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於2003年5月22日啟講,2003年7月8日圓滿。
同學,蓮友,作三時繫念法事,都很歡喜。但是中峰禪師開示,不甚了解,當然就不能隨文入觀,於是希望把儀規講一遍。這個集子,我也每天讀誦。確實就佛法而論,任何一法都能幫助我們成無上道,因為法法圓滿,問題是要懂。將來諸位作三時繫念,最好把這一次講演先聽一遍,之後再作法事,功德更殊勝。
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(第十九集) 2003/6/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:20-015-0019
諸位同學,請看「行樹演法」最後的這一段。經文總結的是佛叫著:
【舍利弗。其佛國土。成就如是功德莊嚴。】
總結的大意前面跟諸位報告過。總的來說,世尊期望我們對於西方世界一切莊嚴要深信不疑,阿彌陀佛願行的成就,也是每個往生淨土的人「淨業所感,唯識所變」。佛心生心融成一體,不可思議的境界!末後跟我們講「全理成事,全事即理,全性起修,全修在性」,這個四句講到極處,就是性修不二,性德跟修德融合成一體。這個道理很深很深,但是在淨土修學事相上來講非常淺顯。說到這個地方是淺深不二。
末後這一句是蕅益大師非常感嘆的話,他說「奈何,離此淨土,別談唯心淨土,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」。這是很感嘆的話,就是指責這些不老實的念佛的人,輕視念佛法門,喜歡談玄說妙。說有,實在講不懂得妙有之理;說空,他也不知道真空的道理,道聽塗說而已,總離不開妄想分別執著。他末後這個比喻,「鼠即」就是老鼠叫,老鼠叫的聲音,「鳥空」是鳥在空中飛行沒有痕跡。用這個來比喻,用鼠即(老鼠叫的聲音),比喻談有不知道妙有;鳥空是比喻那些喜歡談空的,實在講他也不曉得什麼叫真空。真空、妙有是一不是二。
大乘經上佛常常給我們講,相有性無,無中生有,有還歸無;生起回歸,我們實實在在沒有法子體會到,速度太快了。所以佛給我們講,這樁事情本來不生不滅,《金剛經》上教導我們「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。就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生滅幾乎是同時,所以叫不生不滅。第一個念頭滅了,第二個念頭接著就生;第二個念頭滅了,第三個念頭接著又生。速度之快,不但凡夫不知道,大乘經裡面講七地菩薩都不曉得,八地以上才看到。以那麼深的定功,這種極其微細動相(這個動相就是無明,無明業相)八地菩薩看到了。
現在科學家從數學裡面推論發現這個道理。說明「有」從哪裡來的?有從空中生的,無中生有。有還歸無,剎那剎那,我們講剎那,實在講剎那時間太長太長!這沒法子說。談空說有的人沒有離開意識,換句話說,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沒有離開,就像老鼠叫,鳥在空中飛翔一樣,痕跡都找不到。這是感嘆一些人有這個緣分遇到這個法門,不肯老實的學習,真可惜!
談玄說妙指哪些人?宗門教下,特別是指在末法時期。我們曉得蕅益大師距離我們的年代不遠,他生在明朝萬曆二十六年,公元一五九八年他出生,算是十六世紀的人。他老人家圓寂是在清朝順治十一年,公元一六五四年,大師住世五十七年,不長!五十七歲往生的。他的成就不可思議,我們淨宗一代祖師。這一部《要解》印光大師讚歎,「即使古佛再來,給《彌陀經》做一個註解,也不能超出其上」,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。我們知道印光法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,大勢至菩薩對他這樣的讚歎,他是什麼人?我們想想,他要不是阿彌陀佛,那肯定是觀世音菩薩,不會是別人,大勢至菩薩這樣讚歎他。
至於佛菩薩應化住世時間的長短,都在眾生感應之緣。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來。這個緣沒有了,佛菩薩就走了。隱現無常,隱現自在,真的是千處有求千處應。現在我們看下面這一段,下面這一段講正報妙。我們先把經文念一念。
【舍利弗。於汝意云何。彼佛何故號阿彌陀。】
這是舍利弗尊者問的話。下面釋迦牟尼佛回答他。
【舍利弗。彼佛光明無量。照十方國。無所障礙。是故號為阿彌陀。】
我們把這段經文一直念下去。
【又舍利弗。彼佛壽命。及其人民。無量無邊阿僧祇劫。故名阿彌陀。】
我們念到這個地方,來看這一段的大義。「此經的示持名妙行,故特徵釋名號,欲人深信萬德洪名,不可思議,一心執持,無復疑二也」。這先要曉得,佛在這部經裡頭最重要的教導我們什麼?就是教我們執持名號,四種念佛裡面最方便、最容易、最殊勝的無過於持名。這四種念佛是實相念佛、觀想念佛、觀像念佛、持名念佛。這部經裡頭主張的是持名念佛,跟《無量壽經》所主的完全相同,所以名號重要!特別要把名號提出來,叫著『舍利弗』問他,你的意下如何?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尊佛,『何故』(為什麼)『號阿彌陀』?
