信;你說他信,他妄念很多、雜念很多,那是什麼?那就是疑。疑要是斷掉了,叫真信,他的雜念沒有了、妄念沒有了,真信。還有這個東西存在,不是純真,是帶著妄。帶著妄修行,不能成就功德,還是世間的善惡業因,我們常講的福德,心善行善修福德,不是功德。功德是了生死、出三界,福德不能了生死,出不了三界,總得要清楚、要明瞭。

      如果我們修證出現了,至少也得像印光大師一樣,印光大師當得起這句話,修證出現。你看這個老人,頭腦多清楚,《文鈔》裡頭所寫的,把這個世間看透了。這個世間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?他講得多清楚、多明白。如果要能聽他的話,遵守他的教訓,我可以說,保證不出十年,世界和諧,天下太平。我們這一個國家都能遵守印祖的教誨,我相信只要五年,我們的社會安定,一切混亂都消除了,人心清淨,社會和諧,國家上軌道了。中國人講的大治,太平盛世它就出現了,頂多五年。從什麼地方做起?從全國人認真學習孝道,從孝順父母、尊敬長輩做起。教什麼?教《弟子規》就行了,《弟子規》落實儒文化,《感應篇》落實因果的文化,《十善業》落實佛教文化。

      回過頭來看看老祖宗,千萬年來,中國這塊寶土長治久安,讀歷史就知道。那個末代皇帝,不守法,貪瞋痴慢,只知道自己享樂,不顧民生疾苦,就會被人推翻,所謂改朝換代。新一代的帝王把動亂平定之後,偃武修文,一般是五年制禮作樂,政治就上軌道了,就恢復社會的安定和平。就是動亂的時間短,太平的時間長。他用什麼方法?用儒釋道。一般是用儒治國,用佛教民,佛講真誠慈悲,把老百姓全教好了,用十善業道、三皈五戒,我們常講的三福、六和,把人民教好了。用道教的儀規祭天地山川、祭祖先。儒釋道三教都派上用場,天下大治。

      印光大師特別強調家庭教育、因果教育。而因果教育裡面,佛講得很多、講得很透徹,但是佛教不把這個當作一門主要功課。所以我們講的,在因果這方面不如道教,道教比我們講得多。佛教裡有沒有?有,材料比道教還豐富,沒人提倡。我們早年做了這個工作,有幾位同學,我是請他們用兩星期查《大藏經》,把《大藏經》裡頭有關因果的東西統統把它抄出來,結果有二十多種經論。把這個裡面有關因果的,抄出來這麼厚一本,我給它定一個題目,《諸經佛說地獄集要》,會集成一本,比道教講得圓滿。因為道教講果報講得多,很多果報沒有說什麼因;佛經裡頭有因,有因有果,都能對照起來,這個東西好!早年我請江老師畫了一幅「地獄變相圖」,是依道教《玉曆寶鈔》做基礎畫出來的。畫出來以後我才想到,我說佛經裡頭一定有,果然找出來了。希望將來有人再用佛經畫一幅「地獄變相圖」,佛經上所說的,那就更有意思了。

      人要真正知道因果,相信因果,不敢做壞事,做壞事有報應,報應太可怕了。所以印祖說,因果教育是諸佛菩薩、大聖大賢教化眾生的大權,如果沒有這個東西,諸佛菩薩、聖賢對於世間人作惡都束手無策,怎麼教?怎麼辦?今天就是因為社會不講求因果、不相信因果,世界亂了,亂到最後,無法收拾。你所倡導的是不信因果,現在你要再信因果,不是自相矛盾嗎?怎麼能取信於民?那不要因果,又社會沒法子收拾,這事在兩難,真難!你問我,我也想不出方法。我只能告訴你,我相信因果,你不相信是你的事情,我相信是我的事情,我真相信。這個世間人還有一部分人相信的,你問他為什麼相信?他親自看到的。我也是親自看到的,不親自看到我不相信。所以,信心的建立是今天第一樁大事。建立在孝親,現在年輕人不知道父母之恩,要講透。父母跟老師要合作,不合作,這小孩教不出來。古時候,父母跟老師密切合作,老師教孝,父母教敬,才能把這個小孩奠定聖賢的根基,這扎根教育。

