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  第166集

    共600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0年4月5日啟講,2011年9月18日圓滿。

    淨土大經是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選擇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。永遠傳下去,深入透澈,字字句句講清楚。孔夫子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學佛多年我才相信。如來,有一個解釋,今佛如古佛之再來。今佛所證就是古佛所證,今佛所述就是古佛所述。這是我第十一次講這部經,用《大經解演義》,完全依靠黃念祖老師註解。晚年活多少年,一年講一部,表法,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一六六集)  2010/10/14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乘無量壽經解》,第一百九十三面第四行:

      「堅固不動。其心如金剛,能破一切,而不為一切所破,故云堅固。」這是行願精進的一句經文。前面在經文上讀過,「又有殊勝行願,及念慧力,增上其心,堅固不動」,這就接著這來的,「堅固不動,修行精進,無能踰者」。這是念老為我們解釋這一句,先說堅固,用《金剛經》上的意思來解釋,說明法藏比丘用心的專注。這是真正學習必須具備的條件,沒有這個條件就很難成就,而這個條件是很不容易得來的。為什麼?世間一般人,心裡面他總是好奇、貪多,所以廣學多聞。現在一般社會上都講求這些,哪一個不是這樣學習法?在今天這個社會上我們看到,從幼兒園到大學、研究所,都是向著這個方向,沒有人講堅固不動。堅固不動只有過去傳統文化裡面儒釋道都講,而大乘佛法裡面對於這樁事情尤其是堅持。為什麼?大乘佛法學習的終極目標是要開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這是終極目標。像這樣一個目標,這就非常重要,堅固不動你才能得定,定才能開慧。

      真正的智慧不是學來的,這個道理要懂,真正智慧從哪裡來的?是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。智慧有多大?跟諸佛如來一樣大。這個地方我們是講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在諸佛如來當中是最被尊敬的,諸佛讚歎他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光中極尊是從性上說的,佛中之王是從相上說的。我們每一位同學,我們的自性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,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,說明你也是光中極尊;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,你也是佛中之王,你今天為什麼淪落到這種地步?智慧沒有了,德相也沒有了。世尊很慈悲,把這個緣故一語道破,在《華嚴經》上,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我們想想,我們是不是這樣的,我們每天有沒有在打妄想、有沒有在搞分別執著?如果有,那佛說的話沒錯,我們的性德、我們的智慧是被妄想分別執著給障礙住;跟諸位說,並沒有丟掉,只是障礙,障礙就不能現前。好比太陽,今天是陰天,雲彩把太陽遮住了,看不到太陽,不是沒有太陽。換句話說,你不是沒有智慧,你的智慧跟佛無二無別,只是你現在有妄想分別執著。在人間、在天上,也就是講在六道,六道裡面這些眾生,智慧不相等,有人聰明智慧很高,有人聰明智慧很低。這個差別我們理解,智慧高的是妄想分別執著少一點,他智慧就透出來的多;如果分別執著很嚴重的人,他智慧透出來就少,就這麼回事情。

      道理明白了,真搞清楚了,就曉得,古大德這種教學的方法,佛門的這個方法,高明,非常殊勝,依照這個方法來學,你很快就成就。就是集中心力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你有開悟的希望;縱然不能大徹大悟,一般講大悟是可以達得到的。我們早年在台灣跟李老師學經教,老師就告訴我,經教要求的是大開圓解,教學都圓滿,教的是老師,學的是學生,成績都算圓滿。這個是教下講的大開圓解,跟宗門的大徹大悟是相等的,明心見性。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,不得已而求其次,求其次,這其次的標準是什麼?通一宗,譬如學《華嚴》,華嚴一宗能夠通達,這是大悟,不是大徹大悟,那是大悟。都要有悟性,沒有悟性你做不到。這些都不是學經教多,不是這個意思,就是一門,從一門當中有徹悟、有大悟、有小悟。

      堅固不動裡面,尤其是講求不用心意識。你看看我們一般講,心的作用是什麼?記憶,學了之後我記得,能夠記得住;第二,我不用意識,不用分別心;第三不用末那識,沒有執著。你看,沒有執著、沒有分別,這樣去學習,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,諸佛菩薩是這樣學習的。世間人學習,用分別、用執著,用分別、用執著就是你用六識、七識、八識,你用這個東西,你用識。識是妄心,不是真心,妄心緣不到真正的境界,真正的境界是自性,緣不到自性。如果遵循經典上的教誨,能不能緣到自性?緣不到,這個你一定要懂得。為什麼?經教這是有形的東西,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個法就是經教、就是經典,這個東西要丟掉,說得這麼清楚。你要是完全依據經教就變成佛學、知識,不是智慧。因此惠能大師才說,這一樁事,就是智慧這樁事,與經教、文字不相干!他不認識字,你把經念給他聽,他沒有一樣不懂。他不需要去研究,不需要去分別,為什麼?自性裡頭本自具足。無量無邊無盡的智慧,是你自己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只要你把障礙去掉,我們才真正懂得什麼叫用功夫,什麼叫會。宗門祖師常講「你會麼?」會不會學?會學的人不用心意識聽,不用心意識去讀,不要求你把它記住,記住不記住是自然的,沒關係,只要智慧開了就管用。

