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12月啟講。
我們看的註解,是康熙年間青蓮法師,法名靈椉。綸貫內容,包含天臺家五重玄義,內容更豐富。發大心,修大行,感大果,裂大網,歸大處。這是地藏本願之法,修學最好的綱領。菩提心不發,決定不能成就。心量小,修六度萬行是小行,心量大,修三皈五戒是大行。由此可知,大小不在行,不在果,也不在處,純粹在大心。
地藏經玄義 (第二十二集) 1998/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:14-014-0022
我們接著看十乘觀法第八:
『八、知位次:修行之人,免增上慢故。』
「增上慢」的毛病,是自古以來常有的。什麼叫增上慢?自己沒有證到這個地位而以為證得,不曉得自己的位次。早年,我遇到一位學佛很虔誠的居士,他告訴我,他證得阿羅漢果,我就勸他不要說。他說真的證得了,言語很肯定,我被他逼著沒有法子,我說:「既然證得阿羅漢果,你六種神通都具足了,我們坐在房子裡面,房子外面馬路上走的那些人,你有沒有看到?」他說:「沒有。」我說:「你就沒有證到阿羅漢果,證到阿羅漢果你決定知道,我心裡想什麼事情你也知道,你有他心通。」我說:「你這個能力都沒有恢復,你肯定沒有證得。」這樣才把他的念頭打消。他碰到人就跟別人講證得阿羅漢果,這就是不知道自己修行的位次。他很可能在修行裡面得一點法喜,得一點輕安,於是乎就產生誤會了。位次要很清楚、很明瞭,我們就不會有這種問題發生
譬如前面講的「五停心」、「六度」。智者大師往生的時候,他的學生請教他老人家:「你這一生修持,弘法利生,你往生是什麼樣的品位?」大師對大家說:「我只證得五品位往生。」五品位就是此地講的「五停心」;停是停止,心是散亂,散亂的心停止了。這個位次不高,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。實在講,五停心這個位次,我們每一個同修都有把握能夠取得。如果說是事一心、理一心,那確實不容易,那個品位高了。所以極樂世界殊勝之處,不在實報莊嚴土,而在凡聖同居土,這非常非常不可思議!一般像這種功夫是沒有辦法成就的,這是伏煩惱,沒有斷煩惱。伏煩惱的功夫淺,說實在話比小乘初果都不如,小乘初果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,在圓教是初信位的菩薩,我們哪裡有能力?說老實話,一生的修持,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我們都達不到,這個自己要曉得。自己知道了,誠敬的心才生得起來,不敢貢高我慢。
講斷證的功夫,大小乘裡面都說得非常清楚,煩惱的頭數也說得很詳細。「五停心觀」是伏煩惱,根本就沒有斷,智者大師這麼說法,實在講就是幫助我們學習,智者大師念佛往生極樂世界,他為我們現身說法。在中國史傳裡面記載,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再來的,不是普通人,示現做個樣子給我們看,教導我們,讓我們效法他。這個意思就很深,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。特別是在這個時代,這個時代我們要怎樣自己修學,怎樣弘法利生。弘法利生就是幫助別人修學,大家都想到建道場,接引眾生。
我今天早晨,收到台北一個同修的傳真,傳真裡面提到,現代二十一世紀弘法的方式要隨著時代改變,他認為已經不是道場,而是電視台。這個看法正確,他勸我到電視台現場講經,而不是在我們現在小教室,把我們的錄像帶送到電視台。為什麼?我們的設備跟電視台比,那還差得很遠。過去我在電視台錄過,他們的設備真的叫一流,參加錄像的工作人員二十多個人。電視台裡面通常是三部錄像機,從每一個角度,畫面都有變更,而我們這一個機器擺在這裡,畫面呆板。現在人喜歡活潑,呆板的畫面看久了會煩,所以畫面要常常變換。我們必須得想方法,把我們講經的現場,要達到電視台攝影棚的標準,這個效果就大了。電視台講經,我們只是偶然,頂多借給我們一個短時期,一個星期、十天,我們沒有辦法長期在那邊講經。這是提醒我,我就想到我們要擴充我們現場的設備,我們也要培訓專業的人才,努力向這個方向去做。
