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  第293集

    共600集
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10年4月5日啟講,2011年9月18日圓滿。

    淨土大經是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選擇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。永遠傳下去,深入透澈,字字句句講清楚。孔夫子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學佛多年我才相信。如來,有一個解釋,今佛如古佛之再來。今佛所證就是古佛所證,今佛所述就是古佛所述。這是我第十一次講這部經,用《大經解演義》,完全依靠黃念祖老師註解。晚年活多少年,一年講一部,表法,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九三集)  2011/2/20  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乘無量壽經解》三百四十九面,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:

      「恭敬三寶,欽仰其德也。」三寶之德說不能盡,《寶性論》裡面的六義已經為我們顯示出來。「奉者,尊崇奉養。事者,承侍。奉事者,敬養服侍也。」這在古代不是說說,實際上都做到了,佛法對老師更是尊重,世間法,諸位看看《禮記》、看看《論語》裡面的記載,你就都明白了,古時候師生如父子。教育,我們在講席裡面也跟諸位報告過,堯舜那個時代,四千五百年前,人民的生活,物質生活都沒有問題了。政治清明,中國古書裡面講的,三皇之世,以道治國;五帝,這就以德;到三王,三王是夏商周,以仁治國;春秋戰國講義氣,以義治國;秦統一了中國,十五年亡國,漢取而代之,從漢一直到清是以禮治國。這是古人所說的道德仁義禮,禮如果沒有了,就天下大亂,這我們今天看到了,禮沒有了。無論用什麼方法,治不了這個國家,社會永遠不能夠恢復安定和平,如果要想安定和平的話,還得把禮找回來。找前面太高了,找不到,禮找回來就管用,也能做到天下大治。

      中國古聖先王,用佛法的話來講,他們心地清淨,沒有欲望,真正是無爭無求,念念人民的福祉,他沒想自己,想人民。人民足衣足食,物質生活滿足了,如果沒有教育,人跟禽獸就沒有差別了。所以堯,堯帝正式在政府裡面設立一個官員管教育,這個人,《尚書》裡有寫,《史記》裡也有寫,名字叫契;以契為司徒,司徒就是管教育的,徒是學生,由他來管理教學。而且把這個位置放在冢宰之下,冢宰是宰相,像現在的國務院總理,教育這個部門擺在總理下面第一個位置,以後講六部,教育部是擺在第一。首相有事不能視事,就是他不能處理公務,這個教育部長代理。所以我們就了解,原來古代的政治一切都是為教育來服務,把教育擺在第一。所以社會大治,國泰民安,人民確確實實幸福美滿。

      現在的社會完全反過來,教育擺在最後,而且教育內容完全變質,把經濟擺在第一。這個事情孟子最反對,孟子距離我們二千五百年,孟子告訴梁惠王,利是人之必爭,人要互相爭奪,這個社會還得了嗎?所以他說「上下交征利,其國危矣」。現在整個世界,你看這個世界上哪一個國家不是把經濟擺在第一,哪個人不爭利?現在是鼓勵大家爭利,這個東西不必鼓勵就全心全力在爭了,再一鼓勵還得了嗎?學校教育從幼稚園就教競爭,社會怎麼能不亂?災難怎麼能不起?現在人不讀聖賢書,都以為現行的這種心態是正知正見,是正當的行為。古人所嚴格禁止的,現在都把它當正當行為。古人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,現在人全部都不要了,說這些是老古董,應該要丟掉,那都是廢話,把古聖先賢的教誨真的看成糟粕。外國的科學家告訴我們,科學發達到極處的時候,人類就會毀滅,現在看樣子差不多了。科學家告訴我們,這個地球上大約五、六萬年之前,科技也是非常發達,亞特蘭提斯沉到大西洋去了,也是個大災難。近代的科學家告訴我們,將來亞特蘭提斯會浮起來,亞特蘭提斯浮起來之後,歐洲就沉到海底去。所以,現在人也喜歡看亞特蘭提斯會浮起來,又害怕歐洲要沉下去。在那個時候也是科學發展到高程度的時候,人們不相信倫理道德,唯利是圖,盡情的去享樂,享什麼樂?五欲六塵,他享這些。現前這個社會非常相似亞特蘭提斯那個末日,情景很像。所以這個原因,根本的因素,就是把教學疏忽了。我們看這一段經文感觸很深!