      心要真誠,心要慈悲,心要常常念著孝敬諸佛如來,像佛一樣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不要想自己,為什麼?想自己就壞了,想到自己,你看增長我執,這個麻煩可大了。我執要是增長,六道你就注定,你真的是六道凡夫,就注定了,你出不了六道。佛法裡頭一個破身見,須陀洹。《華嚴經》十信菩薩初信,初信等於小學一年級,條件是什麼?不再執著身是我。不但身不是我,現在能夠想像分別執著的統統不是我。外國的哲學家還說「我思故我在」,比普通人是高一點,他不執著身是我,他執著什麼?能夠思想的那個是我,執著第六、第七識是我,不執著身了。那還不是我,八識五十一心所,你們看看《百法明門論》,它排在哪裡?排在有為法,有為法不是真的。有為法五大類,頭一個就是心法,八識,八識是心法,第二個心所法,第三個不相應行法,這都全屬於今天講的精神這一方面的,十一個色法那是物質方面的,全不是真的,真的是無為法,無為法裡頭純真是「真如無為」,現在這個經上講的真如。你看引用《金剛經》上,其心如如,「如如不動」,是真如。這在百法裡是屬於最後的一條,真如無為。

      我們今天最大的困難是習慣用妄心,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無始劫以來就用這個。現在我們覺悟了、明白了,但是還是放不下,起心動念不知不覺又用這個東西。怎麼樣才能夠真正改過來?這是兩個因素,第一個善根深厚,那很容易,善根深厚是你過去生生世世你修了不少時間,所以你很容易;第二種,我們沒有那麼深厚的善根,在這一生當中要多訓練。聽經要學馬鳴菩薩的教誨,《大乘起信論》上的,離言說相聽,就是你不要執著言說,讀經不要執著文字。要不要用這個?要,要用言語、要用文字,不要執著,它是工具。不要執著名詞術語,要懂得它的意思,但是不能執著,都知道這些東西是釋迦牟尼佛幫助眾生的善巧方便,執著就錯了,一執著就變成世間法。第三個不能用心緣相,不能用想像,也就是不要用思想,思想是錯誤的。思,在中國這個文字,中國發明文字,佛法沒傳到中國來,但是它跟佛法就相應,你說中國古人,不是佛菩薩再來我不相信。思就是第六意識,想就是第七識,就是末那識。你看「思」這個字,下面是個「心」,心上面是個「田」,那個田就是格子,一格一格的,那是代表分別,這一格不是那一格,代表分別。想,想是心裡有相,出了現象,心裡有相,那就執著,有相了,那是第七識起的作用。所以不要用思想,一用思想,你就曉得你已經落到第七識跟第六識去了,把佛法變成知識,現在的名詞叫佛學,你是在搞佛學。如果不用心意識,那你是學佛。

      學佛,心一定是清淨的,為什麼?你不用思想,用思想心不清淨,不用思想是清淨的,跟這個經題上所講的原則就相應。你看你清淨心現前,功夫深一點,平等心現前了。清淨心現前,給諸位說,是小悟,平等心現前是大悟,後面那個覺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了,這個道理要懂。懂的時候,經要不要聽?要聽,會聽;經要不要讀?會讀,要讀,天天都要讀,不用心意識。不用心意識,你堅固不動,你要守住這一條。假以時間,時間長短個人不同,個人的根性不同,個人堅固不動不同,這個力量不同,力度都不一樣。真有大的這種毅力、決心,我一定要堅持,這就屬於持戒。我們的心在任何境界裡不要被境界所干擾,這個心是什麼心?真心。會被外面境界干擾是妄心。我們要學,學著在境界裡用真心。先在聽經、讀經,在這上學,然後學得差不多了,應用在日常生活上,穿衣吃飯、工作應酬,在這個裡面要用上它,不分別、不執著。不分別,思沒有了;不執著,想沒有了,我們用思想這兩個字大家好懂。佛教的術語是第六識跟第七識,第六識是思,第七識是想,不用思想,清淨心才會現前。清淨心生智慧,生小智慧,平等心生大智慧。那要真的徹悟了、覺了,大徹大悟,你自性裡面本來有的智慧就完全現前,那跟佛沒有兩樣。

