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

    第46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03年5月22日啟講,2003年7月8日圓滿。

    同學,蓮友,作三時繫念法事,都很歡喜。但是中峰禪師開示,不甚了解,當然就不能隨文入觀,於是希望把儀規講一遍。這個集子,我也每天讀誦。確實就佛法而論,任何一法都能幫助我們成無上道,因為法法圓滿,問題是要懂。將來諸位作三時繫念,最好把這一次講演先聽一遍,之後再作法事,功德更殊勝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 (第四十六集)  2003/7/1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20-015-0046

      諸位同學,上面我們學習過普賢菩薩的十願,普賢菩薩十願也可以說是菩薩的總願。但是除了這個總願之外,還有總願,一切諸佛的總願,就是普賢菩薩十願,也不離這個總的四弘誓願。就是連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要把它歸納起來,四弘都能夠包括。所以四弘是總綱領,展開來是無量無邊諸佛菩薩的大願。我們接著來念這一首偈。

      【眾生無邊誓願度。煩惱無盡誓願斷。法門無量誓願學。佛道無上誓願成。】

      在三時繫念法事當中,四弘誓願也有三次,每一時都有一次,這四句我們留到後面再說。再接著看,這是「三寶讚」,這裡頭有讚歎,就是稱讚如來。三寶讚是讚佛、讚法、讚僧,稱為三寶。寶是比喻,世間人有了財寶就能過很富裕的生活,過很幸福的生活,就是它能夠解決我們物質生活的這些問題。

      佛法僧,稱為三寶,是真正的三寶,因為世間財寶只能解決我們這一生的問題,不能解決生生世世的問題,更不能解決六道生死輪迴的問題。輪迴之外,還有問題,不能出離十法界的問題,不能證得無上菩提的問題,這問題多了!但是這三寶是真的寶,絕不是世間財寶能夠相比的。為什麼?它能夠解決六道生死問題,它能夠解決十法界的問題,它能夠幫助我們證得究竟佛果的問題,這才叫珍寶!

      我們要問一問,能不能解決我們現實生活上問題?答案是肯定的,當然!為什麼?六道裡面這是小問題,無上菩提是大問題,大問題都能解決,小問題還算什麼!很可惜,世間許許多多人迷而不覺,把這個三寶忽略了。這三寶不在外面,在自性。佛寶是自性覺,法寶是自性正,僧寶是自性淨,覺、正、淨三寶,覺正淨是性德。所以三寶不在外面,沒有人求不到,真的是有求必應。到哪裡求?向自性當中求。

      世尊把這些理論告訴我們,求的方法也告訴我們,三寶現前之後的境界也說得很詳細、很明白。那個境界就是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、一真法界。所以唯有三寶能幫我們轉迷為悟,轉凡成聖,轉娑婆為極樂,轉穢土為淨土,轉十法界為一真法界,這才是真正的寶!我們現在先看第一段,第一段是讚佛:

      【佛寶讚無窮。】

      這一句意思雙關,有自性的『佛寶』,有事相上的佛寶。事相上的佛寶,舉最近的釋迦牟尼佛。為什麼?他要不出來示現作佛,教導我們覺正淨真實法,我們永遠不會知道,沒有人能說得出來。所以這個地方的讚佛,自性佛跟事相上的佛統統都包括了。『讚無窮』,體性無窮,事相上也無窮。

      【功成無量劫中。】

      「功」,這從事相上講,修行的功夫。佛是從人修成的,要修多久?修無量劫,不是短時間。我們一看,無量劫太長太長,往往把我們修學的心嚇倒了:無量劫,那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?大乘教裡面佛說,不但時間是假的,空間也不是真的。時空從哪裡來的?是從我們妄念當中產生的,不是真實的。如果你要是轉迷為悟,無量劫就變成一剎那;要是迷而不覺,一剎那就變成無量劫。世尊在大乘教裡面,對這樁事情講得很多,尤其是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讀到的,迷而不覺,確實是無量劫;覺而不迷,一念頓超。這個事情,難!難在哪裡?難在我們不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難在這個地方。什麼時候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『功成無量劫中』,你就成就了,無量劫就沒有了。誰做到了?釋迦牟尼佛做到,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。

      【巍巍丈六紫金容。】

      『巍巍』是形容高大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身高一丈六尺。一丈六尺在我們想像當中很高,差不多有現在我們兩個人這麼高。那不變成巨人了?實際上,古印度那個時候的度量衡跟我們現在不相同。諸位要看看弘一大師《律學三十三種合刊》,這裡面有一篇叫做「周尺考」。周朝時候人用的尺,一尺大概只有我們現在的六寸的樣子。這麼一看我們就想到,這是很合理的。釋迦牟尼佛個子是很高,大概像我們現在(我們現在講公分),應當是一百八十多公分、一百九十公分的樣子。是比一般人個子高,但是很正常。並不是像我們現在的尺,一丈六,那就太高了。

