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太上感應篇

    第41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9年5月11日啟講,2000年4月20日圓滿。

    感,古人比喻種植,應,好比開花結果。感應,依自性而起。自性遍一切處,遍一切時,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。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不要以為是小事,再微弱的念頭,都能振動虛空法界。一切眾生一體,感應就不可思議,有感必應,隨感隨應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太上感應篇  (第四十一集)  1999/6/28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9-012-0041

      諸位同學,大家好。昨天講到:

      【忠孝。】

      這兩個字,這兩個字無論是在中國固有文化,或者是在大乘佛法裡面,都是屬於心性之學。這兩個字在六書裡面都是屬於會意,也就是說讓我們看到這個符號,體會它所表的意思。心,這個意思很難體會,很難懂得,大家在《楞嚴經》裡面看過,《楞嚴經》一開端,世尊對著阿難問他心在哪裡?並沒有說是真心或者是妄心,阿難比我們聰明,說了七個地方,都被世尊否定。這一段文字很長,古人的科判定為「七處徵心」,也有人把它判作「七番破處」,都有它的道理。心不但找不到,甚至於心也沒有辦法想得出來,所以佛經裡面常用八個字來形容它,叫「不可思議,心行處滅」,這八個字能夠說到一點彷彿。儒、佛講的心都是講真心,都是講的本性,真心、本性遍一切處,佛法裡面講的心包太虛。

      《楞嚴》尤其說得透徹,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皆是「唯心所現」。所以心是能現,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心之所現。就如同我們作夢一樣,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,夢裡面有虛空、有法界、有一切眾生,從哪裡來的?現在人說從意識心裡頭變現出的夢境。沒錯,意識心是個妄心,佛法裡面講識心,變現出的夢境。而我們所謂的現實的環境,現實的虛空法界芸芸眾生,又有幾個人知道是我們真心、本性變現之物?這就沒人曉得。心沒有相,心能現相,心起作用能將這個現象任運變化,所以說是唯識所變,十法界依正莊嚴。識是什麼?識是念頭。念頭是心的作用,心起作用就叫做念。所以念這個字也是會意,你看在中國文字上,念是今、心,就是現在你那個心,你現在心在動。所以佛說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心想就是念,就是念頭。

      心起作用,如何將這個作用用得純正?世出世間的聖人用心是純正的,佛菩薩用心是純正的,純正就是忠。這個心上如果不加任何符號,那就表的是心,加上符號就是表它的作用。忠是正用,一點過失都沒有,一點錯誤都沒有,這叫忠,我們要懂得。所以這個意思無限的深廣。在儒家《大學》裡面教人,「誠意正心」,誠意是心之體,正心就是心之作用,要用得正,正就是忠。可是我們現在的凡夫,我們哪裡知道心?禪宗說得好,「若人識得心,大地無寸土」。諸佛如來教人沒有別的,就是教人認得心而已,認得心你就成佛。由此可知,除佛菩薩之外,沒有人認得心!聲聞、緣覺沒有明心見性,換句話說,還沒有認得心,何況等而下之。

      心起作用就是思想、就是見解,這些思想、見解錯了,錯在什麼地方?佛家講有無明障礙著,煩惱攪和著。佛這麼說,儒家也是這麼說。所以儒、佛論修行都是先斷煩惱,然後開智慧,智慧開了你就認得心。儒家教人的綱目也是這麼個說法,「格物致知」,這個格物多重要!我們今天修學功夫不得力,就是沒有從這個地方下手,沒有去做。物是什麼?物是欲望,物欲。一切眾生對物欲深深的貪戀、執著,他的果報生生世世搞輪迴,搞三惡道。所以你修行要想成就,你必須把五欲六塵捨得乾乾淨淨,你才有救。不但世間法不可以貪,佛法也不能貪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

      我們想想,自己為什麼不能成就?為什麼還造地獄業?學佛的人造地獄業多,我看得太多了。現前造地獄業,將來一定得地獄果報,不曉得果報之可怕,他敢造業,起心動念自私自利,起心動念欺騙眾生,欺騙佛菩薩,叫自欺欺人。他用的是什麼心?這樣的心怎麼能成就?以這樣的心做一點好事,也有一點果報,果報在哪裡?三途六道裡面去享受。如果五戒十善不具足,說老實話,五戒十善具足的人不多,第一個就不誠實,五戒裡頭有不妄語,十善裡頭也有不妄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。我們自己想想,我們有沒有犯?如果要犯了,《地藏經》上說得好,拔舌地獄,你能逃得了嗎?不要說你有這個行為,起這個念頭就造業。這個我們在前面已經讀了不少,起心動念都在造業,自己還要想有好的果報,哪有這回事情?

