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195集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- 11
- 12
- 13
- 14
- 15
- 16
- 17
- 18
- 19
- 20
- 21
- 22
- 23
- 24
- 25
- 26
- 27
- 28
- 29
- 30
- 31
- 32
- 33
- 34
- 35
- 36
- 37
- 38
- 39
- 40
- 41
- 42
- 43
- 44
- 45
- 46
- 47
- 48
- 49
- 50
- 51
- 52
- 53
- 54
- 55
- 56
- 57
- 58
- 59
- 60
- 61
- 62
- 63
- 64
- 65
- 66
- 67
- 68
- 69
- 70
- 71
- 72
- 73
- 74
- 75
- 76
- 77
- 78
- 79
- 80
- 81
- 82
- 83
- 84
- 85
- 86
- 87
- 88
- 89
- 90
- 91
- 92
- 93
- 94
- 95
- 96
- 97
- 98
- 99
- 100
- 101
- 102
- 103
- 104
- 105
- 106
- 107
- 108
- 109
- 110
- 111
- 112
- 113
- 114
- 115
- 116
- 117
- 118
- 119
- 120
- 121
- 122
- 123
- 124
- 125
- 126
- 127
- 128
- 129
- 130
- 131
- 132
- 133
- 134
- 135
- 136
- 137
- 138
- 139
- 140
- 141
- 142
- 143
- 144
- 145
- 146
- 147
- 148
- 149
- 150
- 151
- 152
- 153
- 154
- 155
- 156
- 157
- 158
- 159
- 160
- 161
- 162
- 163
- 164
- 165
- 166
- 167
- 168
- 169
- 170
- 171
- 172
- 173
- 174
- 175
- 176
- 177
- 178
- 179
- 180
- 181
- 182
- 183
- 184
- 185
- 186
- 187
- 188
- 189
- 190
- 191
- 192
- 193
- 194
- 195
淨空老和尚於1999年5月11日啟講,2000年4月20日圓滿。
感,古人比喻種植,應,好比開花結果。感應,依自性而起。自性遍一切處,遍一切時,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。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不要以為是小事,再微弱的念頭,都能振動虛空法界。一切眾生一體,感應就不可思議,有感必應,隨感隨應。
太上感應篇 (第五十一集) 1999/7/9 香港 檔名:19-012-0051
諸位同學,大家好。佛家的教學,最重要的是要教人認識自性。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,就是禪宗所講的「本來面目」;換句話說,真正的自己。這一樁事情認識清楚、搞明白,這個人就叫做佛,他就成佛,他就證果;證是證明這個事實真相。這樁事情對凡夫來說,確實有相當的難度。難度的形成,是無量劫來的迷惑,生生世世累積的錯覺,沒有辦法一下把它捨掉。所以佛祖雖然講得很清楚、講得很明白,我們聽了也會點頭,也覺得不錯,可是在境界裡面依舊轉不過來,這就是我們不能夠明心見性、不能夠這一生成就關鍵的所在。因此在教學當中,解行決定是並重的。清涼大師說得好,「有解無行,增長邪見;有行無解,增長無明」,這都是修學過來人的真心話。我們現在修學,問題也就是出在這個地方。許多人很用功修行,對於教理不了解,宇宙人生的真相依然是迷惑顛倒,自己覺得修得不錯,戒也持得很好,也能夠修定,定的功夫也不錯,可是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依舊沒有放下,所以還是有很大的障礙,清淨、平等、覺還是得不到。另外一類的人,在教理上很認真下功夫去研究,也是相當通達明瞭,也能夠講得天花亂墜,煩惱習氣還是斷不掉,問題在哪裡?就是偏在一邊。
修行要用中,佛家講中道。中是什麼?中是不偏在任何一邊,解行相應,這就是中道。解幫助行,行幫助解,古人比喻,像鳥有兩個翅膀,牠才能飛;車有兩個輪,這個車才能走。一個輪,一個翅膀,飛不動,這個道理很明顯。解是什麼?我們講的看破,看破就是明瞭。行是什麼?行是放下。諸位一定要明瞭,我們講持戒也好,持戒是行門,參禪是行門,念佛是行門,做的是不錯,可是煩惱習氣沒放下,這種行門是表面的,也能得一點好處,三界有漏的福報。什麼叫有漏?因為你煩惱沒斷,煩惱是漏,你修行功夫裡頭還夾雜著煩惱,所以就把它變成福報了。古來的這些祖師大德們,教人著重實質,實質是外表如法,內心清淨,萬緣放下,一塵不染,這個功夫要解得透徹才能做到。
因此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解裡頭有行,解跟行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我們現在麻煩就是把解行分作兩樁事情,解裡頭沒有行,行裡頭沒有解。世尊教學是解中有行,行中有解。行中有解,就是像惠能所講的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那是行中有解,常生智慧。解中有行是怎麼回事情?隨文入觀,那是解中有行,隨著經典,自己的思想觀念就改變了。所以我們讀經,經上不只是釋迦牟尼佛的思想見解而已,我們讀了,隨讀隨變,心理產生變化,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,隨文入觀。這種方法就是履行中道。中是因,我們要行中,要效法諸佛菩薩的用中,他們都會用中,中是真心,用真心,一絲毫都沒有偏邪,得的果是和。
我們今天講六和敬,天天提倡六和敬,為什麼大家不和?六和敬掛在口上而做不到,不知道用中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中,自然就和。第一個見解和了,這是和睦相處最基本的一個因素,想法看法都一樣,那還有什麼不好解決的問題。「戒和同修」,當然大家守法了;「身同住,口無諍,意同悅,利同均」,輕而易舉,都做到了。最難的是什麼?是思想知見,一個人一個想法,一個人一個看法,這個事情麻煩了,所以後面五種和不起來。
用中,思想就純正,六和就可以落實。用中是因,六和是果。六和又是因,入了六和的境界,大家心都平靜,和平。人人平等,法法平等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不和就決定不平等,和睦才產生平等。平又是因,果是什麼?安,平安。你要想得社會安定,世界和平,你不平,你怎麼能得安定?法法平等,法界就安定,你看這是因果循環的關係。法法平等之後,這又是個因,後面又產生一個效果,樂,這是真正的樂。佛家教人,教學目標是離苦得樂,所以要真正叫一切眾生得樂,前面這四個字一個字都不能漏,要中、要和、要平、要安,才有真樂。前面四個字沒有,現在講享樂,那個樂是什麼?那個樂是吸毒,是打嗎啡,是刺激,哪裡是真樂?我們今天看社會很多遊樂場所,年輕人到那裡,那是享樂,那是麻醉,是吸毒。精神的麻醉,精神的吸毒,那是找刺激,哪裡是真樂?