「阿彌陀」是梵語,「正翻無量」,阿翻作無,彌陀翻作量,我們從文字上來翻譯就是無量。「本不可說」,什麼無量?沒有一樣不是無量,樣樣都無量,這個名號裡頭是這個意思。世出世間一切法,隨拈一法都是無量,為什麼?稱性。禪宗裡面大徹大悟了,老和尚要考考這個學生。我們在禪宗裡面看到許多公案,老和尚考學生:你真的會了嗎?拈舉一法給我看看!學生真的是隨便拈一法,拈一片樹葉,拈一株小草,豎一個指頭,這什麼意思?我們都不懂。老和尚點點頭,給他印證了。我們覺得真正是莫名其妙。
任何一法都是無量,真如本性裡面沒有大小、沒有長短、沒有生滅、沒有來去、沒有先後,說實在的話,「阿彌陀」沒有辦法說,不可思議!可是世尊在這裡面用光、用壽,用這兩個意思,「本師以光壽二義,收盡一切無量」。光跟壽是表法的,光表空間,壽表時間,「光是橫遍十方,壽是豎窮三際」,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。「橫豎交徹」,這就是「法界體」。阿彌陀佛是什麼?阿彌陀佛就是法界體。「舉此體作彌陀身土」,彌陀的身是法界,法界體;極樂世界這個國土也是法界體。
「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」,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什麼?是自性的名號,真如本性的名號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佛。我們要問,西方世界有沒有個阿彌陀佛?有,不是沒有,那是真有。有這是相,性相是一不是二。不但性相是一不是二,自他是一不是二,整個宇宙跟我是一不是二。這個事情什麼人懂?愈說我們愈迷惑,其實是真的。遍法界虛空界是沙門一隻眼,這是禪宗有名的公案,許多人都能說得出來,真話,這是契入境界的人所說的。
所以這底下講「即眾生本覺理性,持名即始覺合本」,這個法門妙極了!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始覺合本覺。阿彌陀佛是本覺、是自性本覺,我們現在發心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我們發心念是始覺,始覺跟本覺是一不是二。「始本不二,生佛不二」,生是眾生,是我們自己,我們自己跟阿彌陀佛不二,始覺跟本覺不二。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,念佛人,不可不知此義也」。我們今天念佛的人很多,幾個人懂得這個意思?不懂這個意思!不懂這個意思念佛不相應,所以叫有口無心。如果你懂這個意思那你會念,會念佛的人不可思議。
怎麼說?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上講的很好,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。自得心開,這個心開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用念佛這個法門明心見性,明心見性是理一心不亂。所以念佛,有人得理一心,有人得事一心,有人得功夫成片,有人什麼也得不到,心還是一團亂糟糟的。這個問題就是你會念不會念,你相應不相應!由此可知,這個經教,經教不是指別的,「往生經」!往生經裡面最低限度《阿彌陀經》要細講,為什麼?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這個佛號會相應,不可思議。
要是理不清楚,境界不清楚,方法也模糊,念佛的時間縱然長,也難成就。因為你念佛不相應,你與自性不相應,自性就是佛。與自性不相應,你跟阿彌陀佛,我們平常講阿彌陀佛的心、願,阿彌陀佛的心願解行(我們平常用這四個字),就不相應。念念之中跟阿彌陀佛心願解行統統相應,這是第二義。這個地方講的是第一義,第一義很難,與性體相應是理一心不亂。第二義,理一心不亂達不到,可以做到事一心不亂,與阿彌陀佛的心願解行相應。你對於教要不通,你就很難。
也許有人要問,自古至今,我們看到許多念佛往生的老太婆、老阿公,沒有念過書的,不認識字的,從來沒有聽過教的,他什麼也不懂,他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他怎麼會成功?這一等人不能小看,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,他沒有妄念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,那一句佛號自然相應。相應連他自己也不曉得,看他善根的深淺,看他功夫的勤惰,他真的成功能往生。生同居土,是善根、功夫淺的人。生方便土,那是善根、功夫深一等的人。最上乘的人,心地清淨一塵不染,心地是真誠清淨平等慈悲,這個不得了!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悟無生,不能小看。
我們今天的障礙,煩惱習氣太重,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。妄念太多太多,用什麼方法都止不住,這不能不知道。真用功的人,你得要找出止息妄想分別執著的方法,真正懺悔,懇切求佛加持。佛,理上有,事上也有,真有西方極樂世界,真有阿彌陀佛,一點都不假。我們業障這麼重,怎麼辦?不求佛加持,這個問題解決不了,求佛,懇切的去求!
