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  第320集

    共600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0年4月5日啟講,2011年9月18日圓滿。

    淨土大經是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選擇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。永遠傳下去,深入透澈,字字句句講清楚。孔夫子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學佛多年我才相信。如來,有一個解釋,今佛如古佛之再來。今佛所證就是古佛所證,今佛所述就是古佛所述。這是我第十一次講這部經,用《大經解演義》,完全依靠黃念祖老師註解。晚年活多少年,一年講一部,表法,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三二0集)  2011/3/12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乘無量壽經解》,第三百七十六面倒數第六行。「至於說法者是何身」,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:

      「至於說法者是何身。據《彌陀疏鈔》意,說法者,當是應身;然亦兼報,如《觀經》云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沙由旬之身,則是報身說法。《疏鈔》又云:有謂說法是應身報身,有謂三身齊說,各隨機見。」這個說法是很合道理的,從理論上來講應該是三身都說法。這是繼續說明「今現在說法」。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說法,從來沒有中止過的。現在要問,說法是哪一種身?佛有三身大家都知道,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。法身沒有相,但是它能現相,能現一切相,而且像《還源觀》上所說的「出生無盡」,《壇經》上所講的「能生萬法」,那是法身。法身是法性,法性現相叫法相,法性、法相是一不是二,如金作器,器器皆金。我們可以說所有一切現象皆是如來法身,大家要特別注意「如來」這兩個字,大乘經教裡面,稱諸佛都從相上說,稱如來則是從性上講。所以我們懂得,法性遍一切處,法相不例外,而法相就是法性。所以法身,我們可以說一切法相皆是如來法身。

      這裡面引用《疏鈔》裡的一句話,各隨機見,這句話說得好。也就是說,你是什麼樣的根性,你見到不同的佛菩薩形相。由此可知,我們能證明境隨心轉。菩薩心,見到的法身是菩薩相、是佛相;善心、清淨心,一定見如來應身、報身的相;如果是貪心,你見到的是餓鬼相;瞋恨心,一定見到的是地獄相。沒有一定的相,相隨著你的念頭在轉,你是什麼樣的心,你就見到什麼樣的相,皆是如來法身,都是自性變現的。所以這是我們一般問,在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有四土,有三輩九品,每一個不同的階級見到的佛相都不一樣。就一般的講法,凡聖同居土一定是見到應化身,方便有餘土也是應化身,雖然是應化身,這裡頭有勝劣不相同,方便土的菩薩見的阿彌陀佛肯定比同居土所見的相殊勝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實報土一定見的是報身如來,就像《觀經》上說的,佛現高大身,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沙由旬之身,這個身相我們無法想像,太高大了,這肯定是實報土菩薩所現的。為什麼?實報土裡面都證得報身,阿彌陀佛這樣高大的身,他們每個人身都這麼高大,所以就不稀奇。所見的確確實實平等身,現的這個境界隨著自己智慧、神通、道力不相同。所以這是報身說法。

      《疏鈔》又云,疏鈔是蓮池大師的,有謂說法是應身、報身,統統講得通。十法界裡面是應身,也就是同居土跟方便土,實報土裡面肯定是報身。有謂三身齊說,這個講得通,三身齊說,遍法界虛空界,古人所謂是山河及大地皆現如來身,那就是法身。所現的一切現象都是在幫助我們消業障、長智慧、提升境界,問題就是我們自己會不會。古人有一句俗話說,「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」。這個內行就是會的人,會看的人看門道,外行是不會的人,不會的人看熱鬧。十法界依正莊嚴,外行人看熱鬧,內行的人都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一法不是佛法,成就眾生消業障、斷煩惱、開智慧、成佛道,你要內行才能看得出來。什麼是內行人?依照大乘經的教誨,真的很簡單,放下分別執著你就是內行人;起心動念不離分別執著,你是外行人。外行人說的是什麼?你用輪迴心看輪迴道,造輪迴業,受輪迴的果,這外行。內行人看六道輪迴都是菩薩道,幫助自他消業障、增福慧、證菩提。境界沒有改變,用心不一樣。佛菩薩之道,聖賢之道,總在用心。我們用什麼樣的心生活,用什麼樣的心去學習,用什麼樣的心處事待人接物,你對於整個宇宙萬物的運行你的感應自然就不一樣。法報應三身齊說,三身示現,各隨機見,所見不同。「三身齊說,則說法者雖是應身報身」,實在來講,也有法身在其中,「實亦兼法身矣」,離開法身哪來的報身、應身。這是說說法,山河及大地無一不說法。

