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72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4年3月9日啟講,2017年11月4日圓滿。

    第四回學習,主要是將《科註》訂正,做成圓滿本子,正式流通。經典所說道理,完全落實在自己身心,收穫就大了。生死自在,想往生真能去得了,想多住幾年不礙事。《印光大師全集》跟會集本,一段一段對照,這個功德無量,對夏蓮公信心不足的人有很大幫助,我也隨喜學習。聞此經者,於無上道永不退轉,至經藏滅盡,此經獨留。奉勸後賢,普同信受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七十二集)  2014/7/7  台灣台南極樂寺  檔名:02-041-0072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  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二百九十一頁,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:

      「次列彌勒者,《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》」,這一部經我們過去好像講過三遍,就是《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》。在這部經裡頭彌勒問佛,「若有眾生發十種心,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,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。世尊,何等名為發十種心。由是心故,當得往生彼佛世界?」這段文是《寶積經》裡面「發勝志樂會」的經文。《寶積經》是一次大的活動,在這個活動的時間很長,佛講了很多經,也講了《無量壽經》。世尊在世講經教學三百餘會,像這種大會比較少有,這個大會要開好多年才能圓滿。通常小的會,最小的,是有一些人遇到佛,向佛請教一、二樁事情,佛就去給他解答,這經文很短,只有幾百個字。這樣的情形很多,我們能夠想像得到。釋迦牟尼佛沒有道場,都是在樹林裡頭,我們講森林裡面,樹下一宿,日中一食。常隨弟子是跟世尊跟一輩子,不離開的;臨時來的人就很多,到這來親近釋迦牟尼佛,三天五天、一個月半個月的,太多了。這些沒有記在經典裡,經典裡面記載的常隨眾。這個大會,參加大會的出家、在家有兩萬多人,這個裡面可能也包括在家居士,肯定有。因為在第二品裡頭「德遵普賢」,世尊為我們舉了十六位尊者,這十六位法身大士等覺菩薩全是在家的,出家的菩薩只有這三位,普賢、文殊、彌勒。現在我們介紹彌勒。

      彌勒問,何等名為十種心?「十種心」在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,參考資料非常豐富,所以有很多地方我們都省略掉了。這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資料,裡面的名詞術語全都查得很清楚,分量跟黃念老的註解差不多相等,對於修學《無量壽經》帶來很多方便。這段文是從《三藏法數》,「念佛十種心」這一條裡頭,它的出處就是《大寶積經》。前面所引的跟念老所引的相同,「彌勒菩薩白佛言:如佛所說,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,若有眾生,發十種心,隨一一心專念彼佛,是人命終當得往生。」可見得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,時時刻刻都提到。這個括弧裡頭有個小註解,「梵語彌勒,華言慈氏」,我們前面介紹過了。「梵語阿彌陀,華言無量壽」,阿彌陀直接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無量壽,也翻作無量光。釋迦牟尼佛在《彌陀經》上告訴我們的,用無量壽、無量光就完全代表了,壽代表時間,光代表空間,所以遍法界虛空界就用光壽兩個字都代表了,這個名號含義深廣沒有邊際。下面給我們說這十種心,這是「發勝志樂會」裡面所說的。

      第一個,「無損害心」。此地這個十種心很重要,學佛的人,特別是念佛人,為什麼?念佛人在學佛裡頭有特殊的地位,他是阿彌陀佛的學生。而阿彌陀佛在一切諸佛裡面,一切諸佛稱讚阿彌陀佛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,所以地位很特殊,一切諸佛都沒有的。因此彌陀的弟子,一切諸佛都尊重,為什麼?尊重你的老師,連帶也尊重你的學生。我們做彌陀弟子,要替阿彌陀佛爭光,不能給阿彌陀佛抹黑,這十種心就非常重要。頭一個沒有損害心,損人利己,傷害別人,這個心決定不可以有。下面有簡單解釋,「念佛之人,於諸眾生常起大慈之心,不加損害」,像彌勒菩薩一樣,大慈大悲對待一切眾生,「令得快樂,是名無損害心。」我們要常常想到,對一切眾生要幫助他離苦得樂。哪些眾生?不只是我們佛門同學,不只是我們這個國家民族,至少我們的心量要包含整個地球。凡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,我們要一視同仁,像兄弟姐妹一樣,要有這個心,這就是菩薩心腸。這還不夠大,這個擴大,三千大千世界是我們釋迦牟尼佛的教區,這個教區有多大?十億個銀河系。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,一千個銀河系是一個小千世界,再乘上一千是中千世界,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,總共十億個。十億個銀河系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。釋迦牟尼佛在不在?在,不在我們地球,在別的星球上。你想想看,他的教區十億個銀河系,處處他都現身。

