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地藏經玄義

    第5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12月啟講。

    我們看的註解,是康熙年間青蓮法師,法名靈椉。綸貫內容,包含天臺家五重玄義,內容更豐富。發大心,修大行,感大果,裂大網,歸大處。這是地藏本願之法,修學最好的綱領。菩提心不發,決定不能成就。心量小,修六度萬行是小行,心量大,修三皈五戒是大行。由此可知,大小不在行,不在果,也不在處,純粹在大心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地藏經玄義  (第五集)  1998/12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4-014-0005

      請掀開經本,《地藏經科註》綸貫的第一面,我們從倒數第二行中間看起︰

      「是以地藏慈王,偏向幽冥界內,以同體慈悲,劫劫救援而未艾。釋迦文佛,特昇忉利天中,報聖母恩德,諄諄付囑以頻申。令向佛法中,獻少水少華,並脫幽途之苦。」昨天講到此地,因為時間到了,這一段也沒能講完。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句︰

      【俾從大士前,能一瞻一禮,咸蒙勝地之歡。功莫京焉,義叵量矣。】

      到這裡才是一段。是說明本經的緣起,青蓮法師給我們提出一個修學的總綱領,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果然能夠如理如法的修學,一定能夠脫離惡道的苦惱。如果將自己功夫更能向上提升,這就是末後這一段。我們在菩薩的面前『一瞻一禮』,瞻禮的含義很深,不是說你每天看菩薩的形像,頂禮幾拜,你就能得福,這個未必。要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?連世間聖人都教導我們,「表裡一如」,你就得利益了。瞻禮是外表,外表很有禮貌、很恭敬,內心要不相應,依舊是得不到利益。正如古人批評念佛人,念佛人一天念十萬聲佛號,心裡還是胡思亂想,跟他講也是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!同樣一個道理,表面上對佛菩薩再恭敬,心裡面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沒斷,那也是枉然,也是無濟於事。所以在瞻仰這當中的深義,就能夠想到菩薩在經典當中對我們的教訓,見到菩薩形像,聽到菩薩名號,就提起這一樁大事,立刻就想到菩薩的教訓,這個瞻有功德了。「禮」是什麼?禮是奉行。想起來了、提醒了就立刻照做,這是禮。由此可知,瞻是提醒我們解門,禮是提醒我們行門,解行相應,落實在生活當中才能收到效果。

      今天早晨達拉斯同修提出一個問題,說在佛七法會當中頗能攝心,回家之後,這個心又散亂了,妄想雜念又起來,這是怎麼回事情?這種現象非常普遍,古今皆有。所以學佛的人,學一生都不能成就,還得要等來生,包括我們自己在內,哪一個人不是這樣?佛經說得沒錯,每個同修無量劫來,生生世世都在用功努力,都在修行,無量劫搞到今天,今天我們想想,我們成就在哪裡?不能成就的原因在什麼地方?沒有放下,不肯放下。為什麼不肯放下?事實真相還不夠透徹、不夠明白,依舊迷惑在虛幻境界之中,是這個因素造成的。如果你真的把這些依正莊嚴的幻相看清楚了,這些現象佛講得很好,是「夢幻泡影」,我們也聽得耳熟,可是總沒有把它看成是夢幻泡影,總以為它是真實的。所以在生活當中做不到自在隨緣,還是攀緣,還是依照自己妄想煩惱生活,沒有把這個捨棄。佛教我們放下是放下這個,但我們沒放下,我們把妄想煩惱放下之後,我們的生活就依智慧了。

      這個道理說起來,我們也不能說不懂,我們也懂,甚至於我們自己也會說,為什麼做不到?兩個因素:第一個,自己業障習氣太重,不知不覺起現行;第二個,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沒有透徹的認識,有一點認識但不夠透徹,所以依舊起不了作用,原因在這個地方。經文「一瞻一禮」的甚深義趣不知道,以為自己依教奉行了。我見到佛菩薩形像,我都恭敬瞻仰,我都恭敬禮拜,好像我都做到了,可是經上講這麼多的利益功德,我沒有得到,於是還懷疑,對聖教起了懷疑,佛經上講得不太可靠,不是真的,大概都是勸人為善。生起這個念頭的人多,自古以來太多太多了!這是什麼一回事情?以自己的觀點,以自己的想法看法,推測佛菩薩的教誨,這個人對於聖教沒有信心,還是相信自己的妄想、妄念。《華嚴經》上教導我們,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信心不能建立,這怎麼能成就?信心這樁事情實在是真難!