      「有無量無數菩薩、聲聞之眾,恭敬圍繞」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三身說法,聽眾多少?無量無邊無數無盡,這是十方諸佛剎土到極樂世界去求學的這些人,有人天、有二乘、有菩薩恭敬圍繞,圍繞是講親近。學佛、學道、學聖賢,你能夠得到幾分,你能夠學到多少,全在你的恭敬心之有無,有恭敬心,你就真得到,沒有恭敬心,雖然圍繞在阿彌陀佛身邊,你什麼都得不到。我們大家都圍繞在佛身邊聽佛說法,每個人感悟不一樣,有人聽經說法開悟了,有人大徹大悟,有人證初果,有人證四果,也有少數人能徹底放下他所得的,大乘教稱為頓捨,他一下就捨掉,一絲毫沒有留戀,捨得乾乾淨淨,明心見性,他成佛了。有例子,例子不少,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就給我們做了示範,在中國,像禪宗惠能大師這一號的人物,也給我們做了示範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為什麼他能別人不能,原因到底在哪裡?真誠恭敬心不一樣。惠能大師有十分真誠恭敬心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。這個恭敬心在什麼時候出現?給諸位說,一切時一切處,從來沒有中斷,從來沒有失去。諸位細細去讀《六祖壇經》,你會看到,六祖對哪一個人不恭敬?六祖對哪一樁事不恭敬?我們就曉得,我們平常講恭敬,到講堂來聽經要恭敬,面對佛菩薩要恭敬,算不錯了,可是一回頭,面對大眾不知道恭敬,那個恭敬是假的不是真的。為什麼?真的永遠不會變,會變的就不是真的。對待你的冤親債主都要恭敬,像對佛一樣,真心,真誠恭敬沒有改變,對妖魔鬼怪也沒有改變,也是恭敬,對蚊蟲螞蟻也是這樣恭敬,那叫真正恭敬心現前,你才能夠一聞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你這個恭敬心生不起來,那你就學不到東西。

      世出世間聖人教我們第一句話就是恭敬,我們疏忽了。你看世間聖人,中國的《禮記》,這幾千年前的作品,第一句話說,「曲禮曰:毋不敬」,沒有一樣不恭敬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沒有一樣不恭敬,世間聖賢君子。在佛法裡面,諸位看到很多懺儀,你看第一句話,「一心頂禮,一切恭敬」,都是這樣的句子。對象呢?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人事物,這對象。我們要用這樣的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,用這樣的恭敬心去學習佛法、學習聖賢,你才能真正得到。所以說起來恭敬兩個字真不容易,但是這兩個字關鍵太大,我們一生修學有多大成就,就在這兩個字當中。印光大師說得好,一分恭敬你就得一分收穫,二分恭敬你就得二分收穫,不在外,不在別人,全在自己,你有幾分恭敬心。這樁事情與誰都不相干,佛菩薩、大聖大賢只能勉勵我們,把這個事情對我們講清楚、講明白,得要我們自己真幹,自己不肯真幹,那一分收穫都沒有。

      你看看科學家告訴我們,給我們一個數據,在今天這個地球上總人口的數量大概是六十五億左右,六十五億總人口百分之一的平方根,大概是八千人,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八千人具足真誠恭敬,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災難,昨天日本這個大地震不會發生。這個話是真的,決定不是假的。科學家肯定集體意識能量太大了,我們無法想像。這種大的能量能夠化解衝突,能夠化解地球上這些災變。這就說明,地球有這麼多的災難,說明地球上的善人太少,不到八千人。有很多人聽了,勇氣非常值得人敬佩,我來,我加入八千人之一。再問你,你有幾分恭敬心?我有十分恭敬心,我真誠恭敬。對待你的冤親債主一點恭敬都沒有,還恨透他,這就說明你的恭敬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你永遠要記住,一切恭敬,一心頂禮,那個一心、一切怎麼講法?《禮記》裡面第一句話「毋不敬」,那個毋不敬怎麼講法?這是標準,科學家所講的這個數據八千人是要這樣的標準。面對一堆牛屎都恭敬,就像對佛一樣,決定沒有一絲毫輕慢心,為什麼?那也是自性變的,自性就是毘盧遮那佛,能不恭敬嗎?大乘經裡面常說「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」,那個心是真心,一切法真心所現,真心所生,能不恭敬嗎?還能處處唯我獨尊?我們用這個標準來衡量,就知道八千人太難了。

