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般若研習報告

    第71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5年5月啟講。

    江味農居士,一生教宗般若,行在彌陀。《金剛經講義》很長,我把精采部分節錄下來,這一次詳細講節要。幫助看破,放下,自然老實念佛。一部金剛般若,無住妙旨,全在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上。欲達到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,全在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上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 (第七十一集)  1995/5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09-023-0071

      請掀開經本一百六十一面,從第一行看起:

      《金剛經》的經文,很明顯的分出前後兩個部分,前半部昨天講完了,今天我們要講解後半部。古德有將此經正宗分的經文,分為信解行證四大段,而這四大段在經文裡面也非常明顯,前半部是講信解,後半部是講行證。在沒有講解之前,我們先把前後這兩部分不同的地方,做一個簡單的介紹,使我們對於全經的要義能夠掌握住,才知道這個經確確實實不可思議。請看經文:

      【說明本經前後兩大段之不同,前半部經是約境明無住,以彰般若正智;後半部經是約心明無住,以顯般若理體。】

      從這個簡單的介紹裡面,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,本經前後不同之處。雖然佛在本經將修學的要領為我們指示出來,「無住生心」,這句話所含的範圍無盡的深廣,我們從什麼地方下手?先要從外面粗顯的執著處,從這裡下手,然後才能夠顯示我們修學的功夫。這就是講的境界,境界裡面有人事環境、有物質環境,這一切都不能住,也都不能執著。不執著就是般若智慧。「彰」是彰明,跟底下「顯」的意思相同。這裡面分了五小段:

      【第一、前半部是為將發大心修行者說。】

      將發是還未發,他想發就是,想發就非常可貴,只要有這麼一個意思,諸佛如來就護念就加持,可見得佛菩薩真正慈悲到極處,也證明所謂佛門當中不捨一人的說法,佛氏門中不捨一人。將發大心,佛菩薩一定把這個法門教導他。由此可知,我們這一次在這個地方舉行這個法會,凡是參與這個法會的同修,一定是將發大心者;你要不是將發大心,你怎麼會遇到這個法門?佛在上面教給我們:

      【如何發心,如何度眾。】

      那個「如何」是貫下來的。

      【如何伏惑】

      煩惱、迷惑怎樣把它伏住,怎樣把它斷掉。這個功夫一層比一層深,上半部我們已經聽過了,確確實實是講的這些,這個意義諸位要把它牢牢的記住。如果有人問你《金剛經》講的是什麼?你把這幾條說明就很正確,《金剛經》就講的是這些東西。

      【第二是遣粗執】

      執著真的是無量無邊,無始劫以來,這個習氣太深太重,我們要除掉這個習氣,一定是先從粗重這一方面來下手。所以:

      【遣其於境緣上生分別心遂致住著之病,教之離相。】

      這是佛幫助我們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物質、人事環境都是粗相,我們在這個地方不執著。譬如:在物質上來說,種種物質的享受,我們能夠把它看淡,能夠把它放下,這就是在境上遣執。緣是感情方面的情執,父子之情、夫婦之情,這個情都很重,這也不能執著,執著就決定脫不了六道輪迴。古德所謂,愛不重不生娑婆,娑婆世界就是六道輪迴,怎麼來的?情跟愛的執著。念不一不生淨土,一就是清淨心。念佛,念佛的功夫在清淨心,在一心不亂。念到一心,再不夾雜妄念,這就決定得生。如果念佛還夾雜妄念在其中,往生就沒有把握,所以念要一。淨宗課誦本裡面、儀規裡面,都教給我們一心稱念,那個一心很重要。這是講的緣上,於物質、人事環境當中,我們不想生分別,它自然生分別;不想打妄想,它自然打妄想,分別妄想執著是無始劫來的習氣,這叫做業障。於是起種種執著這個病,佛教我們要離開,要把它認清楚,這些東西全是虛幻不實;物質環境、人事環境都不是真的,教我們看破、放下。

      【令其離相,是遣所執。】

      你看它這個重點不一樣,雖然也講到能執這一方面,但是重點是在你所執著的,重點在這裡,所執著這一面說得多。這是叫你先把所執著的看破、放下。

      【說離一切相,方為發菩提心,利益眾生之菩薩,空其住著我法之病,二邊不著。】

      這才顯示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起作用。彰就是起作用,智慧起了作用,離一切相。什麼叫發菩提心?離相就是發菩提心;並不是說離相之外,別有一個菩提心可發,沒有!離相叫不執著,不執著那就是菩提心,不執著就是覺悟,執著就是迷惑;換句話說,佛菩薩覺悟。佛翻成中國的意思是叫覺者,菩薩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覺悟的有情眾生,他們覺。什麼叫覺?不執著就覺。凡夫不覺,他不覺在哪裡?樣樣執著,執著就不覺,不執著就覺,這個要搞清楚。不執著就是菩提心。絕對不是說,另外還有一個菩提心,沒有這回事情,只要一切不執著就行了。真正弘法利生的菩薩一定是二邊不著,二邊不著就是空有兩邊,決定沒有四相: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如果還有四相,這個菩薩縱然說能利益眾生,絕對不是究竟的利益,不是真實的利益,給予眾生一點小利益而已。什麼小利益?令一切眾生跟佛法結個緣,結緣,這一生能不能得受用?不能,肯定不能。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。

