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無量壽經

    第8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4月4日第十遍啟講《無量壽經》,至2006年3月3日止。包括法會聖眾品,德遵普賢品,大教緣起品,法藏因地品,至心精進品,發大誓願品,必成正覺品,積功累德品,圓滿成就品,皆願作佛品,國界嚴淨品,光明徧照品,壽眾無量品,寶樹徧國品,菩提道場品,堂舍樓觀品,泉池功德品,超世希有品,受用具足品,德風華雨品,寶蓮佛光品,決證極果品,十方佛讚品,及三輩往生品上輩往生章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乘無量壽經  (第八集)  1998/4/26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02-034-0008

      請掀開經本第三面,經文倒數第四行,還是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。

      這一次,我們將普賢菩薩修學的綱領,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十大願王,不能說是很詳細,也只是概略的作一個介紹。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明白了,它是普賢菩薩的法界;換句話說,每一個人都是修普賢行。在那個地方修普賢行,我們現在如果對普賢行,多做一點預備功夫,我想到西方極樂世界,會更親切、更熟悉,不至於很陌生。不僅是如此,如果我們在此地,能夠很認真、很努力的依照經教去奉行,將來求願往生也決定有把握,不至於沒有信心。絕對不會說:我將來會不會墮惡道?普賢行願對我們來說就非常重要。

      今天晚上跟諸位講第四願,懺悔業障。我們先要說明,什麼叫業障?業是造作,不但作惡有障礙,給諸位說,作善也有障礙。這是什麼道理?作惡你的果報在三途,地獄、餓鬼、畜生;你要是修善業,你的果報在三善道,天道、人道、修羅道,總而言之一句話,你出不了三界。我們應當怎麼辦法?佛教我們修淨業。什麼叫淨業?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而不著相,就是淨業。著相,業就不淨了,就會產生障礙。所以業是造作。

      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裡面說得非常好,我們不能不承認,佛在經上給我們說,「閻浮提眾生,起心動念,無不是罪」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為什麼?你想想看,哪一個眾生不是起心動念都是「我」。這個「我」,麻煩就大了;我就是罪,我就是業,念念都為我。也許有初學的同修,聽到佛經這個講法不以為然。自古至今,中國、外國,哪一個人不為「我」?中國世俗之間,還有諺語說,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」。好像是人起心動念為我,大家都認為這是當然之事、當然之理,哪有不為「我」的道理。不為我那還能算是人嗎?沒錯,不為我的不算是人,他是佛、他是菩薩,他不是人。所以一為「我」,這個就真的,他是人了,那確確實實一點都沒錯。人道,六道出不去。

      為什麼佛要這個說法,我們要明瞭他的意思。佛告訴我們,一切眾生有真我,這個身是假我,不是真我,假我才搞六道輪迴,真我決定沒有輪迴,不但沒有六道輪迴,連十法界都沒有了。真我住在哪裡?真我住在一真法界。真我,佛就有真我。大經裡面講佛有三身,我們人人都有三身。我們身的本體,真正的我,是什麼?法身。所以佛在經上講,大家修行修到相當的程度,你就證得清淨法身,清淨法身才是真我。

      禪宗裡面常講的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那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,就是清淨法身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稱為毘盧遮那佛;毘盧遮那佛不是一個人,毘盧遮那佛是我們自己的真我,真身;我們的真身叫做毘盧遮那。毘盧遮那是梵語,它的意思是遍一切處,無時不在、無處不在。如果這個地方沒有真我,這個假身就不能夠現前,真有。假相是依真我而生起的,這個我是體、是性,依真實性體而現相,所以這個真我是決定有的。一切眾生迷失了真我,才變成凡夫,迷失了真我。迷失不是真的失掉,是迷失而已,不是真的失掉,只是迷。怎麼迷的?把這些假相,從真實體性現出來的這些假相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唯心所現」,那個心是真的,真心就是真我,就是法身,現出來假相;你著了相,壞就壞在這個地方。現出這個假相,你不曉得它是假相,你執著這個假相以為是真的,於是把真性給忘掉了,把假相當作真,壞就壞在這個地方。

      你分別、執著,這才把一真轉變成很複雜的環境,變成十法界、變成六道、變成三途。怎麼變的?唯識所變。什麼叫做識?識,《華嚴經》上給我們具體說出,「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就是識」。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三種東西統統都有,我們現在全都有,有妄想、有分別、有執著,於是這個一真法界,就變成六道輪迴,就變成六道。如果在這三種裡面,我們斷一種;我們執著沒有了,在一切法裡頭,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確確實實沒有執著了,給諸位說,六道就沒有了。六道就是執著變現的,執著沒有了,你就超越六道。

      超越六道在哪裡?因為你還有分別,所以還有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還有這四法界。這個四法界,就是你分別心輕重關係變現出來的。你分別的心很重,那你就是聲聞、緣覺;你分別的心很輕,那你就是菩薩法界、佛法界。十法界這麼來的。分別也沒有了,那十法界就超越了,你才能返本還源,返璞歸真,就入一真法界。

      一真法界裡面,菩薩的位次也不齊,《華嚴經》上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佛菩薩那個程度高下,分四十一個等級。這四十一個等級從哪裡來的?從妄想來的。一真法界裡面的人還有妄想,但是諸位要曉得,他沒有分別,他沒有執著,妄想就比較輕。妄想也叫做無明,無明就是妄想,無明要斷盡了,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,那你就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。究竟圓滿果位是什麼?是自己這個真我圓圓滿滿的恢復了,本來面目圓滿的現前了,這就是圓教佛果。圓教佛果就是完全恢復我們自己本來面目。到這個地方我們才想到,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兩句話,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。圓滿菩提,恢復自己本來面目而已,並沒有絲毫東西是你新得來的,理事如是如是。

