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195集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- 11
- 12
- 13
- 14
- 15
- 16
- 17
- 18
- 19
- 20
- 21
- 22
- 23
- 24
- 25
- 26
- 27
- 28
- 29
- 30
- 31
- 32
- 33
- 34
- 35
- 36
- 37
- 38
- 39
- 40
- 41
- 42
- 43
- 44
- 45
- 46
- 47
- 48
- 49
- 50
- 51
- 52
- 53
- 54
- 55
- 56
- 57
- 58
- 59
- 60
- 61
- 62
- 63
- 64
- 65
- 66
- 67
- 68
- 69
- 70
- 71
- 72
- 73
- 74
- 75
- 76
- 77
- 78
- 79
- 80
- 81
- 82
- 83
- 84
- 85
- 86
- 87
- 88
- 89
- 90
- 91
- 92
- 93
- 94
- 95
- 96
- 97
- 98
- 99
- 100
- 101
- 102
- 103
- 104
- 105
- 106
- 107
- 108
- 109
- 110
- 111
- 112
- 113
- 114
- 115
- 116
- 117
- 118
- 119
- 120
- 121
- 122
- 123
- 124
- 125
- 126
- 127
- 128
- 129
- 130
- 131
- 132
- 133
- 134
- 135
- 136
- 137
- 138
- 139
- 140
- 141
- 142
- 143
- 144
- 145
- 146
- 147
- 148
- 149
- 150
- 151
- 152
- 153
- 154
- 155
- 156
- 157
- 158
- 159
- 160
- 161
- 162
- 163
- 164
- 165
- 166
- 167
- 168
- 169
- 170
- 171
- 172
- 173
- 174
- 175
- 176
- 177
- 178
- 179
- 180
- 181
- 182
- 183
- 184
- 185
- 186
- 187
- 188
- 189
- 190
- 191
- 192
- 193
- 194
- 195
淨空老和尚於1999年5月11日啟講,2000年4月20日圓滿。
感,古人比喻種植,應,好比開花結果。感應,依自性而起。自性遍一切處,遍一切時,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。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不要以為是小事,再微弱的念頭,都能振動虛空法界。一切眾生一體,感應就不可思議,有感必應,隨感隨應。
太上感應篇 (第一四一集) 1999/12/4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:19-012-0141
諸位同學,大家好!請看《感應篇》七十六跟七十七節:
【無故剪裁。非禮烹宰。】
這是不知道愛惜物力。接著底下兩句:
【散棄五穀。勞擾眾生。】
文裡這四句,一切眾生生到這個世間都是有業因的,佛家跟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。六道的凡夫都是受業力主宰,一生之際遇,榮華富貴、壽命長短都有個定數,所以在世間高明的算命看相,往往都看得相當準確。正如同《了凡四訓》一開端,袁了凡先生為我們敘說,他早年遇到孔先生給他算命,算他的終生休咎,幾乎是絲毫不爽,確確實實證明一點差錯都沒有。這不是一般江湖的算命先生,那一些說法未必可靠,不負責任的。孔先生真正是有學問,有見識,也有修養,所以能夠算得這麼準確。由此可知,一個人的一生,真的就像西洋人所說的,我過去看過法國的預言家諾查.丹瑪斯他裡面就很多次說過,人的一生就好像劇本,早就寫好了,按照這個劇本去表演,誰也沒有辦法改寫這個劇本,這個都是屬於宿命論。佛法裡面承認命運是有的,但是命運決定可以改變,絕對不是說一成不變。
首先我們要曉得命運從哪裡來的?是自己造作的,這裡面的業因跟果報都非常複雜。業因涉及到無量劫前,生生世世累積的這些習氣、煩惱,還與一切眾生結下了恩怨債務,來生後世因緣聚會的時候要償債,所謂「欠命的要還命,欠錢的要還錢」。往昔的業因,如果我們自己冷靜的觀察思惟,在自己這一生當中就得到了證明。我們這一生當中,所遭遇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細細想來,有人對我好的,過去我們有恩;有人跟我不好的,相處不好的,過去有怨。有時候我們得到財物,心裡曉得是別人還債還給我們;有時候我們有損失,知道是我們還人。佛家講得很明瞭,人生在世只不過是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,就為這個來的。所以佛總結一句,人生什麼意思?人生酬業,酬是報酬,業是過去造的業。過去造的善業,你這一生享福;過去造的惡業,這一生生計艱難。
