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乘無量壽經

    第114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4月4日第十遍啟講《無量壽經》,至2006年3月3日止。包括法會聖眾品,德遵普賢品,大教緣起品,法藏因地品,至心精進品,發大誓願品,必成正覺品,積功累德品,圓滿成就品,皆願作佛品,國界嚴淨品,光明徧照品,壽眾無量品,寶樹徧國品,菩提道場品,堂舍樓觀品,泉池功德品,超世希有品,受用具足品,德風華雨品,寶蓮佛光品,決證極果品,十方佛讚品,及三輩往生品上輩往生章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乘無量壽經  (第一一四集)  2001/2/24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02-034-0114

      請掀開經本《科會》第二十九面,經文倒數第二行:

      【佛告阿難。法藏比丘。修菩薩行。積功累德。無量無邊。】

      這是本經第九品「圓滿成就」。大的段落裡面標題是標「果德圓滿」。從這一品一直到第四十二品介紹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,一共分為五個大段落。第一個段落是「總示成佛時處」,就是第九跟第十兩品。這個地方的內容,就是這一品的內容,佛稱讚法藏比丘修行的成就,這些地方我們要認真努力來學習。法藏菩薩,我們在前面經文讀到,他是修普賢菩薩大行,於無量劫中積累無量無邊的功德。我們讀了之後,要細細的去思惟,去反省,去檢點。特別是經上講的『積功累德』,什麼是「功」,什麼是「德」,尤其要辨別清楚。「功」是說修行的功夫。功夫在哪裡?無非是斷惡修善,改過自新。普賢行門無量無邊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菩薩將無量無邊的功行歸納為十大類,這就是著名的「十大願王」。這是十個科目,我們要認真的學習,也像菩薩一樣積功累德。

      第一個科目裡面告訴我們:「禮敬諸佛」。我們沒有做到,我們對於諸佛沒有絲毫恭敬之心,這是過失。諸佛如來為什麼要我們對他恭敬?「禮敬諸佛」是不是這個意思?不是的。不要說諸佛如來了,阿羅漢以上清淨心就現前,如果還有一個念頭希望別人對我恭敬,這是妄想、是分別、是執著,那是凡夫不是聖人。為什麼菩薩教我們頭一條就要修禮敬?我們必須要明瞭,禮敬是性德;換句話說,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。所以修行證果之人,不要說證大果了,像聲聞緣覺證的小果,他對人、對事、對物都有真誠的恭敬心。為什麼?性德自然的流露,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,一絲毫勉強都沒有加在其中,本來就是這樣的。由此可知,我們自己的性德迷失了,我們今天對人、對事、對物貢高我慢,沒有絲毫恭敬之心,這個錯了!這是什麼心?這在佛法裡面叫「輪迴心」,我們把本性變作輪迴心,這大錯特錯!

      菩薩幫助我們只有一個目的,幫助我們恢復自性而已。我們自性本具有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,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。所以佛經裡面所說的修學的綱領、修學的科目,沒有一條不是自性本具的。我們凡夫誤認為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條,佛菩薩故意制定種種的限制,這是我們全都想錯了,全都猜測錯了,而不知道它是自性本具的德能。由此可知,佛教我們這樣做,這是恢復性德的方法,或者說這是恢復性德的一種手段都可以。我們要不用這個方法,要想恢復性德,那就難了。所以,明白這一個事實真相之後,我們對於經典裡面修學的科目,自然就很歡喜認真的去學習。

      「禮」是說外表,「敬」是說內心,表裡一致,正所謂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,內心裡面有誠敬,表現在外面自自然然就是禮敬,我們怎麼能不學?修行人,說你修行有沒有功夫,看看你的相貌、看看你的表態動作就知道了,你的功夫全表現在你的容貌動作之中,全表現在這裡頭。佛門所說的「威儀」,世間人所講的「風度」,看看你的威儀、看看你的風度,就知道你修行功夫到哪一個層次,沒有辦法欺騙人,內行人一眼就看穿,我們怎麼能不認真的做功夫?這個功夫就是把錯誤改正過來,這是功夫:我們對人、對事、對物的不敬,如何把它改過來敬人、敬業、敬物。敬業是講對我們自己本分的工作,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,那是敬業。

      「諸佛」,尤其要明瞭。《華嚴經》上說得好: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。」這個意思就是說,不但一切有情眾生是諸佛,為什麼?他有佛性,凡是有佛性的皆當作佛,佛法裡面稱之為「未來佛」,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。修普賢行的人,他是未來佛,就把他看作現前佛那樣的恭敬,這是修普賢行的菩薩。我們要知道,華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普賢行,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一切大眾也修普賢行;換句話說,他們見到我們,都把我們看作現前佛這樣尊重。而我們看他是什麼心態?沒把他放在眼裡。所以他成佛了,我們還搞輪迴。你要問什麼原因,道理就在此地,沒有恭敬心。