      在佛法裡面,佛講的人數比科學家講的更少,科學家要求八千人,佛要求的幾個人?四個人。四個人是一個僧團,這個僧團是圓圓滿滿落實六和敬,六和敬的僧團,這個僧團所在之處,一切災難都化解了。你願不願意參加這個僧團?這個僧團最重要的,兩個條件,見和同解、戒和同修。怎樣見和同解?六根對六塵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就和了,就見和同解。這是什麼人?用《華嚴經》的標準來說,這四個人是圓教初住以上,不是凡人,這四個人在一起轉凡成聖了。到哪裡去找?一個都找不到!為什麼找不到?我自己沒有能搞成就,我自己如果是六根對六塵境界如如不動,不起心、不動念,我才能找得到,自己沒有到這個程度,那都打妄想,那怎麼能找到。這是大乘標準,我們把這個標準降下來,降到最低,最低的是什麼?是十信菩薩初信位,這最低了,最低也要做到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破四相,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不執著了,確實放下了,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你是圓教十信位菩薩的初信位,小學一年級,你所居住的地方,這個地方縱然有災難,不會太大,不會造成嚴重災害。為什麼?你是真正有福的人,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,你有福,你能轉境界。

      轉境界,第一,境界與我們最親密的是自己的身體,外面眼耳鼻舌身,裡面五臟六腑,每一個器官、每一個細胞都是正常的,正常就是健康。疾病是不正常。疾病怕不怕?不怕。心態只要正常了,不正常的細胞自然轉變恢復正常,這是心理治療。實實在在講,大家不知道。一個人有病,找醫生治療,病治好了,是不是醫療有什麼高明?給諸位說,不是,是你的信心把它治好了。我相信大夫,我相信這個醫療的方法,我相信這個醫藥,你對他十分恭敬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,真有效,心理治好的。再高明的大夫,再好的藥物,如果你對他沒有信心,你懷疑他,再長的時間療養,沒效果,然後你才知道醫療真正收到效果是心理健康。我說這個話,三十年前我在美國,跟美國一個醫生談這樁事情,這醫生同意我的看法。醫生是中國人,在美國行醫,我是因為那時候傷風咳嗽找他看,他承認。這些都是大乘經典、聖賢人所教的,現在人把這些東西稱之為玄學,不容易生起信心,信心生不起來,當然對他就沒有效果。

      前幾年我們聽到中國大陸「山西小院」的報導,四十多個得癌症的人,醫生宣布放棄治療,預期這批病人頂多只能夠活三個月,等於宣布死刑了。好在這批人都念佛的,醫生既然宣布了,三個月,剋期取證。好在《彌陀經》上講的,若一日,若二日,到若七日,三個月時間很長,決定來得及,一心念佛。三個月之後身體愈來愈好,跟醫生預期的完全相反,再到醫院去檢查,病完全好了。醫生感到很驚訝,問他們用什麼方法治療的?沒有方法,就是念佛,什麼念頭都不想了,因為宣布壽命只有三個月,還想什麼,沒有想頭了,一心就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哪裡知道他還有壽命,他壽命沒到,佛沒有來接引。不是一個人,四十多個人。由此可知,這個意念真的是決定一切,我們完全肯定,不再懷疑。

