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乘無量壽經

    第63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4月4日第十遍啟講《無量壽經》,至2006年3月3日止。包括法會聖眾品,德遵普賢品,大教緣起品,法藏因地品,至心精進品,發大誓願品,必成正覺品,積功累德品,圓滿成就品,皆願作佛品,國界嚴淨品,光明徧照品,壽眾無量品,寶樹徧國品,菩提道場品,堂舍樓觀品,泉池功德品,超世希有品,受用具足品,德風華雨品,寶蓮佛光品,決證極果品,十方佛讚品,及三輩往生品上輩往生章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乘無量壽經  (第六十三集)  1999/9/18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02-034-0063

      今天有一份講義,大家統統都有了?經本還是第十八願,十八願是大願的核心。前面雖然已經跟諸位報告過兩次,許多念佛堂的同修,依舊還有少數人,對於念佛法門還是有疑惑,所以我們必須要將這一願真正的理解。古來的大德有種種說法,到以後祖師們都把它歸於善導大師,以善導大師所說的為準。今天跟諸位介紹,也是古德裡面,許多堅持說這個十念,不是普通的十句佛號,我們把這一段文節錄出來。

      【古注經家,於此願文,亦有異解。】

      就是不同的講法。不同的講法很多,古時候有,現在也有。

      【有云:此是上三品。】

      就是上輩往生的三品,不是對中下根性的人說的。

      【此中十念,是依十法起十念。非是稱名十念。】

      古德有這個說法。什麼叫『依十法起十念』?下面我們就說出來了。

      【所云依十法起十念,指彌勒所問十念。】

      這個經我們在此地講過,就是《大寶積經》裡面的一會,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,也叫做《彌勒菩薩所問經》,它有兩個經題,這個經上彌勒菩薩向世尊請教。

      【具足如是十念,即得往生安養國土。】

      『安養國土』,就是西方極樂世界。

      【凡有十念,何等為十?】

      這下面列出來了,列出這十條,這十條很值得我們做參考。我們學佛一定要有上進心,希望以有生之年,將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真正提高,這是有志氣的人。如果你的標準定得很低,我下品下生就好了,中國諺語所謂「取法乎上,僅得乎中」,你嚮往的是最上乘的,你真正努力修學,可能只得到中輩。如果你把你自己標準定在下輩,可能你就去不了,所以還是標準定得高一點,比較有把握。這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應當要爭取的。其他的事情,這世間法,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沒有什麼好爭執的。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,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業力主宰我們的生死,就非常可怕,也非常可悲。如何能夠把業力轉變成願力?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白來,這一生總算是有真實殊勝的成就了。

      那我們要問,我們能不能把業力轉變成願力?答案是肯定的,決定能轉,而且也不難。怎麼個轉法?要明白道理,你就轉了。原來我們作凡夫的不明,對於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毫無所知,這就叫凡夫,迷惑顛倒。諸佛菩薩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通達明瞭,所以通達明瞭,就是佛菩薩,就是聖人;不通達,不明瞭,就是凡夫,迷惑顛倒。於是我們就明白了,要如何才能通達明瞭?要接受佛陀的教學;換句話說,要聽經,要聞法。你不聽經,不聞法,你怎麼會知道?你要想明瞭,徹底明瞭,除了聽經聞法之外,沒有第二個方法。

      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都是諸佛如來大慈大悲,示現給我們看的。他的這些弟子當中,我們在經上常常念到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弟子。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他們就聽經四十九年,沒有缺課的。一天聽多少時候?大部分的時間是八小時。除了世尊有一些應酬,到處旅行說法,走路我想不會一面走一面講,大概可以不講經了,住下來之後,一定是講經說法。你們想想看,講的人講了四十九年,聽的人聽了四十九年,不疲不厭,所以這些人開悟了,證果了,契入佛的境界;不但六道超越,十法界也超越了。都是在聽經聞法,所以聽經聞法比什麼都重要。佛法是教育,佛法是教學,用現在的話說,多元文化社會教育。六道眾生,不教,他怎麼會覺悟?

      所以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,無論是什麼身分,從事什麼行業,都是以教化為第一樁大事,那是菩薩示現。我們要會學,不會學的時候,就多聽。聽多了,聽懂了,聽明白了,就會學了。會學,就是知道應該怎樣生活,怎樣過日子,怎樣去工作,怎樣處事待人接物,你就全通達了。世間人所講的通情達理,這一句話意思深廣無限。如果在佛法裡面,如來這個層次,通情就是明瞭世出世間法「唯識所變」,識是情;達理,理是自性,「唯心所現」;這四個字,那不是佛法是什麼?《華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?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那是真正搞清楚,徹底搞明白,完全通達了,一絲毫的障礙都沒有了。等而下之,菩薩通達的比二乘要多,二乘通達的比天人要多,天人所通達的比我們要多。怎麼通達的?學,你不好學,如何能通達?

