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415集

    共644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2年10月21日啟講,2014年3月8日圓滿。

    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,是真理。這次是講第三遍,愈講愈歡喜,愈講信心愈足,願心堅固。希望學佛同修選這個法門,簡單容易,成就快速,一生當中作阿惟越致菩薩,這種殊勝利益到哪裡去找?我們今天用網路,用衛星,全球喜歡這部經,信這部經,修學淨土法門,求生極樂世界,都是有緣人,每天一起分享。往生見佛,是活在世間第一樁大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一五集)  2013/8/29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  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七百一十五頁第一行,科題「生證極樂」,請看經文:

      【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若已生。若當生。皆悉住於正定之聚。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】

      前面我們學過三個平等,境平等、心平等、樂平等,西方極樂世界,還有更殊勝的,就是剛才念的這段經文。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,「右文乃彌陀第廿九住正定聚願,及第十二定成正覺願之成就」,這段經文,裡面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兩種願的圓滿成就。註子裡說,「此實為」,實實在在的是阿彌陀佛「全部本懷之鵠的」。阿彌陀佛全部本懷是四十八願,四十八願當中核心的一願叫鵠的。鵠的是過去射箭箭靶的紅心,就是射中、命中了。四十八願為什麼?就是幫助眾生圓滿成就佛果,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妙覺如來。往生到極樂世界,去幹什麼?去作佛。作什麼佛?究竟圓滿的妙覺佛,真的是無上正等正覺,沒有比這個位子再高的,它到頂了。「無量妙行之聖果」,八萬四千行門、無量法門最後的極果,登峰造極的果報。「智悲方便之極則」。我們三皈依裡頭念「皈依佛,兩足尊」,這兩足怎麼講?第一個是智慧,第二個是慈悲,這兩種,智慧、慈悲都達到了極則。方便是講教化眾生,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最善巧的方法,最適合的方法,幫助眾生各個都成就了。「度生大願之究竟」,阿彌陀佛發願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,到這究竟圓滿。

      「文中有正定、邪定與不定三聚。聚者,類聚」,也就是三大類。「三聚之說,通見於小乘及大乘經論,但內容差異甚大」。這個地方也給我們做簡單的介紹。小乘如《俱舍論》所說的,這個裡面講,「初果及其以上之聖者,為正定聚」。初果須陀洹,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,小乘四果,這四果是正定聚。他們確確實實依照這個方法修行,脫離六道輪迴,證得小乘的偏真涅槃,超越六道輪迴,永遠不會再回來,永遠超越了。《俱舍論》裡說的。

      「造五無間業者,為邪定聚」。五無間地獄的罪,這五種是五逆十惡、毀謗大乘,這都是五無間。五種,實際上五種說一樁事情,說造這種罪業的人墮無間地獄,他有五種狀況。第一個他沒有中陰,這叫沒有間隔。一般人造的罪業是多,但是他有中陰身,中陰身一般是四十九天。在這四十九天做超度的佛事,他們會得很大的利益,會減輕痛苦。如果是學佛的人,臨終的時候他有業力,沒能往生,這四十九天超度他,他也可能在中陰身裡面往生極樂世界。這種方式幫助他往生的叫中陰往生,有,雖然不是很多,確實是有。趣果無間,這個地方斷氣之後到無間地獄,那是他的果報,沒有間隔。進到無間地獄之後受苦無間,地獄裡頭有多少刑罰,他同時受,不是一樁一樁受,同時受,這就太苦了。第三種,地獄有多大他的身多大,地獄裡面是化生,他感覺他的身跟地獄一樣大,因此地獄裡所有的刑罰他同時受,身無間。命無間,地獄裡面刑罰一加給他,他就死了,獄中有風,這是業力,這個業力的風一吹,他又活了,活了再受,命無間。

      必須到他的罪受滿了他才能出來,什麼時候受滿?這個時間是論劫數算的,不是年月日。但是六道裡面確實有時差不同,時間跟我們世間時間不相同。往往我們看到一個人墮在地獄,他從地獄出來,最明顯的是他附體,告訴我們地獄的狀況,在地獄裡頭度日如年。我們人間幾百年,他在地獄裡頭就好像多少個劫一樣,在他的感覺當中,非常痛苦。

