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195集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- 11
- 12
- 13
- 14
- 15
- 16
- 17
- 18
- 19
- 20
- 21
- 22
- 23
- 24
- 25
- 26
- 27
- 28
- 29
- 30
- 31
- 32
- 33
- 34
- 35
- 36
- 37
- 38
- 39
- 40
- 41
- 42
- 43
- 44
- 45
- 46
- 47
- 48
- 49
- 50
- 51
- 52
- 53
- 54
- 55
- 56
- 57
- 58
- 59
- 60
- 61
- 62
- 63
- 64
- 65
- 66
- 67
- 68
- 69
- 70
- 71
- 72
- 73
- 74
- 75
- 76
- 77
- 78
- 79
- 80
- 81
- 82
- 83
- 84
- 85
- 86
- 87
- 88
- 89
- 90
- 91
- 92
- 93
- 94
- 95
- 96
- 97
- 98
- 99
- 100
- 101
- 102
- 103
- 104
- 105
- 106
- 107
- 108
- 109
- 110
- 111
- 112
- 113
- 114
- 115
- 116
- 117
- 118
- 119
- 120
- 121
- 122
- 123
- 124
- 125
- 126
- 127
- 128
- 129
- 130
- 131
- 132
- 133
- 134
- 135
- 136
- 137
- 138
- 139
- 140
- 141
- 142
- 143
- 144
- 145
- 146
- 147
- 148
- 149
- 150
- 151
- 152
- 153
- 154
- 155
- 156
- 157
- 158
- 159
- 160
- 161
- 162
- 163
- 164
- 165
- 166
- 167
- 168
- 169
- 170
- 171
- 172
- 173
- 174
- 175
- 176
- 177
- 178
- 179
- 180
- 181
- 182
- 183
- 184
- 185
- 186
- 187
- 188
- 189
- 190
- 191
- 192
- 193
- 194
- 195
淨空老和尚於1999年5月11日啟講,2000年4月20日圓滿。
感,古人比喻種植,應,好比開花結果。感應,依自性而起。自性遍一切處,遍一切時,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。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不要以為是小事,再微弱的念頭,都能振動虛空法界。一切眾生一體,感應就不可思議,有感必應,隨感隨應。
太上感應篇 (第一二五集) 1999/11/7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:19-012-0125
諸位同學,大家好。《感應篇》第五十八節:
【自罪引他。壅塞方術。】
這末後一句包括的範圍很廣,引申的意思就更多。註解裡面簡單的舉了幾個例子,「方術,如醫卜星相,及一技一藝皆是,淺者藉以養生,高者用以濟世,若壅塞之,使不得行,亦是吾道之不廣,而四方多饑寒失業之人矣」。這幾句話我們可以細心的去思惟。換句話說,凡是能夠利益社會的、造福眾生的,所有一切理論與方法都應當讓它暢通無阻。所以佛在經典裡面,每一部經末後都有流通分,諸位想想這個意思,希望這些道理、方法能夠流布十方,通達三世,這樣才能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。如果障礙流通,這個罪過就重了。現代世間人,無論是國內國外,有一個嚴重錯誤的觀念,就是保護自己的權利,這個觀念是錯誤的。保護自己的權力,就障礙流通,自己所得的利益,可以說是非常有限,而造作的罪業無量無邊,這是他沒想到的。
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,財富是果報,財布施是因,施得愈多果報愈厚,不肯布施的人,得貧窮的果報;不肯法布施的人,得愚痴果報;不肯行無畏布施的人,得多病短命的果報。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,所以歡喜財布施得大富,歡喜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歡喜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世間人所追求的富貴、智慧、健康長壽,而所作所為恰恰相反。雖然相反,我們實際上看到好像他也有所得,這是什麼道理?佛給我們說的,他這一生所得到的,是他前生所修積的,因果通三世。明白這個道理,諸佛菩薩、世出世間大聖大賢,起心動念都是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,都是希望一切眾生得富貴、得智慧、得健康長壽。所以點點滴滴那些方法技巧,都巴不得趕快傳授給別人,希望一切眾生個個都通達、都明瞭、都擁有,這是聖賢人的心,是佛菩薩心。哪有障礙別人的行為?念頭都沒有。
在佛門裡面,古時候確實沒有,我們看古書後面,古時候沒有版權,但是最後一頁它總印了幾個大字,「歡迎流通,功德無量」,或者「歡迎翻印」,它總印這些字樣。現在這些書籍不一樣了,連出版商印的這些《大藏經》後面都「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」,他眼前是可以得一點利益,他的果報在阿鼻地獄,永劫不得翻身。什麼原因?他竊盜佛祖的版權。釋迦牟尼佛沒有授權給他,祖師大德也沒有授權給他,他這叫盜版。古聖先賢、佛菩薩這一些留下來的遺產,是世間所有一切眾生個個都有分,你怎麼可以獨佔?你去想罪過多重。這個事情被現代許許多多人疏忽了,乃至於出家的法師都疏忽了這一點。