      我們這個世間,三千年前,印度一些同學緣成熟了,釋迦牟尼佛應化在印度,住世八十年(我們中國人算虛歲,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圓寂的),為我們表法,表法的意思就是今天所說的,為我們做模範、做榜樣。世尊一生的行誼,充滿了智慧、福德、神通。那是什麼?那是我們的本能,佛所有的每一個眾生都有。他在華嚴會上告訴我們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。教育,教人,教人第一句話,要把教學的目標說出來。佛是我們的老師,他成佛了,告訴我們每個人本來是佛;換句話說,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我們成佛、成菩薩、成阿羅漢。成佛才叫究竟圓滿,目的真正達到了,菩薩跟聲聞、阿羅漢是當中的階段。像我們讀書,讀小學是一個階段,小學再提升讀中學是一個階段,中學再向上提升讀大學。佛教學亦如是,希望我們個個都在大學裡面拿到最高的學位博士學位,博士學位就是佛陀。為什麼?因為你本來是的,你應該要拿到這個學位。佛陀這個學位叫究竟覺,覺而不迷;菩薩雖然覺悟,還沒有圓滿;阿羅漢是剛剛覺悟,他不是凡夫。凡夫不覺,六道凡夫不覺,迷惑顛倒。佛的教學第一個,開始就要幫助我們覺悟,脫離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是迷惑顛倒造成的,覺悟就離開了。六道是一場夢,不是真的,是假的。我們在六道裡頭待的時間太長,無量劫在搞輪迴,煩惱習氣太深了。覺悟,有時候還好像容易,放下很難。佛陀的標準,真正覺悟就真正放下,覺悟而沒有放下,那個覺悟不是真的,真覺悟一定放下;換句話說,有覺,他還有懷疑,不夠透徹。

      諸法實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叫諸法實相。一切諸法從哪裡來的?這個問題很重要,這是科學上最大的一個問題,一個命題,到現在還沒有人攻破。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一切法就是整個宇宙,整個宇宙裡頭的萬事萬物是從我們心想生的。我們聽不懂,我們聽了懷疑,怎麼是我心想生的?真的,一點不假,確實是心想生的。這樁事情,科學在最近的二十年才把這個謎底揭穿,對釋迦牟尼佛佩服得五體投地。你看科學在這個地球上四百年,一代接著一代,一直到最近才真正把什麼叫物質搞清楚了。物質是什麼?心想生的,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講過,現在才發現,原來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。物質是什麼?是念頭波動現象裡面產生的幻覺,這是科學家發現的。科學家這句話解釋得很清楚,跟佛經一樣,可是我們如果沒有科學的修養聽不懂,不知道他在說什麼,學過科學的人一聽就明白。

      物質真的是假的,存不存在?不存在,實實在在不存在,我們是誤以為它存在。它就像電視屏幕裡頭的畫面一樣,畫面有沒有?不能說它沒有,也不能說它真有。你要說它沒有,看到有,我們六根能攀緣得到,眼能見到,耳能聽到,鼻可以聞到,身可以接觸到,怎麼會沒有?不知道能接觸的身,能夠起心動念的心,跟外面所有六塵的對象,全都是假的,統統是念頭在高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。這個頻率高到什麼程度?現在我們計算的單位用秒,一秒鐘它的波動(就是生滅)有多少次?彌勒菩薩告訴我們,二千一百兆次。諸位要知道,過去電影,過去電影原理是動畫,動畫的頻率多高?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。我們用攝影機來拍攝電影,這是從前的,現在用數碼,以前是用膠捲,這個膠捲的速度,在放映機裡面轉變的速度,是一秒鐘二十四次。原理是鏡頭打開,這一張幻燈片打在銀幕上,鏡頭再關起來,馬上換一張,再開鏡頭是第二張,一張一張是這麼放法的。一秒鐘二十四張,我們在銀幕上看到好像煞有其事的樣子,被欺騙了。它張張是獨立的,沒有兩張是相同的。我們的念頭是如此,每一個念頭都是獨立的,絕對沒有兩個念頭是相同,這個道理要懂。我們看我們的面孔、我們的身體狀況,好像前一秒鐘跟後一秒鐘一樣的?對,你看這局部一點點,你要看整個地球不一樣,我們這裡白天,那邊是晚上,它不一樣。再看整個宇宙更不一樣,我們的念頭一動,這個畫面是全宇宙。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,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了證明。六祖大師明心見性,告訴我們,最後一句告訴我們,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釋迦牟尼佛所證得的,惠能大師也證得了。自性能生能現,萬法是所生所現。能生能現的自性是真的,為什麼?它不生不滅。所生一切的現象統統是生滅法,不管是心法、是色法,就是物質現象、精神現象、自然現象全都是生滅法。生滅法是假的,不生不滅是真的。我們對於不生不滅這一面完全迷了,它在我們面前,我們完全不能覺察;對於所生所現的這個生滅法我們非常重視它,我們以為它是真的,這叫迷,這叫錯了。