      五無間業決定不能造,經典裡面給我們舉的例子,五逆十惡、毀謗佛法,這都是五無間的罪業。五逆是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這五種,這五種是大逆不道。父母有養育之恩,阿羅漢、佛是老師,淨業三福第一句就說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。對父母不孝,對老師不知道恩德,還要加以殺害,這是無間地獄,壽命終了直接到地獄去了。破和合僧,一個如法的,如理如法真正依照佛陀教誨修行的團體,無論是在家、出家,都叫做和合僧團,他們遵守六和敬。這樣的僧團,人在那裡修行都會證果,你把他的緣破壞了,讓他沒有地方修行,這個罪業是無間地獄。跟前面四種是相同的,甚至於還超過,完全看你是用的什麼心、用的什麼手段,非常可怕。十惡,十惡是殺、盜、淫、妄、綺語、兩舌、惡口、貪、瞋、痴,十惡業你統統造全了,統統都有,這也是無間地獄的業。末後一個,不知道護持三寶、護持正法,而破壞正法,這也是屬於五無間的罪業,經論上常常講。

      我們明瞭這樁事情,把它翻過來,我們嚴持戒律,別人不持,我自己持;修六和敬,不希望別人對我六和,我對一切人一定六和。六和敬、戒律都不是叫別人學的,佛叫我學,我要學,與別人不相干,這就對了。我們持戒,別人破戒,甚至於還勸我破戒,我要不要聽他的?聽他的犯無間罪業的罪過,將來墮地獄怎麼辦?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比丘遇到這些事情怎麼處置?寧捨身命也不能破戒。根本戒就是最普通的五戒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欲、不妄語,再加個不飲酒,這五戒是根本大戒,出家不但學這個,比丘有二百五十條戒,統統要遵守。現前的社會,出家人不談戒律了,談戒律忌諱很多。真正想學佛的,無論在家、出家,自己好好學,絕不要求別人,別人做不做於我不相干。聽到了、見到了決定不能批判、不能批評,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就好,懂得什麼叫獨善其身。

      無論在家出家,學佛了,怎麼個學法?社會上都知道有個名詞叫佛事,做佛事,佛事是什麼?這經上都說到,佛事是教化眾生的事業。佛學字典查查看,講得很清楚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做的實驗,他老人家三十歲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這就叫成佛,見性成佛。成佛之後,就開始在鹿野苑教學。第一批的學生就是五比丘,這五個人聽他講四諦法,苦空無常,苦集滅道,講這些。這五個人出家了,這是地球上的僧團出現了,有佛、有佛的弟子、有佛在說法,就是佛法僧三寶具足。從這個之後,出家、在家的弟子跟佛學習的人愈來愈多,經典裡面常常記載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這是出家常隨弟子。

      佛一生沒有建寺廟,一生過的是游牧生活,居無定所,道場在哪裡?在什麼地方講經教學,那個地方就是道場,並沒有建築。在樹林,樹林講經,那就是道場;在河邊講經,河邊就是道場。講道的場所、修道的場所,這叫道場。常隨的弟子這麼多人,我們能想像得到,一定還有很多在家的弟子,他們不是常隨的。有人遇到佛的僧團,在這裡學幾天,學一個星期、半個月,也有學一個月兩個月、半年一年離開的很多。所以我們最保守的估計,釋迦牟尼佛的僧團應該在三千人左右。這麼大的一個團體,沒有組織,秩序怎麼維持?全靠六和敬,人人都修六和,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,一個老師。

      老師觀察學生的根器不一樣,所謂千差萬別,展開的教學,佛很清楚、很明白要分幾個階段,就像辦學一樣,先小學、中學、大學、研究所。第一時講《華嚴》,那個不算,為什麼?《華嚴》是世尊在定中開悟時候所講的。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入定,十幾二十天沒有起來,我們不知道,實際上佛在講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聽眾是些什麼人?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們有能力入到世尊定中去聽經聞法,不是法身菩薩沒有這個能力。這樁事情,一直到現代還有些小乘不承認,沒有看到,經典上沒有記載,不承認這回事情。我們把這樁有爭議的地方放在一邊,我們只談阿含,十二年,這是有記載的,大家統統承認。阿含是小學,裡面講人天佛法,講倫理、講道德、講因果。講從凡夫斷惑證真,三界九地八十八品見惑斷盡,證須陀洹,須陀洹就是聖人。

