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般若研習報告

    第85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5年5月啟講。

    江味農居士,一生教宗般若,行在彌陀。《金剛經講義》很長,我把精采部分節錄下來,這一次詳細講節要。幫助看破,放下,自然老實念佛。一部金剛般若,無住妙旨,全在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上。欲達到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,全在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上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 (第八十五集)  1995/5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09-023-0085

      請掀開經本二百零四面,第四行,請看經文:

      經【須菩提,於意云何,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?不也,世尊,如來不應以色身見。何以故?如來說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。】

      這一段是從佛的報身來說。請看註解:

      【具足,圓滿之義。指功行圓滿,萬德莊嚴之報身。色身名為具足者,正因其諸相具足。故色身為所莊嚴,諸相為能莊嚴。分而說之,意在顯其有能有所,正是緣生法耳。】

      不但本經字字句句含無量義,即使小註也不例外,裡面意思非常的深遠廣大。不僅是諸佛菩薩的報身,即使六道眾生,像我們凡夫,我們的身體,我們的容貌,都與自己的心行有密切關係。體質的健康與否,容貌的圓滿與否,世間人常講相隨心轉,而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我們的身體,乃至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有一切的受用,無不與心行有著密切的關係。經上「具足」是圓滿的意思,是說他的煩惱斷盡,業習斷盡,功德圓滿了;也就是說,清淨心完全恢復了,因此身相一絲毫的欠缺都沒有,這是表面的意思。更深一層的意思,雖然文字上沒有,但是文字裡面確確實實含攝在其中。正如世尊在《華嚴》裡面所說的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這一切眾生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在內,我們有圓滿的智慧,有圓滿的德相,就是像經典裡面讚佛萬德莊嚴的身相,我們本來有。本來有那麼好那麼圓滿的色身相貌,現在會變成這個樣子。我們要知道,圓滿的色相是我們本來具足,是我們本有的,是自己本能。現在在六道裡面,得的這個煩惱有漏之身,這是錯誤的。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?迷失了自性,迷失了本心,真正是相隨心轉。我們一天到晚打妄想,一天到晚生煩惱,這個色身容貌怎麼會圓滿?這是我們讀這段經文,細細的去觀察,它確實包含這個意思在。我們要想恢復圓滿的報身,一定要斷惡修善,一定要離念離相,功德才真正圓滿。

      「諸相具足」,這個相通常我們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都顯現在身體上,所以說「色身為所莊嚴」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「能莊嚴」。把相好跟色身分開來講,它的用意是告訴我們有能莊嚴、有所莊嚴,有能有所那就是緣生之法,因緣生法。既是因緣生法,它必然也是無有自性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。這是前面把這些道理、事實的真相,一再為我們顯示。

      須菩提尊者答覆的言詞裡面,第一句是「不也」。這個「不也」跟前面的答覆意思是相同,它是個活句,「謂亦可亦不可」,或者說「不能這個講法」,它不是一個否定的詞。

      【法身報身,不一不異。】

      不一不異是般若裡面的精髓,這句話非常重要,前面我們費了許多的時間,說這四個字的意思。這四個字如果真正能夠通達明瞭,則世尊二十二年所講般若的義趣,你就能夠掌握到;換句話說,般若的受用,多少你也能得幾分。不一跟不異是一樁事情。

      【若會歸不異之性,則可見。若執著不一之相,則不可見。上言不也,下言不應,意顯無所謂可不可,但不應耳。】

      也就是不應該這樣說。不但不應該這樣說,實在說連這種念頭都不應該有。那是為什麼?如果有這個念頭在,我們的心就不清淨,像六祖所說「本來無一物」,你怎麼還有一個可見、不可見,怎麼還有這個雜念在其中?所以它的含義很深很深。

      「何以故下」,後面這一小段,「明不應之義」。為什麼不應該這麼說,為什麼不應該有這個念頭?那就是「即非是名」。這樣的句子,我們在前面讀過很多,它的精義、它的精華,我們多少也能夠體會到一些,這是《金剛經》講到這個地方已經超過一半。

      【必深解緣生道理,而兩邊不著,然後性相圓融而不異,則見相便是見性。】

      這就是可見的意思。但是它有條件,見了性的人可以這個說法,沒有見性的人不行,為什麼?不是他的境界。所以對於萬法緣生的道理、萬法緣生的真相,一定要深刻的了解、透徹的了解。那個了解的樣子是什麼?底下一句說,兩邊不著。我們現在還是執著,為什麼你會執著?你對於緣生的道理跟事實真相,沒有真正透徹;如果真正透徹,你一定是兩邊不住。凡夫著相、著有;二乘著空;權教菩薩是亦有亦空,我們講的就是中道,他住在中道上。其實中道能不能住?也不能住。空有是兩邊,把空有合在一邊,中道又是一邊,還是緣生之法。所以真正顯示這個事實真相,只可以說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彷彿把這個樣子透出一點點,但是心行處滅也住不得,也不能有這個念頭。心行處滅尚且不可得,諸位細細想想,言語道斷應不應該說?不應這句話就正確。

