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淨土大經科註

    第239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4年3月9日啟講,2017年11月4日圓滿。

    第四回學習,主要是將《科註》訂正,做成圓滿本子,正式流通。經典所說道理,完全落實在自己身心,收穫就大了。生死自在,想往生真能去得了,想多住幾年不礙事。《印光大師全集》跟會集本,一段一段對照,這個功德無量,對夏蓮公信心不足的人有很大幫助,我也隨喜學習。聞此經者,於無上道永不退轉,至經藏滅盡,此經獨留。奉勸後賢,普同信受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三九集)  2015/8/23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1-0239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  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五百八十一頁,從第一行看起,「果德圓滿」,從第九品到四十二品,分五大段。第一大段,「丙一、總示成佛時處」,第九品到第十品兩品經,這裡面也分四科。我們看經文,品題:

      【圓滿成就第九】

      念老註解,「第九品,名圓滿成就。以上從第四至第八品,皆顯法藏大士因地願行」,法藏大士就是阿彌陀佛未成佛的前身。彌陀佛因地的大願大行非常值得我們學習,能幫助我們往生,每個往生的人,心同佛、願同佛、行同佛,所以這段經文我們也很細心去學習,得益很多。從這一品開始是說「果德成就」,有因有緣,必定感得有果。這品經的內容有三個,第一個「佛讚法藏因圓果滿」,第二個「阿難啟問」,第三段「世尊正答」。我們看第一個小段,「功德無量」,這是釋迦牟尼佛讚歎。

      【佛告阿難。法藏比丘。修菩薩行。積功累德。無量無邊。】

      末後這兩句話我們要記住,諸佛菩薩無量劫來無不是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,才有這樣的成就。我們如果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一定要記住彌陀的大願大行,至少要把善導大師講的五個最真實的願記住,就是第十二「定成正覺」,語氣是多麼肯定,絲毫懷疑都沒有;第十三「光明無量」,這是智慧;第三句,第十五願「壽命無量」,真佛,光明無量是真土;第十七願「諸佛稱歎」,這是信,我們的信心從哪裡來?諸佛稱讚,不是一尊佛、二尊佛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稱讚,這還能不信嗎?第十八願「十念必生」,這在最近,謝總父親往生,為我們表的法就是十念必生,就在我們眼前,我們看到的。放下萬緣,一心真修,這一生能成就。往生到極樂世界才叫圓滿,不能往生麻煩很大,為什麼?繼續搞輪迴。輪迴是一點把握都沒有,完全隨順業力。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那個果是假的不是真的,善生三善道,惡生三惡道,都不是真的。

      前面開頭這五句經文是讚歎法藏比丘無量功德,『佛告阿難,法藏比丘,修菩薩行,積功累德,無量無邊』。我們要學,要真學。在哪個地方積功累德?在我們日常生活,在工作,在處事待人接物。怎樣積功累德?要練,「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」,這是真正積功累德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一句佛號。大菩薩,他們根塵相接觸的時候不起心、不動念,法身菩薩;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那是權教菩薩,別教裡面的三賢位菩薩;有起心動念、有分別,沒有執著,這是聲聞、緣覺,阿羅漢跟辟支佛,咱們得學這個,這是真的。換句話說,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假的,那是造輪迴業。我們真能夠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個了不得,這是跟阿彌陀佛同德同行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一句佛號希望常常保持而不失掉,學海賢老和尚未曾丟失。

      念老的註解,這一段文不多,文在後面,第一,「世尊總結前文,盛讚法藏比丘修普賢菩薩之大行,積累無量無邊種種功德」。特別提到的,普賢菩薩的大行。我們學,學不到,為什麼學不到?心量太小了。普賢菩薩跟其他菩薩有什麼不一樣?不一樣的就是他的心量太大了,他所想的是遍法界虛空界,起心動念那個念頭的範圍是全宇宙,一個地方都沒有漏掉。我們想想自己,我們起心動念都想自己,頂多再想到你的家庭、你這一家人,這是輪迴業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學佛,佛菩薩包括阿羅漢也不例外,都是想到一切苦難眾生,這個念頭就積累無量功德。為自身著想,這個念頭心量太小了。世界為什麼會這麼亂?大家都是小心量,彼此不能包容,競爭、鬥爭、戰爭全都來了,這是我們今天的社會。