      佛教裡講的是這個,比世間高明太多!所以在今天佛法裡,這種修學的方法已經沒有人了,哪一個學佛是用這個方法?不但教下沒聽說過,參禪、學密的裡頭我也沒見過;不但沒有見過,聽都沒聽說過。當然我們不能武斷,在今天信息這麼發達,我相信我們自己還是孤陋寡聞。真正用功的人我們沒見到,我們見到的人都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;換句話說,都是搞佛學的,沒有看到真正學佛的。所以佛法衰,有道理。佛法怎麼樣興?興,我們自己今天明白了,修學的態度不能不改變,我們得真幹。持戒、念佛,得走淨宗這個路子方便,持戒念佛還是用心意識,他能往生。生到哪裡?功夫好的,這一句佛號真的能把煩惱習氣給念掉,生方便有餘土;煩惱習氣沒有念掉也行,生凡聖同居土。也就是說,我們這一生搞佛學,遇到淨宗法門能不能往生?能,凡聖同居土,因為凡聖同居土裡頭依舊用八識五十一心所。遵從佛陀的教誨,經典上教我們怎麼做我們都做到了,教我們不能做的我們也做到了,學得很像菩薩、很像佛陀,學得真像!妄想分別執著沒斷,只是很淡薄,不很嚴重,很淡薄了,有,沒斷,生方便有餘土,相當我們這個世界裡面四聖法界。我們知道,四聖法界裡面的佛菩薩還是用阿賴耶;大悟,不是徹悟。徹悟,不用了,轉八識成四智那是徹悟。這些道理、現象,佛很慈悲,跟我們說得很清楚,我們自己要明白、要覺悟。當然最好時時刻刻能夠用在生活上,那對於修行會有很大的幫助,真的會大幅度提高你的境界,你會生歡喜心,法喜充滿。這樣的學法,就是宗門教下祖師大德常說的「你會麼?」會了,真的在學佛了。

      學佛的人肯定都具足堅固不動,他的信心堅固不動,願心堅固不動,他的行也是堅固不動,其心像金剛一樣,能破一切,而不為一切所破,叫堅固。這個意思就是說,我們的心,信、願、行都不會被外境干擾,我們有能力克服外面境界。順境、善緣不起貪戀,沒有一絲毫貪戀的意思;逆境、惡緣不起一點點怨恨。也就是說,無論什麼境界現前,都能保持一個清淨平等心,這叫功夫,這叫什麼?你念佛功夫得力了。還會被外面干擾,不得力。不但自修如是,幫助別人亦如是。到這個境界才真正是隨緣不攀緣了。起心動念就是攀緣,不起心不動念這是隨緣。隨緣沒有自己,攀緣有自己。那是無始劫來的習氣,攀緣是習氣,不好斷。我們怎樣幫助自己?最簡單、最穩當、最可靠的方法,是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,弘法利生也沒有。弘法利生的事情要不要做,隨緣,有緣就做,沒有緣就不做。緣是肯定有,絕不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什麼?就干擾阿彌陀佛,我心裡只有一個阿彌陀佛,還有一大堆的這些雜念、這些煩惱習氣圍繞著阿彌陀佛,我們跟阿彌陀佛的感應就被障礙了。人隨緣才有真正的法喜,不能隨緣就有煩惱,「我做了好事,你為什麼障礙我?」他會有這個念頭生起來。一定要把這些念頭一掃乾淨,為什麼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弘法利生亦復如是。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個法是佛法,非法不是佛法,也就是講的世間法,世出世間法統統捨掉。為什麼?自性裡頭沒有世出世間法,世出世間法全是假的。這些道理,我們實在講,在大乘教裡面薰習這麼多年,才有這種印象,時時刻刻能提得起來;雖然斷不掉,常常能提起來。這就是幾十年的薰習,慢慢養成了習慣,這個習慣好。

      「《金剛經》曰:如如不動。故云不動。」下面解釋,這個如如不動,「不是沉空滯寂」,也就是不是一般人講的空跟寂,不是這個意思。它是什麼意思?這個意思也說不出來,「而是心心契於真如法一,念念流入如來覺海也」,這叫如如不動,它跟自性相應、跟性德相應、與大般涅槃相應,這才是《般若》上所說的如如不動。這兩個如,第一個「如」是修行人的心,第二個「如」,真如,是佛心。自己的心跟佛心相應,佛心不動,我現在這個心是覺心,覺心不動,明瞭。沉空滯寂是什麼?是無明,佛法裡面所講的無想定,是這個,他真的一切放下,讓心裡面完全空掉。這個定修成了,果報在哪裡?在第四禪的無想天。實在講,你問他,他什麼都不想,也就是他執著一個無想。他不是真的空掉,他還是有,他有個無想,所以他的果報在無想天。真正修四空定的比他高。四空定是怎麼回事?四空定是無明。他有定中那種享受,那個境界的享受,確實他連身體都不要了。中國老子《道德經》上有這麼一句話說,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」,我最大的憂患是什麼?我有個身體,要沒有身體多好。四空天裡頭沒有身體,四禪有身體,四空天沒有身體。所以我常常稱他們為高級凡夫,六道裡頭高級凡夫,沒有身體。他沒有身體,他就不需要居住的地方。所以四禪天裡面,色界天他沒有欲,財色名食睡這個沒有,這個念頭都沒有。實際上他是定功把欲望伏住、壓住,不起作用,跟沒有那個境界是相同的,是這麼個境界。但是四空天,他連這個都不要。所以我們只可以說四空天是純粹的靈界,在中國世俗講靈魂,那個地方是靈魂,他不要身體,他是在禪定當中,很深的禪定當中,修四空定。