往年演培法師到台灣,他很喜歡住我的基金會,我對他老人家的招待很周到。他看到我們所印的經書、善書流通全世界,看了一看,沒有他的書,他就來問我,他說:「淨空法師,你流通的,怎麼我的書一本都沒有?」我說:「老法師,你的書後面印上『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』,誰敢動?」這他才搖頭有悔意。我們學佛人,決定不做犯法的事情。你說你版權所有,我絕對不印你的,你有你的因果,我有我的因果,我找那些沒有版權的書,我來翻印。現在我們也有點能力了,我們可以重新製版來流通。演培法師告訴我,他的版權被人家買斷了。我那時候跟他說,你要是賣版權,你為什麼不來找我?基金會可以買你的版權,流通全世界。你賣給書商,人家能印多少部?能賣多少?你的教化不能夠普遍到一切眾生,你一生的心血用錯了地方。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演公跟我是好朋友,我們在一起是無所不談。所以到末後他還有幾本書,還沒有賣出去,就交給我們基金會,大概有兩、三種,我們也把它印出來廣為流傳。
現在人強調的是「智慧財產權」,我們讀佛經的人清楚,智慧財產權果報是什麼?世世愚痴,幹這個。商業裡頭的競爭,保護自己的權益,產品決定不能讓別人仿冒,都是為了自私自利,不是為社會,不是為眾生。為社會,為眾生,無量無邊的福報。用盡心機,能不能得到福報?絲毫都沒有得到。他今世所得到是前世所修的,來世就可憐了,過去生中累積的福報享受盡了,這一生沒有修福造作罪業,縱然發了財,也在社會上做一點慈善事業,回饋社會,那是小善,『壅塞方術』,大惡!小善抵不過大惡。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,要了解事實真相,起心動念、所作所為,要想到社會整體的福利,眾生全體的幸福。所以我們過去圖書館、基金會,現在的居士林跟此地淨宗學會,所有出版的書籍、磁帶、錄像帶、光碟,全部都沒有版權;不但沒有版權,而且沒有一樣東西是向外面賣的,我們全部贈送,免費的供養。這是許許多多同修們,到新加坡來參觀、來共修,看到這個道場一天比一天興旺,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現象?我們勤修三種布施,財布施,飲食、衣服、醫藥,我們樣樣照顧周到。居士林每天吃飯的人超過一千人,星期假日三、四千人,這邊每天三餐供養,還有兩道點心,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供應,一分錢不收,歡迎你來吃飯,不論你學不學佛,你毀謗佛、侮辱佛,你來吃飯,我們都非常歡迎。
法布施做得更多了。財布施,我們還供養其他的宗教,其他不同的族群,我們布施對象是向全世界。有不少人看到了,問李木源居士,李木源居士現在是居士林林長,問他:「你們的錢從哪裡來的?怎麼會這麼多!」李居士回答得很幽默,「我們有後台老闆,大富貴、大智慧的後台老闆。」「老闆是誰?」「阿彌陀佛。」我們只是很認真努力去做,證實了佛在經上所說的道理跟事實真相,就是愈施愈多。所以你不要害怕,你的心量要拓開,為廣大的社會服務,為一切眾生服務,不分種族,不分國界,不分宗教信仰,一律平等的服務,真誠的愛心,毫無顧忌。過去大家在經典上看佛這麼說,沒有看到事實真相,現在我們在這做了,你看到了。這個地方是大修布施,所以財源滾滾而來,你問我從哪裡來的?我也不知道,李居士也不曉得。總而言之,事實告訴我們,居士林的布施,沒有向信徒要過一分錢,沒有化過緣,沒有募過捐,這是事實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天天供應餐點飲食,沒有買過米,沒有買過菜,沒有買過油鹽,都是各個方面自動送過來的,知道這個地方是廣行布施的道場,所以許許多多同修自動樂意送來的。
上一次我們訪問基督教,基督教的朋友問我們,說:「你們佛教好像對於老人福利事業做得很少。」李木源居士回答他,我們做得不少,做得比你們還多,但是我們沒有老人院。我們的老人福利事業在哪裡?你到居士林樓下廚房去看看,每天有幾百個老人,在那裡歡歡喜喜有說有笑,在那裡做義工,在那邊揀菜、洗菜,在廚房幫忙。所以我們對老人的照顧,讓老人在這個地方修福修慧。所以每一個寺院庵堂都是老人院,這個老人院是開放的,也有住在裡面,也有早晨來晚上回家的,讓他們做他們自己歡喜做的工作,他們在這裡勞動,身心健康,一面勞動,一面聽經,一面念佛,這個生活多麼充實,其他宗教還沒有做到。我們大力修法布施,看到居士林上上下下,真的,智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你看看哪一個人見面,不是滿面笑容,親切的招呼?這是一個非常溫馨的大家庭,每一個人身體真的是健康長壽。我們最近設的有中醫義診所,為社會大眾服務,居士林的林友這裡面到義診所去的人,我還沒有看過。所以這個道場如理如法的修學,每一個人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無不是流通大法,無不是念念想著貢獻自己一分心力,為社會造福,為一切眾生造福。所以佛法在此地落實,不是在講堂每天說說就算了,完全落實了,完全兌現了。
佛陀在經典上字字句句的教誨,已經變成我們實際上的生活行為,變成我們的思想、意願,這叫學佛。當然我們的過失還很多,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每天讀經、研究討論,改過自新,把自己的境界不斷的向上提升,把利益眾生的事業,天天在拓展、在擴大。我們今天志同道合的同修,包括全世界的同學們,我們應當了解,共同努力,精進不懈,才真正做到自度度他。這兩句文裡面含義非常深廣,說之不盡,我們要細細在生活當中去尋求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