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  第440集

    共600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0年4月5日啟講,2011年9月18日圓滿。

    淨土大經是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選擇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。永遠傳下去,深入透澈,字字句句講清楚。孔夫子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學佛多年我才相信。如來,有一個解釋,今佛如古佛之再來。今佛所證就是古佛所證,今佛所述就是古佛所述。這是我第十一次講這部經,用《大經解演義》,完全依靠黃念祖老師註解。晚年活多少年,一年講一部,表法,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四O集)  2011/6/6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乘無量壽經解》,第五百五十一面倒數第六行:

      「四、讚感人發心」。「因發無上心,願速成菩提」,就是這兩句偈文。「十方菩薩見彼土莊嚴清淨超踰十方,佛號功德普度一切,因發大心,願己成佛亦成就如是剎土。如《維摩經》云:以諸淨國嚴飾之事,成己佛土。亦能如是濟度,盡未來際。」這是這一段最後半首偈兩句,十方菩薩這是有感而來的,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應,感應道交。所謂是讚歎感人發心,這個感人就是十方來的這些菩薩們。他們到了極樂世界,見到依報的莊嚴清淨超踰十方,踰也是超過的意思,十方世界諸佛剎土要跟極樂世界相比呢?確實是要遜色很多。阿彌陀佛度眾生的方法巧妙極了,就是用一句佛號,既簡單又巧妙。因為這個方法容易、方便,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環境之下都可以念,不拘任何形式,行住坐臥都可以念。只是在臥著念的時候不要出聲,心裡頭默念,出聲傷氣,沒有別的原因,對身體有傷害。確實穩當、快速,而且成就果德不可思議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就得到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。這個本願加持,我們說得通俗一點,福報,無量無邊的大福報你就享受到。阿彌陀佛因地發願,五劫修行的功德成就,你全都享受到。所以彌陀對我們來講確實是大施主,他布施給我們,布施是不可思議的福報。

      我們這個世間要跟那個求望的話,那差得太遠,無法相比,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。我們去不是去享福的,目的不是去享福的,目的是去學智慧的,去聽他講經的。沒有想到,到那裡去身相那麼好,這正報莊嚴;環境那麼好,一切都能夠隨心如意,真的是心想事成。這得來不容易,一定要想到阿彌陀佛當年發願,五劫修行功德的成就,我們往生到那裡得到受用。他的發願是為眾生的,他的五劫修行是為眾生的,就像前面普賢行願裡面所說的供養,舉的七種供養,阿彌陀佛每一種都做到,都做到究竟圓滿,在極樂世界完全體現出來。自性功德的體現,不需要人去設計,也不需要人去營造,這個道理我們明瞭,這種事我們一點都不懷疑。然後自己回過頭來想想,這一生值得自己慶幸,能遇到這樣的法門,這一生當中可以說穩穩當當的成就。只要自己認真修學,要放下、要懺悔、要精進,像這些菩薩一樣,他們去到那裡,看到了,這發心,「因發無上心,願速成菩提」,速成菩提就是速成佛道。到極樂世界,這一願一定可以達到,十方世界成佛時間要長、要慢,到這個地方加快了。所以佛號功德普度一切,因發大心,我們就知道了,他們修什麼法門?念佛,一心專念,所以他成就快。攝阿彌陀佛的功德為自己的功德,攝阿彌陀佛的修行為自己的修行,阿彌陀佛心量大,所有一切布施給眾生,希望眾生成就跟自己一樣。所以說是願己成佛亦成就如是剎土,如是剎土是西方極樂世界。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人,將來自己的剎土跟極樂世界相同,沒有兩樣。

      「如《維摩經》云:以諸淨國嚴飾之事,成己佛土。」這是讚歎阿彌陀佛的,阿彌陀佛怎麼來的?這個成就怎麼來的?前面我們讀到過,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,因為他的願大,希望他將來成佛他的國土超過一切諸佛剎土,他發這個願。所以世間自在王佛展現十方諸佛剎土給他看,他看了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好處,他統統學了,諸佛剎土裡面有缺點,他都把它改正了。所以極樂世界為什麼超過十方剎土?集十方一切美好的大成。他不是憑空想像,憑空想不出來,實際到一切諸佛剎土去參學,二百一十億佛國土。二百一十億不是數目字,是表法的,密宗裡面代表大圓滿,也就是我們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,就這個意思,他統統去參學過。所以諸佛剎土裡好的,他統統採取,他都有,諸佛剎土裡缺點,極樂世界找不到,是這麼成就的。「亦能如是濟度,盡未來際」。跟阿彌陀佛有緣的人往生到極樂世界,這些十方菩薩雖然不是專修淨土,但是十方世界諸佛如來都會勸他們到極樂世界去學習,跟著阿彌陀佛學習。這是這一幫人,人數之多不可思議,他們看到極樂世界,見到阿彌陀佛,聽佛說法,發如是心,希望將來成佛跟阿彌陀佛一樣,也能像阿彌陀佛一樣濟度眾生,濟是救濟,度是教化,盡未來際。我們想想,這些人他將來度生教化用什麼方法?肯定是用阿彌陀佛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方法。於是阿彌陀佛的國土又擴大了,有這麼多人,人愈多他的國土愈大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,我們看末後這一段:

      【應時無量尊。微笑現金容。光明從口出。遍照十方國。迴光還繞佛。三匝從頂入。】

      這是阿彌陀佛現相放光。

      【菩薩見此光。即證不退位。時會一切眾。互慶生歡喜。】

      佛放光,菩薩一接觸到就開悟了。『證不退位』,就是證阿惟越致菩薩。『時會』,當時在這個法會裡面的一切大眾,這就包括十方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眾菩薩們,互相都慶祝、都歡喜,這個緣分太殊勝!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「右文」,前面這兩首半的偈頌,「顯感應道交,如來放光加持,大眾證不退位,皆大歡喜」。我們在這個地方應當要細心去體會,諸佛如來住世,他究竟做的些什麼?教學。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地球上住世八十年,教學四十九年,他示現做為一個知識分子,好學多聞。十九歲離開家庭,他是太子,原本是繼承王位的,把繼承王位的權放下,出去求學,印度求學很辛苦,就像苦行僧一樣。當時印度確實是世界上宗教之國、學術之國,我們中國比不上它,中國古時候學術思想很發達,它比中國殊勝的是因為他們修禪定,禪定能夠突破空間維次。所以六道輪迴在一萬多年之前,印度人已經搞得清清楚楚,中國人還在摸索,有提到,但是不清楚。四禪八定是古婆羅門教所修的,這在世尊出世一萬年前,你就知道這個歷史多麼悠久。世尊出去求學十二年,到三十歲,大概能學的地方他全都去參學過,沒有地方再學了,所以在畢缽羅樹下入定,把十二年所學的也放下。這個示現非常重要,因為要證無上菩提,煩惱障放下,他十九歲煩惱障放下了,還得所知障要放下,有所知是障礙,為什麼?有所知是你的成見。所以十二年學習的這些東西全都放棄了,清淨心現前,平等覺現前,這叫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自性裡面智慧德相統統現出來,這開始教學,三十歲開始教學,七十九歲圓寂,講經教學四十九年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現的。

      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,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,佛為了要滿足他的大願,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,讓他自己學習,成就他。淨土宗的因緣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韋提希夫人遭到家庭變故,這遇到災難,求釋迦牟尼佛幫助她。她不願意住這個世界,這個世界太苦,有沒有清淨剎土?她想求往生。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說話,也是把諸佛剎土展現在她面前,讓她自己選擇。韋提希夫人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,非常歡喜讚歎,跟釋迦牟尼佛說:這個地方好,我想去,請你教我用什麼方法能夠往生。佛給她講十六種觀法,這十六種方法,一樣成功了都可以去,都能往生。持名念佛是最後的一種,第十六觀,第十六觀是執持名號。韋提希夫人往生了,在家婦女上品上生,不但她上品往生,她還帶了五百宮女,統統往生。五百宮女不是上品上生,也是上品中生、上品下生,換句話說,這一批人都是三輩往生裡面,她們是上輩,你看多殊勝。所以證明了善導大師的話,極樂世界「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」,這句話黃念老引用在註解裡頭。我們今天的緣可以說非常殊勝,稀有難逢,比過去古大德還殊勝。我們要發願求上輩往生,我有理由相信可以做得到,只要你能夠依照經典的教訓去做,「信心不逆」,你決定會滿願,生到極樂世界你就證不退位,三種不退。

      下面引的,「《宋譯》曰」,《宋譯》就是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》,五種原譯本最後的一種。「爾時彼佛無量壽,化導他方菩薩心。密用神通化大光,其光從彼面門出」。《宋譯》的本子,這一段講得比較詳細,說出來你看化導他方菩薩心,密用神通化大光,用光明,其光從彼面門出,這個彼就是阿彌陀佛,從阿彌陀佛面門放出來的。「故知無量尊即無量壽佛。微笑現金容,於彼佛金容示現微笑之相」,光從這裡發出來。「《會疏》曰:應時,應菩薩發願時」,感應道交絲毫不爽。「欣笑,授記之相」。這個笑容,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,肯定諸菩薩契入境界,諸菩薩在極樂世界見色聞聲大徹大悟,佛這種歡喜欣笑就是給他做證明,佛經裡面講授記。「如來常住三昧」,常住三昧是自性本定,也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「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」,自性是我們的真心,真心從來沒有動過。由此我們就能夠體會到,會動的是妄心,我們這個念頭動,前念滅後念就生。所以阿賴耶、末那、第六意識跟前五識全都是動的,法相稱為八心王,八識也叫八心。八心王是動的,不是靜的,所以它不是真心,真心不動。與心王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當然是動的,心王動,心所哪能不動?佛家真跟妄差別就在此地,不動是真的,不變是真的,會動是假的,會變的是假的,真妄是這麼分法。

