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  第424集

    共600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0年4月5日啟講,2011年9月18日圓滿。

    淨土大經是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選擇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。永遠傳下去,深入透澈,字字句句講清楚。孔夫子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學佛多年我才相信。如來,有一個解釋,今佛如古佛之再來。今佛所證就是古佛所證,今佛所述就是古佛所述。這是我第十一次講這部經,用《大經解演義》,完全依靠黃念祖老師註解。晚年活多少年,一年講一部,表法,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二四集)  2011/5/26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乘無量壽經解》,五百三十三面第五行,「乃至十念」從這裡看起:

      「乃至十念,乃至者,從多向少而言,如云下至」,乃至跟下至的意思相同。「如上之信願持名歸向淨土,下至僅得十念相續,亦定生彼國。」經文上這幾句話非常重要,給我們對念佛求生淨土,堅定了我們的信心,堅定了我們的願望,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心求生淨土,決定不會失望,這是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。淨宗以及這一切經論,歸根結柢就是這句話,信願持名歸向淨土。持名,甚至於講到,下至僅得十念相續,亦定生彼國,這個語氣非常肯定,讓我們一絲毫懷疑都沒有。下面為我們解釋十念,「十念包括」,第一個是「平時」,第二個是「臨時」,臨時是臨命終的時候,包括這兩種。「至於平時十念,亦有兩種:一者,如前引《彌勒發問經》中佛說之十念,不雜結使」。結是煩惱,使是見思,也就是說不雜見思煩惱。見惑,前面我們學了很多,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,這五種見惑。另外有貪瞋痴慢疑,這叫思惑,這五樣東西讓我們迷失了自性,我們對於所有的問題全都想錯了。前面是看錯,後面是想錯,一共十條叫十使,此地講的結使。不雜,念佛的時候,念佛的心裡面清淨沒有這十條,沒有身見、邊見、見取、戒取、邪見,見清淨了;不夾雜貪瞋痴慢疑,我們的思想清淨了。見解、思想都得其正,「是乃菩薩念」,為什麼?見思煩惱,菩薩斷了。凡夫沒斷,凡夫裡面還夾雜著這些東西,那叫「凡夫念」,不是菩薩念,菩薩不夾雜這個東西。這個地方給我們很明顯的啟示,我們是菩薩還是凡夫,用這個標準來一衡量,自己就知道了,不要問別人。我念佛這一念裡面不夾雜見思煩惱,見思煩惱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稱之為執著,五種見惑、五種思惑總不離執著。所以我們真的能把執著放下,就是見思煩惱放下,你得到清淨心,經題上講的「清淨平等覺」,清淨你得到了,清淨心念佛是菩薩念。見思煩惱沒斷,換句話說,你還有身見,執著這身是我,你還會跟人對立,你還有成見,你還有很多錯誤的見解,貪瞋痴慢疑沒斷,這個念佛是凡夫念佛,不是菩薩念佛。

      「本經所云:以清淨心,向無量壽,乃至十念」,這句話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念佛要用清淨心,清淨心乃至十念,這個功德都不可思議。「即以脫盡婬怒痴之三毒,具成就三明之智德,以如是之心,而持佛名號」。這是念佛人的標準心,標準心就是清淨心,所以古大德修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。我們現在念佛,一萬個人念佛,真正往生的幾個人而已,原因是什麼?我們錯用了心,我們不是用清淨心。所以念佛得往生的人,無不是過去生中宿根深厚,他的底蘊很深,靠這個往生的。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就知道什麼最重要,清淨心最重要,要用清淨心過日子,要用清淨心工作,用清淨心待人接物,用清淨心念佛。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緣之中,知道用清淨心,我們這一生求往生就決定得生。如果不是清淨心,過去生中又沒有深厚的善根福德,靠這一生很不容易成就。因為這一生念佛都不是清淨心,念佛的功夫被破壞了,被結使煩惱破壞了。這個地方這一句,脫盡貪瞋痴慢疑,我們加兩個字進去,五毒,這樣才能夠成就三明六通,要用這樣的心來念佛。「如是念佛,功德難思」,為什麼?感應,古大德告訴我們,一念相應一念佛,清淨心念佛就相應,念念相應念念佛。