      禮敬之德無量無邊,無量無邊大德裡頭的第一德是消除我慢。諸位要曉得,「我慢」是根本煩惱,貪、瞋、痴、慢,「禮敬諸佛」第一德就是對我慢來說的。他為什麼不把斷貪欲放在第一?他把斷我慢放在第一?這裡頭有大道理在。因為普賢行願不是對普通人說的;換句話說,不是初學。初學,菩薩幫助你先斷貪瞋痴。普賢行是度大菩薩,已經有成就的人。這些菩薩他們要把境界再向上提升,這當中最大的障礙,我們講「業障」,最大的業障就是「我慢」,為什麼?有我慢就很難接受別人的教導,更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批評,自己的過失怎麼能改正過來?

      最近《了凡四訓》製作成VCD,兩片的連續劇,我想很多人看過。其中有一個讀書的秀才張畏巖,我慢!去參加考試沒有考取,大罵主考官有眼無珠,他的學問那麼好,文章做得那麼好,沒有被錄取。正好遇到個道士,道士看到他在那裡發脾氣罵主考官,就在旁邊說:「你的文章一定不好。」他就更生氣了:「你沒有看過我的文章,你怎麼知道我文章不好?」道士說:「是你傲慢沒有福,你的文章怎麼會做得好?」他算不錯,總算是念過書的人,還能接受。能接受的人能改過自新,這個人是法器,還有指望。如果一味自以為是,不能接受別人批評,不知道反省改過,這個人是佛經裡面講的「一闡提」。「闡提」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,「沒有善根」。不能接受別人的勸告,這個人沒有指望了,一直要墮落下去,連張畏巖都不如。所以我們看看,法藏怎麼成佛的?何以能成佛而受到一切諸佛的尊敬?釋迦牟尼佛在本經的讚歎代表諸佛,讚歎阿彌陀佛是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。謙虛!阿彌陀佛最謙虛。從這個地方,諸位就懂得什麼叫「功德」。

      第二個修學科目:「稱讚如來」。我們今天社會,現前這個社會,犯了嚴重的大病!中國古大德教人:「家和萬事興。」一家人不和,彼此互相毀謗,這個家衰,這個家不久就會敗!團體,你看看古德常說的:「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。」這是對道場出家眾講的,我們希望佛法在這個世間興旺,能夠廣度眾生,利益群品,應該怎麼作法?彼此互相讚歎。如果互相嫉妒,互相毀謗,互相障礙,這個佛法不久就會滅亡了,我們有沒有想到?四眾同修都要知道,出家人心裡更要清楚,我們如果毀謗三寶,戒經裡面結罪是阿鼻地獄。「破和合僧」,五逆罪之一,我們沒有把世尊這個重戒放在眼裡,敢做敢為很了不起,沒有把阿鼻地獄看在眼裡!

      佛法在今天為什麼這麼衰弱?不是沒有原因。我們處在今天這個時代,面對著佛門,我們應該怎麼做?別人毀謗我們,我們讚歎他們,決定不毀謗。毀謗我們的人跟我們一樣,我們有過失也有長處,人不可能全是錯的,一生沒有一樁事情是善事,不可能的,都是善惡混雜;他造的惡的那一邊我們不要去理會,我們看到別人有善的那一面,我們應當稱揚。古人常常教我們「隱惡揚善」,只要我們一生都能夠信守,認真努力這樣去做,我們是在興佛法;如果我們也參加批評這個行列,我們就是做的滅佛法。

      這一次我在香港,從大陸上來的不少同修跟我說,江蘇一帶佛門的同修非常反對夏蓮居的會集本,他們讚歎讀誦康僧鎧的譯本。我說:「這很好!我找一個時間,再把康僧鎧的本子細細講一遍供養他們。」不是很好嗎?你們喜歡哪個本子,我給你們講哪個本子。其實,只要勸人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就好了,就算是成就了。「自讚毀他」是菩薩大戒,《瑜伽菩薩戒本》裡頭頭一條,重戒!我們一定要曉得。

