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乘無量壽經

    第89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4月4日第十遍啟講《無量壽經》,至2006年3月3日止。包括法會聖眾品,德遵普賢品,大教緣起品,法藏因地品,至心精進品,發大誓願品,必成正覺品,積功累德品,圓滿成就品,皆願作佛品,國界嚴淨品,光明徧照品,壽眾無量品,寶樹徧國品,菩提道場品,堂舍樓觀品,泉池功德品,超世希有品,受用具足品,德風華雨品,寶蓮佛光品,決證極果品,十方佛讚品,及三輩往生品上輩往生章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乘無量壽經  (第八十九集)  2000/6/3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02-034-0089

      請掀開經本,《科會》二十四面,倒數第一行:

      【必成正覺第七】

      法藏菩薩在世間自在王如來面前,宣說了他的弘願,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讀過的這一品。弘願說完之後,接著又在佛前以偈頌表達他的願望,而且請佛給他做證明。大願真誠深廣無盡,所以感動天雨妙華種種瑞相,空中讚歎他必定成佛,這是這一品的大意。偈頌總有十一首,偈裡面的意思不但是深廣,也是每一首、每一句都值得我們學習。現在請看經文:

      【佛告阿難。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。以偈頌曰。我建超世志。必至無上道。斯願不滿足。誓不成等覺。】

      前面這一行是說偈的儀式。這是世尊又告訴阿難尊者。『爾時』就是法藏菩薩發願之後,這個時候,緊接著以偈頌來讚佛,也是宣說自己的願望。第一句話說,『我建超世志』。「建」是建立,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發心、發願。什麼叫「超世志」?「志」這個字容易懂,志願,他所建立的志願超世。

      古大德對於「超世」兩個字有一些不同的說法,譬如說四十八願裡面,求法身願、求淨土願,這是超世,這個意思也非常好。隋朝時代慧遠法師,慧遠法師在中國有兩位,我們淨宗初祖也是慧遠大師,他們名字完全相同,所以在歷史上稱隋朝這一位慧遠法師叫小慧遠,他有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,叫《淨影疏》,「淨影」是當時他居住的寺廟,那個寺廟叫淨影寺,所以後人尊稱他為淨影大師。在這裡面他給我們提示,「求證圓滿的法身,求生淨土」,這是超世願。他說的,我們仔細想一想有沒有道理?哪一尊菩薩不求法身?哪一尊菩薩不求淨土?為什麼法藏在此地說他這是超世願?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菩薩發願修行,即使證得圓教初住的果位,還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,才能證得圓滿法身,可是淨宗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很短時間就滿足你的願望,你的法身淨土就現前了。比較起來淨土殊勝多多,所以這「超世」兩個字就是讚歎西方淨土、讚歎帶業往生、讚歎平等成佛,他的方法是平等的,果德也是平等的,不可思議!

      遠公註解的《無量壽經》叫《無量壽經義疏》,流通很廣。古註裡面他註得最詳細、註得最好,所以自古以來研究《無量壽經》,講解《無量壽經》,多半都參考他的本子。這個本子我也讀過,過去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也講過。他老人家說,他是用康僧鎧譯的本子,他說這裡面「光明無量願」,「壽命無量願」,「諸佛稱歎願」,這三願都是講的法身;「國土清淨願」,「國土嚴飾願」,莊嚴的願,這是淨土願。所以小慧遠法師,他認為這五願是超世間的。可是古時候有許多大德,他們認為法藏所發的四十八願,統統都是超世願,願願都為普度法界一切眾生,這個說得很有道理,比小慧遠在四十八願只選五願是要殊勝。所以這一句我們可以把它看作四十八願的總結,「我建超世志」,這一句是四十八願的總結。

      善導大師,傳說當中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他也贊成這是總結不思議的四十八願,而稱讚這四十八願是無礙誓願,一一弘願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。我們在前面講經的時候,曾經跟諸位做多次的報告,每一願必定含攝其他的四十七願,願願皆是,漏掉一願,你這一願就不圓滿,所以四十八願跟《華嚴經》上所說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重重無盡,是一個意思。這個東西就像拼圖一樣,少一塊就不圓滿。所以四十八願確確實實互融互入,每一願都是超世的弘願。可是善導大師又給我們說,他說:「弘誓多門四十八,偏標念佛最為親。」這個意思是告訴我們,每一願都是念佛,古來的祖師大德本願念佛是這個意思。而今天我們在香港、在台灣、在美國,遇到一些從日本傳來的本願念佛,跟善導大師所說的不一樣。他們現在本願念佛只抓住一願,四十八願裡面第十八願,而不知道古來祖師大德提倡的本願念佛是四十八願,願願互攝互融,是這個意思。絕不是只有一願,一願含攝一切願,那就是的;如果一願不能夠遍融一切願,那就錯了。所以我們聽聽他的修行方法,聽聽他所講的這些理論,他如不如法我們就明白了。