      「以此為因,則臨終正念現前,定得往生。但此乃菩薩之十念」。佛菩薩是教出來的,佛菩薩是學習成就的。我們今天接受大乘的教誨,因緣具足,我們能夠依教奉行,一心一意來學菩薩道,菩薩道在哪裡?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飯、待人接物。怎麼是菩薩道?只要你能夠學習隨緣不變,就是菩薩道。隨緣隨著變就是輪迴道,不變不隨緣是小乘道,我們要懂得。隨緣當中學習不變是菩薩,不變隨緣那是佛,佛不變能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所以那是佛。我們今天記住,隨緣裡頭學習不變就是菩薩。印光大師教我們一個方法,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一切時、一切處時時刻刻提起彌陀名號,出聲念可以,不出聲也可以。不出聲也能夠念得清楚、聽得清楚、記得清楚,這就是學習菩薩的清淨心念佛。清淨心裡講得很清楚,脫盡見思煩惱,也就是徹底放下,認真放下,真放下了。

      「二者,慈雲懺主有晨朝十念法。每日清晨,漱口焚香,向西合掌。念佛盡十口氣。一口氣中,盡力念佛號,一口氣盡,是為一念。」用這個方法,這個方法自古以來用的人很多,確實收到效果,他的祕訣就是持之有恆,一次不缺,這個功課每天早晚一定要做。早晨起來之後,洗臉漱口之後做,晚上在睡覺之前,也是洗臉漱口之後做。這個方法後面說得好,「此為接引事務繁忙,或勤修別法」,或是學禪,或是學密,或是學教,他沒有很多的時間來念佛,用這個辦法。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把修學的功德迴向西方,求生淨土,早晚只用十念就行了。「終身修之,蒙佛本願加威,亦得往生」,決定能往生。我一九九九年在新加坡講《無量壽經》,也告訴聽眾十念法。我說的十念法比慈雲懺主這個還簡單,他是十口氣,一口氣叫一念,一口氣不拘多少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盡一口氣叫一念,這是用在早晚。我教大家的十念法,就是十句佛號,要像印祖方法一樣,每一句佛號要念得清楚、聽得清楚、記得清楚,就是十句,十句就行了,一天念九次,這個不能缺少,養成習慣。早晨起來一次,晚上睡覺之前一次,這兩次;每天吃飯之前,吃飯之前合掌不念供養咒,念十句,那就三次,這就五次,加上早晚就五次;你早晨工作,上班,工作之前念十句佛號再工作,工作完了下班,工作完了念十句佛號下班,上午兩次,下午兩次,一共九次。這是念念不忘阿彌陀佛,這個時間很短,大概一、二分鐘就做完了。念四字、念六字都可以,就是要念得清楚、聽得清楚、記得清楚,這也是對於工作繁忙的人養成這種習慣。這個方法提出來之後,新加坡、馬來西亞很多同學照著這個方法去修,寫信給我,打電話告訴我:很有效。特別對國外的同修,在外國工作都非常繁忙,用這個方法確實收到效果。所以這個方法傳得也很廣,我看到很多佛書小冊子後面,都附有這個十念法。所以「終身修之,蒙佛本願加威,亦得往生。」

      第二,「至於臨終之十念」,就是臨時,臨終的十念,「則如《觀經》所說,暗契理一心,故必往生。」臨終十念,如果真的念佛的心是理一心,他的品位就不是下輩,而是上輩往生。上輩往生生實報莊嚴土,不是生同居土、方便土。生實報土,功德不可思議。後面把它總結,「總之,種種十念往生,皆彌陀宏誓中,十念必生大願之所感」。這就講無論哪一種十念法,統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,第十八願就是臨命終時十念必生,與佛願力相應,所以功德不可思議。