      下面說「師」。「師者,教我以道者」,道是道理,宇宙人生有道理。「長者,德行,或輩分,或年齡高於我者」,這都是長者,我們要知道尊敬,這奉事師長,師是老師,長是長輩。「省庵師《勸發菩提心文》」,這一段非常重要,這是節錄省庵大師的《菩提心文》,「若無世間師長,則不知禮義。若無出世師長,則不解佛法。」父母生我,扎根的教育是父母,而教育裡頭最重要的,就是事師之道。從小看到父母怎樣對待他的父母,父母在家庭裡面孝順他的父母,母親孝順他的公婆,做出這個樣子,這是教兒女的,這是人生教育裡最重要的一個課程。婦女肩負起這個重任,相夫教子,你家裡有沒有後代全靠婦女。現在人不了解,很多人誤會,特別是知識分子,認為古代,婦女在古代都被虐待、都被輕視,錯了!你學中國的古禮你就明白了,丈夫能對妻子輕慢嗎?她替你養育下一代,你能不感恩嗎?你能不尊重嗎?你的兒女是你祖宗的繼承人,你能不尊重他嗎?你能不照顧他嗎?你自己是父親的繼承人,你兒子是你的繼承人,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;換句話說,對自己的妻子不尊重,對自己的兒女不尊重,那叫大不孝,你對不起你的父母,對不起你的祖宗。這中國古禮上有。我們讀了之後,才曉得婦女在古時候得到的尊重,她有非常崇高的地位。在歷史上,人家談到周家,周朝,周朝八百年,在中國歷史上最長的。八百年的根基是誰造的?三位婦女,太姜、太任、太姒,三個婦女盡到她們應該盡到的責任。她們教的孩子,文王、武王、周公,都是孔子心目當中的大聖人。周家這三個母,都有個太字,你看太姜、太任、太姒,所以往後丈夫稱自己妻子為太太,太太這兩個字太尊貴了。那就是說你看待你的妻子要看待像周朝太姜、太任、太姒,這是聖人之母,要這樣看待。她們生的小孩、教的小孩都是大聖大賢,明倫、懂禮、尊師、重道,這是父母教的,特別是母親。

      古人七歲上學,小孩聰明伶俐的,六歲就可以上學,上學是老師教,所以老師繼續家庭教育。從前學校是家學,是大家庭制度,五代同堂不分家的,所以家庭子弟就非常之多,請老師在家裡面開學堂。老師就接著母親的責任,身行言教,自己要做榜樣給學生看。學生跟老師生活在一起,七歲就不跟父母生活在一起,跟老師生活在一起,老師負責教。教什麼?最重要是教倫理道德的教育,不是教你念書,念書是附帶的。念書是什麼?念書是學術上的扎根,只教你念,不講意思,教句讀,叫你念,叫你背,一天要背多少字。上根人很聰明,記憶力很強,標準是七百字,一天要背七百字。怎麼能夠測量學生的程度?讓學生試一試,你先七百字的這樣的文章叫他念,十遍就可以背誦,他就有這個能力。如果十遍背不下來,減少兩百字,五百字,這是中等程度的標準,五百字,也是十遍。十遍再背不下來,再減,三百字。三百字背不下來,那就比較差的了,還可以,背一百字、背兩百字,就是十遍,十遍你就能背熟,就能記住。背熟之後,老師督促你、看著你背一百遍,你就不會忘記。每天複習一遍,今天上課了,把昨天念的書背一遍給老師聽,再上新的,是這樣算法的。

