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於1995年5月啟講。
江味農居士,一生教宗般若,行在彌陀。《金剛經講義》很長,我把精采部分節錄下來,這一次詳細講節要。幫助看破,放下,自然老實念佛。一部金剛般若,無住妙旨,全在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上。欲達到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,全在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上。
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(第二十八集) 1995/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:09-023-0028
請掀開經本,第七十一面,第二行,從第二行看起:
【菩薩攝受眾生,財施不可無。但宗旨在行法施,不以財施為究竟耳。】
世尊在般若會上,尤其是在金剛般若這一會,特別為我們強調無住的重要,無住,必須要捨,必須要一切放下。在這樣教誡之下,財施實在說是第一個項目。諸佛菩薩要想幫助眾生,眾生是凡夫,眾生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沒斷,也就是說貪瞋痴的念頭沒斷,幫助他的方法一定要能恆順眾生。《華嚴經》行願品裡面所說的,在恆順裡面完成隨喜功德,這也是佛家有個俗話說,「先以欲勾牽,後令入佛智」。眾生有欲望,先要滿足他的欲望,然後誘導他開智慧,這是佛門的善巧方便。諸位要記住,只是善巧方便而已,可以用這個方法,但是不能執著。因此財施就非常普遍,不僅是不可無,很普遍。我們就佛法住持在世間來說,佛在大乘經上,教給我們修學,必須是以戒為師,要嚴持戒律;又告訴我們,一定要以苦為師,為什麼佛要說這一句?我們冷靜的觀察就明白了。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戒律重要,都知道要嚴持戒律,為什麼做不到?怕吃苦,不肯吃苦,於是就不能持戒,要想嚴持戒律,一定要明瞭以苦為師。而這個苦,世間人以為苦,世間人以為這是苦,物質生活的條件很差,以為這是很苦。而初學也的確以此為苦,可是真正依教奉行必得受用,得什麼受用?得樂的受用。
諸位要曉得,苦裡頭有真樂;反過來說,世間人以為樂,樂裡頭有真苦,這個很少人知道。樂裡頭有真苦,苦裡頭有真樂,沒有契入這個境界的人不知道。怎麼說苦裡頭有真樂?它樂在哪裡?它樂在自在,你看,心裡面沒有妄想、沒有執著、沒有憂慮、沒有牽掛,這多快樂!心自在了,身就自在,雖然粗茶淡飯,甚至於衣食不全,但是人家健康長壽、精神飽滿、體力充沛,快樂!這叫有真樂在裡頭。反過來看看世間這些富貴人家,有多少人來伺候他,一不小心得了痴呆病、老人病,半身不遂,要死不死,要活又活不了,樂裡頭有大苦。我學佛這些年,就看到不少大富貴人家、豪門貴族,沒享幾年福,以後就躺在床上享,一天三班護士伺候他,躺在那裡享福,那是樂裡頭有大苦。而這種苦,佛在經上說得很明白,這叫花報,果報一定在三途。學佛的人,以苦為師,苦裡頭有樂,現前身心自在、健康長壽,花報。果報要不是往生去作佛、作菩薩,來生也必定得人天福報,決定不墮三途。所以苦裡頭有樂,真樂;樂裡面有苦,是真苦。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。
佛教我們要修布施波羅蜜,而布施裡面特別教導我們要財施,前面我也特別給諸位點醒,世間的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;五欲裡面,第一個就是財,財色名食睡,這是世間最不祥之物,我們要認清楚它,它不是好東西。縱然現前了,要知道捨離,要知道跟它遠離,它不是好事情,怎樣捨離它?布施。財來了之後就施掉,不可以積,經上說得很好:「積財喪道」。這是佛對我們的寶貴教訓,你要是積財,錢多了,道就沒有了。道沒有了,麻煩就來了,現前給你帶來的是煩惱、憂慮、牽掛,來生果報在三途,你被誰害了?被錢財害了。所以來了就施,絕對不存,這樣就對了,可是這裡頭有因果。愈施,財來得就愈多,愈多愈要施,要記住這個道理,要明白這個事實,萬萬不可以起慳貪,被五欲六塵所迷惑,那就錯了。