      我們的老林長往生了,他這幾年緣很殊勝,因為身體不好多病,所有一切工作放下了,每天在家裡聽經。我到他家裡面去訪問過,去過兩次,我們此地講經的錄相帶,全部都送給他了。他每天在家裡聽八小時,聽了好幾年,他的心很清淨,信心、願心都堅定了,所以他往生有這麼樣的安詳、這麼自在,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。他預知時至,我聽他兒子講,兩個月之前,他就常常寫八月初七、八月初七,寫了好多個八月初七,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;到他往生那一天剛剛好八月初七,兩個月之前知道的,預知時至。得力於這幾年來,每天八小時聽經,如果沒有這樣長時間的薰習,給諸位說,世緣他總有留戀,總是放不下。聽多了,搞清楚了,搞明白了,萬緣放下,什麼都不聞不問,世間事你們愛怎麼做你們去做,與我無關了。不聞不問,這真放下了。

      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恩德是什麼?就是講經說法。世尊當年在世,沒有領導大眾打個佛七,也沒有領導大眾打個禪七,如果有這個事情,那經典裡大書特書,大事!沒有。我們在經典記載裡面所看到,他老人家一生就是講經說法,將他自己所說的,完全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。那個樣子就是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」,這是他表演的樣子給我們看。釋迦牟尼佛也念阿彌陀佛,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面講得太好了,我們天天念《彌陀經》,沒有看出來,蕅益大師看出來了,釋迦牟尼佛是念佛而成佛的。所以他一生的生活,我們仔細去觀察,確實放下,徹底放下,看破了,大自在。一生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你說他多麼圓滿!佛法裡面講的大圓滿、大自在,他證得了,表演出來給我們看,我們應當要效法,應當要學習。這個地方講的十念,都是佛菩薩果地上的境界,雖然高,我們應當隨分隨力來學習,決定有好處。請看下面經文:

      【一者,於一切眾生,常生慈心。於一切眾生,不毀其行。若毀其行,終不往生。】

      這一段經文什麼意思?大家看了懂不懂?『於一切眾生,常生慈心』,這一句沒有問題。這個意思是說,要以真正的慈悲心對一切眾生。我們能做到嗎?我們見這個人喜歡,對他有慈悲心;那個人討厭,慈悲心就沒有了。如何能在一切眾生境緣當中,把我們的心修成平等慈悲,這很重要,很重要。為什麼?心裡頭還有好惡、還有喜歡、還有討厭,實在說,這個對於往生有障礙。凡夫雖然帶業往生,完全看臨命終時候的緣分。有很多人念佛念一輩子,臨終一個念頭錯,去不了。什麼念頭錯了?恩怨放不下,情愛放不下,兒女子孫放不下,財產放不下。只要有一個念頭放不下,就去不了,統統要放下。但是你怎麼能夠真正自己有把握,臨終時候我會放下?現在放不下不要緊,等臨終時候我會放下。你真有這個把握嗎?現在放不下,臨終的時候真正放下,決定要靠助緣,臨終的時候有善知識提醒你,「想想看快要死了,反正帶不去,算了,放下!」這才能成功。如果沒有善知識提醒你,你還牽掛著,這一生念佛那又空過了,就去不了,所以臨終助念非常非常重要。

      但是這十條如果做到的話,臨終不需要人幫助;不但不需要人幫助,而且決定生死自在,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,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沒妨礙。這十條做到,有這種本事。不但你往生自在,而且往生品位高,決不是生凡聖同居土,或者是方便有餘土,不會生在這兒,決定生實報莊嚴土。你想想看,這個事情我們要不要爭取?所以古來祖師大德有這種說法,也不無道理在,我們應當要爭取的。善導大師說得很多,我們的成就高下,「總在遇緣不同」。我們今天的緣無比的殊勝,特別是這個講堂,可以說是有史以來,未來不敢講,過去是決定沒有的,這個講堂第一殊勝。殊勝在哪裡?天天講《無量壽經》,一天都不空過。如果你們真正喜歡聽經聞法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每天都能夠來聽。聽這一部經,就是跟阿彌陀佛直接溝通、直接的接觸,還有哪個道場比這個更殊勝?講經的道場有,不一定一年到頭講一部經,也不可能這一部經一個星期講七遍。所以自古至今像這樣的講經道場,我想只有這麼一家,找不到第二家。

      所以講經的這些法師們,他們很有進步,我聽了還很歡喜,但是並不滿意。為什麼?還應當用功夫,應當比這個成績更好。你們沒有做到,也就是講經完了之後,沒有能夠互相切磋琢磨,你們少了這個緣;這個緣是有,但是你們放棄了。應當虛心、謙虛向同學們請教,天天改正自己的過失,你們在這個地方住上個一年半載,那還得了?自自然然有不思議的成就。為什麼你們不能發心?因為你們慈悲心不夠,真正愛護一切眾生的心,真正想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幫助一切眾生消災免難,這個心還不夠,沒有看到你付諸於行動。真有這個心,你就真幹了,真精進,真發憤!