      「稱讚如來」,這在前面都跟諸位說過。經上講的「如來」,都是說性德,性德是純善。所以人善心、善行、善言,我們應當稱讚;他的惡心、惡行、惡言,不要放在心上。這就是世尊在《十善業道經》裡面教導我們,菩薩晝夜常念善法。每一位學佛的同修都是菩薩,世尊為我們講十善業道,我們每一個同修都有分,應當接受,依教奉行。「晝夜常念善法」,心善;「思惟善法」,我們的思想善;「觀察善法」,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善法,不善的不接觸,行善。身語意三業皆善,無有不善。佛後頭有一句話說得更好:「不容毫分不善間雜。」這一句話重要!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,常常想著,念茲在茲。

      接受聖賢人的教誨沒有別的,真正立志做世間第一等的善人,第一等的好人,這是諸佛如來聖賢弟子。「我們不作富人,我們不作貴人,我們要作善人,我們要作好人」,有這一個志向,自然就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,你才肯積功累德無量無邊,真幹!如果諸位細細的去思惟,細心去體會,世間作善人好,比作貴人好,比作富人好。你沒有認真的去做,我跟你說好,好到什麼程度,你也不曉得,我跟你講,你也體會不到,你也不會懂得;你果然認真去做,你才曉得個中三昧。以佛法來說,你得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,世出世法當中無往而不利,世間人所講的「逢凶化吉,遇難成祥」,你必定得到。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,唯有善人、好人他清楚,他明瞭。

      普賢修行十個綱領,頭兩條是德行的根本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「積植德本」,這一句話講了很多遍,「積植德本」就是這兩句,後面八句都是屬於枝葉,這兩句是根本,沒有根本哪來的枝葉?所以修行功夫要得力,一定要「從根本修」。根本修,中國儒家教人「孝悌」,悌是敬,能夠尊重別人,這是悌,跟十大願王「禮敬諸佛」無二無別。所謂是:「入則孝,出則悌。」入,是在家裡對父母要盡孝;出,一定要尊重別人,廣修禮敬。

      第三條,這才講到「廣修供養」。供養跟布施一個意思,布施裡面恭敬心少,供養裡面恭敬心具足。所以供養裡頭也是財、法、無畏,也是這三種。財施、財供養,必定得財富。所以,財富之因是從財布施來的,愈施愈多。如果要修供養,你得的就更豐厚了。以真誠恭敬心,以財物供養眾生,眾生就是諸佛。生、佛沒有差別,佛在大乘經上常說「生佛不二」、「理事一如」,這些都是極重要的開示,我們常常讀,常常思惟,常常觀察,就會把我們錯誤的想法、看法修正過來。古人常說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這兩句話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長時間的薰修,不斷的薰修,才起得了作用。

      《了凡四訓》,大家要不能夠在一年當中讀上三百遍,你就起不了作用;換句話說,你沒有功德。一年當中一天念一遍,念上三百五十遍,這是「功」。「德」是什麼?起心動念你就知道吉凶禍福,那就是德。道理明白了,因果明白了,你自自然然會斷惡修善。斷惡,凶災就消了,積善,福樂就來了,那是德。你沒有密集三百遍之功,你哪裡來的德?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依舊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,依舊天天在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,你沒有德!

      我們出家同學當中,也有一些粗心大意,對於幫助廣大群眾,往往有很多缺失。你要是說他沒有利益眾生的心,他有;你說他真有,還常常忘掉。所以道心若有若無,不能成就功德。歸根結柢,薰修的時間太少了,境界現前,依舊隨順煩惱,智慧總是提不起來。難怪一般人說「業障太重了」,只好用這一句話,這一句話也不假,真的是業障太重。

      法布施,我們這一邊提供法布施的物品很多很多,現在製作也很方便,可是想到的人不多,隨身帶一點結緣品的人就更少了。真正有心人他會做,出門身上總會帶一點經書、佛像這些東西,遇到有緣的,他跟人結緣,遇到有疑惑的,他為人說法。要有這個心,要歡歡喜喜去做,要常常做,永無間斷的做。我們積功累德不是一生的事情,生生世世!佛法裡頭說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沒有一天休息過,天天都在幹!眾生,有有形的眾生,還有無形的眾生,我們看不見的,確實有不是沒有。諺語所謂: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。」那是無形眾生,比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不知道要多多少倍。我們能欺人嗎?你可以自己欺騙自己,你欺騙不了眾生,所以不認真幹怎麼行?供養要真修。

      第四個「懺悔業障」。「隨喜功德」,好!看到別人有善心、善行、善願,我們應當隨喜,決不能嫉妒,決不能夠障礙、破壞,那個業造得大。結罪的大小,要看人家那個善心、善願、善行影響有多大多廣,時間有多長。假如他這一樁善事影響的面很廣,影響的時間很長,你要是把它破壞、把它障礙,這個罪過就重。這一種重罪,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裡面說得很詳細,果報太可怕了。他做的是小善事,影響的面不大,時間也不長,這個罪小,這個果報比較輕。從這些方面,我們多想想就知道了。所以別人有善心、善願、善行,我們應當隨喜,盡心盡力去幫助他。