      修證出現,就能為一切眾生的導師。導師就是佛,佛就是覺悟的人,就是一個明白人。眾生不明白,眾生迷惑,明白人、覺悟的人要幫助他、要教導他。「若歸本則是密嚴土,不起於座,能成一切佛事」。「密嚴土」,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,在第六頁。「密嚴國」就是密嚴土,「(界名)大日如來之淨土也」,密宗稱為大日如來。「《密嚴經》及《金剛頂一切瑜祇經》說之,為金胎兩部法身之依處。《華嚴經》所說之華藏世界,淨土門所談之極樂世界,皆為此異名」。這句話很重要,說明白了,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、密嚴世界原來是一個世界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名稱不一樣,修行的法門不一樣,修成功了,回到那個地方再一看,原來是一樣的。你到你的華藏世界,你到你的極樂世界,他到他的密嚴世界,最後見面都在一起。才知道這是佛菩薩善巧方便,每個人根性不一樣,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,佛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到最後完全相同。你才曉得,這個時候你才佩服佛陀的慈悲,佛陀的善巧方便。不進去不知道,進去完全相同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。於是我們想到,其他宗教講的天堂、講的樂土,又何嘗有兩樣?

      淨土裡面有同居土、有方便土、有實報土,那是每個人修行功夫淺深不相等,有這些階級。像我們同樣的一個業力,到這人間來,六道裡頭得人身,引業相同。引業是什麼?佛家講的五戒,儒家講的五常,仁義禮智信,過去生中修這個修得不錯,這個善因就是生到人間。可是生到人間,我們的貧富貴賤不一樣,滿業不相同,引導你這個業相同,滿業不相同。信願持名,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引業。滿業是什麼?滿業是你放下多少,你放下得愈多,你在極樂世界品位愈高;你放下得少,你在極樂世界的地位很低,就這個意思。

      但是極樂跟其他的又不一樣,其他不帶業,淨土是准許帶業往生。因為帶業,所以才有同居土、才有方便土。華藏沒有帶業的,華藏沒有聽說有同居、有方便,沒聽說,密嚴也沒聽說。換句話說,華藏跟密嚴他們修學的程度比我們高,標準高,我們沒有他那麼高的標準。但是淨宗特殊,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力加持,雖然是同居土,同居土是天人身分,得到佛力加持,也作阿惟越致菩薩。這就不可思議了,這就超過了密嚴、超過了華藏,這一點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華藏跟密嚴,我們這一生未必能成就。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,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年,六十年這麼長的時間,中國人口十三億,修密宗成就只有六個人,你就知道難!而且念老告訴我,這六個人往生了。往後?往後沒有了。告訴我,修禪、修密都不能成就,往後修行能成就的全靠淨土。所以,黃念老學過禪,他的老師虛雲老和尚,他學過密,他是密宗金剛上師,臨終的時候,他不示現密,也不示現禪,他示現淨土。一天念十四萬聲佛號,念了半年,他走了,他往生極樂世界。給我們做榜樣!這樣的大德,跟他的老師夏蓮居老居士,通宗通教,顯密圓融,到最後一招,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。這做給我們看的,無盡的慈悲,為末法眾生做證明、做示現,不僅僅是說,現身說法告訴我們。

      底下說,「密嚴者,以三密莊嚴之大曼陀羅道場也」。不空三藏是唐朝時候人,他所翻譯的《密嚴經》上卷說,「今此世界名曰密嚴,是中菩薩,悉於欲、色、無色、無想、有情之處,以三摩地力生智慧火,焚燒色貪及以無明,轉所依止得意成身,神足力通以為嚴飾」。這是說學密宗的這些大德,他們在哪裡?他們在欲界、在色界、在無色界、在無想天、在有情之處,他們修定,三摩地是定,從定開智慧,火是做比喻。智慧開了,才能夠破對色身的貪戀,以及貪瞋痴慢疑的煩惱,乃至於無明煩惱。智慧能斷,智慧像大火,把這些煩惱都燒掉了。轉所依止得意成身,轉所依止,這是用定慧轉過來的,得意成身,神通、智慧、力用以為嚴飾,他們明心見性了,他們具足了三明六通。