      【經義裡面發揮,說明一切皆非,一法都不立,這是顯般若正智之獨真。】

      唯有般若智慧是真的,一切萬事萬法都是因緣生法,包括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法,緣生之法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。這是說明一切皆非,教我們一切不要執著,執著是錯了。這是前半部所講的,所以它的經義有淺有深。

      後半部的經義有深無淺,它從心上講的。心是能執著,萬物是我們所執著的,所執著的要離,能執著的也不可以執著,那個執著也是麻煩。換句話說,你要是執著一個能執著的我,依舊不能見性,還是障礙。後半部所講的:

      【是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】

      《金剛經》從開講以來,上半部講完了,我們這邊同修告訴我,總共講了七十次,七十次,我們一次是兩個小時,已經講了一百四十個小時。這一百四十個小時聽了之後,應該升級、升等,是已發大心了,我們應該要晉級。

      【已經發了大心,最忌諱的就是怕:發心而曰我能發,我發了菩提心,我度眾生,我已經伏了煩惱。】

      怕這個,這是最忌諱的。為什麼?有這麼一念,諸位自己細心想一想,還是分別執著,還是老毛病沒有能斷盡,放下一些,放不下的還不少!必須更要努力,要把這些情執把它捨掉。所以後半部是:

      【遣細執,即是於起心動念時便不應住著,教之離念。】

      前面是講相,相是所執著的;這個地方告訴我們,真正修行用功夫了,前面是信解,這個地方是修行,修行從哪裡修?起心動念之處,要把那個念放下。所以後半部的確是難懂。起心動念,又要把念放下,念放下不是沒有念了嗎?這個問題麻煩了。須菩提尊者代我們請教釋迦牟尼佛,這就是發起後半部的經文。

      【令其離念,是遣能執。】

      前面是所執著的,後面是講能執著的。能執著比所執著的要來得細。

      【說無有法發菩提,無有法名菩薩,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。】

      這是後半部所講的精華,這是精彩的教義。

      【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】

      怕的是什麼?人空、法空,你又執著空了。我、人不執著了,法也不執著了,又執著空,這又麻煩了;空也不能夠執著,兩邊不著也不能執著,所以這真的是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譬如六祖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所講的「本來無一物」,如果心裡面還有一個「本來無一物」,他有一物;「本來無一物」也不可以有。六祖心裡頭是不是有一個「本來無一物」?沒有,決定沒有。這個意思很深。上一次跟諸位講的,「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」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說法說了四十九年,沒說一個字。正在說的時候就是無說,不是說完了以後說「無說」,你要那麼會,你就不懂佛的意思了。所以說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真正不容易!你要懂得佛正在說的時候就是無說;說跟無說同時,沒有先後,實在講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聽而無聽,無聽而聽,聽跟無聽也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,這叫妙法。說了個妙法,你又執著有個妙法,那又壞了。有沒有妙法?沒有妙法。沒有才叫妙,有就不妙了。後半部的經義要這樣去體會,這個《金剛經》的味道才其味無窮。你要不從這上體會,完全著文字相就壞了。所以說:

      【二邊不著也不執著】

      心裡頭真的若無其事,乾乾淨淨、明明瞭瞭,一切萬象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就是智慧開了。

      【明一切皆是】

      前面講一切皆非,後半部說一切皆是。不懂佛的意思,看《金剛經》前後矛盾,怎麼後面就翻過來說?所以這個經,古人常說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。世間第一等聰明智慧的人,他也無法理解。為什麼無法理解?他從文字裡面來看的。實際上佛所說的一切法是意在言外,所以不能執著言語,不能執著文字,它意在言外;必須從言語文字去體會它言外之意,那才是真正妙。

      【明一切皆是,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。】

      後半部講萬法一如,無有一法不如。什麼叫如?「如」是一樣的,決定沒有兩樣,是一不是二。相就是性,性就是相,性相不二;理事不二,理就是事,事就是理;乃至於生佛不二,眾生就是佛,佛就是眾生,後半部跟我們講這些。這個理很深、很難懂,古人用金跟器來做比喻,把金比作體,器比作相,性相一如就是金跟器是一不是二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讓我們從這個比喻裡面體會經義。

      【此是萬法本體,故一切法莫非實相。】

      不會的,佛講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;會了的,佛講「凡所有相皆是實相」。我們聽了這兩句話,不大對勁!這兩句話自相矛盾。其實佛說這兩句話,虛妄跟實相是一不是二。我們聽經聽了一百多個鐘點,對於這個意思應該要略略能體會到一點。宇宙人生真相是什麼?虛妄。所以佛前後講不矛盾,是講的一樁事情,用兩種名詞來講,兩個名詞細細看是一個,粗看好像不相干,細看真的它是一個,才知道世尊說法言詞的巧妙,所謂是善巧方便。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,本來是不能說的,不能說,他有方法把它說出來。讓我們從世尊言詞、經典文字裡面,體會到他所說的真實義。這是前後兩個半部不相同的地方。後面我們再看這裡一個總結:

      【最後結之曰: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全經義趣,盡在裏許。】

      整部《金剛般若》就在這兩句話裡面。不取於相,不取就是不執著。這相有沒有?相有,這一個字裡面包括法相、非法相。法相裡面包括六凡的法相、四聖的法相,乃至於一真法界的法相。非法相裡面包括四空天的非法相,包括聲聞、緣覺偏真涅槃的非法相,含攝盡了,統統包盡了。都不能取,為什麼?全是眾生迷執所現的幻相而已。諸佛與大菩薩在這些境界裡面,他用什麼樣的心態?不動,如如不動。如如不動,就像《楞嚴經》上「首楞嚴大定」。大乘經上常常讚歎,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,就是《金剛經》上這兩句話。我們要問,金剛般若在哪裡?就這兩句話。你一切法相都不著,那就是般若智慧。一切法相裡面你都不動心,你的那個心就是大圓鏡智,遍照法界,這就是圓滿菩提,也就是這兩句話。這兩句話,不但《金剛經》的義趣都在這兩句,諸位仔細去想想,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這兩句也就包括盡了,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一切眾生所說的法,也不出這兩句,這才知道這個經義真正無有窮盡。

      【又前明一切皆非】

      前面世尊是那個方式所說的,他用意在哪裡?

      【令觀不變之體】

      是從這一方面來說的。一切皆非,一切是講相。一切相,相不是性,教你離一切相,見性。離是心裡頭不執著,不是離開外面的境界相,不是這個意思;是離開心裡頭執著的那個妄相,這樣你就見性了。

      【後明一切皆是】

      這跟前面講法完全相反。剛才講了,世尊說法的善巧方便,「一切皆是」跟「一切皆非」,也是一樁事情。「一切皆是」是什麼?相就是性。如果這個意思我們一下會不過來,我們還用金跟器來做比喻。器是器皿,我們跟你講這是鐲子、耳環、項鍊,告訴你這不是金,這話正不正確?正確。你要是說項鍊就是金,項鍊有銀做的,有其他東西做的,你怎麼可以說項鍊就是金?所以相不是性,不能把相當作性,那你就搞顛倒了;這對初學的人講的。入了這個境界,告訴你:金就是項鍊,項鍊是金做的,你到哪裡去找金?手鐲也是金的、耳環也是金的,樣樣都是金的,相原來就是性。這種說法是叫你:

      【觀隨緣之用】

      你從用上去看,樣樣都是;從性上去看,一切皆非,性不是相,相不是性。相是性變現出來的,所以性相不二,性相一如。

      【前,前半部講的,雖隨緣而不變。】

      主要是叫你體會不變之性體。

      【後半部,雖不變而隨緣。】

      體明瞭之後,有體有用,不可能說有體而沒有用。有體而不起作用的,那就變成聲聞、緣覺,它不起作用,那個不足以為貴,那錯誤了。佛與大菩薩體用不二,這才自己能享受,自己享受什麼?大自在。又能夠利益一切眾生,在九法界裡面隨心應量,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,它起作用。前後,你看世尊說法的巧妙,你去觀察這個,在《金剛經》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,而這些東西都可以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,高等的智慧,這個人高明。

      【綜上諸說】

      綜是綜合,總起來講。

      【以觀全經,全經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。】

      這一段是一定要把它牢牢記住。前半部沒有問題,很清楚了。後半部還沒講,沒講,這把綱領先標示出來,後半部讀完之後,再看這一段,那你體會就深了,體會自然不一樣。

      我們看底下的科題,「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」,在這一大段裡面又分為兩個段落,兩個段落就是修和證。「深觀無住以進修」,修就是行、修行,這是入了第三個階段。前面上半部講過信解,到這個地方修行,最後一個段落這是證果,四分清清楚楚。我們看經文:

      經【爾時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應住,云何降伏其心。】

      這段經文,乍看好像是從頭來起,好像是另外開頭。其實不是的,經文緊接著前面而來的。因此,《金剛經》的版本,自古流傳最多。我們曉得,古時候的本子都是手抄本,字抄錯、抄漏,或者意思錯會,總是難免。於是流通的《金剛經》本子,仔細觀察一下,裡面出入很大,要不細看,沒有什麼兩樣;仔細觀察,一個字不同,意思完全不一樣。《金剛經》必須仔細的去校勘,江味農居士為我們做了這個工作。我們採取的本子是他校定的本子,他有校勘記,我們印在經本的後面,提供大家做參考。