      我沒有時間幫助他,我也沒有財富去幫助他,歡喜讚歎也是隨喜功德。這功德有多大?看自己的心。真誠心讚歎,隨喜功德也是無量無邊。為什麼?我不是不拿錢幫助他,我沒有錢;我不是不想去做義工幫助他,我沒有時間。這是什麼?緣不足,發心圓滿。發心圓滿,功德就圓滿。佛法確實不在形式在實質,實質是你真正發心。所以我們絕不可以輕慢一些貧窮、一些在社會上沒有地位的人。他們沒有錢,甚至於身體衰弱、多病,他也沒有能力去做好事,他如果看到別人做好事,發真誠心隨喜,功德不可思議。這些道理總要懂得,我們自己才知道怎樣修積功德。

      後面有「請轉法輪」,有「請佛住世」。「請轉法輪」,就是請有德有修有學的大德們講經說法,開導眾生。這些善知識如果沒有人去啟請,我們這一個地方廣大的群眾就沒有機會聞到佛法,所以啟請的人功德很大。要知道啟請。啟請需要有智慧的,為什麼?有智慧揀別邪正,揀別是非。佛法,特別是在這個時代,有正有邪。世尊在楞嚴會裡面告訴我們,末法時期,就是指著我們現在這個時代,說:「邪師說法,如恆河沙。」現在邪法的力量強,正法的力量薄弱,邪法多、正法少,我們請這些大德來講經說法,如果請個邪師來說法,不但沒有功德還有罪業,為什麼?誤導大眾,這個過失,請法的人要負責任。所以請法也不是個容易事情,尤其現在這個時代,佛門裡面能講經說法的人少了,所以對於正法的弘揚非常艱難!

      過去我住在美國,美國許許多多道場。許多道場都是居士們建立的,這些道場通常都沒有法師住持。於是這些道場法緣也很興盛,經常不斷的禮請法師來講經說法。當然最方便的,是聽說哪一個法師到美國來了,從這個地方經過,趕緊去請他。法師也順便在道場住三天五天,跟大家講開示結結緣。這樣法師多了,講的法門也多了,聽眾常常聽,聽了之後不曉得學哪個法門好,聽亂了。請法的人難!太難太難了!這個事我想不僅是在美國,許許多多地區都有這個現象。是學佛沒錯,學哪個法門?門門都學,不專!所以修學一輩子都沒有成就,這個原因我們總要知道。實在說,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了。

      我年輕的時候,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。我在他那裡住的時間很長,每天細心觀察。他在台中主持兩個道場,一個是台中佛教蓮社,一個是慈光圖書館,這兩個道場都是他老人家講經弘法的道場。李老居士一生講經說法,專弘淨宗。我親近他的時候,他在台中已經住了十年;換句話說,他講經已經講了十年。台中佛教蓮社蓮友的名冊有好多本,我去翻了一翻,老師告訴我大概有二十萬人,台中蓮社的蓮友。

      我曾經親自見到的。有一些法師,還有從外國來的,從台中經過,李老師一定自己到車站去迎接,或者是在蓮社、或者是在慈光圖書館宴請法師供養,供養都很豐厚!請法師吃飯,還送法師禮物,還要送紅包,非常周到。信徒也有不少陪法師一起吃飯的,李老師對法師稱讚,但是從來沒有看到他請法師給我們大家講個開示、講個經,沒有的。到底什麼原因?我們年輕不懂事,問他老人家:「為什麼不請法師跟我們大家講講?」老師嘆一口氣:「你們年輕不懂事!」這些人天天在聽淨土法門,聽了這麼多年,信心還是露水道心,並不堅固。法師如果一說,他是學禪的:「禪好!淨不行!」大家一聽,信心就完了。法師走了之後,他要費多少時間重建大家的信心?太難太難了!所以決定不請法師講經,決定不請法師講開示。我們才懂得。以後看到普賢行願「請轉法輪」,不是個簡單事情,要負責任的。所以這個法師是不是專修淨土的?是不是讚歎這個法門的?如果專修淨土,讚歎法門,一定請他講開示;如果學其他法門的,絕對不行。這是我在台中那麼長的時間觀察到的。