今天對於全世界弘法,確實絕對不是寺廟,拿建寺廟的這些財力,用來擴充我們的設備,那是綽綽有餘。我們的攝影機確實不夠,現在只能照到講台上,聽眾照不到,最好能夠有兩部攝影機,能夠照到全場的觀眾,使畫面能夠更活潑,這確實是個很好的建議。這也是提醒了我們,今天在電視上收看我們節目的有十幾萬人,這是我們知道的。還有我們不曉得的,據一般的估計,總是在百萬人以上,每天我們對全世界的廣播。所以他也提醒我,在講台上無論是長說短說、深說淺說,都要想到聽眾是全世界的聽眾,而不是眼前的這幾個人,這是提醒我們觀機的範圍要擴大。要想到電視機前許許多多還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,我們不能不顧及這一些初學的同修,幫助他們認識佛法,幫助他們理解佛法,幫助他們修學。
五停心也叫五品位,《法華經.分別品》裡面所講的,是功夫剛剛得力;換句話說,在六即位裡面是觀行即位。大家想想,觀行即位前面是名字即位,那就是有名無實,到觀行,你的功夫才算得力。這裡面說了五條,第一條是「隨喜」。經上說: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,起隨喜心,當知已為深心解相。」天台家列五停心觀,是從《法華經》上佛陀的開示。雖然說的是《法華經》,實際上,包括所有一切大乘經典。聽到大乘經典,你不會毀謗,你生歡喜心隨喜,這個人過去生中善根就深厚,以這個善根遇到善緣,他就能夠深入。這種善根善緣,我們前面都曾經跟諸位報告過,就是「好學」;這是我們一生修學成敗的第一個因素,一定要好學,不好學那就沒有法子。真正好學就有善知識,你就會遇到善知識,就有這個緣分。
善知識確實是佛菩薩示現,真是佛家所講的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。你一個人好學,你就會遇到好的老師、同參道友。你不好學就沒有法子,你的一生遇不到,就算善知識在面前,天天在一起,你也當面錯過。你遇到了沒有?沒有遇到,天天在一起都沒有遇到,這是實話。為什麼?自己不好學。自己真正好學,跟善知識相處,哪怕是再短的時間也真正受利益。《壇經》裡面,永嘉禪師親近六祖一天的時間,他得的利益是一生都受用不盡,真正親近善知識。這也是印祖所說的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」,永嘉有十分誠敬,雖然很短的時間,只親近一天,得的利益是圓滿的。你毫無誠意,天天跟祖師在一起,等於沒有遇到善知識,諸位要懂得這個深義。這是第一個,就是講你的善根,你沒有善根福德,你遇不到緣分,遇到緣分,必須要具足善根福德。
第二是「讀誦」。經上說:「何況讀誦受持者。」由此可知,讀誦裡面包括受持,經文上講的。大乘經天天要念,我們今天主要依靠的是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有沒有天天念,一天都不缺課?我們是出家人,許多在家居士每天《無量壽經》都念好多遍,有的一天念十遍。我們是不是真念?不要求念那麼多,一天最低限度要念一遍,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都不缺,能念兩遍就更好。先開始念一遍,熟了之後,你念的速度也就快了。念得很熟的人,《無量壽經》從頭到尾念一遍三十分鐘,但是我們初念的人,總得要兩個小時,愈熟你的進度就愈快,你的遍數就可以增多。你能夠讀,你能夠解其義,常常把佛的教誨記在心中;在日常生活當中,起心動念、一切造作,都會想到經上的教訓,不會違背經訓,依教奉行,這叫讀誦。讀誦而不解其義,不能夠落實在自己生活裡面,這不是讀誦。這是五品的第二。
第三條是「說法」。經上講:「如來滅後,若有受持讀誦,為他人說。」這是說法。這個說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機會教育,隨緣說法,不一定要升座,不一定是在講堂,是隨時隨地。遇到人,看看這個人有善根,能夠接受就給他講,深說淺說、長說短說,看對方的根機,隨機說法。這是屬於機會教育,喜歡跟人說,把佛法介紹給別人。
第四「兼行六度」。經上說:「況復有人,能持是經,兼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一心、智慧。」這一句話,實在講就是落實,我們從佛那個地方學來的,要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。六度就不要詳細說了,它是菩薩行的六個原則。我們也曾經為同學們制訂了一個《修行守則》,裡面節錄了《無量壽經》與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裡面的經文,總共節錄了一百多條,一百多條諸位細細看看,不出六度,所以六度是總綱領。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能想到,能把這一百多條的經訓都落實了,變成我們的生活,變成我們的思想,變成我們處世待人的原則,你就是依教修行,這是屬於自利,兼行六度屬於自利。
