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  第421集

    共600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0年4月5日啟講,2011年9月18日圓滿。

    淨土大經是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選擇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。永遠傳下去,深入透澈,字字句句講清楚。孔夫子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學佛多年我才相信。如來,有一個解釋,今佛如古佛之再來。今佛所證就是古佛所證,今佛所述就是古佛所述。這是我第十一次講這部經,用《大經解演義》,完全依靠黃念祖老師註解。晚年活多少年,一年講一部,表法,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二一集)  2011/5/19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乘無量壽經解》第五百二十九頁,倒數第四行,從第二句看起:

      「云何在心?謂彼人造罪時,自依止虛妄顛倒心生(依妄心而生)。此十念者,依善知識方便安慰,聞實相法生(依實相而生)」,實相是真性,「一實一虛,豈得相比也。」這個意思前面說過了。六道眾生起心動念都是依阿賴耶的心心所,這是妄心。不但六道凡夫,十法界裡面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也不例外,也是用妄心。妄心跟真心不能比,大乘教裡常說「一妄一切妄,一真一切真」,所以這不能相比的。下面大師舉了個比喻,「何者?」為什麼?為什麼不能相比?「譬如千歲闇室,光若暫至,即便明朗。」千歲闇室,這是講時間久,這個地方見不到日月燈光一千年了,這麼久,點一盞燈,它裡面就亮了,都照亮了。「豈可得言,闇在室千歲而不去也」。這個黑暗在房間裡面一千年了,怎麼點一盞燈,黑暗就跑掉,就沒有了?「是故《遺日摩尼寶經》云:佛告迦葉菩薩,眾生雖復數千巨億萬劫在愛欲中」,這個時間可長了,「為罪所覆」。這是說一個凡夫,一個眾生,無量劫來都墮落在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最重的就是愛欲。「若聞佛經,一反念善,罪即消盡也。」如果他真的聽佛經,聽佛經真聽懂了。

      所以聽經難,我們在現前,聽經的人多,聽了幾十年,罪滅不掉。可是確實有人聽一次經就開悟,無始劫來的罪業全消了。誰呢?像惠能大師這樣的人物。為什麼他能,我們不能?你看《壇經》上記載著惠能大師這個人的行誼,雖然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,是個樵夫,就是砍柴,靠賣柴過日子的,這是苦力。為什麼他聽一次就大徹大悟,就成佛?明心見性,那是無始劫以來的罪業都消光才能見性。還有絲毫罪業沒了,他就見不了性,這是真的,是事實,這不是假的。為什麼?印祖講的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」,他用至誠恭敬心去聽經。看他的為人就曉得,他在黃梅住八個月,在碓房裡面做苦工,無論見到哪一個人,他都禮拜恭敬,沒有一絲毫傲慢的習氣。對人恭敬、對事恭敬,對事恭敬就是認真負責,對一切萬物恭敬。恭敬,天地鬼神都喜歡他、都保佑他、都護持他;如果是傲慢,天地鬼神遠離他,妖魔鬼怪親近他,不一樣。

      我們今天缺乏的是誠敬,我們表現的是傲慢,心浮氣躁。你只要稍微冷靜一下你就看到,他自己看不到自己。如果習氣還在,習氣還很濃,現在不錯,將來會變節,肯定會變,這個人靠不住。那要用什麼方法?經論、善書不斷的薰習,只要他能不間斷,慢慢他那個真誠心就向上提升,由一分提升到十分,由十分提升到百分,百分提升到千分,他會提升。如果提升到萬分誠敬,這個人肯定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了。如果誠敬心不能提升到這個境界,大悟有可能,徹悟不可能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所以大師舉例,這個經上所說的,那都是萬分誠敬。早先有沒有?沒有。他造作罪業,到臨命終時,地獄相現前,在這個時候只要有人提一句趕緊念阿彌陀佛,他從這一句話當中驚醒過來,用至誠心念這句佛號,他成功了。他這個至誠心裡頭一絲毫雜念都沒有,一點懷疑都沒有,那他就是圓滿的真心。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上上品往生。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,跟釋迦、跟惠能完全是同等的境界。「罪即消盡」,無始劫的罪報他消乾淨了。所以,這叫在心,你用的是什麼心?你用妄心不行,你用真心就行。真心就像一盞燈一樣,妄心就是千年的黑暗。