      可是有一個例外,那就是內行的,一定要請。哪些內行?懂規矩,他真的學過的,一般講「科班出身的」、「有師承的」,這個可以請;不管修哪一個法門,他一定讚歎你的法門,懂規矩。這是禮貌,也就是佛家講的「僧讚僧」,我們要懂得讚歎別人,要把自己壓低,決定不炫耀自己,不懂規矩的人絕對不請。

      我在一九七七年到香港講經,大嶼山的聖一法師就請我到他寶蓮寺講開示,我答應了。那是禪宗道場,寶林在寶蓮寺的後面,沒有路,要走路上去,車不通的,要走半個多小時。我到那裡去看,清淨莊嚴,有四十多個出家人,其中還有兩個法國人,都出家了,剃了頭,每天在禪堂裡面坐香。聖一法師是參禪的,我到那邊去讚歎禪宗!我雖然沒有學禪,我講過《金剛經》,講過《六祖壇經》,還講過《永嘉禪宗集》、《證道歌》,所以口頭禪還有一點。讚歎他們的老師,讚歎他們的法門,讚歎他們的同修,這是規矩!使他們對於這個法門、對他的師父更有信心,不能破壞道場。我自己這個念佛的法門是一字不提,盛讚他們!

      回來的時候在路上,有幾個陪我去的居士,他說:「法師,你今天講禪這麼好,你為什麼不修?」他問我為什麼不修,我就告訴他:「我的根性沒有他們利。參禪要上上根人,我是中下根性,我對他們當然讚歎,五體投地,沒有話說。我自己搞那個法門,我清楚,我不會成功的。我念佛,帶業還可以往生。」我說的都是真話,也不是謙虛,說的是老實話。這是懂規矩。不懂規矩的,完全講自己的,把別人忘掉了,這個不可以,這是害死人。我在那裡一說:「禪很難成就,念佛好!」聖一法師頭就大了,他又不知道費多少時間、精力才能擺平。所以聖一法師跟我的關係非常好,他懂規矩,我也懂規矩,我們都是有師承的。

      所以初到新加坡,說這個話也是十三年前了。演培法師,這也是我的老朋友,請我到他道場裡面講開示。我那一天去的時候好像也有五、六百個人,年輕人很多,我看了很歡喜。演培法師修學的跟我不同法門,他是修彌勒淨土,我們修彌陀淨土,不一樣!他們的目的是生兜率天,跟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。所以我到他那裡要讚歎彌勒淨土,讚歎彌勒菩薩,讚歎唯識法門,勉勵年輕的同學要向演培法師學唯識,因為在這個時代研究唯識、講唯識的人幾乎沒有了,他過世真的就找不到了。勉勵他們!我也一字不提彌陀淨土,這是規矩。我們到人家那裡去,一定要讚歎他們的法門,讚歎他們的道場,讚歎他們的老師。不懂這個規矩,「請轉法輪」往往請錯了。

      「請佛住世」更不容易,這個要緣分。可是現代人確實跟過去不一樣,現代我們可以利用科技。要不要聽經?經是非聽不可。你不聽經,你不懂得佛所講的道理,你也不知道佛所講的種種方法裡面的義趣,你學習不會熱心,你的成就很不容易。所以中下根性的人,聽經是比什麼都重要!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,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。所以今天我們一定要利用科技。現在我們的科技設備,我們現有的設備落伍了。最近我們在香港也做了一套設備,比此地的先進,比美國達拉斯的還要先進。聽說我在香港講的這幾天,美國、澳洲那邊都收不到,所以必須要提升設備。而這些科學工具日新月異,聽說他們這些高科技的公司,三個月就有新的產品推出。所以我們一切機器設施,它的壽命頂多三年,三年一定要淘汰,要換新的。這是我們這一種道場。廣播電台裡面,頂多半年它就要換新,要不換新,它就跟不上時代。所以成本很高!淘汰率太快了。我們今天又得要利用這些東西,這麼高的成本對我們來講,是很重的一個負擔。

      我這一次從澳洲回來。在澳洲我去訪問南昆大。原先我們也不知道,去了之後才曉得這個學校有特色,它是利用網路教學,在世界排名第一位。它有一萬多學生分布在全世界六十二個國家地區,這些學生都不需要到學校來,自己在家裡電腦上課。你家裡有電腦跟它的網路接通,在家裡就可以上課。他把他們的教材從電腦傳給你,你在家裡學習。你可以在網路上跟你們同班同學研究討論,可以跟教授請教,統統在網路上,考試也在網路上。畢業的時候,學校授予學位。我問校長,我說:「你們畢業授學位,學生要不要到學校來?」他說:「不需要,學位的證書寄到他家裡。」太方便了。我參觀他們的設備,真是歎為觀止。