      佛經上所說,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。就怕心太亂、太雜,妄念太多,這對自己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妨礙。心要靜,身要動,身是機器,需要運動,不運動它就上銹,身要運動,心要靜。現在人恰恰相反,應當要運動的身他不運動,應當不能動的是心,心偏偏要動,完全走反方向,他身心怎麼可能健康,道理在此地。佛法裡頭,不但有養生之道,還有發財之道,依照佛經的教誨,他真發財。我說是真發財,什麼叫真發財?命裡沒有財,他得到財富,這叫真發財。命裡有財得財富,那不叫發財,命裡有的。命裡有的,命裡怎麼會有?你前生修的,這一生你來享受,前生種的因,這一生來享受。前生沒有種因,這一生到哪裡去求?前生種的是什麼因?布施,這佛經上講得很多,佛常說財布施得財富,愈施愈多。這個世界上擁有萬億財產的,大富,擁有這麼多財富,至少十世布施,積這麼大的財富。他要是了解這個道理,用他的財富去救濟一個國家、一個地區,你去布施,你後面那個財富又加好多倍,又來了。不但來了,果報是非常可能來生是那個地區、那個國家的國王。為什麼?人民感恩,你布施恩德,你好好教導他們,那是布施智慧,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是無畏布施,你得的果報是財富、聰明智慧、健康長壽,大福報之人。

      在中國歷史上我們見到一個人,乾隆皇帝,他的福報,從果報上來講,他的福報,前生,至少十世以上,生生世世修這三種布施,因為他這三種福報都得到。他做皇帝的時候修《四庫全書》、修《大藏經》,這是對於全世界一切眾生的法布施,果報是得大智慧,我們學佛這才真正明白這些道理。最重要的,依教奉行,我們得真幹。我們希望我們的果報能像阿彌陀佛一樣,將來成就也是有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菩薩聲聞恭敬圍繞。這恭敬圍繞不是自己的榮耀,有一念自己榮耀的心就錯了,你就墮落了,怎麼又起了貪瞋痴慢。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那是真福報。稍稍有一點得意,錯了,煩惱起現行了。煩惱起現行,智慧受障礙,福德受障礙,福報沒受障礙,但是福報享盡就沒有了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數量之多,說老實話,佛也說不清楚。「因彼土聖眾無量,復有十方前往禮覲聽法之聖眾亦皆無量」。不是真正發心往生到極樂世界,往生到極樂世界是極樂世界的常住眾,沒有發心往生的,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、聽到阿彌陀佛的功德,前來參學的,臨時來的,那個人數也不得了,也非常之多,所以亦皆無量。「悉皆圍繞彼佛座下,一心恭敬聽佛說法」。你看前面是恭敬圍繞,這個地方就是一心恭敬,才真正得利益。說法的法師沒有道德、沒有修養,台上胡說八道,我能對他一心恭敬嗎?如果你真正能做到一心恭敬,不管台上坐的是破戒、是破齋、是作惡的,你都得到正法,你聽他的講法,句句是正法。為什麼?境隨心轉,外面境界隨我的心轉。我心對這個法師不恭敬,沒有看在眼裡,他就是阿彌陀佛再來也沒用,我一分利益得不到;他是妖魔鬼怪冒充一個比丘登座說法,我一心恭敬,我所得到的是如來正法。這都是事實,一點都不假。境隨心轉,自己主宰宇宙、主宰一切,不是別人主宰我,這叫大乘佛法。所以大乘佛法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,道理就在此地。世出世間法之難,難在什麼?難在求人,求人難,佛法不求人,求自己。釋迦牟尼佛沒求過人,諸佛菩薩沒求過人,歷代祖師大德沒求過人,只聽說有人去求他,沒聽說他求過別人,這些我們都得要能聽懂。這一品我們就講到此地。請看底下一品:

      【皆願作佛第十。】

      這一品品題就殊勝,「皆願作佛」。我們看念老品題的小註,「本品唯見於漢吳兩古譯」。這一品裡面有兩個重要的意義。「一者,阿闍王子等聞經歡喜,發願成佛,如阿彌陀佛,釋尊即為證明。」這經文是兩段,這第一段裡面所說的,阿闍王子,當時佛講《無量壽經》,他們是聽眾。你看他們聽了之後,經還沒講完,聽到這個地方的時候,聽說法藏在極樂世界成佛了,成佛沒多久,才只有十劫的時間,今現在說法。聽到這個地方生歡喜心,發了大願我也想作佛,跟阿彌陀佛一樣,釋迦牟尼佛就給他做證明了。這個願能不能兌現?能。「是為啟發我等,今日得聞此經,亦當如阿闍王子發起大願也。」阿闍王子這些人不是凡人,他們也是佛菩薩化身來做示現,啟發我們,幫助我們,讓我們看到這個好樣子,自己感動得也發心要像他一樣,像阿闍王子一樣,決定發心求生淨土。生到淨土,阿彌陀佛問你,你到極樂世界來見我,你想求什麼?我想求你收我做弟子,我跟你學佛。阿彌陀佛也點頭,歡喜。阿闍王子就不是,我到極樂世界來是要作佛的,希望跟阿彌陀佛一樣。阿彌陀佛聽了就更歡喜。前面那個是來上學的,這個到這裡來是來拿畢業證書的,來了就畢業了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要記住,真正不可思議。

      第二,「佛說是諸王子,已於無量劫中行菩薩道,過去生中即佛弟子,故今復相值,此表一切諸法不離因緣。」一切法有因、有緣、有果、有報,因緣果報,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這個定律,你種的什麼因,你會遇到什麼緣,因遇到緣,果報就現前。所以這些人過去生中是世尊的弟子,這一次世尊示現成佛,又遇到他們,說明這些人善根深厚。這裡面透出給我們的信息,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離不開因緣果報。真正明白、了解,我們在這個世間什麼事情第一重要?種善因第一重要,結善緣第一重要。善因善緣很多,哪一個因又是第一重要?幫助眾生覺悟第一重要。你看諸佛如來不幹別的事情,專幹這一樣,這一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,法布施,《般若經》,《金剛經》大家念得很熟,《金剛經》裡的比喻,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比不上為人說四句偈。四句偈是法布施,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都比不上。為什麼?七寶布施只能解決物質上的問題,物質生活過得太苦,你讓他過得舒適一點,不能覺悟。不能覺悟就是不能自我改善,要靠別人,那苦!所以佛不做這個,佛一生專門致力於教學,法布施,住世教學四十九年,樂此不疲!

      印光大師為我們做特別的示現,示現什麼?示現沒有緣教學。他是陜西人,鄉音很重,講經一般人聽不懂。他用什麼方法?用文字,用通信、用文字教學,做得非常成功。他老人家七十歲才出來弘法,七十歲之前讀書,為我們示現古人所講的厚積薄發。你看七十年的功底,這一發出來力量大,他老人家弘法只十年,八十歲圓寂,十年。十年的成就,在這一百年當中,無論是在家、出家,沒有人能超過他的,太偉大了!慕名嚮往親近他的人太多太多了,出名之後供養也多了,老人家的供養一分一毛沒享受,還是穿自己破爛的衣服,還是吃常住的大鍋菜,所有供養,這都是他教我們,只做一樁事情,印經布施。他把人家供養的錢建了一個印刷廠自己印書,這個印刷廠在蘇州報國寺,叫弘化社,這是他老人家的事業,也就是十方供養,印經論善書。

      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離開台灣到香港講經,那一次我在香港住了四個月,講《楞嚴經》。前面兩個月住在倓虛法師辦的中華佛教圖書館,因為住圖書館,看到圖書館收藏印光大師弘化社的書很齊全,我非常歡喜。因為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印光法師的學生,我們稱印光大師稱祖師,有這一分感情,才知道老人一生就幹一樣事情,真叫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偶爾各地有一些災難,什麼旱災、水災,有些災難,他也救災。救災的錢從哪裡來?從印經的款項裡面撥出一些錢來救災,印經為主,其他的事業是附帶的。告訴我們一樁事情,專款專用,有大災難可以在專款裡面提出幾千塊錢,那個時候是大洋,很值錢。我看到那個上海護國息災法會裡面講,在印經款項裡面提出三千大洋救災。這都是給我們做示範,啟發我們,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做法。所以我學佛出家之後完全學印祖,這是李老師囑咐我的。

