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188集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- 11
- 12
- 13
- 14
- 15
- 16
- 17
- 18
- 19
- 20
- 21
- 22
- 23
- 24
- 25
- 26
- 27
- 28
- 29
- 30
- 31
- 32
- 33
- 34
- 35
- 36
- 37
- 38
- 39
- 40
- 41
- 42
- 43
- 44
- 45
- 46
- 47
- 48
- 49
- 50
- 51
- 52
- 53
- 54
- 55
- 56
- 57
- 58
- 59
- 60
- 61
- 62
- 63
- 64
- 65
- 66
- 67
- 68
- 69
- 70
- 71
- 72
- 73
- 74
- 75
- 76
- 77
- 78
- 79
- 80
- 81
- 82
- 83
- 84
- 85
- 86
- 87
- 88
- 89
- 90
- 91
- 92
- 93
- 94
- 95
- 96
- 97
- 98
- 99
- 100
- 101
- 102
- 103
- 104
- 105
- 106
- 107
- 108
- 109
- 110
- 111
- 112
- 113
- 114
- 115
- 116
- 117
- 118
- 119
- 120
- 121
- 122
- 123
- 124
- 125
- 126
- 127
- 128
- 129
- 130
- 131
- 132
- 133
- 134
- 135
- 136
- 137
- 138
- 139
- 140
- 141
- 142
- 143
- 144
- 145
- 146
- 147
- 148
- 149
- 150
- 151
- 152
- 153
- 154
- 155
- 156
- 157
- 158
- 159
- 160
- 161
- 162
- 163
- 164
- 165
- 166
- 167
- 168
- 169
- 170
- 171
- 172
- 173
- 174
- 175
- 176
- 177
- 178
- 179
- 180
- 181
- 182
- 183
- 184
- 185
- 186
- 187
- 188
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4月4日第十遍啟講《無量壽經》,至2006年3月3日止。包括法會聖眾品,德遵普賢品,大教緣起品,法藏因地品,至心精進品,發大誓願品,必成正覺品,積功累德品,圓滿成就品,皆願作佛品,國界嚴淨品,光明徧照品,壽眾無量品,寶樹徧國品,菩提道場品,堂舍樓觀品,泉池功德品,超世希有品,受用具足品,德風華雨品,寶蓮佛光品,決證極果品,十方佛讚品,及三輩往生品上輩往生章。
大乘無量壽經 (第一一一集) 2001/1/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:02-034-0111
請掀開經本《科會》第二十八面,看「酬因感果」這一段。這一科裡面也分兩個小段,第一個小段是「福智」,第二個小段是「感果」。請看經文:
【由成如是諸善根故。所生之處。無量寶藏。自然發應。】
我們先來學習這一段經文。『如是諸善根』,這是指前面經文所說的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這種種善根。善根是能感,感必有應,這是感應道交的道理。世間人,無論是古今中外,無不希求殊勝的果報。為什麼這果報得不到?中國諺語所謂「不如意事常八九」,這一句話很值得我們去反省,為什麼世間會有這麼多不如意的事情?我們再看看這一部經上所講的西方極樂世界,看看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華藏世界,為什麼那個地方的居民是那麼樣的圓滿,真正是百分之百做到心想事成,那又是什麼原因?我們從這些地方去思考、去觀察,才能學到東西。
今天早晨居士林在此地發放度歲金,我看到來參加這個盛會的都是一些弱年老人。佛家所謂「生老病死苦」,我們看到老人確確實實很可憐,政府以及民間慈善團體雖然照顧,總不能盡如人意。別人照顧,這是恩德。我們常常要想想,我們看到這些老人,想到我們自己會老,我們老的時候,將來的遭遇,生活艱難的困苦,會不會像他們一樣?