      中國歷代古聖先賢的教誨,都講天下,很少講國家。中國人的心量大,開口閉口天下。古時候,那個時候講天下,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全中國。因為那個時候政治上沒有統一,都是諸侯國,諸侯國推選一個有道德的,給我們做好榜樣的,這個國君尊稱他為天子。夏商周三代,一千八百年,這歷史上可以看到,政治沒統一,文化統一了,教育統一了。所以湯恩比博士,他晚年念念所想的,希望這個世界經歷兩次世界大戰,決定不能有第三次,悲天憫人。為什麼?第三次世界大戰是核武、生化,是把整個地球上的生物統統滅盡,這太殘酷了。所以他就想,如何能夠化解這個災難?唯一的方法就是學周朝。周天子統一天下,不是政治統一也不是軍事統一,不是經濟貿易也不是科學技術,文化統一,這個好。他是一個專門研究世界文化史的,將全世界文化分為二十多種不同的類型。最優秀的,他最讚歎的,中國傳統文化。

      這整個地球上許多國家,有一個統一的政府,世界政府,統一的。這個統一不是政治統一,每個國家都是主權國,不是武力統一,剛才講了,不是經濟貿易也不是科學技術,是文化。文化,首先第一個就是文字,他提倡用中國的漢字文言文。好!這種文字在世界上是最優越的文字,超越時間、空間,不受時空的限制,三千年前中國古聖先賢寫的書本,現在我們能看得懂,沒有把意思錯會,這個東西好。你可以保存你的國語,像現在中國的方言,方言怎麼回事情?就是古時候的國語。但是統一用的是用漢字文言文,那個時候用小篆、文言,這個好,這樣子文化統一了。

     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,宗教統一,非常重要。我們上一次到英國去訪問,看到英國人在團結宗教,我們看到很歡喜。他們要為宗教建一個大道場,這個大道場就是宗教活動中心。所有宗教在一起活動,那就真團結起來了。我們這些年做實驗,我在圖文巴做了這個實驗,建了一個活動中心,送給圖文巴十幾個宗教,他們辦活動都在這個活動中心。中心有每個宗教的辦公室,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教室,教學用小教室,辦大活動的時候用大教室。我在圖文巴只做一個縣市,英國這個很大,英國我看它是全國的,也可能是全世界的,這個非常有意義、有智慧,我非常讚歎。

      宗教團結,我送他們一句話,在英國,我跟他們英國十幾個宗教見面,我贈送他們的,「眾神一體」,每個宗教都有神,一體,「宗教一家,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」。宗教與宗教之間永遠不會發生衝突,因為我們的神是一體,是一個真神,在每個宗教的化身不相同,實際上是一個神。我們看到許多不同宗教的經典,你仔細去看看,內容裡頭十分之七、八是相同的,這就證明眾神一體。不相同的,是因為古時候沒有交通工具,沒有信息,很多人老死不相往來,所以神必須要分很多化身,在每個族群裡面跟他們現同樣的身,就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。神沒有一定的身,沒有一定的形相,這大家都能承認。所以這是好事,非常難得。神聖的這些經典,我們都應該學習,特別是宗教徒。宗教徒裡面神職人員,學自己的經典,也要學別人經典,這樣子完全能夠明瞭,衝突自然就化解了,不可能有衝突,才能給世界帶來永續的安定和諧。

      我們看下面這段經文,科題是「於法自在」。

      【於一切法而得自在。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。】

      這句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,可是很難懂,很難令人接受。我們看念老註解,『於一切法而得自在』,「世尊自稱我為法王,於法自在」,王是比喻,主要的是比喻自在的意思。一個國家國王,他發號施令,人人都必須聽從;別人聽從他的,不自在,他自在。世尊用這個比喻,世尊於一切法,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通達明瞭,沒有障礙,所以說於法自在。「今以此語讚因地之法藏,乃讚歎之極也」,這是念老所說的。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,佛用這句話讚歎,法藏比丘是在因地,沒有成佛之前。這樣的讚歎,讚歎到極處了。一切自在,就是一切無礙,也就是一切圓滿成就。下面看這個,「圓滿成就,融通無礙」,這才自在。