      四空定高下程度不等,那就是他定功的時間長短不一樣,最長的是第四層,最高的這一層,我們說他壽命八萬大劫。說他壽命,就是他定功的時間,他入定的時間,在定裡面不失去定力,能夠有這麼長的時間,八萬大劫。八萬大劫可了不起!我們太陽系,這個星球一次成住壞空,這一個循環叫一個大劫。換句話說,我們的地球,我們的太陽系,經過多少次的成住壞空?八萬次,他還沒出定,你就想這多利害。六道裡頭的凡夫,功夫最高的。但他出不了六道,也就是什麼?他沒有辦法破無明。這個無明不是根本無明,根本無明破了,那超越十法界,這個無明是十二因緣裡的無明,無明緣行,識緣名色,是那個無明。這個無明就是六道裡面的靈魂,我們這樣稱,諸位就容易懂。不出六道,在六道裡面捨身受身,就是它起作用,這個無明起作用。所以他不是沉空滯寂,不是四禪裡面的無想定,也不是六道裡面講的四空天,不是,跟這個不一樣。

      他的心是覺心,他不迷,所以「心心契於真如法一」。一字非常重要,這個一就是一真,這個一就是自性,在佛法裡面講的自性、本性、法性、真如,名稱很多,都是一個意思。一樁事情,佛說這麼多名詞,就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,名字相是假的,一執著就錯了。佛法最怕的是執著,執著就是六道,六道真正的原因。執著沒有放下,你就出不了六道;分別沒有放下,你就出不了十法界,所以這個事情不可以不曉得,我們做什麼事情別執著。不執著才能恆順眾生,這東西要這麼做,好,那麼做也好,沒有一樣不好。我們要堅持怎樣,錯了,沒有堅持的必要。如果真的堅持,就堅持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那你就對了,決定往生。在世間法裡頭,任何一法你要是堅持,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增長我執,這個第一關很不容易突破。第一關突破之後就容易,往後就容易,頭一關是最難破的。「念念流入如來覺海」,這是講如來覺海。這是大乘裡面的名詞,從梵語翻過來的,也翻作性海,自性、性海。佛在經上有很多比喻,海比喻深、比喻廣,取這個意思。如來的大覺,這是自性覺,像海一樣。

      「修行精進,無能踰者」,這是這一小段裡末後的兩句,講到修行。「修行者為通用之辭,自晉後(晉朝以後)轉為佛教術語。」修行在中國古人有講,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這個說法都在佛教之前,佛教還沒傳入中國。行是行為,起心動念是心的行為,言語是口的行為,動作是身的行為。行為有了錯誤,把它修正過來,叫做修行。所以修行,我們再加幾個字進去就容易懂了,修正錯誤的行為,是這個意思。諸位要明瞭這些名詞的真實義,你就不會產生誤會。現在很多人誤會,認為什麼?念佛是修行、拜佛是修行、念經是修行、念咒是修行,是不是?未必!口念阿彌陀佛,心裡打妄想,那不叫修行,那哪裡叫修行?古大德所謂「口念彌陀心散亂,喊破喉嚨也枉然」,那就是說他不是修行。真的用阿彌陀佛來修行,那是怎麼回事情?心裡有著阿彌陀佛,口裡阿彌陀佛,把所有一切雜念妄想統統放下,把它念掉,用一個來對付一切妄念,這是修行,這真修行。讀經是不是修行?是的,不讀經打妄想,我讀經就沒有妄想了,我這個念頭都在經文上,那叫修行。一面念經,一面想這一句什麼意思,那一段什麼意思,這不是修行,那還在打妄想,不過這個妄想是善的,不是惡的。不管你善惡,總而言之你是妄想,你是增長無明,為什麼?得不到定。依照這些方法修行,你得要得定才行。

      持戒,有很多人戒律持得很好,他是修行嗎?他自己認為是修行,「你看別人都不如我,我的戒持得好」,對那些不持戒的人,他看到就討厭,自己認為很了不起,增長煩惱。你看持戒本來是得定開智慧的,他持戒持得不錯,結果他得的是什麼?他得的是煩惱,得的是貢高我慢,得的是輕慢別人,錯了!所以修行兩個字,咱得要認清楚,能真正幫助你化解煩惱的、幫助你消除習氣的,這才叫修行。無論用什麼方法,佛家講八萬四千法門,你得會用,用這個方法確實,也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減輕,這叫真修行。修行的目的沒有別的,恢復自己的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心。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,那就是清淨心,清淨心起作用是智慧,叫妙觀察智;轉末那識,末那是執著,不執著了,平等心就現前;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就是覺,我們這個經的經題上「清淨平等覺」。清淨是阿羅漢、辟支佛所證得的,平等是菩薩所證得的,覺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佛所證得的。不管什麼方法,八萬四千法門,只要幫助你開發清淨平等覺,真修行。換句話說,無論用什麼方法,不但不能開發清淨平等覺,增長貪瞋痴,增長分別執著,壞了,那你不是修的佛道,不是修的菩薩道,你修的是六道輪迴;如果是不善的念頭,那你是修三惡道。也是道,沒錯,都是道,道不同,你往哪一條道上走,自己得清楚、得明白,這樣才行。所以修行這兩個字很重要。