      因此,佛告訴我們,起心動念有個「我」,「我」就是堅固的執著,只要有這個執著,你就出不了三界,就出不了輪迴,所以這個是罪、這是惡,有我就是罪、就是惡。何況一切眾生,還有嚴重執著「我所」,這是迷得很重。你執著這個身是我,已經就夠麻煩,還要執著「我所」,這是我的房子,我所有的,那是我的財富,這是我的眷屬,出了家,這是我的道場,你說糟糕不糟糕,這個麻煩大了。這個一身拖得一大堆,拖都拖不動,你還能出得了三界嗎?阿彌陀佛再慈悲,想拉你到極樂世界去,你後面拖的東西太重了,佛也拉不動。

      所以佛教給我們要捨,要放下、要布施,要捨。捨,先把我所有的捨掉,我所有是身外之物,先把這個捨掉,然後再把「我」的這個執著捨掉,你在菩提道上障礙就少了。所以才說「起心動念,無不是罪」,道理就在此地。所以千千萬萬不能被這些幻相、被這些假有欺騙了,你能把這個事實真相看清楚、看明白,這就叫看破。

      可是事實,我們凡夫從無始劫以來,生生世世就迷在這個假相當中。我們搞六道輪迴,次數算不盡,真是無量無邊次數,所以習氣非常非常深。煩惱,不是這一生學的,多生多劫帶得來的,習氣帶得來的,這就曉得業障之重。所以佛教給我們要修懺悔,要消除業障。煩惱本身是障礙,障礙涅槃,這是煩惱障。所知也是障礙,障礙菩提。這是佛學名詞術語,還得要解釋解釋,你才能清楚、才能明白。

      什麼叫涅槃?涅槃是梵語,意思是不生不滅。諸位要曉得,我們自己本來是不生不滅,但是現在有生滅。為什麼會有生滅?因為你有東西,把涅槃、把不生不滅障礙住,不生不滅變成生滅,這很不幸。一切凡夫有生滅、有生死,就是他有煩惱;煩惱斷盡,生滅就沒有了,換句話說,生死就沒有了。本來不生不死,本來沒有生死,這個道理很深很深,這個現象非常微細。

      所知障是什麼?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,就是見解,就是你有知、有見。再說得粗一點,就是你有思想、你有見解,這個東西麻煩,有了這個東西,把你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障礙住了。《華嚴經》上講:「一切眾生,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」德相就是大涅槃,不生不滅是德相。我們有思想、有見解,壞了,我們的般若智慧沒有了,被它障礙住了,把般若智慧扭曲了、變質了。變成什麼?變成邪知邪見,與事實真相完全不相應的思想見解,變成這個東西。因為有是非人我,有貪瞋痴慢,把德相變成生死輪迴,變成十法界的眾生相。

      這個事實,若不是世尊出世,誰知道?誰能把這個事情說清楚、說明白。世間所有的宗教家、哲學家、科學家,都沒有辦法為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。感得世尊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,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為我們說破,我們聽了之後,恍然大悟。現在要緊的,如何恢復我們本來面目?如何恢復我們圓滿的智慧德相?學佛就重要了,學佛就是為這一樁事情,不是為別的。

      普賢行,是究竟圓滿的行法。行法是修行的方法,行法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,生活的方法。他舉出十個綱領,前面我們曾經報告過。禮敬,要修禮敬,對待一切眾生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要有誠敬心,要守禮。第二個科目,要知道讚歎。凡是與性德相應的,我們讚歎;與性德不相應的,不讚歎。在《華嚴》五十三參,有明顯的例子教導我們。第三,昨天晚上跟諸位說過的,廣修供養。這一條說兩個小時,略說。如果跟諸位講布施供養,細說,就說這一條,我的能力可以講一年,給你講這個東西。經文在什麼地方?在《華嚴經》。《華嚴經》裡面第六迴向章裡頭,給我們講布施,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講了一百多種;一種講三天,不就講一年,這哪裡是假的?我們真的是不懂,天天讀經囫圇吞棗,所以修行從哪裡下手不知道,以為自己修行不錯了,實際上距離佛所說的標準,很遠很遠。

      今天這一科也非常重要,我們的業障習氣實實在在太重了,自己要承認、自己要肯定。你自己肯認過,你才會改過;改過,功德就殊勝了。連我們世間聖人都常說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;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。諸佛菩薩都讚歎,為什麼?諸佛菩薩本身,他在沒成佛之前,他也一大堆的過失,他能夠改過,成菩薩、成佛,以前那些古佛讚歎他,我們今天也能夠改過自新、斷惡向善,一切諸佛菩薩哪有不讚歎我們的道理。改過,是修行最重要的科目。

      業障兩個字的意思,略略說過。怎麼樣懺除?懺悔。懺是梵語,懺摩音譯,中國人喜歡把尾音捨掉,中國人喜歡簡單,所以就用懺這個音。中國文字裡面,有很接近這個意思的是悔;中國有悔這個字,悔是悔過。所以翻經的法師,就把這兩個字合起來,懺悔。這個名詞,在佛經裡面叫梵華合譯,上面一個字是梵語,下面一個字是中國字,梵華合譯。懺的意思是自己有過失,能夠有勇氣向大眾宣布,我做了什麼什麼些壞事情,敢說出來,有這個勇氣,這是懺。中國這個悔的意思,是後不再造,以前造作的過失,是已經做過了,以後絕對不會有同樣的過失。就是儒家所講的「不二過」,過只有一次,沒有第二次,第二次是改過來了,改往修來,這叫真正懺悔。