      下面舉例說,「又觀自在菩薩之聖號」,就是觀世音菩薩,也稱觀自在。為什麼稱觀自在?他於一切法通達明瞭,沒障礙。所以觀自在是觀世音菩薩的內證,觀世音是說他慈悲救世,對他事業上來稱,稱觀世音;對他自己功夫上,稱他為觀自在,這樣大家就很明白了。如果沒有真正證得觀自在,怎麼能用觀世音?怎麼有能力去度眾生?必須內自在,外面才能幫助別人。

      下面為我們解釋,「自者,自性也,自心也」。這個心是真心,自性就是真心,人人都有,只要用真心就自在了。世間人,六道眾生用的什麼心?用阿賴耶、用末那、第六意識,這叫三心。中國人所謂的「三心二意」,三心就是阿賴耶、末那、意識;二意,不提阿賴耶,就是意識跟末那。末那是意根,第六是意識,末那執著,意識分別。阿賴耶是資料室,所有一切資料(起心動念),全部這個檔案都在阿賴耶裡頭,阿賴耶是資料庫,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全有記錄,我們自己根本不知道,那邊記錄得很詳細,統統在。不出輪迴,在輪迴裡面捨身受身,就是這個業力牽引,善業引導你生三善道,惡業引導你墮三惡道,非常可怕。

      起心動念自己知不知道?不知道,它太微細了。我們要常常記住,《菩薩處胎經》上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,要記住,要常常用這個來觀照,對我們修學就有很大幫助。「佛問彌勒:心有所念」,凡夫心裡起一個念頭,「幾念幾相識耶?」心有所念,有個念頭,這裡頭有幾念、有幾相?相是色,識就是受想行識。念、相、識合起來,就是《心經》上講的五蘊,五蘊是個單位,是物質現象、精神現象最基本的單位。其實物質跟精神是一體,是不能分的,就是五蘊,五蘊不能分。色是物質現象,是相分;受想行識是精神這部分,受是感受,想是思想,行是相續不斷,識就是個倉庫,它不會丟失的。西方人把它分作兩個,二分法,物質、精神,物理、心理,分作兩個項目來研究,這是錯誤的,物質跟精神是一不是二,決定不能分。

      到最小的,佛經上講的極微色,科學界講中微子,多大?科學家告訴我們,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,體積等於一個電子。電子我們肉眼看不到,原子裡頭有電子,是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那麼小的東西,佛經上講的五蘊,或者叫五陰,都可以。這個東西念念在造業,那個念頭頻率之高,我們也計算了一下,換成秒,一秒鐘這個念頭生滅多少次?每個念頭都是一個業,有果報的,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,單位是兆。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,我們怎麼知道?不但我們不知道,阿羅漢、辟支佛也不知道,權教菩薩不知道。誰知道?佛知道,佛告訴我們,八地以上知道。不是佛一個人見到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這五個位次都看到、都知道,不是假的。我們今天看電視,電視的屏幕一秒鐘是一百次的生滅,就是波動現象一百次。一秒鐘的百分之一我們看不到,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,我們無法想像。這是事實真相,你什麼時候證到八地,你就見到了。

      科學這些報告幫助我們作觀,也就是幫助我們看破,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,可別當真,當真就錯了。什麼是真的?放下是真的。為什麼?放下你就見性。你看,阿羅漢放下見思煩惱,就超越六道輪迴。權教菩薩放下十法界,就證果,是法身菩薩,禪宗講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證果了,他們住實報莊嚴土,叫一真法界。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,晚上看到太空當中無數的星球,全是假的,全是阿賴耶的相分變現出來的。所以科學的報告幫助我們斷疑生信。