      「一念淨心,發一念心,與前文中一念淨信中一念,均即是一心也。」這一句淨宗同學一定要認真體會、認真學習,不能輕易放過。為什麼?下面說得很好,「此一心乃十法界之本體,真如實相之異名。」前面《觀經》上所講的「暗契理一心」,也就是說它跟理一心相應。如果這一念是淨心,這一念是淨信,這一念就是一心不亂,所以古人講暗合道妙。「亦即《那先經》謂為:最為第一」,蓮池大師的「《彌陀疏鈔》謂為:全體是佛。」我們看這些句子,「發一念心,念於彼佛,即定生彼國者,正日人幸西氏所主之一念義」,他所主張一念的意義。「凡夫之信心,如能一念與佛智相應,即得往生也。」這些話非常清楚,也非常簡單明瞭,告訴我們一念,一念裡頭沒有雜念,一心,一心裡頭沒有妄念,這個心就是真心,這個心就是自性,真心本來是佛。世尊在大乘經教裡常常告訴我們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一心、一念,你有,不是沒有。一切妄心、妄念,都是依一心、一念而起來的。所以妄不離真,離了真,妄就不存在,妄是依靠真而起來的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所以這個一念我們要特別重視,在日常生活當中最好這一念心常有,時間短不怕,像閃電一樣,陰暗的天空豁然有一道閃電,閃電時間短,它亮了、明亮了,這個明亮就是真心。偶爾有一次這個真心現前,好事情,絕對是好事情,有這一亮你就有信心了。希望這一念淨心多有幾次,常常有,時間愈來愈長,慢慢的你就能證得一心不亂。

      我們知道,妄心從哪來的?《華嚴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也不難懂,妄心是什麼?執著、分別、起心動念。起心動念的意思比較深,但是分別執著好懂,我們從這裡下手,在日常生活當中盡可能的放下分別執著,盡量去放,天天學著放,時時刻刻學著放。什麼方法最有效果?給諸位說,最有效果的就是一心執持名號。為什麼?我念佛,妄念就不會滲透進來。念佛裡頭還夾雜妄念,說明妄念的習氣多深,妄念的習氣那個力量多大,會給我們高度的警覺心。就一定要用印光大師教我們的方法,三個清楚,佛號從心當中生起清清楚楚,阿彌陀佛口裡念得清楚,耳朵聽得清楚,再加上個記數就最好了,十句佛號當中這是第幾句。念到純熟,純熟大概得三年,我們平常講一千天,念三年功夫不能間斷,三年清淨心現前。這個時候有個什麼現象?無念而念、念而無念,這個境界很可能現前。這是好境界,在這個境界裡頭用平常心去看待,沒有歡喜,也沒有憂慮,平平常常。功夫綿綿密密的不要間斷,再有個三幾年,境界不斷向上提升,從功夫成片提升到事一心不亂;事一心不亂,六通就恢復。我為什麼說這個?說這個給你做參考,你自己心裡明瞭我的功夫到什麼階段。

      天眼、天耳通現前,你功夫得力了,你到初果的階段;他心、宿命通現前,你到二果的階段;神足通現前,你是三果階段;見思煩惱確實斷了,你到阿羅漢的階段,往生西方世界生方便有餘土。如果功夫再向上提升一層,破一品無明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,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、不動念。六根起不起作用?起。起什麼作用?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,這是智慧,自性般若智慧現前。雖然清楚、明瞭,心裡如如不動,沒有起一個念頭,這是禪定,這叫妙用。這個時候是定慧等持,定是不動心,慧是一切明瞭,這叫理一心不亂,到這個層次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。所以臨終一念相應,決定你往生的品位,確實有人真的意想不到,臨終這一念暗合道妙上品往生。前面也說過,不是沒有原因,還是有原因的,宿世修功深厚,臨終才有這個感應。所以古德說這樁事情,一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,如果不是過去功底深,不可能臨終出現這樣的感應。這個示現依舊是在勉勵我們,要著重平時修行,臨命終時很可能就有這種境界現前。總而言之,都必須要在平常放下,確確實實認知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像蓮池大師所說的,「又此一念,既已全體是佛」,這句話非常重要,「即此全體是佛之念,以念彼佛」,用這個念念阿彌陀佛,「故一念即得相應,是以定生彼國,得不退轉無上菩提」。所謂是圓證三不退,得位不退,得行不退,得念不退。