      我參觀美國的衛星電視台,香港的鳳凰、亞視都去看過,台灣我都去看過,設備比不上學校,這個學校真的是先進第一流的科技設施。它的教學大樓是四層很大的建築,裡面工作人員一百多人,我看了之後非常歡喜!我說:「我可不可以利用你們的網路來講經?」他說:「可以。」我說:「你價錢怎麼算法?」他概略的估計,詳細他要把單子送給我,利用他們的設備、利用他們的網路向全世界講經,一個小時兩百塊錢,非常便宜!都是用的第一流科技設備!我一個星期講五天,一次講兩個小時,十個小時一個星期才兩千塊!澳幣跟新幣幣值差不多,非常便宜。這是用它的網路設備。如果不用它的網路,用它的攝像,像我們現在做VCD用它這個設備,不用它的網路就一百塊,一個小時一百塊。

      所以我們在那個地方建了一個道場,原先我還計畫要建教室、建衛星發射台,做這些設備。現在一看這個學校,我這一筆錢不要花,省掉了,我可以完全借它的學校。它的學校跟我們是一條路,我們在北面它在南面,不轉彎的,開車半個小時就到了,是世界一流的科技設備。好!這是佛家講的「緣分」,那個地方的緣非常非常具足。

      學校裡頭的校長、教授我們談得非常融洽,非常歡喜來幫助我們。我們也很認真的討論一個課題,就是辦「多元文化研究所」,培養各個宗教的傳教師、弘法人才,他們非常有興趣。但是他對我們有一個要求,就是希望我們提供經費,學校來開班;也希望我們推薦學生,將來畢業的時候可以授予學士學位,可以正式拿到學位。修學的期間有兩年到四年,或者五年,都可以,很好的環境!所以希望我們現在在家的同修,不能不學電腦!不學電腦不行,一定要把電腦學會。簡簡單單開機、關機,收我們的頻道要學會,我們會把講經時間通知你,你在家裡就可以收到,而且畫面、音響都非常清晰。所以科學的工具我們一定要有,利用這個工具。

      我們對於佛理通達,方法明白了,修行在個人。你想想看,世尊當年在世,沒有教大家修行的,只是天天上課,講經說法。修行是你個人的事情。道理明白了,你的心理改變了,修心。心裡面沒有惡念只有善念,心善,你的言行一定是善的。大家在一起共修,這是佛法傳到中國之後,我們中國祖師大德發明的。我們在歷史上看到,大概最早的是我們淨土宗。在東晉時代,就是南北朝那個時代,慧遠大師在廬山建念佛堂,邀集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在山上共修。這是早期!寺院叢林多,都是講經教學,是這種場合。

      真正有了共修的制度,這是從馬祖、百丈開始。這在中國佛教史上都非常著名的,「馬祖建叢林,百丈立清規」,他們兩位提倡共修,建立共修的制度。「中國佛教叢林制度」,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,印度沒有的,是把佛教教學、修學制度化,這是好事情,非常難得!這個制度,類似於現在的大學。叢林就是大學,叢林的主席,現在我們講「校長」,「首座」就是我們今天講的「教務長」,「維那」就是「訓導長」,「監院」是「總務長」,名稱不一樣,他們的職責完全相同。所以中國的佛教叢林,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「大學」,這才提倡共修。

      由此可知,共修是形式,這個形式在末法時期有它的必要性。末法時期眾生業障確實比較重,一個人修行不容易提起精神,容易懈怠、放逸,不能認真努力,所以大家在一起修,所謂是「依眾靠眾」。看到別人,自己也得打起精神來,不好意思不參加,這叫「依眾靠眾」。彼此互相勉勵,互相警策,互相幫助,成就道業。如果真正有志於修學的,不需要這些依眾靠眾的形式,自己能成就,像古時候一樣。所以自己在家裡修行,是可以成就的。

      在現在這個時代,這個時代是一個返璞歸真的時代,是一個回歸上古的時代,因此我們學佛要特別重視實質,不再重視形式了,要重視實質。我們澳洲圖文巴那個道場是一個天主教堂,天主教堂賣給我們的。我們完全保留教堂的形式,裡面一絲毫都不改變,為什麼?我們重視實質不重形式,我們外表的形式是天主教堂,我們裡面是淨土道場。教堂裡面,我們連佛像都不設,我們用投影技術。念佛的時候,我們西方三聖的像就投影在銀幕上;不念佛的時候,投影機關掉,銀幕是一片空白,什麼都沒有。講經的時候,我們就把釋迦牟尼佛的像打出來。什麼佛都有,一切諸佛菩薩都在我們那個小櫃子裡面。什麼時候用什麼,他就會現形,「諸佛現全身」。這個好,這是現代化的,我們重實質不重形式。