      自性重要,惠能大師說得好,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這個宇宙從哪來的?萬物從哪來的?自性所生,自性所現。自性是能生能現,宇宙萬法是所生所現,都不是真的。自性雖然是真的,不生不滅,它沒有現象,痕跡都沒有,在淨宗稱之為常寂光,一片光明。這光明在什麼地方?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是我們的真心;離了妄,你就見到、就證得了。妄是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,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見性。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,學佛了,怎麼樣才叫真學佛?放下妄心用真心,用真心生活,用真心工作,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,活菩薩、真菩薩。有榜樣?有,海賢老和尚就是榜樣。他從二十歲幹起,就一句佛號,師父傳給他的,心裡只有一句佛號,除佛號之外什麼都沒有,全放下。一百一十二歲往生,這句佛號就念了九十二年,一天未曾丟失。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放在心上,好事、壞事都不放在心上,歡喜!完全用真心,用自性清淨心待人接物,見到每個人都是好人。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本來是佛,他現在變成凡夫,那是迷了本性才變成這個樣子,只要他把迷惑顛倒放下,他立刻就成佛。所以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    下面就觀世音菩薩,「觀自在者,了了見性,了了見心也」,這就是明心見性。「是即甚深般若,故能照破五蘊,度一切苦厄」。海賢老和尚一生沒有發過脾氣,沒有跟人紅過臉,你怎麼樣欺負他,打他、罵他、羞辱他,他怎麼樣?他心裡念阿彌陀佛,你罵的這些話,他都沒放在心上,他心上乾乾淨淨的,清淨平等覺;他也不會回你一句話,儘管你罵,罵累了你自然停止。不容易做到,會用心的人做到了,我們不會,我們用妄心,他用真心。用真心的人,你那全是虛妄的、全是假的,我這是真的。真的如如不動,假的剎那變化、剎那生滅。你看一秒鐘已經換了二千二百四十兆個面孔,哪個面孔是你?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如是,一定要知道。

      下面說,說的觀音菩薩,這修行有成就了,「度一切苦厄」,自己先度了,才能幫助別人,「亦即於一切法而得自在」。「是則以自在為因,仍以自在為果。因果同時,不可思議」,這真的,因自在,果自在。我們從海賢和尚身上去看,你能看得出來,他為什麼那麼自在。物質環境,他們是最貧苦的,完全靠自己的勞力,種糧食、種蔬菜、種水果。賢公老和尚非常勤奮,老而不衰。往生的那一天是晚上走的,白天還在菜園裡做了一天,在菜園整地、澆水、拔草,幹了一天,晚上走的。這都是給我們做榜樣,對他做的工作認真負責。他不告訴別人,不希望別人給他助念,他說助念未必可靠,我自己念佛往生就行了,不需要麻煩別人。特別是「因果同時」,這一句講得好。

      「又《會疏》注曰:今言於一切法而得自在,成就世自在王佛之果故也。言一切法者,即四十八願之法也。謂莊嚴淨土法,攝取眾生法,莊嚴法身法等也」。「意謂法藏四十八願悉皆圓滿,願中所攝一切之法悉皆圓融無礙,成就世間自在王佛之果覺,故云一切自在」。《會疏》說得好,這是日本淨宗祖師說的,這些祖師大德在唐朝時候都是善導的學生。法藏比丘,他的老師是世間自在王佛,說他的修行,他在因地,他的老師在果地,因果同時,說明法藏比丘所證得的果德跟老師相同,提升到這麼高的地位。

      「清彭際清居士,於此經文亦有深解。簡錄於下」,簡是簡略,「法藏以無量心,發無量願,起無量行,無不一一稱真如法界」。這幾句值得我們學習,我們的心是有量的,無量的心發不出來。這個世界,社會上為什麼變成這樣的動亂?地球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災變?都是我們心量太小,不能包容,不能包容就發生衝突,衝突就能發生鬥爭,道理在此地。每個人起心動念都為全球人民福祉著想,它什麼事都沒有了。不要太大,你這個心量能包全地球,地球人就有福了;念念不是想我自己,不是想我一家,不是想我一個國家、一個族群,我為全世界著想。湯恩比能做到,這是世間人,他不能說無量心,他是有量的,但是人家那個量是包地球。