佛法傳到中國,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,佛的道場在過去確實是名實相副的富麗堂皇,這是屬於財施。為什麼要建立莊嚴的道場?佛教給我們以苦為師,為什麼自己建立莊嚴道場?諸位要曉得,那是為了接引眾生,眾生看到這樣金碧輝煌、莊嚴燦爛,他就進來了,接引眾生的方法,不是出家人貪圖享受。出家人如果貪圖享受,那就壞了。在佛戒經裡面講得很清楚,果報是阿鼻地獄。雖然道場建得富麗堂皇,但是出家人的生活,還是過一種很清苦的生活。出家人的住處,住廣單,廣單就是現在講的通舖,不是一個人一間房間,許多人睡在一起。可見得他的生活還是簡單,還是很樸實,吃的依舊是粗茶淡飯。由此可知,富麗堂皇的建築,是供養佛,是供養一切眾生,決不是出家人貪圖享受,一切都是為了攝受眾生,是為這個,這些財都用在這上面。這些建築,用現在的話來說,是硬體的設施,裡面更重要的還得要用軟體的設施。軟體的設施是什麼?在古時候寺院裡面天天講經說法,弘傳大乘,這是如來家業,菩薩的事業,他做什麼?他在教學。現代的軟體比過去又要充實,隨著科技的發達,我們印經、做錄影帶、做錄音帶、做CD,不僅僅是對我們這個道場信眾提供法布施,還能夠對其他的地區,乃至於對世界其他的國家,廣泛的行法布施,希望一切有緣人,都得到佛法的利益,這就是宗旨在行法布施。我們自己的生活能多忍受一點清苦,把這個錢財留下來修法布施,佛弟子要常存此心。時時刻刻記住,我們在生活上能少用一分錢,攝受眾生就多一分錢的力量。不但出家人要記住,在家人也不例外,這才真正是如來弟子,才是一個真正修菩薩道的人,所以一切財施是為了法施鋪路而已。底下這一段說:
【金剛般若,直指本性。若能見性,便可成佛。】
這一小段說得不錯。《金剛般若》的宗旨,就是在無住生心。直指本性,本性是什麼?我們學《金剛經》,本性有沒見到?當然沒見到。見到你不就成佛?你就不是眾生了。雖然沒見到,總得要曉得什麼是本性,假如這個經念了多少遍,什麼叫本性還不知道,你這個《金剛般若》叫白念了。證都沒法子證到,總得曉得。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,無住跟生心是一,就見性了;無住就是生心,生心就是無住,這就是本性。無住跟生心是兩樁事情,那不是本性。我跟大家透消息只透這一點,不再說了,你們如果從這一點能夠體會,那就算不錯了,雖沒見性,知道本性是什麼,這已經很難得了。知道本性是什麼,就有見性的可能,本性是什麼都不知道,那個見性是沒有可能性,見性成佛。佛跟凡夫的差別在哪裡?佛用真心,凡夫用妄心。由此可知,性就是真心,會用真心的人就是佛,不會用真心的人是凡夫,真心是一心,妄心是二心,你明白了嗎?無住跟生心要是二,是二心,是凡夫,哪裡是真心!無住跟生心是一,那就是真心。知道無住跟生心是一,才樣樣都是一,萬法歸一。上一次我記得我也透露了一點,眾生跟佛是一,生佛是一,真妄是一,性相是一,事理是一,乃至於邪正是一,因果是一。宗門所謂「識得一,萬事畢」,畢就是成圓滿究竟佛。由此可知,淨土宗修行的目標就是一,一心不亂,只要你證得一心,你就曉得一切萬法無不是一,這就是所謂的萬法歸一。那個歸是「就是」,萬法就是一,一就是萬法。用心在一切法裡面,離一切妄想執著,這就歸了一。我們今天歸不到一,就是因為有妄想執著,妄想執著是分別心,不是一心,多心。佛法裡面所謂三心二意,凡夫用的是三心二意,三心是阿賴耶、末那、意識,叫三心。二意是意根、意識;意根是末那。凡夫人用的是三心二意。若用一心,地位最低的也是圓教初住、別教初地。大乘經上常,住地菩薩,也是諸位看到有這麼一個名詞,叫住地菩薩;住地菩薩是什麼?圓教初住、別教初地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這叫法身大士。他用真心,不再用妄心,法相宗裡面所謂轉識成智,轉八識成四智,剛剛轉過來,就是住地菩薩。這在天台家講是分證佛,便可成佛,成的是分證佛,他不是假佛,是真佛,但是不是究竟圓滿佛。究竟圓滿必須四十一品無明破盡,他才破一品。
【豈但自己了生死,令眾生了生死而已。】
不只自己超越三界,永脫輪迴,也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,超越六道輪迴。
【直可度無量無邊眾生,皆令成佛。】
實在講,經的功德不只於此,還要大,大到能夠度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眾生,能令一切眾生成佛。
【紹隆佛種,莫過此經。】
紹是繼續的意思,就是我們常講,續佛慧命;隆是光大,把它發揚光大。這一句,真正為佛弟子不能沒有此心,不能不認真努力去做,盡心盡力就是圓滿功德。無論在家、出家,四眾弟子都有這個責任,都有這個使命。這是我們在這次講席當中,屢次的說明。這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,是屬於修學指導的綱要,指導的原則;不僅僅是宗門重要的一部典籍,實在上說所有大乘,無論哪一宗、哪一個法門,都不能夠離開《金剛經》所講的原理原則,即使念佛法門也在其中。我們這個佛號念不好,功夫不得力,原因都在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沒有徹底放下,所以佛號念不好。假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真正做到無住生心,往生決定有把握,可見得《金剛般若》對於念佛人幫助是很大的。