      下面這一句不好懂,『於一切眾生,不毀其行』。一切眾生所修行不相同,在佛門裡面八萬四千法門,我們修淨土,人家修禪宗,那個修密,一定要叫他放棄,放棄禪、放棄密來念佛,這叫「毀其行」。這講我們佛門裡面,如果超越這個範圍就更大。現在社會有很多回教徒、印度教徒、基督教徒,新加坡就有九個宗教,如果叫他們統統放棄他們所信仰的,都來念佛,這叫「毀其行」。諸佛如來不是這樣的,諸佛如來只教他破迷開悟,無論你修的是什麼法門,無論你從事哪一個行業,這裡顯示出佛教真的是現代人所講的多元文化。每一個宗教都好,每一個宗教都善,每一個宗教都作佛,都作菩薩,這就對了。

      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得太清楚,勝熱婆羅門你們在經上去查,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叫他放棄婆羅門教,來跟我學佛,有沒有?你們去找,看能不能找得出這一句經文?遍行外道,你們去看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叫他放棄外道?我們在這裡要懂得,這才是真正覺悟。看到人念佛,好歡喜;看到人家學別的宗教,愁眉苦臉,不通,不是佛菩薩。你那個佛教,現在有一個名詞「人間佛教」,不是真正的佛教,不是十法界的佛教,不是一真法界的佛教,你是人間佛教。人間佛教學得好怎麼樣?來生輪迴還當人,學得再好,來生還作人。這個一投胎,一轉生,就迷惑了,來生作人還能不能繼續學佛?難說,太難太難了!

      所以佛法是盡虛空、遍法界的,佛法是十法界的。佛家有一句話,大家也聽得耳熟,可是你沒有能夠覺悟到,「佛法在世間,不壞世間法」,你聽過嗎?就是這個意思。所以佛法是多元的,佛法不是一元的。連現在納丹總統都知道,我很佩服他,他說佛法重實質,不重形式。形式就是「一切眾生之行」,那是形式。在佛門裡面,每一個宗派有不同的形式;在整個社會,各個宗教有不同的形式;形式不要緊,要緊的是你要覺悟。佛教是教人破迷開悟的,所以要不要「毀其行」?不需要。你「毀其行」,豈不是找麻煩?

      諸位都知道,佛教裡頭有個很特別的宗派:密宗。密宗裡面跟鬼神往來非常密切,教下往來少了,不跟這些鬼神往來。密宗跟鬼神往來非常密切,什麼原因?密宗起源從哪裡來的?起源就是有一類眾生喜歡祭拜鬼神,釋迦牟尼佛隨其所好,沒有改變他,把你崇拜這些鬼神,給你說明他們特別表法的義趣,你這一下就開悟了。繼續還拜,從前拜是迷信,現在拜是開悟了。以前是迷信、是宗教,現在是作佛、作菩薩了。這個高明到了極處,「不壞世間相」,成就你究竟圓滿的智慧。顯示出社會多采多姿,共存共榮,這還是世間人的見識。

      佛法是什麼?多采多姿原來是一體,你懂得嗎?真的是一體,譬如說我們一個人,這一個人是一個一體,手跟腳不同,眼睛跟耳朵不同。如果要「毀其相」,眼睛不錯,統統都是眼睛,那行嗎?這可以嗎?手不錯,腳也變成手,腦袋也變成手,成什麼話?你要「毀其行」,要跟我一樣,那不就變成這種現象嗎?這叫大錯特錯!各個器官不相同,各個細胞不相同,它是一個生命共同體,它是一體,所以它是多采多姿,各有各的功用,只要覺悟就行了,覺悟就通了。我們常講血氣通了,經脈通了,你這個人就健康長壽。如果不通,迷的時候不通,不通互相打架,這個不佩服那個,那個不服這個,這個人要生病。病重,那就非死不可。佛法所說的,就是這麼個道理。真正學佛人,無論看到任何宗教徒,我們都是真誠合掌禮敬,值得我們敬佩,決定不能叫他改變他的信仰,來信我的佛教,佛沒有這個意思。我們這樣做的時候,讓社會大眾也把佛的意思看錯了,以為這是佛的意思,佛沒有這個意思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佛的弟子,各行各業、男女老少,各種不同的信仰,各種不同的宗教。所以佛是教育,佛是教學,佛是幫助你們通達明瞭宇宙人生真相。

      真相,不外三樁事:第一個人與人的真相;第二個人與一切萬物的真相,說我們生活環境,與這些動植物,乃至於與我們居住這個地球,這事實真相要搞清楚,關係要搞清楚;第三個人與天地鬼神的真相,這個要用現在科學家的話來說,就是我們自己與不同空間維次那些眾生、人,真相關係也要搞清楚。淺而言之,我們自己與這個世間種種不同宗教的關係,要搞清楚,這個範圍講得很小,它的本意是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。用佛法來講,十方一切諸佛剎土,跟我們有什麼關係?一體的關係。所以經上說,西方極樂世界是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,跟自己的關係多麼密切!