      「將欲說法,安祥而動」。佛說法了,佛說法動不動?動中不動,不動而動,說實在他是沒有動。這個現相是現在實報莊嚴土,阿彌陀佛現在實報莊嚴土。為什麼現在那裡?菩薩有感,這些菩薩都是阿惟越致菩薩,也就是說明,都是證得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都是證到這個境界。阿彌陀佛是常住在寂光土,不在實報土,實報土菩薩有感,常寂光裡面的佛有應,就現身。跟《普門品》所講的意思一樣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。但是在實報土裡頭決定是現佛身,因為對象呢?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你面對這些人當然現佛身,不會現菩薩身;對六道裡面才三十二應,在常寂光裡面是現佛身。所以此地講安祥而動,你看動裡頭安祥。「故佛心湛然,無喜無憂」。他沒有起心動念,他怎麼會有憂喜!也就是他沒有分別、他沒有執著,他沒有起心、也沒有動念。「若將授記時,現欣笑」。表示一點微笑,這是跟菩薩授記,證明菩薩所悟的是正確的,沒錯,幫助菩薩印證。「舌相薄淨,如赤銅色。舌上五畫,如印文。笑時動舌,出五色光」。法身如來,經上告訴我們,法身如來舌相之薄,那個薄的是還透明,我們看不見。為什麼?他的舌相能夠蓋住三千大千世界,叫廣長舌相。阿彌陀佛的舌相絕對不止一個大千世界,我們也有理由能夠體會到,彌陀舌相遍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國土,這超勝,一切諸佛如來所不能及。我們中國人諺語所謂「家家彌陀佛,戶戶觀世音」,說明彌陀、觀音這個教化影響之大。我們看到十方諸佛的讚歎,就曉得彌陀、觀音的影響,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光明遍照。

      「《寶積經》云:諸佛常法,若授地獄眾生記時,爾時光明兩足下沒」。光是從口出的,從面門出的。地獄眾生能往生極樂世界嗎?能。記住,總在遇緣不同,地獄眾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,肯定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得不錯,積功累德,臨命終時一念錯誤,墮到地獄去了。沒有那麼深厚的善根,在地獄裡頭怎麼能夠見佛聞法?他善根深厚,一時糊塗墮到地獄去,墮是什麼?造地獄業。我們有沒有造地獄業?人人都造地獄業,找一個沒有造地獄業的人,你一個也找不到。所以說老實話,我們現在在這個地球上的同參道友,我講得很多,多次,不是一次,我們只有兩條路,一個到極樂世界,一個就到無間地獄。只要你自己冷靜去想想,你起心動念、所作所為,你是不是造了地獄業?我們現身為一個佛弟子,無論在家、出家,佛弟子是金字招牌,我們今天很多不如法,讓社會大眾罵佛教是迷信,就是我們的罪過。我們沒有把十善業道做好,沒有把六和敬做好,這是佛的根本戒,惹得別人罵釋迦牟尼佛、罵佛法、毀謗三寶,因我而起,這就是地獄業。所以出家不容易,出家就是入地獄,你能不害怕嗎?出家一定要做好樣子。

      我們中國老人常講,佛弟子要給佛貼金,佛的臉上有光,你修得不錯、修得好;如果你犯了過失,你就是佛臉上塗糞。我們今天起心動念、所作所為,是給佛貼金,還是給佛塗糞?給佛貼金的就到極樂世界去,給佛臉上塗糞的那就得下無間地獄,來生還想作人、要生天,沒這個事情,那是妄想。你要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能不幹嗎?你在這個世間還能貪圖這些世間五欲六塵嗎?還可以貪圖名聞利養嗎?那個麻煩就大了,佛菩薩幫不上忙,自作自受。今天社會這麼亂,災變這麼多,什麼原因?居住在地球上的眾生不善業所感,這不善業裡頭有我一分。我們今天是不幸當中有大幸,遇到《無量壽經》,遇到黃念老的註解,我們才能得救。沒有這個經,這個經、這個註解講得透徹!我從學佛以來,過去一些老法師,包括我的老師,講淨土經典沒有這麼詳細,所以聽多少遍都還半信半疑。度現前的眾生,往後末法九千年,除這個本子之外,找不到第二種。我們既然遇到了就要認真學習,遇到就是機緣,你依照這部經修行可以滅罪,可以伏住煩惱、伏惑,可以往生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高下那就是緣分,緣分好你可能上上品往生,緣分不好就下下品往生,也好。蕅益大師說的,下下品往生他就很滿足了。