      我出家兩年才受戒,受了大戒當然第一樁事情回到台中看老師,感謝老師的栽培。見到李老師,李老師看到我來,第一句話就跟我說:「你要信佛。」我都聽呆了!我學佛七年出家,一剃頭就教佛學院,沙彌戒也沒有受過,剃了頭,白聖法師就找我到三藏學院教書。我是一出家就開始講經,兩年以後受戒,我教了兩年,講了兩年,李老師一開頭就說「你要信佛」,我感到很茫然,我怎麼還不信佛嗎?他就給我解釋,告訴我信佛難,有多少老和尚活到七老八十,死了還沒有信佛。「信」的標準是什麼?解其理行其事,這才叫信佛。你對於佛講的道理沒有透徹了解,沒有做到,你沒有信佛。我們這一聽,才懂得老師講「信佛」兩個字的標準,想想真的不容易!以後我講經,講到這個「信」字,我就有好多種講法。「迷信」,他也信佛了,對於佛的理論一竅不通,他信了,這叫迷信,迷其理好像他也信,這是一種。第二種「強信」,勉強信。第三種佛家講的「正信」,正信對於理論多少明白一點,為什麼信佛,他有個理論依據,理解得愈深,他的信心也就愈深,這屬於正信。真正能夠透徹了解而行其事,真幹的,那叫「真信」。李老師講信佛的標準是真信,連我們一般講正信都不包括在其中,真信,真信是真幹。所以這麼一說,我們就理解了,信佛真不容易!

      信心具足在這一生當中必定有成就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必然是如其修因,證得果報。凡是依照經論方法修行而不能夠證得,你要是細細去研究它的因素,第一個因素還是信心不具足,可見得信心真的不容易。難怪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面為我們要細說,否則的話,我們把這個字看得太容易,看得太簡單,粗心大意忽略了。沒有真信就不可能有切願,願怎麼會發得出來?沒有切願,你在生活上點點滴滴,跟佛的教誨就不可能相應。念佛,大家只知道念這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不知道念佛的深義、廣義。深義,穿衣吃飯都是念阿彌陀佛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沒有一樣不是念阿彌陀佛,這樁事情我們在講席當中也講得很多。「念」是今心,不是口念,就是你現在的心,你現在的心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,這叫念佛;豈不包括我們生活當中點點滴滴?你心裡頭真有佛,你跟佛心、佛願、佛行完全相應,這才叫念佛,這才叫禮佛、才叫瞻佛。

      我們一般學佛的同修,了解這一層意思的確不多。雖然說學佛了,出家多年了,弘法利生了,心裡面還是有是非人我,還有名聞利養,還有貪瞋痴慢,那怎麼行?那種瞻禮只是形式,像演戲一樣,假的不是真的。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也是來表演,他表演得逼真,他不是在假演,他是在真演戲,演得非常逼真才能感動人,演什麼像什麼,這才能教化眾生,不是像我們世間舞台表演,那是演假的不是演真的。我們從舞台上看演員,最好的演員,為一般觀眾所欣賞的、所讚歎的,那是什麼條件?演得很逼真。如果演得不真,一看就是假的,這個戲就沒得看了,沒有味道,他盡可能演到逼真,觀眾才有看頭。跟諸位說,諸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演得最逼真,所以才能感動一切眾生,眾生要這樣學習,才能得殊勝的果報。所以此地「一瞻一禮」,前面講的「少水少華」,意思都很深很深。

      下面講果報,『咸蒙勝地之歡』,這句話說得非常靈活,說得活潑。「勝」是殊勝,也就是我們講的善報。善報等級不一樣,完全看你的心量、願望。人眼光淺的、願望不大的,我來生還得人身,享人天的富貴就好了,你能不能得到?能得到,依照菩薩教訓去修學你可以得到,你還不想出離人間。有人眼光稍微大一點,人間富貴想一想沒有什麼,壽命又不長,天上好,他想生天去享天福,這種人就比前面一種人聰明。人間的富貴不過幾十年而已,很短暫,這幾十年享福還得要除掉你的經營、修福,至少總得三十年,你前面三十年要奮鬥經營,你的福報才會現前。從三十歲享福,即使你的壽命到七十、八十歲,你也不過享四、五十年,有人短命五、六十歲就走了,他享多久?享十幾年而已。所以仔細去觀察,不值得,沒有意思,太短了,還是天上好;天人的壽命長、福報大,享福的時間長久。可是常聽佛講經說法,知道天不是究竟,還要輪迴,雖然時間長一點,但總會到頭,到頭了怎麼辦?依舊要墮落,依舊要輪迴,所以六道不究竟,六道不是好地方。聽說佛有他方佛國土,聽說有一真法界,那個地方真的是不生不滅。聽了生歡喜心,發起大願心,要追求永恆不生不滅,要追求永恆的自在快樂,這才叫發大心。你發這個大心,佛就教你修大法、證大果。