      學生的根性是從這個地方來定的,所以每個人的進度不相同,每個人學的課程也並不完全一樣,進度也不相同,真踏實。背熟之後,你一生都不會忘記,所以到八十、九十,你寫文章、談話,引經據典隨口拈來,不要去查資料,都背得很熟。學生是這樣訓練出來的,老師當然也是這麼訓練出來的。所以小學裡頭只管背誦,從七歲到十二歲,相當於現在小學六年,七歲到十二歲,把該背的東西,有的時候是父母指定一些課程,有些是老師指定的課程,老師一定跟父母商量,叫你背哪些東西。講解是在大學,從前沒有中學,叫太學。你學得很好,十三歲上太學,上太學的年齡是十三歲到十五歲。上太學,老師會把你以前背過的這些經典講解給你聽。講解的時候不用書本,為什麼?都會背了,老師譬如說這一句「若無世間師長」,大家都背得很熟,都曉得在哪一部書第幾頁第幾行,都知道。你要說中國人不懂科學是假的,中國的古書刻這個版它是固定的,它沒有標點符號,一行二十個字,一面十行。所以,無論哪個地方刻書都是一樣的,你說第幾頁第幾行統統都是一樣的,這是科學。句讀是老師教的時候老師圈,用紅筆圈,一句一句給你圈出來,一段勾一勾,一段。所以,講解的時候不要用書了,上太學沒有那麼沉重的書包,六年天天背,一天背一點,一天背一點,累積下來非常豐富。

      我們這一代可憐,沒有學過,大概是我們父母那一代就疏忽了。大概在我的曾祖父母受過這個教育,在你們這一代就是高祖父母了。所以,中國傳統教學丟掉至少五代,今天人對於古籍這樣的陌生,不能責怪他們。佛講的話很公道,「先人不善,不識道德,無有語者,殊無怪也」,不能責怪現代人,現代人無論做什麼樣壞事都應當原諒他。為什麼?沒有讀過書,他不懂,沒有智慧,他愚痴,不認識真妄、邪正、是非、善惡,他不知道,真叫迷惑顛倒,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,你怎麼可以怪他?中國文化之衰,起源應該是慈禧太后,慈禧太后對於古聖先賢不尊重。上行下效,國家領導人不尊重,下面各個人就馬虎了,這個衰的起因應該在此地。慈禧太后距離我們現在一百多年。清朝亡國之後,不再提傳統文化了,要搞什麼?五四運動,搞新文化,打倒孔家店,否定中國傳統文化。今天社會的動亂,這些人要不要負責任?中國文化不復興,這個社會永遠不會和平,而且真的有亡國滅種之憂。國家不要了,我跑到外國去,能逃得掉嗎?不學佛的人不知道,學佛的人知道因果跑不掉,你造的這麼重的罪業,無論到哪個地方你都活不了,業因果報絲毫不爽。《太上感應篇》頭一句說,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「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」,跟著你,你沒地方可逃。要想不受惡報,就不能造惡業。

      我們讀到這一段經文,「若無世間師長,則不知禮義」,這是真的。我到台灣,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,他把佛經哲學介紹給我。從前我們對佛教有很深的誤會,認為它是宗教、它是迷信,認為它一無所取。跟方老師之後,在哲學概論裡面談到了「佛經哲學」這個單元,他老人家講得很詳細,告訴我「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」,這我從來沒聽說過,「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指我這一條路。之後沒多久,同一年,大概隔了半年,我認識章嘉大師,這是出世的老師,他教我讀釋迦牟尼佛傳記,認識釋迦牟尼佛,很重要。我在台灣一個人,親戚朋友都沒有,無牽無掛,章嘉大師勸我出家。所以,出家是他替我選擇的,選擇這個行業,教我學釋迦牟尼佛。方老師在前告訴我的印象很深刻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最高的享受不是在社會上有地位,也不是有財富。什麼是最高享受?天天歡喜,孔子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佛說的「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」。古人常講的「君子憂道不憂貧」,樂在哪裡?樂在道裡頭,這個東西與貧富貴賤毫不相干。所以,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所傳的是明理,你懂得道理,這個可貴。

      我跟李老師學儒、學佛,跟章嘉大師,佛法,章嘉大師奠定我的基礎,三年,沒有根不行。一生使命,佛法裡面講「續佛慧命、弘法利生」,這一生幹這個事業,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事業。對於世間法,這個使命是「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,太平盛世從哪來的?從聖賢智慧、學問、經驗當中來的。等於說,我們的佛法從章嘉大師這裡接了棒,儒家從李老師那裡接了棒,像接力賽跑一樣,我這一程快跑完,我這棒要交給底下一代。有沒有人接?有,接我的棒不少人!很多我還沒見過面,他們從光碟學的、從網路學的、從衛星上學的,真有成就,我們得這個信息,無量的歡喜。用衛星教學是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,當年告訴我,我不敢想像,這個耗費資金太大,我們哪有這個福報,哪有這個力量?沒有想到信眾當中有這些菩薩,他們來經營,軟體由我們來供應,所有設施他們經營,我們不操心。用網路,我們用了十幾年,將近二十年;用衛星,二00三年元旦開始,到現在九年。確確實實,許許多多人從衛星、網路上我們天天在一起共修,法喜充滿。在現前,我們幾乎可以辦一個空中學校了,我相信頂多兩年之後,我們用衛星跟網路,能教學的人我估計大概有十個人。在家的人多,這些人他真幹,真學、真幹,不但所學的東西很紮實,他有落實在生活上的經驗。