      因為下下品往生,下品下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彌陀本願威神加持,你就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薩的待遇,這是太難得,十方諸佛世界沒有的。享受這種待遇,從事相上來看,你的神通、智慧、道力幾乎跟佛相等,這真正不可思議。這告訴我們一樁什麼事情?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,得阿彌陀佛的加持,你就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。那說明我們這個世界很多家親眷屬,想度他,你有能力了,不必等到極樂世界你修成,沒有修成,阿彌陀佛智慧、神通、道力加持給你。阿惟越致菩薩,哪裡不能去!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,你來去沒有障礙,你能跟一切眾生,一切有緣眾生感應道交,這些眾生有感,你就有應,你就能幫助他,幫助他離苦得樂,幫助他破迷開悟,你肯定會教他念佛,肯定會勸他往生。世出世間真實利益,還有能超過這一著的嗎?沒有了。這個大事因緣擺在我們面前,如果當面錯過,你的罪就重了。別人沒有遇到,沒有緣,那情有可原,你遇到了把它捨掉,不肯幹,你就是無間地獄的罪。所以地獄眾生,佛給地獄眾生授記,光從口出,但是光明從兩足下面進去了。

      「乃至若授菩提記,爾時光明從頂上沒」。在這個法會裡面,十方來的全是菩薩,全是大乘,所以佛在此地為我們示現的,佛光是『從頂入』,『三匝』這佛光繞了三圈,從頂入了。「彼國純一大乘故,更無餘乘記,故云從頂入。《魏譯》」,《魏譯》本子在中國是流通最普遍的,康僧鎧的本子。「示放光之因」。佛為什麼放光?是為大眾授記。「蓋為當授菩提記」,證明他們修學的正確,必定得無上菩提。「《嘉祥疏》曰:正明授記,表得時機」,表示得到的時機成熟了,「所以欣笑口出。先還從頂入者,表吐言說,為物授至極法身之記也」。至極就是妙覺果位,比等覺還高一層,等覺沒有至極,上面還有,妙覺上面就沒有了,這是通常給等覺菩薩授記的。由此可知,菩薩到極樂世界,當然這都是大乘菩薩,大乘菩薩《華嚴經》是初住以上,他在其他國土裡面修行需要三個阿僧祇劫,無始無明習氣才能斷乾淨。可是到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以光明做佛事,為什麼?這些人都已經斷盡煩惱了,也就是說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裡頭沒有言語,也沒有說法,佛用什麼?放光,菩薩一接觸光明就覺悟。以光做佛事,這是常寂光淨土阿彌陀佛教菩薩的方式。

      下面是念老的話,「意謂佛正為大眾授記。因時機成熟,故現微笑。並放光明從口而出。遍照十方,光迴繞佛三匝,入佛頂中」。這幾句話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「此表為眾所授之記,為至極法身之記,即究竟果覺之記也」。這些菩薩最後一品無明習氣斷掉,證妙覺位,這是究竟果位,證妙覺位,實報莊嚴土就不見了。這說明什麼?實報土也不是真的,證明大乘經教裡佛常講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。實報土有相,實報土的相從哪裡來的?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,所以它有相;無始無明習氣斷了,相就沒有了。相沒有了,到哪裡去?到常寂光去了,常寂光是自性;換句話說,回歸自性。你看一切法包括自己,是從自性,迷了自性變現出來的,最後還回歸自性。所以我們聽到科學家研究宏觀宇宙的,他們的報告說,他們以最精密的儀器去觀察,實際上只能看到全宇宙的百分之十,還有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見了。我們聽到這個話,我們會笑笑,為什麼?我們知道到哪裡去了,回常寂光去了,回常寂光你就找不到。為什麼?科技探究一定要有對象的,對象就是現象,沒有現象他就找不到了。常寂光沒有現象,三種現象都沒有,沒有物質現象、沒有精神現象、也沒有自然現象。所以他說沒有了,百分之九十沒有了,回常寂光了。微觀世界就是量子力學家們,他們現在能看到極微之微,現在稱為量子,也稱為小光子,也稱為中微子,這麼小的東西看到了。但是這麼小的東西裡頭有世界,他沒看到。