      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從來沒有勉強一個人,佛菩薩示現在世間,總是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這叫什麼?隨緣。佛不攀緣,佛多自在!我們今天的慈悲心超過佛菩薩,我們一定要拉住眾生趕快往生,不去不行,我們要拉人,人家不肯去我們生煩惱;佛不拉人,人不去,佛不生煩惱。仔細想想,我們是什麼慈悲心?我們是熱情過度,熱情是煩惱不是智慧,而佛是智慧,平常心是智慧。佛以我們人的眼光來看,他很有耐心,這一生不能得度等來生,來生不能得度等後生,慢慢的來,一絲毫都不勉強。我們想想佛做得對不對?對。為什麼?勉強不得,如果勉強能成就,佛也會勉強,這是勉強不得!這才體會到隨緣的道理,隨緣的殊勝。我們幹的是攀緣,我們所生的是煩惱不是智慧,人家是生智慧不生煩惱。所以你要細心的去觀察體會,才知道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方法,就是經上講的「善巧方便」,極其高明,出乎我們意想之外,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諸佛菩薩對眾生無不是苦口婆心的勸導,眾生聽不聽不過問,眾生學不學不過問,所以他的心永遠保持清淨。苦口婆心演說那是大慈悲的流露,大智慧的流露,這是我們要學的。所以此地講的「勝地之歡」,層次、境界是無量無邊。佛家所講的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只要依教修行一定能滿你的願望,你的願望小就滿你的小願望,你的願望大滿你的大願望,你要不能認真踏實的去修學,大小願望都得不到。

      我記得早年說這個話應該在三十年前,我在台北市「法華寺」講《地藏經》。好像廣欽法師還來聽了一堂,其中有一位年輕的法師跟我年齡差不多,名字我現在想不起來。他自己住一個小茅篷,每一天出去應付經懺,這個法師現在不在了,聽我講《地藏經》講到有求必應,我下座時他就來跟我說:「這個話靠不住!」我說:「怎麼靠不住?」他說:「我天天拜地藏菩薩,拜了三年,求一個電冰箱都求不到。」我聽了也笑起來。我說:「你的寶剎住多少眾?」一個人。難怪菩薩沒有送給你,沒有這個必要,如果你的道場人眾多,菩薩一定會滿你的願。你就一個人,常常出去趕經懺很少在家吃飯,何必要電冰箱?佛菩薩送你東西,要看你是不是必要,不是真正必要不會送給你,絕不會增長你的貪瞋痴。如果增長你的貪瞋痴,那不是佛菩薩,是魔來了,你跟魔感應道交。魔也會有求必應,但是魔那種應是增長你的煩惱,增長你貪瞋痴慢。佛菩薩幫助你,決定不會叫你增長煩惱,而是幫助你增長智慧,這是佛跟魔不同。魔也有神通,魔也有道力,魔也有很大的福報,他也能加持人,也能保佑人,可是最後的結果不一樣;佛加持你是勝地之歡,魔加持你到最後都是促使你墮落,所以結果不一樣。

      下面這兩句是讚歎。『功莫京焉』,「京」是大,功德太大了。『義叵量矣』,義無量無邊,意義深廣無量。這一段是說世尊啟動地藏法會的因緣,就說到此地。下面說法師註經的因緣:

      【椉雖生末運】

      『椉』這個字就是現在大小乘的「乘」,這是古寫,這是一個字,一個意思。法師的法名靈椉。『雖生末運』,他是清朝康熙年間人,這已經是佛的末法時期。「運」是法運,法運裡面的末法時期。

      【幸遇真乘】

      這是慶幸自己有這個福德因緣,遇到真正的佛法,希有難逢!『真乘』是特別指這一部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這是大乘法裡面的根本法,大乘法門裡面的真實基礎。他遇到了,我們有沒有遇到?還不一定,遇到了對它不認識,等於沒有遇到。遇到的說法也有它的深義,遇到了不信,信了不解,解了不行,行了沒有結果,這都等於沒有遇到。所以真正講遇到,是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四字都要圓滿,你才是真的遇到,真正得受用。大乘法在中國確實是無比的殊勝,中國的祖師大德其中有很多都是諸佛如來應化而來的,為中國人建立佛法,建立道場,樹法幢,度化這個地區根熟的眾生。這是這個地區人的福報,這個地區人的善根福德,因緣成熟才會有這個現象。他們以四大菩薩,就像房子的四根支柱,顯示大乘佛法的教學,這四根支柱就是中國的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薩,教導我們大乘佛法怎樣修學。