      《往生論》裡面講,「三種莊嚴入一法句。一法句者,真實智慧,無為法身」。四十八願確確實實圓圓滿滿含攝三種莊嚴:導師莊嚴,同學莊嚴,依報環境莊嚴。導師是阿彌陀佛;同學,十方世界去往生的人。四土三輩九品,每一個品位往生的人,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都不可思議,這是世尊在其他經裡頭沒曾講過的。而他總歸結,歸結到一句佛號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一句名號。這一句名號就是法身的德號,是阿彌陀佛法身德號,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身德號。我們聽到之後,自己就清楚了,包括我們在裡頭,圓圓滿滿;缺少我們一個人,法身就缺了一塊,也就不圓滿。所以我們要曉得,念這個名號就是念圓滿的性德、圓滿的修德,性修不二。

      我們今天念佛,是不是圓圓滿滿的含攝性德跟修德?如果不能,縱然念佛也不能往生;如果確實圓滿含攝,你決定得生淨土。現在我們要問,什麼叫做含攝?什麼叫做不含攝?《楞嚴經》裡面大勢至菩薩說得好,他教我們念佛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這是性德、修德圓滿含攝。理體是性德,功行是修德,性德即是修德,修德就是性德。妙絕了這個法門!所以諸佛菩薩沒有不讚歎的。「念佛三昧,三昧中王」,非常可惜真正明白的人不多;跟著大家一起糊裡糊塗念的人可不少,明白的人實在不多。怎麼辦?不能不讀經,不能不研教。要如何才能做到?記住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你要不懂這個話的意思,覺明妙行菩薩說得白,他講的我們容易懂,「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老實念,決定不懷疑,修德跟性德就相應,決定不夾雜也相應,不間斷就相應了;換句話說,你懷疑不相應,夾雜也不相應,間斷也不相應,念佛能不能成就,關鍵就在此地。所以「一法句」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就這一句。古來許許多多大德,讚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我們這才明瞭,真不可思議,決不是一種恭惟的讚歎,虛而不實。

      「超世」,不但是超越世間,這個「世間」講六道,超越出世間,超越四聖法界,還不止,超越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如果我們講超越六道,超越十法界,有些人還可以勉強同意,不至於有疑惑,如果說超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大家就疑惑了。其實真的超越,一點都不假。印證了佛在大乘經裡面為我們說的,凡夫與佛只一念之差。一念覺,凡夫作佛,做究竟圓滿佛。何以?究竟圓滿覺,究竟圓滿覺就是這六字洪名。可是我們天天念這六個字,不覺!還是迷惑顛倒。什麼原因?剛才說了,我們在當中有懷疑、有夾雜、有間斷,雖念佛,功夫不得力。念佛堂許多堂主都教人,「放下身心世界,一心專念」,我們今天沒有放下、沒有專念,所以功夫不能成就,道理在此地。

      古德曇鸞法師說,這是南北朝時代的人,他說,「法藏菩薩,在自在王如來所,悟無生法忍」。換句話說,他的地位實際上是七地以上的地位;七地到九地都是屬於無生法忍,不是普通人。四十八願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善導大師同意他這個說法。由此可知,法藏的示現,這個意思就很清楚、很明顯。我們在《法華經》、其他大乘經裡面,世尊告訴我們,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,久遠劫前同參道友,好朋友、好同學,也曾經做過兄弟關係,而且也是久遠劫就成佛。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示現成佛,《梵網經》上說三千年前他來示現,在我們這個世界示現是第八千次了,常來!今天我們看到法藏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作佛,到現在才十劫。由此可知,也是示現的,跟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一個模式。所以我們要曉得,法藏久遠劫就成佛了,和世間自在王如來,他們不過在一起唱一台戲給我們看看而已,都是諸佛化現的,就像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的境界一樣。