      你看下面說的,「如理而行戒定慧,曰修行」。特別重要的是如理這兩個字,你要是不如理,修戒定慧都會走錯路,戒定慧都有偏邪,開的是邪慧,得的是邪定,那個麻煩就大了!說老實話,魔也有定功,千萬不要學佛學到魔道去了。有沒有這種人?有,不但有,而且很多。自古以來,開頭是好心學佛,最後學到魔。如何防止?永遠在正道上,沒有偏邪,那就要靠大乘經教。如果你要用自己的意思,我要想個什麼方法,比這經上所講的還要好,那就問題出來了。你講的方法比經典講得好,那你就成佛了,你不是凡夫;如果真的成佛,佛佛道同,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你說你的方法超過佛,肯定是邪道。為什麼?真正成佛跟佛是平等的,沒有超越的。佛所證的像個圓一樣,你不能增、不能減,佛佛道同。不但是上上智、小智慧,我們講須陀洹、講阿羅漢,這是佛法裡面果位最低的,小果,阿羅漢是小果,須陀洹是小小果,他們都謙虛、都誠實,絕對沒有傲慢。孔子在《論語》裡面講,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驕且吝,其餘不足觀也」。夫子這句話是個標準,誰的標準?我們自己在學佛的道路上,要時時刻刻警惕,我有沒有驕慢、驕傲,有沒有吝嗇?如果有,自己要趕快回頭,為什麼?我們的路偏差了。世間聖賢,貪瞋痴慢疑都很薄,他並沒有斷,他完全也把它控制在一定限制之內,他能控制得住,世間聖賢。我們今天求出世間的大道,一心想在一生當中真正擺脫六道十法界,這習氣不能有,有一點點習氣會造成你嚴重的過失。

      這功夫在哪裡練?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,在這裡頭去練。真正修行他才知道,眾生對我的恩德多大!沒有他們,我到哪裡修。我每天面對的境界,修什麼?看自己的起心動念,我起的是什麼心,動的是什麼念頭,還有自私自利,還有名聞利養,不行!完全失敗了。前面講了,順境(環境好)、善緣(人緣好),不能有一點貪戀的心,這最容易生貪戀;環境不好,人都是壞人,沒一個是好人,練什麼?不生怨恨。換句話說,順境善緣幫助我們放下貪痴,這是三毒煩惱;逆境惡緣幫助我們放下瞋痴,貪瞋痴,從哪裡斷?從這裡斷。貪瞋痴斷了,所有一切煩惱都斷了,因為它這是三個根。慢是屬於瞋恚裡的一分,疑是屬於痴裡的一分,統統歸起來就是貪瞋痴這三毒,一點都不錯。也就是說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穿衣吃飯、工作裡面都是要來斷貪瞋痴的,那你就真會用功,你真會修行。提不起,幹起來是真不容易,淨宗法門裡面就教你提起這一句阿彌陀佛,那個念頭才動,貪瞋的念頭才動,這叫念頭初起,不怕念起,為什麼?習氣,無始劫以來的習氣,凡夫,怎麼會不起心動念?念頭才一起,阿彌陀佛,轉到阿彌陀佛上去,轉得快!第一念起來,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就把貪瞋痴慢、自私自利放下了。只有這句佛號,能夠堅持下去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肯定往生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永遠超越十法界。所以「如理」這個字非常重要。我們今天為什麼還要研究經教?離開經教,我們依據的理就不見了,行戒定慧也很難成就,戒定慧與經教的道理一定要相應,這叫修行。