      第一個是地藏菩薩。「地」,後面解釋經題會跟諸位詳細說明,「地」是表大地,「藏」是講寶藏;一切眾生不能離開地面生活,都要依靠仰賴大地,佛將這個意思比喻作心地。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同一個心地,「心地」也稱為自性、真如本性,這在前面都跟諸位說過了。大乘佛法的建立,是建立在心地的基礎上,我們心地有無量的智慧、德能與才藝,一切皆是無量,是自己自性裡頭本具的,不是從外面來的。就如同大地裡面含藏著金銀七寶,這寶藏埋在地底下,雖有我們不得其用,沒有開採出來。諸佛如來他們是已經開採出來,得到受用了,我們凡夫雖有,沒有開採出來。論家私我們是平等的,論受用決定不平等,就好比這種情況一樣。

      佛教導我們如何開發自性的寶藏?《地藏經》上教導我們,《地藏經》是教孝敬,我們要懂得孝敬是性德,自性本具的善德,開發自性寶藏一定要用性德,它才能相應,其他的方法沒有辦法開啟自性的寶藏,所以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是我們佛門的孝經,它的內容教導我們孝親尊師。而且諸佛菩薩表演給我們看,成就無上菩提,證得圓滿的佛果,是怎麼回事情?孝敬做到圓滿就成佛。孝敬很認真、很努力在做,沒有圓滿,這種人叫菩薩。所以我們曉得,菩薩是一個孝順的子孫,是個尊師重道的好學生,這是菩薩。從這地方,我們也懂得菩薩的意思,你就明白了。所以大乘佛法的修學,要以《地藏經》為基礎。

      從這個根基再往上增長,發揚光大,這是觀音法門。「觀音」代表大慈大悲,大慈大悲就是今天世間人講的大愛、博愛。「博愛」這兩個字出自於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是兩千年前翻譯的。把孝敬擴大就是慈悲,我們知道孝順自己的父母,尊敬自己的老師,把孝敬擴大能夠孝順一切眾生,尊敬一切眾生,這是觀音菩薩的法門。我們念觀音菩薩,我們瞻禮觀音菩薩,有沒有實踐觀音菩薩的法門?沒有,所以觀音菩薩怎麼拜也不靈。有人去拜觀音菩薩得到感應,你能說那個靈嗎?如果真的靈,應當每一個拜的人都靈才對!求觀音菩薩保佑你升官發財,你買獎券中獎,每一個人拜觀音菩薩,個個人都中獎了,這是觀音菩薩靈,還有幾個沒中獎,觀音菩薩就不靈。我們世間人觀念上都想錯了,這叫迷信。誤解了佛法的義理,曲解了佛法的義理,佛菩薩不是鬼神,不可能保佑人的。佛菩薩是教導人,你要自己去做,你能夠敬愛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會敬愛你,因為「敬人者,人恆敬之」。你以誠意尊敬別人,人家當然尊敬你,你肯幫助別人,人家也肯幫助你,這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難真正的意思。

      我們有災難,希望別人來救我們,菩薩來救我們;他們有災難,我在那裡看到如如不動,看到如沒看見一樣,你怎麼能得好果報?你是這種行為、這種心態,到自己有難了臨時抱佛腳,求觀音菩薩保佑你,且在觀音菩薩面前許願,你保佑我,將來我怎麼報答你,跟菩薩談條件,賄賂菩薩,你把菩薩當作貪官污吏看待,自己不知道這種心態已經造了很重的罪業。觀音菩薩表自性的慈悲,是要你把這個慈悲,愛護一切苦難眾生,原本的意思是這個,你完全把它顛倒搞錯了。所以我們孝順父母、尊敬師長、尊敬長輩,你就得地藏菩薩的保佑。你能夠關懷社會、愛護大眾,盡心盡力幫助別人,特別是有苦難的人,你就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。你不供養觀世音菩薩,不拜觀音菩薩,觀音菩薩也要加持你。為什麼?你的心願、行為跟菩薩一樣。諸位要記住,佛家不重形式而重實質,形式只是為了宣傳,實質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,這個不能不懂。

      「文殊菩薩」代表智慧,現在人講理性,絕非感情用事。所以說是你的孝敬、你的慈悲,你對於社會大眾的關懷、愛護、協助是理性的,不是感情的。感情裡面有好惡,我喜歡你就幫助你,我不喜歡你就不幫助你,這是感情的。理智是沒有好惡,你有困難,你是我的敵人、仇人,你有困難與苦處,我也幫助你,平等的幫助你。所以理性的裡面,沒有是非人我、沒有恩怨、沒有彼此,文殊菩薩表這個,這是真智慧,這是清淨平等心的現前。

      「普賢菩薩」表落實,就是前面地藏的孝敬、觀音的慈悲、文殊的理性,完全落實在我們生活之中,落實在我們工作裡面,落實在我們日常應酬之中,處事待人接物統統都做到了,普賢是個實行家。