      我們今天明白了,要不要等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?如果等這個緣,恐怕必定墮地獄。你只有罪行增長,真心永遠透不出來,就錯了!我們讀到這個經文,明白這個道理,從現在就要幹,不要再打妄想了。世間人、世間事隨他去吧!管不了,不如先成就自己,再普度眾生。自己沒成就,要知道度不了眾生的。度眾生,你表演得不錯,演得很逼真、演得很精采,人家也不過就是一時衝動,離開講堂就沒有了。感動得深一點,三天、五天就沒有了;感動得再深一點,一個星期、兩個星期肯定沒有了,他又恢復照常。眾生難度,不是一回頭就真回頭,再不會作惡。這種人是上上根人,少,不是沒有,太少太少了。這一回頭之後,絕對不會被外面境緣所轉,他真回頭,真看破、真放下了。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再來人,我們一般說再來人,假的,不是真的,說客氣話恭維你,說好聽的,哪裡是再來人!

      說你是某佛再來、某菩薩再來,理上講得通,天台大師所說的六即佛,第一個就是理即佛。理即佛怎麼說?釋迦牟尼佛在《華嚴經》上常說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這從理上講。我可以告訴你,你就是阿彌陀佛,為什麼?一切眾生皆是阿彌陀佛,從理上講。阿彌陀佛什麼意思?完全翻成中國話就明白了,阿翻作無,彌陀翻作量,佛翻作覺。你想一想,哪尊佛不是無量覺?圓滿的大覺就是無量覺,就稱之為阿彌陀佛。所以,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,不管你是不是修淨土,修淨土的是阿彌陀佛,不修淨土他還是無量覺。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共同的名號,通號,是一切眾生的本號。你本來是佛,那還能錯得了嗎?現在怎麼樣?現在你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你變成凡夫了。你要記住你本來是佛,你的本沒有改變,現在變的只是妄心,妄心上才有妄想分別執著,真心上沒有。但是現在你是妄心當家做主,真心雖然有,不起作用。所以現前你依舊是搞六道輪迴,你決定沒有辦法超越。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很好,你真聽懂、真回頭了,就成佛。惠能大師一次聽經成佛,每個人一次聽經都可以成佛。為什麼不成?不肯放下。

      你看大乘經教,我們都知道,大家都能說得出來,真簡單。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,證阿羅漢,你沒證,證得阿羅漢有六種神通,我們現在一樣都不通,沒證得;放下對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分別,你就證菩薩;放下起心動念,你就成佛。你看就這麼簡單,可是怎麼樣?就是放不下。為什麼放不下?沒有懂,沒有聽懂。惠能大師為什麼能放下?他聽懂了;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為什麼能放下?真懂了。所以這個經確實如此,佛在《般若經》上常說,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這個福多大,這是財布施。多大的財?大千世界的七寶,你用做布施,佛說不如為人說四句偈的功德大。為什麼?他要是得大千世界七寶,他是大千世界的首富,不是香港首富,不是地球上首富,大千世界的首富,他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四句偈他要聽懂了,他成佛了,他超出十法界、超出六道輪迴,那怎麼能相比?這就是說明,財布施不能跟法布施相提並論。但是法布施那個人要是聽不懂,等於零,財還真得受用,法得不到受用。貴在真懂、真放下,他就能契入佛的境界。真放下,罪即消盡,確實在一念間。

      但是別灰心,我在前面講過,像釋迦、惠能那是很值得人佩服,為什麼?他能夠一時頓捨,一下就放下。但是有三、五年才放下的,有七、八年放下的,有一、二十年放下的,有三、四十年放下的,還有五、六十年放下的,這在歷史上很多。他們這些人很厲害,鍥而不捨,他不能一次放下,他天天放、年年放。放到一定的時候,他覺悟了,就可以把剩下來的統統放下,這個辦法我們有希望。我們不能學了佛經不幹,那就沒用處,得真幹。