佛法教我們學習,學習是永遠沒有止境的,真正覺悟的人懂得人生就是學習。從小學到老,有沒有學完?沒有。佛在經典上示現給我們看的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天天學習,三大阿僧祇劫、無量大劫。哪一天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了,我們要問:這個時候要不要學習?還要學習,永遠沒有間斷的學習。他已經成佛,一切都圓滿了,為什麼還要學習?他要裝著學習的樣子給那些沒有成就的人看,道理在此地。在從前,做父母的每天要做出學習的樣子教兒女。教兒女孝順父母,做父母的人自己要孝順父母,讓兒女看,讓他學習。父母在,怎樣奉事,要讓小孩看到;父母不在了,年節的祭祀、慎終追遠,也要教他看,記在心裡。做老師的人,同樣一個道理,天天要做出學習的樣子給學生看。由此可知,學習是永遠沒有間斷的,佛在經典上字字句句都是教我們學習。
這個地方這是總說,我們要學習諸佛菩薩成就一切善根,從這裡學。修善,善還要有根,根能生善法。善的根是什麼?好善之心是根。真正有好善之心,一定就有好善之行。「行」,這是集結功德,集結功德要靠行。善的根,大乘經論上講得很多、講得很廣,我們將所有經論歸納起來,在經典上稱為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中文翻譯「無上菩提心」,這是善根。這一句話很難懂,如果意思不清楚、不明白,對於我們的學習就會造成困難,所以我們將這一句話用現在人容易懂得的詞彙,說之為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這十個字就是經典上所說的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我們要學,這個心是佛心,這個心是我們的真心、是我們的本性。
經論上我們也常常看到,所謂是「佛佛道同」。這個「道」就是存心,過去佛、現在佛、未來佛,三世一切諸佛同一個心,都是這個心,真心。我們學習,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「從根本修」,根本就是真心。世間人,不學佛的人我們就不說了,學佛的人很多,他們也常常讀經,也常常聽講,聽的遍數也多了,為什麼還不肯學?為什麼還改不過來?譬如我們對人不真誠,我們沒有用真心待人,我們沒有用誠意待人,為什麼?我們仔細思量觀察,不外乎是怕吃虧。「別人對我都是虛情假意,我對人真誠,那我不是吃虧了嗎?」這一個錯誤的觀念,害得我們生生世世學佛都不能成就,不但是不能證果,連開悟都沒有做到。
所以古人常常教導我們:「吃虧是福。」吃虧不是禍,吃虧是福,這個話很有味道。肯吃虧的人,肯以真心誠意待人接物。他的福在哪裡?這個經上講,『無量寶藏,自然發應』。你看到這個經文,聽到這個說法,搖搖頭:「恐怕靠不住!」你的疑惑沒有斷掉,唯恐吃虧,因此你的希求就不能兌現;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你求不到。原因在哪裡?剛才說了,「感應道交」,感是要用真誠心才有感,然後才能得到回應。我們的心不真、不誠,說老實話,這個心不清淨、不平等。這樣的心,他也有感,感來的是什麼?感來的是災禍不是福,這正是諸佛菩薩在經論裡面常說的: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。」我們的心想不善。我們的言語沒有離開世尊所講的四種口過,言語不善,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。
細心想一想,反省、檢點我們從早到晚這一天所做的事情,實在說,我們比不上袁了凡。了凡先生每天晚上反省,將這一天他的善記錄下來,惡也記錄下來。善,從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凡是利益眾生、利益社會,是為社會眾生可以做好樣子的,那都是善;如果隨順自己煩惱習氣,不足以為社會大眾做模範的,這是惡。每天記錄下來做一個比較,看看我們是善多還是惡多,然後再仔細觀察,是善的力量大還是惡的力量大,天天在這個地方求改過。所以了凡先生的命運轉過來了,福報也自然現前了。命裡面沒有功名,他得功名。那個時候的功名,考取舉人、考取進士,這是功名,現在的話稱之為「學位」。他命裡頭沒有學位,他得到學位了;命裡面沒有兒女,他也得到兒子;命裡頭短命,他也延長壽命了。他命中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,他活到七十四歲。由此可知,命是自己造的,福是自己求的。我們讀到這一段經文,應該曉得怎樣學習。了凡先生所學習的,還是人天小的果報。我們今天口裡說得是不錯,是要希求成佛作祖無上的果報,但是我們的行誼連了凡居士都不如,我們的果報能現前嗎?