      深解緣生的道理,兩邊不著,然後性相就圓融,這個時候見相就是見性。中國古代禪宗大德,測驗見性的學生,問答的言詞都記載在禪宗《語錄》之中,我們稱作機鋒話。一般人聽到他們的問答,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,好像是所問非所答,所答非所問;那個見了性的人聽起來就很有味道,所以境界不相同。其所見者,他見的是什麼?跟我們果然不一樣,他見的是:

      【無相無不相】

      在一切境界相裡面,他見的是這個。這個意思如果我們一下子會不過來,我們可以舉一個淺顯的例子,諸位從這個比喻例子當中去體會。譬如新加坡最近我看建不少大樓,工程都還沒有完工。我們一般外行人看到,看這個樓很大,一看多少層,很壯觀,我們看的是這個,著相,不見性。建築師、工程師到那兒一看,跟我們看法不一樣,他看的是什麼?他看的是個圖樣、結構合不合理,這棟建築裡面需要多少鋼筋,需要多少水泥,需要多少工作日,他看這個東西,這是我們看不出來,外行人看不出來的;懂得建築結構,他看法跟我們不一樣,這個大家好懂。見性跟不見性也彷彿是這樣。見了性的人,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他看的是無相無不相,他看的是不一不異,他看的是無實無虛,哪裡是我們的境界?因為他看出這樣,所以他空有兩邊不住。我們看不出來,看到這些六塵境界都是有,實實在在有,有裡面又起了貪瞋痴,我們幹這個,這跟見性的人就完全不相同。

      【見性的人,他所見的是如實空、如實不空之全性】

      他見到是真的具足圓滿。圓滿的意思,像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裡所講的體、相、作用,面面俱到、面面清楚,他看的是這個。我們雖然沒有達到這個境界,聽佛在經上講講也好,知道我們跟諸佛菩薩在思想上、見解上、生活上,究竟差別在哪裡?大乘經特別是《金剛般若》,給我們透露了不少的消息。我們看底下這一段:

      【心有所取,由其動念。】

      這個念頭極其微細,就是講著有、著空,或者是兩邊不著,你們想想他著了沒有?兩邊不著,他著了兩邊不著,他還是著了,可見得真是很微細。這是什麼?心有所取,他心動了。動心,這地方講動念,動念跟動心是一個意思。心動了就有所取,有所取一定就動心,實在講也是一而二,二而一。

      【欲一無所取,惟有離念。】

      一無所取是正確的。不但你取世間五欲六塵錯了,你取佛法也錯了;本經前面世尊跟我們講過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個法是佛法。佛教給我們恢復自性,佛教導我們明心見性,怎樣才能明心見性?一定要一無所取。那麼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境界,就是你自家的現量境界,一無所取重要。我們在初學常常提起兩句話,但是要做到,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常常記住這兩句話,要把這兩句話認真努力的去做到;這兩句話做到之後,那就是一無所取。到一無所取,就是本經佛教給我們離相離念,你才真做得到。

      【離念不能,則唯執持彌陀名號,一心稱念,而離一切雜念。】

      這個話說起來容易,不要說一無所取的離念,就是我們剛才講的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都做不到。離四相四見,當然是更不必談。在這種狀況之下,我們如何能夠脫離三界六道,如何能夠了生死、成佛道?唯有一條路,那就是念佛。所以說,離念不能。諸位要知道,佛法裡面,無論是哪一個宗派,無論是哪一個法門,所謂無量無邊的法門,八萬四千法門,儘管修學的方法門徑不相同,但是它的方向、目標是相同,都是離相離念。如果做不到離相離念,就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,這是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看到的。佛說像我們這些眾生,都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在那裡學佛,都在那裡修積善根福德,所以你能夠到這個地方來,聽兩個鐘點《金剛經》不簡單。你看看新加坡三百多萬人口,為什麼他們不到此地來,你到這個地方來?這是佛講的,你們過去生中,生生世世修積善根福德因緣無量無邊。這樣殊勝的福德因緣,為什麼你還在搞六道輪迴?過去我們不知道原因所在,現在曉得,沒有離相,沒有離念,我們的毛病就發生在這裡。這才曉得一切法門修學的難處,難在不容易離相離念。這一次我們的緣殊勝,正如《彌陀經》上所說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。」我們這一生當中善根福德成熟了,諸佛菩薩把因緣為我們促成。我們知道佛門裡面有一個淨土法門,只要具足信願持名就能往生,不需要離相,也不需要離念,只要老實念佛就行了,這是真實不可思議,無比殊勝的法門。這個地方也教給我們,唯有執持彌陀名號。