      「又曰:欲、色、無色界、無想天等天宮,如來迴已出,而往密嚴住」。這是如來在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、無想天這些天宮,這裡頭也有有緣眾生,眾生有感,如來有應。應化事畢,如來到哪裡去了?而往密嚴住,他回到他自己的淨土。這樁事情跟極樂世界一樣,阿彌陀如來、大日如來、毘盧遮那如來、盧舍那如來,他們都在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,十方世界眾生有感,他們統統都有應。應,用什麼身應?應身,叫應化身。應化身的事圓滿了,幫助這些眾生問題解決了,自己知道修行了,佛菩薩就歸位,佛回歸常寂光,菩薩回歸實報土。諸佛菩薩的事業如是,沒有別的事情,全是為了教化眾生,對於眾生世間沒有絲毫貪戀。所以,教學事畢他就回去了。

      「依自難思定」,這是依自己,可以說這個難思的定,就是自性本定。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,「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」,這句話就是講的自性本定,五句裡頭的第四句。「現於眾妙色。色相無有邊,非餘所能見。極樂莊嚴國,世尊無量壽」,跟極樂世界是一樣的。說明確確實實十方世界,有人再加個三世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切諸佛如來,「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無畏亦然」。你說他是一尊佛變現的,可以,講得通,你說是諸佛一一修成的也講得通。為什麼?你看的都沒錯,你所看的都不是真相,你只看到真相的一面,古人比喻作瞎子摸象,說得都對。你要是全部都看到了,你就不會起心動念了,見與不見都如如不動,這就是契入境界了。

      《金剛頂經》上有這麼一句話,「唯此佛剎,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嚴」。金剛是比喻,堅固不壞,永恆不變,這是什麼?這是自性。自性沒有任何現象,所以它不壞,它不是物質現象,也不是精神現象,也不是自然現象。所以它永恆不壞,它永恆不變。在顯教裡面稱為華嚴,在密教裡頭稱為密嚴,是一不是二。

      「二教論曰:密者金剛三密」,這個三是身口意,「華者開敷覺華」,是比喻蓮花,「嚴者具種種德」,萬德莊嚴。這個德是自性本具的,不是外頭來的,見性的時候自然現前,不見性的時候見不到。實在不是見不到,不見性的時候變質了,阿賴耶能變,心生心現的這些相是所變。所以阿賴耶在裡頭就產生變化,把菩提變成煩惱,菩提是智慧,智慧迷了就是煩惱。所以,煩惱跟菩提是一體,覺迷相、用不同。他覺悟的相是萬德莊嚴,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,好有無量光,這是覺悟的,佛的身相;迷了是凡夫,那個好全不見了,相好都不見了。皆是由心想生,有心想就是迷,你受的身是十法界的身、六道的身。你要是覺悟了,一念不生,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你的本來面目就現前。本來面目是什麼?萬德莊嚴,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相好就都現前了。一迷了時候就沒有了,相變成六道有漏的這個身相,智慧變成了煩惱,德能也喪失了,變成無能。

      你才曉得阿賴耶對我們產生多麼嚴重的傷害。所以佛教我們把它捨掉,那是個虛妄的根、染污的根,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這個東西。恢復自性清淨心,把這些東西統統放下,這就對了。為什麼放不下?是用它用得太久了,養成習慣了,不知道它是錯誤的,都以為它是對的。真的,佛眼睛看一切眾生,沒有別的,錯用了心,本心具足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完全迷失了。佛在一切經教裡給我們說出真相,我們不相信;說假的相信,假的在面前,說真的不相信。華,開敷覺華,這是講開悟,大徹大悟,大放光明,才真正見到自己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充滿了法界,遍法界依正莊嚴你真見到了。

      「言以恆沙佛德塵數三密莊嚴身土」,塵數,說不盡,大乘裡面說的,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,這身相;土,我們居住的環境,土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;居住的宮殿,宮殿有無量寶,寶放無量光。為什麼是無量的?因為自性沒有量,自性是無量的。覺悟之後,身是法性身,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,所以都是無量。「是名曼荼羅」,曼荼羅是壇城,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道場,修學的場所、教學的場所、弘法的場所、度眾生的場所,就叫做曼荼羅。