      聖人是正定聚,為什麼?他絕不退回凡夫。雖然是小乘初果,我們叫小小聖,他沒有出六道。初果,在六道裡頭天上人間七次往來,他就成阿羅漢,阿羅漢永遠超越六道輪迴。小乘裡面聖人,這四種聖人,四果,四種聖人,阿羅漢是小乘裡面的大聖。決定證阿羅漢果,決定不會再搞六道輪迴,這是小乘的正定聚。因為他們天上人間都不會造業,這些人都是真正我們今天講老實真幹,依教奉行,是這一類的修行者。造五無間業的,這是邪定聚,邪定聚必墮惡道,他們的果報在三惡道。

      「餘者」,餘者是不定聚,「介於上二聚之間,是為不定聚」。不定聚,果報不一定,完全是業因果報。所以,起心動念是意業,言語是口業,身體的行為是身業,身口意三業所感是什麼?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自性裡頭沒有,完全是業力變現出來的,確確實實如佛所說自作自受。與別人有沒有關係?沒有關係。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無論受到什麼樣的果報,必須要知道,是自己過去生中造的業、現在世造的業,這兩種業招感的果報,這個果報無論是樂是苦,全是自作自受。特別是受苦難,絕不可以怨天尤人,怨天尤人就錯了,那是罪上加一等。

      明明這個人害我,我為什麼不怨恨他?為什麼不報復他?他為什麼不害別人來害我,我們把這個道理想清楚。我跟他一定結的,過去生中,不是過去生中就是這一生,裡面結的冤仇,他才怨恨我,他才來障礙我、毀謗我、陷害我,幹這個事情,我不能怪他。回頭要反省,我不怪他,我不怨恨他,我的業障就消了;如果我受他的影響,我起了怨恨心,這個事情麻煩了,又結來生的冤業。這麼一來,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而且肯定愈報愈嚴重,雙方都要受苦,這又何必!不如一心念佛,還把功德迴向給他,這個好,所謂量大福大,不要跟人結冤仇。這是佛教導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科目,絕對不跟人結冤仇,一定要知道三世因果,心就擺平了。

      我們學佛,我們為什麼學佛,目的是什麼?遇到淨土法門,沒有遇到這個法門,像惠能大師所說的,我是為成佛而學佛。我們是不是發的這個願?發的這個願好,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是成佛的法門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。要怎樣學才能成就?要專,本經佛告訴我們一個原則,這個原則是通用的,不僅僅是淨土,任何法門都不例外,那就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。第一個要發心,菩提心是什麼?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覺、正、淨就是菩提心。然後你一門深入,或是經,或是論,你愛好的,你一生專攻這部經,不能搞多、不能搞雜了。記住,法門平等、無有高下,都能夠幫助你得三昧,幫助你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佛法妙就妙在此地。你要學多了,學多就不行,為什麼?學多了,學亂了、學雜了,你到不了目的地。到目的地路很多,你只能走一條,你會到達目的地;如果你每條路都去走,你永遠走不到。所以要一向專念。心不能不發,無上菩提心就是梵語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要發心,發心作佛,我不作別的,我發心作佛,我向釋迦牟尼佛學習。

      淨宗是古人所謂的門餘大道,特別法門,特別什麼?跟八萬四千法門不一樣。不一樣在哪裡?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斷煩惱才能成就,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,准許你帶業往生。記住,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是現在佛,釋迦牟尼佛已經過世了,在我們今天來講是過去佛,阿彌陀佛是現在佛,今現在說法。我們沒有本事斷煩惱,那我們就修這個法門,這個法門三個條件,第一個你要相信,不能有絲毫懷疑,有絲毫懷疑都是障礙,你可能去不了極樂世界。所以要真信、要誠信。第二個條件要發願往生,把這個願做為我們這一生第一大願,我在這個世間什麼都不求,只求往生,這就對了。往生是我唯一的願望,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,無上菩提這樁事情到極樂世界再學。這是把修行分作兩階,第一個階段往生極樂世界,第二個階段在極樂世界見性成佛,這個路非常穩當。