      佛菩薩的心是無量的,所以阿彌陀佛的成就,極樂世界包容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苦難眾生。這苦難眾生業障深重,修行不能一生證得,這些人可憐,他建立極樂世界就是為這個,希望這些不能成就的眾生統統到極樂世界,接受他的教化。他不但教你,而且極樂世界這個道場也在幫助你,無論是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,都能叫你不生煩惱。那就是什麼?貪瞋痴慢疑不會生,你有這個習氣,到極樂世界生不出來,沒有緣。七情五欲生不起來,那就好辦了,我們這個地方修行不能成就,就是被這個東西障礙了。這個障緣一起來的時候,馬上就退轉,佛號提起來的時間少。障緣生起,退心的這個事情多,而且常常在犯,沒有辦法把它止住,這是為什麼功夫不得力,就在此地。我們對這個世界希望的太多,要求的太多,不能像海賢老和尚,他沒有要求,住的是茅蓬,穿的是補了不能再補的衣服,不多,只有幾件,往生的時候疊得乾乾淨淨放在旁邊。平常他不疊衣服,這天走的時候,衣服疊得整整齊齊放在旁邊,那就是他全部財產。所以要發大心,要為全世界一切苦難眾生著想,怎麼樣幫助他離苦得樂。

      佛出現在世間為什麼?就為這四個字,幫助眾生「離苦得樂」。怎樣離苦得樂?佛知道苦是從迷惑顛倒來的,樂是從開悟來的,所以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就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。用什麼方法?教學,一生教學四十九年,沒有一天休息。這就是咱們中國人講的,古聖先賢是教學為先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《禮記》上寫的。不僅是建國君民,所有一切都要教學為先。我在馬來西亞跟華校的校長做過一次談話,我提出十個教學為先,最後兩個,「諸佛剎土,教學為先;極樂世界,教學為先」。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現的,教學為先。佛的事業是什麼?就是教學。釋迦牟尼佛一生表現的,就是佛他幹什麼事,就是教學。

      方東美先生,我初初跟他的時候,他把佛教介紹給我,告訴我,兩百年前中國這個地區寺院庵堂,無論是大廟小廟,那裡頭的出家人都是真正有道德、有學問。他們的使命是傳播佛陀教育,要教人,所以哪有寺院庵堂不講經的?住在裡面的出家人輪流講。但是在那個時代,農村裡面,農村裡必須得休閒的時候他才能聽經,什麼時候?冬天。秋收之後,農民大概有兩個月的時間,遇到過年,那一段時間沒有工作。多半什麼?寺廟裡面這些講經的法會,就像現在我們講辦活動,一個星期、兩個星期,一個月、兩個月。講一部經、講兩部經,不收供養,一般供養也就是農民家裡自己種的一點米、菜,送一點過來。所以它是教育,對社會貢獻很大。

      這個教育,特別是在元明清三代,誰管?皇上親自管。不是交給宰相,皇上親自管。你們到現在故宮博物院,你去參觀,裡面還看到佛教跟道教的辦公室,它是寫僧錄司,出家人稱僧,僧錄司、道錄司,那就是他辦公地方,在皇宮裡面。所以,活動場所稱寺,你們到故宮裡面去看,寺是什麼意思?皇上親自管轄的一級單位都稱為寺,稱寺是永久設立,不能改變的。宰相底下稱部,部不是永久的,可以增加、可以減少、可以取消,寺不可以,寺是永久設立的,除非這個政權失掉,國家亡了;國家存在一天,這個寺就存在一天。多麼尊重!元明清這三代帝王用儒治國,儒家的學說是由宰相主管;佛跟道,皇上自己管,用佛教化人民,用道祭祀祖先、祭祀山川天地鬼神,它統統派上了,那是因果教育。佛是倫理道德,智慧教育。道是因果教育,城隍廟屬於道教的。倫理道德的教育,人學了不好意思做壞事;因果教育效果更殊勝,他學了之後不敢做壞事,所以社會長治久安,人民安居樂業,幸福。現在的宗教有名無實,不教了,過去那種學習的盛況也見不到,這就是佛法衰了,可以說佛法滅了。我們要再把它興起,從哪裡?從我自己做起,從我這個小道場做起。

      我們這麼多年來,連小道場都沒有。韓館長往生之後,我把道場這個觀念就放下了,哪裡有緣哪裡去。這些年有同修,他們建立一個電視台,華藏衛視,轉播我講經的錄影帶,十幾年了,二OO三年元旦開播,今年二O一五年,十三年了。我們自己有網路,網路也很方便,能收看得到。用這個做道場,跟同學們在屏幕上見面,大家認識我,我不認識大家,好。我們常常想到,釋迦牟尼佛沒有建道場,為什麼不建?現在我們知道了,有道場就有負擔,要管人、要管事、要管錢,心不在道上。萬緣放下是真心,只要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那是妄心,用妄心怕不能往生。還是往生是頭等大事,決定不能放棄。世法、佛法一切隨緣,有緣,我們很認真努力做一點奉獻;沒有緣,好好念佛。