      諸佛菩薩用真心,我們用妄心。真心所說的東西是真的,譬如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的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這是真的,是性德,性德是永恆不變的。「父子有親」,這個親愛沒有任何條件的,是真的。「長幼有序」,這是性德,說明性德是有秩序的,它不亂,它有規矩。這都是自然的,不是哪個創造,不是哪個發明。四維八德是自然的,在佛法講的三皈五戒、十善業道自然的。自然我們稱為道,遵守自然我們稱之為德。現在道沒有人知道,全迷了,真正知道的人走了,於是我們的思想、我們的言行跟性德完全相違背。相違背這就不是德,是什麼?佛法叫它做業,叫造業。業有善惡,善業感得的三善道,惡業感得的是三惡道。換句話說,業就是輪迴的由來,六道輪迴是我們的業力變現出來的。它有沒有?沒有,假的。真正修學大乘的人,對於什麼是真假,他有個概念。一般人你給他說,他沒有這個概念,他不知道什麼叫真、什麼叫假。凡是佛法裡說假的,就是根本不存在;真的,永恆不變。我們常常用電視螢幕在做比喻,絕大多數的同學在電視屏幕上,我們在一起學習;再有在電腦裡頭,網路上我們學習。屏幕是真的,它不變,屏幕所現的相是假的,它剎那在變動。電視的頻率,我們剛才講過去這個電影,它一秒鐘二十四張,那麼播電視呢?電視一秒鐘多少張?以前黑白電視,彩色電視一段時期是五十張,比電影速度快一倍,一倍多,電影只有二十四張,它五十張。現在電視、網路是用數碼的,數碼比那個又要快一倍,現在電視的頻率是一秒鐘一百張。我們完全不知道,以為是真的。

      我們不妨用過去的電影放映機做一個實驗,我們看看一秒鐘,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鐘是什麼樣子,可以做實驗。我們把這個電影底片,二十三張抹黑,只留一張,放在放映機裡面,我們在銀幕上看。二十四分之一秒,我們看到什麼?看到了,光閃了一下就沒有了,閃一下就沒有。光裡面有沒有東西?沒有看到,沒有看到光裡面的東西,太快了。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就看不到,只看到一道光,那麼百分之一秒大概連一道光都沒看到,沒有感覺到就過去了,沒有感覺到。現在佛告訴我們,我們這個宇宙的現象,頻率多高?一秒鐘二千一百兆。它就在我們面前,我們一絲毫感覺都沒有,沒有感覺,頻率太快了。這事實真相如果不是今天量子力學家,他們在精密儀器裡面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,現在的科學儀器有這種能力,一千兆分之一秒它能捕捉到,看到宇宙萬法的真相。當然它看得不是很清楚,可是跟佛法所說的愈來愈靠近。所以我們相信,科學現在不斷在進展,二、三十年之後,可能把這個問題真正解決了,那就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,精密儀器可以捕捉到。

      我們看看物質現象、精神現象的真相,精神是念頭,物質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,自性裡頭本來有。惠能大師說得好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就是本來有。所有一切現象不離自性,都是自性本自具足。所以佛講了一句話說,「心外無法」,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的,離開自性一法不立,沒有一法可得。自性有隱現不同,沒有緣的時候它不現相,不現相不是它沒有,本自具足;有緣它現相,現相就是能生萬法。佛法是科學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六十年前我跟方東美先生學的是哲學,老師給我介紹,「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,佛經哲學(講大乘)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」。現在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,大乘經典是全世界科學的最高峰。於是我們總結,我們就曉得,佛法是什麼?大學問,普世的教育。佛法教我們倫理,教我們道德,教給我們因果,我們能夠遵守的話,在這個世間可以享受一生幸福美滿快樂的人生。這是世間法,佛法裡頭世間教育。除這個有高深的教育,再往上提升,讓你了解整個宇宙是怎麼回事,那就是最高的科學、最高的哲學。這是佛法教學的內容,這能不學嗎?真正做個覺悟的人,明白人,佛就是明白人,沒有一樣不知道,沒有一樣不清楚、不明瞭。我們也希望樣樣都清楚,樣樣都明白。這個明白人就叫佛陀、叫菩薩。