      你看這段經文就是說極樂世界究竟的果報,『善男子,善女人,若已生』,已經生到極樂世界,『若當生』,當生是指我們自己,我們決定會生到極樂世界,到極樂世界就住『正定之聚』,這個正定之聚不是小乘,是大乘。念念都向著無上菩提,所以他決定證得,決定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就是無上菩提之果,《華嚴經》稱為妙覺如來,一生成就。我們是一生到極樂世界,到極樂世界是一生證得究竟菩提。

      為這個學佛,為這樁事情才出家,不為別的,別的全都放下,萬緣放下。放下不是只講事上,是講心上,心上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,這叫真放下。最明顯的,人事上的放下,怨親平等。對於親人有敬、有報恩,沒有情執、沒有愛戀,這就放下了。親,放下情執;怨,怨恨的人,把那個怨恨要放下,把報復的念頭放下。怨親平等,統統不執著,都把他看作佛來對待,這是正確的。世尊告訴我們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天台大師六即佛,第一個理即佛,從理上講,一切眾生全是佛。佛,我能不敬嗎?我敬釋迦牟尼佛,我敬阿彌陀佛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我對他們要跟敬釋迦、敬阿彌陀佛同等的尊敬。為什麼?你會成佛。你要有差別、有分別,這是我禮敬的,是我的老師,我要敬他;那是我的冤家債主,他天天傷害我,甚至於要奪我的命,我還會敬他嗎?我不恨他就不錯了。不行,不恨他能化解冤,你成不了佛,你要把他當佛來看待,你就成佛了。什麼時候成佛?你什麼時候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,恭喜你,你成佛了。你看到芸芸眾生都是菩薩,你成菩薩了。你看到芸芸眾生還是凡夫、還是眾生,你是原地踏步,你沒有絲毫進展。

      怎樣觀察自己的境界,自己的階位有沒有提升?就在這些地方看,這個道理很深。沒有別的,佛在經上講得很好,一切法從心想生,這個做法沒有別的,無非是把你成佛那個心找出來,看到一切眾生都成佛,成佛的心現前了。這個心現前,確實去佛不遠了,你很快就證得了。佛說的話不錯,祖師說的話不錯,我們要相信,我們自己的念頭是有很大的差誤。修行,修正行為,我們自己起心動念都不正、都錯誤的,趕緊把它修正過來。修得最正,在標準裡頭,一絲毫差誤都沒有,那就是佛。我心裡念念是阿彌陀佛,看到每個人全都是阿彌陀佛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,你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一樣,得平等身,真正的正定聚。

      下面說「大乘中三聚之義,復有多類」,第一種,《大智度論》第四十五卷說:「一者正定聚,必入涅槃。」涅槃就是自性,入涅槃就是明心見性,這叫正定。「二者邪定」,邪定「必入惡道」。這個惡道指三惡道,如果嚴格的來說就是地獄。「三者不定」。這是《智度論》上所說的。第二,「《釋摩訶衍論一》云,有其三種:一者,十信前,名邪定聚,不信業果報故」。這是講的別教,別教的十信,他不信因果報應。第二,「三賢」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這都是別教,「十聖」,十聖就是十地,三賢十聖叫正定聚。為什麼?他不退位了。「十信名不定聚,或進或退,未決定故」。《大乘起信論》裡頭所說的跟這個相同,都是講別教菩薩。「二者,十信前並十信,名邪定。大覺果,名正定。三賢十聖,名不定。三者,十信前,名邪定。十聖,名正定。十信三賢,名不定」。說法經論上不相同。「諸說不同。小乘以初果及其以上」,初果以上叫正定,我們前面說過,「大乘或以必入涅槃,或以三賢以上,或以十地以上,或唯以大覺佛果為正定」。這些說法我們就知道,世尊當年在世講經教學,所對的根性不相同。