      我跟老師學習的時候,老師很謙虛,跟我講,他說我只能教你五年,五年之後我給你介紹一個老師,你跟他學。我說誰?印光大師。印光大師不在了,怎麼跟他學?《文鈔》在。所以李老師送了四本《印光大師文鈔》,正編兩冊,續編兩冊,這是最早的時候,六十年前。現在全集出來了,一共這麼厚的本子七冊。讀他老人家的書,依教奉行,就是老人家的弟子。所以四眾同學對我的供養,我差不多也是百分之八十,甚至於百分之九十都是去印經去了,印經。《大藏經》我們快滿一萬套,《四庫全書》我們印了一百套,《四庫薈要》我們印了二百套。同修們記住,以後不要給錢給我,我年歲大了,再給我,叫我做這些事情,你們好意思嗎?有錢你們自己去做,何必來找我?我年歲大了,做事情就到此為止,我不再想做了,不要錢了。不是佛書,對於社會大眾有利益的,有真正好處的,也要做,也要印。像我現在在印刷廠裡面有一萬套出來了,唐太宗編的《群書治要》,我印了一萬套。這一套書,我們希望幫助全世界怎樣把社會治好,把國家治好,把世界治好。唐朝在中國是最負盛名的一個朝代,它的政治辦得好就靠這一部書,我們想把這部書傳送給全世界。另外還有一套《國學治要》,民國初年這些國學大師他們用了十年的時間編成的,就是《四庫全書》的精華,一共八冊,真的是稀有難逢,我得到這麼一套書。很多人告訴我,可能再找第二套就找不到了。我也把它印了一萬套。這是什麼?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。我們今天講中國傳統文化,從哪裡學起?就從這部書學起,一共只有八冊,是《四庫全書》的鑰匙,契入《四庫全書》的門徑。你先去讀這個,然後你對《四庫》了解了,你對《四庫》認識了,你再喜歡哪些東西你專門去研究去。

      這套東西太好了,沒有這個,你看《四庫全書》,現在商務印書館印的本子,字很大,印得非常好,一千五百冊,你從哪裡念起?我買了一百套,本來是想送給國內大學的,緣不具足。所以現在我們分開,澳洲有十套,印尼有十套,馬來西亞有十套,我再想送到世界上各個地方去。沒有別的意思,保存中國傳統文化,不要讓它在這個大災難當中完全毀滅掉,我們用心在此地。最重要的是年輕人真正要立志,為往聖繼絕學,為天下開太平,為正法久住,為弘法利生,除此之外是一無所求。做佛菩薩的傳人,做古聖先賢的傳人,這就是「皆願作佛」這一品經對於我們的啟示。真正發這個心,我們相信你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這個心發不出來,發出來也叫露水道心,他做不到。真正發心,真正能做到,就跟這個經上一樣,你過去學過,你有善根、有福德,今天古聖先賢、諸佛菩薩賦給你的使命,你把這一盞智慧燈永遠傳下去。

      知道一切法不離因緣果報,「故知我等今日得遇此經」。這是念老說我們今天遇到這部經。「聞是淨宗妙法,亦必多生以來蒙受兩土導師教化濟度」。這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兩土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、我們這個世界的本師釋迦牟尼佛,兩土導師,這兩個都是我們的老師。我們在過去生中多生曾經接受這兩位老師的教化,這才有緣,一接觸到才生歡喜心,才真正肯發願。「故於今日方能有如是殊勝因緣也」。這個因緣不容易得到,一定要珍惜。我們再看,這一品經文不長,只有兩段,我們先看前面這一段:

      【佛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求得是願時。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。聞之皆大歡喜。各持一金華蓋。俱到佛前作禮。以華蓋上佛已。】

      這是供養。

      【卻坐一面聽經。心中願言。令我等作佛時。皆如阿彌陀佛。】

      這是第一段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「此王子」,就是阿闍王子,「與五百長者」,這五百長者是他的同伴,都是他的好朋友,換句話說,也都是貴族,「正是現在與當來一切含靈之典範」,他們在會中這個表演是給我們大家做榜樣的、做模範的,這個意思很深,我們要能夠體會到。「聞之皆大歡喜,此歡喜非一切世樂可比」。人間天上之樂不能跟這個相比,也就是中國古人所謂「世味哪有法味濃」。真正契入大乘經教,這裡面的歡喜決定不是世間任何能夠相比的,真樂!世俗諺語有所謂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。世出世間最大的喜事是什麼?是聞法學佛,最大的快樂。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?去拜佛、去聞法。就跟阿闍王子一樣,以金華蓋供佛,這拜佛,拜佛完了之後,坐在座位上聽佛說法。西方極樂世界亦如是,聞法會開悟,開悟,法喜充滿,同時你又能到十方世界幫助與你有緣的眾生,你可以為他們做種種示現,去感化他、去勸導他回頭是岸,跟自己一樣念佛求生淨土。