      懺悔,今天許許多多學佛的同修,聽到這個名詞,普賢行願,懺除業障,就想到什麼?拜梁皇、拜水懺、打水陸,去搞這些東西去了。也有人在家裡,拜大悲懺、拜淨土懺、華嚴懺、法華懺,多了,太多太多了,都去拜這個東西去了。你那個罪有沒有懺除掉?假如梁皇懺一拜,罪真的就懺除了,那很有效。如果拜了之後沒懺除,那你就有問題;問題不是錯在方法上,梁皇懺沒錯,水懺也沒錯。所有這些懺儀,都是古來祖師大德,根據經教編寫出來的,都是經教裡面的精華,哪裡會有錯。錯在什麼地方?錯在我們不解其意、不明其法,只是把懺儀照那個去念一念,那個沒有用處。念一念,古人講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。我一面念,我還一面磕頭;磕頭,一天磕一萬個頭,古人有個比喻,就好像舂米這個舂碓一樣,也無濟於事,不管用。那要怎麼個懺法?要隨文入觀,隨著經文,把你錯誤的觀念、錯誤的思想改正過來,這就行,這真懺悔。

      古德給我們講,懺除業障有三種。第一種是「伏業懺」,我們能把自己的罪業伏住,這是比較容易做得到的。實在講,我們今天念這句佛號,持名念佛,諸位要曉得,字字句句都是伏業懺。要是以教義來講,所有的法門都是懺悔門。懺悔這兩個字,涵蓋了佛法一切修學的法門。只是懺悔的方式不相同,方向、原理、原則,都是一樣的。

      我們是用「念佛」來修懺悔法。這一句佛號,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怎麼念法,我們會了沒有,要去做。菩薩告訴我們念佛的方法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你念這一句佛號,功夫就得力,就能把你的業障伏住;伏住,帶業往生,道理在此地。如果你的業障伏不住,你念這句佛號不能往生,古人所謂「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,喊破喉嚨也枉然」,不能往生。為什麼?你這個業伏不住,帶業只帶舊業,不帶新業,不是說帶業不要緊,我天天造業,反正都帶去,哪有這種道理?過去造的業可以帶去,現前造的業不能帶去,要懂得這個道理。

      你佛號的功夫,要能把煩惱伏住,伏煩惱。伏煩惱,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講,功夫成片;功夫成片,就是你這一句佛號,能把煩惱伏住,煩惱沒斷,它不起作用,不起現行。譬如,這是真用功、真念佛,大家要會。心裡頭煩惱起來了,怎麼起來?看到順心的事情,起了貪愛,貪心起來了,阿彌陀佛,把貪心壓下去;阿彌陀佛,貪心再壓下去,叫它不起作用,這叫功夫。遇到不順眼的事情,煩惱起來了,瞋恚心起來了,阿彌陀佛,把瞋恚壓下去,再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一直把它壓下去,絕不叫它起作用,這叫做念佛。念佛不是唱歌唱給阿彌陀佛聽的,不是的。由此可知,當你心裡頭一念不生的時候,可以不必念佛,你心清淨,心才一動,趕緊念阿彌陀佛,把你這個煩惱習氣,喜怒哀樂愛惡欲統統壓下去,不讓它起作用,這個人叫做念佛人。這個就是伏煩惱的懺除業障的方法,不能叫它起作用。

      我們淨宗如是,哪一個法門不如是。佛門裡面常講,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。念就是煩惱起現行,煩惱起現行,不怕。為什麼?你一定會起現行的,你不起現行,那你就是佛菩薩再來,你哪裡是凡夫。凡夫一定會起現行,問題要覺得快,覺了,覺就對治迷。這個覺就是代表法門功夫得力,我們念佛的功夫,覺就是佛號能提得起來,在這個緊要的關頭,佛號提起來,把煩惱壓住,很重要,大家要會念。

      這個功夫用久了就產生力量,就會得一心不亂。一心不亂,功夫淺深次第很多,不僅僅是講理一心、事一心。如果給你說事一心不亂,小乘四果四向都是屬於事一心不亂,那你就知道事一心不亂至少有八個等級,四果四向有八個等級。如果依圓教菩薩的說法,事一心,那就是十信位的菩薩;從初信到十信,就有十個等級,功夫淺深差別不一樣。理一心等級更多,理一心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換句話說,理一心有四十一個淺深程度不同的等級。不是那麼簡單的,同樣證得理一心不亂,有人是初住菩薩、有人是初地菩薩,不相同;同樣證得事一心不亂,有人是初信位的菩薩、有人是七信位的菩薩,也不一樣。由此可知,功夫成片,我們每一個人功夫也會有淺深不相同,所以凡聖同居土裡面,有三輩九品。你要做不到這樣的程度,你就不能往生,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。

      第二種懺悔是「轉業懺」。這是一類很聰明的人,他能夠轉變,這個很難得,效果非常殊勝,就是把你的思想念頭轉過來,轉凡成聖。怎麼個轉法?我們這幾次也談到,你看一往一來,我們不是起心動念都為自己嗎?都為了自己的利益,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,堅固的執著。現在聞佛法明白了,我們觀念、念頭一轉,我從今以後再不為自己了,念念為眾生、念念為佛法。念如是、行亦如是,我們的言語造作都為社會、都為眾生,轉掉了,這就是轉凡成聖,這個效果非常非常大。原本我們天天造作惡業,都是為自私自利,都是為了損人利己幹這些事情,將來必墮惡道;現在念頭一轉,決定不入惡道。為什麼?惡道的緣斷掉了。三惡道的緣是貪瞋痴,貪瞋痴沒有了,是非人我沒有了,為社會、為大眾、為眾生。《四書》裡面講,「犧牲奉獻,捨己為人」。所以這個一轉變,轉不但是轉三途、轉六道,直接入聖人之道,超凡入聖。這個是一類的懺法,這是轉變。