      我們要覺悟,成佛不是一個希奇的事情,是個很平常的事情,是應當要做的事情。不想成佛,不願成佛,錯了!成佛是什麼意思?恢復自己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德能,無量的才藝,無量的相好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這種種無量,都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不是從外面來的。佛法的修學,不管有多少個宗派、多少個法門,我們常常在經典裡面念到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沒有一個法門是自性之外的。心外求法,佛家稱之為外道。佛家自稱為內學,內學就是向自性裡面去求,決不在外面境界上求,所以講是用內功,這個你得要會用。

      到底怎麼個用法?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,眼見色、耳聞聲、鼻嗅香,乃至於起心動念,全落在外境上去了。這就是講什麼?受外面境界的誘惑,受外面境界的影響。這個搞法,我們無量劫搞到今天,搞不成功。如果還是這個搞法,再搞無量劫,跟今天也差不多。要怎麼辦?還是大勢至菩薩講的「都攝六根」,觀世音菩薩說的「反聞聞自性」,反聞聞自性跟大勢至講的都攝六根一個意思。我們眼見色,不要執著色相,要去體悟色性;耳聞聲,不要去緣聲相,去緣、去聞聲性。一切眾生他所緣的是六塵的境界相,真正大修行人他從相裡頭見性,這就成功了。

      宗門大德考驗學生,這個學生已經開悟了、徹悟了、見性了,老和尚考考他,測驗他,在哪裡?隨手捻來,無有一物不是。看他的言語,看他的表情,是真的、還是裝模作樣的?裝模作樣,假的;果然是真的,老和尚就給你印證,「沒錯!你所證得的跟我所證得的無二無別」,而後總不免要叮嚀,要好好的保持,不要失掉,一失掉就是退轉。諸位要曉得,七地菩薩還有退轉的,八地才不退,不動地。苦口婆心的叮嚀,「你不要退轉,不要失掉」。

      法藏菩薩說過,他說:「我立是願,都勝無數諸佛國者。」這個心願也是超世,非常希有。我們仔細觀察,學佛的同修,男女老少,中國、外國,你細心觀察,他為什麼學佛?他學佛目的何在?大概一百個人恐怕就一百個,沒有一個例外的,求升官發財、求健康長壽、求保家人平安,求這個。我從來沒有遇到一個他是要來作佛的,一個沒遇到,聽都沒聽說過。早年我讀《壇經》,讀到六祖惠能見五祖忍和尚,忍和尚問他:「你來做什麼?」他開口就說:「我來作佛。」這個口氣了不起,跟一般人確實不一樣。今天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,法藏比能大師高多了,能大師只是說作佛,他要都勝無數諸佛,「我不但要作佛,我要把所有諸佛,我要超過他」,這是真正希有的弘願。「人有善願,天必成之」,他的願望果然不錯,他成就了。

      『必至無上道』,這個字用得多麼肯定,一絲毫疑惑都沒有,必定至無上道。「無上道」,究竟圓滿的佛果,法藏證得了,實際上他在此地是教我們。我們今天淨宗學會成立之後,我們定了一個課誦本,朝暮課誦。早課我們讀經,我們不讀楞嚴咒,不念十小咒,我們把它換成《無量壽經》第六品。什麼意思?要學!要把彌陀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,這樣才行。我們每天念的不是念阿彌陀佛的本願,是照著阿彌陀佛這個願,我們自己內心發這個願;他發這個願,我們跟著也發這個願,這樣就對了。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同心,我們的願跟阿彌陀佛同願,還有不成功的道理嗎?他是「必至無上道」,我們必至極樂國,必定見阿彌陀佛。我們早課念這一段經文用意在此地。

      『斯願不滿足,誓不成等覺』,這是我們在每一願裡面都看到的。由此可知,彌陀的本願,願願都圓滿了,我們要相信,決定不能懷疑。我們要明瞭,菩薩何以能成無上道?無上道的根本就是弘願。由此可知,弘願是因,無上道是果。種善因一定得善果,種的是無上道因,得的當然是圓滿無上道果。因果相應,我們要發心,我們要認真努力修行,你才能成就。

      請看第二首,第二首以下講修行。願要兌現,願不能夠空發,要兌現:

      【復為大施主。普濟諸窮苦。令彼諸群生。長夜無憂惱。】

      這個願望兌現了。菩薩行門雖多,無量無邊的行門,世尊為我們說法,將菩薩無量行門歸為六大類,叫六波羅蜜。六大類如果再要歸納,可以歸納成一個「布施」。所以你要問問菩薩修什麼?從初發心到圓成佛道,布施而已。大施主!布施裡面有三大類,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布施這一條裡頭就具足這三類。持戒波羅蜜、忍辱波羅蜜,是這三類裡面的無畏布施;精進波羅蜜,禪定波羅蜜,般若波羅蜜是屬於法布施;所以再一歸納,就是一個布施。

      一切菩薩修行證果修什麼?布施;都是作大施主,『普濟諸窮苦』。我們要不發心布施,不發心作大施主,你怎麼能成就?也許你說:「作大施主要錢,我今天沒有錢,我做不了大施主。」你錯了!釋迦牟尼佛沒有錢,確實做了大施主,三種布施具足。財布施裡面,諸位曉得有內財、有外財。外財我們沒有,我們沒有錢、沒有外財,我們有身體,作義工是內財布施,你怎麼沒有本錢?有!內財布施的福報超過外財。所以我們用體力、用勞力來布施,我們今天在此地這個講堂裡講經,講經需要身體、需要體力,這個身體、語言音聲,內財布施;布施的內容是佛法,法布施;我們彼此都覺悟了,都破迷開悟了,這是無畏布施。所以任何一種布施,也都圓滿具足三類的布施。由此可知,這兩句是修行的關鍵,是修行的總綱領、總原則。我們常常有布施的心,布施的心意一分鐘一秒鐘都不可以間斷,你就是菩薩,你在行菩薩道,你真正發菩提心。

      布施的目的就是「普濟諸窮苦」。「普」是普遍,這一個字裡面含著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這才普;沒有偏心,沒有偏愛,沒有染著。「諸」是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通常講六道;再廣說,十法界,這是大乘經上常說的。再往深一層,那就包括一真法界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他們還有窮苦嗎?有!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,就是他的窮苦。我們要發大心!「窮苦」,現在我們看到這個字樣,聽到這一句話,立刻產生一個概念:大概這個人沒飯吃,沒有工作,生活過得很苦,這個人很窮苦;你只懂得這個意思的一面,另一面你沒有懂得。今天在社會上大富長者,有地位、有權力、有財富,他也窮苦。他窮在哪裡?他沒有道,他不能了生死,他不能出三界,這是他的窮苦。四聖法界裡面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雖然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、無明沒斷盡;塵沙沒斷盡,無明尚且未破,出不了十法界,是他的窮苦。一真法界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無明沒有斷盡,不能證得圓滿的法身,是他的窮苦。脫離窮苦的只有一個人,如來果地。等覺以下都窮苦,窮苦的狀況不一樣,我們一定要了解、要明白,然後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救濟他們。

      現在問題來了,諸佛如來有能力,能普濟諸窮苦,我們有什麼能力?沒錯,我們確確實實沒有能力,但是皈依阿彌陀佛,藉著阿彌陀佛,我們就有能力了,沾阿彌陀佛的光。什麼樣能力?勸人念佛。遇到等覺菩薩,都勸他念阿彌陀佛。只要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他的窮苦就解決了、就沒有了。我們今天沒有本事,學到這一套本事,夠用了。上可以度等覺菩薩,下可以度地獄眾生,平等得度,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沒有的,我們要知道。

      掌握到這一個大的原理原則、這個大前提,細行方面,要真的有心幫助人。時時刻刻、在在處處,以我們的善巧方便,幫助人解決困難。他今天沒有衣服穿、沒有飯吃,我們自己要節省一點幫助他。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當年在世,一天吃一餐,為什麼不吃三餐?那個兩餐省下來救濟窮苦的人,生活窮苦的人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,我們能不能體會到?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,要懂得惜福、懂得節儉,我們能夠多省一塊錢,很窮苦的那個地方他一塊錢很管用。你們剛剛從尼泊爾回來,我昨天晚上聽李會長告訴我,尼泊爾那個地方,新加坡的一塊錢,他們就可以吃一餐飽飯。我們在此地能節省一塊錢,就幫助人家吃一餐飯。有沒有這個念頭?有沒有這個行動?每天把想用的錢節省下來,一年分做幾次寄到那些地方去,送到那些地方去,他們非常需要。除了幫助他衣食住行之外,更重要的,要幫助他解決永久的窮苦。那是什麼?把淨土法門傳給他們。