      一切諸佛如來都是自性佛,都是自性如來,一切諸佛剎土也都是自性土。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自己,你對自己還有好惡,你是迷惑。好比我喜歡這個手指,討厭這個手指,那不就這個樣子嗎?你討厭,能把它割掉嗎?這叫迷惑顛倒。可是眾生,他確實就是這麼迷惑,就是這麼顛倒,這是佛在經上常說「可憐憫者」。可憐的是什麼?可憐沒有人教你,可憐的是你不肯學習。只要你肯學習,佛菩薩就來教你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所以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。你是不是真正覺悟,就從這裡看出來了。

      『若毀其行,終不往生』,這句話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了。為什麼你毀其行,你就不能往生?諸位想一想,你要毀其行,你一定是不覺,覺悟的人不會幹這個事情,只有迷惑的人,才會幹這個事情。你不覺,不覺你還造業,你造業你怎麼能往生?淨宗雖然是殊勝,諸佛讚歎,可以帶業往生,帶業只能帶舊業,不能帶現行。你現在還厭棄跟你所修學不同法門的人,這就是「毀其行」,你決定不能往生。

      說到這個地方,我在香港,聽說有同修跟日本法師學,修淨土,他修的什麼法門?本願法門,本願念佛的法門,不錯!是很好。本願是哪一願?就是第十八願,十念必生。所以他也不要看經,不要讀經,四十八願裡其他四十七願都不要了,只要這第十八願,十念必生。對於修學其他念佛的人,一律排斥,「你們錯了,我們對了」。看看到底哪個往生?你修的這個本來沒有錯,但是你嫌棄別人,說別人錯了,你要毀別人的行,要別人都跟你學,你不能往生。最初提倡本願念佛的法師,我們不知道他是什麼用心、他是什麼用意,如果對於工作非常繁忙的人,權宜用這個方法,可以。

      十念必生,說老實話,真實的對象只有兩種人。一種上根利智,你一說,他立刻就通達明瞭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,一句彌陀念到底,他決定得生,他心地清淨,萬緣放下。另外一種是下愚之人,但是他有福德,你教他念阿彌陀佛,他不懷疑,他聽話,他也能一句彌陀念到底。像過去諦閑法師念佛的徒弟鍋漏匠,他是屬於下愚,他成功了。念了三年,站著往生,預知時至,沒有病苦,站著走的。除了這兩種人之外,難了,太難太難了!我看現在修本願念佛的這些信徒,迷惑顛倒,對於教理不通,人情世故都不通,處處妨礙別人,貢高我慢,這種人怎麼能往生?阿彌陀佛再慈悲想接你去,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,決定不能容納你。為什麼?煩惱太重,習氣太深。你要到極樂世界,看到極樂世界那麼多大眾,有很多不是修本願念佛的,你還要把他趕走,哪有這種道理?

      所以這些經文,字字句句意思深廣無盡,我們不能夠輕視。今天拿到這個地方跟大家講,希望我們能夠真正得清淨心,真正能夠與普賢行相應,禮敬諸佛。特別是我們今天講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族群,我們同一樣的心尊敬,我們對阿彌陀佛的恭敬,對釋迦世尊的恭敬,對他們的教主同樣的恭敬,決定沒有兩樣。我們對於念佛的同修尊敬,我們對於那些宗教徒也一樣的尊敬,決定沒有分別,這叫修普賢行。換句話說,真正學佛的人,就要在不同的境界、不同的環境當中,我們今天講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,種種不同環境裡面修真誠心,特別是怨親平等。修清淨心,不起分別、不起執著,這修清淨平等心。修覺悟心,跟諸佛菩薩一樣的覺悟,覺而不迷,淨而不染,慈悲心才真正生起來了。所以佛家講的慈悲,的確不是我們一般觀念當中想像的慈悲,佛家的慈悲是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,慈悲裡頭具足這些,才叫真正的慈悲。少了一條,慈悲裡頭就缺了一塊,就不圓滿。再看第二句:

      【二者,於一切眾生,深起悲心。除殘害意。】

      這個一念,實在講,就是《觀經》三福第一條裡面所講的,「慈心不殺」的圓滿。『於一切眾生』,這個經文裡頭我們特別要注意「一切」,一切是盡虛空、遍法界,上是諸佛菩薩,下是阿鼻地獄眾生,造作五逆十惡,為一切大眾嫌棄的眾生,佛菩薩還是用清淨眼觀察,平等心對待,依舊是真誠慈悲去幫助他,不嫌棄。為什麼?他有佛性,他的佛性跟我的佛性是一不是二,這就是同一個生命共同體。他為什麼造作罪業?是他迷惑,情有可原。我們也曾經迷惑過,他墮地獄,我們也曾經在地獄打過滾的,我們希望別人能夠原諒我、幫助我們,我們首先要原諒別人、幫助別人,這才行!

      所以於一切眾生,『深起悲心』。悲是什麼?悲是救苦救難。他有苦難,我們要以甚深憐憫心,救他的苦難。『除殘害意』,殘害一切眾生,殘是殘忍,害是殺害。我們有沒有?真有,有意無意看到一個蚊蟲,一巴掌打死,殘害。廚房裡看到螞蟻,一個手捏死,殘害。天天在幹,常常在幹,哪個人沒有?小朋友無知,現在在都市裡比較少一點,住在農村,我們從前小的時候住農村,小朋友抓什麼?抓蜻蜓來玩,抓蝴蝶來玩,抓小鳥來玩,一直把牠玩死,殘害!這種殘害的意、念頭,無始劫的煩惱習氣,殺生已經養成習慣了,不知不覺就會傷害一切眾生,而且做的真的是非常殘酷。