早年李老師教給我「至誠感通」,真誠,真誠到極處感應就現前。你說我很真誠,那個真誠裡頭還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,只要夾雜一點點,你的真誠就破壞了。誠,不是真誠,裡面夾雜著妄念、夾雜著疑惑:「我這樣求行嗎?佛真的會來嗎?求了兩、三天,佛怎麼還不來?」不誠!你還夾雜妄想執著,夾雜著你自己的欲望,不相應。所以不能不知道這個意思,知道這個意思之後,你才曉得不能不修懺悔法。
我在初學佛的時候,還沒有出家,把工作辭掉,想出家。朱鏡宙老居士介紹我認識懺雲法師,到埔里懺雲法師的小茅蓬去,住在小茅蓬裡面,在小茅蓬裡頭做義工。這個小茅蓬只住五個人,三個出家人,懺雲法師、達宗法師、菩妙法師,這三位法師。兩個居士,朱鏡宙老居士跟我一個。朱老那個時候七十歲,我是最年輕的,好像是三十一歲,最年輕的。我在茅蓬裡頭做義工,環境的清潔,每天要燒兩餐飯(茅蓬持午,晚上不吃,燒兩餐飯),洗衣服。在山上燒灶,去撿柴火,不要去砍柴,山上枯樹,樹枝樹葉落下來的很多,每天去撿,撿回來燒火;在山上種菜,這是我的事情。
除這些之外,懺雲法師教我修行的方法,拜佛!每天規定的功課拜八百拜,好!真得力,拜佛是懺除業障。早晨拜三百拜,晚上拜三百拜,中午吃過午飯之後繞佛經行,繞佛經行大概半個小時,繞回來之後拜兩百拜。還有一點時間,懺雲法師指定我的功課,看《彌陀經》的註解,給我三個註解,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幽溪大師的《圓中鈔》,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,我自己去看,他不教也不講。叫我把科判劃成表解。
這三部功課做完了,讀完了之後,叫我讀《印光大師文鈔》,我在山上讀書,就讀這麼多東西。《彌陀經》三部註解,跟印光大師的《文鈔》,《文鈔》那個時候只有正篇跟續篇。台灣那個時候印的一共是四冊,一套四冊,《文鈔正續篇》,我在山上五個半月的功課。五個半月拜十幾萬拜,真的叫消業障。拜佛的時候心裡頭沒有雜念,只有阿彌陀佛,念阿彌陀佛,想阿彌陀佛。現在初學出家人沒有這個福氣。我一進那個茅蓬照顧三位法師,一位老居士,義工就我一個人,修福!我一點福報都沒有,這個福報是在那裡修的,才開始修福。拜佛懺悔業障,讀《彌陀經》註解,《印光大師文鈔》開智慧,福慧雙修。你要真幹才行,不能怕苦。
那個時候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建立一個圖書館,慈光圖書館,籌備差不多快要圓滿,我離開埔里到台中,發心跟李老師學教。我到台中在圖書館服務,圖書館那個時候三個人,還有個專門燒飯的,總共有四個人,義工就有四個。工作就輕鬆了,沒有那麼多的工作,至少我不要給大家洗衣服,不要燒飯,有人燒飯了,衣服只洗自己的就方便多了,讀書時間長了。剛剛到台中我還是拜佛,就是每天拜三百拜,跟著大家一起做早晚課,早晨拜一百拜,中午拜一百拜,晚上拜一百拜,持續很長一段時期,要真幹!剛剛入佛門,苦行是最得力的修學方法。不肯吃苦,不肯幹,那就沒法子了。