      這四大菩薩表大乘佛法的教學,表大乘佛法的修養,我們要懂得。佛法是教學,佛法是教育,不是宗教,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。

      法師在此地敘說,他生在末法,我們也生在末法,雖然都生在末法,我們的時代相去將近三百年。三百年前的社會,跟今天的社會不一樣,那個時候是太平盛世,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值得讚歎。清朝最盛的時期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這三個朝代總共一百多年,真的是天下太平,社會安定,人民安樂,賢人很多。換句話說,他們受教育的機會比我們殊勝,高僧大德時時處處都能遇到。我們今天生在亂世,不但是亂世,可以說是大亂之世,倫理道德沒有人講,偶爾我們講講,還受到許多人批評指責,說我們落伍趕不上時代。我們想想這個話也沒錯,我們是落伍,時代往哪裡走?往毀滅的邊緣走,往瘋狂境界裡面走。再想想我們這個落伍未嘗不是好事,如果像經上講的往「勝地」走,我們落伍,那我們就錯了!所以在現在我們幸虧落伍,要不落伍就跟他們歌舞廳裡瘋狂跳舞,日夜不休息,就幹這些事情,狂歡之後果報在惡道,所以幸虧落伍,我們也肯定自己是落伍。可是在另一方面我們是在精進,在智慧與德行上我們沒有落伍,而在自私自利、爭權奪利、貪瞋痴慢,我們真的是落伍,所以落伍有什麼不好?我們所精進的那一面,他們也落伍了,他們精進的那一面,我們落伍了,兩個比較比較,我們的心也能得到一點安慰。

      在末法時期我們「幸遇真乘」,我們的幸比他還要難得,在這個時代,我們也遇到這部經典。難得的遇到他的註解,說實在話,他要不這樣詳細為我們註解出來,我們《地藏經》念不懂,哪裡懂得經文裡頭含的有這麼多的意思?所以,青蓮法師又何嘗不是佛菩薩化身應現的?《地藏經》流傳這麼久,從來沒有人做過註解,也許有人作註解,註解失傳了,沒有傳下來。現在在《大藏經》裡面,古人的註解就這一種,沒看到第二種。我們從這裡來看,從註解的內容來看,他要不是諸佛如來再來,也是觀音、地藏菩薩之流,哪裡是普通人?普通人怎麼能說得出來?這一段序文言簡意賅,文字不多,說得多麼透徹,層次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是凡夫能做得到的。我們今天遇到的真乘,是這部《科註》。後面是他說的幾句客氣話:

      【聿崇隨喜之心,用作津梁之地。聊申管見,略釋題名。】

      這是他說的客氣話。『聿崇隨喜之心』,隨順諸佛菩薩應化隨緣度眾這個心,隨順佛菩薩教化眾生的心願。『用作津梁之地』,這是講他寫這部註解,幫助我們開闢一條路徑,架一座橋梁,讓我們這些博地凡夫,由他這個橋梁、路徑趣向大乘。『聊申管見』,「管見」是古時候的成語,「以蠡測海,以管窺天」;管子很細,從管子裡面看東西,那個範圍看得很小。這是謙虛,自己對於佛法大海只略知道一點,這客氣話、謙虛話。為我們註解這部大經,這個註解就是他體會到精義之處,為我們說出來,給我們做嚮導,現在的話說,就是幫助我們做導遊,遊歷地藏法門的境界,我們在經裡頭看不出來,他為我們講解。下面是『略釋題名』,他是天台家的子孫,所以用天台的規矩來解釋五重玄義。

      【冀三寶之冥加,綜諸文而融貫。普願見聞,同趣樂土云爾。】

      前面的文章稱為「綸貫」,綸貫的內容是把全經的精義做整體的介紹,它裡面包括五重玄義,比五重玄義還豐富。所以綸貫很不容易做,如果對這一部經沒有徹底貫通是做不出來的。我們照五重玄義那個架構,我們可以來填補,綸貫沒有辦法,這就是『綜諸文而融貫』。

      『普願見聞,同趣樂土云爾。』「普願見聞」,這是當時後代,包括我們現在在內,我們見到《科註》,我們也聽到《科註》。後面這一句是青蓮法師的願望,我們「同趣樂土」。「樂土」兩個字的意思很深,意思也很靈活,跟前面講的「咸蒙勝地之歡」同一個意思,前後照應。我們樂要往上提升,不能夠下墜,你樂生天,你決定得生天上。本經世尊、菩薩勸眾生生天的很多,因為這部經是對初學的人講。到什麼時候才叫你超越六道、超越三界、超越十法界?到文殊、普賢才把你往最上面提升,宗門所謂「向上一著」。這個地方先拉你一把,絕不墮三惡道,這是佛度化眾生第一步,是先把你穩住不墮三惡道,然後再慢慢的把你向上提升,這幾個字表這個意思。他敘說註經的因緣就到此地。