      六道確實是迷惑。所以大慈大悲是性德,是每個人心裡統統有的,只是你現在迷了,你不知道整個宇宙一切眾生跟自己什麼關係,不知道,認為跟我沒有關係,菩薩知道、佛知道。慈悲就是愛,為什麼佛說慈悲不說愛?一般人愛裡頭一定有情在裡頭,情是迷,愛是性德。跟迷情攪和在一起不是純愛,佛用慈悲,慈悲是純愛,裡面沒有情執。慈悲所依的是智慧,愛心裡面充滿智慧,沒有痴迷,就叫做慈悲,所以佛法用慈悲不用愛。世間一般宗教裡頭都講愛,神愛世人、上帝愛世人,伊斯蘭的真主確實是仁慈的,翻仁慈翻得好。世間宗教裡面講的愛,實在講也相當偉大,它裡面也有智慧,不過智慧不圓滿,因為它的範圍只講到天道,沒有講到十法界。所以它真的沒有超越六道輪迴,因為它有煩惱,情執是煩惱,沒有把這個放下。佛的慈悲,菩薩的慈悲,是自性裡頭圓滿的流露。佛教我們要把自性的慈悲找出來,那就是真心。

      自性是什麼?我們這部經的經題上有五個字,「清淨平等覺」,這五個字就是性德。自性是清淨的、是平等的,覺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覺是佛,平等是菩薩,清淨是阿羅漢,這部經上統統都有,這個經是究竟圓滿的大經,它圓滿具足。小乘經只講清淨,大乘經只講平等,一乘經則講覺。一乘經只有兩部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。《無量壽》是特別法門,它清淨平等覺全具足,換句話說,世出世間法都在這部經上。分量不多,用途之深廣沒有邊際,這真正的寶,我們要認真學習。深入之後你法喜充滿,你學這個東西會上癮,上癮之後欲罷不能,一天不睡覺可以、不吃飯可以,不讀這部經、不學習這部經不行,它有這麼大的攝受力。我們同學當中有沒有這種人?有,不多,有好幾個,我看出來。

      所以第一個,決定不能有損害眾生的心,損害有精神、物質兩方面,都不可以。彌勒菩薩問的十種心,世尊教給他的,頭一個就是無損害。念佛的人常常有損害別人,這在戒律裡頭有殺,殺業,有盜業,有偷盜,這損害,破根本戒。我們常常想著,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這個心好。在七十年代,一九七0年代那個時候,英國湯恩比博士,我們在這個世紀裡頭,真正看到一個真正慈悲的人,愛護地球,愛護地球上所有的眾生。湯恩比博士,他是一九七五年過世,過世的時候是八十五歲。在晚年最後的三、四年當中,他留下的一些著作,他的著作很豐富,最後這個三年的東西,裡面講到這個地球,非常關心地球上的人還能不能夠快樂的生活下去,還是要同歸於滅亡?他說我們二十世紀跟二十一世紀交替,人走到這個岔路口,這有兩條路走哪一條?災難這條路,人為的災難就是核武戰爭,他講的什麼?競爭,競爭升級鬥爭,鬥爭升級就是戰爭,戰爭爆發,整個地球毀滅。他說現在的戰爭跟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的戰爭不一樣,任何一個時代的戰爭,人沒有能力毀滅地球,他說現在有這個能力,有核武、有生化,能夠在短短的三、五天當中把整個地球上的生命消滅掉,太可怕了!

      為了避免這個災難,他希望人要覺悟,頭一個期望的是人類要徹底放下貪婪。能做得到嗎?說得沒錯,大乘佛法講放下貪瞋痴,那就能入佛門;心裡面還有貪瞋痴,是在佛門之外,沒入門。所以他說,他在晚年,把這個世間文化存亡繼絕完全寄託在中國人身上。他一生研究世界文化史,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非常讚歎。中國傳統的文化,從小就教你要愛人。愛從哪裡講起?從父母,父子有親,五倫第一句,親愛,這個親愛是真的,要用這種親愛愛一切眾生。中國人有這個心量,有歷史可以做證明,許許多多,這三千年歷史當中很多小國、小族群跟中國文化融成一體,變成一家人,而且沒有破壞它自己本有的文化,這是他最佩服的。不是我融你,要把你的消滅掉,不是的,你依舊還存在,而且還幫助你發揚光大。他說這西方人沒有的,西方人包容,同化你,他那個文化存在,你的文化要滅亡。不像中國,共存共榮,這是世界上少有的,在中國看到了。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讚歎,希望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文化,中國人文化會帶動全世界各種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宗教,會欣欣向榮,都能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、互相照顧、互助合作,整個地球上會出現太平盛世。非常可惜,湯恩比沒有看到《群書治要》,如果要看到《群書治要》,他一定會說就是這個。二十一世紀的時候,如果大家都學習《群書治要》,這個世界就有救了,不至於遭到毀滅。所以大慈悲心、無損害心比什麼都重要。我們學佛,學大乘,做彌陀弟子,千萬不能缺少,缺少我們對不起阿彌陀佛,因為這十條阿彌陀佛全做到了,彌勒菩薩也做到了。