      可是究竟的懺悔法,一定要把罪業消滅,滅業那才是究竟。能不能滅掉?能。為什麼?無量劫來所造的罪業,佛在經上有個比喻,好像一個黑暗的房子,暗室一樣,裡面是黑的;雖然是千年暗室,我們點一盞燈就把它照亮,黑暗就沒有了;把黑暗比作罪業,燈比作智慧。由此可知,定能伏業,能夠伏住罪業;慧能夠破罪業。

      由此可知,我們的修學,依戒生定,因定開慧,這就行了。所以持戒,諸位要知道,持戒如果不能得定,這個持戒是福,世間有漏的福報,不能轉業,不能夠滅罪;不但是滅罪,伏罪都伏不住,這個一定要懂得。戒要得定,戒就有功德了;戒不能得定,這個戒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所以持戒,有福德、有功德,他得定就有功德。功德能了生死、出三界,福德不能。為什麼有一類持戒的人,他不能成就功德?還是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自己戒持得很嚴、很清淨,難得,大家都讚歎是好事情,可是他還是有煩惱。什麼煩惱?看到那個人破戒,那個人不持戒,他還有這些分別;這些分別,就把他持戒的功德破壞掉了,他怎麼能得定。

      六祖惠能大師,在《壇經》裡面講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真正持戒修行的人,不見世間過。世間人所犯的種種過失,假如他要真的不見,他不就變成白痴。那為什麼叫不見?見如不見,絕不放在心上,是這個意思。修行人總比不修行人聰明,怎麼可能修成白痴?哪有這種道理。見如不見,不放在心上,這叫不見世間過。大師後頭又說得很明白:「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」。你要見到別人的過失,你把別人過失放在心上,掛在口上,常常說這個過失、說那個過失,大師說你「自非卻是左」,左是下降,你已經墮落、已經下降。在中國過去講,右面是升,左面是下降。我們上講台,從右面升,從左面下降,左你就下來了,就這個意思。又說:「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過」。他做的不是,我不跟他一樣,我不非,我不錯;我如果也要跟他一樣,自己戒律再嚴,還要批評別人、瞧不起別人,說別人過失,我自己就有過失。這個六祖說得好,真正是提醒我們,我們自己要修行,成就功德,要真正懺除業障,你不明白這個道理,你怎麼行。

      我們在歷史上看到,唐朝時代,中國律宗創始的祖師,終南山道宣律師,那還得了。不但當時人尊敬他、讚歎他,一直到今天,提起道宣律師,哪一個不生起恭敬心。他持戒非常的精嚴、清淨,感得天人供養。他日中一食,他中午這一餐飯,天人來送供養他,他都不要去托缽,這麼大的福報。有一天,窺基大師從終南山經過,也非常仰慕道宣律師,就順便去看看道宣律師;道宣律師聽到窺基大師來看他,他就要想露一手給窺基大師看看。因為聽說窺基大師對於持戒很差,他是一個富貴人家出生的,他的叔父,尉遲敬德,是唐太宗的大將,這是個豪門貴族出生的。出家的時候聽說叫三車法師,玄奘大師找他,勸他出家,他跟法師提出三個條件,他出家可以,但是我要享受。法師說:你哪些享受?他說:第一個,我喜歡讀書,我要帶一車書去出家。行,沒問題。第二個,物質上享受不能缺乏,我要帶一車黃金。行,也行。我還要有美女侍候我,我再帶一車美女。玄奘大師樣樣都答應。所以人家稱他為三車法師,對於持戒就沒有那麼樣嚴格了。所以,道宣律師以為窺基大師學問好、有辯才,但是戒律不行,那今天要表演一下給他看了。表演什麼?中午天人送供養給我,這個很了不起。窺基大師在山上一坐,坐到中午,天人那一天沒送供養來,道宣律師就很失望,本來想表演一趟,來感化窺基的,沒想到天人失信了,這天沒來,所以也無可奈何。下午,窺基大師下山。到第二天,中午天人來送供養了,道宣律師就責備他:昨天,你為什麼不來?這個天人說:昨天有大乘菩薩在山上,整個山有護法神保護到,我進不來。道宣律師聽了這個話,身上就流汗,慚愧到了極處,才知道自己存心意念錯了,自己有罪業。

      這一段公案,實實在在可以為惠能大師這幾句話作一個註解。我們看到別人有過失,是你自己以為有過失,他是不是真的有過失?不見得。別人看到窺基大師,這一身的毛病、一身的過失,但是天人看他就不一樣。你修小乘戒律修得這麼嚴,天人尊敬你,但是遠遠比不上大乘菩薩,天人天天送供養你,天人接近菩薩邊都沾不上,護法神擋住他,進都進不去,哪裡會相同。這些理跟事,我們都要清楚、都要明瞭,懂得這個道理,罪決定可以消除,決定可以消滅。

      但是怎麼個懺悔法?古大德教給我們,我們起心動念造作的罪業有兩種,一種叫遮罪,一種叫性罪。什麼叫遮罪?遮是防止、防範。本身沒有罪,它是防範你造罪業。這一類的戒條,這一類的教誨,你要是犯了,都叫做遮罪,這個輕。性罪,不管佛有沒有制訂戒律,你造作是決定犯罪。以五戒來說,殺生這是性罪,你沒有受五戒,你還是有罪,不能說我沒有受戒,我殺生就沒有罪,沒有這個道理。不能說國家制訂殺人者死,一定要判死刑,我不懂法律,不懂法律殺人,你就不受死刑嗎?沒有這個道理。本身就有罪,淫欲是性罪,偷盜是性罪,妄語欺騙眾生也是性罪,不管你持不持戒,本身就是罪。五戒裡面飲酒是遮罪,飲酒沒有罪。為什麼佛要把它列做重戒?怕你飲酒,酒喝醉了犯前面的過失,造前面這些惡業,所以酒是防範的,你是破了酒戒叫遮罪,那個不是性罪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、要明瞭。