      「此人臨命終時,如在夢中。因一念往生者,既亦曰三輩,故品類不一。臨終景象,亦應隨之而異。」不像前面所說的,上輩、中輩、下輩,那個臨終景象是一定的;臨終一念往生的,他的景象不相同。底下有解釋,「於上輩者,生死情盡,凡聖體空,明識佛無來去,而見佛來。了達生死本空,而現往生。捨此生彼,皆如幻夢,故云如夢也」。他這個夢不是作夢,這個境界像是在夢中,他不是在作夢,上輩往生的人。這是說無論修行哪個法門,生死這一關破了,真正通達明瞭沒有生死。德國量子力學家普朗克,他一生研究原子,最後的結論他告訴大家,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。我們身體是物質,根本沒有,物質是什麼?是意念,無量無數的意念集合在一起產生的一種幻相。凡夫稱它作物質,諸佛菩薩稱它作阿賴耶的境界相,三細相裡面的相分,四分裡頭的相分,意念是見分。所以物質,相分是由見分變現出來的,見分是假的,相分哪裡會有真的?所以佛說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。相分有沒有生滅?沒有生滅。為什麼沒有生滅?它根本不存在,哪來的生滅!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緣聚它就成形,緣散形就消失、就沒有了。真正通達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你的看法跟凡夫不一樣了,即相離相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,這叫生死情盡,凡聖體空。明瞭、認識佛沒有來去,沒有來去,見佛來了,佛從哪裡來?佛沒來去,佛不過是現前了。佛走了呢?隨處滅盡。佛來了呢?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,沒來、沒去、沒有生、沒有滅,這是事實真相。了達,了是明瞭,達是通達,生死本空,沒有生死,生死是六道眾生的錯覺,他不了解事實真相,他看錯了,以為有生有滅。佛隨順眾生說生住異滅,這隨順眾生說的;如果佛隨順自己親證的境界說,佛說不生不滅。生死本空,而現往生,西方極樂世界現前了。捨此生彼,皆如幻夢,對於這個幻夢的本質他知道得太清楚,所以了達,世尊不得已用如夢來做比喻。

      「於中輩者,了達世間皆如夢幻泡影,故於臨終無所留戀,視同夢中也。」中輩往生的,他對於諸法實相沒有上輩那麼清楚,為什麼?上輩親證。中輩也知道,也能夠了達世間,但是他不是親證的,他是由於聽教多了、讀經多了,所以他是解悟。上輩是證悟,上輩真的契入境界;中輩沒契入境界,所以中輩往生是生方便有餘土。哪些人呢?阿羅漢、辟支佛、權教菩薩,就是說沒有見性的菩薩,我們學大乘就是在這個階段。不能不努力,現在懂得了,努力的妙法就是執持名號,我決定要生極樂世界,我決定要跟阿彌陀佛學習,這個意念就是無上菩提心。我能把這個世間一切緣,世出世間的緣統統放下,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也沒有,這就能幫助自己提升。提升到什麼境界?提升到證悟,從解悟裡頭提升到證悟。解悟知道,障礙我證悟的是什麼?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只要把這個東西放下,障礙沒有了,證悟現前,從中輩提升到上輩。所以中輩他確實有解悟,臨終的時候他無所留戀,臨終的境界視同夢中,在他心裡面跟夢境是一不是二。夢境是什麼?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,所以他的心是清淨的,沒有染著,也就是一切放下了。