      下面就是天台家的五重玄義,這裡總共只一行,一行半都不到。我們把下面的文念一念,五重玄義我們就不必照這個文來講,照這個文來講就變成講註解。前面這一段是一定要講,這是很難得、很希有,是我們學佛,特別是講經說法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    「五重玄義」是隋朝智者天台大師解釋一切經論的一個規矩,他有特別的方式。在沒有講經之前,先把全經的大意用五個科目來介紹,這稱為五重玄義,玄妙的義理。第一個此地在第四行,諸位看到第二個字:

      【一釋名。二辨體。三明宗。四論用。五判教相。】

      智者就用這五種方式,介紹全經的義趣。沒有講經之前,先介紹全經大意有兩個意思:第一個意思對初學人來說,經文很長,講解需要時日,要很長的時間,他不了解經典的義趣,很難產生興趣。尤其是大經很長要講很久,他沒有耐心,不願意來聽。先把全經大意介紹,他一聽經上有這麼多好處,這樣殊勝,引起他發心,把這部經聽圓滿,學習圓滿,有這個意思在,這是先講大意。第二個意思是對老修的人,老修的人不要聽經,他聽過多少遍了,聽這個幹什麼,專心修他自己的法門,他喜歡聽玄義。「玄義」是講經人的心得報告,可以從這一次講演當中,知道他對於佛法深入的程度,很值得老修行人做參考;他修持的功夫,他的見解與智慧,都在這一段裡面表達了。所以老修喜歡聽玄義,不喜歡聽講經,講經照著經文,你會講,他也會講,他是要聽你的心得。

      古代講經的法師,在講經文之前都有這種說法,可是方式各個人不相同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大概有十幾種方式,各人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。天台用這五個綱目來解釋,賢首就多了,賢首用十個綱目,華嚴這家用「十門開啟」,有用簡單的,也有用複雜的,古代的法師都不相同。但是到了唐朝中葉以後,其他法師那種方法都被淘汰,沒有人採取了,唯獨賢首跟天台留下來。這是經過歷史的淘汰,證實這兩家的方式好,所以被後人採取,無論是註經、講經都循著這個規矩。尤其是天台家,在晚近比賢首更受歡迎,為什麼?賢首太麻煩,天台這五條簡單。

      到現代這個時代,再給諸位同修說,五重玄義也不吃香,為什麼?現代人看到五條已經是太多、太麻煩了。所以李炳南老居士,當年開班教學,教導我們講經,告訴我們五重玄義、十門開啟,我們自己不能不懂,你不懂你不能算是講經的人,你要懂得,但是用得上用不上?用不上,現代你講這五條會把人都講跑掉了,沒人聽你的。怎麼辦?現在講經最好是講一個講經的因緣,說明我們為什麼講這部經,然後就直接講經題,經題講完了,就「如是我聞」,直截了當,這是現代人最歡喜。進入到工業時代,大家工作繁忙,分秒必爭,哪有時間來聽你講閒話?所以我們要懂得現代人的根機。佛法著重在「契機契理」,你雖然是如法來演繹,但是你不懂得現代人的根性,結果還是失敗,所以一定要懂得現代人他的需要。因此古大德的註解,只提供我們做參考,我們決定不能照搬出來,你要把古人註解全盤搬出來,你決定行不通,你講經決定失敗,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的原則。

      我們這次演講,也用五玄做綱領,我們的解釋力求簡單明瞭,節省時間,讓大家從這些地方,也能夠看出這一部經的精義。青蓮法師在註解裡面有一些特別獨到的見解與殊勝的發揮,我們也可以念念聽聽。有不少地方,在今天還是值得我們學習,這些地方我們就可以細講。我們現前不需要的,不容易理解的,不適合現在社會環境、生活環境和意識形態,我們就把它省略。正好註解存在,諸位如果你需要想深入,可以依照原著來修學。在玄義裡面,法師確實有很高明的見解,我們在古大德玄義裡頭很少看出來。他是以「不可思議」這一個理念做為依據,世尊演說這個法門的依據,這不可思議,難!