我們繼續看底下經文,顯勝所以。前面說,受持讀誦、為人演說四句偈,那個功德就無量無邊,超過恆河沙數的恆沙大千世界七寶布施。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果報?底下這一段經文說明了,這是顯勝所以。
經【復次,須菩提,隨說是經,乃至四句偈等,當知此處,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,皆應供養,如佛塔廟。】
這一段裡頭,大家要特別注意一個字,「隨」字,隨說,這是一個字眼,是一個關鍵字。由此可知,說經的處所不是個道場,你隨說的。
【隨者,隨緣、不限定之意。】
我們現在講沒一定。底下舉幾個例子,「如隨人」,你遇到你的親戚朋友,你給他說《金剛經》一句兩句,你只給他講一句兩句,時間也不長,認識的人、不認識的人,只要他喜歡聽,都可以給他說。不認識的人,他也沒有意思要聽,我們能不能跟他說?行!我們念《金剛經》,念出聲音,他不就聽進去了!你們想一想,當年六祖惠能大師,在賣柴的時候,柴火賣掉之後收了錢,想回家去的時候,不就是聽人家在念《金剛經》,他在窗外,大概念《金剛經》的人念得很歡喜,聲音念得很大,他就在窗外聽聽,聽聽他就開悟了,那個讀《金剛經》的人並沒有意思要度惠能大師。所以要知道,讀誦讀出聲音有好處。不讀聲音,自利;讀出聲音,自利利他。別人是有意無意都落在八識田中,落在八識田中是金剛種子,所以這是隨人。「隨機」就不一樣,這個機一定是學佛的人。學佛的人,根器也不相同,有利根的、有鈍根的,你也可以跟他講《金剛經》,講個幾句也行。這兩條都是對人來講的,「人」是普通人,「機」是學佛之人。「隨時」是任何時候。「隨處」是無論什麼地方。在馬路上碰到也可以跟他講幾句《金剛經》,隨時隨處。「隨眾」,眾,在我們佛法裡面,要用現代的話來講,就是社團、團體,這不是個人,很多人聚集在一起。在佛法裡面講,四個人以上聚集在一起,這叫眾。這就是你給大眾說,前面你給一個人說,你給大眾說。眾,團體性質也不相同,種類也很多,我們這個社會裡,社團太多太多了。「隨文」,文是經文,隨便哪一句,四句叫一首偈,叫一偈;兩句叫半偈。說《金剛經》,大家都要說,學了普遍就要去說。我還沒懂得,沒懂那個地方不說,哪一句懂了就說哪一句,那就不會說錯。不懂的就不要說,沒有搞清楚的就不要說。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的,我聽懂一句就說一句,聽懂兩句就說兩句。要存著時時刻刻利益眾生,這是報佛恩。佛沒有別的願望,希望一切眾生都有緣能聞到佛法,都能夠理解佛法,都能夠以佛法修持。大家都能依照佛的教訓,社會祥和、天下太平,眾生得大利益。「隨說是經」,這句話非常非常要緊。乃至四句偈,這是講的說得少。我剛才說了,四句不算少,一句是少,最少的,一句兩句都可以,不一定是四句,能說四句當然更好,四句是完整的一偈。
【此處,指說經之處。說處如此,說經之人可知矣。言處必兼言人也。】
由此可知,世尊在此地,當知此處。說在此,而意在彼。我們要懂得言語的藝術,說這個處,實際上是說什麼?實際上是講,說經的那個人。說經的那個人,他的功德那真是更大了。如果我們在街上碰到一個熟人,在馬路旁邊碰到一個熟人,這個熟人對於佛法也很有興趣,聽說你現在這幾天在聽《金剛經》,他要向你請教請教,馬路旁邊就是說處,那就是處所。說的時間雖然不長,一分鐘、兩分鐘,你要曉得那一分鐘、兩分鐘,那個地方就等於塔廟,沒有兩樣。此時此處,一切天人、阿修羅都供養這個地方,都尊重這個地方。連這個地方都尊重,他為什麼尊重?因為有人說《金剛般若經》。人當然是主,地是賓,賓主我們要分清楚。就是客人、主人,我們要分清楚,那個客人都那麼尊重了,主人可想而知。說經之人,一定得諸佛護念、龍天擁護,那還用得著說嗎?這些意思我們要細心去體會,我們在一生當中,能修無量無邊的功德,能消無始劫極重的罪業。大家都求消業障,業障怎麼消?這個方法是真能消。即使我們命不好,常常遇災難橫逆,這些災難統統都化解了。處處平安、處處吉祥,這個我們能夠得到的。
【說者不可著相】
這個底下幾條非常非常重要,為什麼?要如法說、如理說,才能得利益。不如理、不如法,經上講的功德利益那是沒分的;要如理如法。理是什麼?無住生心,這是理。所以,說者不可著相。
【遠離名利,恭敬供養。】