最後一條是「正行六度」。正行六度不但是自利,而且是利他。經上說:「若能清淨持戒,利根智慧,能達問難。」能夠幫助別人解除疑惑。諸位想想這五條,這五條叫五停心,這是五品位,六即裡面的觀行即佛。我們最低要做到這個層次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真正有把握,這是低到不能再低的水平,智者大師為我們示現,教導我們學習。六度是菩薩行,更高一級了,從觀行就到相似位,由相似再往上提升是分證位,分證位就是法身大士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分證位,四聖法界是相似位,六道是觀行位。觀行位沒有出六道,但是觀行位念佛能帶業往生,這個了不起,這是任何一個法門裡面所沒有的。所以淨宗殊勝就殊勝在此地,只要這麼一點小小的功夫,就能夠決定往生。所以一切諸佛菩薩讚歎這個法門,不是沒有道理。我們自己要知道自愛自重,不可以好高騖遠,理論說得再高,自己完全做不到,依舊搞生死輪迴,所以一定要「知位次」。
「位次」,天台跟賢首講得很詳細,天台講四教,賢首講五教。四教講的是藏、通、別、圓,藏教我們一般講小乘的聲聞、緣覺,他的位次有四果四向。我們現在修學到底在哪個位次?大乘,我們究竟是通教、是別教、還是圓教?從根性上說,每一教裡面都有三賢十聖,三賢十聖彼此解行的功夫並不相同,即使斷證相接近,但智慧不相同。像圓教七信位的菩薩見思煩惱斷盡了,相當於小乘阿羅漢果,阿羅漢也是斷盡見思,但是智慧完全不相同,圓教人的智慧高。我們在《楞嚴經》看到,阿難尊者跟富樓那尊者智慧就不一樣,我們能夠看出來。阿難是圓教根性,佛說的那些大乘經、一乘了義經,他能聽得懂,他能夠理解;但是雖然能聽懂、能理解,他做不到,煩惱重。富樓那尊者聽世尊在楞嚴會上所說的話,他聽不懂,他見思煩惱斷了,他是四果羅漢。阿難尊者只斷八十八品見惑,是初果須陀洹。在形像上是這麼個樣子,可是我們細細想想,不是這樣。阿難尊者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,富樓那是藏教四果聖人,我們一看就很清楚、很明白,圓教的人智慧高。
阿難尊者現在在哪裡?諸位都曉得,你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讀到,他往生極樂世界去了,阿難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,果報不可思議!這個位次要清楚。我們今天努力,能夠做到五品位就不錯了。五品位功夫得力,在念佛人分上是功夫成片,這是事一心最淺的。雖然說事一心,事一心淺深程度差別很大,說老實話不只九品,九品是大分,九品裡面每一品還有九品,我們要懂這個意思。我們自己究竟在哪個品位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這才不會貢高我慢,而謙虛、認真努力的學習。這是「知位次」的大意。
『第九、能安忍。於逆順境安然不動,策進五品而入六根。』
這一條非常重要。「於逆順境安然不動,策進五品而入六根。」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。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範圍很廣,世出世間一切法你要想成就,關鍵在「忍」字,你不能忍,你就不可能成就。所以忍辱波羅蜜是成就精進、禪定、般若的關鍵,你要不能忍,後面這三條決定沒有。你要成就精進,要成就禪定、般若,你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。逆境裡面決定不生瞋恚心,順境裡面決定不生貪愛心,順逆境緣煩惱不生,這是忍辱。我們大家懂得這個道理,也想去做,為什麼做不到?做不到的原因就是所謂業障太重,業障習氣太重,所以要在事相上努力。世尊為我們制訂一些戒律,戒律全是事。這一些事相,說老實話,原本是沒有障礙的,到圓教法身大士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他沒有障礙。為什麼沒有障礙?法身大士在一切境緣當中,自自然然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他有什麼障礙?