      我們看下文,「乃因彌陀究竟圓滿」,這是說明為什麼聞之皆大歡喜,因彌陀究竟圓滿,這個圓滿是大圓滿,智慧圓滿、德能圓滿、相好圓滿,沒有一樣不圓滿,「超世希有之大願而喜」,這個超世,超越世出世間,稀有的大願就是四十八願,前面我們學過的,歡喜從這裡來的。「為彌陀圓證菩提,大願成就而喜」,這歡喜多了。前面是第一重,稀有的大願;第二重,大願圓滿,大願成就。第三,更進一步,「為彌陀證此究竟方便,以持名妙法普度一切而喜」,這真歡喜!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實在太妙了,妙不可言,就用一句佛號,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

     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對於這句佛號不認識,把它疏忽了。如果真正認識,我相信你分分秒秒都在那裡念佛,你不會說一句閒話。為什麼?這裡頭有大喜樂在,你說其他的是生煩惱,你念這一句佛號是生大喜樂,你知道念這句佛號你成佛了,你胡思亂想你搞三惡道,你搞六道輪迴。我現在是想搞六道輪迴,還是想到西方世界去作佛?要想到西方世界作佛,這佛號一分一秒我都不能離開它。要搞輪迴,那就佛隨便念念,想起來就念,想不起來就算了。那什麼?繼續搞六道輪迴。你想想看,從早到晚我們心裡念的是什麼?是自私自利的念頭多,名聞利養的念頭多,患得患失的念頭多,還是阿彌陀佛的念頭多?比較一下就知道了,我今天這一天在幹些什麼,然後你就知道,極樂世界雖然好,我這一生能不能去,你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用問別人。問別人,人家會說客氣話,不會傷害你,都說你行,你好,你不錯了,你一定往生。你能不能往生他怎麼知道?你能不能往生問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也不知道,只有你自己知道,這都是真話。

      世出世間聖賢安慰人的話很多,這不是重大的過失,而且那些人都會觀機,他不會責備你。為什麼?佛度眾生生生世世,不是這一生。你這一生不想去,業障很重,你去不了,也讓你歡歡喜喜念幾句佛,阿賴耶識種一點善根,來生後世遇到再說。你要問你哪一生真正能往生?那一生當中你心裡念佛比雜亂的時候要超出很多倍。譬如我們講二十四個小時,二十個小時心裡在佛號上,四個小時雜亂,你有功夫離開娑婆世界。你要說我一天十二個小時念佛,還有十二個小時胡思亂想,靠不住,你的分數只是五十分,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是未知數。必須要超過,肯定得往生的,二十四小時一分鐘不空過,這個人決定往生。心裡真有彌陀,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,什麼也不想,什麼也不要,這個人決定往生。樣樣事情還問別人,問問通靈的、問問鬼神「我行不行」,說一句話說,你還懷疑。疑是菩薩精進最大的障礙,不疑何必問人呢?無此必要。心上要真有佛,真的決定往生。

      災難真有,不是假的。怎麼知道有?你看人心,你看這個世界上的人他想什麼,他說的是什麼,他幹的是什麼,你不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了嗎?如果想的是善法,說的是善法,幹的是好事,什麼災難都不會有,天下太平。如果所思、所言、所行與倫理道德因果完全相違背,那麻煩大了!為什麼從前沒有這麼多災難,為什麼現在這麼多,一年比一年多?這是說明我們想的不善、說的不善、做的不善,一年比一年嚴重,感應來的社會動亂、地球災變,就這麼回事情。科學家給我們提出的報告不是危言聳聽,而是實實在在。他們探測到地球上超級火山,像美國黃石公園那個樣子的有十幾個,大部分都在海底。海底這種超級火山要爆發,至少會引起一千英呎的大浪。一千英呎是多少公尺?大概三百多公尺。引起三百多公尺的大浪,這就造成大的海嘯,這個海浪要是撲在海岸邊上,靠海岸邊上應該二十公里都不安全,會把沿海的城市剎那之間完全毀滅,這個太可怕了。