      念佛的人很多,往生的人並不多,這個毛病又出在哪裡?出在他的信願持名沒有達到一心;也就是說,他相信淨土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他還放不下。他願生西方極樂世界,但是他也不願意捨掉現前的環境,於是他念佛裡頭夾雜,這個念不叫淨念。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。」我們今天念佛沒有收攝六根,六根還是向外面六塵境界上攀緣,六根沒有收攝。念不清淨,一面念佛一面還打妄想,這樣念佛不能往生,只可以跟西方極樂世界種一點善根,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能往生。要想這一生往生,記住這幾句話,「一心稱念,而離一切雜念。」離一切雜念就是不夾雜,一心稱念是不懷疑;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那就決定得生。

      【以彌陀名號,能導入真實報土故也。】

      這一句話是講果報,念佛人的果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報土。報土是報身所居,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果報不可思議!《無量壽經》裡面講得很詳細,諸位常常讀誦自然明瞭。

      【佛說諸法緣生之宗旨,在令人體會即假即空、即空即假道理。】

      諸法緣生,《般若經》裡面講得最多,法相經典裡面講得也不少;由此可知,這樁事情,確確實實是世尊為一切眾生開示的主要的一個命題。他的用意何在?眾生無始劫以來,生生世世都迷在境緣之中,堅固的執著,以為緣生之法是真實的,以為緣生之法是可取的,是可以得到的,這是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,不能夠脫離的原因。佛為我們說緣生的宗旨,就是叫我們了解這一樁事實真相。你不了解,佛單單勸你放下,勸你捨棄,你不會甘心情願。縱然聽佛說的道理說得很好,說得很圓滿、很有道理,可是自己還是不肯放下。佛曉得,雖然佛說了很多,你的觀念依舊轉不過來,佛不怪我們轉不過來,不怪我們;他知道我們的病根之所在,他沒把我們治好。他像醫生一樣,我們是病人,吃了他的藥,病還沒見效。所以佛繼續不斷來為我們治療,這就是說法四十九年,為什麼不是短短時間就完成,要那麼長的時間;不僅是四十九年,說真的生生世世。佛法當中常說: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。」無論我們淪落到哪一道,諸佛菩薩總是跟著我們,總是找機會開導我們,這是大慈大悲,總希望我們早一天覺悟。真正明瞭體會到了,世出世間一切法空有同時。

      「即假即空」,假是說相,空是說體,體是法性。相是幻有、假有,前面我們也曾經多次說過,是剎那九百生滅的業因果報的相續相而已,實實在在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「當處出生,當處滅盡」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它確確實實是了不可得。本經說得透徹、說得好,不但諸法不可得,就是說到我們能執著的心,三心不可得,過去心不可得、現在心不可得、未來心不可得。這就說明我們凡夫起心動念,以為有能執著的心,以為有所執著的法,哪裡曉得能執、所執俱不可得,這是把諸法緣生的宗旨徹底顯露出來了。

      【知一切法本無可執,亦不必執,以離念耳。】

      離念的功夫是以這個為基礎。知道一切法,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可得,不可得當然就不可以執著,也沒有必要執著,執著就錯了。不執著這才能離念,這個心自自然然就平下來,心像水一樣,沒有境界風去吹它,自自然然心水就平靜,恢復到清淨平等;清淨平等是真心、是本性。

      【修離念之因,必獲無念之果。】

      佛法的修學,歸根結柢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。六道有六道的因果,十法界有十法界的因果,成佛也有成佛的因果。我們修究竟圓滿的離念之因,必定會得無念之果。

      【仍不外乎緣生法也】

      古德判佛陀一代的經教,就是以一乘圓滿的大經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,都離不開因果。《華嚴經》裡面五周因果,《法華經》裡面一乘因果,所以這裡說仍不外乎緣生之法。