      到什麼時候,不但沒有傷害眾生的行為,念頭都沒有了?當然這不是普通菩薩,法身大士才能做到。我們今天要學的,傷害眾生的行為決定不能夠再犯,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。如果遇到些小動物要來傷害你,你是不是立刻就要報復?就要把牠殺掉?通常決定是如此。現在學了佛,佛教給我們不可以。蚊子來咬我、來叮我,過去我作蚊子也曾經叮過牠,牠餓了,想吃一點東西,我們就供養牠一餐好了,你那個念頭就轉變過來了。我跟牠結緣,我供養牠,你就不會去殺害牠。說實在的話,凡事都離不開因果,這個蚊子叮我,為什麼不叮他?他沒有欠牠的,我欠牠的。牠來叮我,我正好還債;我要把牠打死,還欠牠一條命,後來還麻煩,我還要去償命。這都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。一切有情眾生,哪一個不貪生怕死?今天我們大,牠小,我們有力量,牠沒有反抗力量。可是風水輪流轉,說不定我們來生的時候,就變成畜生身,甚至於還不如牠,牠那個罪報受完了,可能來生得人身。這樣生生世世恩怨酬償,沒完沒了,這個現象可悲!覺悟的人,在這一生當中還債,了了;來生再遇到的時候,好同參,好道友。過去的恩怨一筆勾消,不再幹了,這真正覺悟。

      諸位一定要曉得,世間一切法,唯有佛法真實。所以古人遇到這個機緣,他什麼都能放下,他要把握著這個機會。這個機緣失掉了,很不容易遇到,開經偈上天天在那裡提醒我們,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。我們今天在此地,好像聽經聞法很容易,在座同修有很多從外國遠道來的,他們能體會到,不容易!尤其從中國來,聽說申請護照非常艱難,還要花這麼高的費用。到這兒來,幹什麼?無非是想聽幾座經而已,他們能珍惜這個緣分。反而天天在此地的,好像無所謂,這太容易了,有什麼希奇?掉以輕心,不知道珍惜。錯過這個緣分之後,以後你後悔就莫及了。縱然現在科技方便,我們有錄相帶流通,你可以去聽;但是在電視機裡頭聽錄相帶,跟現場完全不一樣。許許多多同修都跟我說,跟現場不一樣;現場當然不一樣,我們一般講磁場不相同。諸位踏進居士林這個道場,你的感受就不一樣,講堂跟念佛堂尤其殊勝,這怎麼會相同?

      所以我們明白事實真相,才能真正拔除自己的病根。這個地方十條,每一條、每一句都必須要長時期的聽經、聞法、薰修,你才真正明白。先從現行裡面去斷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。善惡的標準,對眾生有利的是善,對眾生有害的是惡;標準是在眾生那一面,不是在自己這一面。從自身來說,對自己有利的是惡,對自己有害的也是惡。對自己只有惡,沒有善,為什麼?佛說增長我執,增長我執就是大惡。《金剛經》諸位同修都念過,經文記不住,大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都會記得住,佛講了很多遍。佛說「無我相」,你起心動念一切為我,這個我執沒有忘,我執天天在增長。這個東西增長,麻煩可就大了。佛在經上講,六道從哪裡來的?六道就是這麼來的。因為有我執就有六道,如果說無我,無我六道就沒有了,永遠脫離六道輪迴。

      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六道輪迴是妄想、分別、執著變現出來的幻相。四聖法界是妄想、分別,沒有執著,四聖法界的幻相。我們要想把自己境界提升,不再搞六道輪迴了,希望自己成阿羅漢、成辟支佛、成菩薩,你要把四相破掉,真正做到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你才能超越輪迴,你才能到四聖法界。但是不能出十法界,為什麼?你還有「無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」,還有這個念頭,所以你出不了十法界。要想超越十法界,這個念頭也要斷掉,也要放下,那就行了。《金剛經》前半部講「無四相」,後半部講的意思深了,無四見:「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」,就是這個念頭,這一種分別沒有了,這才能超越十法界,證得一真法界。佛這些話,我們聽了,明白了、懂得了,知道這是什麼回事情,然後再肯定佛這些教誨是真實教誨,我們應當修學。佛講的是正法,對我們決定有利益的。

      對一切眾生,不可以有傷害的念頭。對於自己的冤親債主,尤其不可以有這個念頭,為什麼?因為這個念頭,這個冤結解不開,冤家宜解不宜結,不要跟人結怨。如何化解?對冤家更應當關懷他,更應當愛護他,更應當幫助他。人總是有感情的,別人惡意對我,我以善意對人,久而久之,必定受感化。反過來說一樣的,我以惡意對人,人家以善意對我,時間久了,自己慚愧,覺得不好意思,這都是真實的。我學佛比一般人,確實是來得順利一點,這佛法裡講過去生中的善根有關係,實際上在這一生當中,我也受了很多折磨。我在南京念書,同學們都知道,我是很會欺負同學的,看不順眼的,有的時候廣庭大眾之下,就侮辱他。

      我還有一次,記得印象很深刻,學校裡畫圖比賽,我畫了一張畫得第三名,得獎得第三名。我們那個畫圖,那一次題目是寫生,校園寫生,我畫的是什麼人?就畫我那個最討厭的同學,他在那裡畫畫,我就畫他。我那個畫得第三名,所以有些同學說:你畫得不錯,第三名。我說:我畫的跟你們不一樣,你們畫的是靜物,我畫的是動物。你想想看,我是多麼欺負人!我那個同學有涵養,很了不起,不管我對他怎麼樣的時候,他一句話不說,他很有定功。可是在背後他都讚歎我,所以同學傳過來,他對你讚歎,很佩服。我聽了難過,不好意思。我還算不錯,一個學期之後,我跟他道歉,以後我們成好朋友了。