      第二個,「無逼惱心。念佛之人身心安靜,於諸眾生常起大悲之心,深加愍傷,令得脫苦」,這叫無逼惱心。前面一條是大慈,第二條是大悲。大慈沒有損害人的念頭,大悲不能逼迫人,不能讓人生煩惱,要有憐憫心,這是佛菩薩。你學佛了,還要常常逼迫人,還要叫人生煩惱,你沒有想到冤冤相報,你傷害別人,你會得到傷害的果報。世界,要講得不好聽,說穿了,這世界到底怎麼回事情?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苦世界。佛能幫助我們離苦得樂,我們修這十種心就離苦得樂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愛人者人恆愛之,喜歡幫助別人的人,別人都來幫助你,因果就在眼前。

      第三,「樂守護心」。這個樂念去聲,不念樂,念要,樂是愛好、喜歡。喜歡守護,你看「念佛之人,於佛所說正法,當須不惜身命,守護愛惜」,這叫樂守護心。守護落實在哪裡?落實在自己真正依教修行,這才叫守護。淨宗學會是夏蓮居老居士提倡的,老居士一生沒有能力建立,沒有這個機緣。我第一次到北京去訪問黃念祖老居士,他把這個事情告訴我,囑咐我,希望我在海外各地建立淨宗學會,我答應了他。我們第一個會在溫哥華建立的,加拿大淨宗學會,聽說現在還在。第二個會在聖荷西,美國加州,距離舊金山不遠的一個城市,美國淨宗學會,現在還很興旺,楊一華居士在主持。我寫了個緣起,用非常簡單的方法定了行門五個科目,也就是教你戒律,我們念佛人要守這五個科目。第一個科目是淨業三福,它是淨宗最高的指導原則,佛在《觀無量壽經》上說的,三條。第一條四句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第一條。第一條是佛的普世教育、人天法,我們把它落實在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》。孝親尊師落實在《弟子規》;慈心不殺落實在《感應篇》,道家的《感應篇》;最後一句修十善業,《十善業道經》,我們稱它為儒釋道的三個根,從這個地方奠基礎,要認真學習,要真幹。

      第二福是從第一福的基礎上再向上提升,沒有第一哪來的第二?就像蓋三層樓一樣,沒有第一層就沒有第二層。第二層是小乘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就這三句。三皈是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一時一刻不能離開。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皈依老師章嘉大師,章嘉大師告訴我,三皈就像我們在台灣,那個時候從台北到高雄坐火車,這三皈是什麼?就是火車票,你有這張票才能上車,而且時時保留著,路上要查票,不能丟掉,到達站後這票要交回去。他說三皈依就像這張票一樣,時時刻刻不能離開,離開你就不是佛弟子。佛是什麼?佛是覺悟,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,意思要懂,佛就保佑你,你覺悟就不迷惑。皈依法,法是什麼?法是戒律、禪定、經教,一而三,三而一,你看每部經裡頭都有戒定慧。有戒,我們知道怎麼做,不能沒有戒律。《無量壽經》講戒律很多,專講戒律,三十二到三十七品,六品經專講戒律,細說五戒十善,知道該怎麼做法。禪是清淨心,也教你,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要用什麼心。禪是真心,要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,不能用妄心,用妄心就錯了。僧是清淨的意思,六根清淨,一塵不染。對待僧要恭敬,他對我們有恩德。為什麼?他提醒我們,我們看到出家人的樣子,馬上就回光返照,我要六根清淨,一塵不染。他穿上這個衣服,剃了頭,表法的。看到佛像就想到覺而不迷;看到經典就想到法,正而不邪;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清淨,淨而不染。所以住世三寶對我們管用,要沒有這個,沒有人提醒我們,我們會常常忘掉;有這三寶,常常在我們面前,時時刻刻提醒,這就是功德。