      【無念者,所謂佛智也、真如也。】

      我們為什麼要得無念之果?無念之果是什麼?無念之果就是如來智慧德相,無念之果是真正究竟圓滿,無有絲毫欠缺,我們常講圓滿的佛果,圓滿的佛果是無念。正如同佛在《般若經》上講,究竟圓滿的般若是無知。我們曉得,《金剛經》是《般若經》的精華、《般若經》的綱要。這在開經的時候,經題裡面就向諸位報告過了。除了《金剛經》之外,還有更精彩的綱要與精華,那是什麼?《般若心經》。我相信每位同修都會念,《般若心經》是《金剛經》的綱要,是《金剛經》的精華,而歸結到最後,達到頂點,像寶塔到了尖端上,尖端上說的是什麼?無智亦無得,這是般若的頂尖。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「般若無得,無所不得」,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。所以此地講的無念之果,就是《心經》上講的無智亦無得。達到這個境界,就是一般說的,你已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智亦無得,這是佛智,這是真如,這是本性。我們宗門裡面講明心見性,就是見的這個,見到無智無得,見到無念之果。在淨土宗裡面,這個境界稱之為理一心不亂。名字儘管不同,境界是一樣的,是一個境界。這是離念的功德利益,我們知道了。

      【世出世法,莫非緣生,即莫非因果。】

      這個不可以不知道。

      【無智慧者,以惡因招惡果,以善因招善果。以小因招小果,以有漏因招有漏果。】

      這幾句都是講凡夫,凡夫沒有智慧,凡夫有聰明,聰明不是智慧。智慧的定義是什麼?智慧的定義是煩惱的對面;換句話說,煩惱沒有了,智慧就生。煩惱跟般若就像明與暗一樣,明生了,暗就沒有了,消失了;暗要是生了,明就消失,明、暗不能對立。佛門裡面講有智、無智,就像這個比喻,有智是明,無智是暗。有智慧的人他怎麼會造惡?我們再舉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,無智的人著四相: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無智慧的人生四見: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無智,沒有智慧。有智的人怎麼樣?有智的人沒有四相,有智的人也不生四見,用《金剛經》這兩句話來解釋有智、無智,就很清楚、很明白。想想我們自己是屬於哪一邊,屬於有智那一邊,還是屬於無智慧者。再想想大概都是屬於無智慧這一邊,不是有智慧的那一邊。有智慧的人決定沒有四見、四相。

      再說得粗淺一點,因為這句意思太重要了,對我們修學有沒有成就關係太大。有智慧的人起心動念都想著一切眾生,無智慧的人起心動念都想著自己,這個大家好懂。起心動念什麼都想自己,都想著自己的利益,自己的好處,這個人沒有智慧。你再問:「想自己有什麼不好?怎麼會沒有智慧?」你想想經上講的我見、我相,天天想自己,這是我見在增長,天天想怎麼樣利益自己,那是我相在增長。真實的智慧是破四見、破四相,你不但不破,天天在增長四見、增長四相,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辨別得出來。覺跟迷,有智慧就是覺悟,沒有智慧就是迷惑,所以起心動念為自己著想是迷惑。這句話說出來,大家聽著好像能懂,實際上不懂;看得好像懂,真正講起來你沒有懂。同樣這句話,可能要聽幾百遍、聽幾千遍、聽幾十年,忽然懂了。我講的都是真的,古人開悟是這個悟法,我自己也是這樣。這幾句話在經上常常看到,常常聽這些法師大德們講經說法,常常聽到,聽了幾十年現在才懂。你們沒有聽幾十年,我說說你就懂了,沒那回事情,不簡單的!我是過來人,這裡頭的情況我很清楚。所以總得聽幾千遍, 聽個幾萬遍,真正還得要一點修學的功夫,如果沒有功夫的話,一輩子都不會懂,聽了一輩子也沒聽懂,這個都是實話。

      沒懂的人還是以惡因招惡果,惡因是自私自利,損人利己,這個要招惡果報。以善因招善果,念念想利益眾生,念念心裡頭想做好事、想做好人,這好不好?在我們一般人看,好!這個很難得;在佛法裡講不好。為什麼不好?他著相,他沒有離相,沒有離念。好人好事,善因善果,還是在六道,沒能出六道,那好在哪裡!佛法的標準,超越六道輪迴才算是真的善,沒有離開六道,不能算是真善。

      以小因招小果,為什麼因小?心量小。我們想幫助眾生,幫助我們這一個都市的眾生,幫助我們這一個國家的眾生,乃至於幫助我們整個地球的眾生,這個心量如何?還是小。小因還是招小果報。什麼叫大因?四弘誓願裡面講,眾生無邊誓願度,那個無邊是真的,盡虛空遍法界,那是無邊際。所以說一個大千世界,十萬億個大千世界,它還是有邊界,還不算大。大,所謂是大而無外,那就真正叫大。以有漏因招有漏果,什麼叫有漏?你在修因當中,漏是煩惱的代名詞,你煩惱沒斷;換句話說,你的見思惑沒斷,你所造的善因,再善的因都是屬於有漏。即使在佛門裡面種的善因,也還是有漏,不要以為在佛門裡面做一點善事,這真實的功德,那你就想錯了。