      佛的身體膚色,皮膚的顏色是紫金色,所以這一句是讚歎,讚佛的身色,「巍巍丈六紫金容」。這種相好從哪裡來的?一個人的心好、思想好、言行好,把自己的身色可以隨自己的意念來轉變。我們這個世間人認為這樣的身體、身材,這樣的膚色,是我們人間最尊貴的,世間人看相的講貴相。佛每一種相都是貴相,都是世間人非常羨慕,非常喜愛,希求而求不到的相,佛統統具足。然後佛告訴我們,相好是果報,果必有因,修什麼樣的因,得什麼樣的果報。你看現身說法,教我們要得好相,你好好修行。

      相隨心轉,身體、體質也隨心轉,這個轉變是非常快速。至於山河大地、環境隨心轉,那個功力要更高。我們如果把這個功力分三等,上上等的,你居住的環境、風水都轉了,中等的,體質轉了,下等的,相貌轉了,所以轉相貌是最容易的。相貌一轉,你應當就有信心了。從此之後,決定不起一個惡念,決定不起一個不善的心,慢慢的你能轉身體,又能轉境界。

      到轉境界的時候,連人事環境都轉;人事環境是惡人見到你的時候不起惡念。這個在現代科學裡面都講得通。我們中國人講氣氛,外國人講磁場,你的磁場,在佛法裡面講光。我們常常在經上看到,佛光普照;佛法裡面講的光,就是中國人講氣氛。你的氣氛非常慈悲善良,惡人進入到你的氣氛裡面去,他受感動,惡念能暫時不生;在你的光(就是氣氛)攝持之下,他不會起惡念。離開你這個場所的時候,他可能惡念又起來,但是在你的氣氛籠照之下,惡念不能生起。這是一般常識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    所以我們真正明瞭,希望自己境界不斷向上提升,要在心行上下功夫,那叫真功夫。你在經教文字上下功夫,如果不能落實,那個沒有用處,轉不了境界。從前李老師常講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。你學了經教,講經說法,頂多是你培一點福德,福德邊事,不是功德;功德能了生死,能解決問題。功是什麼?落實才叫功夫,不落實不是功夫,沒有真功夫,修一點福。這個福報就是所謂三界有漏福報,為什麼叫有漏?你煩惱習氣沒斷,就是有漏。你修福,煩惱習氣沒斷,這叫有漏福報。下面一句:

      【覺道雪山峰。】

      這是講釋迦牟尼佛修行。前面一句講果,果報,果必有因,因是什麼?因是修行。『雪山』就是喜馬拉雅山,這個地方是做比喻。『覺道』就像雪山的頂峰一樣。這一句就是說明他老人家修行證果,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,用雪山來比喻,雪山是最高峰,釋迦牟尼佛修成了。再看下面一句:

      【眉際玉毫光燦爛。照開六道昏蒙。】

      自己成就了,就要幫助眾生。前面是自己修行證果,自己證果之後,要教化眾生。『眉際玉毫』,三十二相之一。我們常常在經上看到,佛放白毫光,毫光裡面有化佛、有化菩薩。「光中化佛無數億,化菩薩眾亦無邊」,我們在讚佛偈裡面念到的,白毫放光。「眉際玉毫」,就是通常講的白毫,白毫放光。

      『照開六道昏蒙』,這一句話就說明諸佛如來因六道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應化到六道裡面來,教化一切眾生。應化的理非常深,我們無法了解;應化的事非常玄妙,不可思議。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,佛自己絕對沒有起心動念,現什麼樣的身形,沒有。佛要起心動念,那不變成凡夫!凡夫才會起心動念。我們今天參加個什麼宴會,先起心動念,我今天要怎麼樣打扮?穿什麼樣衣服?凡夫起心動念,佛菩薩不會。連阿羅漢應化在世間,都不起心、不動念。

      不起心,不動念行嗎?行。我們現在很清楚了,你看那個水結晶,水起心動念嗎?沒有,自自然然的應。我們是眾生,我們給它的感,我們寫上文字貼在玻璃瓶上,這是用文字來感;或者用音樂,音聲來感,你看它的回應。我們是有意思,起心動念有意思,它沒有,它應得很自然,感應道交的道理!所以六道眾生有求,這就是感,佛菩薩就有應。這個原理就是「一切唯心造」。我們今天這個唯心造,我們要求,我們求佛菩薩,佛菩薩就有感應。

      「一切唯心造」是最高的(用世間的話講)真理。這一句話我們究竟能夠體會多少?怎麼個解讀?太難了!不能錯解。錯解,你的過失就大了!遍法界虛空界,現在科學家講無限的空間維次,不離唯心,全是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你要問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?現在怎麼辦?我們是在迷,不是在悟;迷還是唯心,悟也是唯心,但是我們今天在迷而不悟。迷而不悟,我們在六道裡頭要受盡苦頭。作夢是唯心,有人天天做美夢,很快樂;有人天天做惡夢,都是唯心。那你要知道,我們現在天天做惡夢,佛菩薩天天做美夢。怎麼樣把我的惡夢轉變成美夢?你不求佛菩薩幫幫忙,你做不到,你不曉得怎麼樣轉變。所以,佛菩薩對我們的幫助大,恩德在其中。