      「至於下輩,其人臨終,彷彿似夢,得見彼佛,亦得往生。」下輩是什麼?六道凡夫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有,雖然學佛聽教,沒聽懂。這個意思是什麼?連解悟都沒有,沒聽懂,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,依舊是煩惱習氣當家。他能不能往生?關鍵在他是不是真信、是不是真願、是不是真念佛,關係在這裡。如果這三個條件他有,這個人臨命終時就彷彿似夢,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,也決定得生。這括弧裡說得很清楚,「但一心三輩中之下輩,並不皆等於正宗三輩中之下輩。上中二輩亦復如是」,它跟本品前面所說的上輩、中輩、下輩不一樣。「蓋一心三輩,別具一格,不同常規」。這幾句話非常重要,他確確實實不是像專修淨宗的人,跟專修的人不一樣。但是我們很清楚,這些人阿賴耶識裡有阿彌陀佛的種子,有淨宗經教的淵源,肯定是有。但是在這一生當中,他沒有遇到淨宗,沒有遇到彌陀之緣,他學其他的法門,甚至於學其他宗教。阿賴耶識裡頭有彌陀種子,所以在臨命終時遇到善友提示他,這一提示立刻從阿賴耶的種子就起現行,他就能信,他就能發願。他真的萬緣放下一心專念,一念十念佛來接引,他往生了。往生到極樂世界,品位完全不相同,從上上品到下下品統統都有,他是哪一品很難確定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      我們看底下一段,「由上可見,念佛達於一心」,達是到達,你念佛的功夫念到一心不亂,「而得往生者,品類懸殊,上則聖賢,下及凡夫」,他這個品位九品全有,從上上品到下下品。「念佛達於一心,乃至能發一念淨信,獲得一念淨心,發一念心念於彼佛,皆得往生」。顯示出法門廣大,今天社會上所謂是多元文化,不同國籍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信仰、不同的種族,但是他同一個自性、同一個根源。所以臨終要遇到這樣的緣,在那個剎那之間他真能信,真願意往生,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不夾雜一絲毫妄念,這就是一念淨心,這一念淨心念阿彌陀佛,皆得往生,一心太可貴了。「其最下者,則為五逆十惡,臨終發願,至心念佛,十聲相續,乃至僅得一聲」,就他最後斷氣那個時候,那一聲是阿彌陀佛。「以暗契理一心故,亦得往生。此顯一心功德,最為第一」。這個地方講其最下者,說的是誰?他沒有念佛往生之前造五逆十惡,這在前面講三輩往生裡頭下下品。可是這種人臨命終時遇到善友,一提起立刻相信、立刻發願求生淨土,至心念佛,這至心兩個字太重要,至心是什麼?真心,沒有懷疑、沒有夾雜叫至心。十聲相續,甚至於十聲還來不及,只念了一聲、念了一句,他就往生。但是這一句,這一句卻暗契理一心,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,暗契理一心。此顯一心功德最為第一,佛在講經的時候說過多次,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,我們前面讀過「止心一處」,止觀的止,我們把心止在一處,無事不辦。這個人雖造五逆十惡,在臨命終時能把心止於阿彌陀佛,最後一念,一念的心,什麼都沒有,全體就是阿彌陀佛。「淨土持名法門,微妙難思,五逆十惡臨終念佛,暗合道妙,契理一心,即超生死,而登不退。」這個不退是圓滿的三不退,妙就妙在哪裡?暗合道妙,契理一心,這八個字不可思議!契理一心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上輩往生。他在世間是什麼?世間是五逆十惡,臨終往生的時候居然是上輩往生。「極顯持名法門究竟方便,不可思議」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   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,念老給我們分析的,分析得太精彩了。「以上兩類往生,一者三輩往生,皆由發菩提心、一向專念,此則本經之宗也」。這是淨土宗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,都是由發菩提心、一向專念。「二者,一念淨信,一念往生,皆由一念。一念者,實相也,乃本經之體也」。後者比前者更殊勝,前者是本經之宗,後者是本經之體,這還得了嗎?這一念,一念是實相,這一念就是自己的自性,這一念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、真心理體。「且一念之淨心,舉體是菩提心」,圓滿的菩提心,「念於彼佛正是專念」,比前面所講的一向專念還要專。「故知一心三輩,亦不外於本經之宗也」。跟本經之宗相應,顯示出本經的宗旨,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,一心三輩跟這個最高指導原則完全相應。淨宗持名法門究竟方便,不可思議!