      往年我在休士頓講演的時候,遇到蔡老居士,蔡念生老居士的公子,我們在一起吃飯,談到這個修學之所以不能成就,他說一句話說得好,他說,「人功夫不能成就,原因就是不知恥。」我聽了這個話深有感想,真的不知恥,儒家講「知恥近乎勇」,勇是精進不懈,為什麼不能精進?不知恥。我們那天的談話談了也有一個具體的結論,希望我們來推行知恥運動,我們搞一個知恥學社,有這麼一個念頭。人能夠知恥,那就是世出世間聖賢的根基,菩薩知恥,所以他能成佛;聲聞、緣覺知恥,所以他能夠精進。什麼叫知恥?不如人是恥辱。要以誰做標準?以佛菩薩做標準。我們樣樣比不上佛菩薩,就是我們的大恥辱,去向佛菩薩學習,佛菩薩身心清淨,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放得乾乾淨淨,他能做得到,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我們為什麼還要貪著,還要拼命在營求,錯了。

      佛法講用心都勸人發菩提心,菩提心裡面講直心、講至誠心,那是孝,真誠到極處,這是真心、是本性,是菩提心之體。心性起作用,有對自己,有對別人,對自己的是深心,深心是自利心;對別人是大悲心,大慈悲心,這是利他。所以深心跟大悲心都是忠的意思,你的心起這個作用正確,純正無邪。什麼叫深心?古德解釋「好德好善」,這個講得不錯,好德好善之心。什麼叫德?前面講過,存心是德。存什麼心?我們將世出世間聖賢的教誨歸納成十個字,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心裡面常存這十個字就是深心,這是自受用。諸位果然能常存這十個字,自然健康長壽,心情愉快,世間人講的幸福美滿,就表現出來了,你的憂慮、你的煩惱、你的罪業就能夠消除。如果與這十個字相違背,你造業,你不能離開煩惱,不能離開憂慮,不能離開惡業。心存這十個字,這就是有德,前面文上講的「積德」,念念不忘這十個字,這是積德;「累功」,大悲心利他是累功。你果然積德,德在哪裡表現?德就在你形相上表現。古人所謂是「誠於中而形於外」,你的相貌、你的表態就把這十個字完全表現出來,在你面孔裡面。佛法講「六根門頭放光動地」,什麼放光?就這十個字放光,動地是感動別人。你的相貌,你的言談舉止,自然顯示出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」,這八個字就是放光動地。再加上「念佛」,那就更不可思議,那才達到究竟圓滿。

      這個十句,我想我們每個同學都記得很清楚,都能說得出來,可是沒有把它放在心上,沒有把它放在行為上,因此我們功夫依舊是不得力,依舊在造六道業。說六道業還說得好聽,實際上是造三途業,怎麼得了?最近這些年來,我們學佛,前天陳大使問我,我們現在這個題目是什麼?我就告訴他,我們有個總題目,八個字,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我們的目的是「知恩報恩」,要把知恩報恩落實。我們學佛的人知恩報恩是掛在口皮上,天天念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,什麼叫四重恩不知道。父母對我們有什麼恩?老師對我們有什麼恩?國家社會對我們有什麼恩?一切眾生對我們有什麼恩?幾個人知道?不知道就是恥,知道而不能夠做到也是恥辱。要真正去了解它,佛法教學信解行證,你為什麼做不到?你解得不夠透徹。如果你理解透徹了你一定去做,不需要人鼓勵,不需要人勉強,自動自發就去做。解得不夠深、不夠徹底。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?還是一句老話,不好學,不肯學,那就沒法子!誰能夠學到?好學的人學到。

      我往年在台中親近李老師,那個時候我在家沒有出家,我跟他一年三個月,以後到台北出家。李老師那個時候在台中住了十年,學生十幾萬人,他很感慨的說了一句,他說,「你們這些人跟我十幾年,沒有學到東西,學到東西的人走了。」台中同學跑到台北來找我,他說,「老師說你學到東西,你學到什麼?」我說,「老師沒有特別教我,上課的時候你們大家不都在一起嗎?」這說真話,老師從來沒有特別教我的,為什麼我能學到,你們不能學到?我有心,你們沒有心。我想學、肯學,你們雖然天天坐在那裡,聽得比我多,機會比我多,你們是耳邊風,你們聽了沒有落在心上。所以不肯學,天天在老師身邊,守一輩子還是造三途地獄業報,那叫真正可惜了。今天我們看到「忠孝」兩個字,我的感觸非常深,這一段文的註解也多,三十多面,希望諸位細細去看,看了你再聽我來講解。果然肯學,喜歡學,認真學習,你一定得受用,這個受用不只一生,決定往生不退成佛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