      我們想想,世尊所說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又稱作《大不思議經》,《維摩經》一向稱為《小不思議經》。青蓮法師將《地藏經》也以不思議為水平,這豈不是把這部經與《華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維摩經》,拉成一條線上嗎?他這個看法、說法有沒有道理?有道理,不是隨便說的。從哪裡看出來?我們從「集會品」裡面看到,「忉利天宮集會品」,參與法會的這些人,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與諸大菩薩,跟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真的是無二無別。《華嚴經》稱為「一乘了義」,這部經又何嘗不是一乘了義?所以他的觀點是有根據的,不是隨便說的。因此他的名題是以「不思議人法為名」,五重玄義裡面說的。在辨體以「不思議性識為體」,論用的方面以「不思議行願為宗」。這個講法,確實我們很少看到、聽到,細細思惟觀察,有道理!也讓我們體會到法師不是普通人,一般普通人看不到這麼深,看不到這麼廣,說他是佛菩薩再來絕不為過。天台大師這五個項目之由來,它有層次,此地也給我們說出來了。我們把這段文念一念,第二面第四行從當中念起︰

      【所以五重預釋者。以是經中幽玄之義,令人一覽,即能詮名。識所詮體。欲顯此體,須明宗要。宗成體顯,妙用得力。然後判屬時味部教,則義旨泠然,昭乎心目。譬之擬觀山海,先閱圖經,未出門庭,而情景宛在矣。】

      『預釋』,預先解釋,沒有講經文之前先說大意。『以是經中幽玄之義,令人一覽,即能詮名。』一看就曉得它的名字。『識所詮體。』認識這一本經的性質,「體」是性質。

      『欲顯此體,須明宗要。』「宗要」是修行的方法。『宗成體顯,妙用得力。』這是講論用,你學這部經有什麼用處。『然後判屬時味部教,則義旨泠然,昭乎心目。譬之擬觀山海,先閱圖經,未出門庭,而情景宛在矣。』他這幾句話是說明,為什麼智者大師用這五個方式來說經中的大意。題是一部經的總綱,就好像一篇文章的題目,你看到題目,這一篇文章的大意,你就有個概略了,就知道它講些什麼。所以講一篇文章要先講題目,講一部經也要先講經題,這是把全經的總綱領首先交代出來。其次經裡面所講的理論,這一部經佛是根據什麼說出來的,也可以說辨體,體就是經典理論的依據。如果它的理論依據不可靠,我們就很難取信;它的理論依據紮實,可信度就增高。所以辨體用現代的講法,就是佛說這一部經理論的依據是什麼?我們明白了,這才能建立信心。我們相信了,理也懂得,但是我們要怎樣做?現在講如何落實,把它變成我們的生活,我們才有用處,若不能變成生活,豈不叫玄談?玄談是空談,不切實際,於我們現實生活沒有好處。

      現在人最講現實,過去人農業時代生活悠閒,他可以有些賞心悅事,可以優遊自在,現在人沒有,哪有空閒與時間?所以比古代的人更現實,這些玄談的東西很少人欣賞。因此一定要把它落實,落實就是「明宗」。明宗是講修學的方法,修學的方法就是把這些理論落實在生活當中。落實之後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做,有些什麼好處、有些什麼利益,這是第四段「論用」。用就是受用,依照這個方法修學得哪些受用,我們聽到有這麼好的受用,你才肯真正學習。末後這一條「判教相」,實在講現在用不上。判教相在什麼時候用?佛學院用得上,就是這一部經典、這個科目,佛學院有一年級、二年級、三年級,應該排在哪一年級、哪個班級來上,好比現在學校裡排課程一樣,這叫判教相。這對於一般人就不必要講了,他們不懂,可是我們要清楚,大乘佛法裡面,這是基礎的佛法,換句話說是「共同科目」。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、哪個宗派,顯教密教、宗門教下,你要不知道孝親尊師,你的修學就沒有根基,你就不可能成就。所以這部經是大乘基礎課程,是共同科目,必修的科目。這個意思就是教相,這是通途的教相。

      現在我們按照這個順序先看經題,它是以不思議人法來立題。佛經的立題有規矩,不是隨便取的,它有個原則,這個原則總不外乎「人、法、比喻」這三個綱領。有些經用「人」做題目,譬如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這個題目當中的人,「佛說」的佛是釋迦牟尼佛,「阿彌陀佛」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,兩個都是人,所以這個經題是以人來立題。也有經題用「法」,譬如《法華經》、《妙法蓮華經》,《妙法蓮華經》還不行,妙法還有蓮花它是兩個;單單講法,《大般若經》這是「法」,純粹單法,《大涅槃經》也是法,這裡面沒有人,沒有比喻。這是立題三個綱領的原則,三個綱領有三種。還有一個經題有兩種,像「人、法」;《妙法蓮華經》是「法、喻」,「妙法」是法,「蓮花」是比喻,所以它裡面有兩種。這樣配起來三單三複,還有一個具足「人、法、喻」統統都有,像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「大方廣」是法,「佛」是人,「華嚴」是比喻,這個題三個都有。這是屬於佛學常識,在現代我們一般學佛的同修,知不知道沒有多大的關係,可是學講經的法師一定要知道,研究教理的同修們也應當知道。平常我們自己老實修行,希望這一生成就的,這些常識知不知道沒有太大的關係。