      【此節經文,看似另起,乍看好像另外又是一個起頭,實則緊接前文而來。】

      我們要細心,它這裡頭一、兩個字顛倒了,意思不相同。

      【長老問意是說,我法二執,已與發菩提心時,同時俱生。降則非發心,住則執我法。此正指示行人應向起心動念時用功。長老大慈,代眾生再請開示根本方便。】

      我們在前面曾經提過,佛教給我們要發菩提心,又要無住。無住就不能發心,這一發心就有住。又要無住又要發心,那怎麼個下手法?這的確是問題。其實利根的人在前面這個問題就解決了,中下根性不行,他有細惑在其中,粗惑他能夠破除,細惑他沒辦法;換句話說,聽了以後無從下手。須菩提尊者知道中下根性的人有這個疑惑,有疑惑自己也問不出來,他老人家代我們發問,這是大慈大悲。

      【前曰,應云何住】

      這個地方,那個話還是這四個字,顛倒了,「云何應住」,這個大大的不相同!一般流通的《金剛經》本子,這個地方也是「應云何住」,那就變成真的是兩個開端、兩個起頭,這可能就是以前抄寫的人不小心。他《金剛經》前面念得很熟,這個地方看錯了眼,應云何住,他就隨便這樣寫下來了。

      【前曰應云何住,是問菩提心應云何安住。】

      發了菩提心,這個心應該怎樣安住,問的意思是這樣的,這麼個意思。

      【今曰云何應住】

      這個意思不一樣。

      【是問菩提心云何獨應住著。若不住於此法,何謂發此心。】

      你發菩提心,當然你就住著發菩提心,你要不執著發菩提心的話,那菩提心就沒有了,根本就沒有,你發什麼菩提心?你發菩提心,你總要執著這個菩提心,這是般若難。你看我們念佛人,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確實我們就執著。《彌陀經》上教給我們執持名號,就是要執著名號,要執著往生西方這個念頭。佛教一切都不能執著,那現在你教我們發菩提心,我們不就執著發菩提心?問的意思在此地。

      【住既不可】

      前面佛的教誨不能執著。

      【降又不得,將奈之何。】

      這個麻煩就大了,這真的是大問題。他問的意思,我們要搞清楚,跟前面意思不相同。

      【前云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】

      這是前面世尊所講的。

      【一切相賅攝甚廣】

      一切相裡面當然也包括發菩提心的相。

      【發菩提心之相,當亦在內。何既云應離一切相,又云發菩提心耶。】

      實在講,這個事情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,真的是很大的困惑。有學佛學了一輩子,這個問題都搞不清楚。天天嘴皮上掛著發菩提心、發菩提心,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,菩提心都沒搞清楚,你發什麼菩提心?有人講解菩提心,講了幾個鐘點滔滔不絕,講完了之後,還是莫名其妙,不曉得什麼叫菩提心。我們在這裡總算得一點消息,原來離一切相就是菩提心,執著就不是菩提心,一切不執著,一切不執著就是菩提心。你能從這上體會到,後半部就很容易解決了。

      【長老此問,又是曲為現前當來,一切粘滯不化者,請求開示耳。】

      這一段請法的用意、目的在此。確實有聞法的人,他一面聽一面就執著,這也是一般眾生的通病。為什麼會有這個毛病?所謂食而不化,也就是說,佛講的意思沒有真正體會到,都是在言語上、在名相上,或者在心緣上,出了麻煩,起了疑惑,疑就是障。不但障礙你證果、障礙你解悟,起了這個疑惑,解都不可能,往往把佛的意思錯解了,起了誤會,所以須菩提這一問非常重要。請看經文:

      經【佛告須菩提: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當生如是心,我應滅度一切眾生,滅度一切眾生已,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。】

      這一段裡面,關鍵在發心、在生心、在滅度而實無滅度,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詞句。我們看小註:

      【此正開示教導起心動念時,離相之方便也。】

      【如是,指下三句。】

      這個如是就是經文裡「當生如是心」。如是心是什麼心?就是下面三句:「滅度一切眾生,滅度一切眾生已,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」,就是指這三句。

      【現其本有曰生,顯其本無曰發。】

      《金剛經》上「生」跟「發」意思不相同。本來沒有,現在發心了,這叫發。本來沒有,現在你發了。生不一樣,生是你本來有。本來有,被東西障礙不能現前,現在業障消了,它現前了,叫生起。生是本來有的,發是本來無的。

      【眾生本來同體】

      這個前面我們說得多,盡虛空遍法界,情與無情同一體。所以世尊在《華嚴》裡面給我們說,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。我們初學的人,看到這樣的句子不能理解。有情,我們今天講動物,無情是植物跟礦物。我成佛,說一切有情眾生也成佛,這都很難體會;怎麼連山河大地、動物、植物也成佛,這怎麼講得通?這裡面的意思就深,一定要能真正明瞭,原來山河大地、一切萬物跟我是同體。就好像我們作夢一樣,夢裡面有很多人、很多物,也有山河大地、也有虛空,確實是同體的。一覺悟,全體覺悟了。不能說是我在夢裡面覺悟了,夢裡還有那些人,他還沒覺悟,哪有這個道理?沒這個道理的,確確實實同圓種智。知道這個道理,知道這個事實真相。