      古時候大家曉得有個梁武帝,是佛門的大護法,他以國王的身分,以國家的財富護持佛法,為佛教建了四百八十座道場、寺廟,蓋了四百八十座寺廟,大大小小。度出家人,供養出家人幾十萬人,他自己以為,自古以來修福報的人,修福報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他。這在事相上講,真的,梁武帝之前沒有人能超過他,梁武帝之後也沒有人能超過他。達摩祖師到中國來,他們是同時代,跟梁武帝見了面,梁武帝也相當傲慢,值得驕傲。他做了這麼多好事,向達摩祖師邀功,你看我對佛教的護持,做了這麼多的事情,他問達摩:我的功德大不大?哪裡曉得達摩祖師不會做人,雖不會做人,達摩很老實,說了一句老實話,並無功德。梁武帝聽了很生氣,不護他的法。所以達摩在中國就相當苦,沒人護持他,跑到少林寺去面壁去了。如果那個時候他要是會說話的話,對梁武帝說:功德很大很大!那梁武帝馬上請他做國師,那還得了!其實達摩講的是真話,不是假話,並無功德。為什麼?他是以有漏因招有漏果。你看看他那個傲慢的習氣,自以為是的習氣,換句話說,充分表現貪瞋痴慢,哪有功德!所以梁武帝所修的是有漏的善因,他將來果報當然有,得有漏的善果,不能出三界。

      講到梁武帝,我們聯想到梁皇懺,梁皇就是梁武帝,梁皇懺的來源,我想你們每一位同修都知道,這個地方拜梁皇懺的風氣也挺盛的。這個超度佛事的起源,梁武帝的皇后死了以後墮在惡道,託夢給梁武帝說她很苦,求梁武帝請高僧大德做佛事來超度她。當時的高僧首推寶誌公,寶誌公到以後我們曉得,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來的,寶誌公就是觀音菩薩。觀音菩薩來超度她,誦經念咒來超度她,這個超度的儀規以後留下來,就稱作梁皇懺。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世界的三聖之一,並沒有能夠把梁武帝的皇后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,沒有,僅僅是從三惡道裡面幫助她生忉利天。這個事情我們要清楚、要明白。超度的力量,必須要真正的高僧大德,有修有證,他才有這個能力。而超度人最高只能超度到忉利天,忉利天再往上去,那個能力就不夠。什麼原因?因為四王天跟忉利天可以憑福德因緣保送上去,夜摩天以上必須要自己修持的功夫,也就是要有定功。你自己沒有真正修行,全憑別人的福德來加持,那是達不到的;自己沒有修持功夫,憑別人的福德加持,最高可以到忉利天,這是我們不可以不明瞭。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,現前修行非常重要。活的時候不修行,死的時候求人超度,你就是遇到觀音菩薩,大慈大悲超度,你也只能到忉利天。這個事情難!所以有漏因招有漏果。

      【若開佛知見,則能以殊勝因招殊勝果。】

      那就完全不一樣。開佛知見,開悟了。佛的知見是什麼?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都是佛的知見。你如果真的明白、真的通達,讀《金剛經》就開佛知見。從《金剛經》上開佛知見,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可以說是一個代表的人物。他是聽《金剛經》開悟的,我們平常講開悟,就是開佛知見。佛知見一開,不一樣了,不但是離四相,四見也沒有了;也就是說,真正能夠契入離相離念的境界。他的因殊勝,無論修什麼因,樣樣都殊勝,而所得的果報自然不可思議,得殊勝之果。

      【謂證無念真如之果】

      他這個殊勝的果報是成佛、成菩薩,是這樣的果報。

      【此經難講,前後不異。】

      這是自古以來講《金剛經》的人都有這個感觸,《金剛經》的確不好講。難在什麼地方?「前之難」,《金剛經》我們說過,它有前後兩部;昭明太子將本經分為三十二分,三十二分究竟妥不妥當,我們不去論它,三十二分的本子流通很廣,這是事實。說起三十二分,大家的印象很深刻,前面十六分是前半部,後面十六分是後半部,我們用這個來說前後兩部,大家一定印象比較深刻。講前半部的難處,是本經的精義、精華的部分在後面,如果講前半部就把後半部的經文常常提出來,講到後頭沒得講,犯下。講到後頭沒得講,這是犯下,這是難處。