      現在中國在那邊建立一個道場,「中華寺」。李會長看了之後,看到那邊的人,還見到釋迦牟尼佛的後代、後裔,他們生活都相當困難。我們要知道報佛恩,對佛的後代應當要照顧。所以他發心要在那邊建立一所小學,他回來告訴我。我勸他建一個中學,中學、小學,中學有附小,建一個完全的學校。而且我還提議,所有的學生一律免費,衣食住行學校照顧。我們幫助這個地區,花費不多。我聽說那一邊一般生活費用,一個人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二十塊美金,合新加坡幣三十塊。三十塊他們那邊可以過一個月,三百塊可以過一年,這個我們有能力負擔得起,希望這個學校能早一天辦成。學校裡面除傳授一般課程之外,我們要講淨土的經典,要勸導老師跟學生大家念阿彌陀佛。不但解決現前的痛苦,他們將來受過教育,有智慧、有能力,在社會上有謀生的能力,這是解決一生的窮苦;能知道佛法,肯念佛求往生,解決永久的痛苦。我們要真有心去做,全心全力去幫助他。

      這兩句法藏比丘提示給我們,我們要效法,跟著他走。他發心作大施主,我們也跟著他發心作大施主,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,我們的心願跟佛的心願完全相同。「積功累德第八」裡面佛說:「恆以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六度之行,教化安立眾生,住於無上真正之道。」說得這麼清楚、這麼明白。《華嚴經.普賢行願品》,「廣修供養」經文裡面告訴我們,大千世界七寶供養都不如法供養,「法供養為最」。我們今天財、法、無畏,三種布施、三種供養,如鼎之三足,缺一不可。但是三種布施裡面,我們很清楚,法布施第一,財布施、無畏布施輔助法布施,這個功德才能做得圓滿。

      印度,你們去看到這個現象;在中國內陸,貧困地方還是有,生活非常艱苦。我們要常常想到這些人,自己自然就會節儉,自然就不會浪費。我們浪費,怎麼對得起這些人?常常想到,常常念到,常常設法去幫助。這一次我們到中國去旅遊,看到中國現在的現行政策,開發大西北,我們在重慶、在成都,聽到內陸困苦的情形。李木源居士跟我商量,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幫助?我說今天社會上做慈善事業的人很多,以這些財物救濟他們的貧苦,這個人很多,但是辦學校比較少,我們做這一樁事情。所以我們發個心,在第一個階段,我們在貧困地區辦一百個小學。中國內陸那邊的情形,我們現在做平均數字,平均數大概是每一所小學需要新加坡的錢六萬塊錢,人民幣是三十萬。我們要籌人民幣三千萬,把這個事情做圓滿,就是新加坡的錢六百萬。居士林這個地方設了一個教育基金,我們做這個好事。

      希望第二個階段,我們能夠建一百個中學。第一個階段,先把一百個小學建成功。在那一邊有很熱心的法師,我遇到惟賢法師,這一次你們有很多同學在尼泊爾跟他見過面。惟賢法師在中國大陸專門做好事,自己帶頭幹。他今年八十歲,身體好,你們很多人曾經這一次見過他,他身體很好。下面幾個助手也非常好,都是懂得因果的,都是真正想做好事的。我們有這個心願,但是找不到可靠的人幫助,遇到他們是佛菩薩加持。聽說這一次李會長跟惟賢法師見面,惟賢法師送來一些資料,五個學校的資料,好!從這兒開張,趕快來做。所以李居士到中國去的機會愈來愈多了,他說辦這個事情他至少要去四次。第一次去要跟他們洽談,去看看地方,了解狀況,把錢送去,錢也是分幾個梯次來送。然後去包商,看看建築公司,也選擇建築材料,把圖畫好。我最後去,學校蓋好之後,我去看看。李居士發心,不容易!我負責籌款。

      所以一定要有這個心願,這個心願念念都不能忘。我想在中國大陸上建學校想了好多好多年,都沒辦法落實,找不到人幫我去做。我自己也沒有辦法去,一去都被人包圍。我不是不能到中國去,中國現在政府也歡迎我去,為什麼不能去?同修們太熱情了,是為了這個關係,不是其他的原因。大家都非常好,我也是非常感激,如果大家這個熱情淡一點,不要太過分,我就可以常去了。