      在這部經的題目當中是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這個題目一共七個字,七個字裡面有通題、有別題。所謂「通題」是通一切經,就是「經」這個字是通題,大家曉得《金剛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都稱之為經,「經」這個字是通題;其餘六個字是「別題」,跟其他經典不一樣。所以題目裡面自己就分通、別,這一定要解釋清楚。別題裡面六個字「地藏菩薩本願」,地藏菩薩是人,本願是法,所以它是以人法為名。地藏菩薩不可思議,菩薩的本願也不可思議,所以青蓮法師加上「以不思議人法為名」。世尊在本經為我們說出這部經的名稱,佛說了三種:第一是「地藏本願」,第二是「地藏本行」,第三是「地藏本誓力」,地藏菩薩的誓願與誓願的力量。佛說了三種,譯經的法師在這裡面取一種,取「地藏本願」,但這個題目實際包括「行」與「誓」,所以統統都包括了。

      人名裡面也有通別,地藏是別名,菩薩是通名。實在講,地藏還是通名,但是跟菩薩合起來講,菩薩通的範圍比它更大。怎麼說地藏是通名?你學這部經,依照這部經理論方法修行,你就叫地藏菩薩;他也照這個方法理論修行,他也是地藏菩薩;地藏菩薩多了,不只一個人,所以它也是通名。延續法師照這個學,延續就是地藏菩薩,延續是別名;寬容法師照這個學,寬容就是地藏菩薩。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,不能把菩薩看作一個人,凡是修學這個法門的就稱為地藏菩薩,凡是修學觀音菩薩法門的統稱觀音菩薩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我們現在世間人很堅固的執著,地藏菩薩決定不是觀音菩薩,錯了!

      地藏菩薩要以孝親尊師教導一切眾生,觀音菩薩馬上一變就是地藏菩薩,地藏菩薩一搖身就是觀音菩薩。佛菩薩沒有身相,佛菩薩沒有名號,名號、身相,是《楞嚴經》說的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然後你才曉得,諸佛菩薩是一體,一體就是一真、一法界、一法身,隨著眾生的感應生變化,這樣你對於諸佛菩薩就生平等心,不再分別執著了。曉得《華嚴經》所講的「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」,一跟一切我們都有分,我們沒有在外,統統有分,這樣你才真放下。你不了解這些,你的妄想分別怎麼能放下?了解事實真相,妄想分別放下了,再不打妄想,再不分別了。了解事實真相,心是定的,定則生慧,定不生煩惱,這是你必須先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
      地藏的名號,「地」是大地,大地不但是蘊藏著金銀七寶叫寶藏,所有一切都是寶藏。地面上生長的五穀雜糧是寶藏,我們靠它活著,我們決定不能夠離開地面生存,生活必需仰賴大地,佛用這個來比喻我們的心地。《華嚴經》說得好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識還是心,世出世法、虛空法界依正莊嚴,皆是自性所現,妄識所變,這在綸貫前面講清楚、講明白了。所以心地含藏著無盡的寶藏,我們通常用無盡的智慧、無盡的德能,一切都是無量,一切都是不可思議,這是地藏名號的由來。如何開發這個寶藏?就要修地藏法門。地藏法門的內容是什麼?在這部經典裡面,自始至終明顯的告訴我們是「孝親」。所以我們才明瞭,佛法的教學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佛法的圓滿也是在孝道上,徹始徹終就是講一個孝字。圓滿把孝道完成了,這個人稱為成佛,行孝、盡孝沒有達到圓滿,這稱菩薩。

      我大概在十年之前,因為在晚期這十幾年當中,我統統講淨土,淨土經之外我都不講。有一次我在美國東海岸紐約、DC,一直到南面的佛羅里達這一帶,我講《地藏經》大意。有同修問我:「法師,你不是專弘淨土,你怎麼又講起《地藏經》?」我說:「是,我是專弘淨土。」「你為什麼講《地藏經》?」我沒有講《地藏經》,我還是講淨土,他不懂。我說:「淨土法門裡面修學的根基是「淨業三福」,你知不知道?」聽說!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講的淨業三福,淨業三福第一條講的是什麼?「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、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。」我說:「這對不對、這是不是淨土經典裡面的基礎?」對!《地藏經》就是解釋這四句話,這一部經就是第一福的註解,我還是講淨土,沒有講別的經,他才同意了。我講的是實在話,所以淨業三福是第一福,我們要細細講也要講半年。你才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,我們修行的腳跟才站穩,功夫才能得力。現在修學功夫不得力,就是基礎不穩固,這是真正的原因。

      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名號還沒有講完,下一次我們繼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