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太上感應篇

    第148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9年5月11日啟講,2000年4月20日圓滿。

    感,古人比喻種植,應,好比開花結果。感應,依自性而起。自性遍一切處,遍一切時,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。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不要以為是小事,再微弱的念頭,都能振動虛空法界。一切眾生一體,感應就不可思議,有感必應,隨感隨應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太上感應篇  (第一四八集)  2000/1/8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9-012-0148

      請看《感應篇》第八十二節:

      【負他貨財。願他身死。干求不遂。便生咒恨。】

      這一節說了兩樁事情。『負』是欠的意思,像借錢不還。凡是借別人的器用(器皿用具),沒有償還的意願,都是屬於這一類的,這一類都是屬於偷盜的業行。佛家講偷盜範圍非常的廣泛,而古德跟我們說明,這個盜戒叫「不與取」,這個意思非常的完備。凡是有主之物,無論你用什麼手段得到,主人沒有答應給你,你得到的都叫做偷盜,都屬於這條戒律範圍之內的。我們向人借東西,借錢也好,借物品也好,這是主人同意借給我們的,不是給與我們的。借給我們,那將來一定要奉還的,如果沒有還的心,這個心就是盜心,也是犯偷盜之罪。如果說是借人的財物不想還,還希望他早死,這個罪過就更大了,佛在經上說,生這種心的人,已經是畜生了,來生的果報必墮惡道。

      所以世間人眼光很淺,只看到眼前的小利,不知道後患無窮。畜生,墮落到畜生道容易,要想在畜生道再回來作人,可就難了。原因在哪裡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畜生道的業因雖然很複雜、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愚痴。諸位想想,欠人財物不想還,這個心就是很愚痴;再要咒人死,這是愚痴到極處。所以墮落到畜生道,畜生的愚痴要跟人比,要超過很多倍。愈是低級的動物,愚痴愈嚴重。我們在佛經上看到一個故事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祇樹給孤獨園,給孤獨園修房子,佛跟幾個弟子們在一起,看到地上一窩螞蟻,佛看了之後就笑一笑。弟子們在旁邊看到佛笑這一窩螞蟻,就向釋迦牟尼佛請教,佛為什麼要笑牠們?佛就告訴大家,這一窩螞蟻七尊佛出世都過去了,牠還沒有離螞蟻身。我們就不說多吧!一尊佛是三個阿僧祇劫,七尊佛是二十一個阿僧祇劫,牠還沒有離螞蟻身,不是說牠壽命長,螞蟻死了來生還作螞蟻。這個道理我們能夠體會得到,什麼原因?過分的執著,牠執著那個身就是自己,所以永遠換不了第二個身體;執著那個窩是牠的老家,永遠不離開牠這個處所,死了以後投胎,還投在螞蟻裡頭,這真是愚痴到了極處。所以佛在大小乘一切經論裡面告訴我們,我們要能體會、要知道佛的苦口婆心,三惡道易入而難出,這是事實真相,很容易墮三惡道。三惡道的業因是貪瞋痴,所以佛教我們修戒定慧,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,目的在哪裡?不墮惡道。

      所以人一定要守住人的本分,人的根本。人的根本是什麼?在佛家是五戒,在儒家是五常,五常是仁義禮智信,這是人道的基本條件,如果我們把基本條件失掉了,來生決定不能得人身。諸位要曉得,我們這一生能得人身,是過去生中修的有這個條件,這一生當中遇到了緣,父母跟我們有緣,父母屬於增上緣,真正到人道投生,是過去生中的業因,五戒十善的業因,所以到人道來,不錯。但是我們這一次到人道來,就相當不幸,什麼原因?社會環境不好,沒人教我們。古時候確確實實,諸位你讀《禮記菁華錄》就曉得,《禮記》這部書要以現代的學術界來看,它是屬於雜誌,古老時候的一本雜誌,裡面記的東西很瑣碎、很多,是一份非常有價值的雜誌。在這個裡面,我們可以看到從前人生活狀況、文物制度。你看看古人多麼重視教育,尤其是家庭教育,縱然從前人念書的機會比較少,有很多父母不認識字,但是他受到社會上一代教育的薰陶,他懂得做人的道理,他懂得給兒女做一個好榜樣,基本的聖賢教誨五倫、五常他懂。