      黑龍江劉素雲就是真幹,她也不是一下放下,她是十年,幹了十年,她成就了。她給我們做了個示範,告訴大家,人人都可以做得到。別人問她成功的祕訣,她講了六個字,是她成功祕訣,老實,聽話,真幹。老實就是很拙笨,不聰明,這種人容易成就。我們說她頭腦簡單,妄念少,這老實。真聽話,佛在經上講了兩句話她聽懂了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她就聽懂,她就真幹。一部《無量壽經》、一句佛號,一點都不雜、一點都不亂,十年。她告訴我聽經,她聽我的光碟,一天聽一片,這套光碟好像是在一九九0年代講的,韓館長還在世,在台北景美圖書館講的。她每天聽一片,一片是一個小時,這一片重複聽十遍,長時薰修。一天聽十個小時,十個小時是一個小時的重複聽十遍,這叫長時薰修,她懂了。一部經聽完之後,從頭再聽,就這樣十年,每天十小時聽經,除聽經之外,就念阿彌陀佛,她得念佛三昧,她開悟了。不是大徹大悟,也算是大悟。她能做到,人人都能做到,就是不肯做。迷戀娑婆世界的幻妄,這個世界虛幻、虛妄,不是真實的。佛在經上用的比喻「夢幻泡影」,何必老是要留戀?為什麼不肯放下?真正想通了,不要再放在心上,真放下,放下就成就了。這是講在心,放下是真心用事,放不下是妄心用事,妄心決定見不到真,真的是關鍵之所在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用妄心是可以去的,生凡聖同居土、方便有餘土,都是妄心,用真心是實報莊嚴土。

      「第二、云何在緣?謂彼人造罪時,自依止妄想,依煩惱果報眾生生」,這是緣。特別是很清楚的,妄想是個緣,煩惱是緣。煩惱是什麼?貪瞋痴慢疑、七情五欲,這都是煩惱。果報是緣,眾生是緣,他造罪的時候是這麼生的,是這些緣生的。「今此十念者,依止無上信心」,信西方極樂世界,是無上的信心,信有阿彌陀佛,這是無上的信心。「依阿彌陀如來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」。這個名號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阿彌陀佛跟我們結緣。我們有真心,我們有佛緣,這個佛緣是真實清淨無量功德,阿彌陀佛的名號,不是妄想,不是煩惱、果報、眾生,不一樣。「譬如有人」,這是佛經上的故事,「被毒箭所中」,這個箭上面塗了毒藥,「徹筋破骨」,中毒很深,「若聞滅除藥鼓聲,即箭出毒除」,聽到滅除藥鼓,聽到這個鼓聲,這個毒箭自然就出來,不用拔,它就掉出來,他的傷就痊癒。佛經上說了這麼個故事。「豈可得言,彼箭深毒厲,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也」。一般人不都這樣說法嗎?為什麼?沒見過,你說這些話是寓言,哪有這種事?這叫難信之法。如何能叫人相信?那個信的人是真正有福報,不信的人當面錯過,真可惜。所以《華嚴經》上說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你對佛法能相信,對諸佛菩薩能恭敬,你這一生就很有可能永遠擺脫輪迴,真正離苦得樂。信心非常非常難建立,所以世尊四十九年苦口婆心的教導。經上常說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,哪些是無緣的?用妄心的無緣,不相信的無緣,不能理解的無緣,不能依教奉行的人無緣,這是無緣眾生。

      這樣的善根福德,必須要很長的時間薰修,他才會產生力量。我們看到許多成就的人,像惠能這樣的人,這一世當中沒有看到他修學佛法,沒有看見。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成就?肯定是他過去生中,生生世世曾經修學這些法門,阿賴耶識裡頭有非常堅強的種子。在這一世當中,偶有一個機緣引導他,這個種子就起作用了。他的啟發是很偶然,賣柴,柴賣掉了,他拿到錢想買一點米、買一點菜回家。這一擔柴是賣給客棧的,就是現在的旅館,以前叫客棧。客棧裡面有個人在那裡念《金剛經》,裡面念的聲音應該還不小,大聲、高聲在念經,他在窗外面聽到了,聽到他覺得很有味道,就站在那裡聽。等他這一段經念完之後,他就進門去看看什麼人念的。就向他請教,你剛才念的是什麼?好,念得真好!他聽懂了,把意思講給別人聽。這個人聽了非常驚訝,覺得你不是凡人。緣遇得好。就跟他談,你看他沒有學過,他談得頭頭是道,讓這個老居士非常佩服。問他幹什麼?砍柴、賣柴的。覺得這是個人才,介紹他到黃梅去參學。他說家裡窮,就有老母親,離開之後母親不能生活。這個人真是了不起,非常慷慨,拿了十兩銀子給他,給他做安家費,找一些佛友來照顧他的母親,他就放心到黃梅去了。這是緣,內裡面是善根,外面是遇到這個助緣,他就成功了。他要遇不到這個緣,他這一生就成就不了。所以緣多重要!緣一定有真心,有勝緣,真心、殊勝的緣就成功了,我們要珍惜。