我們今天為什麼障礙?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起心動念,分別執著,造業!法身大士在境緣當中不造業,所以他的成就就是定慧,定是不動心,慧是明瞭,樣樣清楚、樣樣明瞭。定慧現前,這叫三昧、叫正受。我們沒有,我們現前受的是什麼?苦樂憂喜捨,我們搞這個東西。要知道苦樂憂喜捨,六道輪迴裡頭才有,六道之外沒有這種受,都是享受三昧,享受定慧。定慧功夫有淺深不同,都屬於正受,定慧的功夫愈深,享受的就愈自在,那是真樂,極樂世界。我們遇到境界現前起心動念了,自己立刻就警覺到,警覺又造業了。不只是行為,念頭才生就造業,心動念是意地在造業,你說怎麼得了?
念佛人就用這一句佛號,這個方法實在是殊勝妙絕,念頭才一動,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,這叫真修行,這叫真用功,會用功。決定不能叫妄念相續,妄念相續就造業了。古人說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念是念頭起來了,也就是講分別執著這個念頭才起來,馬上就一句「阿彌陀佛」把它換過來,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就是覺,你要覺得快。這是念佛法門比其他法門殊勝、容易。一句佛號就把你的妄念壓住,把你的分別心取代了,執著的心取代了,貪瞋痴慢的心取代了,恢復你自性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覺,這叫念佛。絕對不是「口念彌陀心散亂」,這個心還跟平常一樣,那有什麼用處?那種念佛人不能往生,只是跟西方極樂世界結個緣,阿賴耶識裡頭落一個彌陀種子,這一生不能往生,還是要搞六道輪迴。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這一生要想往生極樂世界,永脫輪迴,知道自己應該怎麼修法,就是用這一句彌陀名號,順逆境緣取而代之。
下面講「策進五品而入六根」。「入六根」是什麼?六根都相應。還是要從五品下手,就是這五個方法下手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教給我們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這兩句話很重要,是我們真正修行下手之處。十願,每一願裡頭都具足其餘的九願,這才叫普賢行願,並不是每一願是獨立的,你這麼看法就錯了,跟經教完全相違背。《華嚴經》講: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、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給你講得多清楚。說有次第,心念是圓融的,所以一法就圓滿含攝一切法。我們怎樣恆順眾生?禮敬、稱讚、供養、懺悔都是恆順。怎樣隨喜?也是禮敬、稱讚、供養、懺悔對一切人事物,這叫修普賢行。普賢行也從五品位修起,也從觀行修起。利根的人,觀行裡面就有相似,就有分證。在《華嚴經》看到,等覺菩薩沒有捨棄五品的修行,五品修行是初信位菩薩修的,等覺菩薩還修初信位的法門,這叫圓修圓證。
我們自己決定不是上根,如果自己以為是上根人,那就是增上慢。不是上根,大概是中根,其實以為中根,我們都是增上慢。這十乘觀法,它有上中下三根,中根從「真正發菩提心」到「道品調適」,這是中根,我們仔細對照,我們夠不夠這個程度?下根是從「對治助開」到末後「無法愛」。對治助開裡面,一開端給我們講「五停心」、「六度」。如果我們連這個都做不到,下下根這個位次我們都沒有,所以想想有什麼值得傲慢?都還自己以為了不起。不讀教理真的不曉得,不知道天高地厚;多讀讀之後,我們氣燄就下降了,就曉得不行了,比起其他修行人我們差遠了。我們一生能夠做到的,實在講,很勉勉強強做到五品位而已。追隨智者大師,能夠達到智者大師示現這個程度就非常難得,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。