      所以人總會被感化的,我忍辱波羅蜜是從他那裡學來的,以後我遇到人家罵我,我也學他,絕不回口;人家打我,我絕不還手。我很差勁,一個學期差不多四、五個月,我才給人家道歉,這麼長的時間。我遇到這些人的時候,對付他,我那個同學姓白,我用這個方法來對付別人,對方三天就給我道歉,好快。所以可見那些人根性比我利,他三天就能回頭,我要搞三、四個月才回頭。可是我是真回頭,所以我覺得學佛之後,我那個同學是菩薩,度了我。這個煩惱很重很重,是大障礙,凡事不能忍辱。這是我在沒有學佛之前,在學校裡面學會忍辱波羅蜜。

      所以對於殘害眾生的念頭要斷,我們念頭雖然有,斷不了,習氣斷不了,行為一定要斷,決定不可以做。逐漸逐漸把念頭都斷掉,那個時候真正是一片慈悲,我們的自性就現前了。自性是一片慈悲,對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決定是平等的慈悲心。慈是與樂,悲是拔苦。

      【三者,發護法心,不惜生命。於一切法,不生誹謗。】

      這一節裡頭兩個意思,兩個意思是一樁事情。『發護法心,不惜生命』,這個事難。世間護法的人有,我們居士林、淨宗學會護法的人就很多,如果說到不惜生命,那就少了,很難找到一個。可是畢竟還有一個,居士林的佛法才有這麼興旺,哪一個?李木源居士,不惜生命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他有感應,有佛菩薩幫助他,有護法神幫助他,否則這個道場,不可能有今天這個樣子。

      前一段時期,杭州東天目山的齊居士,她們到這邊來參學,向我們會報,她護持東天目山道場的經過。那個人也是不惜生命,所以感動諸佛菩薩、護法龍天幫助她。真的是赤手空拳,一分錢都沒有,居然在短短四年之間,把這個道場恢復起來了,不是諸佛菩薩護持,決定做不到。她有一個很詳細的報告,我們把它做成錄相帶了,我看什麼時候找一個機會,把這個錄相帶放給你們大家看看,你們看了之後幾乎像神話一樣。這個道場是梁武帝時代,寶誌公開山建立的;大家都曉得,寶誌公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再來的,所以這個道場是觀音菩薩道場,歷代出了不少祖師、高僧大德。聽說現在這個山上有佛菩薩、有羅漢、有鬼神,也有畜生,都在這個山上修行。她跟這個山有緣,去護持。

      這個道場有四十多年沒人住,殿堂都倒塌,都成了廢墟。她說她上山之後,看到這個樣子大哭一場,發心,拼命也要把道場建立起來。建道場需要錢,不錯,有些人出一點兒錢。雖然不多,有多少就建多少,慢慢的建。需要木材,當地管山林的不肯給她,一根木材都不肯給她。她回去沒有辦法,在觀音菩薩、韋馱菩薩面前痛哭,「道場是你的,現在怎麼辦?一根木材我都找不到」。她說那一天晚上,大風大雨,聽到外面聲音很大很響,一夜沒有停。到第二天早晨,一開門的時候,許許多多的大樹都躺在她門前面,不知道從哪裡吹來的?自己房子旁邊的樹一根都沒有損壞,其他地方大樹,連根拔到吹到那裡,送給她。她拿這些木材,蓋這些大殿,恢復了,比濟公還要厲害!都是真的,不是假的,所以歡迎諸位同修到天目山去參學。這個錄相帶,我要找時間放給你們大家看,不可思議!她這裡面感應的事情太多太多了,說不盡。

      為什麼她有感應,別人沒有感應?她護法不要命,所以才得護法神的感應。沒有一點私心,沒有為自己,完全為佛法、為眾生,道理就在此地,如果我們護法,裡面還有為自己的念頭,就得不到感應,護法神對你的看待就不一樣。所以我們真正要發心,不惜生命,我們的法命、慧命才能夠得到;生命不重要,慧命重要。所以道場它現在是恢復了,大概第一個彌陀村,在她那裡實現了,現在她的山上住了兩百多人,日夜念佛不間斷。沒有人去講經,我們這邊的錄相帶,他們大概也蒐集了一些,每天定時播放錄相帶,大家一起來聽經。他們有個電視機,山上沒有電,沒有開路。這一次來告訴我,我告訴她:很好,不要開路,不要拉電線上去,用不著找麻煩。看電視怎麼辦?她們自己有一個小型的發電機,就是汽車上引擎的發電機,開電視就把那個發電機打開,發電看電視、聽講經。講完了之後,發電機就關掉,用這個方法,很妙!這是真正修行的道場。我們聽了之後也很感動,非常讚歎,鼓勵她,我們幫助她,她那個地方,真正是一個念佛道場。