      現在在這個時代,我們利用網路、利用衛星來做增上緣。許許多多遠道的,在地球其他各個地區的,不在一起的,他能夠收看到這個頻道,能夠收看這個網站,那就是有緣。確實有收看鍥而不捨的,這個是緣。光碟也是緣,書本也是緣,大量的印,大量的散,度一個成佛,就成功了。劉素雲是看到一套光碟,那套光碟她就成就了。緣重要,如果沒有這個緣,一生都遇不到,那就真可惜。一生是個善人、是個老實人、是個好人,將來生天道。欲沒有斷,生欲界天。只有情愛斷了,才能超越欲界,但是超越不了輪迴。超越欲界,是色界天,再上去無色界天。所以要解決問題是一定要遇到佛法,才能把這個問題了斷。不能了斷,難!你看來世,一轉世,轉世就不如這一世了,每況愈下。

      現在人在這個世間,惡念多、善念少,惡口多、善言少。口業非常可怕,我們修行的功德為什麼都沒有了?從口裡漏掉了,口業漏掉了,流失掉了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佛告訴我們善護三業,第一個就告訴我們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」,教導我們不要去批評別人。批評別人誰吃虧?自己吃虧。我們在講席當中我常說,我們批評別人,別人受到的傷害三分,自己受到的傷害七分,不值得。佛菩薩教導我們「稱讚如來」,別人有好處稱讚,別人有不好處,不放在心上,不放在口上,這就對了。所以,自己一生當中要想成就,確實念念都在道上。一念的疏忽,都會造成一生的遺憾。所以第二個講「在緣」,緣今天講的是機會,一縱即逝,再想得到的時候難了!所以,有這個緣分的時候要認真努力,要珍惜,不要空過。

      「三、云何在決定者?」這也是關鍵。「彼人造罪時,自依止有後心、有間心生」。後心就是相續心,這個不善的念頭,後面接著念念都不善,他就造成惡業了,有後心。有間心,間是間斷,也就是這個心是妄心、是不定心。「今此十念者,依止無後心、無間心起,是為決定」。這個十念是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。要是真心,這個功德就無比的殊勝。相續心、無間心,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淨念是無後心,相繼是無間心,它不間斷。這是第三個,決定。

      「《智度論》云,一切眾生臨終之時,刀風解形」,形就是身,就是身體,「死苦來逼,生大怖畏」,這《智度論》上說的。死之苦,我們一般人很難感受到,佛在經上形容,風刀解形。還有一句話,「生龜脫殼」,活的烏龜把牠的殼扒下來,你想到那多痛苦!佛告訴我們,神識離開身體那種痛苦,就是這八個字所形容的,風刀解形,生龜脫殼,確確實實他這個時候非常恐怖。這是個關鍵的時刻,生死關頭,要遇善知識,善知識一句話提醒他,趕快念阿彌陀佛,其他的話不要說了,來不及了。這個時候是分秒必爭,就是一句話,趕緊念阿彌陀佛。這個病人在這個關鍵的時刻,接著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,什麼都不想,什麼念頭都沒有,他的痛苦馬上消除。本來是非常痛苦的,一念佛痛苦沒有了,再念幾聲,阿彌陀佛出現了。「發大勇猛,心心相續,十念即是增上善根,便得往生」。這個臨終十念是無比殊勝的善根,非常稀有難得。

      「又如有人對敵破陣」,這是用戰爭來形容,如果這個人被敵人包圍,他會用盡他生平的力氣來破陣,無比的勇猛,他衝出去了。「一形之力一時盡用」,這是現在人所說的,人的身體的潛能。這個能力在最危險的時候會發現,意想不到,他自己也不知道有這麼大的能力能夠衝破這個困難。真的,這是潛能。「其十念之善,亦如是也」,臨終這個十念佛號,就好像人的潛能一樣。這個話講得有道理。如果過去生中沒有修過這個法門,這一句佛號提起來,他不會接著,他不能接受。能夠接受,過去生中一定修過這個法門,阿賴耶裡頭有很深厚的善根,臨終只要有人一提,阿賴耶的種子立刻就現行,就這麼個道理。所以潛意識,念佛的功德潛伏在意識裡頭,這個時候發現了,起作用了。