      我們有求,這就是感,佛菩薩就有應。誠心誠意的求,感應很靈,誠則靈。所以大乘經裡面字字句句決定不能夠錯解,決定不能夠誤會。錯解、誤會,那你還要繼續搞六道三途,不知道到哪一劫,你才能夠回頭,才能覺悟。所以要用真誠心、恭敬心求法!佛菩薩、善知識的教誨,我們要真正懂得他的意思,如果有疑惑要問。中國佛教史上,趙州八十猶行腳,八十老翁了,還到外頭行腳,為什麼?疑惑沒有斷,要親近善知識,到處請教,斷疑生信,然後功夫才得力。

      現在人麻煩在哪裡?有疑惑他不肯問,好像問很丟面子,很不好意思。讀經、聽經往往曲解其義,這就是不好學、不虛心。縱然有人也請教,請教得很隨便,善友對你的開示,你不能體會。這是什麼道理?印光大師說得很好,你沒有懂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兩分誠敬得兩分利益」。學生向老師請教,老師的答覆很多人聽。這個學生提出的疑問,可以說是一般大家共同的疑問,老師答覆了之後,學生那麼多人聽,有人開悟了,有人依然不懂。每個人聽了老師的說法,各人悟的不一樣,決定沒有兩個人覺悟的是相同的。什麼原因?每一個人對老師心態不相同。那就是印光大師講的,十分恭敬,這個人得到的利益是十分,一分恭敬,他只得一分,不一樣。

      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例子,蓮池大師。蓮池大師在年輕的時候,好學。那個時代有一位善知識,遍融法師,這在《高僧傳》裡頭都有。他非常仰慕,去親近遍融法師,到他那個山下,他就開始三步一拜,他不是走上山去見遍融法師,他是拜上去。三步一拜,一直拜到大殿,見遍融法師。當時出家在家的人很多,都在遍融法師身邊。看到蓮池這樣恭敬,拜到老和尚座下,求老和尚開示。老和尚說什麼話?

      遍融法師只講了一句話:你不要被名聞利養害了!旁邊的人聽了之後,都笑,笑什麼?笑這個人,這麼虔誠一步一步拜上來,老和尚對他並沒有什麼妙法傳給他,這句話老生常談!常常講,大家聽了都耳邊風。蓮池大師一生成就,成為淨宗一代祖師,他自己講,就是得力於遍融法師這一句話提醒了。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,他十分誠敬,所以這句話對他來講,十分利益。老和尚旁邊這些人常常聽,聽成耳邊風,他們沒有恭敬心,所以不得利益。

      老和尚並沒有祕密傳他,大庭廣眾之下說,為什麼他得利益,別人不得利益?這個地方你就能曉得。真的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。天天在老和尚身邊,對老和尚並沒有恭敬心,什麼利益都得不到;遠方來的一個人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。這樁事情好好去想想,然後回光返照,我自己學佛為什麼不得利益?我再告訴諸位,章嘉大師的學生多,方東美先生學生也多,李炳南老居士的學生更不必說,這麼多學生當中,有成就的幾個人?什麼原因?對老師的心態不相同。

      古人講,尊師重道。尊師重道不在形式上,是在心行。你聽了老師的教誨,真幹,你就能得利益;聽到老師教誨,不能把它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,沒有用處,你什麼利益都得不到。你落實一分得一分利益,落實兩分得兩分利益,落實十分,你得圓滿利益,沒有別的。所以,成佛之後,就應眾生之感,教化一切苦難眾生。「六道昏蒙」,沒有智慧,迷惑顛倒,真的是迷而不覺,邪而不正,染而不淨,六道眾生。

      【龍華三會願相逢。】

      前面講釋迦,這『龍華三會』講彌勒。諸位常常念《無量壽經》,在這裡你一定能體會到。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,把將來弘法利生的使命付託給彌勒菩薩。彌勒菩薩將來要從兜率天下降到人間來,示現成佛。「龍華三會」,就是彌勒佛弘法的大會。凡是在釋迦牟尼佛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這個法運一萬兩千年當中修積善根的人,在世尊法運裡面沒有成就的,將來在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都會成就。換句話說,因,是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會裡頭種的,果,要在「龍華三會」就現前。所以許許多多人聽到經上這麼說,大家都求生彌勒淨土,希望將來在彌勒菩薩會上證果,證阿羅漢果、證辟支佛果、證菩薩果,這不錯,也很難得。