      「又《觀經》五逆十惡能往生」,佛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上所說的。但是「本經唯除五逆、誹謗正法,是不能往生也。嘉祥於《觀經義疏》中,釋曰:第三品明惡有三人」,三種人作惡。「初明作十惡」,就是十善業道的反面,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、貪欲、瞋恚、愚痴,這十惡。五逆是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,這五逆。本經中唯除五逆、毀謗正法,這是不能往生的。嘉祥大師說,第一種惡是作十惡罪,「次明作四重」,四重是出家的四重戒,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妄語,這是四重戒。「後明作五逆。不明謗法闡提(謗法稱為闡提)」,闡提是梵語,翻成中國是無有善根之人,這個人沒善根稱為闡提。謗法就是沒善根,沒有善根決定不能往生,為什麼?他不相信,根本不相信淨土,不相信有阿彌陀佛,不相信有極樂世界,他怎麼可能發願往生?所以這叫一闡提。「故明惡不盡。十惡四重五逆並得生西方,若是謗法闡提不得生也」。五逆十惡四重不謗淨宗,他能信,他能理解,他能發願,他求生淨土,能不能得生?能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上講「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」,著重在後頭這一句,如果說是誹謗正法決定不能生,五逆十惡又誹謗佛法他就不能生;五逆十惡不誹謗正法,他還是可以得生。前面講的,下輩往生是惡凡夫,上輩往生是大凡夫,中輩往生是小凡夫,下輩都是惡凡夫。這後面說,「若是謗法闡提不得生也,闡提不信法」,不相信佛法。「臨終雖為說有無量壽佛,彼終不信」,他不肯相信,他怎麼會發願求生?所以他「不得往生」,道理在此地。「又《安樂集》論此甚詳,已引錄於前,茲不贅」,前面我們讀過。

      「又《四帖疏》更有別義。疏曰:如四十八願中,除謗法五逆者。如來恐其造斯二過,方便止言不得往生,亦不是不攝也。」《四帖疏》是善導大師造的,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這個話是阿彌陀佛親口為我們說的,第十八願有除謗法五逆者,有這一句。底下解釋,這是釋迦牟尼佛唯恐我們造這兩種過失,造五逆,不信佛法,方便止言不得往生,不是真的不能往生。「若造」,下面說,經過懺悔,造謗法的罪、造五逆罪,有沒有例子?有。天親菩薩年輕的時候學小乘,毀謗大乘,以後經過他哥哥調教他,他終於覺悟、明白了。在之前他造五百論批評大乘,造毀謗大乘業,他懺悔之後,他要懺罪,真發心他想把自己舌頭割掉。他哥哥問他:為什麼?「我過去說話造作罪業,我現在要懺悔。」他哥哥說:不必了,你再用你這個舌頭讚歎大乘不就很好嗎?他接受了,以後又造五百論讚歎大乘,他往生淨土。所以是經過懺悔、發願、持佛名號,還攝得生,阿彌陀佛還是攝受,還是來接引,你還是得生。

      「兩疏之說雖殊,但不相違。嘉祥師謂彼是謗法闡提,不能起信,故不得生。善導師意謂,雖是謗法五逆,倘於臨終,聞法能信,懺悔回心,至心信樂,願生其國,乃至十念,佛垂大慈,亦可攝彼往生極樂」。善導大師說的是真話!「蓋闡提亦能成佛。故臨終若生正信,即非闡提」。他回頭了,中國諺語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,又何況世尊為我們講得很多、很清楚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。在中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,「人性本善」,跟你本來是佛,意思完全相同。你是一時迷惑,迷失自性變成凡夫,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。造罪業是妄心指使你造的,現在你回頭,你懺悔了,是真心指導你的。諺語所謂「邪不勝正」,真心是正,妄心是邪,發願求生淨土,執持名號是正,過去造作五逆十惡謗法那都是邪,邪不勝正。為什麼?邪是假的,正是真的,正是永恆不變的,邪是剎那無常的,剎那生滅,了不可得,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就真正相信肯定邪不勝正。一念正能消萬惡,這一念正不可思議,人之可貴,就是可貴他能回頭,他知道懺悔,他明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,真有阿彌陀佛,自己確確實實是的、道道地地是的「本來是佛」,這個問題當然能解決。這是大問題尚且能解決,現在地球上這些災難是小問題。五逆、十惡、謗法是無間地獄的業,都能從無間地獄上升到西方極樂世界上上品往生,真不可思議。無間地獄是最下層,西方極樂世界上上品往生是最高層,你看阿彌陀佛本願威神能幫助你,從下下品提升到極樂世界上上品,上上品是什麼?法身菩薩。