      五倫是講人與人的關係,你一定要認識清楚,五常是基本做人的道理。第一個是「仁」,「推己及人」、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沒有念過書的也懂得,他也能把這幾句話記住。對待任何人,他會設身處地的想,我這樣對待別人,人家願不願意接受?人家不能接受的,我們就不可以做;別人這樣對待我,我不能接受,我就不可以用這種心態對人。「義」是為社會、為別人服務,不求報償的,我們今天講盡義務。我們這個道場有許多義工來為道場服務、為大家服務,不求報酬的。「禮」是有分寸、有節制,自卑而尊人。「智」就是今天講的理智,而不是感情,感情裡面過失就太多了,凡事他有理性。最後這是講「信用」,「人無信而不立」。這是中國古聖先賢教人做人的道理,這五個字總要守住。所以在從前古老的那個時代,無論念過書沒念過書,識字不識字,都懂得這個道理,而且都能夠遵守,所以社會安定。

      現在科學技術發達,物質文明有了大幅度的進步,可是人與人的關係不知道了,道德更是疏忽了,甚至於遺忘了。尤其現在社會所提倡的競爭,競爭,這一爭,仁義禮智信都沒有了。所以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這個時代是動亂的時代,後人寫歷史,寫這個時代是亂世,人不懂得人與人的關係,不懂得做人的道理。所以今天我們念這一段,可以說這是社會上常常見的,許許多多人都是這麼一個心態,我們要曉得,這樣的心態後果不堪設想。用偷盜的心,這個人哪裡能發財?哪裡能過幸福的生活?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    第二樁,『干求不遂,便生咒恨』,這也是我們今天很常見的。有事要求人幫忙,別人不能夠滿足你的需求,你就生怨恨了。註解裡頭給我們提示得很好,我把這段念一念,「干求指一切大小之事,凡有干懇求託於人者皆是」,所以這個範圍很廣泛。「不遂」是不如意,你求人幫助,人家沒有滿你的願望,於是你就詛咒他,你就恨他,這是自己造罪業。後面這一段,「君子達理安命,豈肯向人干求」,這是個明理的人。明理的人,真的一生自己縱然窮困潦倒到極處,自己曉得這是自作自受,也不會去求人,能夠安心隨緣,知命樂天。縱然有不得已的時候要求人,人家肯幫助,很感激;人家不肯幫助,是他的本分,決定不可以有怨恨之心。如果稍稍有怨恨之心,古人說這是小人,不是君子。什麼叫君子?明理的人叫君子。小人是迷惑顛倒,不懂道理,怎麼可以責怪於人?

      學佛的人更不可以有這種念頭,如果有這樣的念頭,他不是一個學佛的人,他對於佛法、對於佛陀的教誨,根本就沒有能夠理解,不要說做了,佛所講的這些教誨,他不懂。我們在經典裡面看看佛菩薩,他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惡人,諸位都念過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裡頭有個例子,歌利王割截身體。《金剛經》裡面說得很簡單,這一段公案詳細記載在《大涅槃經》裡面,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前世,沒有成佛之前,在修學過程當中,修忍辱波羅蜜,大家稱他作「忍辱仙人」。歌利王,歌利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,就是我們常講無道之君,暴君,橫暴而不講理的。忍辱仙人沒什麼過失,將他凌遲處死,仙人對他有沒有咒恨?沒有,不但沒有咒恨,而且非常感激。感激什麼?感激他這種心態,自己能忍受得了,這是忍辱波羅蜜圓滿之相。我們明白了,如果沒有歌利王這種橫蠻無理,加給他這種是最嚴厲的侮辱,怎麼知道他忍辱的功夫?這等於考試一樣,他能忍,絲毫怨恨的念頭都沒有,而且還發願,將來成佛第一個要度他。所以世尊成佛第一個度憍陳如尊者,憍陳如就是當時的歌利王,釋迦牟尼佛就是忍辱仙人,他說的話兌現了,成佛第一個度他。

      所以古德教導我們,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,人生在世決定不要跟別人結怨;跟別人結怨,錯了!別人縱然對你不滿意,侮辱你,毀謗你,陷害你,我們學佛的人,知道這是過去生中造的業報,過去造的不善業,今生受的果報,歡喜接受,罪報就報掉了,沒有一絲毫怨恨之心,結就解掉了,就化解了,這是好事,不是壞事。如果有一念心不平,這個結還在,沒有解開,沒有解開將來還要報,所謂是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,這個多可怕。我們學佛最低限度的受用要能夠獲得,這是最低限度的受用,我明白了,所有一切冤親債主加給我種種不如意,我都歡喜承受,恭敬讚歎,我們的帳結了,也成就自己的忍辱行。六度的「忍辱度」到哪裡修?就在這個境界裡面修,所以那些人是我忍辱波羅蜜的老師,是我修忍辱度的善知識,我們恭敬感激都來不及了,怎麼可能有絲毫怨恨之心?這是我們得佛法真實受用。我們要明瞭、要理解,使我們自己一生都能生活在感恩之中,我們的道業就不難成就了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