我們要想想,我們到底從哪裡去學?人要真幹!我們在講席裡頭講得太多太多了。首先第一樁大事情要求的,人與人怎麼相處,你先把這一樁事情做好。在家庭裡面,這是我們生活最小的社會,我們如何跟父母相處?如何跟兄弟姊妹相處?夫婦如何相處?子女如何相處?諸位曉得,這叫大學問。然後推廣,如何跟鄰居相處?如何跟街坊相處?如何跟你所認識一切親戚朋友們相處?我們的積功累德,從這個地方才能落實。我們的存心,念念要為別人著想。在家庭裡面,起心動念為父母著想。我做兒女的,為父母著想;做先生的,他為妻子著想;做妻子的,為先生著想;做父母的,為兒女著想;他不為自己,他想別人,這裡面就有功德了。怎麼是功德?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榜樣。
今天許多有學問、有德行的人常常感慨:這個社會家不像家,國不像國。什麼原因造成的?人與人的關係搞壞了,只知道為自己想,不知道為對方想,這是錯誤的根本。所以從一個家庭推廣到外面是社會,為社會、為眾生、為國家、為世界,你的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自自然然就露出來了,你的言語、行為不必去學,自然就能夠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,你的言語行為就是社會大眾的榜樣,社會大眾的模範,我們要從這裡下手。學佛先要把人做好,人與人的關係處好了,再進一步,我們要跟自然環境把關係處好。環境裡面歸納起來,不外乎一切動物、植物、礦物,我們也一樣的用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對待他們,依報隨著正報轉。
無量寶藏為什麼會自然發應?是眾生心行感得的。這個話是真的嗎?真的,一點都不錯。為什麼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:「依報隨著正報轉。」依正是一不是二,這個道理太深了,懂得的人不多,但是它是事實真相。千萬不要認為自然環境跟我們人沒有關係,那就錯了,完全差錯了!自然環境是人心變現出來的。心善,環境善好;心惡,環境就不善。這個道理,確實佛經說得比一般書籍說得多,說得好,說得透徹,唯有我們深入經藏,依教奉行,才能夠體會得,才能夠證驗得。
這些小動物有靈性,我們用真誠的心就能夠跟牠溝通,蚊蟲螞蟻都可以溝通的,真誠心。真誠的標準是什麼?諸位看過《了凡四訓》,《了凡四訓》雲谷禪師有說到,他拿畫符念咒來做比喻:「一念不生謂之誠。」當中夾雜一個妄念,心就不誠。一個妄念都沒有,這個心畫符符靈,念咒咒靈,念佛佛也靈,確實感應道交,當中障礙、阻隔沒有了。我們今天畫符符不靈,念咒咒也不靈,念佛佛也不靈,什麼原因?夾雜著妄念在裡頭。覺明妙行菩薩說得好,「不懷疑,不夾雜,不間斷」,這個話說的是容易,做起來不容易。
因此,古德才給我們說:「念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。」為什麼?經太長,要想不夾雜妄念,難!咒比經短,短時間可以控制自己不起妄念;但是咒跟佛號比,咒還是長。佛號「阿彌陀佛」四個字,「阿彌陀佛」這一句裡頭決定不夾雜妄念,這一句就靈;我們念十句,十句裡頭確實不夾雜妄念,這十句佛號就靈。我們提倡的「十念法」道理就在此地,不必教你念得很多,很多一定夾雜了;希望你每天念的次數多、時間短,時間短裡頭不夾雜,這個功夫就得力了;慢慢的,再把時間加長,這個事情急不得。現在我勸諸位同修一天念九次,你念上三個月、念上半年,你一天念十次、念二十次,這就有進步了。三年之後,你每天能夠念上三十次、四十次,你的功夫不斷在進步,這不是退步,這是好現象。所以著急不得,世出世間法都沒有例外的,「欲速則不達」,要慢慢的來培養。
要想功夫得力,首先要懂得這個世間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不是真實的。《般若經》上教導我們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所以對於身心世界、萬事萬物應當放下。放下不是不做,這一點千萬不要誤會;不為自己,我們要認真努力做。做什麼?幫助別人。學佛要靠緣分,用現在的話來說,要靠機會;緣分就是機會,我們要替初學的同學們製造機會。這個地方建道場,請法師在這邊長年講經,建念佛堂,都是給同學們製造機會。有沒有為自己?沒有,這就對了;為初學製造機會,決定不為自己,這就叫行菩薩道,這叫真正放下。