      【滅度一切眾生,乃應盡之天職。】

      滅度兩個字要緊。度,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幫助、協助。我們要幫助一切眾生,要協助一切眾生。「滅」是什麼?滅煩惱,幫助一切眾生滅煩惱,幫助一切眾生滅妄想、滅執著、滅六道、十法界的果報,滅是這個意思。換句話說,眾生要沒有成佛,你的幫助就沒有圓滿,滅這一字是成佛。在四諦法裡面,諸位曉得,苦集滅道,這個滅就是滅道的那個滅。滅也就是圓滿菩提,圓證無上佛果,是這個意思。滅生死、滅無明煩惱,是這個意思。

      這是一個覺悟的人他應當做的,是他的義務。譬如我們這個手癢,這個手立刻就幫它搔癢,它還能說「我為什麼要幫你?」還能說這些嗎?同一體,沒有條件好說的。所以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,那個慈悲叫無緣大慈,那個緣當條件講,沒有條件的,無條件的;同體大悲,一切萬物跟我同一體。我們凡夫迷了,不知道同一體,所以有分別、有執著、有彼此,諸佛菩薩沒有彼此,知道是同一體,這叫「同體大悲,無緣大慈」。所以說應盡之天職,天是自然的,應當要做的,沒有什麼條件的。

      【若以為我當發此心】

      你看我這右手,我發心幫你忙!這個意思就是貢高我慢。

      【有矜張之意】

      有這個意思在,就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就有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這著相了。

      【故不曰當發而曰當生者,以此。】

      「發」跟「生」意思不一樣,這個意思就深了,所以後半部唯深無淺。

      【說一應字,是遣其著於菩提,破法執也。】

      應,應生,應當生,對於菩提也不能執著。所以世尊在說法的時候,往往一樁事情說了許多個名相,這個用意何在?說一個名相就可以,為什麼說那麼多?就是教給我們名是假名,用不著執著,知道那個意思就對了,不要執在假名、假相上,破我們的執著。這都是他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,讓我們從這裡面體會到,要離名字相、離言說相、離心緣相,才體會到這個意思。

      【說一當生,是遣其著於發心,破我執也。】

      可見得說個「應」、說個「當生」,他的用意破我法二執。佛門裡面許許多多在日常當中的術語,用意無非都是破執的。譬如你這個道場,我們現在一般講廟,其實講廟是錯誤的,廟裡面是供養鬼神的,我們佛教道場叫寺,寺院庵堂,這是我們佛教的,沒有講廟的。廟是供神的,供鬼神的那叫廟,現在一般把寺看作廟,這就顛倒,這是搞不清,讓人迷惑不清,我們必須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。你這個寺裡面,我們問住多少眾,不問你這裡住多少人。為什麼不說住多少人?住多少人,著了人相,我相、人相,四相具足,你著了相。住了多少眾,破四相,住了多少個眾緣和合的那個東西,是這麼個意思;眾緣和合,四大五蘊眾緣和合,破執著的意思。不說你住多少人,住多少眾。你一開口:你這裡住多少眾?人家一聽你是內行的;外行的,你這裡住多少人?外行的,那是不懂佛法的。佛法處處都是破執著,法相名詞用意都是破執。

      【發無上正等正覺者】

      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發大菩提心。大菩提心就是徹底覺悟之心。我們皈依的時候,皈依三寶,皈依佛,佛就是覺悟,覺而不迷。你真正發心皈依三寶,你就覺悟了。覺從哪裡覺起?沒覺悟的時候起心動念為自己,這是凡夫沒有覺悟。真正覺悟的人起心動念為眾生,他不為自己,這是覺悟。

      【須先覺了度眾生是應盡之責】

      佛在此地教給我們,這是我們決定不能夠輕易看過的。我應滅度一切眾生,這個人覺悟了。我要幫助一切眾生,全心全力去幫助一切眾生,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這覺悟了。我要真正受持讀誦如來了義的大法,為什麼要這樣做?為了幫助一切眾生。所以先要曉得,幫助一切眾生是我們自己本分的事情,應該做的事情,這個人真的覺悟了。而不是「我憑什麼幫助他?」這個話是迷人講的,不是覺悟的人講的。諸位查遍《大藏經》,哪一個菩薩曾經說過這個話,「我為什麼要度他?」從來沒有一尊佛、沒有一尊菩薩說過這樣的話,佛菩薩幫助眾生應該的。幫助眾生就是幫助他自己,不肯幫助眾生就是不肯幫助自己,自他不二。

      【且此責終未能盡】

      《華嚴經》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最後總結的都是這個願無有窮盡。眾生業果、菩薩的願力都沒有窮盡。

      【即盡,亦等於未盡。】

      即盡是什麼?成佛。成佛總盡了吧!等覺菩薩還沒盡,成佛總是圓滿、盡了。成了佛之後一定倒駕慈航,所以說盡了也等於未盡,這是真的。

      【當生如是心】

      佛在此地教給我們、勸導我們,要生這樣的心。這個心是我們的真心,是我們的本心。我們無始劫以來把自己的真心本性迷失掉了,今天在般若會上,佛幫我們喚醒,讓我們覺悟,一定要發這個心。要不要去度?度,要去度。