      底下這一段很好。「又有人視臨終十念為輕易,乃擬臨終方事修念」。這個好,臨終的時候一念、十念都可以上上品往生,那現在何必念它,到臨終再念。這個想法好像是沒錯,現在何必辛辛苦苦去念佛?臨命終時可以,還來得及。「《安樂集》破之曰」,這個想法是非常危險的想法。我們沒有看下面,從前李老師給我們講過,臨終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,你有沒有?你能不能保證臨終具備三個條件?第一個條件,頭腦清楚,不迷惑,這是第一個條件。你看人臨終的時候都迷惑了,家親眷屬都不認識,這很平常。你到醫院去看看臨終的人,幾個臨終人走的時候清楚?臨終要不迷惑,給諸位說,不學佛他也不會到惡道去。到惡道的是迷惑顛倒去的,頭腦清楚怎麼會去變畜生、變餓鬼?哪有這種道理!現在醫學裡面講老人痴呆症,一得老人痴呆症就不能往生,助念都不能往生。你在臨命終時,善友大喊,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,他都聽不見,他也不曉得阿彌陀佛是什麼,這不行!所以念佛人最怕什麼?最怕年老的時候痴呆,一輩子修行就完了。我們細心去觀察,有很多時候高僧臨終痴呆,老朋友見面,兩個眼睛呆呆的看了半天,不認識,記憶力沒有了。阿彌陀佛聽不進去,不起反應。想到這個地方,多可怕。第一個臨終頭腦清楚,一點不迷惑。第二要遇到善友,遇到真正懂淨土的,他對於淨宗的道理了解,修行關鍵的時候應該如何如理如法的學習,他懂,這第二個條件。第三個條件,在這關鍵時候,你一聽就相信、就接受、就真念。這些條件,臨終的時候有幾個人能具足?想到這些地方不能不害怕。那怎麼辦?端在平時認真學習。善心、善行,就不會得痴呆症。決定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心,不管是有意無意都不可以。種什麼因就有什麼果,因果報應絲毫不爽,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人必須要像個人的樣子,中國人的標準是五常、五倫、四維、八德,這是中國人。五倫是講人與人的關係,父子有親、夫婦有別、君臣有義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這是人跟人的關係。它的核心就是父子有親,親愛是天性,在佛法講是性德,自性裡頭本有的。這個性德不但要保持,還要發揚光大,愛自己、愛父母、愛兄弟、愛親戚、愛家族、愛朋友、愛鄰里鄉黨。再往外一層一層向外推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。佛法更大,愛一切眾生,愛山河大地,這是人。五常,仁義禮智信,這做人必須具備的條件,人要把五常丟掉,那就不是人了。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,歸納起來不外乎十二個字,「孝悌忠信,禮義廉恥,仁愛和平」這十二個字。十二個字都做到,你是個標準的人,你不會失人身,你來生一定比這一生更好。如果這十二個字統統都能夠奉行,念念在心,你的福報就不在人間,在天上去了,你來生是到天道,享天福去了。用這樣的心情去念佛決定得生,生凡聖同居土。

      「《安樂集》破之曰:十念相續,似若不難」,好像不難,「然諸凡夫,心如野馬,識劇猿猴,馳騁六塵,何曾停息,各須宜發信心,預自剋念,使積習成性,善根堅固也」。這個話說的都是真話。十念好像是很簡單,凡夫也不容易,不容易在什麼地方?他心浮氣躁,妄念不止,就這十念他都念不下去,這是真的。別說是十念,一念都不行。這就是我們常講的沒有善根、福德,沒有善根是說什麼?他不相信,跟他講他聽不懂,這就是沒有善根;沒有福德是他不肯幹,他還懷念這個世間,捨不得離開,情執很深。或者是捨不得他的富貴、他的財產、他的爵位,迷戀在其中。

      這些事情在現在很普遍,古時候比較好一點,為什麼?古人很重視因果教育。古時候每一個地方,是一個小鎮,那裡頭都有城隍廟。城隍廟裡面一定有閻王殿,十殿閻王。閻王殿裡面顯示的是地獄的果報,泥塑木雕。我們小時候家鄉閻王殿是泥塑的,你進去看一看,就等於說是到地獄去參觀一下,造什麼樣的罪,受什麼樣的報,這個瀏覽一下,印象很深刻。特別是從小,農村裡面的婦女一年總有幾次到城隍廟燒香,帶著小孩。我小時候五、六歲,六、七歲,每年跟著母親城隍廟燒香,總要去看一遍,一年要看三、四遍,印象深刻。起個不善的念頭,就會想到那個閻王殿裡頭的果報,心就涼了,不敢做。生活苦一點無所謂,還過得去,不願意將來受這個果報。古時候,祠堂、城隍廟,在中國這片大地到處都有,非常普遍。孔廟還少,孔廟大概一個縣市裡有一個孔廟。可是城隍廟、土地廟、神廟、祠堂到處都有,敬鬼神,明因果,不敢有惡念。惡念尚且沒有,哪有惡行?這個對於人心的約束、對於人心的規範,起非常大的作用。現在人把它看作是迷信,都毀掉了,破除迷信。是不迷信了,社會動亂,沒有辦法把社會安定下來。古時候這些帝王用這些方法,社會安定,天下太平,人民安居樂業。