所以放下的是自己,提起的是別人;幫助別人,這要提起,不能說把幫助別人的事情也放下了,那就錯誤。凡是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的事情,我們要盡心盡力去做;只要盡心盡力,這個事情做成功了,圓滿,做不成功,也圓滿。那是什麼?那是外面的緣分。譬如我們這一次辦培訓班,在去年與中國佛協,我們簽訂一個意向書,幾乎落實了。中國佛協將同學的名單都寄到居士林來,二十五位同學,我們也做了充分的準備,現在他們不能來,我們的功德圓滿了。他們不能來,我們也圓滿。他們要真的來了,我們還要認真教上半年、教上一年,教得有成就才圓滿。現在這當中有一些障礙,他們不來了。不來,我們不需要費這麼多力氣,功德就圓滿了,我們的誠意到了。《楞嚴經》裡面所講的「發意圓成」,我們發這個心,這個意思圓滿成就,就是功德圓滿了。我們不是不認真努力做,機緣不成熟。世出世間的道理都一樣,我們總是全心全力幫助別人,幫助這個社會,絕不考慮自己,這才叫做圓滿功德。
「無量寶藏,自然發應」,這兩句話要用現代的話來說,就是「事事如意」。孔老夫子七十以後入了這個境界,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」,也是這個意思,這是感應道交。我們今天也特別提到,所以諸位要記住,那個心非常重要,念念為眾生。念念為眾生就是為眾生服務,這就是大喜大捨,偈頌裡頭諸位常常念「大喜大捨濟含識」,「含識」是一切有情眾生,要幫助他們。
世間人求財富,我們捨財,捨財才能夠得財富。如果我們捨財的目的是要求得財富,能不能得?能得,得的不多,就好像你做生意買賣,你賺錢,賺的有限;你捨,一定有得。如果你修布施,為一切眾生服務,自己一無所求,你得不得?得到了,得的更大。得多大的福?諸佛菩薩都說不出來,那個福報跟虛空法界相等。為什麼?因為你沒有界限。我有求財的念頭,這個財是個界限,你所得的不能超過這個界限。你無所求,這個果報殊勝。為什麼?沒有界限,沒有界限在佛法裡叫「稱性」。我們捨一塊錢、捨一毛錢,都得稱性的大福報,這個道理懂得的人就不多。
所以我們要修財布施,修法布施,修無畏布施。無畏布施是幫助社會大眾得到平安,這是修無畏布施。離開一切恐怖,得到安穩,凡是這一類的,都叫做無畏布施。由此可知,道場講經說法,勸化大眾,這三種布施統統具足。財施,道場是財力建築成就的,你沒有財力,這個道場不能成就。我們有這樣舒適的道場在一塊學習,這個道場是財布施,道場裡面種種設施都是屬於財布施。我們講經的人,用我們的勞力在此地講兩個小時,這個身體是內財布施。諸位聽眾有沒有修內財布施?有!你在這個地方坐上兩個小時,很認真在這個地方聽講,做這個好樣子給別人大家看,也是財布施,內財布施;我們在這裡所聽的、所看的,這是佛法,這是屬於法布施;法的內容是教導我們遠離一切災害,如何趨向吉福,這是屬於無畏布施。所以一舉三得,都在其中,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要了解這一個事實真相。所以到這個地方來聽兩個小時,你在這裡修的是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三種布施都具足了;自己的心地很清淨,無所希求,這個功德福報無有限量。
為什麼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還有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事情?從這些事實來觀察,我們就能夠省悟過來,我們修積功德的時間太短,隨順煩惱習氣的時間太長了。一個星期七天,一天二十四個小時,七天多少個小時,到這個地方來聽經才兩個小時;七天才修兩個小時,其他時間都是隨順煩惱習氣,所以不如意事還是常八九。如果每天都能修兩個小時,情形就不一樣了。我們在想像當中,有個三年五載,你的境界就轉變了。
我們現在這個時間,還是太短了。那要問:為什麼不提供每天講經的機會,讓我們有較長的時間來薰修?我們是提供了,因為你們有分別、有執著,你不肯來。你們分別執著:「淨空法師講經,我來聽;別人講經,不來聽。」這怎麼行?每天晚上我們有同學們在此地講經,也是講兩個小時。你果然真的想修,天天不間斷,天天來聽經,你一定有所收穫。
我過去講過很多,你們聽年輕法師講經的功德,比聽我講經的功德大。我不是說假話,我句句都講的真話。大在哪裡?你們在培養年輕人;年輕人像個菩提樹樹苗,還沒長成,你每天來聽經,是來給他澆水,給他灌溉,讓他有信心。看到這麼多人來聽:「大概我講得還不錯。」他信心增長了,他更認真努力去學習。如果在講台上看到沒有幾個人:「恐怕我不行!」信心沒有了。你想想看,這個功德多大!這是我們幫助一個講經的法師,成就講經的法師。我們要擁護他,要幫助他,怎麼幫助?來聽他講經。而且一定要他天天有進步,他要沒有進步,我下一次就不來聽了,這個對他是個壓力,不能不認真努力去準備。為什麼?講得不好,聽眾不來了。你們諸位想想,這樣來聽經,你們財、法、無畏三種布施都具足了。積功累德到哪裡去做?到居士林來聽經就行了。