      往年,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,李老師給我們講《禮記》。《禮記》是我啟請的,老師很不願意講。為什麼?現在誰學,既然沒有人學,講它幹什麼。我是苦苦的求了多少次,他才給我們講了幾篇。講到《禮記》,當然一定提到《禮記》註解的人,註解的人是鄭康成,鄭玄註的,我們採取十三經訂本的經本,鄭玄註解的,就講到鄭玄的故事。中國人常講,飲酒三百杯,「三百杯」是有個典故,這個典故就是鄭康成的典故。鄭康成是漢朝大儒,這個人聰明絕頂。他在求學的時候,他的老師有學問,官也做得很大,可是習氣,我們講的嗜好,嗜好很多,習氣斷不了,給學生上課的時候,他還要欣賞音樂。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電唱機,沒有這個東西。他家裡有樂隊,歌妓都是女孩子,在家裡養的樂隊。他上課的時候,這些女孩子在後面唱歌、彈琴,他一面欣賞,一面給大家上課,後面就用一個布幔圍起來,這是他老師上課的情形。學生哪一個不向後面去看看?這免不了的事情。只有鄭康成,在他那個地方三年,從來沒有看幕後一眼。他的老師注意到,老師曉得,他三年教學的東西,鄭康成他一個人完全學去了。可是老師是凡夫,不是聖人,嫉妒心還是免不掉,知道這個學生將來一定超過他,老師不服,想辦法陷害他,來整他。所以這個學生,鄭康成回家的時候,拜別老師回家的時候,老師帶著學生到十里長亭去送行。送行的時候,每一個學生每個人敬鄭康成三杯酒,大概有幾十個人,鄭康成就喝了三百杯,老師是要把他灌醉,灌醉之後,以後整他。哪裡曉得鄭康成三百杯下去之後,小小的禮節都不失,他有這麼大的酒量。所以李老師當時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,他說: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酒量,釋迦牟尼佛這條戒就不要了,就沒有了,何必制這條戒?三百杯他不醉。這樣他離開了,他這個老師還是買了殺手,想在路上陷害他,害他。他聰明,他走了沒多遠,走小路、岔路回去了。這歷史上有這麼一段故事,老師也嫉妒學生。你才曉得多艱難、多不容易,這是歷史上真實的故事。所以遮罪跟性罪我們一定要搞清楚。

      遮罪那就是做法懺悔,依照佛講的懺悔方法,白眾,向大家宣布,我做了一些什麼錯事情,佛的這些教誡我沒有能遵守,我犯了。如果是犯性罪,那這個裡面懺悔就有事懺、有理懺,比較上要麻煩。那要真正發自內心悔過,後不再造,求佛菩薩加持,求瑞相、求感應,這些懺悔方法在經論裡面很多。在過去明朝末年,蕅益大師就依「占察懺法」,那是依地藏法門,修這個占察法,這個方法的確很有效,地藏三經裡面有一部就是懺悔法,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》,這個裡面有教給你懺悔的方法,蕅益大師他老人家一生,用這個方法來修懺悔門,這也值得我們學習。

      可是遮罪裡面,開緣很多,我們必須要懂得。所以戒律是活活潑潑的,不是死呆板的。我在美國,許多同修,她學佛了,先生不學佛,家人不學佛,但是對她學佛並不排斥。學佛之後,她要吃素,吃素家人就困難了。我有一次在邁阿密,有個同修家裡,他先生就問我:素菜,如果沒有蔥蒜這些配料,味道沒有了,很難吃。他問我:這個要不要緊?不要緊,可以用。你要曉得,他用一點蔥蒜,比吃肉好多了,能夠叫他不吃肉,吃一點蔥蒜,算得了什麼。開緣,如果連這些佐料,都不許他用的話,他就不吃素了,天天還是吃肉,吃眾生肉。我們在這裡比較輕重,能夠讓他不造重罪,那個輕罪就可以權通,通權達變,哪有那麼計較的事情。

      何況做佐料,這在佛門裡面決定不許,這在寺院裡頭。為什麼?怕人家譏嫌,人家諷刺,你看那個和尚不守戒,還吃蔥蒜。居士你們在家裡面,就沒有嫌疑了,外頭人不會說你的閒話。這個可不可以?可以。有沒有過失?沒有過失。佛為什麼禁止五辛?五辛吃過量就有過失,就像酒一樣,它是屬於遮罪的。酒喝醉了,才會有過失;有很多人酒喝醉了就睡大覺,他不會犯過失,那個沒事。酒喝醉了發酒瘋,那個就麻煩了,那才有過失。我們看到很多酒性不錯的,酒喝醉的時候,他就找地方睡覺去,這種人就不會有過失。一定要明白事實真相。佛家沒有定法,不是一定的,佐料裡面配這個,等於說是香料一樣的東西,這個起不了作用。料酒,有的人燒菜配這個酒,那個酒在裡面不會醉的,你吃那個會醉嗎?不會的。那個不叫做破戒。