      【演說法真宗。】

      這個『法』,『真宗』是什麼?「真宗」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換句話說,將來彌勒佛出世,怎樣把釋迦牟尼佛因地上種的善根的這些人讓他們成就,用什麼方法成就?依舊是講淨土法門,依舊是講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經》、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教導大家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麼成就的。「法真宗」,我在講《無量壽經》的時候就說過很多遍。彌勒菩薩將來成佛,講什麼經?講什麼法門?還是淨土三經是最主要的。

      由此可知,這樣念佛往生,到彌勒會上再往生,相差五十六億七千萬年。我們是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再念佛往生,還是現在念佛往生?這個帳你會不會算?彌勒會上怎麼成就的?依舊是念佛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現在念佛往生的,到彌勒會上再念佛往生的,你現在往生的就變成老大哥,你超前太多了,他們落在後面。落在後面也不錯,只要能去就不錯了。這個讚頌含的意思很深、很廣,就看你怎麼個悟了!你要是真正悟了,現在努力,趕快往生極樂世界。

      這個法事是對亡人的,有些業障深重,這一生當中還不能回頭,還不能覺悟,囑咐他到底下一尊佛成就,所以字字句句都是雙關的。我們要大徹大悟!這個大徹大悟不是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是這一生當中決定要往生,這個機會不能錯過。一錯過之後,你將來就是再遇到彌勒菩薩,也要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,這個時間真的太長太長了!在這麼長的時間當中,李老師常講,你難免流轉六道,六道裡頭(特別是三途)苦難有得受。讚頌後面又是一番說法開示,我們看底下這一段開示。

      【人人分上。本有彌陀。箇箇心中。總為淨土。了則頭頭見佛。悟來步步西方。】

      這是一段。「了」是明瞭。中峰禪師告訴我們,『人人分上,本有彌陀』,就是人人本分,法爾如是。這話是自自然然的,你本分上,彌陀就是自心,前面講了,彌陀就是我心,我心就是彌陀。我們在這個地方講自性,自心很容易誤會,以為是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的心。沒有錯,胡思亂想的心是彌陀,可是這個彌陀已經顛倒、已經迷了,已經不知道自己,已經在那裡搞六道輪迴了。覺了就是彌陀,迷了就是凡夫。

      『箇箇心中,總為淨土』。覺了淨土就現前,迷了穢土就現前。土,沒有淨穢,性裡頭沒有聖凡,沒有眾生,沒有佛。生佛、淨穢是唯識所變,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。心清淨,淨土現前,心不清淨,穢土現前;心覺悟,凡夫成佛,心迷惑,永遠做凡夫,這兩句話就這個意思。

      『了則頭頭見佛』。「了」是覺悟、明瞭。悟了之後,『步步西方』。前一句是轉凡為聖,你見佛,你就成佛;你不成佛,你怎麼能見到佛?你見菩薩,你就成菩薩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那是最好的例子。他自己證得初住,他就見到初住菩薩,吉祥雲比丘是初住菩薩;他證得二住,他就見到海雲比丘,海雲是二住的。你自己證到等覺,你才能見到等覺菩薩。但是西方世界不一樣在哪裡?你沒有證到,到西方極樂世界,也能夠見到這些菩薩,這個不可思議,這是難信之法,這真正是個特別法門。

      信的人有福了,不信的人沒有福報,他要苦修,無量劫苦修。修到了明心見性,生到華藏世界,還是遇到文殊、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肯相信的,成就很快;不肯相信的,慢慢來。到什麼時候你會相信?登地就相信。《華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」,這一句話就是肯定了,到什麼時候不懷疑,完全相信?到十地。十地初,就是初地,開始,始就是初地,終,終是等覺。這十一個位次,始終不離念佛,對於文殊、普賢的勸告一絲毫懷疑都沒有。

      這就說明在華藏世界,三賢位的菩薩還不一定真正相信,登地就相信。為什麼?智慧開了,那是大智慧,不是小智慧。登地是摩訶薩,不是普通菩薩。摩訶薩沒有問題,一說他就完全了解,他就念佛求生淨土。我們今天在這個世界,聽到這個法門一點懷疑都沒有,完全落實肯幹。換句話說,他跟地上菩薩沒有兩樣,他的成就不可思議。

      世間這些人,實在講虧吃在哪裡?自以為聰明,不老實!自以為聰明,把不曉得多少次的好機緣錯過了,不肯虛心,不肯放下自己身段,都是貪瞋痴慢疑在作祟,這個東西害自己害慘了。反而不如鄉下的老阿公、老太婆,一個字不認識,遇到一個善知識教他念阿彌陀佛,死心塌地,他不猶豫、不懷疑,最後他真成功。多少我們看到,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預知時至,不生病,瑞相希有。自以為聰明的人,不能跟他相比,差遠了。所以「頭頭見佛」是轉凡為聖;「步步西方」是轉穢為淨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中峰禪師的開示:

      【上來啟建三時繫念淨業道場。今當第一時佛事已圓。】

      接著上面開示,中峰禪師就說了,上來啟建的三時繫念法事第一時,第一時到這個地方佛事已經圓滿了。

      【如上殊勳。】

      『如上』就是前面我們所看到的,禮讚,真的是禮敬、讚歎、誦經、念咒、開示、懺悔、發願、稱揚佛寶。這些法事都是為了超度亡靈,第一時到這個地方。「如上殊勳」,「勳」是功勳,「殊」是殊勝,這麼多人在一起做。尤其這個三時繫念佛事,除了出家法師領眾之外,參與的大眾很多,四眾同修都參加,真的是無遮大會。這麼多人來為亡靈祝福、為亡人助念,這是殊勝的功勳。

      【投入彌陀大願海中。】

      『彌陀大願』就是四十八願,願願都是為度遍法界虛空界裡面的九界苦難眾生!彌陀稱為願海,我們這裡修的功德與彌陀願海相應,這就是「投入彌陀大願海中」。

      【專為亡靈求生淨土。】

      這個繫念法事不是為別的,『專為』幫助『亡靈求生淨土』。「專為」,這是一個,附帶超度的人很多很多,那就是有緣了。有緣,在這個時候一起超度。所以通常我們的迴向、觀想都是九法界一切眾生。如果心量更大的人,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神靈。我們能觀想到的,他們都能得利益,這就是佛在大乘教裡常講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不可思議的境界。下面禪師又為我們開示,這個開示都很重要,都是啟發我們:

      【但念自從無始。迄至今生。】

      真的是無始劫以來,一直到今天。

      【一念違真。六根逐妄。隨情造業。縱我為非。】

      這是一小段,非常感慨,這是痛切懺悔。我們自從無始劫以來,一直到今生,到這一天,『一念違真』,就是起惑。「一念」是什麼?起心動念,要曉得真心、本性不會起心動念,永遠是寂滅相,清淨寂滅相,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本寂。一念妄動,就是無明,這一動,麻煩就來了。

      『六根逐妄』,六根立刻就迷了。迷了的時候,在境界裡面就起妄想分別執著,根塵識都是虛妄不實,在《百法明門》裡面講,這統統叫有為法,八識五十一心所。色法,色法裡頭就是六根六塵,心法裡面八識五十一心所,還有不相應行法,全都是虛妄的。我們迷了真性,「違真」,真就是真性,就是自性,迷了之後,念念都在虛妄裡面打轉。

      『隨情造業,縱我為非』。情是什麼?情就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情識!「縱我為非」,我是這個身,身口,身口就造業。情是迷情,一切都是自以為是。我們在講席裡常常說的,隨順煩惱習氣,就是此地講的「隨情造業」,這個造業是意業;「縱我為非」,是口業、身業。這一句總說,下面再別說。

      【身業則殺盜邪婬。】

      這是身的三業。迷失了自性,他自自然然就造惡業。殺,包括範圍很廣很廣,凡是損人利己,都是屬於殺盜。害人,是屬於殺;奪取別人的名利,這是盜。身造殺盜淫。

      【口過則妄言。】

      妄語,有意欺騙別人。

      【綺語。】

      花言巧語誘惑別人。『綺語』在今天最明顯的,世間人叫什麼?叫文藝。現代的文藝表演,歌舞、戲劇、音樂、美術,現在還有電影、電視,你看看內容是什麼?綺語。誘惑人,誘惑你做什麼?誘惑你做殺盜淫妄。外面的誘惑力量非常強大,用電視、用網路,送到你家裡來,你被這個染污了。

      【兩舌。惡口。】

      『兩舌』,挑撥是非,有意無意總是喜歡批評別人、毀謗別人,讚揚自己,大乘戒裡面講的「自讚毀他」,這是屬於兩舌、屬於『惡口』,口造業。意是念頭:

      【意惡則常起貪瞋。深生痴愛。】

      貪瞋痴。十惡業,誰能夠避免?誰能夠在一天當中不造十惡業?不要說多了,一天,今天從早起到晚上睡覺,這一天當中,這還不是二十四小時,除了你睡覺不算。早晨六點鐘起來,就算你睡得晚,到晚上十二點鐘睡覺,十幾個小時當中,你能不能不造十惡業?一天,一天能不造十惡業,那個功德就很大。你要能一生都不造十惡業,你就是菩薩,你就不是凡人,凡人不可能。

      我們今天學佛,學佛是學什麼?學轉凡成聖。從哪裡轉起?不造十惡業。十惡業,我們在《十善業道經》裡講得很詳細,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頭也講得詳細。《沙彌律儀》裡面的十條戒,諸位細心去看看,認真努力學習。要克服自己不善的念頭、不善的行為,你這一生才有出路。求生淨土,才真能去得了。如果十惡不斷,這個東西是你的累贅,這個累贅叫你不能往生。你發願念佛都去不了,為什麼?這個東西累贅,像繩索一樣,綑綁在六道,出不去,你必須把這個東西斬斷。過去無知,天天在造,現在覺悟了,決定不敢,寧捨身命也不能幹十惡。