理、事我們都要通達,都要明瞭,能夠協助一個年輕法師成為將來講經的大德,這個功德太大了!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你都不需要念阿彌陀佛,只要想往生,就去了。為什麼?功德太大了,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。我說的話都是真的。有許多同學曾經見過韓館長,韓館長一生護法,她沒有時間念經,她也沒有早晚課。她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的,但是她一心一意護持佛法,幫助年輕人,成就大家學習,弘法利生,她走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她。可見得佛不辜負眾生,而是眾生辜負了佛陀。所以我們對於什麼叫「善根」,要認識清楚,辨別清楚,要認真努力去學習。然後在今生、後世,此界、他方,都能夠得到事事如意,像經上所說「無量寶藏,自然發應」。決不是貪求寶藏,無量寶藏即使現前了,也是利益一切眾生,決不是自己享受,這個道理要懂。
「捨得」,我們得到的立刻要捨,這個功德才圓滿;得到不肯捨,又起了貪心,那就墮落,就往下墮落了。「捨得」第二個意思,是把得到的也要捨掉,你才能得大自在,才能夠得大圓滿。這一段完全是講的感應。我們的心、我們的行為就是感。世間有許多人求佛菩薩、求神明,也很誠心的去禱告、去供養,沒有感應。什麼原因?你有心,你沒有行。一定要有斷惡修善之行,以真誠的心行才能夠得到感應。你沒有行只有心,你只有一半,還缺少一半,感應不能現前,道理在此地。
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:
【或為長者居士。豪姓尊貴。或為剎利國王。轉輪聖帝。或為六欲天主。乃至梵王。】
這講的「感果」。前面說修因,修因就得果報。由此可知,這個世間我們所看到的豪門貴族,都是過去生中修積的善因,他才感得的果報。享受果報的時候,如果不知道繼續修因,果報享盡了,還是要墮落。因此,世出世間的聖賢,無不重視後天的教育,後天的教育可以彌補前世修為之不足,也能夠防範來世的墮落。
我們說到教育,教育比什麼都重要。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宗教教育,前面的三種是人間的福報,宗教教育幫助你提升,從人道提升到天道,佛家說天有二十八層,分為三類: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宗教教育幫助你不斷向上提升。而佛教的教育更是不可思議,它確確實實能幫助我們得到究竟圓滿。佛法在世間,成就世間,絕不危壞世間,決定沒有,它能夠成就世間。
這個地方舉幾個例子。從這些例子裡面,我們能夠舉一反三,知道世間一切得福、得吉利之人,都是有善根的,都是有善業的,所感的殊勝果報。第一個舉『長者』。「長者」,在古印度對於他的年歲、年齡長,他有德行,他有學問,他有地位,他有財富,這些條件統統都具足,這才能稱為長者,長者是對於這一類人的尊稱。《法華玄贊》裡面有幾句話解釋「長者」裡面的含義。第一個是「心平性直」。心平等,這一條很重要,平等心;下面說的性情直爽,這就是講的真誠,決不是以委屈待人接物,是以真誠待人接物。「語實行敦」,言語誠實,離四種語過,行為篤實。年齡,也要有相當的年齡。他有財富,有地位,有名稱,這個名稱得到社會大眾的讚歎。具足這些條件,稱為長者。這些果報都是過去生中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成就的。他修,他得到了,不修怎麼能得到?
我們過去生中沒有修,這個不要緊,現在知道了,認真努力去修,果報也能現前。當然聞法修行愈早愈好,如果太晚了,你所修積的功德可能這一生得不到,要到來生感應才能現前。如果你聞法學佛在三十歲之前,你能夠認真努力,你這一生就會得到,我們講果報通三世,現報。「現報」是這一生修,這一生能夠得到享受。如果四十、五十才聞法,才開始修,果報可能在來世。但是這一生當中有「花報」,也就是我們這一生的晚年,生活一定也能夠改善,決定是有好處的,來生得果報。
第二是『居士』。「居士」,在中國一般講在家修行的通稱,居家學道之士。《法華玄贊十》裡面也有兩句話,對這個稱呼加以解釋:人能夠守道,能夠自得其樂,能夠清心寡欲,積功累德,這是真正稱居士。而不是只著重在形象上,沒有真正去修行,這是我們要懂得的。「居士」跟「長者」也有相通的處所,所以說長者也稱為居士,我們稱為「大居士」、稱「老居士」,那個意思跟「長者」就相近,這在中國一般稱呼裡面。