      這佛經上說的,一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,跟外面宇宙完全一樣,我們在前面讀過的。普賢菩薩能入微塵裡面的世界,這裡面的世界跟外面這個大世界是一不是二,大世界沒縮小,微塵裡面世界沒放大。在自性裡面沒有大小、沒有遠近、沒有先後,沒有遠近就是沒有空間,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。自性裡頭沒有大小,普賢菩薩能入,能在微塵世界裡面去拜佛、去聞法,不思議的境界。科學沒發現,科學只發現這個微點,不知道微點裡頭有世界。我們現在能想到,微點裡頭有世界,那個世界裡頭又有微點,微點裡頭又有世界,重重無盡。這個科學沒發現,這是事實。就像兩面鏡子對照一樣,我們人在當中,鏡子現的相重重無盡。我們從這個現象能體會到佛所說的,真是這樣的,這都是事實真相,佛經上用一句話說,「諸法實相」。所以方東美先生說,佛經是高等哲學,我們通過六十年的學習,現在證明它不但是高等哲學,它還是高等科學。科學跟哲學沒有解決的問題,全在佛經裡頭,真正是大學問,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。

      我們要契入這個境界,到極樂世界就辦到,為什麼?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,你看這個經本第二品「德遵普賢」。西方極樂世界那些菩薩們修什麼法門?修普賢法門。那你就得要重視普賢菩薩十願,為什麼?是極樂世界每個人必須要修學的,你不學,到極樂世界就跟人家不相應,菩薩行到十大願王才真正叫大圓滿。所以經上說,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成佛,菩薩要想成佛一定要修普賢行。普賢行的對象是遍法界虛空界,願願都是遍法界虛空界。這是什麼?把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融成一體,這就是十願。頭一個就是禮敬,我們能不敬人嗎?我們能輕慢別人嗎?能瞧不起別人嗎?不可以,你這個與普賢行完全相違背。普賢行裡面,不但一切人要尊重、要禮敬,禮敬諸佛,樹木花草要禮敬,山河大地要禮敬,沒有一樣不禮敬。為什麼?全是自性變現的。禮敬的對象是自性不是別的,自性是真佛,自性是真正的自己。在哲學上來說,自性是宇宙萬物的本體,怎麼能不尊重!本體所現的一切現象,它都帶著自性的成分,它不帶著自性它變不出來,所以性相一如,性相不二。我們心有嚴重的分別,對這個好,對那個不好,這喜歡,那討厭,完全相違背。

      所以一定要把心量拓開,愛護一切眾生,用清淨心愛、用平等心愛,用覺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的心,對待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,你就對了,這就是普賢菩薩。淨土宗各個都是普賢菩薩。所以古德有說,「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」,說得非常有道理。《華嚴經》的分量大,這個分量小,可是內容呢?無二無別。也可以說,《華嚴經》說得詳細,細說,這個經說得簡單、扼要。《無量壽經》展開就是《華嚴》,《華嚴經》把它濃縮就是《無量壽》,是一不是二。我們也可以說,《無量壽經》是《華嚴經》的落實,落實在西方極樂世界。所以文殊、普賢常常率領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到極樂世界去拜阿彌陀佛去。這裡面所顯示的意思,就是任何一個法門,八萬四千法門修成功之後,都會到極樂世界去拜訪阿彌陀佛。拜訪阿彌陀佛就像這品經上所說的,見到阿彌陀佛,那個境界大幅度的提升。見阿彌陀佛,你看你好處多大,阿彌陀佛為你授至極法身之記,就是究竟果覺之記,真實利益裡頭的真實利益。

      「又《望西疏》註光明照十方,還入如來頂者,依《華嚴》表授菩薩成佛記也」。祖師註解的這句話,光明照十方,還入如來頂,以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這是表法,授菩薩成佛之記。也就是說,無始無明的習氣斷盡了,不是靠自己力量,是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五劫修行的成就,這個成就加持,讓你無始無明能夠快速的斷掉,這是在華藏世界都做不到的。諸佛如來尊阿彌陀佛為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這沒錯,這是尊重阿彌陀佛的德行、阿彌陀佛的智慧,沒有這種大願、大行、智慧、神通、道力,這做不到的事情。「下明與會大眾善根成熟」,這句話重要,也就是說,他們的無始無明習氣快要斷盡了,善根成熟。「見佛此光明,即證不退位。不退者,不退轉之略稱,即阿惟越致菩薩也」。圓證三種不退。「是故時會一切眾,互慶生歡喜。會中諸菩薩,見此瑞相,知蒙授記,復現證不退,故互相慶慰,莫不歡喜也」,就皆大歡喜。這菩薩人數沒辦法計算的,極樂世界的菩薩、從外面來的菩薩。