      【只能帷燈取影,不能暢所言。】

      這是前面難處。只能夠略略的提一提,不能詳細說,詳細說到後頭沒得講,那些經文在後面。像我們講前面這段,引用到後面重要的經文,像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我們只能把經文拿來念一念,不能細說,細說到後頭怎麼辦?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也可以念念,不可以細講,經文在後頭,這就是帷燈取影,沒有辦法很痛快的來說這個意思。

      【後面的難處,難在理深境細。】

      這是真的,講這一段我相信同修們都能夠體會到一些。道理太深,境界太微細,言語雖然很平常,但是聽了似懂非懂,這是實實在在的。

      【言語不易形容,且處處要顧到離名絕相。雖可暢所欲言,卻不可說煞一字,塞人悟門也。弘宣此經應知。】

      《金剛經》的確是難講,自古以來講經的法師都不願意講《金剛經》,道理在此地。《金剛經》句句話不可以落實,落實就把人悟門堵死,那個不但沒有功德,還有過失。如果有意,那是罪過;無意的也不好,也有過失。因為這個經字字句句是要誘導人開悟,所以這是難處。真的叫聽這個經的人,聽到覺悟、開悟了,講《金剛般若》的目的就達到。如果這一座經講下來,一個開悟的都沒有,這就等於老師教學生,教了一個學期,也很辛苦,認真教學,可是學生一考試,沒有一個及格的,糟糕不糟糕!這個難就難在此地,沒有一個及格的。開悟算及格,沒開悟都不及格。所以這個經我們曉得,自古以來這些法師們不太願意講這個經,有他的道理。我們看下面的經文:

      經【須菩提,於意云何,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?不也,世尊,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。何以故?如來說諸相具足,即非具足,是名諸相具足。】

      這個句子跟前面一段經文非常類似,好像只換了幾個字。前面是講色身,色身非性;這個地方是講相好,講諸相。所以那個文好像只換了一、兩個字,但是它的意思完全不一樣。我們看註解:

      【自經初至此,舉身相問答已三次。而每次所明之義不同,一層深一層。】

      這是讀《金剛經》、聽《金剛經》,不能不清楚的。這三次我們在這裡都列出來。初次,第十九節。這一次我們印的這個經本,完全採取江味農居士的《講義》,江居士將本經分科,細科我們按經文算,總共是把經文分成一百八十四段。所以我們每一個科,都用一個數字標在這個地方,這樣子查經方便,查《講義》的原註方便,所以我們都把它標一個數字。這是第一百四十一節經文。

      【初次,在第十九節。佛問:可以身相見如來不?這個地方所講的身相,是指一切身相,非專指佛身。如來指自性。】

      這是前面曾經說過。

      【第二次在六十九節。佛問: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?】

      這個地方講三十二相,那就不是一般身相,三十二相是佛應身所具足的,

      【這是專指佛之應身】

      這個地方,就是第一百四十節,剛才我們讀過的,一百四十一節,就是這個地方,這個地方一段經文。

      【問具足色身】

      前面一段是具足色身,我們講過去了,這一段,

      【具足諸相,是約佛之報身。】

      可見得雖然講色身相好,這三次不一樣,三次非常明顯的不相同。

      【前曰身相即非身相】

      這是前面的一段,我們剛剛講過去的。

      【這個意思是顯相皆虛妄,故不應住。】

      住就是執著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所以對於一切相不應該執著。剛才說過,也沒有必要執著,這個一定要曉得。因為相即非相,你執著就生妄想、就生煩惱;妄想是無明,煩惱是六道輪迴的第一個因素。你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?就是你有煩惱,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業因,見思煩惱斷了,就超越六道輪迴;小乘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,這是超越六道輪迴。所以我們曉得,妄想執著麻煩,有妄想不能出十法界,有執著不能出六道輪迴,所以不應該住。

      【又即非是名並說】

      這樣的句子,在《金剛經》前後兩半部都很多。

      【顯約性則非,約相則是,兩邊不住。】

      凡是這樣的句子都是提醒我們,讓我們觀察一切法,無論是世間法或者是出世間法,你要看得仔細,你要看得圓滿;換句話說,你必須面面俱到,不能只看一面,這個意思就是說明,性相兩邊都要看到。過去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,李老師教給我們,我們學佛看任何人事物至少要看八面,這才能把這個事情看得比較清楚一點。八面從哪裡來的?第一、就是看這樁事物的體、相、用。體非有,相跟作用非空,這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即非是名」的意思,必須要這樣的觀察,那你學佛跟不學佛的人不一樣了。第二、要看這樁事情的因、緣、果,看它的因果。第三、從事上你要看理,從理上你要看事。所以任何一法,世出世間法它都具足體、相、用、因、緣、果、事、理,看八面。此地經上省略,只說了一個性、一個相,細講把它擴大一點就是八面。前面說了,一切法總離不開因果,就是因、緣、果;相、用是事,體是理。對任何一法,你都能夠顧到八面,你不會迷惑,你不會顛倒;換句話說,你有一點智慧,你看的東西比別人清楚,比別人深刻。這是《金剛經》上為什麼會有「即非是名並說」,都是教給我們這些,這個本子。「約性則非」,講「則非」都是從性上說,說「是名」都是從相上說,真正的目的是叫我們了解事實真相而能夠達到兩邊不住。此節,就是這節經文。