      如果心地不誠懇的人,都會被護法神趕下山。齊居士很慈悲,對任何人都很恭敬。裡面有一些鬼神,好像沒那麼大慈悲心,你要不是真心,你在那裡住個兩、三天,就會有麻煩出來了。鬼神會找你麻煩,你決定在那裡住不下去。所以這好!這是鬼神幫助齊居士,清除一些不是真正修行的人,都被祂趕下去,清除掉了。所以這個彌陀村、這個念佛堂,我們要全心全力去擁護它,去幫助它。她能夠不惜生命,我們也不能惜財命,我們生命很重要,還不能夠犧牲,但是我們的財可以幫助她。她是不惜生命,比我們高一個階層,我們不如她。

      『於一切法,不生誹謗』,齊居士做到了,值得我們學習。她真的沒有分別心,真的恭敬。因為在山上太苦了,道場建立之後,就希望有出家人去住,不管你是修禪也好、修密也好,修什麼也好,只要穿上出家衣服,她就把你當作佛菩薩看待,她沒有分別,總希望有出家人住,對出家人非常恭敬,照顧真是無微不至,出家人在那裡享福。不念佛,叫人參禪,叫人念咒,結果都被那些護法神趕下山了。怎麼趕的?她說法師晚上睡覺,早晨起來的時候,不曉得怎麼被人抬到外面水池裡頭了。或者在坐禪的時候,忽然好像被人推倒了,跌得臉青,這裡腫、那裡紫一塊、痛一塊。所以都知道護法神趕他下山,給齊居士講,這個地方我不能住,我明天告假要走了。所以最後現在知道了,不是真正念佛人,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,那個地方都不能住,都會被這些鬼神趕下山,所以肯定那個地方是個念佛道場。

      佛菩薩很慈悲,「不毀其行」,可是鬼神不行,祂看到不順眼。齊居士真做到了,她沒有分別心,不管修什麼法門,她都恭敬供養你,可是鬼神會遷單,會把你趕下去。那邊有一些鬼神,齊居士遇到的,從地獄出來的。這鬼神曾經告訴齊居士,妳初來的時候,我們也討厭妳,也想把妳趕走。可是看看妳,妳的心不壞,沒有為自己,為大眾,所以我們才念頭轉過來,幫助妳。那也是凡夫,不是聖人。所以於一切法,決定不能有毀謗的心。

      不但是佛所說的法不能毀謗,其他宗教裡面所說的法也不能毀謗,我們只可以辨別邪正,用不著毀謗,毀謗就錯了。錯在哪裡?錯在自己的心不清淨,自己的心不平等,自己的心不真誠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,在《壇經》裡面說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。我們還看世間過,那依他那個標準,我們就不是一個真的修道人。這話怎麼講?真修道人只顧修自己的覺正淨,只顧修自己的清淨心、覺悟心、真誠心,一摻雜著世間過,我們的心就不誠、不淨、不平。由此可知,世間有沒有善惡?有;有沒有好惡?有。我們要在這些不平裡面,修平等心,修清淨心,你才是個真的修道人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上說得好,真正修道人只有自己一個,除自己之外,都是善知識,都是諸佛菩薩。那個真正修行的人,叫善財童子。善財童子沒有同學,他心目當中所見到的,都是善知識、都是諸佛菩薩示現教導他的。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有善有惡,男女老少,各行各業,統統都有,善財童子怎麼學法?真修行,歷事鍊心,歷是經歷,所有一切人、所有一切事統統接觸,多看、多聽、多接觸,在這裡頭訓練自己的清淨平等覺,這叫真修行。不是是非善惡都不知道,是非善惡都不知道,那這個人不變成白痴?成佛成了白痴,誰也不願意幹。

      樣樣都清楚,樣樣都明瞭,這是般若智慧。雖然樣樣清楚,樣樣明瞭,他又不分別、不執著,又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才叫真修行。我們凡夫不行,凡夫見色聞聲,樣樣明瞭,起心動念,所以不是真修行。無想天人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他樣樣不曉得,所以也不行,這叫外道。所以難就難在這裡,樣樣清楚,樣樣明瞭,又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才叫真修行,成就自己清淨平等覺。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,就是諸佛如來;換句話說,清淨平等覺就成佛了。

      所以我們在一切法裡面,稍稍生一點分別執著就錯了,毀謗就大錯特錯了,我們要懂得這一層的深義。所以真修行人是一切人都是善人,一切人都是佛菩薩;不但一切人是,一切眾生也都是,蚊蟲螞蟻都是善知識,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給我看的。所以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緣當中,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做種種示現警惕我們,觸動我們的善根,提起我們的警覺,我們要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。修一切善,善的果報現前;造一切惡,惡的果報就不能避免。那一切眾生豈不是諸佛菩薩示現的,豈不是時時刻刻在督促我們、勉勵我們,一心向道。一心向道就是一心向覺,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;又不壞世間法,又不毀眾生行,你說這個多圓滿、多自在!