      「即佛教中教、理、行、果四法中之行法」。經典是教科書,文字是教,世尊當年在世是用言語教,文字是言語的符號。馬鳴菩薩教給我們不要執著言語,換句話說,我們也不能執著文字。文字多少沒有關係,只要理說得透、說得明白就好,不要在文字上去操心。經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,知識分子,我們早年初學佛的時候都有這個疑問,他翻的正確嗎?我們想想一篇古文,在學校念書的時候,一篇古文,同學有三、四十個人,老師說你們用白話文,把這篇文章寫成白話文,三、四十個同學寫出來的,沒有一個人是相同的。這不就是翻經嗎?那怎麼辦?只要意思對了就行。每個人翻的不一樣,意思對了就行,不必去執著它的文字,意思對了就可以,老師的評分也是用這個做標準。這就是佛法講的「依義不依語」,就這麼個道理。所以教非常重要,特別是在這個世界,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會上講得很好,說我們這個地方人的根性,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的根性,耳根最管用。看,看不清楚,他聽得清楚,所以說耳比眼厲害,觀音菩薩說,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」。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世沒有用文字,用言語。孔老夫子在中國,當年講學也是言語,沒有用文字,文字都是老師過世了,學生把它記錄下來的,像《論語》,就是孔子的學生所記錄下來孔子當年在世的言行,流傳給後世。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,沒有文字,學生那麼多,天天在聽講,沒有筆記,沒有人記錄。所以經典裡面講的有道理,「佛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」。我們知道在那個時候,語言肯定不統一。中國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有語言、有文字,但是不統一。周朝時候,史書上記載的八百諸侯,也就是說中國這個地區,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,還沒有到珠江,就是現在中原這一帶多少個國家?八百多個,每個國家有它的文字、有它的言語,我們今天講方言。所以你看篆字,通常我們最常看到的,這是杯子上印的一百個福、一百個壽寫法都不一樣,那什麼?那都有根據,不是隨便寫的,都是當時各個不同的文字,寫法不一樣。文字是到秦才統一的,所以在夏商周都沒有統一,寫法都不一樣。

      所以這裡我們講教,教裡面最重要的是理,文字跟語言都是詮理的,要把理說明白。從黃帝到周朝,我們說到孔子那個時代,大概是二千五百年,黃帝發明文字才開始有記載。那時候文字寫在哪裡?現在我們看到甲骨文,就是的,以後你看到鐘鼎文,那也是的。是用刀,在夏商周的時候已經很進步了,用竹簡,刻在竹片上,將文字刻在竹片上,把竹片用繩子把它連起來,叫竹簡。文以載道,所以文字講求簡單,不要麻煩,那個刻很不容易、很費工夫,所以愈簡單愈好。這是中國自古傳下來的,簡要詳明,講求四個原則,要簡單、要扼要,還得要詳細、要明白,不能含糊,人家看不能讓人看錯意思。言語跟文字都講求這四個字,簡要詳明,符合這個,好文章、好的言語,一點都不囉嗦,沒有長篇大論的。長篇大論的文章差不多到漢、秦漢,到春秋時代就差不多長篇大論出來了,以前很少,所以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理明白之後,重要的就是落實,如何將這些理論、道理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那是你真做到了,你真得利益了。果是證果,才有個圓滿的成就。

      四法當中最重要的是行,你不能落實,全空的,那就變成玄學,叫社會大眾得不到真實利益。古聖先賢無不是以群眾做考量,念念是為大眾,給大眾學習的東西一定要簡單,要大家普遍都能夠接受。所以中國上古,那時候沒有文字傳下來,我相信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都是從上古傳下來的。它簡單,真的是扼要,世代相傳,不會傳錯。你說五倫就幾句話,「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」,這怎麼會傳錯?不會傳錯的。五常就更簡單,五個字,仁義禮智信,不會傳錯的。傳一萬年、傳十萬年都不會傳錯,世世代代能傳得下去。四維就四個字,禮義廉恥;八德八個字,孝悌忠信、仁愛和平。中國幾千年來,祖宗教學的精華就這幾個字。以後演變為十三經,五經、十三經,到清朝初年,乾隆編的《四庫全書》,總的綱領不出這四條,就是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。後人的研究,把這些東西發明,講解清楚,如何落實,落實普世的教育。所以能造成國家長治久安,造成文化永垂不朽,就靠這個東西。這要有人去做,真正去做,都做到了是聖人,做得不夠圓滿是賢人,能夠做到一半的是君子。讓這些人帶頭,他做得很好,他就感化一方。

      那一方人需不需要開課教他們?不需要,絕大多數的人,看到有這幾個表率,就跟他學了,沒有學校。你這一家好,一個村莊都學你,你就教化了一個村莊。你這一國好,從前的國很小,沒有現在一個縣那麼大,沒有,大概只有一個鄉鎮那麼大,那就是一國。你看我們中國人常常講周文王,大家聽文王都非常恭敬,文王的國多大?沒有現在一個縣大。書上告訴我們一百里,一百里是中國里,跟現在公里,一百里就是五十里,方圓五十里那是周國。這一國做得好,為什麼?完全落實了傳統文化,就像我們過去在湯池搞小鎮一樣,變成什麼?變成許許多多國家的榜樣,每個國家都來參觀、都來跟他學習,尊稱他為天子。那個天子沒有行政權,你管不了別人國家,你只能管你自己的地盤。湯就更小,湯七十里而王天下,文王以百里王天下。王天下是那個天下最好的一個示範點,大家都向他學習,尊稱他為天子。一個試驗點做好,你想想看,影響現在講全中國,那個時候是天下,起這麼大的影響。