      我說了很多年,今天社會雖然動亂,災難頻繁,如果能有十個老師、二十個好老師,每天用電視網路來教學,全世界人都能收看得到,這是電視節目裡面一股清流,正法。傳統聖賢的教學,宗教教育的教學,每天二十四小時不斷的播放。大家都知道這個電台,收看的人多了,人心慢慢的就轉變,就回頭了。我們相信邪不勝正,我們相信人性本善,就是沒有人教導,真有人來教導,社會恢復安定和平不是難事。過去我們在湯池小鎮做的三年的實驗,證明這個事情可以行得通,可以做得到。沒有這三年實驗,我們自己不敢有信心,別人懷疑,我們自己也懷疑;通過這個實驗成功,我們的疑慮完全沒有了。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,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,幾個月前,我真是天天都在祈求,唐太宗的《群書治要》,民國初年的《國學治要》,這兩樣東西絕版了。經過八十多年的動亂,這個東西還有嗎?還能找得到嗎?沒想到好心的同修,在網路上聽到我說這兩部書,真找到了。《群書治要》我送給世界書局,請他印一萬套,書已經印好,四月份這一萬套書就交貨了。再印《國學治要》,我相信《國學治要》的版本會比《群書治要》印得更好,他有經驗了。材料有了,誰去讀?誰發大菩提心?這個大菩提不是佛教裡講的菩提心,我借用這個名詞,什麼人真正發心為往聖繼絕學?你發心把中國傳統文化承擔起來,這是聖賢事業,發這個心就是聖人、就是賢人。

      佛教裡面發菩提心,是把釋迦牟尼佛的事業承傳下來,延續給後世。你們看到了,夏蓮居承擔這個使命,把會集《無量壽經》這個事業做成功了。前面有三個人做,做得不理想,宋朝的王龍舒居士,清朝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,還有乾隆時代彭際清居士,他做的是節本,不能算是善本。夏蓮居居士這個事業還得了,這是續佛慧命,正法久住。黃念老居士完成這部註解,不朽的事業。他們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?就幹這個,這樁事情幹完了,他走了。我們有緣分,在晚年的時候遇到了,這個註解剛剛完成不久,我們見了面,碰了頭。在那些年中,我每年都會到北京去個一、二次,主要就是看黃念老。今天我們在一起,將這個註解詳細、深入來探討,我們一起來學習,這個工作是續佛慧命。我們留完整的光碟,在衛星播放,在網路傳遞,全球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都在一起學習。我們希望一、二年之後,我們這個教室要擴大,不是我們硬體設施的擴大,是我們的課程。最低的希望,希望我們每天教學有八個小時的課程,有佛學、有儒學、有道學,還有宗教學。我們全心全力向這個目標去做,我們對社會,特別是這個災難頻繁的社會,做出一點真正的貢獻,這是我們自己能力可以做得到的。學院真正把學校辦起來,我們向國外聘請老師,請他們到這裡來教學,遠程教學,我們的教室就是攝影棚,同步向全球播放。留下的光碟可以幫助各個地方,他們要採取我們這個方式,小地區的,或是用網路,或是用衛星,都好,光碟我們提供。我們將傳統文化、將大乘佛學、將宗教教育向全世界推廣,這是好事,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。日本方面的同修邀請我今年到那邊去講兩個月,講經,我想去看看,看看那邊的緣分。我們現在講經的地點由三個變成四個,澳洲、香港、馬來西亞,現在加上個日本。我們除了講經教學之外,所有一切活動都不參加了,專心讀書,每天讀書四小時,講堂四小時,這是方老師所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所以,對老師的恩德永遠不忘,對護法的功德永遠不忘,沒有老師,我們不知道方向;沒有護法,我們這條路非常艱難,走不通,真的要有人陪伴,要有人幫助。