下面說的『豪姓尊貴』,這四個字也是說兩樁事情。「豪姓」是講貴族。過去帝王時代,家族對於一個人的身分影響很大。像釋迦牟尼佛,他的家族是帝王,他的身分是王子,這就是出身於「豪姓」。「尊貴」是指在社會上有很崇高的地位,這都是指做官的,高官厚爵,他有爵位、有官位,這稱之為尊貴。尊貴下面又舉了幾個例子,舉的是尊貴當中最顯著的,『剎利國王』,「剎利」是豪姓,「國王」是尊貴。古印度階級觀念很深,一直到現在都受到影響。這是印度四個階級裡面的第二種,他們階級最高的是「婆羅門」。
在新加坡,興都教就是古時候的婆羅門。宗教領袖,宗教裡面的傳教師,婆羅門教的傳教師,宗教裡面的修行人,這些人社會地位是最高的。由此可知,古印度跟我們中國相似,崇敬聖賢。帝王雖然高,我們對聖賢的尊重往往超過帝王。在中國孔子、孟子、老子,這些大聖,民間的崇敬超過歷代帝王。古印度對於真正有德行、有學問、有道德的人非常尊敬。第二才是國王,國王是貴族,國家的領導人,所以稱為剎帝利;剎帝利是王族,國王、大臣多半屬於這一個族姓。「國王」容易懂,這是一國的君王,稱之為國王。
在世尊出現的那個時代,跟中國春秋時代相同,國家沒有統一,社會屬於部落的形態,也就是小國林立。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,那個時候中國的幅員北面到黃河流域,南面到珠江流域,這個地區稱之為中原。有多少國家?古書記載有「八百諸侯」,在周朝時候。八百諸侯是八百多個國家。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,大國方圓百里,能夠有一百里的這種疆土就稱之為大國。像新加坡這個地區,在古時候是大國。小國三十里、五十里。所以現在在中國看到許多縣市,古時候的小國。在印度也是如此,印度當時釋迦牟尼佛的父親,也是一個部落的首領。這是屬於這一個種姓的,稱之為剎帝利。
底下講的『轉輪聖帝』,佛經裡面有時候稱為「轉輪王」、「轉輪聖王」,或者稱為「輪王」,都是這個意思。這是人道不是天道,人道裡面福報最大的。佛在經上說,輪王有四種,佛用金、銀、銅、鐵,用這四個字來做比喻,比喻他們福報的大小。最小的「鐵輪王」,鐵輪王統轄一個洲,經上講的南贍部洲,這一個州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地球。我們地球上有沒有出現過輪王?在現代歷史上沒有出現過,還沒有出現有一個人統一整個地球的;如果什麼時候出現一個人統一整個地球,這個人是鐵輪王。如果是「銅輪王」,那就是統治兩個星球,兩個星球以上的。「銀輪王」,統轄的範圍更大了。「金輪王」,佛在經上講,他統治的是四大部洲,用我們現代人的看法,大概是一個太陽系;能夠統治一個太陽系的王,這稱之為金輪王。
所以,在近代有很多傳說,到底是不是真的,始終沒有辦法證實。很多人講的飛碟,我聽到「飛碟」這個名詞,就想到輪王。他為什麼叫輪王?他有「輪寶」。佛經上講他有輪寶。他們這些人福報太大了,寶太多了,寶說不盡,輪寶是其中最殊勝的。輪寶是他的交通工具,他乘這個輪寶,能夠在一晝夜之間,就能夠巡迴太陽系。所以我們想到飛碟是輪,這是他的交通工具,他乘這個交通工具巡察他所管轄的範圍,能在一晝夜的時候,他就統統都看到。應該是這麼回事情,釋迦牟尼佛講的輪寶,大概就是講的飛碟。
這四種王都有這種交通工具,確實,如果在這個地球上要沒有一個快速的飛行工具的話,如何能夠統轄這個星球?必須也能夠在二十四小時,能夠飛行整個星球,你所管轄這個範圍。要是銀輪王,統轄兩、三個星球以上,這個交通工具我們現代的科技還做不到。現在我們這個科技能夠飛行到月球,還不能飛行到其他的行星,還有相當的難度。如果飛碟是真的,我們相信飛碟大概是金輪聖王的輪寶,銀輪聖王的輪寶,他們到這個地方來視察,來看看這邊的環境,這很有可能,所以這是稱之為「轉輪聖帝」。因此我們曉得,凡是乘坐飛行工具的,我們今天講「外星人」,乘坐飛行工具到我們這個地球上來訪問的,都是屬於人道,不是屬於天道。為什麼?天道哪有這麼麻煩!還要搞什麼工具!天道有神通,不需要這些飛行工具。
『六欲天主』,這是欲界天。欲界天最下面是四王天,四王天上面是忉利天,佛在經上講,這兩種天叫「地居天」,它還依大地居住。我們要問,佛說他們居在須彌山,須彌山在哪裡?須彌山絕對不是在這個地球。黃念祖老居士說得很好,他在《大經解》後面有一篇文章,專門來探討這一樁事情。須彌山不在地球上,而地球跟太陽系是圍繞著須彌山轉的。從這個說法,我們中國古時候天文學家講的黃道,今天我們知道,地球是圍繞著銀河系轉,須彌山是不是在銀河系的中心?這個現在科學還沒有辦法探討到這個境界。黃老居士他的看法,須彌山應當是銀河系的中心,應該有一個很大的星球,四王天跟忉利天他們應該住在那個地方。過去有一些人說須彌山是我們地球上最高的喜馬拉雅山,喜馬拉雅山的山頂就是忉利天之所在,須彌山的當中就是四王天之所在。現在我們探險家、登山家,不斷登到最高峰,也沒有看到四大天王,也沒有看到忉利天主。但是天跟人是不同維次空間,我們就很難講了。
