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37集
- 跟大眾相處要放下主觀觀念,要能夠隨順大眾
- 業障一定要懺悔,修學才能有成就
- 誠心誠意念佛號,禮敬、稱讚、供養一切眾生
- 當令是法,久住不滅。當堅持之,無得毀失,無得為妄,增減經法
- 養生之道,身動心不動
- 聽經促成見和同解,幫助我們信心清淨
- 懂不懂沒關係,聽經目的是加強信願
- 經行,散步時念咒誦經,鍛鍊沒有妄想
- 佛法教人回頭是岸,回頭就是向內求不向外
- 為什麼要聽經?因為信裡頭摻雜著疑惑
- 淨念相繼,只存阿彌陀佛的悲智願力
- 佛教,頭一個信自己
- 人生最高享受,念念不離清淨、平等、覺悟
- 永遠保持童真,身體細胞不容易老化
- 佛家對於飲食講求-衛生、衛性、保衛慈悲心
- 天天念佛聽經,天天親近佛菩薩
- 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深到三昧現前,智慧開啟
- 凡是人,皆須愛,教育從這扎根
- 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
- 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這是真實智慧
- 平常在生活當中怎樣跟別人往來,佛教給我們「四攝法」
- 施財得財富,盡量去施,決定沒有吝惜,財會源源不斷而來
- 多讀聖賢書,多接觸古人是最有利益的
- 阿彌陀佛在心中替你做主,肯定事情辦得更好
- 佛用什麼東西幫助我們從凡夫達到佛的果位?就是戒、定、慧三學
- 學佛是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
- 孝敬怎麼落實?《弟子規》就是孝敬的落實
- 無論對待哪一種關係的人,都要做到五德仁義禮智信
- 伏煩惱,讀經、聽經、念佛,現前特別管用
- 我們以佛為師,諸天善神會護法
- 跟觀音菩薩學美容,三年五載相隨心轉
- 日常修行六度,學阿彌陀佛樂在其中
- 境隨心轉,心地純淨純善,風水馬上改變
- 供燈代表光明,貢獻慈悲、智慧給一切眾生
- 合掌念十聲佛號,一天九次薰修,真有效果
- 結七念佛,依眾靠眾,大家一起念,佛號就不會忘掉
- 觀世音菩薩用什麼來救苦救難?用教人慈悲。
2024 年 08 月 21 日
一九九八年住在新加坡,同修帶我組了個團,到馬來西亞訪問,看到穆斯林,每天五次祈禱。
回教徒都能夠遵守,一到祈禱時間,工作立刻放下,他的祈禱不超過十分鐘,祈禱完畢回來再工作。
我覺得很好,一天五次薰修,不會忘記。這是什麼?佛家講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所以我就想出一個十念法,一天九次,比他還多,但是時間比他短,就是念十句阿彌陀佛,一次都不要缺。
這個十念法,實際一句就是一念。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念十聲,就是一次,非常短。
早晨一次,晚上一次,三餐飯,人家念供養咒,我們念十聲佛號,就五次了。上午上班、下班,下午上班、下班,就是四次。一共九次,記住修這個法。
我把這個方法介紹給南洋、美國同修,他們用這個方法很得力,用得歡喜,一點都不浪費時間,到時候就想起來。
吃飯之前,合掌念十聲佛號。工作前,先念十聲佛號,再開始工作。工作結束,收拾好了,念十聲佛號,離開崗位。一天九次,比回教更密切,他五次,我們做九次,時間更短,真有效果。
節錄自【淨土大經科註】358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