      接著下面這句話說得好,「但闡提之人,臨終生信,實為難中之難」。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,有沒有闡提之人在臨終生信?可能有,我們決定不否定。為什麼可能有?前面曾經說過,宿世善根。他如果沒有宿世的善根,真的叫難中之難,就太難了;過去生中有善根,難中之難他也可以做到。「如《觀經》云臨終十念得生者,已是萬萬中之一」,萬萬是一億,一億人當中可能有一個。「若如《四帖疏》所謂謗法五逆,臨終能至心信樂念佛往生者,當為億億中之一也」。念老這些話是勉勵我們的,我們讀了這些文,千萬不能產生一個誤會,那就是什麼?現在不要學,圖僥倖,我臨命終時還來得及,現在什麼樣壞事都可以幹,臨終還可以往生。如果存這個心就錯了,大錯特錯!

      首先要想到,這個人臨終他具備了三個重要的條件,這三個重要條件,想想我們臨終能不能遇到?這是早年李炳老常常提醒我們這些後輩的,第一個,臨命終時頭腦清楚,這個機緣大不大?我們看過很多親戚朋友,臨終住在病院,去探望他的時候,很多人知覺失去,不認識人。在現代我們看到很多老年人,得的一個什麼病?叫老年痴呆症。一得這個,希望就沒有了,這太可怕,得老年痴呆症就決定不能生淨土,頭一個條件,難!第二,在這個緊急關頭,遇到一個真正的善友通達淨土,你能不能遇到這個人?這也是很難,不容易。第三個條件,是你自己聽到善知識的開導,立刻相信、立刻發願,就跟著念佛。三個條件具足,這個現象可能現前;這三個條件不具足,你就沒有分!古大德在《觀經》、在《無量壽經》註解上,講到這個問題,念老不能不提出來。末後這一句話提醒我們,不能僥倖,功夫一定要在平時做,現在就要做,這個事情等不及。天天在做,斷惡修善,改邪歸正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將平常自己所修學的功德,不求世間名聞利養,迴向實際、迴向菩提、迴向眾生,迴向實際就是迴向阿彌陀佛,迴向菩提是迴向極樂世界,迴向眾生是遍法界虛空界六道裡面苦難眾生,與一切眾生有緣,將來自己往生不退成佛了,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有法緣,跟阿彌陀佛一樣,佛不度無緣之人!

     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發心,向阿彌陀佛學習,成佛之後跟阿彌陀佛一樣。極樂世界遍法界虛空界,換句話說,在在處處都有極樂世界的分部。這分部誰設的?在西方世界修學成就的這些諸佛如來,感念阿彌陀佛的恩德,知恩報恩。所以極樂世界遍法界虛空界,分部跟本部是一不是二,妙不可言!所以我們讀這個註解,以感恩的心、報恩的心迴向給黃念祖老居士、給夏蓮居老居士。不是這兩個人,我們對於《無量壽經》就不可能有這樣深入的認知,也就不可能有這麼深的喜悅,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。這是為什麼?我們在解悟不是證悟,解悟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加強了我們的信心,讓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還有些疑慮統統放下了。我們真發願、真求生,對這個世緣放下了,生死放下了,情執放下了。讓我們對於往生極樂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充滿了信心,這個恩德不能忘記,知恩報恩,報恩的方法就是認真努力念佛,求生淨土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