      我對學生,現在你們同學有很多都認識,悟字輩十幾個人都過去了。他們過去,修學比你們諸位還要辛苦。我是規定他們在五年之內,今年是二00一年,到二00五年要完成八門功課。這八門功課,是我們從前在台灣華藏圖書館訂的。雖然訂了,但是一直都沒有能夠執行。現在他們在山上,完全都要認真去做了。第一部是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你們同學們也有學過的,這個經不長。第二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現在講的這個本子。第三是蕅益大師的《彌陀要解》。第四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。佛經有四門。另外儒家選了兩門,一門是《四書》,一門是《了凡四訓》,我們把《了凡四訓》列入儒家。還有一個是道家的《太上感應篇》。這七門功課要背,完全能夠背誦,要能講。講的方式跟你們現在培訓班學習的一樣,每一個同學抽籤上來講,所以個個都要充分準備。講完之後,接受同學們的批評,改進。

      第三個,一定要做到。要求把經裡面所說的,變成自己的思想、見解、生活行為,我是這樣要求的。早晚課不做了,用什麼做早晚課?拜佛。早晨起來拜一百五十拜,晚上睡覺之前拜一百五十拜,用拜佛來做早晚課,每天拜三百拜,天天不間斷。拜佛也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除這七門功課之外,你們同學有不少人都知道,我們有兩個貨櫃運到澳洲去了。這兩個貨櫃是什麼?是書籍,裡面絕大多數是中文書籍。這裡面有一套完整的《四庫全書》,還有一套完整的《四庫薈要》,有十套不同版本的《大藏經》,這是大的。

      這些東西運到那裡,你有沒有能力看?你要沒有能力看,這些書放在那裡不就冤枉?所以,如果要有能力看這些文言文,從前李老師講,最低限度要背誦五十篇古文,你就有能力看文言文;如果能背誦一百篇古文,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。所以我又有個要求,要同學們在五年當中背一百篇古文。這個古文是從《古文觀止》裡面選的,我選的,選一百篇,每一個星期兩篇。要能讀,能背誦,也要能講,然後這些書放在山上才有用處,你們才有能力去閱讀。否則堆在那裡,不是一堆廢紙?就供養蛀蟲,那不就太冤枉了嗎?太可惜了。所以,沒有一百篇古文的基礎,你就沒有能力閱讀。一百篇古文是《大藏經》、《四庫全書》的鑰匙,一定要拿到。

      所以我今天要求他們,現在那邊打佛七,昨天那邊同學打電話告訴我,山上這些出家人都下去參加佛七了,我聽了是很不高興。昨天晚上連夜打個電話給悟道:「山上的同學是不是都要參加佛七?」他說沒有必要。我說:「沒有必要,你為什麼放他假?你沒有權力放假,統統叫他回山上念書!」韓館長往生四周年是三月五號,三月五號那一天下山來參加,參加完了就回去,讀書要緊。你要不用功、不讀書,那個紀念是假的。韓館長,實在講,希望你們個個有學問、有智慧、有德行,將來能夠自行化他,這才是真正的紀念,真正的報答。有個時間就放假出來玩玩是不可以的,決定不可以的。

      所以山上我們沒有法會,沒有佛事,什麼活動都沒有,就是叫你在家裡讀書,請了兩個老師,一個教中文,一個教英文。我跟他們講:「今天這個道場,世界第一道場!你的物質生活,我都給你照顧好了,一點心都不煩,就給我念書,除念書之外,什麼都不要幹!」所以到哪裡去找這麼一個環境,真正修學環境?我們為佛法、為眾生、為底下一代,不必多,將來能夠培養三個五個就很難得了。所以現在山上有十幾個人,希望能有三、五個有成就。說個個有成就,那是沒有法子做到的,決定做不到。能夠有五分之一、四分之一成就,就非常可觀,這個成績就很難得。所以「請佛住世」是很不容易,有個安定的環境讓他好好的修學。這些學生將來成就之後,可以利用南昆大的網路傳播,可以對全世界弘法。所以有這麼好的一個教學環境,這麼好的一種弘法工具,我們跟學校建立密切的關係。