      【無能度】

      不能執著一個我能度,眾生是為我所度,你一執著,你就迷了;只管去做,所謂驀直去做,全心全力的去做,做而無做,這就對了。心地乾乾淨淨,沒有想到有我,也沒有想到有人,可是這個事情從來沒有終止,非常積極在那裡做。

      【無分別、無所謂菩提、無所謂度、並無所謂發心。】

      這是真的發了心。這個時候發心跟生心就是一不是二。

      【庶與清淨覺心相應耳】

      這在做的裡面清淨心現前,清淨心起作用。所以,清淨心從哪裡修?有人學佛,說這個世間太複雜,要去到深山找個幽靜地方去修行,那行嗎?那是他不懂佛法,佛法的清淨心就在紅塵裡面鍛鍊出來的。所謂是「即相離相」,離即同時,離相跟即相不是兩樁事情,一樁事情,就在這個環境裡面清淨心現前。不會的,在這個環境裡頭被污染;會的,就在這個環境裡面得清淨心。由此可知,染淨不二。染淨從哪裡區別?給諸位說,覺跟迷。迷了就被污染,覺悟了心就清淨,可見得與這個境界有沒有關係?沒關係,關鍵就在覺迷。這是我們一入佛門,佛就把修行的總綱領、總原則教給我們。皈依佛,覺而不迷;皈依法,正而不邪;皈依僧,淨而不染。佛教導我們修覺正淨,覺正淨都不離開境緣,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並不離開。換句話說,真正修行、真正想成菩薩、成佛,要不要改變我們現前的生活環境?不需要。就在我們現前生活環境裡,就在現在工作環境裡,就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,你會的就成就了,一覺就成就了。如果說迷,佛菩薩那個環境你還是迷,古時候叢林寺院你到那裡面要是迷,那還是不覺。這是說明了修行,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緣當中,只要心裡面有覺、有正、有淨,無非道場,都是道場。如果你是迷邪染,真的,再大的寺院叢林,你到那裡面去住一輩子,也不是道場。大乘經裡面說,直心是道場。直心是什麼?直心是真心。真心就是一心,一心就沒有妄念,沒有妄念那就是道場,所在之處無不是道場。

      【本經天然分為信解修證四部分】

      江味農居士的科判,就依這四分來分的。

      【而不可局其次第】

      局是局限,為什麼?信裡面也有解修證,解裡面也有信修證,一個裡面都包含其他的三部分,而只是它主要是講哪一部分,因此不能夠局限它的次第,它是活的。

      【雖分四,而不可局為四,學者應當體會此意。】

      因此,正如世尊在經上多次的教給我們,為人演說乃至四句偈,功德都不可思議。四句偈是任何四句,無論是信分四句,或者解分四句、修分四句、證分四句,不拘!這就是說,它每一分裡面都含攝其他分,它的意思是圓滿的。所以它確實有四分,但是不能夠局限在四分裡面,它是圓融的,跟《華嚴經》的意思一樣。《華嚴經》有次第、有圓融。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,用這兩句話來看,《金剛般若》也是這個意思。再看底下經文:

      經【何以故?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則非菩薩。】

      這一段經文跟前面所說的,在文字上完全相同,一個字也沒有更動。我們看這個註子:

      【我人眾壽四相,雖同於前。】

      可是意思不一樣。

      【而意甚細】

      前面這一句話,是說在四大段的第一大段,是信的那一大段,現在這個話,是說在修行這一段裡面,所以它這個意思不一樣,淺深差別很大,所以它的意思甚細。

      【蓋已一切不著,但著於上求下化極微細之分別耳。】

      差在這個地方。這個地方,我們很明顯的體會到,前半部是為將要發心的人說的;這個地方是已經發大心,已經在修行的人,是為他們說的。所以說的話一樣,意思不一樣。確實權教菩薩們,真的有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這個念頭,念頭縱然再微細,那還是執著,這個念頭要不能夠捨掉,他就不能見性。所以《金剛經》的境界,是圓教初住以上的境界;換句話說,就是《華嚴經》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。你還有上求佛道的心,還有下化眾生這個念頭,你不能見性;縱然你成佛,你成的是十法界的佛,出不了十法界。必須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出了十法界,出了十法界叫一真法界。《華嚴經》是一真法界的菩薩境界,不是十法界。十法界是細執,六道凡夫是粗執。捨掉粗執可以脫離六道輪迴,出不了十法界;細執破掉之後,這才能出十法界,住一真法界。前後差別在這個地方,我們用這個說法,大家就更容易體會到。前半部教你出六道,後半部教你出十法界,那就證一真法界。

      【若微細分別未淨,我相病根仍在。】

      很微細就是了,但是它確實在。

      【雖曰菩薩,名不副實矣。】

      所以我們稱這些菩薩,叫他做權教菩薩,權教小乘,權教就不是真的菩薩。真的菩薩見性,破一品無明,見一分真性,那是真的菩薩。在相宗裡面所講,同生性,異生性。破一分無明、見一分真性,叫同生性。因為跟諸佛如來用的是真心,同一個心。如果細惑未破,他還是用八識,八識是妄心,他不是用真心,依舊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。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,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的人,可以證得阿羅漢,可以證得辟支佛,不能成為法身大士。因為再往上面去,這個東西沒用了,八識心決定不能用,那個是妄心。所以佛法,真正的佛法超越世間法,這個大家要曉得。