      世尊當年在世,足跡遍五印度,這個團體確實是個游牧族群,居無定所。走到一個地方,那個時候印度沒統一,跟中國一樣。中國國家統一是秦始皇,秦始皇之前是周朝,周朝末年,春秋戰國,王室衰微,不足以為列國的典範。所以列國對於周王就冷淡了,不聽他的號令,各自為政,強國併吞弱小,五百年,春秋戰國合起來五百年。這個五百年是動亂的時代,歷史上稱為亂世。到最後,秦,戰國七雄,把六個國家滅掉統一了全國,這是一樁了不起的事業。但是秦十五年就亡國,漢取而代之,從此以後中國形成大一統,一直到今天還是大一統。統一是人們求之不得的一樁大好事,為什麼?只有統一才會有安定和諧,才會有太平盛世出現。所以漢朝有文景之治,唐朝有貞觀、開元。每個朝代政權穩定之後,都會有幾十年到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,非常稀有。在全世界歷史上,中國歷史確實非常的輝煌,一直到前清,這是最近的,有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慶的前半段,盛世。那個時候的中國在全世界是一等國,看看清朝當時的版圖,跟現在的相比,中國的領土喪失一半多,以前西伯利亞是中國的,西面到裡海,真正是泱泱大國。

      清朝的盛世,在中國歷史上,我覺得它超過漢唐。他憑什麼?他憑中國傳統文化。滿清入關之後,中國儒釋道的文化他全部接受了,不僅僅是表面的接受,他真幹。帝王的他的子孫、他的後裔認真學習,他不外行。用儒釋道治國是從蒙古人開始的,元朝,可以說元明清這三代,特別是清朝,這些帝王用儒治國,《群書治要》,用儒治國,用佛教化人民,用道祭祖宗、祭天地鬼神,他全用上了。所以社會長治久安一百五十多年,太平盛世。

      《群書治要》在中國失傳一千年,嘉慶做皇帝的時候,日本對嘉慶皇帝進貢,就是送禮,禮品裡頭有一部《群書治要》,這從日本再回到中國來。那個時候清朝對這部書看得不重要,為什麼?它全做到了,做得比唐朝還好。所以這部書一直到滿清亡國,那個時候我們國力衰了,民國初年一些專家學者才把這部書翻印,由商務印書館印過兩次。第一次照原本,我們這次翻印的就是第一次的本子,第二次是鉛字排版的,在《國學叢書》裡頭有《群書治要》,印的分量不多,知道這部書的人很少。我問過很多人,都不知道,連商務印書館的總經理,我問他,他也不知道。我是只知道有這部書,沒見過,講經的時候提起來,好心的同學,非常難為他們,他們把這個書找到了,這兩種本子都找到了,寄來給我看。我一看,如獲至寶!趕緊把它印一萬套,贈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收藏。目的,這個書再不會遺失了,印的數量愈多愈好,到處收藏。

      現在我們便利一般同學們學習,再在其中摘要,我們當前迫切需要的,一條一條節錄下來,三百六十段,叫《360》。希望,現在大概五、六年的時間可以全部做出來,《360》預備做十集,十集就全部,一條不漏,我們統統都學到了,將來十冊。第二冊很快,大概要出版了,再翻成各種不同的文字流通全世界。大家都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,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化解一切衝突,帶給這個世界社會永續的安定和諧,這我們盼望著。決定不能用戰爭,今天戰爭是核武、生化,是毀滅性的戰爭、絕滅性的戰爭;也就是說,人類跟這些畜生,甚至於動物、植物,全部毀掉。這種戰爭沒有輸贏,同歸於盡,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。

     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註解,「至於今經所云彼土眾生,皆住正定聚者」,這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,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是住正定聚。淨影大師說:「位分不退,名為正定。莫問大乘小乘眾生,生彼國者,皆住正定。」淨影是隋朝,唐朝前面,隋朝慧遠大師說的。位是地位,地位是不退,這叫正定。這個地方不退,經上給我們講的三種不退他都證得了,第一個是位不退,第二個是行不退,第三個是念不退;位不退是小乘,行不退是菩薩,念不退是法身菩薩,實報土的法身菩薩。所以不問大乘小乘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統統是正定聚。