      「瑜祇經拾古鈔上曰:是說兩部法身所依土,密嚴華嚴華藏也」。兩部就是圓滿,顯教裡面稱三藏,經律論三藏,密宗也是這個分法,經藏跟論藏,稱甘珠、丹珠。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大乘八萬四千法門,修成證入都是在華嚴華藏,學密的稱之為密嚴。實際它是一不是二,用的方法不一樣,達到的目的地完全相同。

      所以不起於座,能成一切佛事。在淨宗,好像比這個更殊勝,為什麼?世尊在經典裡頭告訴我們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講經教學沒有中斷過。因為極樂世界,往生的人證得的是法性身,居住的是法性土,身體健康,不需要飲食,不需要睡眠,精神永遠飽滿,我們這個世間形容為禪悅為食。色界天以上的人,就不需要飲食,沒有睡眠了,靠什麼養身體?禪悅。在極樂世界亦如是,財色名食睡這個五欲沒有了,你連念頭都沒有。不但沒有這個事,念頭都沒有,都斷掉了,每天聽經不中斷,法喜充滿。

      所以,你進入講堂,你離開講堂呢?離開講堂就成佛了。你沒有成佛不會離開講堂,離開講堂就畢業了,就成佛了。到哪裡去?到常寂光去了。每個人離開講堂的時間不一定,有人很快離開,有人很久才會離開,那就是你開悟的程度不相同。但是雖然身體沒有離開彌陀的講堂,你有能力分身、化身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去供佛、聞法,化身去的。化身管不管用?管用,化身跟真身沒有兩樣,你真到那邊去供佛。供佛是修福,聽經是開智慧。所以多少人教你,教你的人不是普通人,不是菩薩,是諸佛如來教你;也就是說,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是你的老師。這個利益到哪裡去找?走遍虛空法界你找不到,只有極樂世界有。所以,能不到極樂世界嗎?

      你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往生淨土那個心就定了,不再懷疑、不再動搖,不再去想其他的了,你一生就能證得究竟圓滿。這個機緣我們這一生遇到了,遇到要不掌握到,對不起阿彌陀佛,對不起一切諸佛如來。為什麼?佛在這個經裡頭多次告訴我們,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的人,能信、能發願、能念佛求生,皆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。我們這次有緣遇到,得無量諸佛威神加持,讓我們能相信這個法門,能發願求生。這是什麼?諸佛加持力,無量諸佛。我們真發心,真求生淨土到極樂世界,這無量諸佛歡喜,他的加持得到效果,沒有唐捐,歡喜。一定要成就。

      我們的家親眷屬,不但這一代,過去世生生世世父母兄弟眷屬,現在散居在各道。我們成佛了,我們的天眼統統能看見,統統能記得,有緣都要幫助他。有善緣的幫助他,有惡緣的也幫助他,只要是有緣,普度。為什麼?你真有能力了,有智慧、有德能,幫助他們念佛求生淨土。我們用這個方法成就的,我們也要用這個方法幫助別人。這個方法無比的殊勝,這個方法真正有效,能契一切眾生的根性。所以我們成就了,會有很大很大一批人跟著成就。這是個不可思議的法門,這就是不起於座,能成一切佛事。

      「又讚菩提心曰:若人求佛慧,通達菩提心,父母所生身,速證大覺位」,大覺是如來,大覺是成佛。意思是說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用父母所生的這個身,肉身,就能成就究竟如來的佛果,說明菩提心重要。菩提心要記住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我們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都用這個心。用真誠心,清淨,不被污染,不受外頭境界影響,清淨。平等,沒有高下,有高下,傲慢就生起來了。高是別人不如我,下是我不如別人,這個念頭都沒有,叫平等心。平等心是真心,高下是什麼?高下是分別心。沒有分別,平等心現前;沒有染污,清淨心現前。染污裡頭最重的是情執,名聞利養、貪瞋痴慢都是染污,沒有這個念頭。為什麼?知道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。《金剛經》上教給我們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《般若經》告訴我們,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我們真正能夠常常用這個來觀照,清淨平等就現前。