      身命實在講,算不了什麼。我捨身命,不造十惡業,我來世是往上升;不念佛,不求生淨土,你也是生天道。你要貪生怕死,依舊造十惡業,你的來生在三惡道;貪心變餓鬼,瞋恚墮地獄,愚痴變畜生。你到哪裡受生?三惡道受生。所以這樁事情,自己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捫心自問,你就知道,你將來到哪一道去。不要問別人,別人給你說的話不可靠,自己問自己最可靠。心裡頭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沒有貪瞋痴,沒有是非人我。我講了,沒有自私自利,沒有貪瞋痴慢,這個人是極樂世界的人,這個人不是娑婆世界的人,念念只有阿彌陀佛。所以這個東西麻煩大了。

      【由茲三業。】

      這個『三業』一起都起來,不是單獨一個起來。

      【鉤鎖妄緣。】

      『妄緣』就是外面境界。內裡起煩惱,外面跟惡緣集合起來,這是造業,造業就受報。

      【常汩汩於塵勞。】

      『塵勞』是六道,如果說得不好聽的是三途。『汩汩』是沈淪,常常沈淪在三途。「塵」是染污,嚴重的染污。「勞」是勞累、勞苦。

      【但茫茫於歲月。】

      『茫茫』是沒有邊際,我們常講今生後世長劫的受苦。確確實實,三惡道,佛講得太多了,你進去不難,出來太難了!你要是墮地獄,從地獄出來是論劫算的,就是餓鬼道也不得了。畜生道愚痴,你不要看到好像牠的壽命並不長,牠固執,很愚痴,墮到畜生道,就以為這個身是牠自己,牠從來沒有念頭要換個身。

      我們在經典上讀到,釋迦牟尼佛在祇樹給孤獨園看到一窩螞蟻,佛看了笑笑,佛身邊這些大弟子們看到佛看螞蟻笑,就問釋迦牟尼佛,為什麼笑牠?他說你們知道嗎?這一窩螞蟻,七尊佛過世了,牠還當螞蟻。不是螞蟻有那麼長的壽命。我們假設一尊佛是三大阿僧祇劫,七尊佛二十一個阿僧祇劫,牠還當螞蟻。這什麼回事?死了之後,依舊投生螞蟻,生生世世都沒有換螞蟻身,七尊佛過世,佛笑牠愚痴!這是說畜生道,墮畜生道也容易,你想在畜生道裡頭覺悟,那不是一個容易事情。「茫茫於歲月」。

      【欲思出離。唯憑懺悔熏修之力。】

      這就是三惡道,三惡道要想出離,就是『懺悔薰修』。但是他很不容易懺悔,他執著,非常執著,那是貪瞋痴慢疑到最嚴重的時候。人家跟他說好話,他懷疑,不相信。你說這個話什麼意思?是不是叫我上當?多疑,好疑,把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統統都障礙住了。今天這麼多善知識在一起來修三時繫念法事,幫助苦難眾生。每一時都修懺悔,希望這些亡靈能夠隨喜,他看到、聽到了,能夠覺悟,跟著大家一起來修懺悔法。薰修,我們常講,長時薰修。這個樣子:

      【俾眼耳鼻舌身意之過愆。應念頓消。】

      消業障。只有這個方法,叫你在『眼耳鼻舌身意之過』,這個罪過(前面講,隨情造業)真正懺悔,真正得到佛法的薰修。大眾合起來的力量,這個善心、善願來加持,希望你六根的過失,眼耳鼻舌身意的過失,『應念頓消』。「應念頓消」是真的,就怕什麼?就怕他不應,要與這個法事完全相應,那他真的很快就消掉,他的罪障消了。

      【使色聲香味觸法之浮塵。即時清淨。】

      這是講果報。『色聲香味觸法』這個六塵,九法界的不一樣。我們人間色聲香味觸法的『浮塵』,跟餓鬼道的不一樣。餓鬼道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六塵,跟地獄道的又不一樣,他感的果報!像我們現前這個世界,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,跟極樂世界不一樣。為什麼不一樣?業不一樣。就是說,六根造的業有輕重的差別,造得輕,這個六塵境界就會好一點,造得重,這個境界就差。這是我們講我們的生活環境,造的善業多惡業少,我們的生活環境就好;造的惡業多善業少,生活環境就不好,災難就多。

      現在這個世間,災難為什麼這麼多?我們很清楚、很明白,共業所感。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人,造不善業的人太多,造善業的人太少,所以天災人禍頻率不斷的在增長,災難一次比一次嚴重。你了解這些因果的事理,自自然然就明白,我們要救自己,要幫助別人,怎麼個做法?從自己本身做起,斷惡修善,改過自新,希望我們的罪障消除,希望我們的環境轉清淨。下面教我們發願。