      我連經教都不再看了,為什麼?到極樂世界去再學,現在暫時放下,就是一部《無量壽經》、一句佛號。平常偶爾看看的,黃念祖老居士的《淨修捷要報恩談》,我常聽,聽了幾十遍,海賢老和尚的《永思集》。我帶頭,希望淨宗同學有這三部書,夠了,其他都可以放下。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,這個法門是真的不是假的,極樂世界真有,阿彌陀佛真有,他不會騙我們;他又給我們作證,證明會集本是真經,念老的集註正知正見,不能懷疑,不可以懷疑。完全相信,這一句佛號念到底,保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。如果能發無量心、發無量願,那就跟阿彌陀佛沒兩樣。

      「起無量行,無不一一稱真如法界」,這真菩薩,悲憫一切眾生,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。我受過老師的恩德,我的體會很深。我跟方先生學哲學,學生就我一個,不捨一人;我跟章嘉大師三年,每個星期見一次面,學生也是我一個,不捨一人。不是說一個人就不教,真想學,他真教你。「眾生無量,國土無量。菩薩隨順眾生,經不可說不可說那由他劫,入不可說不可說恆河沙佛土,悉以無量行海而嚴淨之」。重要就這一句,菩薩隨順眾生,以無量的行門,這個無量行就是八萬四千法門,或者說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的法門,幫助一切眾生。

      「所以者何」,為什麼?「以法界本無量故」。自性無量,自性所現的法界也是無量。能不能緣到?緣不到。眾生可以緣到的,第六意識,相應的心所五十一個,自性所變現的法界它沒有緣不到的,就是緣不到自性,自性所現的相它都能緣到。所以這是說對科學家講,科學家也很了不起,他能緣到阿賴耶的三細相。境界相已經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跟經上講的沒有兩樣。轉相,就是精神現象、念頭,現在正在這上下功夫,我相信一、二十年之後,念頭的真相會被揭開,這是宇宙第二個祕密。第三個祕密,自然現象,阿賴耶的業相,佛在經上說過第六意識,用第六意識可以緣得到。佛說的,科學家證明;科學家所發現的,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。所以法界無量。

      「如是嚴淨無量佛土,度脫無量眾生,而實無佛土可嚴,亦無眾生可度」,這末後兩句話,《金剛經》上說的。告訴菩薩,菩薩真正覺悟了,莊不莊嚴道場?莊嚴。莊嚴怎麼樣?不放在心上,這就對了。如果放在心上,錯了,放在心上著相了,著相是凡夫,不著相的是菩薩。要學海賢老和尚,做了之後心裡坦然,什麼也沒有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這就對了。佛土,是實報莊嚴土,實報莊嚴土跟極樂世界一樣本自清淨莊嚴,我們想像的莊嚴加不進去,它自然莊嚴。所以實無佛土可嚴,亦無眾生可度,為什麼?眾生本來是佛,他要一回頭,他就是佛。「所以者何?以法界即非法界故。斯則悲智雙融,理事無礙,故能於一切法而得自在」。上面的兩個說法可以互相參考,彭際清的說法意思很深,法身菩薩的境界;前面《會疏》所說的,這是日本淨宗祖師講的,都說得好,我們都應當學。

      下面解釋末後這一句,『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』。這句話,黃念祖老居士說「此語真是金剛王寶劍,直下斬盡眾生情見」,不是言語分別之所能知,言語說不出,分別是用我思惟想像,都達不到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「與《妙法蓮華經》中,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」,是一個意思。「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」,這是什麼法?是一切法,一切法包括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依正莊嚴,就全包了。一真法界不可思議,十法界六道輪迴也不可思議,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。什麼時候你才能知道?你明心見性就知道了;沒有明心見性之前,怎麼說都是隔一層。另外一種,往生到極樂世界你也知道了,為什麼?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你有能力見到,如來五眼圓明,你能看到,你能夠接觸到。