可是業不斷的造,果也不斷在受,因果循環,享福的時候決定又造業。我們不說別人,在中國歷史上稱為十全老人,論福報,古今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乾隆皇帝,福德、聰明智慧、健康長壽,他統統具足,那真是多生多劫修來的。做了六十年皇帝,做了四年太上皇,他這一生當中也造了不少惡業,福享盡了,惡報就現前。所以從這個地方來觀察,夫子給我們說,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」,這兩句話說得很有道理。人要不覺悟,不可能不造業;福報愈大,造業愈容易,而造的惡業更嚴重。世間小民沒有威德,沒有權勢,一生所造的業比較少,也比較小,我們冷靜細細觀察就知道。我們有幸得人身,得人身又何幸之有?得人身而聞佛法,這個人身就有幸。得人身不聞佛法,得這個人身很不幸,豈能不造罪業?正是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裡面所講的「頭出頭沒」,立刻又墮落了,轉眼之間的事情,所以多麼可悲!多麼可怕。
人之所以為貴的,就是在接受聖賢的教育。聖賢的教育淵源有兩種,一種是大徹大悟,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這是真實智慧,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宇宙人生真相是什麼?從根本上說,宇宙的起源,宇宙怎麼生起來的;生命的起源,宇宙跟生命的關係,這是大根大本。明瞭之後,聖賢人教我們做人之道,人與人的關係、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、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。如何相處?這就是大學問。世出世間古聖先賢對於後人的教誨,對一切眾生的教誨,不過如是;明白之後,這個人就能夠趨吉避凶,自求多福。我們沒有明心見性,我們只有仰信明心見性人的教誨,跟著他走。太上在這一篇裡面所教導我們的,跟諸佛菩薩、大聖大賢的教誡,沒有兩樣。太上這一篇,理論上說得不多,事相上說得不少,對我們非常切用。如果在事上不能改,我們就是接受佛菩薩的教誨,我們也很難開悟。這是什麼原因?煩惱業障障礙了悟門,不能開悟。什麼條件能開悟?古德常講:「煩惱輕,智慧長」。我們有這麼重的煩惱,怎麼會開悟?依照太上的教誨去修學,這是斷煩惱的好方法。佛家講到修學的總綱領是「依戒得定,因定開慧」,這是一個明確的道路,成佛之道!太上這一篇文字就是戒律,我們能夠遵循、能夠奉行,心就定了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有個準則,這個道理要懂。
愛惜物力,雖然只說了四句,這四句是個原則,我們必須能夠融會貫通,要知道物力的艱難,得來不易。現在雖然科技發達,生產力提高了,不需要像古人那樣的操勞,使用機器大量的來製作。可是我們要常常想到,現在在這個世間,還有多少人缺乏日常的用品?我們得來的容易,這是仰賴過去修了一點福報,今生也能夠斷惡修善,感得的報應。可是想想許許多多在生活困境那些人,我們自然就懂得愛惜物力了。生活只要能過得去,平安就是福。人生在世,三餐能吃得飽,穿得暖,有一個小房子可以休息,足矣!如果有多餘的福報,要知道布施給眾生,要懂得惜福、懂得培福。
『無故剪裁,非禮烹宰』,太上在此地教我們,古人殺生吃肉,肉食也有一定的時節,絕對不是暴飲暴食。此地「剪裁」是說做衣服,「烹宰」是飲食,穿衣吃飯,從這個地方學節儉,這是日常不能缺少的物質生活。聖賢人在此地勸勉我們,我們能省一分,就能幫助別人一分,要常存此心。我們看看現前這個社會,這兩句觸犯了,犯得非常嚴重,於是福享盡了災禍就現前。古時候衣決定是為自己之必需,你看佛為出家弟子所制定的三衣一缽,這是古時候居住在印度這個地區,他三衣就夠了。我們新加坡是熱帶,靠近赤道,沒有四季,所以在此地居住衣著非常簡單;如果在中國北方,你必須要具足四季的衣裳,春夏秋冬。可是我們雖然居住在這個地區,要到北方去旅行,還是要添衣服,這就是有理由去添衣服;沒有理由,就不必找這個麻煩。
飲食,殺生、肉食,在古時候都是祭祀鬼神,獻祭。完了之後,撤下了供,這時大眾才享受,不是天天有肉吃。我在童年做學生的時候,那個時候抗戰初期,我們生長在農村,農村裡面吃肉一個月只有兩次,初一、十五大家是祭神、祭祖先買一點肉,量很少,所以小孩都希望過年,過年那幾天每天都有一點,時間也很短,也不過十幾二十天時間而已,這年過去了。現在是每一餐都有肉食,你說怎麼得了!儒家雖然不禁止,但是也不是教你天天殺生肉食。佛家曉得這個道理,肉食是冤冤相報。為什麼世間有殘酷的戰爭?這個戰爭我們能夠回憶到,第一次世界大戰很殘酷,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知道加多少倍,第三次世界大戰要起來的話,有很多人說這是終末的戰爭,就是這個戰爭打完之後,世界上再沒有戰爭。為什麼?人都死光了,還打什麼仗,是毀滅世界的戰爭。佛在經上說是「刀兵劫」,如果要世間沒有刀兵劫,佛說了一句話,他說「除非眾生不吃肉」,世間就沒有刀兵劫了,這個話的含義很深很深。刀兵劫是怨恨累積而成的,怨恨從哪裡來的?吃眾生肉。牠不是甘心情願給你吃,真的是弱肉強食,那個弱者牠心裡的怨恨,永遠不能消除。
佛告訴我們,一切眾生在六道裡是流轉的,於是就產生報應,所以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,這個只有佛講得透徹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不敢再吃眾生肉了,希望我們跟一切眾生的怨仇能夠化解。我們認真努力修學,把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,是懺悔,是贖罪。所以愛惜物力,要從日常生活當中下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