      我過去在台中慈光圖書館,我們工作人員有三個人,裡面有一位劉居士,他現在還在,聽說已經出家了。山東人喜歡吃大蒜,每一餐沒有大蒜就吃不下飯,總要吃幾瓣大蒜。廚房裡面燒飯的一位老太太,也是個老居士很虔誠的,天天罵他破戒。可是燒飯的,每一天跟李老師煮麵,李老師是山東人歡喜吃麵,麵裡頭放料酒,加料酒,這個劉居士天天罵他,你破戒,你裡面放酒,我們在旁邊常常在看笑話。其實兩邊都沒有過失。他那個大蒜吃幾瓣不起作用,麵放一點料酒也不起作用,都算是配料來用的。在寺院裡面,是有人嫌疑,怕嫌疑,在居士道場、居士家裡面,沒事情,我們要懂這個道理。不是說犯了這一點,滔天大罪了,這個不得了,說得那麼嚴重,真正嚴重的他都忘掉了。

      真正嚴重是什麼?你看沙彌律儀,沙彌戒,身上帶錢是犯大戒,我們每天身上都裝鈔票,這個大戒你不說,那個小的你把它渲染,豈不叫顛倒。佛為什麼叫出家人身上不要帶錢?也是遮戒,防止貪心,錢愈多就貪心愈重,愈多就愈捨不得,所以說佛禁止出家人手裡頭有這些錢。身上不能帶錢,手上不能夠拿金銀財寶,都是屬於遮戒。我們一定要懂得,這是防非止過一種權宜的設施,知道世尊教學的苦心,處處為我們做許多防範的工作。

      這是兩種罪,有兩種懺悔的方法。在事懺,譬如我們修懺悔法,像剛才所說的,你修大悲懺、修梁皇懺、修水懺,照著儀規上去做,這屬於事懺。依照懺儀裡面教誨的真正去做,那才有用。不是念一遍,念一遍沒用處,要真正去做。如果能夠依定開慧,這修清淨心,清淨心裡面生智慧了,然後明瞭這些罪業的真相。佛在經上講:「萬法皆空。萬法緣生。凡是緣生之法,當體皆空,了不可得。」我們造作種種罪業是緣生的,既是緣生之法,當然也是當體皆空,了不可得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
      你明白這個道理,契入空性,這個罪就滅了。但是你要不能夠契入,這個契入就是我們通常講證得,你沒有證得這個境界,你沒有入這個境界,你千萬不要想罪業是空的。你吃飯空不空?吃飯不空,這一不空,就一切都不空,一空一切空。你果然能夠契入這一切空,你的罪業就消除了。入,像《金剛經》的境界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觀是慧,入這個境界。那再要經前面講的,「三心不可得,緣起性空」,這個最緊要。你真正得解脫,不但六道超越了,十法界也超越了,這是理懺,從理上修懺悔法。

      事上的懺悔,是伏煩惱、伏罪業,讓罪業不起現行;理上這個懺悔法,是把罪業的根拔掉,連根拔除,真正是「轉煩惱成菩提,轉生死為涅槃」,這才是究竟的懺悔法。這種懺悔法從哪裡下手?佛在經上教給我們,十個入手的方法。佛講:「有十樁事情,是順著生死」。也就是說,這十樁事情,如果你有,你決定是在搞生死輪迴,你脫離不了三界、六道。另外有十樁事情,是可以讓你超越輪迴、超越十法界,也有十條。

      我們要先懺除隨順生死的十種錯誤的心理。這十條,第一個就是妄計人我,起於身見。妄是虛妄,沒有這個事實,計就是執著。你虛妄的執著這個身體是我,執著別人那個身體是人,從這個裡面生起嚴重的我執,佛把這個列在第一條。第一條叫身見。我們在見思煩惱裡面,見惑五大類,第一類是身見。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,這五大類是我們錯誤的見解,頭一個就是身見。身見是怎麼來的?不了解事實真相,在事實真相裡頭生起嚴重的誤會,把這個身當作我,於是這裡面就起是非人我、顛倒妄想,這輪迴的根本。你要問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?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?就是這麼一樁事情。這是佛把輪迴的根本、輪迴的原因,給我們說出來。

      所以佛法裡面的善惡,為自己就是惡,為別人就是善,它這個標準是這麼定的。為自己,增長我見、增長我執,這個東西多麻煩;不為我了,為眾生,我執慢慢就淡薄了,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,歡歡喜喜、快快樂樂,為眾生、為社會。無論我們從事哪一個行業,都是為社會、為眾生服務的,都是真正做到犧牲奉獻。實在講,犧牲奉獻裡頭還有我執。誰犧牲?我犧牲。誰奉獻?我奉獻。「我」還沒有忘掉。犧牲奉獻都沒有,法爾如是,自自然然我就是這個作法,所以把我給淡忘掉才行,為眾生。

      第二種,內有煩惱。煩惱就是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,無量無邊的煩惱,裡面有,外面有誘惑,這個東西麻煩大了。外面的誘惑,有人的誘惑、有事的誘惑、有物的誘惑,誘惑太多太多了。今天的社會,步步都是陷阱、步步都是火坑,有幾個人能夠一帆風順走過這個險道?太難了。你要沒有真實智慧,沒有不被誘惑的,這個造作的惡業就重,必定是增長無明、增長煩惱,也就是增輪迴生死業,這是第二種應當要懺悔的。

      第三,內外緣統統具足,內有煩惱,外有惡緣,我們作善的那個念頭沒有了,不但自己不能修善,看到別人修善很難過,還有嫉妒,還有妨害。看到別人行善,想盡方法去破壞、去阻攔,甚至於不怕造極重的罪業,毀謗、侮辱、陷害,他都幹出來,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懺悔的。