      「《嘉祥疏》人天知相而歡喜」。佛所現的相,這個地方講的人天,這極樂世界的人,人天是什麼?凡聖同居土的。凡聖同居土往生的人數非常之多,我們念佛往生都在凡聖同居土。凡聖同居土裡面,你看看他知道,知相是他明白了,這是什麼?這要不是得阿彌陀佛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你怎麼能看到!釋迦牟尼佛有實報莊嚴土,我們見不到,釋迦牟尼佛也有方便有餘土,我們也見不到。同居土裡面,我們侷限的只見到一個小範圍,為什麼?六道是同居土,我們沒有辦法把六道完全見到,六道輪迴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。四聖法界,十法界的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,我們都見不到,不是那個等級你見不到。可是極樂世界不一樣,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真的是人天身分,連小乘初果的身分都沒有。如果是小乘初果,大乘初信位的菩薩,他們往生生方便有餘土,不是在凡聖同居土。凡聖同居土,見思煩惱是一品都沒有破,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到西方世界殊勝。所以人天看到了,知道這種現象也生歡喜心。「如《宋譯》曰:時會一切諸眾生」,一切諸眾生就包括凡聖同居土的人天,「敬歎佛光未曾有」,恭敬、讚歎,世尊放光未曾有,「各各俱發菩提心,願出塵勞登彼岸」,出塵勞就是斷煩惱,登彼岸就是證菩提。我們讀了這個經也生歡喜心,也要勉勵自己,要願出塵勞,要願登彼岸,這個話實際上是對我們說的。我們再看下面第九首偈頌,這下面一共有五首,從第九到第十三。

      【佛語梵雷震。八音暢妙聲。十方來正士。吾悉知彼願。志求嚴淨土。受記當作佛。覺了一切法。猶如夢幻響。滿足諸妙願。必成如是剎。知土如影像。恆發弘誓心。究竟菩薩道。具諸功德本。修勝菩提行。受記當作佛。通達諸法性。一切空無我。專求淨佛土。必成如是剎。】

      這個二十句,五首偈二十句是彌陀說法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說的,實際確確實實是阿彌陀佛說的。『佛語梵雷震』,這個「佛」是阿彌陀佛。我們看註解,這段註得比較長,意思很深,真的是深廣無盡。「彌陀放光,隨即說法」,放光之後就說法,「故下曰:佛語梵雷震。此佛字,乃阿彌陀佛也」,說明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。「佛音清淨,故曰梵音。又如梵天王,故曰梵音」。梵是清淨的意思,一塵不染。「《智度論》曰: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」,這個五種此地說出來,「一、甚深如雷」,我們常說如雷貫耳,能夠把我們警覺了,雷的聲音能警覺人,把我們覺悟了。「二、清徹遠聞,聞者悅樂」。音聲清徹,清楚容易明瞭,而且遠聞,遠到什麼程度?遍法界虛空界都聽到。真的嗎?真的。如果我們在此地,真的把分別執著放下,還有起心動念沒有關係,真正做到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就有相當定功,這是什麼?菩薩所證得的。比阿羅漢高,阿羅漢、辟支佛只放下見思煩惱,菩薩塵沙煩惱也放下了。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說法,他在此地聽得清清楚楚。

      我們為什麼聽不到?我們這個耳有毛病。為什麼?不能徹聽。科學家告訴我們,我們的眼根也不行,眼根,光線很多,好多種不同,我們只能看到適合於我們能見的這一段光波。比這個波長的見不到,比這個波短的也見不到,用儀器可以探測出來。音聲亦如是,聲波我們也只能聽到這一段,比這個波長的也聽不到,波短的也聽不到。如果這些障礙都沒有了,我們的本能現前,本能我們的耳能聽遍法界虛空界,我們的眼能見遍法界虛空界,這本能!這能力怎麼失掉?佛說得很好,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換句話說,我們如果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統統捨棄,我們的能力完全恢復。六種神通起圓滿的作用,眼見遍法界虛空界,見過去、未來,你都看到,這真的,這不是神話。就是因為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搞成這個樣子,現在叫你放下還不肯;放下是自己佔便宜,不是別人。所以要曉得,我們六根的能力廣大無邊際,跟諸佛如來沒兩樣。聞者悅樂,喜悅、快樂,聽佛講經說法。