      清淨、平等自然就生智慧,不生煩惱,轉煩惱為菩提,一心念佛,求生淨土,沒有一個不往生,你沒障礙了。為什麼別人能夠在一切境界裡不起心、不動念?沒有別的,他徹底明瞭一切法不可得。一切法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,所以在一切法裡根本就不起心動念。他處事待人接物一片真誠、智慧、慈悲,自然流露出來。雖流露出來,依舊沒有起心動念,叫高,是自性自然流露。這是諸佛如來,這是我們自己本來面目。

      下面這一段,在一百七十九面第三行。「又諸經之王《華嚴經》云」,《華嚴經》稱為諸經之王,這裡頭有句話說,「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」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為什麼?沒有菩提心,修一切善法,這世間人好。他果報是什麼?天上,享天人福報;在人世間,做大官、發大財。這都是什麼?沒有菩提心,修諸善法。為什麼是魔業?做大官的會不會傲慢?發大財的會不會貪吝?很容易犯。所以他在享福當中他造罪業,福享盡了,不善的業成熟,他就墮三惡道去了,這叫魔業。你從因果上去看就曉得了,他如果沒有那麼高的地位,造不了那麼重的罪業,他不墮地獄。只有做了帝王,殺人不要償命,普通人殺人要償命,他殺人不償命,發動一個戰爭,不知道死多少人,不償命。但是,死了以後要償,活的時候沒有人叫你償,死了之後閻羅王要你償,要你到地獄去受果報。

      所以《華嚴經》上教給我們,不許佛弟子發這樣的心,發什麼心?去做帝王的心、做將相的心、做大官的心,都不許。為什麼?瞋業很重。不希望弟子有大的財富,為什麼?增長貪心,來世是餓鬼道。瞋恨重,殺人多,那是地獄業。佛說得很清楚,佛講因果不是講兩世,講生生世世。什麼是善?生生世世都善,這叫真善;這一生善,來生不善,不是真善。這一生有福報,來生沒有福報,不是真福報。這些只有佛、只有菩薩能講得清楚、講得明白,讓我們真正把妄念放下。「發心之要,不言可喻」,說明發菩提心重要,非常重要,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    我們再看末後這一段,看註解。「一向專念者」,發菩提心就講到前面了,這講的下面這一句,一向專念。「一向二字有數義」,有好幾個意思,這裡給我們舉了五個。第一個,「朝向一方前進」,這是一向;第二個,「偏向一邊」,那也是一向;第三個是「一味」,一味的意思;第四個是「總是」的意思;第五個是「一段時間」,這都有一向的意思在裡頭。「故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,即專」,就是專的意思,「恆」,永恆,依靠,止於一處,止在這個一念上。所以你看這有四個意思,專念、恆念、依念、止念,念這一句佛號,念阿彌陀佛的名號。「一向專念,本於彌陀本願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願。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大願,故行人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必得往生淨土,圓證不退之妙果」。這段話很重要。一向專念從哪裡來的?是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來的。第十八願說的是什麼?這裡舉出來了,彌陀因中發「十念必生」的大願,這第十八願十念必生。故行人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必得往生淨土。

      十念必生,十念怎麼講法?到四十八願的時候會有很詳細的說明。十念當然是臨終最後這個念頭,臨命終時,人的心、願是念佛、是求生淨土,就必定得生,十念、一念都能往生。所以有些人聽了,這法門好,臨終十念能往生,現在可以什麼都不幹,到臨終的時候念十句佛號就能往生。有沒有道理?有道理。真能往生嗎?真能往生,阿彌陀佛本願如是。可是你要問問,你臨命終時能念嗎?臨命終時你還能記得阿彌陀佛嗎?這就難了。如果臨命終時,很多臨命終時,病重的時候,連家親眷屬都不認識,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。大家幫你助念,你都不能跟,可能你還討厭,還得罵人。這個事情我們見到,親眼所見。