這就如理如法。我們發心一生隨時隨處弘法利生,我們只發這個心,決定不求名聞利養;如果有這一念就壞了,這個念頭是什麼?這個念頭是妄想,這個念頭是煩惱。這樣的念頭叫迷惑顛倒,會叫我們墮落,決不存這個念頭。可是雖然不存這個念頭,名聞利養來不來?來,它一定會來。愈是沒有這個念頭,來得還愈多。我們自己要有智慧,要把這些事相看得清清楚楚,這個東西來了,五欲六塵、名聞利養來了,來了是什麼?魔來干擾,這一看,魔來了。魔來了不怕,你認識它,它起不了作用;你要不認識它,它就起作用。譬如,我們這個道場人很多,大概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有錢財,進來個小偷,進來小偷不要緊,進來小偷我們認識他,認識他,他就不敢動手,不敢下手。不認識他,我們的財務要受損失,才會被他偷,認識他,他不敢下手。他雖然來了,他也規規矩矩來聽經,他也是個好人,他不是個壞人。所以魔來不怕,要認識他;認識他,魔不起作用。不但他不害我們,反而會幫助我們,幫助我們弘法利生。這就是要有慧眼認識清楚,不為他所害。名利來的時候,就用名利攝受眾生,我把它拿來做這個事情,不可以貪圖享受;一貪圖享受那就壞了,那你就迷了,就上當了。所以自己絕不貪圖享受,把它拿來作弘法利生的工具,這樣就好。
恭敬供養,供養的範圍包括非常的廣大。普賢行願第一條「禮敬諸佛」,是恭敬,第三條是「廣修供養」,由此可知,恭敬供養在菩薩修行裡面是非常重要的課題。我們求佛法,用什麼求?用恭敬供養求。印光大師所說的,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,二分恭敬你就得二分利益。由此可知,求學佛法,你能夠得到的,與你的恭敬心一定是成正比例。至於供養,《行願品》裡頭說得好,最重要的是「如教修行供養」,這要懂得,老師教給我們的,我們完全把它做到,這叫供養。大家在這上面不能把意思錯會,以為供養一定要拿些錢、拿些禮物去送老師,你就辜負老師一番苦心。他不要這個,他要你明白他所說的道理,所教給你的方法,你認真去做。所以一切供養中,法供養為最,法供養當中第一個就是依教修行供養。你要做到,你做不到沒用處。說的人,這樣才是如理如法。我們學佛是從恭敬當中求來的,但是我們要把佛法送給別人,可不能說我是恭敬當中求來的,你要是不恭敬我不給你,那就不如法。因為這個地方句子說:說者不可著相,遠離名聞利養,遠離恭敬供養,不可執著恭敬供養。它這個句子是連下來的。為什麼?眾生迷惑顛倒,他不知道恭敬供養,不知道,我們不能不救,那就沒有慈悲心,不知道也要幫助他。換句話說,我們學佛是磕頭作揖求來的,別人學佛我們對他磕頭作揖送給他,要這樣才行。我們會磕頭作揖求,我知道佛法好處,識貨。現在他沒有恭敬心,他不識貨。不識貨不能說不給他,也得要以善巧方便把佛法送給他、介紹給他。
【聞者不可不存恭敬,尊重法故,不忘所自故。】
接受佛法的人,要知道知恩,要曉得報本,要報恩。報恩不是對個人,對個人來講,那個報恩報得太小了。如何報恩?前面講紹隆佛法,那是真報恩,續佛慧命,將佛法發揚光大,這是真正報老師之恩,真正報佛祖之恩。這是說明,一個說的人、一個聽的人,都得要如理如法。
【大般若經云:帝釋每於善法堂,為天眾說般若波羅蜜法。有時不在,天眾若來,亦向空座作禮供養而去。此即諸天遵依佛說,恭敬說經處之事實。】
這的確是事實。在中國古時候的教育重視,在一個家庭裡面,父親所坐的座位,兒子不能坐,現在不講求這些。在團體當中,這個團體有主人,像這個道場,道場有住持,這是一個道場領導的人,他的座位,乃至於他拜佛的拜墊,他雖然不在,別的人不能在那個拜墊上拜佛。他沒有在,他的座位別人不能坐,為什麼?尊重處所。對這個處都這樣尊重,對他的人更沒有話說了,這個道理在此地。養什麼?養恭敬心。敬,這個恭敬是性德,培養性德。佛法,就連這個般若,前面講直指本性,其目的是要我們明心見性。性從那裡見?從恭敬當中。所以普賢行願,那是法身大士所修的,第一條禮敬諸佛。把禮敬擺在第一條,你就曉得那個多重要!人人都知道禮敬,世界就太平,怎麼會有動亂?佛法重視,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教育也重視,也把這樁事情放在第一條。我們在五經、十三經的《禮記》裡面看到,諸位要是讀《禮記》,《禮記》翻開第一句話,「曲禮曰:毋不敬」。毋不敬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一切恭敬,儒家也把它訂在第一條。世出世間法的教育,都是建立在「敬」這個字上。孝敬,孝是體,敬就是相,就是作用,有體有用。孝從哪裡表現?從敬。敬父母、敬尊長、敬老師、敬一切眾生,那個孝道才顯示出來。