      「三、入心敬愛」。入心是聽到佛說法,心開悟了,真明白了,恭敬心、報恩心自然生起。「四、諦了易解」。諦了是真的明白,沒有一點錯誤。諦這個意思有審查的意思,通過審查,它是真的不是假的,不是隨便接受的,真實智慧容易了解,佛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。「五、聽者無厭」。聽佛講經說法永遠不會疲倦,這是不可思議!我們這個世間人,幹什麼都會有疲勞、有厭倦的時候。唯有聽佛講經、聽菩薩說法,永遠沒有厭倦,你愈聽愈歡喜。現在跟我講的完全相反,聽一遍還可以,兩遍、三遍就厭倦,不想再聽,這是什麼原因?你沒聽懂,你沒有入味。前面他這裡第三句講「入心敬愛」,你沒入。如果你真正入心,你就會得法喜,叫法喜充滿,不會厭倦,聽得精神百倍。為什麼得不到法喜?印光大師講的,誠敬心不夠。所以現在講經、聽經的人很難,讀經的人更難,為什麼?心浮氣躁他就沒辦法入。到什麼地方去找一個聽眾,真正能夠把妄念放下一心專注來聽,這就找不到,但是那個人聽經會生法喜。我們在經教裡搞六十年,如果沒有法喜能維繫得住嗎?能這麼長久的時間幹嗎?愈幹愈歡喜,就是法喜充滿。

      我在做報告的時候也常常提示出來,但是同學有沒有聽懂,我就難說了。我每次在講台上講,中國古人所說的叫「和盤托出」,一絲毫保留都沒有,我所知道的統統都說出來了。可是明天再講又有很多新東西,那新東西是不是我今天保留的?不是,新的東西是今天晚上又發現了。每念一遍有每遍新的意思,所以你永遠念不倦、念不厭。如果它講的都是一樣的,遍遍都是一樣的,第一遍看了不想看第二遍。你看看報紙,你看看雜誌,你會能看第二遍嗎?好的文章愈看愈歡喜,看個十遍、二十遍不想再看了,這是我自己的經驗。小時候喜歡看小說,中國四大名著真吸引人,《西遊記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紅樓夢》,這四大小說每種,我在學校念書,年輕的時候至少都看了十遍,可是十遍之後不想再看了,興趣就沒有了。佛經看一千遍都看不厭,有味道!有時候看,把晚上睡覺忘掉了,看到想睡的時候天亮了,這常有的事情。現在年歲大了,知道睡眠重要,年輕的時候不知道,一個星期總有一、二天晚上看經看到天亮,不知不覺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!所以你真懂了,真看出味道出來。聽經亦如是,永遠聽不厭,味道不一樣。一部書講十遍意思不一樣,遍遍不相同,就是說天天不相同,這個叫經典的攝受力。你沒有這種法喜,沒有這種體會,就是你的煩惱習氣很重,你根本沒有入進去,聽是很勉強的聽,看是很勉強的看。可是如果持之有恆,能夠有個半年、一年,那個味道就出來,為什麼?心清淨了。心愈清淨,你體會得愈深,煩惱習氣愈重,你愈沒辦法體會,讀誦、聽講都是這麼個道理。

      對於現在業障深重、心浮氣躁非常困難,現在科技發達,有衛星、有網路、有光碟,書本的印刷非常方便,這是外緣具足。可是內緣不足,跟古人比相差太遠了!古人那個社會是安定的,古人的心是定的,容易契入。現在社會動亂人心浮躁,定不下來,所以很不容易契入,這是今天聖教弘揚的困難處。用什麼方法把人心定下來?人人都想定下來,就是沒辦法。現在又碰到整個地球,到處都有災變,剛剛過去三月、四月、五月這三個月,有同學把一些災難新聞的標題,只把這些標題告訴我,兩百多起,三個月,非常可怕。災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?科學家預告我們,可能往後愈來愈多,科學家的探測是以物理為根據。海底地球的板塊活動了,不像從前靠得那麼密,現在浮動,這就產生處處都有地震、海嘯、火山爆發。他們完全根據物理,物理能夠把這些原因探討出來,可是更深層的因素他就不知道。更深層的因素是心理,像德國科學家普朗克所說的,他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的基礎是意念,就是人的念頭,物質現象是假的,不是真的,科學探測出來了。

      如果用心理上來做,大概還有辦法。我們這裡有一本江本博士的水實驗的報告,它這個後面正好就是琵琶湖的一張照片,他在這個地方做實驗。這是一個海灣,我們知道琵琶湖是內陸湖,是日本最大的一個湖,像海一樣,這個海灣是死水,水流不走,所以二十多年來這個海灣的水很臭,很難聞。他用這個地方做實驗,他找了三百多人,請了一個老和尚九十多歲,帶著這批人去祈禱,時間只有一個小時,在這一個小時讓大家把所有妄念放下,什麼都不要想。大家共同想一樁事情:湖水乾淨了。你看就這麼簡單,就這一個念頭:湖水乾淨了,我愛你。大家都想這一個問題,就念這一句話,念了一個小時,三天之後水果然乾淨,氣味沒有了,保持了六個月。他把這個事情告訴我,我說你每三個月去做一次,這水就永遠乾淨,就不會再變化。這是什麼?我們的念頭能改變自然環境。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,如果我們日本的同學們,都能夠為日本這個地區地震、海嘯災難,每天認真做祈禱,能有幾百人、上千人,這個地方災難真的化解。縱然不能化解,會大幅度的減輕,九級的地震可能也變成三級,真能做得到,很好的證明。這個證明現在有科學根據,普朗克他的研究就是原始的根據,所有物質現象它的基礎是意念,我們的意念要好、端正,問題就化解了。