      海賢老和尚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,念到明心見性,念到大徹大悟,給學佛人在這個大時代做出最好的榜樣。這個人,雖然他不認識字,戒定慧三學他達到了圓滿,他開悟了。許多事跡一般人不知道,偶爾現一現,有人把它記住了,平常小的沒有人記,就傳不下來。裡面我們明顯的記了兩樁事情,一個是水溝,天氣旱,乾旱,很久了,他帶著大家清理水溝。別人也不好意思問他,乾旱成這個樣子,修這水溝幹什麼?第二天就下了傾盆大雨,下了幾個小時,水溝統統清好,水都流了,每個房間裡沒有進水,所以有人說他有神通。還有人家燒稻草,煙薰到身上,他們正在那裡讀經,老和尚不認識字,老和尚沒有讀經,有幾個出家人在讀經,感到煙薰得嗆的。他拿了一個塑膠的,大概是塑膠袋子一樣,把它當作扇子,把那個煙搧一搧,那個煙就跑掉了,就沒有了,反過頭溜走了。偶爾現的這些事情,這是被別人抓住了,記下來。我們相信,像這些事情在日常生活當中常有,你沒有注意到。感應不可思議。所以守護要護自己的境界,要護自己的禪心,心只要淨就生智慧。清淨心生智慧,平等心生智慧,終極的目標大徹大悟,就是覺,這要守護。

      第四,「無執著心。念佛之人,常以智慧觀察於一切法,不生執著,是名無執著心。」執著,大小乘經裡面叫它做見思煩惱,見是看錯了,思是想錯了。見思煩惱,世尊為了方便教學,把它分為十條,五種見惑、五種思惑。見惑的五種,第一個身見,執著身是我。哪一個人不執著身是我?哪一個人不愛惜這個身體?愛惜身體怎麼辦?能把這個身體保住嗎?保不住。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好,人有命,醫生能醫病不能醫命,你壽命到了,醫生對你無可奈何,為什麼?壽命到了。我這次到台灣來,我住在香港,鄰居有一個同年的老先生,香港人。這個老先生大家看不出來,他懂好幾國的語言,年輕的時候,世界幾乎他都遊歷到了,有語言天才,八十八歲。我這次來的時候,我上車,他送我上車。前幾天聽說過世了,我都很想念他,人命無常。他的夫人還在,老夫妻每天早晨出來散步,我們一定會碰頭。人有命,有業障。怎樣保重身體?身體是物質現象,前面我們說過,物質從哪來的,從念頭來的,從心想生。換句話說,我們的心想要好,心都是想好的,都是想善的,純淨純善,身體當然沒事情,我們縱然帶著病毒的細胞都能恢復正常。

      心地重要,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重要。海賢老和尚活了一百一十二歲,他吃的是什麼?他用的是什麼?住在一個是破廟,小廟,小瓦房,那個送給人,人家都不要的。在非常偏僻的地方,沒有人去燒香,沒有香火。沒有供養,沒有收入,人都不去,靠什麼生活?靠耕種。寺廟附近有很多地是沒有主的,他去開荒,開出來種糧食、種蔬菜、種水果。他有體力,精神又好,頭腦靈活,一百一十二歲的身體跟年輕人沒有兩樣。他還爬樹,到樹上去摘柿子,水果樹,水果熟了上樹去摘,一百一十二歲幹這個事情。往生的那一天,他是晚上往生的,白天從早到晚在菜園裡面工作,幹了一天,拔草、澆水、整地,晚上走了,他預知時至。有人告訴他,他的老朋友、老同參跟他講,你要走的時候我替你助念。他告訴人家,不要,不要助念,助念不牢靠,我自己念佛,自己往生。他真的是自己念佛,走的這天晚上跟平常不一樣,敲引磬念佛,平常念佛的時候不敲引磬,臨走這天晚上敲引磬念佛。別人很大意,沒有注意到,老和尚還在那裡拜佛,他們就睡覺去了。到第二天早晨做了早課,看老和尚房間裡面燈是亮的,老和尚房間從來燈都不開的,這個晚上亮的,進去看,走了。一點都不麻煩人,什麼事情都自己幹,一百一十二歲。