我們人間現在不講了,諸位要知道,天上還講求。對於演說正法的處所,天神要是從那裡經過,他一定站在那個地方合掌禮敬,他才走。我們不知道,這個地方曾經有人在這裡講過經,現在人都不在了,我們一點感觸沒有,天人能感覺到。實實在在說這裡面很有道理的,現在科學家所講的叫磁場,磁場不一樣,場的能量很強,特別是正法。我們是粗心大意、麻木不仁,場的強弱我們感覺不出來。可是非常精密的科學儀器能夠測驗得出來,所以具有科學常識能夠理解這個道理。我們感覺不出來,天人他能夠感覺出來。由此可知,他們感覺比我們要靈敏。對這個磁場的感覺很敏銳的,他能感覺到,所以他對這個地方特別恭敬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曉得,心正的人、心清淨的人,他的磁場跟一般人不一樣。我們用現代的術語來說,他跟諸佛菩薩,跟一切善神,心心相應;相應就得到加持,本身場的能力已經很強,又得諸佛菩薩的加持。所以一切這些妖魔鬼怪,不但不能靠近他,遠遠的都躲開了,場的能力很強,他不敢接近,不敢接觸到,這些用現代科學能夠證明的。
這一段是世尊在《大般若經》裡面舉出忉利天主,帝釋就是忉利天主,我們中國人稱作玉皇大帝。這些都是善神,聰明正直,他用什麼方法教化眾生?也常常為天人宣揚大乘佛法。在大乘佛法裡面建立共識,我們六和敬,六和敬的基礎建立在見和同解上,大家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、看法,能夠接近、一致,能夠維持到一個水平,這才叫真的和合,真的團結了。大乘是正法,大乘是心性的流露,也就是說諸佛菩薩真心的顯露,諸佛菩薩的真心跟一切眾生的真心無二無別,哪有不能接受的道理?前清宮廷裡面提倡讀《無量壽經》,使我們不能不佩服滿清開國帝王,那是真實智慧,他不用昭書、不用語錄,不用這套。不是說你們大家都聽我的,他不用這一套,他用《無量壽經》,大家都聽佛的。作皇帝的我也聽佛的,我們大家都聽佛的,這真能叫人心服口服,用這個方法來團結人心、來建立共識。非常可惜,宮廷讀《無量壽經》這個辦法,被慈禧太后廢除了。慈禧太后廢除讀經,我們在歷史上看,清朝慢慢就衰了,一直到滅亡。雖然現在一般人,所謂科學的頭腦,不承認這個事情。我們學佛的人跟他們的看法不一樣,我們覺得國家的興亡與這個有密切關係。興衰在人心,人心善良、人心正,他一定就興旺;人心邪、人心惡,一定衰沒。佛法是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,幫助一切眾生啟發自性。
這些天神比人聰明,他的選擇,選擇大乘佛法為大眾宣講。有時不在,不在這兒,不是講經的時候,講經的人不在這個地方,而這些天人從這邊經過,一定要向這個處所禮敬,這是三寶弟子,帝釋天王也是三寶弟子。此即諸天遵依佛說,受佛的教導,恭敬說經處,對於說經處所都這麼恭敬,何況其人?我們如果能在這個地方體會這一點消息,我相信每一位同修,一定發心為人演說,功德利益無量無邊,消災滅罪。要靠自己去做,不做不行。要隨時隨處為人演說,這在前面我已經講過很多遍了,但是我們講經的講堂,不是學校的課堂,學校的課堂,學生是一定的;講經的場所,是流水席,有不少新來後到的,前面沒有聽到的,因此重要的部分就不能不重複多講幾句,這個道理在此地。演是表演,做給人看;說是說明,是言語,為人說明,那叫說,自己真的把它做到了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原理原則,講的這些方法,我們統統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用在我們日常工作之中,處事待人接物裡面,那叫演。本經一開端,釋迦牟尼佛著衣持缽,入舍衛大城乞食,那是演。到須菩提尊者看明白了、懂得了,讚歎希有為我們發問,釋迦牟尼佛再說。演說是兩樁事情,這個要懂得,這是我常常在講席當中,我們作佛弟子,一定要為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榜樣,諸佛菩薩是九法界有情眾生的模範、好樣子。我們學佛、學菩薩,也就是要給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樣子,這叫演。他看到我們好,比他好,所以他才來請教、來問,這一問我們就說,為人演說。
【法供養者,如普賢大士所說,如說修行、利益眾生、攝受眾生、代眾生苦、勤修善根、不捨菩薩業、不離菩提心等是也。】
這是《普賢行願品》裡面的,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先說財供養,然後說法供養,一切財供養都不如法供養,跟《金剛經》說法完全相同,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。菩薩在法供養裡面為我們舉出七條,法供養無量無邊,這舉幾個例子而已。我們必須要從這幾個例子當中,所謂是舉一反三、聞一知十,而後才能夠在生活上圓圓滿滿的用上,我們的生活才能得自在,才能夠得到美滿。這幾個例子,必須要很清楚、很透徹,就像數學的公式一樣,才能夠帶入在日常實際的生活工作之中。