      天地鬼神他是不是真有?我們應當去研究,應當去了解、去認識他,不能人云亦云。我們從小接受學校教育,學校教我們破除迷信,我們都把這個看成是迷信。孔夫子「敬鬼神而遠之」,他說這句話意思很深,「而遠之」的意思就是你不要迷信他,要不要尊敬?要。他敬鬼神,那就肯定有鬼神,但是不要迷信他。鬼神說的合理合法,可以做參考;說得不合理、不合法,你就不要相信他。孔子對鬼神是這麼個態度。現在人要把鬼神鏟除,要把他銷毀,跟古人的態度不一樣。佛跟道,其實儒也不例外,對這個事情有研究。自古以來,傳說鬼神這些故事很多很多,前清編《四庫全書》的紀曉嵐,博學多聞,他寫了一部書《閱微草堂筆記》,專門記載這些鬼神的事情。這部書分量很大,他不是虛構的,古籍裡頭有的,他把它抄在一起。還有當時親眼所見、親耳所聞,絕對不是造謠生事,都記錄下來,不是假的。我們看這些書都把它當小說看,消遣。《聊齋誌異》,那不是編造的,我相信都是真實的故事。

      我們細心去想想,我們這一生有沒有遇到過怪異的事情?跟古人這些筆記,留下來這些書籍去核對核對,我們漸漸就有所體會了。我在這一生親眼所見的,我相信,不是假的。早年初學佛的時候,朱鏡宙老居士,那個時候他退休了,年歲已經大了。他一生遇到這些奇奇怪怪事情很多,講給我們聽,是他親眼所見、親耳所聞,那不是假的。頭一樁事情,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,他的夫人是章太炎的女兒,這是民國初年國學大師,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,這是稀聞。我們聽了故事想想,他應該是代理,大概是東嶽大帝判官有事情,不能上班,找他代理,代理了一個多月。白天在人間,晚上到鬼道裡面上班。晚上睡在床上就像死了一樣。上班去的時候,有兩個小鬼抬著轎子,那個上班乘轎子,感覺得這個抬轎的人不是在地上走,好像在空中飛行一樣,很短的時間就到了。第二天早晨雞叫的時候,就把他送回來。他在鬼道裡面幹的這些事情很清楚,有時候跟朋友們聊天,在鬼道裡辦些什麼事情,說給大家聽,不是假的。

      有一天他試試看,用一張黃紙寫個請假條,下午三點鐘以後在大門口把這個黃紙燒掉,那天晚上小鬼就沒有來,東嶽大帝准他的假了。東嶽大帝管六個省,這六個省的人的生死都歸他掌管。老居士告訴我,有一次他的老岳丈,學佛的,心地很慈悲善良。他就想到地獄裡面有炮烙這個刑罰,就是銅柱把它燒紅,罪人就抱這個柱子。這個刑罰非常殘酷,現在人說這不人道。也就像現在一樣,寫一個報告給東嶽大帝,請求東嶽大帝慈悲,把這個刑罰廢除。東嶽大帝派了兩個小鬼帶他到現場去看,你去看一看。小鬼把他帶到現場,告訴他到了,他看不見。他是學佛的,恍然大悟,是造作罪業的人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。這種刑罰不是閻羅王造的,不是東嶽大帝造的,是他自己的業力變現,就像作夢一樣,是這麼回事情。他才明瞭,業報沒有法子。沒有這個業力的人見不到,有這種業的人,自己見到,別人見不到。他是個學佛的人,是個通達佛經教理的人,所以他一看到這個現象就明白了。