我們這個地球確確實實是凡聖同居土,我們凡人見不到聖人,聖人也不跟我們凡人接觸。最明顯的例子,法照法師,唐朝時候人,朝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的道場,大聖竹林寺,這個歷史上有很詳細的記載。悟達國師在四川參訪迦諾迦尊者,阿羅漢的道場,《慈悲三昧水懺》裡面說得很明白。不同維次的空間,不是有特殊的緣分見不到,不能說沒有,也不能一定說有。大乘經論上告訴我們:「非有非無,亦有亦無。」這個話說得是有道理的,這個話裡頭有很深的義理,我們決定不可以把這些話稱之為釋迦牟尼佛模稜兩可的話,那就錯了,你就不解如來真實義。是要我們真正用功,契入這個境界才知道。
另外像餓鬼道、地獄道,跟我們都是不同維次空間的。我們這個地球上有,確實有餓鬼道,也確實有地獄道,中國典籍裡面記載得很多。近代西方人也通過許許多多科學的實驗,證實有鬼道、有地獄道的存在,我們看過不少西方的報導。這是說什麼?說不同維次空間。至於佛在經上講的二十八層天,欲界六層,色界一共有十八天,分成為初禪、二禪、三禪、四禪。四禪非常特殊,如果我們細細去觀察,三禪可以稱為三層,而四禪至少也有三層,可能還會更多。四禪普通的天有三層,另外有一個外道天,無想天,這是跟一般不相同的。除這個之外,還有五不還天,這個決定是不同維次的空間,可能是五個不同維次的空間。由此可知,天道也很複雜。這是講到欲界的六層天。
『乃至梵王』,梵王是色界天,這就把欲界、色界統統都包括了。無色界此地不說了,為什麼?他沒有形相,所以一般就不講了,我們用現代的話說,只有靈;一般人講心靈,只有靈存在,他沒有身體。色界天有身體,他沒有五欲,財色名食睡這個沒有。如果還有財色名食睡的念頭,縱然很淡薄,那都是沒有離開欲,沒有離開五欲。色界天沒有這個概念了,也沒有這些行為,稱之為色界。無色界連身體都不要了,這是我們講的三界裡面真正高級的凡夫,福報大。
所以,欲要是不斷,你就生不到色界。由此可知,財色名食睡五欲,五大類的欲望,這個欲望要是貪著,你決定出不了欲界,你就是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,修成大福報,最高也只能做到欲界的天王,享這個大福報,色界沒有分。色界要怎麼樣?這五種欲斷掉。斷,不是從行為上斷,是從心裡上斷,心極清淨,沒有這五種染污。這五種都是染污,有這五種,心就不清淨,這個離開了,心才得清淨。清淨心,我們把這個水平降到最低,「天心」,色界天的人心。
由此可知,這些東西不是好東西。我們在這個人間需不需要?需要;事上需要,心上不能要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事上隨緣,這個沒有妨礙,心裡頭不能著,心裡頭有絲毫貪著,就成了妨礙,我們要懂這個道理。特別是諸佛菩薩的示現,示現不一定示現出家,《華嚴經》上好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這五十三位善知識,他們的身分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我們從他們行業上看,他們五欲六塵享受很自在、很圓滿,心裡頭絲毫沒有執著,決定沒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是菩薩示現的,為我們證明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。由此可知,我們的障礙到底出在哪裡?出在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我們生生世世修學佛法不能成就,就被這個害了。原因找到了,要把原因消除。
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,到底用什麼態度才正確?佛教導我們: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」這兩句話意思就是告訴我們,隨緣而不攀緣就正確了。「隨緣」是恆順眾生。什麼叫「攀緣」?心裡面起分別、執著就是攀緣,特別是執著。為什麼你會生分別、執著?你不曉得事實真相。事實真相是什麼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他怎麼會有障礙?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所以他沒有障礙,執著就成障礙。我們怎樣把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打掉,這是真功夫。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執著沒有了,放下了,六道輪迴就沒有了;分別沒有了,十法界就沒有了,四聖法界是從分別裡面變現出來的;妄想沒有了,你就圓成佛道,一真法界裡四十一個菩薩果位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差別沒有了,那個差別是妄想裡面建立的。我們要明白這個總綱領、總原則,然後才知道從哪裡下手,怎麼個修法。末後這一段說得好:
【於諸佛所。尊重供養。未曾間斷。如是功德。說不能盡。】
這是「多生成就」。這一段「上供」諸佛,底下一段「下化」眾生。你看看此地,他們這個善根,累積善根叫「積功累德」,永遠沒有中斷;作長者他不中斷,作居士也不中斷,乃至作國王、轉輪聖王,作天王他還是不中斷,永遠在學習,永遠在提升,這個難得!他何以能有這樣殊勝的機緣?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跟我們說過,諸佛菩薩從無間斷的護念一切眾生,特別是修行人。我們要問:諸佛菩薩從來沒有間斷護持一切眾生,為什麼現在不護持我?
上一次我到馬來西亞,好像是在怡保,遇到一位小乘法師,他非常感嘆的來跟我說:「佛說了,要度盡眾生他才成佛。他都沒有把我度成佛,他怎麼成佛了?」原因在哪裡?不是佛不護念我,不是佛不照顧我,是我不聽話,過在我這邊,不在他那邊。他沒有過失,他常常給我們機會,我們的機會就在眼前,就在周邊。我們怎樣?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還怪佛菩薩,你說這個罪過多大!
如果我們誠心誠意,真的想學,真的好學,你才知道這個機緣處處都是,真像古人所講的「左右逢源」。所以,我們的病根在什麼?不肯好學,日常生活當中,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。佛菩薩在不在我們周邊?在,在也無可奈何。所以我們也要學習這一段經文,『於諸佛所,尊重供養,未曾間斷』。我們要問,這個「諸佛所」,諸佛所在哪裡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過去諸佛、現在諸佛、未來諸佛。《萬佛名經》、《三千佛名經》裡面,佛都給我們介紹了。當然,三世佛無量無邊,世尊也稱說不盡,只不過是舉幾個例子而已;舉例而言,佛一說,就說了一萬二千多尊佛名。
可是諸位要知道,最重要的是未來佛。誰是未來佛?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。我們是不是以對佛的這一份真誠恭敬心,對待一切眾生?我們對於現前情與無情,是不是尊重供養?經文精義在此,這是我們學習的處所。佛在經上說得很好,一切眾生皆是我們自己過去父母、未來諸佛。我們對於一切眾生不尊重,就是對佛不尊重;我們對於一切眾生吝嗇,就是對佛不供養。我們知道尊重供養是大福,我們要想修福到哪裡去修?所以一定要懂得尊重供養。
「未曾間斷」,這一句話重要,永遠不能夠間斷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善財童子之所以能夠一生圓成佛道,他真正得力就這三句。「於諸佛所」,五十三位善知識,那是五十三位諸佛,他告訴我們什麼?我們從早到晚所接觸的一切人事,就是諸佛所。從早到晚你看到一切人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那是諸佛,這裡面這些人,說實話,三世諸佛具足。這其中有過去佛、有現在佛應化來的,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;不是過去、現在諸佛示現的,那統統都是未來佛。我們怎麼會懂得?每天看這個人不順眼,看那個人不高興,天天跟諸佛吵架,天天跟諸佛鬧蹩扭,這怎麼行!哪一生哪一世你才能修成功?你要真正想在這一生成就,沒有別的,所有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如來,我們要用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,「尊重供養」;「未曾間斷」,事上有間斷,心上沒有間斷。對於一切人事物,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個心永遠不間斷,我們這一生決定圓成佛道。
末後說『如是功德,說不能盡』。佛在此地給我們也只是舉例而言,我們要深深體會佛說的義趣,要能體會得到,要能把它變成我們自己思想言行,我們這一生才有殊勝的成就,才真正能夠消除業障,消除災難,也能像諸佛菩薩一樣,契入無礙的法界,這是真正吉祥圓滿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修因。下面的經文,如何將自己修積的功德,與一切大眾共享,這是底下講「下化」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