      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這三千年前的事情。依照中國歷史記載,釋迦牟尼佛出生周昭王二十四年,圓寂那一年是周穆王五十三年,佛住世,中國人算虛歲八十歲。如果從這個年代來算到今天,算到今年釋迦牟尼佛滅度三千零三十八年,中國老一輩的出家人都用這個紀年。現在外國人用的是二千五百五十幾年,相差六百年,這個我們不必去計較它,中國人有中國歷史的記載。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說的,講我們這些災害,災害怎麼來的?不善念頭感應來的。貪婪的念頭感得水災,貪心感水災;瞋恚是火災,火山爆發、地球溫度上升,都是屬於瞋恚所感得來的;愚痴是風災;傲慢是地震;懷疑是土地鬆散了,不堅固了,山會倒下來,大地會沉到海裡,這個根、這個因是懷疑。如果我們把貪瞋痴慢疑斷掉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傲慢、不懷疑,這災難都沒有了。所以科學家告訴我們,這美國人說的,美國科學家布萊登講的。他在「2012」那個電影裡面出現了四次,時間不長,出現四次。他告訴我們,如何應對二0一二馬雅災難預言,他提出三句話,第一個「棄惡揚善」,勸全世界的人,棄惡揚善就是佛家講的斷惡修善;第二「改邪歸正」;第三「端正心念」,端正心念就是我們把貪瞋痴慢疑放下。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傲慢、不懷疑,這樣的心態就能夠把二0一二的災難化解,不但能夠化解而且會把地球帶上更美滿的未來。什麼人能做到?什麼人肯把貪瞋痴慢疑放下?不貪財、不貪色,財色名食睡都不要貪,七情五欲能自己控制得住,逆境能夠不再發脾氣了,樣樣能夠忍讓,你能夠把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做到了,這個世界就美好了,也就很像極樂世界了。

      日本,這次我是第七次來訪問日本,過去有兩次,我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的和平會議在岡山開的,所以我來過兩次岡山。我對這個小鎮很歡喜,這個小鎮人很保守,不貪財,家家都有儲蓄,生活很穩定。離大阪這樣近,很少到大都市裡面去,都是安分守己。我聽說這個地方,四百年沒有災難,這個地區的人好,人心善良,貪瞋痴大幅度減輕,跟別的地方比它輕,所以它四百年不遭災難。我那個時候來開會,看的時候很驚訝!像這樣的環境在世界上不多,找不到,所以它給我很好的印象。那次來開會跟縣長見了面,剛好還遇到外交部的次長也參加這次會議,我們都碰到了,我還留的有照片。所以這一個小區域,如果能夠真正落實儒釋道的三個根,它是世界上和諧示範的一個小區,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,都會到這個地方來參觀、來學習,能做得到!

      我過去在中國大陸做了三年的實驗做成功,這個地方要做,我相信比我以前做的會更成功,因為這個基礎太好,太難得,居民純樸,也就是講老實,人只要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他就能成聖成賢,非常非常難得,希望大家努力。淨宗學會在這個地方帶頭幹,做出成績出來,不但自度,救了日本、救了東南亞的地區、救了全世界。真正做出來我給你們做宣傳,讓聯合國的人到這個地方參觀。因為聯合國那些人確實真想把衝突化解,真正想給世界這個社會帶來永續的和平,找不到方法。有實驗點大家都相信,沒有實驗點我們做再詳細的報告,聽了都歡喜,都鼓掌,下了台之後,就問我:法師,你這是理想,這做不到。這就信心危機,他不相信,這不相信,所以大地就鬆散,就會沉到海底,高山就會倒下來、倒塌下來。沒有信心還得了嗎?所以一定要做出樣子,做出典型、做出榜樣,大家相信了。這個地方做非常理想,要當地的這些領導他們帶頭真幹,我們可以把過去在中國做的這些經驗,提供他做參考。我們在聯合國報告的時候,大家聽了非常激動,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一百九十二個國家地區的大使代表都非常熱心,想來看看。這是個非常好的機緣,他們的心態我知道。這樣一做的時候,日本救了全世界,這無量無邊的功德,這個功德保證日本什麼災難都沒有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