      我們的心、願、行一定要能落實。大家都知道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,千手千眼什麼意思?它是表法的,代表眼到、手到,看到眾生有苦難、有窮苦,立刻就去援助,是這個意思。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,其他佛菩薩千手千眼你們有沒有見過?好像沒見過。但是你們有不少同學,常常早晨去參加淨宗學會的早餐開示,早晨我們在那邊講《華嚴經》。那個地方有個小佛堂,小佛堂的兩邊供的是文殊、普賢,掛在牆上的菩薩像,左面的是文殊菩薩,右面的是普賢菩薩,也是千手千眼。告訴你,所有諸佛菩薩統統是千手千眼,不是觀音菩薩一個,你們去看看就曉得,哪一個菩薩不是眼到、手到?沒有例外的。看到了,聽到了,立刻就要想方設法去幫助。幫助,事再多總不出六波羅蜜。所以是「恆以布施」,「恆」是永遠,要修布施,你要真正想到普濟諸窮苦,自己一定要節儉,這就是我們這一願的落實。法藏菩薩如是,阿彌陀佛如是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都如是,我們從哪裡學起,這不就清楚了嗎?不就明白了嗎?

      有布施的心、有布施的願、有布施的行為,還要守法,持戒就是守法。從中國來的一些同學告訴我,他們希望在國內成立淨宗學會,來問我。我說:你問錯了人。我不管中國,你怎麼會問我?誰管中國的事?你們當地政府的宗教局、佛協,你要問他才行,這叫持戒、守法。你們在那邊建立道場、建立念佛堂,或者是請法師講經說法,一定要當地的佛協、宗教局批准,佛教給我們的要守法。他不批准,我們就不做,我們發了這個心,緣不成熟,慢慢等待。我們要有很好的表現,讓政府對我們有信心,知道你是個好人,你幹的是好事,他當然就會批准了。你現在所作所為讓他懷疑,他覺得你這個人靠不住,你是不是假借這個題目去幹別的事情?所以他不准你,千萬不能夠著急,一定要等待時節因緣成熟,決定守法。

      守法持戒後面有忍辱波羅蜜,那就是說要有耐心等待。我們在海外幾十年,怎麼想去幫助祖國,祖國對我們不了解,設了許許多多障礙。我們等了幾十年,現在葉局長才來到這裡看我們。你沒有耐心怎麼行?你沒有表現怎麼行?我都等了幾十年,你們等個三年五載還等不及,那你怎麼會有成就?愈是大的事情,愈要有大的耐心。在等待的期間當中,充實自己的德行,充實自己的學問,不能讓時間空過。古人所謂的,有這個機緣,我們就「兼善天下」,為廣大的眾生社會服務;沒有這個機緣,「獨善其身」,好好的修自己,成就自己的德行、學問、能力,再等待機會,機會來的時候,你才真有能力為大眾服務。如果你在機緣不成熟的時候懈怠懶散,到時候機緣成熟,人家請你幫忙,沒有能力,那有什麼用處?所以我們的時間決定不空過,沒有機會的時候,在家認真努力用功,準備一旦有這個機緣的時候,你就能發揮,為眾生多做一點好事。這是忍辱波羅蜜。

      學佛的人,無論在什麼狀況之下,記住!決定要守法。如果我們學佛的人,有不守法的記錄在人家那裡,人家對你永遠不會相信,造成我們往後弘法利生最大障礙。這個障礙是什麼?是自己造的,不是別人造的。一定要守法,所以佛把持戒波羅蜜擺在第二,這個用意好深!

      忍辱後面精進,這個重要。無論你的緣有沒有成熟,這一條必須要清楚,「精進」意思是一門深入,長時間的薰修。所以在自己修學的過程當中,選擇法門非常重要。法門多,佛家的經論很多,選擇哪一種?決定不能夠好高騖遠,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程度,適合自己的能力,適合現前生活環境,你學起來就方便、就容易。如果你選擇的法門,與你的根性、現前生活環境不太適合,學起來很困難、很痛苦,你的成就就不容易。你說到底選擇哪個法門好?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所以給你說,門門都好。雖然門門都好,最重要是契機。契機是什麼?適合自己修學,這叫契機。自己對這個法門能夠生歡喜心,你成就就快速,障難就減少。如果自己沒有能力選擇,可以找善知識、找同參道友,選擇幾種提供你自己參考,細細的去觀察、去研究。初學也不妨幾種法門嘗試嘗試,最後再下決定。決定之後,決定不改變,一門深入,這叫精進。你入得愈深,你的智慧就愈大。