      我在過去,大概說這個話應該也有三十年了,我在台北主持中國佛教會的大專佛學講座,那個時候我擔任總主講。有一次我就想到,我們佛門裡面也有科學的方法論:因明。五明裡面的因明,與世間方法論裡面邏輯、辯證法是非常接近的。我想到這個科目,我去請教我的老師,我老師他是學這個東西,我希望他來給我們同學上這個課程。我老師是方東美先生,我向他提出來,他笑笑,他說:這個東西沒有用處!這些東西在佛門裡面是初級的教學,中級的教學、高級的佛法完全用不上。完全正確,這是個內行人講的話。為什麼?高級佛法不用心意識,你還有什麼邏輯、還有什麼辯證法?凡是這一類東西,都是要用心意識才行,高級的佛法已經不用心意識。《金剛般若》不用心意識,所以這些東西完全沒用。佛教的因明,教什麼?教小乘的、大乘初學的,還沒有入門,初學的,叫大乘始教。賢首家講小始終頓圓,大乘始教,到大乘終教就沒用處了,就用不上力,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。你不知道,「這個方法好」,堅固的執著;換句話說,你在佛法修持上永遠沒有方法提升,你只在低的階位上,不能夠再進步。一定要認識清楚。這是佛法真正超越世間法。

      這裡說,雖曰菩薩而名不副實。這個標準就是法身大士,跟法身大士一比,那他不是真正的菩薩。由此可知,我們要在這上用功夫。這四相怎麼斷、怎麼破?破四相非常重要。四相怎麼破法?其實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很透徹,教給我們起心動念想眾生,這個方法妙極了。我們把我們的念頭大而化之,不要斷我執,我執自自然然沒有了,這個方法實在妙極了。起心動念都想一切眾生,不要為自己著想,《金剛般若》上教給我們的方法。請看經文:

      經【所以者何?須菩提,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。】

      這一句的經文是個活句,有兩種讀法。「實無,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」,這是一個讀法,「實無有法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」,兩種讀法。兩種讀法它是一個意思,肯定了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我們看註解,此句有二義,可作兩種讀法:

      【一、法字斷句】

      「實無有法」,這裡是一句,從這個地方斷句。

      【意謂發正覺者】

    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

      【實無有法】

      實實在在沒有法子發這個心。

      【以無上正等正覺,即是究竟清淨。】

      你還有這個念就不清淨,我發無上正等正覺,這一念放在那裡就不清淨,就錯了。

      【清淨覺中,不染一塵,名為菩提,實無分別心。】

      你還有一個等覺、正等正覺、無上正等正覺,還有這麼多分別執著在裡面,你的心不清淨,你的心不覺。

      【故必實無有法】

      實無有法,心清淨,心裡什麼也沒有,那你是真的發了無上菩提心。你要是有念,不是無上菩提心,清淨心中一個妄念都沒有,這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,這才真正發菩提心。我已經發了菩提心,那就迷到家了,他還有我相在,還有我見在,哪裡是菩提心?連小乘須陀洹都不如,小乘證得須陀洹果也沒有給人講「我證得須陀洹果」,沒有!由此可知,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同修,你們不是才學佛,過去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善根深厚,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,都是過去生中已經在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種善根。為什麼今天還落到這種地步?毛病出在哪裡?我發了菩提心,我學了般若,生生世世幹這一套,始終沒有把我忘掉,所以搞了無量劫來落到今天這個地步,這是把我們病根找出來了。病根雖然找出來,要想把病根除掉,那還真不容易!想到這個地方,除了帶業往生,真的沒有第二條路好走。你要不求帶業往生,那你就要斷根,你就要破四相、破四見,四相破就出六道,四見破才能出十法界。無論修學哪一個宗派、哪一個法門,這是原理。我們求帶業往生,要不要在這裡下功夫?要!因為這種情執愈淡,我們往生愈有把握,往生的品位愈高,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時間提前了,所以這是很有必要。