「而入六根」,這是我們身心與五品都相應,這個地位還是屬於觀行位。相似位是什麼?像佛菩薩。觀行位是學佛菩薩,還不像。相似位有一點像,有一點像是見思煩惱真斷了,也就是說對世法、佛法決定沒有執著,還有分別,這是相似,決定沒有執著。到分別執著完全放下,完全斷除了,你就是分證位。分證位是什麼?妄想沒盡。諸位要曉得,分證位是法身大士,相似位是四聖法界,觀行位是六道凡夫。由此可知,分別執著怎麼能夠不斷?你能夠斷執著,這是觀行位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凡聖同居土。凡聖同居土裡面也有三輩九品,看你觀行功夫淺深。再能夠離一切分別,你就生方便有餘土,這比凡聖同居土高。如果再破一品無明,你就生實報莊嚴土,實報莊嚴土是法身大士。無明就是妄想,有四十一品,所以法身大士有四十一個位次: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;到如來果位那叫究竟位,究竟只有一位,分證有四十一位。我們到什麼時候五品能入六根?也就是說我們的身心跟五品完全相應。世間人常說的「念茲在茲」,那就是相應,念念沒有忘記,念念沒有捨棄,念念自行化他。
『第十、無法愛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須入初住真實之理。』
「法愛」是什麼?對於修法的執著。「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須入初住真實之理。」這都是位次上。十信菩薩,此地十信、初住都是講圓教,這是天台止觀。天台依《法華經》,《法華經》純圓,所以此地講的十信是圓教十信的菩薩。十信是相似之道,相似位,六即佛裡的相似即佛。他的果報在哪裡?四聖法界。諸位要曉得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就是十信相似位。他不是真實的,他在十法界裡面,這是勸你;因為這些人,實在講有禪定的功夫,定功很深,阿羅漢有九次第定,有智慧,定起作用就是智慧,我們凡夫人看,神通廣大;可是這些人沒見性,他們所用的心還是識心,不過他們用的識心用得正,我們用得偏,所以他們是正覺,不是正等正覺。諸位要記住,十法界裡面的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都是正覺。什麼才是正等正覺?圓教初住以上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叫正等正覺,這個要清楚。
藏教裡面的佛,都是屬於正覺。由此可知,正覺裡面層次也很複雜,也有淺深高下不相同。阿羅漢是正覺,辟支佛也是正覺,辟支佛比阿羅漢就高;藏教的菩薩也是正覺,又比辟支佛高;藏教的佛也是正覺,比菩薩又高了。這些位次我們都要清楚,都要明瞭,才不至於有貢高我慢。貢高我慢是大煩惱,貪瞋痴慢障礙自己的精進,因為驕慢現前,就自以為是,再向上提升就非常困難。這誰障礙你?慢障礙你,所以一定要斷除。要知道「初住真實之理」,這是真實法,這是見性,「破一品無明,見一分真性」,這就是入圓教初住。初住所證得的理是自性,宗門講的明心見性。十乘觀法,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再看本文,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綸貫第十七面,倒數第二行,我們把文念念就好念了。
【天台依諸大乘經。立四種三昧。修十乘觀法。直就陰心,顯三千法,即從行觀義。】