      這個小城市長非常之好,我們頭一次見面就話家常,很難得!這市長是女的,她跟我們講,現在年輕人、青少年的問題非常嚴重。圖文巴是個小城,澳洲小城,非常乾淨的一個小城,可以說是沒有污染,但是吸毒的青少年有一萬三千人,這個小城的人數總共只八萬人,實在是很嚴重、很可怕!這個市長的兒子本身也吸毒,她說她花了七、八年的時間才把他救起來,現在完全戒掉了,所以她知道這個事情的苦。所以她全心全力幫助青少年,建立青少年活動中心,提倡正當的娛樂,也邀請一些宗教的傳教師去輔導這些年輕人。我們聽了很歡喜,我也給她承諾,我們佛教每一個星期對青少年輔導一次。英語班同學在那邊,讓這些同學去給這些青少年講講佛法,開導開導他們,勸導他們回頭是岸。這是我們對這個地方應該盡的義務。

      我們看到這個經文,『修菩薩行,積功累德』,這兩句我們不能不認真去做,努力去做。首先要成就自己。自己不能成就,要想幫助別人,佛經上常講:「無有是處。」所以首先要成就自己。成就自己,不發憤、不努力怎麼行?

      我還有個願望,不知道能不能成就?就要求三寶加持了。我想將來在那邊辦一個學校,私立學校。圖文巴私立中學有二十幾所,我想辦一個私立學校,從幼稚園辦到高中,我們一直教下去。我希望小朋友能夠從五、六歲就讀聖賢書。像我們現在耕心園念的《弟子規》、《三字經》,我們準備從幼兒園就開始,傳授儒家、佛家、道家的聖賢教學。如果我們真能得諸佛護念,我想這個事情在那個地方可以做得成功。這個地方的教育非常發達,這個小城四分之一的人從事於教育工作,所以文化水平很高,熱愛教育。所以它是一個很好的讀書修學的環境,我們要好好的來利用。

      這個地方辦好、辦成功了,就會產生影響,我們希望將來發展到其他的地區。政府、學校不肯辦,我們就提倡私人來辦學,用這個方法私人來辦學。我們畢業出去的學生,參加這個地方政府的考試,如果成績比他們好,自自然然就會得到政府的重視。像現前布里斯本的一個土著學校,這是他們私人辦的一個學校,現在這個學校到九年級,我們也希望幫助他提升到十二年級,就是高中。他們是獨立的教學,學生的成績在一般學校之上,品德更好,所以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尊重,這是我們應當要做的。我們出家的同修,如果不是在外面講經弘法,應當走入學校教學,名正言順「佛陀的教育」!我們要把佛教落實在佛陀教育,要提倡,要廣為宣傳,這個樣子才真正是「請佛住世」。

      普賢十願,前面七條是願,後面三條都是迴向:迴向眾生、迴向法界、迴向菩提,這個大家仔細看看,都能夠理解。所以,經典上佛菩薩提示我們修行的綱領,教導我們修行的一個科目,我們應當怎樣去落實?這個科目的內容,就是全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所以普賢菩薩在最後做總結,全經修行的綱領十條,如果你能夠掌握著全經修行的綱領,你對於全經,在行法上來說,修行方法來說,你處處都能見到。

      佛法重在實行,如果能說不能行,連哈爾濱極樂寺往生的修無法師都不如了。修無法師說過:「能說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。」這是他往生前留下來的一句話。一定要做到,認真努力做到,你才會有真正的好處,這個好處就是「德」。你能做是「功」,你做到之後,那個好處就是「德」。「積功累德」這四個字比什麼都重要!菩薩能成佛沒有別的,就是這四個字成就了。無量劫來從無休息,捨己為人。自己修行都是為眾生而不是為自己,學成之後幫助別人。我們早一天學成,別人就早一天得度,早一天得佛法利益;我們晚一天修成,別人就多受一天苦難,多一天迷惑,多造一天業。如果能想到這個地方,自自然然你就會勇猛精進,不敢懈怠。不但出家同修要念茲在茲,在家同修也要認真努力。四眾同修能夠同心協力,正法就能夠久住世間,正法就能夠傳遍世界,幫助一切苦難眾生。這在我們現前是極需要做的。

      從哪裡做起?一定從本身做起。本身要從修心做起,改變思想,改變觀念,要從這裡做。舊的思想、舊的觀念都是為自己,縱然為別人,為別人還是為自己,這就不是真的,這個錯誤觀念一定要把它糾正過來,效法諸佛菩薩念念為眾生,沒有一念為自己。為自己也是為眾生,這就對了。決定沒有嫉妒障礙,全心全力成就別人。然後你就曉得,別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,自他不二;換句話說,障礙別人就是障礙自己。功過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自己要有智慧、要有能力去辨別,然後功夫才會得力。多少人講修行功夫不得力,不得力的原因在哪裡?都搞清楚、搞明白,功夫自然得力了。好,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