      假如我們自己遇到這種情形,不可以被外頭境界所動。絕對不要以為,我們做好人、行好事、存好心,所做的這些還要遭遇到好多苦難,好人做不得。誤聽了人家的話,說是「好人被人欺,好馬被人騎」,不敢存好心,不敢做好事,那就壞了,完全就壞了。說這兩句話,不是佛說的,魔說的,那你不就是跟魔去學去了。我們跟佛學,魔境現前的時候,我們要禁得起考驗,絕不畏懼、絕不退縮。知道我們遭遇種種困難,對我們自己本身來說,幫助我們消業障,是好事情,不是壞事情。

      佛在《金剛經》上有一段話說:「善男子,善女人,受持讀誦此經」,此經是指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好!受持是依照《金剛經》的教誨去做,依教奉行,這好人!但是被人家輕賤、被人家輕視,就是剛才講,被人家侮辱、被人家輕慢。佛說:「這個人,先世罪業應墮惡道」,他要不受持《金剛經》,要不學佛,將來會墮惡道,現在學佛,這樣認真努力修學,還被人輕賤、被人家糟蹋,這個人的罪業現在就報掉了,將來不會再墮惡道。不但不墮惡道,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他有成就,你看這多好。所以我們聽了佛這些話,心裡得到安慰,佛講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我們學佛的人,遇到逆緣,遇到逆境,心地要非常坦然,要認真去思過。別人毀謗我們,我們好好的想想,我有沒有?如果有,趕快改;要沒有,好好的勉勵,決定不能做錯事。「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」,這就好。絕不要怪別人,不可以有一念瞋恚心、報復心,那就錯了,那我們又墮落了,我們對他還是恭敬心,還是感恩之心,他替我消災滅罪,他是我的大恩人,我怎麼不感激。我自己的修學,還念念給他迴向、給他祈福,這是我們應當要這樣作法的,佛教導我們的。

      第四,如果我們有這個罪業,身語意三業,無惡不造,也就是常講的造十惡業。身,造殺、盜、淫;口,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;心裡面,貪、瞋、痴、慢,還要搞這些東西,那你就要認真求懺悔。這個懺悔是發露懺悔,我們沒有勇氣在大庭廣眾之下發露懺悔,至少要在佛菩薩面前發露懺悔。有一些人懺悔,在佛菩薩面前,自己默默的在懺悔,那個說話,看到他嘴巴在動,一句都聽不見,恐怕佛菩薩也沒有聽見。佛教我們發露懺悔,發露懺悔是說出來,不要隱藏。由此可知,這種懺悔,是很想懺悔,又礙於面子,又不好意思,這個業障是懺不掉的。所以說在佛菩薩面前,你還不肯發露,還不肯高聲說出來,可見得你懺悔的意願不真;真的,不但是在佛菩薩面前發露懺悔,在一般善知識的面前,都應當發露懺悔。

      第五,佛說,造的這些惡事,雖然你做得不是很多,但是你的心,惡心遍布。你作惡不能作,那是緣不成熟,如果緣成熟,你的惡事也就遍布。造惡說實在話也要有福報,沒有福報只能作小惡,不能作大惡。大福報的人才可以作大惡,他能夠隨心所欲,為所欲為,他有福報能做到,一般沒有福報的人,作大惡也作不了,只能作點小惡。雖然是小惡,他的惡心可不小,別看他是惡心,這個是要知道的。

      第六,作惡的意念相續不斷,日夜相續不斷,這個不好。所以白天造惡,晚上作夢還在造惡,還在做壞事情,所謂「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」,你說可怕不可怕。佛在經上講的這些事情,實在講都是現在我們一般惡行的現象,佛講得一點都不錯,一點也不過分。

      第七條,隱瞞自己的過失,推諉自己的過失,自己造作一切的過失,把責任推給別人,這個惡就大了,惡就重了。自己造作的自己要勇於承當,勇於認過,你這個過才能夠懺除,如果說隱瞞、掩飾、覆藏,這個罪業就重了。所以佛教給我們,要積陰德,我們做好事,不要讓人知道,要隱藏,你這個福德愈積愈厚,將來果報就殊勝。罪業可不能覆藏,罪業不管造得多少,都希望別人知道,知道怎麼樣?這個人見到你罵你一聲,那個人責你一聲,這果報掉了,統統報掉了。自己造的種種惡業,要趕快報掉;自己積的那個善,不要讓人知道。你看現在一般人,他恰恰顛倒,他造的惡,不想讓人知道,一點點善,還要把它宣揚成大善,讓大家恭維你、讚歎你,善都報光了,惡統統攢在那個地方還沒動,到閻羅王那裡算總帳,這就壞了。這是愚痴人,不是聰明人,佛教給我們有道理。

      第八條,我們現在一般講,頑固、固執、跋扈,不能聽別人的勸告。起心動念、言語動作,都跟別人衝突,喜歡跟別人對抗,搞這些玩意兒。好勝心切,不認輸,爭強好鬥,這也是習氣,這是大毛病。佛給他講因果報應這些道理,他不相信。我在初學佛的時候,那時候剛剛出家沒多久,有一些老法師,比我老,不算真老。我那個時候三十歲出家,大概他們也只有四、五十歲的樣子。有一天,我聽他們幾個人在談話,我也在旁邊坐著,聽得我寒毛直豎。他說什麼話?佛經上講的因果,你相信嗎?我聽得嚇壞了。他們是出家人,平常對居士也講因果報應,自己不相信。難怪,李老師從前說了一句諺語,說什麼?「和尚怕居士,居士怕因果,因果怕和尚。」雖然好像是笑話,這裡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。