      大的地震,也是科學家預測的,他們講的話是去年,他說從今而後這種超級的地震,八級、九級的,愈來愈頻繁,不是五、六級的,而是八、九級超級地震。黃石公園這個火山是露在地面上,一旦要爆發,網路上都報導,美國三分之二沒有了。最可怕的是對於整個世界的毀滅,因為火山灰噴出去,噴到高空大概是十五公里到二十公里,火山灰噴這麼高。我們現在國際上的班機,從這個地方我們飛到美國,飛到高空大概都是十萬公尺,換句話說,火山灰要是二十公里的話,只能飛一半。這樣的火山灰跟著地球循環的時候,可能造成地球上一個月到半年看不到太陽,火山灰把它遮蓋了。一個月到半年的時候看不到太陽,地上動植物都不能生存,五穀雜糧、蔬菜都不能生長,沒有陽光,你想想帶來的是什麼樣的災難,這個太可怕了!不僅是美國的災難,全球的災難。

      怎樣能救這個災難?大乘佛法有,但是人不相信。能救災難就是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就是這句六字洪名。如果我們認真去念這句阿彌陀佛,這個災難就能夠化解,不能完全化解也會減輕,時間也會縮短。我們希求地球上這些超級的火山不要爆發。念佛的同學多了,我們念佛就用這個做迴向,「祈求全世界無論是地面、海底這些火山不爆發」。自己得受用不可思議,災難來了不害怕,這個臭皮囊丟掉,不要了,就到極樂世界去了。佛法告訴我們無比的一樁盛事,那就是告訴我們生命是永恆的,你是不生不滅的。身體不是我,身體是我所有,像衣服一樣,它不是我。我們無量劫來在這個六道裡搞輪迴,做過天王,也做過人王,也墮過餓鬼、地獄、畜生,不知道受多少身,這身不都丟掉了嗎?何必執著這個身,執著身錯了。才知道在六道裡頭常常換身體,這叫無常。應該要把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不再留戀,決定不造惡業。

      我們對阿彌陀佛認識太少太少了。你看阿闍王子他們聽到生歡喜心,人家能說得出來為什麼生歡喜心,知道阿彌陀佛究竟圓滿,證得究竟圓滿的自性。我們都有,我們迷了,沒證得。我們希望像阿彌陀佛一樣證得究竟圓滿的性德,這是應該的,這個不過分,這是我們學佛人本分的事情。他能夠發四十八願,願願都是為了利益眾生,沒有一願是為自利的,全是為眾生著想。為什麼?他知道眾生跟自己是一體,不是二體,換句話說,照顧眾生才是真正照顧自己,利益眾生才真正利益自己,真正做到了全心全力為眾生服務。王子這些人為阿彌陀佛歡喜,也為自己這個緣分歡喜。我們今天遇到了,遇到這部經典,遇到黃老居士這樣詳細的註解,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、對阿彌陀佛的認知又提升了一層。還要不斷提升,為什麼?我們還沒有做到二十四小時一分一秒沒有離開阿彌陀佛。這是我們的目標,這個目標希望在這兩年當中完成,不能再等,恐怕沒有時間等。世界上哪個地方好?哪個地方你肯念佛哪個地方就好。真正念佛人,那地方就是好地方,不要去選擇。你心裡有佛,阿彌陀佛就在此地,龍天善神他就擁護你,他就保佑你。這個理事我們都要清楚、都要明瞭。首先我們自己得度了,歡喜!然後我們再幫助有緣人。什麼叫有緣人?他聽了生歡喜心,聽了能接受,聽了真幹,這就是有緣人。他聽了不喜歡,聽了毀謗,聽了排斥,還是有緣人,緣這一生不成熟,來生後世會成熟。所以一切恭敬,有緣的人我們對他恭敬,沒有緣的人對他也恭敬,決定沒有差別。恭敬、供養、照顧、互助合作,能做多少就要做多少,這叫圓滿功德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