他講的三觀,三觀第一個就是『從行觀』。從行觀裡頭最重要,就是你要懂得「四種三昧」跟「十乘觀法」。『陰心』就是五陰之心,也就是八識,八識五十一心所。天台家說得都很踏實,天台大師發明「三止三觀」,三止三觀確實是他發明的,這個修行的方法好,非常踏實,我們凡夫有入手之處。這個方法很類似,世尊在楞嚴會上所說的修行的原理原則。但是那個時代《楞嚴經》沒有傳到中國,智者大師聽說有這回事情,所以在天台山築拜經台,每天向西方禮拜,求感應,希望《楞嚴經》能夠傳到中國來。他拜了十八年,天天拜,那分誠敬之心,不容易!所謂是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,他老人家有這一分誠敬之心,感得後來般剌密帝把這部經送到中國來。
天台大師沒有看過《楞嚴經》,經傳到中國來之後,當時人註解《楞嚴經》,就用天台大師的三止三觀,解說《楞嚴經》上講的奢摩他、毘婆舍那、禪那,用天台教義來解釋。他的代表著作是《長水疏》,諸位現在看到《楞嚴經》的註解《長水疏》,這代表古時候這一派,都是這個說法。到明朝交光大師捨棄這個講法,根據《楞嚴經》的教義,提倡「捨識用根」。天台是用識,『直就陰心,顯三千法』,這是用識,不是用根。可是交光大師說的理論沒錯,符合《楞嚴經》的經義,我們做不到。捨識用根,那是什麼人?宗門裡面講上上根人,中下根沒分,但是天台家所講的中下根有分。交光講得雖然好,我們做不到,《長水疏》雖然說得不及交光,但是我們可以用得上,所以古今註疏都好。
近代圓瑛老法師,他的《楞嚴經講義》,我們學習就非常方便,他是融合古今的說法。他一生專攻《楞嚴經》,我們在《楞嚴經講義》序文裡面看到,他的序文寫得很長,他二十五歲就發心學《楞嚴經》,《楞嚴經講義》是七十四歲完成的,一生專修專弘。他在上海建一個「圓明講堂」,圓明就是《楞嚴經》的教義。他辦的學院是「楞嚴專宗學院」,專門攻一部經,這很正確。很可惜,他老人家向後沒有傳人,可見得這個事情難!我們學經教,要是止在名字位中就不能成就,最低限度要能夠達到觀行位。圓瑛法師是什麼樣的人物?我們仔細一看也是觀行位,五品位。可是後來的學生,連五品位都沒有,這是我們自己要知道,我們一生努力,實在講也只能達到五品位,再向上很難。但是我們要努力,努力往上提升,這是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期望。這是說明觀行位,三種觀法裡面第一個是「從行」,第二個是「約法相」。下面再解釋:
【又依諸經,於言句約事相法,入心成觀。】
這裡解釋都很簡單,可是理跟事都非常深廣。這是就事法相來講,要入心成觀,怎樣入心成觀?前面說過,在倒數第四行當中:「二約法相,如觀四諦五行之文,入一念心,以為圓觀」,這一條是解釋入心成觀。所以佛所說法,如果我們不懂觀法,觀法就是他說法的表法,你要不懂這個意思,佛所說法真正的意思,你沒辦法了解。開經偈講: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如來真實義是在言語之外,事相之外。事相,譬如我們這個講堂,講堂裡面供養的佛像,供養的香花,這都是事相。這個事相是什麼意思,你要懂得,你懂得才能入觀。
我們供佛像,佛像代表什麼?佛像代表自性覺,三種智,三種覺,佛像代表這個。三種智是自性本具的智慧,就是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;三種覺,就是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。它表這個意思,表的是性德,自性本來就有這三德。供養菩薩,菩薩表修德。我們修淨宗的人,通常供養西方三聖,當中供養阿彌陀佛,兩旁邊供養觀音、勢至;觀音表慈悲,勢至表智慧,我們今天講的理智。供養這兩尊菩薩,讓我們天天看到,提醒我們,我們的生活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要有愛心、要有理智,理智就不是感情用事,真誠的愛心就能把事情做得圓滿,所以供像是表這個意思。佛菩薩形像面前供燈,古時候供燈都供油燈,點蠟燭,燈表光明,遍照大千世界。什麼光明?智慧的光明,慈悲的光明,表這個意思。蠟燭慢慢燒就沒有了,「燃燒自己,照耀別人」,用現在話就是服務社會、服務眾生,捨己為人。讓你看到這個事相,你能入一心,知道自己應該怎樣作法。