      「不知禮義,則同於異類」,這就是古人講的,人不懂得道德仁義禮,跟畜生有什麼兩樣?「不解佛法,則何異俗人」,六道輪迴的眾生。了解佛法可以幫助我們超越輪迴,輪迴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拓展我們生活的空間,不懂佛法,你生生世世在六道輪迴裡面生活,搞這個東西;通達佛法之後,不但超越六道輪迴,超越十法界。我們生活的空間變成什麼?遍法界虛空界是我們生活空間。學佛之後這才了解,生命永恆不滅。世間人看到生滅是身體,物質的身體有生滅,靈性沒有生滅,身體不是我,靈性是我。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,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了,不再執著這個小環境是我所有,不是的,我都沒有,哪有我所有的?你的心量拓開了,真的像經上所說的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你說你多自在、你多快樂!

      對老師的恩決定不能忘掉,忘恩負義、不孝父母,果報都在三惡道,這些全都是事實。所以「師長恩重,故應奉事」。在古時候,老師的生活學生照顧,老師年歲大了,家裡面人丁要是少,僱不起佣人,誰去服勞役?學生,「有事弟子服其勞」。我們讀《論語》裡面看到有記載的,孔夫子的學生都在身邊照顧老師。現在社會不一樣了,他連父母都不照顧,老師算什麼?這些話是李老師告訴我的。所以李老師了不起,通情達理,對現在人的心態了解得太透徹。他不要人照顧,九十五歲還自己燒飯,自己洗衣服,說明什麼?健康。我要健康,我不需要人照顧,我自己能照顧自己。九十五歲那一年,才有兩個學生姐弟兩個人發心照顧老師,我們大家要求老師接受,老師才答應這兩個人跟他住在一起。九十七歲,他老人家走了。

      他老人家本來可以不走,我們同學們估計,老師至少能夠活到一百二、三十歲,這是很可能的。為什麼會走得那麼快?給諸位說,食物中毒。這也是他老人家太大意了,我們不敢,他大意什麼?他是高明的醫生,認為什麼?這個中毒我可以用解藥把它解掉。以前是遇到一次,真的他用解藥解掉了,沒事。大概過了將近一年,又遇到一次,真的是年歲太大了,可能工作多,也疲勞。這個時候人家送一碗麵給他吃,這個麵是麵條,乾麵條,乾麵條一定都有防腐劑,肯定都有。如果乾麵條放的時間太久,過期了,那就不能吃了。我們佛門,過期丟掉了造孽,也要把它吃掉,這一吃出了事情。我到台中幾次去看他,每次去看他都囑咐我,吃東西要小心,不要到館子吃東西。這個話至少對我講了十遍,我印象特深。他知道館子裡面東西不乾淨,你要到廚房看看你就知道,提醒我。所以,老師恩德太大。特別在現在這個時代,大家都不孝父母,你一個人能孝父母,大家都不尊重師長,你能尊重師長,你做出榜樣給別人看,影響別人,這個功德太大了。師長恩重,故應奉事。

      「又密宗以恭敬上師為根本戒」。顯教裡面是三皈依,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密教裡面是四皈依,他第一個是皈依上師,上師擺在第一。有沒有道理?有道理,沒有上師你怎麼知道佛法僧三寶?你知道佛法僧三寶是上師教給你的,第一個要感恩老師。密教這個做法,如果我們到日本去參學,你能看到日本的佛教,日本佛教對於祖師的尊重超過佛陀,祖師殿很莊嚴,佛菩薩的殿是第二等的。有道理,我怎麼知道佛的?老師介紹的。我們對於尊師重道,古時候中國比日本人強,現在中國不如日本,我們不能不覺悟。「又謂,一切供養功德中,供養上師最為勝」,這是密教裡頭說的。