      到極樂世界,神通變化跟阿彌陀佛幾乎是平等。阿彌陀佛時時刻刻化身、分身無量無邊,為什麼?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那些小菩薩。佛不接引,他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,一定要等佛接引,佛的化身沒有中斷過。每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,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有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神通能力,以無量分身,幹什麼?到十方世界去供佛、去聞法。阿彌陀佛的分身是接引眾生,每一個人的分身是到一切諸佛剎土裡頭,供佛是修福,聞法是修慧,福慧雙修,所以那個地方成佛快。老師是誰?老師是諸佛如來,不是菩薩,是諸佛如來。

      要說到功德莊嚴,我們只好望文生義,真實相想不到,無法想像。所以它跟《法華經》上「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」,「直是一句。一味一音,等同無異。此非偶合」,不是偶然相合的,「實因體同」,這是真的。《無量壽經》就是《華嚴經》,古人稱為中本。這一段的意思,《無量壽經》就是《法華經》。研究經教的,人家一提起來佛經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,總代表。《無量壽經》跟它們是同體,一樣的,沒有兩樣,《無量壽經》就是《華嚴》,《無量壽經》就是《法華》。

      「故下引《法華》,以證經義」。下面引用的,「《法華經》云:諸佛隨宜說法,意趣難解」。佛說法,佛無有定法可說。佛法能不能執著?不能執著,執著就錯了。所以佛在《般若經》上講,他沒說法,誰要說他說法,叫謗佛。這叫人很難懂,明明講經教學教了四十九年,為什麼沒說法?這就告訴我們,真理,宇宙萬物的真理不可思議。不可思就是不能想,為什麼?你想,想錯了,不能想,想錯了。為什麼想錯了?它根本不存在。你看十法界依正莊嚴,是在高頻率波動下產生的幻相,一秒鐘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,這裡產生的,它怎麼會存在?真的,真的是一片光明,裡面什麼也沒有,三種現象都沒有,所謂物質現象、精神現象、自然現象,沒有。你怎麼說?你怎麼能去想它?這個才叫事實真相。

      所以諸佛隨宜說法。佛的意思,佛說法是什麼?逗機,幫助對方開悟。一下開悟,好了,目的達到了,還有沒有說法?沒有說法。他悟的是自性裡本有的,不是外頭來的。這個事實真相,我們要細心體會,要有這麼一個概念,然後什麼?然後你佛法就放下了。《金剛經》上說的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這就好了,佛法一放下,成佛了。佛所說的是自性般若裡頭自自然然流出來的,眾生起什麼念頭,還沒有說出來,自性知道,自性把應對就流出來了,對方就得利益,豁然開悟。這裡頭也說出佛陀的教學方法,無有定法。佛現身,沒有一定的形相;佛說法,無有定法可說。你碰到佛,那太幸運了,佛說法最契機,菩薩都比不上,正對你的機,幫助你回歸自性。我們今天了解這些事實真相,到什麼地方求?到極樂世界。到極樂世界,這裡頭所說的全都實現了。

      下面說,「所以者何?我以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演說諸法。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」。放下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就能契入,為什麼?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執著,這個時候是真心,佛法從真心流的,你用真心接受,就悟入了。我們今天最大的困難,佛這些法從真心流露的,我們是用妄心,我們有起心動念、有分別執著,隨著我們迷悟淺深,看經的意思不一樣,煩惱習氣輕、清淨平等心有,悟入深;如果是煩惱習氣充滿,根本就沒有悟入,我們看到的是文字,文字裡面所含的義理我們體會不到。所以佛經為什麼讀不厭,讀一輩子都不會厭?我們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有進有退,有進,我們看到很深的意思,很喜歡,法喜充滿;有些地方看不懂,也聽不懂,因為什麼?業障障住了。修行談功夫,無比殊勝的法門,淨宗,一句佛號,這句佛號裡頭決定不能有夾雜、不能有執著;起心動念沒有辦法,我們自己控制不住,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幫助我們得念佛三昧,幫助我們開悟。