      中國歷朝,朝朝代代都有一個示範點,那示範點是什麼?帝王所居住的地方,叫京師。你想想看這兩個字什麼意思?京是大的意思,就是我們今天講大都會;師是什麼?師範,這個地區可以做所有城市的榜樣。各個地方的縣市長,在從前大概都是進士出身的,進士的考試是殿試,皇上親自考試。換句話說,都到過京師,將來派你做縣市長,你都曉得京師是怎麼做的,那是個很好的樣板。以什麼為中心?以文化為中心。不像現在,現在以商業為中心,商業為中心,這個國家一定亂,一定有問題。為什麼?商求的是財富,財是人之必爭,每一個人都要去爭利,這國家問題來了。兩千多年前,你看孟子見梁惠王,諸位看《孟子》這部書,第一章就是的。孟子比孔子還可憐,孔子生在春秋,孟子生在戰國,亂世!大家都爭利。孔子那個時候還講一點道義,未必真幹,口裡還說,到孟子那時,口裡都不說,道義沒有了。這個戰亂一直到漢才真正統一,這個社會秩序才恢復。恢復靠什麼?這不能不讚歎漢武帝,漢武帝用儒,他是接受董仲舒的建議,用孔孟學說做為全民普及的教育,這個社會才有文景之治,小康的局面出現了,也就是幾乎達到夏商周那個時代。唐朝時候有貞觀、有開元。每個朝代都有一個時期落實傳統文化的教學。

      所以人不能爭利,這個現在要是從因果上來說,利能爭得到嗎?利益要是真正能爭得到,釋迦牟尼佛會教我們爭利,孔子會教我們爭利;爭不到,命裡有的。因果教育裡說得好,「一生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」,你能爭得到嗎?人家做生意發財,命中有的,你命裡沒有,你再懂得那些發財的方法、理論都是枉然,你做生意虧本,人家做生意賺錢,命裡有!孔老夫子「五十而知天命」,心定了。你做官,做上什麼職位,也是命裡定的,你何必求?競爭是絕大的一個錯誤,是動亂的根源,不但社會動亂,地球上所有一切災難的根源。這是佛經上講得透徹,「境隨心轉」,境是我們居住的地球環境,隨著我們念頭轉,我們念頭善,山河大地樣樣都善;我們的念頭不善,山河大地全都壞了,道理在此地。很難得現代科學家,量子物理學家也發現,他們所講的跟佛經上講的一樣,他們提出社會動亂、地球災變能不能救?答案是肯定的,能。怎麼救法?只要我們每個人把心態改變,問題就解決,這跟佛法講的是一個道理,境隨心轉。

      在中國能夠恢復傳統,千萬年的教育,我們能把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都做到,不但社會安定,災難也沒有了。大乘佛法裡面告訴我們,只要我們每個人把十善業道做好了,天下太平。十善業道包括我們傳統裡面的四科,就是四個科目,這四個科目我們都必須要記住,很簡單,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你看總共八個字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要與這四個科目相應,那就是聖賢。在佛法裡面,我們起心動念能夠跟十善業道相應,真正的佛弟子,修六度你就是菩薩,修普賢十願你就是佛。聖賢之道,簡而不繁,很簡單,不囉嗦。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,佛特別提出六和敬,六條,讓我們的社會和諧,讓世界和平。「敬」這個字非常重要,要謙虛、要恭敬,把謙跟敬落實,一切恭敬。這個在儒也講,《禮記》第一篇第一句話,「曲禮曰:毋不敬」。什麼是禮?沒有一樣不用恭敬心來對待,那就是禮。所以修行重要,人要不修行的話,學的東西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人要不學、要不真幹,古人說得好,與畜生就沒有差別,人是個動物,所以異於禽獸者,他修行。

      下面講精進,「精進者,勤也」,勤奮。「《慈恩上生經疏》曰:精謂精純,無惡雜故」。裡面沒有邪惡、沒有夾雜,這叫精,精純。「進謂升進」,升是提升,進是進步,「不懈怠故」。這是精進兩個字,字面上的解釋。《上生經疏》說,「又踰者」,無能踰者,這個踰是超越、超過的意思,它有超越、有超過、有勝,這是勝過,有這些意思在裡面。「此二句總結上文」,就是「修行精進,無能踰者」。這是讚歎法藏比丘,他能做到,「修行總括以上種種妙行」,佛所教的他都能做到。