第一個是「如說修行」,佛怎樣說,我們就怎麼樣做。行是行為,包括我們思想見解、言語造作,身語意三業的行為,我們三業行為跟佛講的不一樣,那自己就要明瞭,佛所講的是正確的,我們跟佛不一樣一定是錯誤的,要依佛所說把它修正過來,這叫修行。所以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,我們想錯了要修正過來,我們看錯了要修正過來,我們做錯了要修正過來,我們講錯了也得修正過來,依照佛經上的標準,如說,用這個標準來修正我們身語意三業錯誤的行為,這叫如說修行。譬如佛在本經上所講的,「應無所住而行布施」,我們想想,我們有沒有做到?布施範圍很廣,包括我們整個生活的活動,可以說身心活動統統包括在其中。我們錯了,錯在哪裡?錯在有住。我們的心有牽掛、有憂慮、有煩惱、有妄想,這叫有住,而佛教給我們無住生心。如果真正講求修行,那就要依照經上所講的,把我們一切妄想、執著、憂慮、牽掛,統統放下,統統捨掉,那真的做到無住,這才叫如說修行。如果心裡還有住,那你沒修行,你是不如說修行,哪能成功?學佛學了一輩子,學的是假的、不是真的。嘴巴裡說的是佛弟子,實際上是佛的叛逆弟子,不是佛的孝順弟子,是佛的叛逆弟子,這是我們要搞清楚、搞明白的。佛教你這樣做,我們這樣做絕對正確,決定有好處,有大利益。世間人愚痴不曉得,學了佛為什麼還不聽話,還不能把佛所說的都能夠做到、都能兌現?這裡頭有一個原因,對於佛所講的真實義並不了解,不但它的義理不了解,功德利益也不了解。所以他沒有做到,如果真的搞明白了,說老實話,任何力量擋都擋不住,他非要這樣做不可,那就是經後面所講的,信心不逆。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,這個利益太大太大了。做不到是理沒有搞清楚,事實真相也沒有搞清楚,所以他做不到。由此可知,這個經的講解就非常重要,要講得透徹,要講得明瞭,使人曉得如說修行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。
第二是「利益眾生」。怎樣利益眾生?一定要如說修行。這七句就像七層寶塔一樣,如說修行是第一層,沒有第一層哪來的第二層?第二層建立在第一層的基礎上,第三層建立在第二層的基礎上。然後才曉得,如說修行是根,大根大本,不能如說修行,底下都是空的。像蓋七層寶塔,第一層沒有蓋成功,上面六層就別講了。修行從哪裡修起?就從這一句修起。如說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太高了,我們想做真的做不到,可是佛在《觀無量壽經》上,就講得我們很踏實,那個標準就低,讓我們普通凡夫都可以做得到。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行不行?如果說這四條我還做不到,那好了,你只好往三惡道去了,人天沒分。這四條是人天法,你要不想墮三惡道,換句話說,要想做一個人,在六道裡頭作人,去作天人,他的標準就在這四句;這四句做不到,必定是墮三惡道。我們自己的前途不要去問別人,自己把經典多念一念,反省一下就曉得。我在六道是屬於哪一道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貪心重的人是餓鬼道,一般習慣說,人死了都作鬼,人死了不一定作鬼。六道,怎麼斷定人死了都作鬼?但是話說回來,人死了都作鬼,這句話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,哪個人沒有貪心,貪心重的墮鬼道去了,所以想想人死了作鬼也滿有道理的。瞋恚心重的人墮地獄;愚痴重的人變畜生,三惡道的業因。人天道是五戒十善。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是人天道的殊勝之因,這四條你要做不到的話,六道裡頭人天沒分,從這個基礎上建立佛法。佛經裡面我們常常看到善男子、善女人,我告訴大家,那個善是有標準的。不是看看我很善,我就是善男子、善女人。你自以為善,未必真善。善男子、善女人最低的標準,就是這四句做到;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,這是善男子、善女人最低的標準,不是《金剛經》的標準。
《金剛經》上的善男子、善女人,前半部我跟大家講過,須菩提尊者說的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真正發無上菩提心,這個人才是《金剛經》上半部的善男子、善女人,那個善的標準。下半部更高了,下半部一定要做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後半部那個善男子,那個善比前面善標準也提高了。同樣是一個字,在所有一切經裡頭標準不一樣,不能不認識清楚。小乘經裡面講的善,善的標準是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小乘的善。大乘善,剛才說了,我們《金剛經》是大乘善,大乘善第一個是發菩提心,沒錯!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這是大乘善。「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這是大乘善。我們要把它做到才行,不做到不行,如說修行,要真的做到。