      望西說法跟這個相同,並且說:「一切善惡凡夫,乘佛願力,生彼國者,處不退故,是名正定。」望西這幾句話說得比較詳細。「一切善惡凡夫」,這句話很重要。我們念佛人有很多中年才遇到,不說過去,在這一生當中,前半輩子做過很多罪業,現在還有沒有救?如果遇到淨土法門,他能信,真正發願,肯老實念佛懺除業障,他決定得生。惡人,實際上前面說過,五逆十惡、毀謗大乘都有救。我們在前面學習四十八願的時候,對這個問題非常認真的學習過,而且用了很長的時間,五、六個小時,就這幾句話。彌陀慈悲到至極!在造罪的這些人,我們一定要曉得,他現前造的罪業,沒有遇到佛法之前甚至於毀謗佛法,毀謗佛法是無間地獄,已經造了。第十八願裡面佛是說,這十念必生,唯除五逆十惡,以及毀謗佛法的,這些人不能往生。善導大師告訴我們,對這個問題不同看法的很多,但是善導大師這是我們淨宗二祖,他老人家說的。傳說善導是阿彌陀佛再來,在中國應化的,善導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口告訴我們。善導說,不是不能往生,是這個罪太重了,希望大家不要造這個罪業;既然造了,造了懺悔還是能往生,不是不能往生。這個講法講得圓融。

      大乘經教裡頭,佛告訴我們,每個往生的人,無論他是修善積德往生的,還是他造業懺悔往生的,只要他真正往生到極樂世界,這個人決定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。這一生遇到淨宗之後,得無量諸佛如來加持,所以他能信、能願、肯念佛,這樣往生。這個話說的我們相信,為什麼?《彌陀經》上講過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;換句話說,每個往生的人都是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緣。多善根,這些造作惡業的人臨終的時候才聽到佛號,念到一、二天他就往生了,他的善根福德什麼時候造的我們看不到,他自己也記不起來,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供養無量諸佛。我們把這些經論合起來看,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我們對這樁事情就不懷疑了。懷疑很麻煩,懷疑障礙我們往生,有疑惑一定要破迷生信,沒有疑惑沒有關係。經教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破迷起信,能夠生起信心。所以這個經要細心去研究,把我們所有的疑根統統拔掉,讓我們往生沒有障礙,這就是學習《無量壽經》的目的。

      在一切經裡面,介紹西方極樂世界,以本經說得最詳細,特別是這黃念老的集解,這個註解註得太好了。他的註子是集經論、歷代祖師大德註疏之大成,後面,他把參考的書目寫在經的後面,一共用了八十三種經論、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註這部經。所以註解裡頭每一句每一條都有來處,不是他隨便說的,取信於大眾。這個註解太難得了,這個註解就是一大藏教的三六0,我們讀這部經跟註解,等於把一部《大藏經》全讀了。這就是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緣,我們如果自己善根、福德、因緣不足,讀這部經。古人教給我們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其義自見什麼意思?開悟了,大徹大悟,佛講這個經的意思你統統明白了。為什麼?你得念佛三昧。用什麼方法得到的?讀書千遍,一千遍心定了,念佛三昧成就了。

      一天讀多少遍?同學有背誦《無量壽經》,這會集本,我問他,從頭到尾背一遍需要多少時間?三十分鐘。好!我說你一天念多少遍?要念三十遍,十個小時。這十個小時念經,目的並不是背經的,是修念佛三昧。誦經,就是背誦,十個小時,這十個小時就是修念佛三昧,是修定的。中國傳統的教學受佛教影響很大,因為佛教教學總的指導綱領就是三學,戒定慧三學。戒是規矩,你守規矩你就能得定,定不是目的,定是樞紐。念佛三昧得到之後,不放棄,還是繼續一天十個小時,一直到大徹大悟。所以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到大徹大悟,你全部通達明瞭,要不要到極樂世界,你自己比什麼人都清楚,你往生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,這是真正的成就。開經偈上講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這是一句真話不是假話,開悟才真正解如來真實義,沒有開悟的不行。