真樂是從內心裡面流露出來的。真正第一個因素,就是你要懂得用中。什麼是中?公就是中,私就是偏邪。念念利益眾生,利益社會,這是中。言語造作,為社會、為人民、為眾生,你用中。《楞嚴經》上阿難尊者開悟之後,他說「將此深心奉塵剎」,用中。什麼叫將此深心奉塵剎?塵剎就是法界一切眾生,奉就是奉事,用現在話是服務。把我的身,口說法,身做榜樣,這是為一切眾生服務。心是什麼?心裡面所思的,心裡面所想的,無非是為一切眾生服務,這是「將此深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」。為什麼這樣做法?佛的教誨完全明白了,真正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整體,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。阿難尊者這兩句話,諸位仔細看看,那就是證法身了。不證法身,這個話說不出來,這種念頭、行為不可能發生。唯有證得法身的人,他有這種思想,他有這種行為。他能夠這麼做,為法界一切眾生獻身心來服務,不是佛陀鼓勵他的,不是別人勸導他的,自動發心的。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到,教學的成就,佛陀教育的成就。佛陀教育的成就就是自動自發、捨己為人,為人民服務,為社會服務,為一切眾生服務。諸位想想看,世出世間還有什麼教育能跟這個相比?
昨天晚上,我們在《四十華嚴》裡面,這幾天跟大家介紹「行願品」裡面,不同的族群有二十類,二十類這是大數例舉,每一類裡頭無量無邊。我們在二十類裡面,為什麼佛陀特別拈出來,國王是一類,佛母是一類,太子妃是一類?這個意思好深。社會上各行各業太多了,他為什麼不舉其他的,他舉出這幾種?這幾種對世道人心有決定性的影響。世道的興衰,眾生的苦樂,與這三類的人有密切關係。印光大師這一部《文鈔》,自始至終,可以說篇篇都說到這個問題。君是領導人,各個團體的領導人,各個階層的領導人,用國王來代表。在一家,國王就是家長;在學校,國王就是校長;在一個公司,國王就是董事長。每一個團體裡面的領導人,用這個來表法。過去國王稱天子,今天小團體裡面的領導人,也是天子的身分。天子是對領導人最尊敬的稱呼,不是恭惟,這個稱呼是提醒他要替天行道。
你是天之子,你要替天行道,你要存天心,你要行天道。天心是什麼?中國古書裡常講「天心無私」。你有私心,那是凡夫,那不是天神。中國人對於神是有個定義,大公無私,這是神。所以神是公平正直,一個人一生公平正直,死後就作神。也有說聰明正直,這個人作神,聰明是智慧。存天心就是存無私之心,我們前面講的存忠孝之心,這是天心。行天道,天道是什麼?仁民愛物,以仁慈對待一切人民,以愛心對待一切萬物;換句話說,他能把忠孝落實,這是行天道,這個人稱天子。他的心跟天神、跟上帝一樣,他的行為也跟天帝、上帝一樣,這稱天子,群眾的領導人。落實在事相上,那就是他懂得用中,用和,用平等,用安樂;用安,真正得到樂,社會安全,人民樂利。這是君道,是領導人,社會領導地位的人,他所行的大道。這是說明忠孝兩個字在君道裡如何落實,領導人應該怎樣行忠行孝、盡忠盡孝,我們要深明這個道理。
出家人雖然不是居於領導的地位,但是我們職責是教學,我們沒有領導社會群眾,我們要教導社會群眾,我們要幫助一切大眾明瞭這個道理。個人在個人自己本分上,盡忠盡孝,行忠行孝,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。我們的身分就是從事於社會教學,而且是義務的,義務是不求報酬,我們深入社會去勸化、去教導,沒有形式。我們細細的思惟觀察,世尊當年在世並沒有建學校,也沒有教室。釋迦牟尼佛上課在哪裡?草原、曠野,找個石頭上坐到,學生們圍在一圈,這個教學法。學生們明白了、覺悟了,各個人到村莊裡教化眾生,你說這個多自在!完全是回歸大自然,這是真正的人生。建個房子把自己關起來在裡面,不是味道。房子建得再好,金碧輝煌,總而言之,像監牢獄一樣。
想像佛那種生活,與大自然結合在一體,生活在一起,你說那個心胸多麼開朗、多麼舒適,一絲毫的拘束都沒有。我們要多想想,應當要學習。這種生活,叫人貪瞋痴慢生不起來;建築這些宮殿、道場,貪瞋痴慢就生起來了。釋迦牟尼佛當年,他為什麼不建個道場?為什麼不建房舍?把一切眾生貪瞋痴慢那個緣斷掉,這個主意好,方法好。我們要覺悟,要明瞭,他的做法是正確的,我們現在做法是錯誤的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