      確實是一飲一啄都有報應,起心動念鬼神都知道,沒有不知道的。鬼神有五通,報得的五通。人死了之後是中陰身,沒有投胎的時候是中陰身,中陰身迷惑。如果真正他到鬼道,到鬼道,鬼道裡面也是一道,到那裡面去投胎。鬼道裡面就有五通,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,就有這五通,但是能力不是太大。他要想跟人打交道,都要得到城隍、土地的批准,不批准,他不可以侵犯。鬼道裡面的法律比人間要嚴格,幾乎都是徹底的執行,這說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到香港這邊來講經,聽眾裡面有幾個是演員,現在已經退休了,年歲大了,不做了,年輕的時候演員。告訴我,鬼道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事情就發生在香港,他們半夜拍外景,肚子餓了,看旁邊有幾家小店,就到小店去吃東西。到第二天早晨的時候吐,吐出來的東西都是亂七八糟的,怎麼回事?昨天晚上遇到鬼了?再開車到那裡去看,沒有人家,都是墳地,才知道真的遇到鬼了。昨天跟他交往,還買東西的時候還找了錢,拿出來一看,紙錢,嚇死了!真的,不是假的,演員遇到這些事情的人很多,所以他們很多都是真相信有鬼,親身遭遇的。我還請他把這些故事講給我們聽,我們把它做成光碟,學院保存著有。

      現身說法,故事不是他編出來的,親身經歷,這些事情說不完,太多太多。你什麼時候會遇到?到你運氣衰的時候就遇到,你運氣很旺的時候,鬼遠離你,不敢碰你,到你運衰的時候他都來了,你自己到那個時候就相信了。可是要知道,那個時候相信,你造業很多了,你要早相信,就不造罪業了,這個差別很大。古時候小孩沒有不聽父母話的,父母會把這些故事,有些是自己親身經歷的,有些是聽老人說的,都會講給小孩聽。尤其是農村的小孩非常樸實,很單純,他們聽了真有受用,一生一世不敢有惡念,不敢做壞事。受人欺負,能夠吃虧、能夠忍讓,中國古人說吃虧是福,別佔人便宜,佔人便宜不是好事情。《安樂集》上講不能不相信,不能懷疑聖教。我們六道凡夫確確實實妄念紛飛,這個妄念生滅超過猿猴,前念滅,後念生。所以臨終一念不容易,一念都不容易,何況十念!

      下面是勸我們,「各」,各是每一個人,必須要發信心。「預自剋念」,預是預備,預先,我們現在就要幹,要克服我們的妄念。用什麼方法克服?用念佛,天天念佛,念佛就是克服妄念,妄念就是罪業,克服妄念就是消罪業。這道理明白了,你就會真幹了。我們知道我們念頭不善,對人、對事或對物都是自私自利、都是損人利己。這些念頭、這些行為都是在三惡道,它將來感的果報都是三惡道,太苦了,不能再幹。所以要把念佛,「積習成性」,把這些雜念統統換成念佛,讓念佛成為一種習氣,隨時隨地起心動念就是阿彌陀佛,把它養成這樣的習慣。除阿彌陀佛之外,沒有雜念,你往生決定成功。一定要知道,什麼念頭都是輪迴業,有什麼意思!應當把所有的念頭統統換成阿彌陀佛,「善根堅固」,就對了。臨命終時這些情形,一念、十念往生,我們知道就好了,也別放在心上。努力念佛,消除自己的業障。念阿彌陀佛就是消業障,不念阿彌陀佛就是增長業障,這個道理、這個事實,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下面引用佛經上的話,「如佛告大王,人積善行,死無惡念」,這兩句話重要。人要行善、人要積善,死的時候沒有惡念。「如樹先傾,倒必隨曲」,樹要倒下來一定是先傾下,一定是歪斜,然後它才會倒。「若刀風一至,百苦湊身」,這是講人在臨命終的時候,神識離開身體非常之苦。「若習先不在懷,念何可辦?」若習先不在懷,習慣預先沒有養成,心裡沒有,臨終的時候,念何可辦?你怎麼能做得到?這個「習」就是念佛的習氣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要培養念佛的習氣,臨命終時佛號就很容易念出來。平常不念佛,到臨終佛號怕的是提不起來,念了一輩子的佛,到最後不會念,可惜!我初出家的時候,遇到一位居士,這個居士的名字我記不得了。五十多年前,我在臨濟寺出家,臨濟寺有個念佛會,他是副會長。一個星期他們在臨濟寺念一次佛,他當維那,帶得很好,很虔誠。臨命終時,相非常不好,他怕死。臨終時叫家人不要念阿彌陀佛,念觀世音菩薩,他還想活下去,所以這個人沒有往生,非常可惜。你看念佛會的副會長,到那個時候貪生怕死。每個星期帶別人念佛,他自己也念佛,沒有能夠養成念佛的習氣,所以臨命終時不能做主,多少人都感到惋惜。