      所以千萬不能夠廣學多聞,你要搞廣學多聞,你涉獵得不深,你的常識非常豐富,你沒有真實智慧。你可以講經說法講得天花亂墜,你自己不得受用。就像六祖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所說的,不能解決問題,廣學多聞是福報邊上的事,「了生死出三界,福不能救」。福報沒有用處,智慧才有用處;智慧能斷煩惱,福報不能斷煩惱;不但不能斷煩惱,還會增長煩惱。這些事實真相,只要細心觀察,不難明瞭。所以一定要懂得精進,精進是我們斷煩惱、開智慧的祕訣。特別是在初學的十年,涉獵不能廣。

      可是剛才又有同學跟我說,明天,我們這個道場明天晚上,八點鐘到十點兩個小時,以後每一個星期天晚上八點鐘到十點鐘,這個地方請新加坡九大宗教輪流在這裡講經,講他們的經。明天晚上是道教來講,所以同學來問我:「我們都來接受、都來聽,是不是又搞亂了、搞雜了?」如果你真的想學,那就搞亂了、搞雜了。怎麼辦?難道是假的來學嗎?怎麼對得起人?我們真的來聽、真的來學,絕對不是假的。我們聽聽各個宗教經典裡面所講的是些什麼,在這裡頭求融會貫通。我們九大宗教不是表面上、人情上的和合,我們要從教義、教理上找到團結、和睦、合作的依據,這是廣度眾生,這是「復為大施主,普濟諸窮苦」。我們用什麼態度學?如果我們選定一部經,還是一門深入,這是學習的方法。我們一門深入,我們可以聽很多法門,我們不去研究這法門,也不去讀這法門,有人講這個法門我們去聽,融攝他的精華,歸到我自己所學的法門,這就對了。所以還是一門深入,還是長時間薰修,這就沒有障礙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。

      諸位如果能夠抽得出空,要來聽,讓這些九大宗教在這裡有信心。不要他一來講,看到只有幾個人,沒有人聽,下次他就不來了,是不是?我們一定要擁護,一定要好好的鼓掌,歡迎他們長期在這裡講。這是世界第一家,全世界過去沒有過的,我們這裡開張,九大宗教在一個講堂裡頭講經,頭一次!非常非常希有難得。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諸位同修,不僅僅是佛菩薩保護你,九大宗教的神聖都保護你,這多麼殊勝!所有宗教裡面的神聖統統都保護、統統都保佑,原因是什麼?我們可以作大施主,供養他們,請他們到這個地方來講經弘法。

      精進之後,後面兩個是真實功夫,一個是禪定,一個是智慧。禪定,是自己有認知、有主宰,不會為外境所動搖。如果境界現前,心做不了主,起了分別執著,這時候怎麼辦?趕緊念阿彌陀佛。用一句阿彌陀佛,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克服住、壓住,這是修禪定。隨時隨處都要知道這樣的修學,讓我們也能跟諸佛菩薩一樣,二六時中都在定中,行住坐臥都在定中。行住坐臥都不受外境的干擾,這就在定中。佛經裡面常讚歎,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。

      般若是什麼?無論是什麼事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決不迷惑。對於一切事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通達明瞭,真實智慧。佛菩薩用這六個綱領教導我們,我們如教修行,那是真供養。不但自己修行,還要幫助別人,希望別人也懂得、也明瞭,也能夠這樣的修學。我們為什麼這麼作法?自他不二,生佛一體,這是事實。正是大乘經上常講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因此我們有義務、有使命,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。所以自行一定要化他,化他就是自行,自行就是化他,自行化他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

      日本的古大德說得很好,也值得我們做參考,他說:「以財物救濟世間的貧苦,以佛法的教學救濟一些沒有福的眾生。」這個福是什麼?遇到佛法是福報。沒有遇到佛法的人,我們有這個機緣,布施佛法。現在布施的方法多,最殊勝的方法是電視台。我一生不主張建道場,所以我自己一生沒有道場住,都住別人的,這個也是果報。我如果真的有力量,建電視台、廣播電台,用這個弘法面覆蓋得廣,把佛法送到每個人的家庭。我們自己沒有福報,求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有大福報。我們真的跟他同心同願,確確實實沒有自己一點點的自私自利,絕不沾一點名聞利養,大概阿彌陀佛就會有感應了。