      我初出家的時候,在圓山臨濟寺,臨濟寺有個念佛團,那個副團長是個老居士,福州人,姓林。平常每個星期他們共修,就在臨濟寺這個道場,他們是臨濟寺的護法,在道場共修。他自己當維那,念佛念了幾十年,法器敲得好,會教法器。可是臨終之前,病重的時候,他不想往生,他怕死,他叫大家念觀世音菩薩,求觀世音菩薩保佑他病好,不要讓大家念佛。你說,臨終怕死,對這個世間貪戀,到最後走得很不好,這我們親眼看到的。天天勸人念佛,到最後自己落得這個樣子,世間放不下。我們到那個時候能放下嗎?你有把握嗎?所以一定要知道,那是最後的關頭,不可靠。我前面一堂課報告的,往生的一個居士,他太太見到阿彌陀佛,都是求生淨土,阿彌陀佛問她要不要去?她不敢答應,結果佛走了。走了之後,後悔。為什麼?佛一問,她就想到她的小孩,小孩怎麼辦?不知道兒孫自有兒孫福,可不能牽掛,一牽掛就被他拉回來了。可是她先生聽她講這個故事,先生的信心堅定了,真有阿彌陀佛,真有往生這回事情,他就真幹,天天加功用行,不讓他太太知道。走的時候根本不說,他沒障礙,留下遺囑,不跟你講,站著往生。這聰明人。

      所以,對這個世間確實一塵不染,我們才能去得了。身體,不要去照顧身體,身體丟掉了,連身體都不照顧了,其他的就好辦了。什麼都隨緣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這才能成就。一切隨緣不攀緣,才能保證我們自己成功。所以決定不能有僥倖心,自己造一點罪業沒有關係,可以帶業,臨命終時十念,這個是決定不可靠,自己欺騙自己。現在就要真幹,隨時可以往生,什麼時候佛現前我就跟他走。問我有沒有留戀?沒有了。還有什麼牽掛的?沒有了。有什麼交代的?沒有了,統統沒有,馬上就走了。有一念牽掛就把你掛住了,你就走不了,這個太可怕了。所以要捨,特別是有需要的人,貧窮的人、苦難的人,全心全力幫助他,反正我們要走了,統統留給你。不要有任何牽掛、有任何惦念。所以發心,發心真信於西方有極樂世界,真信有阿彌陀佛,我願生西方,我願意追隨阿彌陀佛,向他學習。這樣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,往生極樂世界,就必定得生。

      「經中上輩、中輩及下輩往生之人,皆由於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淨土」,上中下三輩都同樣的。所以發心重要,真信、真願就是無上菩提心。「蓋以果覺因心」,這個法門,是把阿彌陀佛果覺做為我們的因地心,這是很特殊的例子。一切法門先修因後有果,這個法門是先用果覺做因心,因果同時,「究竟方便」,不是普通的方便法門。「全顯彌陀一乘願海,六字洪名,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」。這真的,一點都不假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我們憑什麼往生?憑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。我們只要真發心,現前每一句名號都具足阿彌陀佛不思議的威神功德,現在就是,所以才有這樣殊勝的果德。

      臨終,一般都是壽命到了,佛來接引。壽命沒到行不行?行。我念佛,我求生,我就想往生,想早一天往生,我還有壽命不要了。可以統統交給阿彌陀佛做主,阿彌陀佛要我多住幾天,行。多住幾天什麼意思?我們很清楚,要我們表法給別人看,不就是這個意思嗎?除這個意思之外,絕對沒有第二個意思,那我們就做個表法給大家看。如果沒有必要,佛知道我們沒有這個緣,別人不相信我,沒有這個緣,我們壽命不要了,我現在就去,我天天都想去,這樣好。

      有留的必要,我相信我留在這裡為什麼?實在講,我什麼長處都沒有,大概只有一點,學佛到現在六十一年沒中斷,五十四年講經教學沒中斷。我講過很多經論,最後講這部經,這做個好樣子。我的選擇不是隨便選擇的,不是外行選擇的,我有這麼多的經驗,讓大家可以相信,大概就表這個法。把夏蓮老的法,黃念祖老居士的法,表得更圓滿。你看,一個會集經,一個會集註解,我依照這個註解來修行,修成功了,大家相信,不再懷疑,應該就是這樣的。這個事情我們當然要做。所以你要問我在這個世界還能活多久?我說我不知道,你去問阿彌陀佛,他知道,我不知道。他什麼時候來接我,我什麼時候就走,再沒有牽掛了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