      【又即非是名雙舉】

      我們又看到這個句子。

      【以顯緣生之法,空有同時之義。】

      還是這個意思,讓我們了解空有同時,性相同時,理事同時,因果同時,所以說一切皆是。

      【不住,謂於相上即見其非相,便是不住,便能見性。非謂壞相而後見也。身相如此,諸相皆然。】

      佛舉他的報身做例子,這個意思非常之深。佛的報身尚且如此,何況其他的諸相。這是佛為什麼不舉,像前面,不舉色身、不舉應身,而舉報身,道理之所在。佛在此地教給我們,就在相上要見非相,這個就在事上見到理,在相上見到性。我們為什麼見不到?我們是著相,執著相就見不到性,執著事就見不到理,世俗有所謂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」兩個人打官司,為什麼要打官司?迷!兩個都迷,請法官來判斷。法官是什麼?法官是局外人,旁觀者清,他不迷,就這個道理。當局者執著這個事相,看不到理;旁觀的人,這個事情與我不相干,與我沒有利害關係,他就看得比較清楚。你為什麼有利害?執著就有利害。不執著的人就有智慧,執著的人沒有智慧,這個理容易明瞭。所以要緊的是不住,兩邊都不住,空有兩邊都不住,性相兩邊也不住,然後見相就是見性,見性就是見相,必須兩邊不住,這個境界才會現前。因此不必要壞相,把相破掉之後再見性,沒這個道理。諸位必須要曉得,相是不能破壞的;換句話說,相是永遠不會消滅。為什麼不會消滅?因為相就是性。相要是滅掉了,性就沒有了,哪有這種道理!

      這個意思諸位一下體會不過來,我們再舉個比喻,古人所講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我們將黃金造一尊佛像,這個大家好懂。金就是相,相就是金,不需要把相破壞我才得到金,哪有這個道理!你把相破壞,實在講相沒有破壞,相改變了。佛像我不要,我把黃金熔化成一團,它有一團的相,它還是有相;把它變成方塊,它有方塊的相,它還是有相,不管你怎麼變法,它都有個相在。所以相會變,不會消滅。我們在六道是這個相,在十法界還有相,將來成佛也有相,我們的相也是會變,不會消滅。你那個相會消滅,沒有這個道理,相滅了性也沒有。就好像剛才講的金一樣,相沒有了,金就沒有了,有金決定就有相。性相永遠分不開,正因為這個關係,佛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,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何必要而生其心?就是因為相不會滅,所以教給你要生心。你生善心就現善相,你生佛心就現佛相。

      諸位果然把這個道理參透,也就是真的搞明白,你對於念佛絕對不懷疑。為什麼?相是心變出來的。我們世間人算命看相的人常講,相隨心轉,你相不相信?你要不相信,馬上可以試驗。你喜歡的時候,那個相很好看;你不高興的時候,那個相好難看,相不隨心轉嗎?馬上就可以試驗。相真的是隨心轉。既然曉得相是心變現出來的,我念佛的心當然變念佛的相,這個道理不難懂。念佛成佛,念菩薩成菩薩,念什麼就變現什麼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是佛在經上說的。所以這個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們對於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完全肯定,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了。我要想我的相好,我的相貌一天比一天好,一年比一年好,念佛!為什麼?佛的相貌是最圓滿,菩薩比佛還差一等,不如佛,佛的相貌最好。你要想相好,要想身體健康,最正確的方法就是念佛。不要相信世間沒智慧的人所說的話,沒智慧的人在騙你,怎樣健康?天天叫你吃補藥,教你用什麼方法,那都是假的。你要不用還好,愈用愈糟糕,它裡面產生副作用。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,曉得從心裡頭轉變。心清淨了,什麼毛病都不會生。毛病從哪裡生?從妄想生的,從煩惱生的,從憂慮牽掛裡面生的。你要能夠離開一切憂慮牽掛,離開一切妄想執著,那怎麼會生病?沒有生病的理由。在佛法講因緣,沒有生病的因緣,沒有衰老的因緣,沒這個因緣。沒有因緣,哪來的果報?