      【又極樂求生。】

      我們今天想求生到極樂世界去,

      【全憑發願。】

      這個話跟蕅益大師講的沒有兩樣。蕅益大師說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往生,決定在信願之有無,我們真信切願,就能生;品位高下,在念佛功夫的淺深。求生『全憑發願』,真信切願。我們要真心,真信切願來念這個發願偈,才能感動鬼神,鬼神被感動就得利益。我們自己信願不真、不切,你念這個發願的偈子,他感受不到很大的利益。這樁事情,你們現在不少同學都看到水結晶的那本書,那個書上就是證明。

      真誠的心,誠心誠意以善意思念那一杯水,真正以善心、善意,真誠心,把我們的意思傳送給它,遠不怕。他們曾經做了個實驗,一杯水放在辦公室的桌上,打電話通知居住在全國各個不同地方的五百個人,同一個時間;時間很重要,同一個時間。時間大概只要三分鐘,以自己的誠意,真誠心,以善意跟這一杯水說:你很乾淨,我們很歡喜,很感謝你。這個話重複幾遍,三分鐘,然後拿這個水再去化驗,結晶就非常美。

      所以意念沒有時間、空間的距離。這是證明!我們幫助九法界的眾生,幫助一切鬼神,沒有不誠心誠意。你心不誠、願不切,鬼神笑話你,你是在開玩笑,你不是搞真的;你對他開玩笑,他也對你開玩笑。所以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培養。我們用真心生活,我們用真心處事,我們用真心誠意待人接物;一真一切真,一誠一切誠,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境界轉變過來。轉惡為善,轉迷為悟,到最後轉凡成聖,轉娑婆為極樂。我們這樣求生淨土,你才真有把握,我們這一生學佛沒有白學,果然有成就。

      你有成就,你對於老師、對於善友、對於護法,你才會有真正的感激。所以報恩,報恩先決的條件是知恩,你怎麼知恩?你真的受到恩。現在叫你報恩,你的念頭怎麼都生不起來?什麼原因?你沒有感受到恩德,你根本不知恩。知恩是你完全把佛陀教誨落實,你就知恩。你的心變了,你的思想變了,你的行為變了,然後你才知恩。誰幫助你變的?善知識幫助我變的,護法幫助我變的,一切眾生幫助我變的。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,這個心才真正生出來,所以求生淨土是「全憑發願」。

      【仰勞法眾。】

      你們看看這個語氣多麼懇切,多麼謙虛,多麼尊重別人!這是一個明心見性的大德,不是普通人。大眾是凡夫,「請」你們不就可以,『仰勞』,尊敬到極處!前面普賢菩薩十願,「禮敬諸佛」,你從這裡就看到。『法眾』是參加法會的大眾,

      【異口同音。】

      我們大家一起來為亡靈祝福。

      【敬為亡靈至心懺悔發願。】

      我們帶頭,這就是佛在經上常常講的為人演說。我們為亡靈來表演,為他來說法;為一切鬼神、為九法界眾生,『懺悔發願』。這個懺悔就是為他表演、為他說法。下面是懺悔偈,普賢菩薩的懺悔偈:

      【往昔所造諸惡業。】

      這個『往昔』可以上溯到無始劫以來,無始劫到今天,所做的無量無邊的惡業。你要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你才能體會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裡面所說的,「閻浮提眾生,起心動念,無不是罪」。先承認,發露懺悔,我從過去到今天所造無量無邊的惡業。

      【皆由無始貪瞋痴。】

      我為什麼會造業?佛菩薩為什麼不造業?佛菩薩沒有貪瞋痴,我們貪瞋痴沒有斷。無始劫以來貪瞋痴不斷,貪瞋痴是造業的根本。

      【從身語意之所生。】

      這就是業因。貪瞋痴是迷,迷了之後,就叫我們的身、口、意造作種種不善,損人利己。損人利己是世間人一般講的,其實這個話講錯了,應該怎麼講法?損人害己,那就是真的。如果損人利己,那還得了!那佛菩薩都幹,損人可以利己,誰不願意去幹?損人決定害己,所以佛菩薩不幹。損人,你以為得一點點利,那是你眼前的小利。你這個利能夠享受幾天?享完了之後,後來的果報在三途。所以損人決定害己,把自己害慘了!使自己墮落在三途,墮落在地獄,苦不堪言。

      在地獄裡什麼時候能出得了頭?遙遙無期。在世的時候不知道,以為自己佔了便宜,哪裡知道自己吃了大虧!被你害的那些人,他要沒有過失,他被你害,人家升天,或者又轉世到人道來了。你想想,你有沒有害到他?沒有害到他,害到自己。將來地獄出來之後,地獄、餓鬼出來之後,還要變畜生還債。你害人,將來人家還害你,一報還一報,所謂是欠命的還命,欠錢的還錢。