佛法重行不重解,重在行門,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。淨土宗重行,《華嚴》也重行,怎麼知道重行?你看三聖排列就曉得了。普賢菩薩代表行,文殊菩薩代表解,《華嚴經》上普賢為長子,是重行,文殊為庶男,是老二。解擺在第二,行擺在第一,這不是跟你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嗎?西方三聖,觀世音菩薩表行,大勢至菩薩表解。勢至表智慧,觀音表慈悲。所以佛法重在實踐,不是重在說說而已,那個沒有用處的。通常我們講開悟,悟有解悟跟證悟,著重在證悟。證悟你才得受用,解悟沒有用處。解悟是會說不能行,那不能解決問題,所以一定是如說修行,然後才能夠利益眾生。尤其是佛與大菩薩們示現在人間,純粹是利益眾生,像釋迦牟尼佛生活當中表演出來的樣子,利益眾生。我們今天如說修行是自利利他,佛與大菩薩他自利圓滿了,所表現的純粹是利他。
「攝受眾生」,攝受眾生就是剛才說的,為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榜樣,讓眾生看到這個樣子生歡喜心、生羨慕心、生尊敬心,然後生學習的心,攝受眾生。這是我在講席當中屢次提到的,在在處處我都提醒同修們,要認真修學。認真修學,你的樣子就不一樣,你的心跟一般眾生的心不一樣,你的心真誠、清淨、慈悲。這個現在人講,你的磁場跟別人磁場不一樣,眾生只要靠近你的磁場,他生歡喜心。何況一切法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這個識就是分別、就是想像。經上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個心想是識,識會變,會變相。這個人心清淨,真誠慈悲,相貌會變,體質會變。本來你身體不健康,現在你的身體一年比一年好,相貌一年比一年圓滿,一年比一年年輕,人家看到就不一樣了,這是攝受眾生。你怎麼這麼好?學佛好的。你做生意很賺錢,為什麼賺錢?念阿彌陀佛賺錢的。這是攝受眾生,這是真的。可見得都是在修行利益眾生上,才能真正達到攝受。你要是沒有利益眾生的心,沒有真正修持的心,攝受眾生想什麼方法,也沒有辦法把眾生拉攏過來。
「代眾生苦」,個人有個人的業報,怎麼能代得了?佛也沒有辦法代我們受苦。雖不能代,有等流的,等流是相似的。我剛才說了,以在家同修例子最為顯著,你們在家同修,前生修得不錯,福慧雙修,所以這一生既聰明又有福報,前世修的。你真正明白佛的道理,佛所講的道理,我們把自己物質生活稍微降低一點,把這些錢能夠節省一點,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,這就是代眾生苦。我可以住兩百萬的房子,我現在只要住一百萬的房子就好了,那個一百萬就可以幫助一切苦難眾生,減少我的享受,這就是代眾生苦。我可以享受的,我降低,這是屬於等於代眾生苦。出家人當中,接受信眾的供養;信眾好心供養師父,就是給師父改善生活品質的,師父還過這個苦日子沒有改善,拿你的供養去修布施,這也是屬於代眾生苦;換句話說,能省的應當盡量節省,把這些財物用做弘法利生,弘法利生離不開財布施。我們今天印經需要錢財,我們講堂這些設備為眾生的,這個錄相機是最新的、最好的,價錢也是最高的,為什麼?希望畫面品質達到最好;讓沒有機會參加我們現場的人,將來能夠聽到錄音帶,看到錄相帶生歡喜心,這都是利益眾生。我們省吃節用,這是代眾生苦。
我們自己能夠真正這樣做,誠誠懇懇的這樣做,這是「勤修善根」。善根是什麼?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。縱然不能把貪瞋痴三毒煩惱完全拔除乾淨,三毒煩惱的確減輕了。雖然減輕了,要知道還要減,一定要把它減到乾乾淨淨完全沒有了,那就恭喜你,你就成佛了。菩薩善根裡面,除了不貪、不瞋、不痴之外,還要加一個精進。