      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,這是經上講得這麼清楚。善因一定感善果,什麼是善因?身心清淨是善因,沒有比這個更善。你心不清淨,所以你才會有毛病。工作,有不少同修工作很累,常常來跟我說:我這個工作好忙、好累!我也知道他累,他自己不曉得他什麼原因累的,以為工作就累了,這是個錯誤觀念。什麼累了他?妄想執著累了他。假如他妄想執著沒有了,工作量再多也不累。《行願品》裡面,願願到最後「無有疲厭」,疲是疲勞,厭是厭倦,沒有!沒有疲勞、沒有厭倦。為什麼?心清淨。心清淨做再多的工作,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,他作跟無作是一不是二。我們凡夫為什麼作一點點就會累?他作,他執著作,他作了,他作不是無作,他作跟無作是兩樁事情,所以他累了。作也累,不作也累。你說不作怎麼會累?因為他執著不作,他也累,他也厭倦。這就是這個地方所講的,有智慧跟沒有智慧不一樣。

      可是這些道理很深,這些道理一般人不容易接受。我們看到這些人也不能不照顧,不照顧這說不過去,在佛法講沒有慈悲心。跟他講,他聽不進去,他也聽不懂,所以只有用一個方便法。我教人當你累了的時候,他說:我很忙!我叫他休息,很忙沒有辦法休息。我怎麼教他?休息五分鐘。五分鐘的時間都沒有,休息三分鐘;三分鐘的時間都沒有,休息一分鐘,可以吧!這一分鐘怎麼休息法?確實它有效果,一分鐘當中,你把所有一切妄念放下,就是什麼都不想,讓你心空下來,我們今天講腦都空空的,什麼都不要想。整個身體放鬆,你坐在那裡好、站著也好、躺著也好,一分鐘,你的精神體力就恢復。如果能夠有三分鐘,或者有五分鐘最好,這個對於工作很忙的人,他隨時都可以休息。最重要的是沒有念頭,要把所有一切念頭統統放下,什麼都不想,身體放輕鬆就很容易恢復。特別是對一個工作量多的人,早晚很重要,晚上睡覺之前,這樣子放鬆五分鐘,早晨起來也放鬆五分鐘,對於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。這是對於不懂般若的人,只好用這個方法來幫助他。如果真正通達教理的,那就不一樣,他所得的利益之殊勝,真的是不可思議!

      【離名言相,謂應知性非名言之所及。非謂無名字、無言說、無相也。但於名言之假相,心不取著,即是如來。】

      本經跟馬鳴菩薩在《大乘起信論》裡面,都是教導我們佛法的入門,要離名字相、離言說相、離心緣相。實在講離這三相,就是此經所說的離念,這是功夫精純到極處。這個地方這一段的解釋很清楚。名言,名是名詞、名字,言是言說,它的意思是教給我們,應當要曉得真如本性沒有名字,我們今天不得已,把它叫做真如本性。其實它也不叫真如,它也不叫本性,是我們為了表達這個意思方便起見,不得已假設的名詞,你可不能當真;你要當真,你就迷了,你就錯了。這是舉一個例子。所有一切相都沒有名字,名字只不過是彼此之間溝通的一個工具而已;千萬不能執著,執著你就錯了,你就迷了,真相就見不到。所以「性非名言之所及」,不但性非名言之所及,相也非名言之所及。我們中國從前老子,《老子》這本書第一句話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,他懂得名是假名。常名是沒有名,無有名那叫常名,常是不變的意思。名會變,你喜歡給它取什麼名字,它就可以叫什麼名字。

      「非謂無名字、無言說、無相也。」名字可以有,假設的。言說也可以有,相狀也可以有。名字、言說、色相它都會變。我們佛法講真的、假的,真的不會變,假的會變。譬如我們剛才舉的比喻,我們用黃金做一個相,你看看相會變,但是它的金不會變。你用一斤重的黃金,你做個佛像,它還是一斤重,它還是一斤的黃金。你不要佛像,把它造一個菩薩像,相變了,那個黃金沒變,還是那麼重。我什麼相都不要,我把黃金捏成一團,一團的相;打成一個方塊,一個方塊的相;金不變,相會變。會變的是假的,不變的是真的。所以你要曉得,名字會變,不是真的;言說會變,不是真的。相會變,不是真的;性不變,性是真的。離相不是說這些言說、名字相都不要,不是的;是離我們心裡執著的那個相,只要你心裡頭一切不執著就叫做離相。佛菩薩離一切相,是這個意思,這個不可以不知道。「但於名言之假相,心不取著」,取是什麼?攀緣。不攀緣、不執著,這叫離相。前面講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這叫離相。離相就是如來,離相就見性,離相就成佛。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