我們今天對這個事相是一無所知,所以叫迷信。這是我們要知道,我們真正是在迷信,不知道信的是什麼。今天佛教會衰落到這種地步,原因在哪裡?沒有人讀經,沒有人去研究經典,沒有人去講解經典,佛法衰了;不但衰了,佛法也可能就滅了。佛法如經所說,是一切眾生苦海的明燈,我們要救眾生,先要救佛法,要救佛法就要依教修行,就要認真努力在教理上下功夫,這是我們的正業。尤其是出家弟子,出家是幹什麼?就是幹這樁事情。出家弟子不是蓋廟的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蓋過廟。每天同學們在一起研究討論,改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見解、言語行為,大家在一塊幹這個的。生活過得很簡單,過得很自在,與大自然相應,樹下一宿,日中一食,對於世間五欲六塵、名聞利養決定沒有貪瞋痴,過的是這個生活。
我們今天要想興教,要想真正利益眾生,還是要從這裡做起,這是我們要明白覺悟的。許多人不曉得這個道理,以為出家一定要建一座富麗堂皇的道場,就覺得很榮耀,真的錯了。這樁事情佛清楚,不是不清楚,他講五五百年,佛講第一個五百年是「戒律成就」,第二個五百年是「禪定成就」,第三個五百年是「多聞成就」,第四個五百年是「塔廟成就」,第五個五百年是「鬥諍成就」,鬥諍堅固。我們現在是第五個五百年,所以不建道場大家沒事,相安無事,一建道場意見都來了,鬥諍來了。在這種情形之下,如果恢復到樹下一宿,日中一食,大家沒事了,就不鬥諍了,鬥諍就消除了。
今天我們修道,說老老實實的話,要真正起死回生來挽救佛教,消一切眾生的業障,就是住茅篷。茅篷從哪裡來?自己蓋,自己砍幾棵樹,搭個小茅篷,大家什麼爭執都沒有,道心才能建立。現在國內有訊息給我,希望我回去落葉歸根,我說:好!我是很多年都是這個希望。我回到國內,我建道場就是建茅篷,決定不要建房舍,要建茅篷。大家在一起共修建個大茅篷,每一個人自己的寮房,自己建個小茅篷,我們去過這種出家人的生活。實在講,真正回大陸我們可以過托缽的生活,道場不要燒飯,我們教化的一個地方,鄉下這些老百姓他們也歡喜,我們去托缽。過這個生活好,真的是與人無爭,於世無求,讓大家把貪瞋痴慢都除掉,天下就太平了。如果貪圖享受,造罪業,現在享受不錯,死了以後三途去了,那個苦可有得受了。現在苦一點,將來最低限度也生天,也享天福。你們有同學想跟我去,跟我去將來都住茅篷,連這樣的房舍都沒有了,這才真正如法。如理如法的修行,決定有好處。下面再講「托事」,這是第三種觀法。
【托事相。如王舍耆闍,名從事立。借事為觀,以導執情。即如方等普賢,其例可識。】
『執』就是執著,『導』是疏導,疏導我們的情執。『即如方等普賢,其例可識。』「托事」跟前面「約法相」不一樣,前面約法相是著重在法相上,這個地方著重在事相上。經上講的王舍城耆闍崛山,這是屬於事相;佛菩薩的名號也是屬於事相;像經典方等,方等屬於事相;普賢、文殊、地藏,這都屬於事相;從事相上,就了解它的含義。所以說是,佛法裡頭無有一法不是表法的深義,你能從這個地方去契入,才能成就圓觀。底下這個文我們念下去:
【托事。謂心為能托,依正事為所托。附法,謂心為能附,諸法門為所附。即事法二觀之義。】
『依』是依報,『正』是正報。依報、正報這些事,這是所托。『附法,謂心為能附,諸法門為所附。即事法二觀之義。』這裡面含義的差別,我們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明瞭,然後我們在佛法當中學會,無論是對事相,無論是對法相,都能夠隨緣作觀。作觀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啟示,在事上有啟示,在現相上也有啟示,啟示就生智慧,智慧才得真正的受用。這是先把名相說出來,然後再教給我們如何在事相、法相上去修觀;也就是怎樣去看一切事相,看一切法相,在事相、法相當中得到智慧的啟示。下面也舉了一些例子,教導我們修學一些原則,這段文在第十八面。
我們今天時間到了,明天再來研究這一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