      【第二,無字斷句。】

      實無,從這裡斷句。

      【意謂,有法發無上正等覺,實無如此事理。】

      無論從理上講、從事上講都沒有,你要以為有一個方法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佛告訴你,無論從事上講、無論從理上講,實無,實實在在沒有,這跟你講真話。懂得前面這個意思,這個意思你就明白了。心裡確確實實什麼都沒有,那個心就是菩提心;心裡面才有一物,那個心是妄心,妄想、無明、執著。由此可知,佛法修的是什麼?我們今天從最簡單的地方來體會:清淨心。清淨心裡面不能有一點點東西。幾時你清淨了,無量無邊的法門,包括一切世間法,沒有一樣不通達。這是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「般若無知」。什麼是般若?無知是般若。我們今天犯的什麼毛病?我們今天犯的是要求知。般若無知,你偏偏去求知,跟般若恰恰相反。求知,那個知是什麼?邪見、妄想。你還怕你的邪見不夠多,還要去求邪見?清涼大師在《華嚴經疏鈔》經題裡面說過,他說:有解無行,行是什麼?受持,解是什麼?讀誦,有解無行,行就是修清淨心、修覺正淨,沒有認真修覺正淨,「有解無行,增長邪見」,你學得再多,學得愈多,你的邪知邪見愈多。有行無解,行不行?也不行!「有行無解,增長無明。」所以教下的主張是解行相應。般若裡面就是解行相應,解跟行不能離開的。唯獨淨土宗可以,有行無解他也能往生,除這個法門之外,找不到第二個法門,這是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的。所以淨土之殊勝,淨土為一切諸佛如來之讚歎,就是殊勝在此地!其他法門裡面,你有行無解,你就墮在無明裡頭。

      【發而無發,乃為真發。】

      叫你發心了,真正是無發。可是發而無發的意思很微妙!不發就是真發,那好了,這些芸芸眾生都沒有發菩提心,他們是不是真的發菩提心?不是的。這個無發是什麼念頭都沒有,那就是菩提心,那是真正發了菩提心;有發菩提心的念頭,不是菩提心。有世間名聞利養這個念頭,那當然更不是菩提心。「有念則非,無念即是。」無念是無一切妄念。諸位要曉得,發一念菩提心的,還是個妄念;無妄念。發一個成佛的心也是妄念,不是正念。正念是什麼?正念就是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,那是正念。正念在哪裡?佛在楞嚴會上說,「六根門頭放光動地」,宗門裡頭常常也用,這是正念。我們眼能見,見是正念;耳能聽,聽是正念;鼻能嗅、舌能嘗都是正念,這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。眼見的時候,見一切色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;沒有起一個念頭的時候,我們不會說沒有起一個念頭也就看不見,看得很清楚!起了一念就是無明,我們看到眼前,這是花,很美,無明了。怎麼無明?你又起了分別、起了執著。當你見一切色的時候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、沒有動念頭,《金剛經》講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這是我們見性,見到色性,這是真見。交光大師在《楞嚴經》裡面主張「捨識用根」,那就是諸佛如來。諸佛如來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,我們眼見,他眼也見,我們見就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他見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。我們要問:佛,這是什麼?佛跟你講:這是花。他不就有分別了嗎?他是依照我們的分別而分別,他自己沒有分別,你說這是花,就隨緣,恆順眾生,這叫花。他自己有沒有分別?沒有。他自己如果分別,他是凡夫。這是恆順眾生,隨著你們的分別而分別,我不分別。

      這不但在佛法裡頭,我們中國老子,這是道家的;老子《道德經》你翻開來看,第一句: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」他也曉得名字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名字是人從分別執著裡面建立的,離開一切分別執著,哪來的名?沒有名。你要說這個花,這是紅色的、那是黃色的,這都是分別執著。佛為我們說這些經法,都是隨順我們的分別、隨順我們的執著來說的,離開這一切分別執著,佛是一個字也沒有說。從佛本人那一方面,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說一個字;從我們這邊來講,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三百餘會,四十九年,從我們這邊說的。從佛本人那邊說,沒有說一個字,這就所謂說而無說。我們的毛病在哪裡?我們的毛病是聽了佛說都以為真的,這就壞了。如果我們也會了,聽而無聽,無聽而聽,你馬上就成菩薩、成佛, 就快得很,就契入了。我們不會聽,佛會說,我們不會聽。我們在經典上看,釋迦牟尼佛一部經還沒有說完,有的人開悟、有的人證果。為什麼?那些人會聽。他會在哪裡?他是聽而無聽、無聽而聽,所以他開悟,他證果。我們是聽佛講經,字字都落實,這個糟糕了,錯在這個地方。

      大家要是把這個關鍵抓住之後,我們的修學,真的是一帆風順。證果不敢說,開悟真的有指望,徹悟沒有把握,小悟、大悟真的是有把握的,是有指望的。如果這個關鍵你抓不住的話,處處還落實,悟門就被堵塞。所以讀經、學教,學多了有用嗎?沒用。廣學多聞是哪些人?已經開悟以後,才廣學多聞。開悟以後,成就後得智。你沒有開悟之前,三藏十二部經典,恐怕你讀一百年,你都不能開悟。如果真正開悟之後,現在這一部《大藏經》,我相信三個月你就全部讀完了。他眼一到全明白了,什麼意思全明白了。諸位一定要知道,悟後起修。我們現在很多觀念錯誤,以為一定先要廣學多聞,錯了。實際是四弘誓願沒搞清楚,四弘誓願第一個叫你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。修清淨心,叫你心裡頭斷煩惱,煩惱斷,清淨心現前,才廣學多聞。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無量無邊的法門,短短幾個月的時間,決定一切通達。佛教裡修學的方法跟世間不一樣,現在我們是學佛的人學世間這個方法,走錯路了,永遠不會開悟,永遠不得利益。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