      沒有開悟你還是凡夫,開悟是聖人,不但是聖人,大聖。得定就是聖人,得定是什麼?得清淨、平等心,開悟是覺。清淨心是阿羅漢,平等心是菩薩,那都是定得到的,念佛三昧,徹悟之後那是覺,清淨平等覺。真正的目的在此地,用的方法極其簡單,有不可思議的效果。現在人他不用,古人懂得這個方法,他們願意遵從,無論是學儒、學道、學佛統統都能成就。戒定慧三學的方法,佛傳到中國來,儒接受了,道也接受,在中國實行了兩千年,效果卓著。只不過是最近兩百年疏忽了,跟國家社會有關係,滿清末年的腐敗,國力的衰退,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產生懷疑,羨慕西方的科學技術,對於自己東西逐漸逐漸陌生了,才造成今天社會的狀況,我們不能不知。

      有人給我把脈,這醫生也有一點本事,他說我有憂慮,問我:法師,出家了,你還有憂慮嗎?我說我連生死都放下了,有沒有憂慮?有,有一個。是什麼憂慮?傳統文化如果沒有人繼承,我怕它在這一代會斷掉。我就這個憂慮,其他的什麼都沒有。我們在馬來西亞建了個漢學院,在斯里蘭卡建一個佛教大學,斯里蘭卡的佛教大學兩年才能建好,今年二0一三,一四、一五,一六年的元月可以建好。馬來西亞的漢學院現在已經開工了,大概到明年年底,後年的上半年可以落成。我別的念頭沒有了,就這兩個念頭。佛教大學,希望把釋迦牟尼佛遺留下來這三個大系統統能恢復,漢語系的大乘、藏語的密乘、巴利文系的上座部,統統能恢復起來。佛法在中國隋唐時代有十個宗派,大乘八個宗之外,有俱舍宗、成實宗,我希望都有發心的人,把十個宗派統統恢復起來。

      有人批評我,說我專講淨土宗。其他的宗派,我不能學兩個宗、學三個宗,我是中下根性的人,不是上上根人。像龍樹菩薩那樣的根性可以,中國八大宗的共祖,我怎麼能比得上人家?我只能搞一門,我搞兩門就不能成就。中下根性,除淨土宗之外無路可走,這是大家要原諒我的。我念念不是這一個宗,世尊四十九年所教學的任何一個宗派,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、宗門教下,每個宗派都復興起來。斯里蘭卡這個國際佛教大學,就是希望把全世界佛法裡頭每一個宗派都興起來,我參加了破土奠基典禮,我還希望我能夠參加它落成典禮。這個學校建成之後,我希望再建一個宗教大學,國際宗教大學。宗教大學的目的,團結全世界所有的宗教,互相學習,宗教徒們攜手起來幫助這個世界化解所有衝突,帶給世界的永續安定和諧,以這個為宗旨、為目標。

      我沒有私心,今年八十七歲了,龍喜大學落成我九十歲了,能不能看到是問題。我這一生沒有別的願望,現在看的這個學校,包括馬來西亞漢學院,這三個學校,我只希望我能夠全心全力把這三個學校促成。必須要國家護法才能收到效果,不是國家護法,民間能力做不到,這個我們要認真去思惟。釋迦牟尼佛當年把護法的工作付託給國王大臣,他為什麼不付託給別人?為什麼不付託給出家弟子?不行,出家只有弘法,護法一定要國王大臣。出家人是老師,跟釋迦牟尼佛一樣,一生義務教學。

      斯里蘭卡佛教的制度非常好,二千三百多年沒有改變,保持原來的樣子,非常難得,所以我全心全力護持他們。總統是護法,總統夫人你們看看她相,佛相,那是一尊活佛,這樣的人護法真正是佛菩薩護法,它才會能興旺起來,不是佛菩薩護持那就不可能。在馬來西亞,我們的漢學院,我們無盡的感激首相納吉,他發心護持,沒有這樣的人發心護持,這學院成就就非常困難;還有老首相馬哈迪長老,對中國漢學都非常推崇、認同、愛護。《群書治要》出版了,他們真的像唐太宗一樣手不釋卷。老首相看到這部書告訴我,相見恨晚,他說我要在十幾二十年前遇到就好了,那個時候他在位。現在納吉不錯,也能繼承他的志願。