      所以我們才真正能夠稍稍體會一些,普賢菩薩講的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我們如果沒有這些年經教的薰習,這些經文常常擺在我們的面前,體會不到這個意思,不知道從哪裡學起?所以這麼長的時間薰習,今天才稍稍明白了,原來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就在工作應酬之中,正是古德所謂的,悟了之後「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」。沒悟,怎麼想也想不通,怎麼做也做不到,不知道從哪裡下手。所以明白之後,我們要發心護法,不惜生命。特別是出家的同修,要為法忘軀,我們今天稍稍受一點辛苦,就忍受不住了,道業怎麼能成功?說實在話,我們今天物質生活的條件太富裕了,我們學習的環境,很少地方能跟我們相比,可是我們自己還不能夠真正用功,依舊放逸懈怠,這怎麼說都說不過去。什麼原因?對自己生命太愛惜了,一點虧都不能受,一點苦都受不了,怎麼能成功?

      我在早年修學的環境不如你們,物質條件非常缺乏,你們今天得來的經本太容易了,我們過去念的經本要手抄。我們講經用的經本從哪裡來?刻鋼版。大概你們現在說刻鋼版,已經很少人知道了,油印。我們自己去抄經,自己刻鋼版,聽眾也不多,一、兩百個人,印一兩百份經本。哪有現在這樣好的生活條件?沒有,樣樣都缺乏,可是我們學得很起勁,學得很快樂。學講經那一段日子,沒有一個同學說學講經的時候,他晚上睡覺曾經好好的睡過,沒有。睡覺作夢還在學講經,吃飯真的不知道味道,全部精神都貫注在學習之中。

      初學講經,文化水平很差。我們同學二十多個人,一半小學水平,念過初中的大概有七、八個人。我好像記得念過大學的只有一個,有一個念過專科。一個念過大學,大學可能沒畢業,一半多小學畢業生。李老師教這個班很了不起,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上台講經。怎麼教法?覆講,完全覆講,決定不可以增加自己的意思。你講漏掉的沒有關係,你不可以加,你加是決定不容許的,完全照老師的話講。所以老師先講一遍給我們聽,我們聽了之後,再完全照他的話講。那個時候沒有錄音機,怎麼去記?要靠所有同學。老師講經,我們每一個人都記筆記,我這一句記漏掉了,你那一句記到了。所有同學的筆記拿來,提供給講經的同學,給他去做參考,他拿去整理,寫出一本完整的講稿。他去寫一個完整的講稿,講給我們聽,講給同學聽,講給老師聽。我們聽完之後,每一個同學要批評,最後老師做總評,這第一堂課。然後這些批評,你聽了之後,你就改進,隔一天再上第二堂課。第二堂課還是給同學們講,再批評。第三次,上講台給大眾講。講完之後並不是沒事了,講完之後,老師又召集所有的同學來,做這一次的檢討、改進。這樣學法,所以學得每一個人非常非常辛苦。可是還不錯,沒有一個退心的,都能夠勇猛精進。

      但是能夠維持到今天的人不多,我們二十幾個人當中,維持到現在的恐怕五個都不到。這什麼原因?不能夠離開講台,你才會有成就。如果你有三個月不講,半年不講,三個月不講生疏了,半年不講就不想再講了。所以諸位想想,人才的培養多麼困難。培訓班我們有這麼多同學,將來有幾個有成就的很難說,你要認為每個同學都有成就,不可能的事情。哪個同學有成就?抓住機緣,絕不放棄講台,他決定成就。要自己發心,這就是要發護法心,不捨生命,你才能做到。什麼都可以犧牲,什麼都可以放下,講經不放下,講經這樁事情決定不放棄,天天要幹。沒有人聽,找人,找你認識的人,拜託拜託他來聽;真的是這個樣子,求人來聽。聽了之後,向他請教,多批評,多指教,天天求進步。別人講經一定要去聽,為什麼?才能學。他有哪些地方講得好的,我們可以採取;哪些地方講得不好的,我將來上台要避免,你就學到東西了。

      同時別人講經來聽,結法緣。你們大家都知道我的法緣好,這真的,可以說在我們同一代法師當中,法緣沒有比我殊勝的。什麼原因?我肯結緣。你不跟眾生結緣,這緣從哪裡來?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,要跟眾生結法緣。我曾經跟諸位講過,我到一個寺廟、到一個道場,進去,這是普通禮節要去拜佛三拜。我拜的三拜,許的願,跟你們不一樣。我第一拜,許願跟道場有緣,以後我會到這兒講經;第二拜,許願跟道場住持的法師、常住的法師有緣,他們不會嫌棄我;第三拜,我拜許願跟這個道場所有信徒有緣,我來講經,他們都來聽。我的三拜跟你們三拜不一樣,你們三拜是白拜了,我的三拜是有條件的。人有善願,一定會成就。所以要真有護法心,真有弘法的心,這個緣愈結愈深,我們的弘法愈來愈順利,就這麼回事情。

      今天我們借重科技,把我們的緣擴大了,現場講經,網路立刻就傳播到全世界。同樣在這個世間,什麼地方打開他的電腦,他都能夠收看到,廣結法緣,廣結善緣。生命不要緊,慧命要緊;肉身不要緊,法身要緊;利益自己的不要緊,利益眾生的要緊;常常這樣想,我們才真正能夠發起護法心。我們認真努力修學就是護法,我們學不好,怎麼能夠讓佛法常住世間?怎麼能夠幫助眾生覺悟?這十句沒講完,時間到了,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