      我們淨宗學會成立,這都是緣分。我第一次,這離開祖國幾十年,第一次回國,好像是在八0年代,是一九八七年還是一九八八年,我記不清楚了。在美國跟黃念祖老居士聯繫上,知道他在大陸弘揚《無量壽經》的會集本,非常歡喜。因為在那個時代,弘揚這個本子沒有人,在海外只有我一個,中國大陸只有他,我們現在是碰到一個志同道合的,非常歡喜。美國通了電話,聯繫上了,沒有見面,因為他住的時間很短,在美國住了一個月就回去了。我就到大陸上去看他,到北京去看他。見面之後他就告訴我,希望我在海外成立淨宗學會,這是夏蓮居老居士的一個願望。早年提出來,在大陸並沒有落實,希望我在海外做。所以我們在海外第一個淨宗學會,在加拿大溫哥華,加拿大淨宗學會,這是第一個。第二個在聖荷西,美國的聖荷西,加州,美國淨宗學會。聽說加拿大那個會還在,有同修告訴我,還在。美國經營得不錯,楊一華主持。在美國那麼多年,就是美加地區,大概有三十多個淨宗學會。

      淨宗學會實際上就是古時候的蓮社,換個名稱而已。這名稱是現代化,大家聽起來好像挺新鮮,不像從前蓮社,人家一想蓮社就說是宗教、是迷信。所以他老人家認為要正名,名不正則言不順,所有佛教道場都應該改成學會,天台宗是天台學會,華嚴學會,這樣子稱,所以我們就改成淨宗學會。夏老晚年專門念佛,專修淨宗,所以淨宗學會是他老人家提的,我們就在外國做,現在在全世界大概有兩百多個淨宗學會。這個學會各個是獨立的,行政獨立、人事獨立、財務獨立,只有辦活動的時候我們互相支援。沒有組織,我們沒有組織、沒有上下,大家都一律平等,全是自動自發的,我們是全力幫助他,在教理行果上協助他們。所以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講經,用網路,他們同步可以收到;衛星就更方便,二十四小時不中斷,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做聯繫。我們沒有管轄,個個都是獨立的,每個會都是獨立的。偶爾我們去訪問、去參觀,大概都有其他的事情,而不是專程去的,專程沒有時間。我們的時間,尤其年歲大了,時間是非常珍貴,統統用在講經、分享上。我們的學習分享,提供大家做參考。

      培養弘護人才的地方統統用學院。所以我們也在澳洲建立一個淨宗學院,培養弘護人才,弘法跟護法的人才。淨宗學會在外國成立都屬於宗教的機構。學院最初在澳洲政府註冊的時候也是宗教,可是三年之後,政府人員到我們那裡去考察,發現什麼?他說你們不是宗教,你們是在教育,所以就把我們歸屬於社會教育,就不是宗教了,歸學校,這個很難得,非常難得。實際上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一生所做的真的是社會教育,一生教學,宗教上這些行為,在他一生的行誼上找不到,一生都是教學。所以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老師,稱本師,我們自稱為弟子,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。菩薩、阿羅漢那是過去的學長,都是佛的學生,我們跟菩薩是前後同學。關係搞清楚,他不是神,他也不是仙,他是人。

      學佛一定要把佛教回歸到教學,這個方向、目標是當年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。他勸我出家,要求我學釋迦牟尼佛,第一本書教我去讀《釋迦方誌》、《釋迦譜》,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,我是完全接受。所以一出家就開始講經教學,到今年五十二年。我非常感謝老師,如果不是老師的指導,縱然出家也不會有成就。我的一個好處就是聽話,我對老師深信不疑,老師教我的,我會認真努力學習。難得上天保佑,壽命延長了,這對我幫助太大了,如果沒有這麼長期的學習,沒有辦法契入境界。五十二年的薰習,經教許多東西能看得出來,時間短了不行。我學佛一共是五十九年,講經五十二年,五十九年鍥而不捨,每天不離開經本,平均每天讀經四個小時。我是非常希望講經也能夠四個小時,現在講四個小時還沒有問題。緣分,一切隨緣。活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別的事情,就是講經,活一天講一天,除講經之外一切全都放下,早都放下了,所以生活非常單純。

      「如是諸行悉皆精勤升進,故云修行精進。法藏比丘之德行無人能及,故云無能踰者。」確實,世尊給我們介紹,介紹得很詳細,確確實實能體會到法藏比丘無論是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以及他的發憤、求學的精進,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。

      我們再看後面這段經文,這段經文是讚佛發願。「往詣佛所。頂禮長跪。向佛合掌。即以伽他讚佛。發廣大願。頌曰」,這一段是具足儀式。往詣佛所,是說法藏比丘去見世間自在王佛。見佛之後,一定是頂禮長跪,向佛合掌,即以伽他讚佛,「伽他」是偈頌,我們前面學過十二分教。發廣大願,先發願,再向佛請教,這是先發大願。「頌曰」,下面是偈頌,偈頌是兩個部分,先是讚佛,後面才是發願。讚佛一共有兩首偈,前面兩首偈是讚佛,後面都是說出他的發願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只能夠學習到此地,明天我們接著來看法藏比丘他發的是些什麼願。跟我們自己日常起心動念做個對比,我們對他恭敬、景仰、佩服自然就油然而生。學這部經,這是法藏比丘對我們有很大的鼓勵、很大的啟示。今天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