      你要真正通達三世因果,你的心就平了。然後才真正知道,任何一個人在這個世間上想佔那一個便宜,沒這回事情;說是吃了虧,也沒這個事情。為什麼?果報酬償通三世。我們現前好像是吃了虧,將來他要還債,還債還要加利息。佛菩薩、阿羅漢有天眼通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阿羅漢的天眼、宿命能知五百世。他能夠看到我們娑婆世界六道眾生五百世的因果,業因果報!愈往上面去,能力愈大,到如來果地上,完全沒有障礙。無量劫又無量劫,佛就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      所以,一切惡業的根,貪瞋痴叫三毒。我們內有三毒,外面就會被誘惑,被這些不善的境界誘惑,誘惑讓你的身語意造惡。造惡,你就決定不能避免惡報。所以你要是誠心誠意念這一首偈,你會流淚,你會感動。

      【今對佛前求懺悔。】

      現在我們面對著佛像前面,佛是大智大覺,大慈大悲,求佛證明,我今天真的懺悔了。不是求佛赦罪,佛赦不了你的罪,你要求佛赦罪,這個觀念完全錯了;求佛證明,我從今之後悔改了。懺悔是改過的意思,後不再造,佛給我做證明,是這個意思。這個地方決定不能夠誤會,求佛菩薩饒罪,饒恕我,佛菩薩才不會怪你。佛菩薩才不會管你這個事情,你自作自受,誰能管得了你?今天是我們自己痛切的發願,改過自新,斷惡修善,求佛菩薩證明,求佛菩薩加持。怕自己沒有這個能力,依舊禁不起誘惑,求佛菩薩威神加持。誘惑現前,使自己有高度的警覺,不再造惡了,這是『今對佛前求懺悔』的意思。懺悔之後,發願:

      【眾生無邊誓願度。】

      要像佛一樣,我要學佛,我要跟佛一樣。佛的願是普度眾生,發心、發願,為一切眾生真實利益去著想。眾生無量無邊,這個眾生包括九法界的眾生,包括遍法界虛空界,要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講,重重無盡法界裡面的眾生。我起心動念為他們著想,幫助他們破迷開悟,幫助他們圓成佛道。這是一切諸佛菩薩的本願,我今天也發這樣的大願。這個大願一發,了不起!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保佑你,為什麼?你跟他是同心同願,志同道合,你是我的同志,佛菩薩哪有不護念的!一切善神哪有不擁護的!你不求佛護念,佛護念你;你不求善神擁護你,善神保佑你,為什麼?你這個願了不起。

      可是我們念這個句子有沒有發這個願?沒發。怎麼知道沒有發?那個人我討厭他,難道你說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個人除外;底下加個括弧,那個人除外,哪有這種道理!所以我們天天念,並沒有發,一發,你還得了嗎?願以導行,你發了願,後頭行為就接上去了。你口裡發願,後頭沒有行為接著,你的願是假的、空的。說得不好聽是自欺欺人,欺騙自己,欺騙佛菩薩,欺騙眾生,你該當何罪?睜著眼睛說妄語,我們應當要曉得。

      這個願,佛菩薩沒有問題,人家有智慧、有能力、有福報,確實能夠度一切眾生;我們今天發這個願,我們沒有智慧,也沒有德行,也沒有福報,我們拿什麼去幫助別人?完全沒有能力,怎樣幫助別人?隨喜,看到別人做好事,我們歡喜、讚歎,那是我們能夠做得到的。只要盡自己的心,盡自己的力,就是圓滿功德。所以真發這個願之後,你的善心生起來,善念生起來,你的善行生起來,自自然然你會改過自新。底下這一句:

      【煩惱無盡誓願斷。】

      真的發這個大願,首先自己斷煩惱,成就自己的德行。孔老夫子教學,四科,第一個是德行,第二個是言語,第三個是辦事(今天我們講的技術能力),第四才是文學,他有次第的,頭一個是德行。德行就講的是你首先要做個善人,善人的根,三善根,無貪、無瞋、無痴。你要把貪瞋痴斷掉,你才是真正善人,你這個人不會作惡。

      世間所有一切的善法都從這個根生出來的,無貪、無瞋、無痴。世間所有一切的罪惡,所有一切的惡業,都是從三毒生的,貪瞋痴。貪瞋痴生惡業,所以叫三毒。無貪、無瞋、無痴叫三善根,生世間所有一切的善業。你要先斷煩惱,煩惱就是前面講的無始貪瞋痴,你先斷這個。把無始劫以來,貪瞋痴慢疑的煩惱習氣要斷盡。

      斷了煩惱之後,再學法門。你要沒有學問,沒有本事,你救不了人;你幫助人,幫助不大。所以,斷了煩惱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,然後才學法門,他有順序的。我們今天,古來祖師大德要求我們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那是幹什麼?斷煩惱,沒有別的。煩惱斷盡,智慧開了,再:

      【法門無量誓願學。】

      智慧沒有開,法門怎麼學法?煩惱盡了,法門修好了,最後:

      【佛道無上誓願成。】

      這首偈的意思還沒有完,下一堂我們接著講。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