      「可見奉事師長,實為修行要務」。印光大師在《文鈔》裡頭講得很多,孝親尊師是世出世間學問大根大本,如果沒有孝親、沒有尊師,佛菩薩來教你,沒用,你得不到。能得到的是真正能體會,這是以前李老師常常告訴我們,他說你看到宗門的語錄,和尚,和尚是親教師,常常提到的,你會麼!這「會麼」是什麼意思?你能體會言語、文字當中的意思嗎?就是開經偈上講的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如來真實義你能體會嗎?你能懂得嗎?那才叫會。用什麼方法去體會?真誠恭敬。所以印祖說,一分真誠恭敬你能體會一分,二分真誠恭敬你能體會二分,十分真誠恭敬你能體會十分。沒有真誠恭敬你什麼都體會不到,你在言語裡頭聽不懂,你在文字上也看不懂;有真誠恭敬心,才能聽到言外之音,這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悟處。讀誦、聽教,沒有悟處那都不算數。怎樣才有悟處?那一定要清淨心,清淨心就是誠心。你看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頭跟「誠」下了個定義,什麼是誠?「一念不生是謂誠」,這是曾國藩先生講的,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這叫誠。起心動念,胡思亂想,這哪叫誠?誠意沒有了,你什麼都得不到。所以,悟一定是從三昧來的,三昧就是清淨心。這就講到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,一門深入是戒,長時薰修是定,定能開慧。智慧開了,所以一聞千悟,那叫會了,一經通一切經都通了,那叫會了,你真會了。

     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裡面,聽五祖講《金剛經》,我們知道他不認識字,肯定不用經本,講《金剛經》大意。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大徹大悟,那是什麼?會了。後頭要不要講?不要講了,全通了。不但《金剛經》通了,他在逃難當中,聽無盡藏比丘尼念《大涅槃經》,他一聽就懂。那個人在念,他在外面聽,等她念完之後,他把意思講給她聽。無盡藏比丘尼非常驚訝,解釋得太好了,聞所未聞,捧著經本向他請教。能大師說我不認識字,妳不要拿經本來給我。她說不認識字,你怎麼會懂得這麼多?這個跟文字沒有關係。就是他的心跟佛的心通了,沒障礙了,佛所說的一切經他也沒障礙,怎麼通的?禪定通的。然後我們就曉得,我們修學,修學的樞紐在什麼地方?就是在定,定是修行人的樞紐,是修行人的一個中心,只要得定他就可能開悟;他要開悟,一切都明瞭、都通達,道理就在此地,你不能不知道。然後你才曉得,持戒是多重要,你不持戒你不能得定,持戒就是守規矩,你才能得定,定能開慧,慧就把問題解決掉了。所以奉事師長實為修行要務,師長的恩德永遠不忘。日本人的佛教的祖庭,你進去看看,他們的祖師殿,裡面供奉著中國隋唐的這些大德,在中國看不到,在日本看到。善導大師的像特別多,智者大師的像也特別多,這是日本人最尊敬的兩個老師。

      「又《會疏》云:此(奉事師長)中,含攝孝養父母之句。師者,出世大本;父母,世間福田。菩薩必須恭敬奉侍故」。「此說亦有所據,如《觀經》云: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。」不要以為這經文上沒有提到孝養父母,只提到奉事師長,這裡面決定有孝養父母。孝養父母是根,奉事師長是本,像一棵樹一樣,樹上面這個主幹這就是本,主幹下面是根。不孝養父母不可能尊敬師長,不孝父母而尊敬師長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人要知恩報恩,這個人才有福,不知恩、不報恩,這個人沒福報,自己在生縱然是大富大貴,死了之後三途有分。

      後面這一句,「無有虛偽諂曲之心」。「虛者,虛妄不實。偽者,詐現假相。諂者,佞也,逢迎人意而吐其言,即常云之阿諛奉承也。曲者,不直也,枉也,邪也。」這是字面上的解釋,它與性德完全相違背,這是我們應該要遠離的,不能有這個心,不能有這個念頭。「無有」,那就是統統放下了,我們的心要真實、真誠,真就是不是假的,誠就不是虛偽的,虛妄就不實了。菩提心是以真誠為體,它起作用有自受用跟他受用,自受用是清淨平等正覺,他受用,你用什麼樣的心待別人,菩提心是大慈大悲,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。慈悲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愛心,佛法為什麼不用愛?在一般人心目當中,愛裡頭有情、有執著,有情執。慈悲是愛,慈悲是基於理智的,智慧,不是情執,就是不是感情用事,它是真實智慧。真實智慧裡面的愛就叫慈悲,阿賴耶識裡面的愛才稱之為愛。在相上講是相同的,在根源上不一樣,一個是出自自性,一個是出自阿賴耶。我們簡單的講,理智的愛叫慈悲,慈悲裡頭帶著有感情,就叫做愛,這個大家就好懂。所以這才曉得,佛法裡頭對於一切眾生的愛,對於一切眾生的關懷、照顧、幫助,都是基於真實智慧,他不是感情用事,所以他能夠永恆不變。愛會變,你看男女相愛結婚了,上午結婚,下午就離婚,這是什麼愛?兒戲!這種事情真有。所以它不是真的。如果是佛法裡面,是真的,永恆不變。