      在末法時期,學佛成就的,我們以這個念佛往生,看看歷代的《往生傳》,出家人往生的少,在家人往生的多,在家人往生的瑞相,往往我們看到希有。就是在最近這三十年當中,台灣還有站著往生的;在家女居士老太婆,站著往生的。坐著往生的就更多,預知時至,沒有病苦。但是這幾十年在台灣,出家人往生的,像這種瑞相的,一個也沒見到,別說站著,坐著的一個都沒有。

      真的,李老師講的話沒錯。為什麼?我們細細想想,這個出家,身出心沒出。心裡比在家人還要執著,他出了他自己這個小家,找到一個廟的大家,那個家比他自己的家大多了,眷屬也多多了,財富也多多了,增長貪瞋痴慢,造作無量的罪業,不是沒有,確確實實是有。這些事情,我們都要提起高度的警覺,不是好事,非常可怕,怕自己在這一生當中墮落三途。

      第九條,無慚無愧,不懼凡聖,沒有慚愧心。慚,用我們現代的話說,良心的責備,自己做錯了事情,自己心裡頭不安叫慚;愧是外面人的批評。不怕別人批評,就是不怕輿論。聖賢人,佛菩薩,他不畏懼佛菩薩。

      如果我們把《無量壽經》多念幾遍,經裡面告訴我們:「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是無量無邊,沒有人能計算得出來」。佛在經上舉了個比喻,釋迦牟尼佛弟子當中,神通能力最強的目犍連尊者;目犍連尊者,以他的聰明智慧,他能夠在一日一夜,知道我們大千世界裡頭星球的數目,他能夠算得出來,這個大千世界多少星星,星星裡多少眾生,他能算出來,他有這麼大的能力。佛說:「假使一切眾生都證得辟支佛果,神通道力都像目犍連一樣,共同來計算,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都算不出來。」西方極樂世界繁華、熱鬧,比我們這裡好多了。佛又說:「那個地方的人,生到那邊,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,他們的智慧能力統統恢復,幾乎跟佛一樣」。十方世界一切眾生,他們能看得見,我們看不到他,他們能看到我們,我們在這裡說悄悄話,對方都沒聽清楚,西方極樂世界全聽去了。你怎麼能瞞得了人?我們此地起心動念,人家全知道,他們有他心通。所以我們自己以為,做一些壞事沒有人知道,可以瞞過人。對,這個世界五十億人口,你可以瞞過他,西方世界無量無邊的那一些菩薩們,一個都瞞不過。

      我們如果真正相信、真正明瞭,你就不敢動一個惡念,動一個惡念,佛菩薩都知道,西方極樂世界人人知道。你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拉著你去,西方極樂世界人個個瞪眼睛,你怎麼可以來,一個惡人,你來不是把我們的環境破壞掉了。西方世界的條件,是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」,我們要修上善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可不能幹惡事。一定要曉得,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處所,極樂世界的佛菩薩統統看到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不但不敢做壞事,不敢惡口,不敢妄語,念頭一個惡念都不可以,我們才能拍胸脯決定往生。

      前兩天,美國有一位居士,也是我們一個老同參,他生病,打個電話給我,第一句話問我,他說:我會不會墮地獄?我就老實告訴他:「你會不會墮地獄我不知道,這個事情要問你自己,你自己念佛修善,怎麼會墮地獄?如果你自己念佛還造業,那就不能避免,那個就難了。」所以我就勸他去念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,多念幾遍,想想看自己造的是什麼業。如果你造極重的地獄罪業,只要你那一口氣還沒斷,還有救。怎麼救法?懺悔,求往生,要真正懺悔,從內心裡面去懺悔,後不再造,你可以不墮三途,你還能帶業往生。這個例子佛在經上有,在歷代念佛往生,我們在《淨土聖賢錄》、《往生傳》裡面看到有,造極重罪業的人,真正回頭,真正懺悔,都能往生,如果你要不相信,你繼續再造,那就沒有法子。你真正覺悟回頭,後不再造,都有救。佛菩薩大慈大悲,不會記著眾生的過失,佛菩薩不會記這個。連惠能大師都說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他人過」,佛菩薩怎麼會記得眾生的過失,沒有這個道理。問題是自己造作這個罪業,就是怕性罪,這個東西麻煩,一定要靠自己認真去懺悔。

      最後一條,就是不相信因果報應。真正相信因果報應,他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一定會收斂。為什麼?知道果報太可怕,決定不敢嘗試,這些都是事實。我們自己想想,這一生真正是有幸,遇到佛法,才明白這個道理,沒遇到佛法之前,這些罪業我們常造。過去生中,我們雖然沒有宿命通,但是想想看,恐怕還是不能避免,想當然耳,一定也是這個造法。

      這一生當中,在沒有遇到佛法之前,佛講的這些罪業,我都造作過,學佛以後才明瞭,我明瞭的是比較早一點,實際上早也不算太早,我二十六歲才學佛,才明瞭這樁事情。抗戰期間我十幾歲,殺業就造得很重,喜歡打獵,殺業很重。所以很多算命的給我看相,說我短命,我相信。為什麼?殺生太重,怎麼不短命。這一生,生活非常之苦,跟家人不能團聚,我也相信是業報;我殺生,叫鳥獸一家不能團圓,我應當受這個果報。我造的是什麼因,應當要受什麼果報,這怎麼能避免。真正懂得之後,佛菩薩救了我們,明瞭事實真相,真正改過自新,不再為自己了,為佛法、為眾生。又遇到淨土法門,這一生才真正得到一個圓滿,得到一條生路。怎麼樣報佛恩、報眾生恩,怎麼樣報以前我們殺害那些眾生的過失,唯有弘揚佛法,把這個殊勝的法門介紹給大家,大家將來念佛都生淨土,都成佛了,我這個罪業大概可以消除,才可以能夠滅除業障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