「不捨菩薩業」,菩薩事業是什麼?度化眾生。菩薩沒有其他的事情。在《四十華嚴》裡面,我們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這五十三位法身大士,示現在人間,他的身分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無論示現什麼身分,目標一致的,教化眾生。給眾生,給某一個行業的眾生,給某一類生活方式的眾生,做一個最好的榜樣。這個最好的榜樣也有標準;覺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,做這個榜樣,做覺正淨的榜樣。跟眾生正好相悖,眾生是迷邪染。這叫菩薩事業,這個叫如來家業。大家要明瞭,絕對不是如來家業是出家人的事情,你要這樣想法,你就錯了。出家人當然要擔起,在家人也不例外。諸位要曉得,佛門四眾是一家。四眾要和合,佛法才能夠久住在世間,才能利益一切眾生;四眾分了家,佛教就完了,就滅亡。如果以為如來家業、弘法利生,這個東西是出家人事情,我們在家人不負這個責任,你就不是佛弟子,你不解如來所說義。如果說在家人沒有這個責任,那你看五十三參,五十三參這些法身大士所示現的,五十三個人裡頭只有六個是出家人,其他的全是在家的,這些人不捨菩薩業,都是在紹隆佛法。所以要曉得,肩負如來家業,在家跟出家沒有兩樣,不分彼此。如果這裡面說有彼此,這是你錯誤的觀念,你錯了,你看錯了,你想錯了,你要把這個錯誤觀念修正過來。四眾密切合作,佛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,才能夠利益廣大的眾生,那是無量無邊的功德。
最後一條「不離菩提心」。菩提是梵語,意思是覺悟。不離菩提心,如果要說一句落實在實際生活上的話,就是不離三皈。三皈是覺正淨,佛者覺也,法者正也,僧者淨也。不離菩提心就是不離覺正淨。所以我們學佛一入佛門,先接受三皈,三皈是我們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,離開三皈就不是佛法,不是佛弟子。普賢菩薩舉這個例子,最後一條非要這個不可,他不能用別的。如果他用上別的,那後頭還要用這個不離菩提心,不離菩提心是個總結。自始至終,開始是受三皈,最後不離菩提心,你看,徹始徹終沒變樣子,始終一如,告訴你始終是一,這個意思非常非常的深。維摩所說的不二法門,始終不二,這是真的入不二法門。淨宗講的一心,始終是一心。
【說經即是道場】
可見得道場不重形式,無論什麼地方,只要是說經的那個地方,就是道場。諸位同修記住我剛才所說的,說經那個地方磁場就特別強,我們感覺非常遲鈍,覺察不出來,天人、鬼神感覺的能力比我們強,他們感覺很敏銳,所以強能的磁場他感覺到。即使再短,一分鐘、兩分鐘,形成強大的磁場也永遠不會消失,天人、鬼神能感覺得到,他對那個地方能生恭敬心。
【便與塔廟一般無二,故皆應供養。】
他是禮敬來供養。塔廟是弘法利生的場所;塔是供養舍利的,此地講的廟就是寺院。因為羅什大師,這個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的,在譯經史上是屬於早期,以後就不再用廟,以後用寺。早期有的時候還用,用中國古時候這個廟來稱,其實廟跟寺性質不相同。廟是祭祀鬼神的場所,寺院是佛的教學的場所,這個不一樣的,早期譯經我們要了解它。那個時候名詞術語還沒有這麼樣的專門,分得還不是太清楚,所以這個地方講的廟就是寺院。寺院是供養三寶的,三寶活動的場所,那個磁場那個盛,當然跟一般場所不一樣。可是諸位要記住,佛在一切經上常說,諸法因緣生,佛法也不例外。佛法也是緣生的,緣能生,緣也能滅。這個道場有人在這裡真正修行,就得諸佛護念、龍天擁護。如果這個道場再大,沒有人真正修行,像黃念祖居士常說的,只有形式、只有樣子,沒有一個人是真修的,雖然形相上是一個佛教道場,它的磁場並不殊勝,並不很強,天人、鬼神經過依舊不理會的。如果這個道場裡面還有一些人為非作歹,不但佛菩薩不來,妖魔鬼怪趁虛而入,變成什麼道場?魔的道場,就變成妖魔鬼怪的道場。這就是說明,緣生緣滅,一定要懂這個道理,否則的話,我們看到這個現象,往往會生懷疑,為什麼古時候那麼盛的道場,現在衰了。從前住幾百人、幾千人的叢林,現在一個出家人都沒有了,緣的關係。這個緣,真修!一切講真的,做不得假。
【法華云,能為一人說《法華經》,乃至一句,是人則為如來所遣,行如來事。《法華》然,一切經皆然。】
這是舉《法華經》為例子,說明《金剛經》上常講四句偈,一句也行,這不是四句,一句都可以,那《法華經》上有!為一個人,說得最少,說一句。這是說明,說法的人他的尊重。諸天尊重處所,實在講就是尊重這個人,能為一個人說大乘法一句,這個人就等於是如來的使者,如來派遣他來的,代表如來說法的,那要說四句偈,要說全經,那就可想而知了。
行如來事,如來事就是前面講菩薩事業。佛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,就是為一切眾生說法,就是做出最好的榜樣,給一切眾生學習。《法華經》如是,一切經皆然,這個理是貫通到一切經。所以《金剛經》上一句也行,為一個人說也行,這大乘經合起來看,意思你就更清楚、更明白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