      偽是假相,詐現假相,不是真的。諂媚,我們一般講巴結人,所謂看風使舵,討人歡喜,這叫阿諛奉承。曲,委曲,枉也、邪也,邪是不正,我們講邪知邪見,邪說邪行,曲裡頭有這個意思。這些都是違背性德的,這些心行都是在造惡業,這不是善業,在造惡業,惡業所感的是惡報。所以,「無有虛偽、諂偽、諂曲,則心端直無過」。現代科學家教給我們應付災難,這個方法是教我們改變心態,很有道理。二0一二預言災難來了,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應對?他教給我們,「棄惡揚善」,這個裡頭虛偽諂曲就是惡,這些心念一定要把它放下。什麼是善?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是善。師長兩個字是兩樁事情,要知道,師是老師,長是長輩。年齡比我大的,輩分比我高的,德行、學問在我上的,都應當尊重,都應當承事,這叫揚善。「改邪歸正,端正心態」,你看跟佛法講的沒有兩樣。

      「如《淨影疏》云:無有虛偽諂曲之心,明離心過。」過失的根源是心的過失,也就是說,我們想錯了、我們看錯了,因為思想上錯誤、看法錯誤,才導致我們的言語行為的過失,我們做錯了。這些錯誤感得的就是惡報,就是苦報。我們今天生活在這個世間之苦,天災人禍的苦,苦的根源必須要曉得,是我們自己錯誤的心理、錯誤的言行所感召得來的,包括現在人所講的自然災害,不例外。科學家常常提醒我們,今天世界的社會擺在面前很多危機,一觸即發,金融危機、糧食危機、能源危機、水資源的危機,從哪裡來的?是我們錯誤思想、言行造出來的,不是這個地球上本來有的。最可怕的是糧食危機跟水資源的危機,人到了沒東西吃,沒有水喝了,怎麼辦?會發生嗎?科學家不斷在給我們提醒,因為大地被染污了。除了大家熟知的農藥化肥以外,還有工業排出的一些廢料,裡面有很多對人體有嚴重傷害的物質,太多種了。這些東西散布在大地,長出來的糧食裡面含著有,稻米。長期吃這種糧食,就得很多奇奇怪怪的病,這些病現在沒有醫藥治療。我看到一篇報導叫「痛痛病」,全身骨頭痛,夜晚不能睡覺,檢查找不到病因,最後檢查飲食,拿稻米去化驗,發現了。蔬菜裡有農藥。所以土地被毒壞了,生長出來五榖雜糧統統帶著毒素,《無量壽經》講的「飲苦食毒」,在今天的社會,佛講得一點都不錯,我們確實是飲苦食毒。

      我們非常幸運,能夠在這一生當中遇到佛法,遇到大乘,遇到《無量壽》,遇到阿彌陀佛,比什麼都幸運。如果真的覺悟,真的明白了,我們這一生當中應當萬緣放下,一心念佛,求生淨土,這是真正覺悟的人,上上根人。大災難果然現前,我們有好地方去,移民到極樂世界,這個不是死亡,你念佛功夫真成就了,說走就走。給阿彌陀佛一個信息,佛就來接引你,我們只一動念頭,我想去,佛就來了,這個信息暢通無阻。我們在這個世間,無論還有多少光陰,我們決定斷惡修善,決定積功累德,這一句名號統統具足了。老實持名,心裡沒有懷疑、沒有雜念,聲聲佛號都是斷惡,聲聲佛號都是修善,聲聲佛號都是積德。一樣,什麼都做到了,圓圓滿滿,真成功了。道理,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講得太透徹了,我們這一生依這部經、依這句名號,問題就解決了,不能再幹傻事了。我在這麼多年來講過很多經,在以前對於淨宗有疑問,從第一次講《華嚴經》之後,雖然沒有講圓滿,也講了一半,《四十》、《八十》各都講了一半,對於淨土認識了。以後講的經雖然也不少,但是統統都講的淨土,全是導歸極樂。我們只有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鍥而不捨,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。