      所以不能執著,一定要心地清淨平等善良。最理想的就是一句佛號,我們求什麼?求往生極樂世界。在這個世間決定不要去爭、不要去求,於人無爭,跟什麼人都好處;於世無求,對什麼人都沒有利害關係,我無求。你求的我不求,我不妨礙你,你爭的我不爭,我不要,跟什麼人都相親相愛、都和睦相處,沒有利害關係。跟學佛的人往來,只有好處沒壞處,學佛的人不欺騙人。所以不能執著這個身,知道身不是我,身是我所有的,像衣服一樣,這我所有的,你要我可以給你,用得不好使了可以換一個,身體可以常常換。身是生滅,我是不生不滅,這個得認識清楚,我們就不會過分重視。過分重視很苦,你也照顧不了,因為你有個命在,命主宰,不是我們自己可以主宰的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什麼是最健康的?念佛是最健康的。海賢可以給我們做證明,這個小廟,他的媽媽可以給我們做證明,他的師弟海慶法師也可以給我們做證明,一生過著清苦的生活,但是精神生活非常快樂,精神生活的豐富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。

      見惑,第一個身見,第二個邊見,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對立。我們不跟人對立,不跟事對立,不跟一切法對立,沒有對立。見取見、戒取見,這兩個合起來,我們常講的成見,就是自以為是。很多人都有這個煩惱,總認為自己想的是對的,別人想的是錯誤的,這個要放下。能夠放下自己的成見,採取別人的意見,人家歡喜;縱然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,態度上要緩和。我們以自以為是、傲慢的態度對人,不知不覺得罪多少人。你在有權有勢的時候,人家不敢對你怎麼樣,你的權勢失掉之後沒有人理你,那個時候你就知道苦。這種情形在社會上,只要細心,處處能看得到,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。再一個就是邪見,錯誤的見解,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在邪見包括了。

      這五種錯誤見解斷掉,證須陀洹果,你是真正佛弟子,小學一年級,須陀洹果。須陀洹,那就是聖人,不是凡夫,他雖然沒有出六道,他在六道裡頭有一定的期限,人間天上七次往來他證阿羅漢,他就脫離六道輪迴,不能小看他。神通,本能恢復兩種,六種神通他有兩種,有天眼通、天耳通,我們一般人看不見的他能看見,他能看到天神,他能看到鬼神,我們看不見;他有天耳通。提升到二果,就又有兩種神通出現,他心通,別人心裡想什麼他知道;宿命通,自己過去世再過去世,二果聖人應該知道幾十世,甚至一百多世以前的他都知道。阿羅漢能知道五百世,所以在二果聖人的話,幾十世是沒有問題的。到三果就有神足通,神足是變化,能分身。能分身、能變化,到什麼地方去不需要交通工具,他意念想到哪裡,他身體就到哪裡,他有這個能力。第四果阿羅漢有漏盡通,漏盡就是六道裡面煩惱斷乾淨,超越六道輪迴。小乘是這六種神通都得到的時候是四果羅漢,但是從二果以上要斷思惑,就是思想,錯誤的想法,初果完全斷見惑。思惑有五種,貪瞋痴慢疑,五毒,這五種斷不了,六道出不去。貪、瞋恚、愚痴、傲慢、懷疑,對聖教的懷疑,對倫理道德的懷疑,這五個字不好。見思煩惱統統斷盡了出六道輪迴,這裡頭五個字有一個就出不了六道。念佛人用什麼方法?用一句佛號,把這些東西統統放下。念佛的心裡不夾雜貪瞋痴慢疑,不夾雜前面講的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,這十條完全沒有,才能脫離六道。念佛人有一個好處,自己沒有能力斷,阿彌陀佛佛力加持你,能幫助你斷掉,在往生這剎那之間,這些念頭都不會起來,不會干擾你,你平平安安往生到極樂世界。

      第五個是「起淨意心。念佛之人,能離世間雜染之法,復於利養等事常生知足之心,是名起淨意心。」這個淨意心就是清淨心。清淨心怎麼樣才能得來?第一個,妄念放下,雜念放下,出家人對於別人恭敬的利養也要放下。如果不放下就不能往生,就不能超越六道,一定要放下。無論多少統統放下,放下好!輾轉布施,愈施愈多,這是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的。他幫助我改造命運,叫我發心,希望我出家學釋迦牟尼佛,我完全聽話。我沒有壽命,壽命只有四十五歲,真的,一點都不假,四十五歲以後的壽命是佛給我的。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建道場,我這一生也沒有這個緣分,好在釋迦牟尼佛是榜樣,所以沒有退心。晚年,我真正做的這樁事情是在斯里蘭卡建了一所大學,佛教大學,在馬來西亞建一個漢學院,跟印尼回教大學漢學系跟四庫圖書館,這是我協助它,都是好事情。