      後面接著,這就講臨終助念的重要。「各宜同志三五」,每個人應該,宜是應該,有志同道合三、五人,「預結言要」,大家預先有個約定,哪一個走了,我們要幫助他助念。「臨命終時,迭相開曉」,要送往生,要幫助他。他不想往生,在這個時候要勸他往生,不說任何閒話,一定要勸他往生。叫他跟著大家一起念,見到阿彌陀佛就可以走,沒有見到阿彌陀佛不能走。見到任何人都不能跟他去,見到別的佛菩薩,不是阿彌陀佛,不是觀世音菩薩,都不可以跟他走。這個話重要,臨終時候要特別提醒。「為稱彌陀名號,願生安樂國,聲聲相次,使成十念」,幫助他在最後成就十念往生。「譬如臘印之泥,印壞文成。此命斷時,即是生安樂國時,一入正定聚,更何所憂。各宜量此大利,何不預剋念也。」這段話好,末後舉個比喻,譬如臘印,用臘刻成的印,再用金屬來鑄印。譬如銅印,銅倒在這個臘上,臘壞了,印成了,這個印就成功,這是古時候鑄印的方法。用這個來做比喻,念佛就譬如臘印,往生就譬如文成。

      臨命終時大家幫助你念佛,助念,讓你安安穩穩,不驚不怖,在佛號當中捨報,你的神識離開你的身體。神識如果清醒,跟著大家一起念佛,這個時候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你。還沒有斷氣,你看到阿彌陀佛,你會告訴大家,佛來接引我了,這個是真往生,這不是假的。有時候他病得很重,體力很衰,氣很弱,看到佛來接引,他說話沒有聲音,你看他口在動,他想講話沒說出來。想講什麼話不知道,是不是他看到佛來接引,想告訴大家?但是這樣走了,很安詳走了,也有瑞相,一般有託夢這個情形。走了之後幾天,他託夢給他的親朋好友,告訴他已經往生了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沒有往生,他沒有法子來託夢,真正往生,他可以用這種方法傳遞信息。這也是一種功德,為什麼?給這些親朋好友、念佛的同修做證明,他真往生了,這個不是假的,這是好事情。

      所以,這個地方一斷氣,那個地方就生極樂世界。「一入正定聚」,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正定聚,說明不是邪定,他到佛國去了。正定聚也是清淨心現前,我們經題上「清淨平等覺」。正定聚是什麼境界?功夫成片。沒得到功夫成片,而是助念的這些同修幫助他的。他在臨終的時候沒有其他的念頭,只有一句佛號。佛來接引,佛光一照,他就變成功夫成片。功夫沒成片,在這個時候功夫成片。功夫成片就是說,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,沒有一個雜念,這是往生必須具備的條件。自己有能力,平常就能夠念到沒有雜念,功夫成片你平常就得到了。得到這個境界不要放棄,要更努力,要更向上提升,為什麼?提升到可以自在往生。我想去,佛就來接引,就走;換句話說,生死自在,可以做得到。

      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九品,上三品的功夫成片就是自在往生。想去真能去,想留真能留,再留幾天沒關係。這不是一心不亂,一心不亂不容易。功夫成片上三品就有這個能力,我們為什麼不爭取?世間六道十法界還有比這個事情更大的嗎?沒有了。佛說,大事因緣,唯獨此事,了生死,出三界,往生極樂,親近彌陀,一生圓成究竟果覺,這是世出世間大圓滿法,決定不能疏忽。希望我們同學要用真誠心來學習,真正能體會到這個經典裡面字字句句無盡的奧義。然後你才曉得,這個經本字字都是靈文,都是從自性清淨心裡頭流出來的。現前功夫成片,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入正定聚,正定聚是一心不亂。「更何所憂」,你還有什麼憂慮的?你把你的憂慮、妄想、煩惱、習氣統統放下了。這一放下就回歸自性,極樂世界是回歸自性的跳板,是回歸自性的大門,我們這一步就跨進去了。

      末後勸我們,「各」就是大家,「宜」就是應該,「量」就是衡量這個利益,往生、見佛、聞法、開悟、證果這個大利益。在這個世間沒有,六道裡頭沒有,十法界裡頭也沒有,十方諸佛剎土裡頭也沒有,只有極樂世界有。我們這一生遇到,「何不預剋念也」,為什麼不預先把你的妄念伏住?剋是克服。只要妄念伏住,必定得生淨土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,我們同學今天有緣,這個緣太殊勝、太稀有難得,希望這一生決定不錯過,決定要成就。這一生沒有白來,這一生最有意義、最有價值、最有成就,絕不能等到來生後世。這一生就要把它辦得妥妥當當、圓圓滿滿。今天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