      後面兩句話說得好,「唯有諸佛,乃能知之」。佛所說的,誰能夠完全了解?諸佛,他們明心見性都達到圓滿,不帶絲毫無明煩惱,無明煩惱習氣斷盡了,所以諸佛完全知道。菩薩還有無明煩惱習氣在,他就要差一點,不能完全知道,或者知道也模糊,不是很清楚。唯有諸佛乃能知之,諸佛真放下了,知之,真看破了。下面說,「所以者何?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」。這個大事就是教化眾生,幫助眾生開悟,佛出世的目的就達到了。佛雖然做了這個事情,也不會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,真正是作而無作、無作而作。天天都在做,沒有一樁事情放在心上,這就是用真心。有事放在心上是妄心,無事是真心;真心見性,妄心不見性。

      我們再往下面看,「舍利弗:云何名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」,這問得好。「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,使得清淨故,出現於世」。佛出現在世間,主要的目的是幫助眾生成佛,開佛知見、悟佛知見、入佛知見,開示悟入。開示是佛的事情,佛幫助我們,我們自己要能夠悟、要能夠入。悟就是看破了,真正看破;入就是徹底放下了,世出世間法都放下了。入哪裡?入常寂光,常寂光就是自性,常寂光是究竟圓滿。妙覺果位才入常寂光,等覺還不行,還不能入。所以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,使得清淨故,出現於世。

      下面進一步,「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,出現於世」,這個示是指示。佛是開佛知見,但是你不知道什麼叫佛知見,必須要得佛指示、告訴你。像我們到故宮博物院去看這些古蹟,故宮博物院門打開,我們進去了,進去歡喜什麼?我相信,相信一定是明清的玉雕,非常精美。這就是外行,不知道什麼是寶。寶是什麼?破銅爛鐵,夏商周或者更早出土的,這些東西你看的時候你很不喜歡,那叫珍寶,那裡頭含藏著幾千年的文化,絕不是金玉能夠比得上的,那是無價的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

      中國真正的寶是什麼?《四庫全書》,什麼樣的寶都不能跟它相比,它能救人。幫助個人身心健康,你說這是不是寶?幫助你家庭幸福美滿,幫助你事業蒸蒸日上,幫助社會安定和諧,幫助國家富強興旺,幫助世界安定和諧。那些珍寶,物質的珍寶做不到,只擺在那裡好看,一樣實惠都沒有,要那幹什麼?我學印光大師,印祖當年在世,十方的供養統統印經,法寶布施,世間七寶布施比不上法布施,法布施救人慧命,能幫人開悟,一生幹這樁事情,樂此不疲。我這一生也是,十方供養都拿去幹這樁事情。中國這個法寶,《四庫全書》、《四庫薈要》,還有兩樣東西,《群書治要》、《國學治要》,這四樣東西是國寶,管用,能救全世界。所以我就把印經的錢分了一半買這些書,《四庫全書》我們買了一百一十二套,《四庫薈要》我們先後一共買了三百套,分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、國家圖書館。目的,這樣分散收藏,縱然世界有災難,不可能完全消失,總會有幾部留下來,等同法身慧命,我們幹這個事情。

      現在我們迫切急需的,這些書誰能看得懂,誰能講得清楚、講得透徹,這個書才起作用。如果沒有人能讀,那不就是一堆廢紙?所以積極希望的,就是培養一批年輕的老師。我們現在在做,請老師在教文字學。希望大家認真學習,學習《說文解字》、學習音韻學、學習訓詁學,這三樣東西是中國文字學的根。有這三個基礎,《四庫全書》沒問題了,你能看得懂,你能講得明白。往後,就是要把它講出來,讓大家都懂,寫成白話文,翻成外國文字,向全世界流通,這就是中國文化統合全世界,湯恩比的願望就兌現了,這個事情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    下面是《法華經》上的話,這段經文全是的。開佛知見,開示悟入,我們把這段念下來。「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」,什麼大事?「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,使得清淨故,出現於世;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,出現於世;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,出現於世;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,出現於世」,開示悟入。「佛之開示,既是佛之知見,故唯有諸佛乃能如實知之。眾生在情見中,起心動念皆是妄想分別。故佛雖有種種譬說,但眾生於佛之知見如聾如盲,不能真實解了」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下一堂我們接著,接著看倒數第三行,就是「佛之開示,既是佛之知見」,我們從這個地方來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