      「《維摩經佛國品》云:直心是菩薩淨土。」直心是菩提心之體,《起信論》裡面講的三心,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,《觀經》裡面講的三心,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發願心。我們把經論合起來看,意思就清楚了。直心就是至誠心,至誠是真誠到極處,《觀經》上講真誠到極處的心是菩提心的體,就是《起信論》講的直心。深心,古人註解好善好德。我講這個深心,我就是直接用我們的經題,深心,什麼叫深心?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心,清淨平等覺是自受用的深心,就是真誠心對待自己就是清淨平等覺;清淨平等覺忘掉,你就不是用真心對自己。真心對自己是清淨平等覺,真心對別人是一片慈悲。所以直心是菩薩淨土。「肇公註曰」,這是僧肇大師,他的《維摩經》註解,「直心者,謂質直無諂,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也」。菩薩六度萬行的根本就是直心,所以直心是道場,直心是淨土。僧肇大師用質直無諂,無諂就是沒有虛偽、沒有邪曲。所以用經題來講更容易明白。如果我們真的發了菩提心,發菩提心就是清淨平等覺,你的心恆常保持清淨平等覺,念念不離阿彌陀佛,你想想看,你能跟阿彌陀佛沒有感應嗎?跟阿彌陀佛有了感應,無論什麼大災大難現前,與你毫不相干,你對這個世界苦難眾生有憐憫的心,自己到極樂世界去了。災難是一切眾生造的業報,心佛眾生三無差別,佛菩薩救不了,是你自己的業力變現的,不是別的。三界是假的不是真的,《永嘉證道歌》上說得多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。六道是什麼回事情?好比作夢,夢中境界有六道,夢醒了之後,這境界就不見了。

      這個世間人苦難受盡了,受盡是什麼?他就覺悟了,他不想再受苦難,他想回頭了,這個時候緣成熟了,你來度他,你教他,他能接受,你跟他講他聽得懂。佛菩薩幫助這一切眾生,觀機設教,機緣不成熟,你來沒用處,你來錯了。他不能接受,他不能相信,他還要毀謗,那就加重他的罪業了,為什麼要幫助他去謗佛、謗法、謗僧?這個仁慈就失掉了。不能接受的時候不要再提,他能接受一分給他講一分,能接受兩分講兩分。所以在今天,我們遇到的大乘,什麼第一?《無量壽》第一,修什麼法門第一?念阿彌陀佛第一,全得到了。你心裡的憂慮、恐懼、不安、懷疑一掃乾淨了,你得大自在,你得大安穩。日常生活當中有方向、有目標,念念跟阿彌陀佛通了,就在一心。可不能有二意,二意就把你一心破壞了,一心最可貴。佛說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,我今天制心一處,西方極樂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,決定滿願,決定成就。我們用這個心,今天修淨土,今天就相應,天天修淨土,天天就相應。在這個世間還有一些時日,隨緣隨分自行化他,自行實在就是化他,化他實在講也就是自行,自他不二。這個心就是今天我們所修行的根本。

      肇公說的「以質直無諂之心,為萬行之本。語至切要,未可忽之」,這話說得太重要,太懇切了!換句話說,我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心,不能有一絲毫虛偽。他用虛偽對我是正確的,應該的,為什麼?他是凡夫,他是六道眾生。我今天也用虛偽的心對待他,那我不跟他一樣?那我們希求極樂世界沒分,去不了。我們現在心裡要有信心,要真的是這樣想法,這想法是真的不是假的:我是極樂世界的人,我是阿彌陀佛弟子,我不是六道裡面的人,六道裡面再住幾天就走了。這個決定不是虛妄的,決定是真實的。好,今天我們學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