      經文裡面告訴我們,每個往生的人,到極樂世界決定成佛,毫無懷疑的,決定成佛。我們再看下面,憬興法師說的,「若生淨土,不問凡聖」,凡,是凡夫去往生,聖,小聖是四果,大聖是三賢以上的菩薩。「定向涅槃」,這個字無比的肯定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,他決定向著涅槃,定向涅槃。「定趣善行,定生善道,定行六度,定得解脫,故唯有正定聚而無餘二」,邪定跟不定都沒有,這極樂世界。定向涅槃這是第一個目標,終極的目標是定趣善行,這個善行是在極樂世界聽經、聞法、修行,在極樂世界。定生善道,在極樂世界還生善道嗎?生,應化身到十方世界度化眾生。無論他在哪一道都叫善道,為什麼?菩薩化身去了,他在那裡行六度。定得解脫,解,從因上說的,煩惱習氣全化解了;脫,是脫離六道、脫離十法界,脫離兩種生死而證得無餘涅槃。所以,他也沒有其他的邪定、不定,沒有。「《會疏》同之」,《會疏》裡頭說法跟這個一樣的。

      「《甄解》宗善導意」,它的解釋是《釋摩訶衍論》裡面所說的,「所謂正定聚,從佛果至十地三賢」,這是圓教,統統是正定聚。圓教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叫三賢,十地叫十聖,三賢十聖,都叫正定聚。「淨土正定聚亦然」,跟《釋摩訶衍論》裡面說的意思完全相同。「或現十地」,或現十地是說別教,「三賢」是圓教。「其體必至滅度」,到最後他一定達到,滅度就是涅槃。「但是一涅槃界之示現差別耳」。這個一涅槃界,看我們,涅槃界有,參考資料裡頭在第四頁。「涅槃界」,這是從《佛學大辭典》裡頭節錄下來的。「界者,藏之義,涅槃能藏無為之萬德,故曰界」。界是含藏的意思,涅槃能藏,能藏什麼?能藏無為之萬德,所以稱為涅槃界。無為是自性本具的德能,世尊在《華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這都是無為的。無為對有為說的,有為是造作的,我們要是修得的,那都是有為法。這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,不用修,你修,得不到,是自然的。

      我們修行修什麼?其實,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最直截了當的,章嘉大師告訴我的,「看破、放下」,看破是智慧,了解事情真相,放下就是修行。事實真相是什麼?《金剛經》說得好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。凡所有相,今天科學家將整個宇宙區別為三種現象,第一個是物質現象,第二個是心理現象,就是精神現象,第三個是自然現象,把所有的相統統包括盡了,佛說全是虛妄。為什麼說全是虛妄?自性裡面沒有。自性也叫做法性,自性是對人說的,法性是對萬物說的,自性跟法性是一個性,不是兩個性。自性裡面沒有物質現象、沒有精神現象,也沒有自然現象,所以萬法皆空。但是自性能生這三種現象,所生的三種現象都不是真的,為什麼?全是生滅法,生滅法就不是真的。所以說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無論從自性的體、從自性的作用來說,統統不可得。不可得你要想得到它,這叫迷信,這叫錯誤。不可得怎麼?不可得應該放下,放下就對了。所以看破、放下都是真理,看破,明瞭了,放下,沒事。這一放下就是大般涅槃,那就是入涅槃界。

      涅槃界就是,涅槃裡頭,就是自性裡頭含藏著無量的無為,無為法。無為的萬德就是世尊在《華嚴》上所說的如來智慧德相,不但含藏無為之萬德,無為之智慧、無為之德相。所以,自性不能說有,也不能說沒有,說有、說沒有全錯了。怎樣就不錯?不說就對了。契入這個境界,連這個境界的念頭都沒有;有這個念頭,你沒入境界。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,「本來無一物」,這句話重要,你說我證得了,你有一物。有沒有證得?沒有。真正證得的時候,心裡頭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。要想心什麼樣子?就是我們經題上講的,清淨平等覺,這就是涅槃的樣子,就是真心的樣子。諸佛如來所證的就證這個,清淨平等覺,這就是大般涅槃,這就是無上菩提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