      其實漢學,台灣的同學應當要發心,對國家民族做出最大的貢獻。漢學不僅我們自己需要,全世界人都需要。我們也做了個小小實驗,在這個實驗裡面讓我們生起信心。這個實驗,十年前我在新加坡團結新加坡九個宗教,我讀他們的經典,節錄神聖、先知他們的語錄,編成一個小冊子,《世界宗教是一家》。我原先還以為這樁事情還要跟很多宗教來辯論,結果幾十年來一次都沒有,大家看到都歡喜。這兩年我們努力在做《群書治要》,馬來西亞兩位首相急著要看,所以我就想出《360》,用這個方式。第一本出來之後翻成英語,我們在聯合國分送給每一個國家的大使代表,它有一百九十五個單位,每個人看到都歡喜,都非常受感動。我告訴大家,人類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,從修身到世界和諧的那種智慧、理念、方法、經驗,都在這一部書裡頭,不能不學習。每個人看到都有感覺相見恨晚,好現象。國內現在真正在提倡,復興中國傳統文化。早年間老總統是提出了,但是沒有實現,只是提出口號而已,沒真幹。現在大陸上四十多個大學,包括北大、清華、上海的復旦,著名的大學,四十多個大學聯合起來,要學習傳統文化,我相信這個很快會影響到全國,好事情!我們要不認真努力去學習,將來會落在人後面。台灣學習的優點是文字沒有改革,我們還是用正體字,這就方便很多。文字,漢字要學,要學古漢語,要學文言文。過去台灣國語日報編了一套《古今文選》,這套東西好,有注音,有詳細註解,還有每一篇都翻成白話文,做為我們初學奠基是最好的材料,希望真正對國家民族、對世界前途關心的人要注意到,要認真去學習。

      第六,「無忘失心。念佛之人,求生淨土,成佛種智,於一切時念念不捨,是名無忘失心。」這一句其實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,念念不忘無上菩提,心心流入薩婆若海,跟這句的意思完全相同。淨宗是大乘佛法,不是小乘,大乘圓滿的菩提心。

      第七,「無下劣心。念佛之人,常行平等之心,於諸眾生尊重恭敬,不生輕慢」,這叫無下劣心。這一條重要,一定要落實,就是說以平等心待人接物,對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。對事的恭敬是認真,把它做到盡善盡美;對人的恭敬是禮貌,是以真心待人。世出世間法講到最後,就是講到真心跟妄心,妄心對人是六道凡夫,真心待人是佛菩薩。永遠用真心待人,為什麼?因為你是彌陀弟子,彌陀用真心,我們不能不用真心。

      第八,「生決定心。念佛之人,不著世間言論,於無上菩提之道深生正信,畢竟不惑,是名生決定心。」我們學佛的人,修淨土的人,一定要知道,我們這一生走一條路,一個方向,西方極樂世界;終極的目標是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,跟阿彌陀佛學習,希望在極樂世界一生證得無上菩提,我們的願望就圓滿了。所以要知道在這個世間作客,可別當真,這個世間樣樣都是假的,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帶走。能夠帶走的,這一句佛號,對極樂世界堅定的信心、願心可以帶走,其他的統統要放下。

      末後這兩個,第九,「無雜染心。念佛之人修習功行,種諸善根,心常遠離一切雜染煩惱」,這叫無雜染心。也就是說一切人事物,無論是善是惡,都不要放在心上,心不能有雜念、不能有染污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最後,「起隨念心。念佛之人雖觀如來相好,而不生愛著之心,於無念中常念彼佛,是名起隨念心。」這是真的,我們是凡夫,佛在經上講的,阿彌陀佛的報身,身有八萬四千相,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,每一個相、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,這個我們不能想像、無法想像。我們的想像就觀經上常說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種隨形好,八十隨形好也就很難了,比較方便專觀三十二相。三十二相要想到它的因與果,觀相好是修因,希望將來得殊勝的果報。譬如舌相,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,這是好相。他為什麼有這麼好相?生生世世不妄語。說法給人做證明,我不騙你,舌頭伸出來你們看看,你行嗎?三世不妄語,舌頭伸出來舔到鼻尖,三世不妄語,佛是生生世世不妄語。我們要修不妄語的戒,才能得這個相好。三十二相每一個相都有因,修因才能得果報,這是佛的因果教育。所以雖觀相好,不生貪戀,這就對了。如果有愛著之心,就又變成煩惱。海賢老和尚說得很好,一切隨其自然,自然是最好的。我們想要怎樣怎樣不自然,不自然就有缺陷,自然就沒有缺陷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