      今天我在此地跟諸位講這一段經,下個星期六我還在香港。本來我們預定是星期五回來,星期六我晚上講經。香港那邊打電話告訴我,安排這個星期六一整天,在香港鳳凰衛視跟亞洲電視兩個地方,到他們攝影棚去錄像,聽說他們十一號就可以播出去。好!鳳凰衛視聽說它是用衛星傳播,全世界都能夠收得到。亞洲電視,大概在廣東、福建、閩南這一帶,都能收得到。現在是兩個電視台來邀我,我明天到那邊去,晚上他們就要跟我一起吃飯,談的時候,錄些什麼東西我還不曉得。這是好的開始,可能阿彌陀佛威神加持,這個緣成熟了,所以這是好的訊息。

      我們的同學們,你們在此地要加緊用功,將來我們利用全世界的衛星電視傳播、網路上的傳播,把大乘佛法送到全世界,送到每個人的家裡。聽說現在科技很發達,手掌型小的接收器都能夠收到網路,將來就是把我們佛法送到每一個人手掌心中去。科技確實能夠做得到,現在這機器市面上都已經有了,愈來愈進步。現在最重要的,弘法利生的法師大德,你們在此地學阿彌陀佛,做地球上一切眾生的大施主,要發願「普濟諸窮苦」。我在這裡是替你們開路,希望你們將來很快的都接上來,一定要認真、要努力。人生在世間,為眾生服務,為眾生做出真實的貢獻,這個有意義、有價值,你這一生沒有白來,你的前途、你的來生,無限的光明。所以在這個世間,要過清苦的生活。其實清苦,別人看到清苦,自己快樂無比,這裡頭的樂趣叫清福,世間人很難體會得到。

      本月十八號,此地的回教,他們為辦學校來籌款,他要買校舍。我們給他建議,召集新加坡九大宗教,來辦一次萬人競走。好像這個路程大概有七公里,也不算太遠,七公里。希望同學們有時間統統去參加,我們替回教來籌款。這個競走,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統統具足,就是今天所講的這個經落實。這在全世界也都第一次,從來沒有別的宗教為一個宗教籌款,沒有聽說過。所以這個訊息我告訴香港這兩個電視台,他們聽到之後非常歡喜,認為這是新聞。亞洲電視要派四個記者來採訪,鳳凰衛視也要派四個來,有八個電視台的記者來訪問,會把這個訊息傳播到全世界。所以希望你們大家都參加,你們的鏡頭都在裡面。

      他們到此地來希望多住兩天,我就問他:為什麼?他說還想訪問兩個人,這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。第一個,他們聽說我們這裡代林長李木源居士,說十幾年前的時候生的癌症,醫生說他只有三個月的壽命,他為什麼活了十多年,要來訪問他。另外一個,他要訪問許哲居士,這一個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。我們也同意協助他,做這兩個訪問。這些訪問都會傳遍到全世界,非常非常好的事情,增長我們修學的道心。

      後面這兩句,『令彼諸群生,長夜無憂惱』。「長夜」是比喻,比喻生死輪迴。尤其是三惡道,這個業因眾生沒有機會聞到佛法,所以始終沒有辦法擺脫無明煩惱。輪迴的現象怎麼造成的?佛在大小乘經論裡面給我們講得太多太多了,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造成的。這些名相,不是學佛的同修聽不懂,所以我講經用現代的話來說,見思煩惱就是執著,塵沙煩惱就是分別。因為你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造成的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本來沒有。你只要有這三種: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你就有輪迴,自作自受,無量劫來苦不堪言,這叫做長夜的憂惱。「憂」是講心,「惱」是身,身心不自在,身心都在受苦。怎樣能夠拔除這個根本的憂苦?唯有佛法,佛法幫助我們覺悟。所以佛教學的目的,通常講了兩句話,令一切眾生「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」。六道輪迴的苦是從迷惑顛倒來的,覺悟之後六道輪迴就沒有了,就出離了。

      因此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財布施、法布施,總不出這兩種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,乃至於歷代的祖師大德,對於一切眾生,諸位細細想想,不就是財、法兩種布施嗎?天天在做,樂此不疲。如果我們放棄財、法二施,你就不是佛弟子,你就不是一個學佛的人。學佛的人,一定要學佛財法二施,為眾生作施主。回教《古蘭經》裡面說,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這話說得好,布施的人比接受布施更有福報。由此可知,諸佛菩薩財法二施,再看看哪一個宗教的教主不是財法二施?都是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