我常常勸勉大家要拜佛,拜佛消業障,拜佛時候你心會定。你自己要想方法,拜佛是個方法,念佛是個方法,靜坐是個方法,讀經研教也是個方法,哪一種方法對你有效果,各人不一樣,各人根性不相同。我自己攝心,妄念多,怎麼樣能叫妄念少一點?對我有效、最有效的是拜佛跟研究經教,這個時候沒有妄想。所以以後我走講經這個道路,拜佛的時間就愈來愈少,但是讀經研教的時間加長。每天要讀,讀的時候圈點,重要的地方我用顏色的筆把它畫起來,做簡單的眉註、提要;精神意志都能夠集中,沒有妄想,有妄想就錯了。
拜佛的時候不能有妄想,妄想怎麼樣?有妄想,拜了多少拜就忘掉了,所以那個時候不能打妄想,拜多少拜記得清清楚楚,拜三百拜清清楚楚。一打妄想的時候就打岔,打岔怎麼樣?打岔從頭再來,所以精神意志一定要集中。自己要想辦法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,煩惱習氣裡頭最嚴重的是妄念,怎麼樣把妄念止住!理能夠透徹了解最好,你有深度了。理不了解也沒有關係,先把妄念伏住,這在初學的人比什麼都重要,往後你功夫會得力。無論是讀經或者是聽講,這在佛門叫聽教,讀經、聽教你會有悟處,都要靠清淨心,心不清淨一點辦法都沒有。
清淨心的標準就是分別執著少,愈少愈好。還有一樁事情,這是同學們你們都要記住的,事不關己決不過問,我這一生這一點是很得力。我絕對不會去打聽張家長李家短,我不會,這是我從小就養成了,沒有這個習慣。我絕對不問別人的事情,別人有什麼張家長李家短的是非來告訴我,我也不聽,頂多敷衍你幾句,絕不放在心上。當然更不會傳述,這是從小養成的。對以後學佛真的有很大的幫助,心容易專,這也許就是理解力比較深一點的真正的因素。
再看底下這一條,「心性寂而常照,故為光明,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,故放無量光明,具有攝受加被之功,除障開智之德」,這是講無量光。光從哪裡來的?光是心性裡面本有的,般若光明、智慧光明,本有的。本有的,我們今天的光沒有了,就是智沒有了、光沒有了。光為什麼沒有了?我們迷失了心性。怎麼迷的?你心動了!諸位要曉得心本來是不動的,怎麼會動!心要真的動了,那個心是妄心、不是真心。告訴你真心永遠不動。確確實實我們把真心迷了,不知道自己有個真心,於是把什麼當作真心?把念頭當作真心;我能夠思想的,我能夠分別的,這是我的真心。這個心是緣慮心。它是什麼?就是佛法裡面講的「識」。
你看唯識所變,識、識心,在六道裡面投胎,誰去投胎?識心。佛法裡面常講的,「來先去後作主公」,第八識阿賴耶識來投胎,它先來。人死的時候阿賴耶識最後走,所以來它先來,走它最後,來先去後作主公;這是六道輪迴的主,這是妄心不是真心。把妄心當作真心,壞了,妄心沒有智慧,真心有智慧。但是真心跟妄心永遠是合在一起的,不會離開,真妄和合。在哪裡?在我們的身上就是。《楞嚴經》舉眼睛,眼睛第一見,見第一見是真心,第二念就是妄心。現在時間到了,底下一節我把大致的情形跟諸位做個簡單的報告。
諸位同學,前面講到真心跟妄心,真心寂而常照是光明,照而常寂是無量壽。但是我們不會用,我們總是用妄心,這個問題嚴重。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跟阿難談這個真心跟妄心,釋迦牟尼佛舉見性做例子,這個事情我們稍稍細心一點能夠體會得到。我們睜開眼睛就能見,第一眼見,睜開眼睛見,這個時候你還沒有分別、還沒有執著,這是心性見,這是真的,這就是心性,心性見。到第二念,第二念你就起了分別、就起了執著,就立刻轉變到「識見」。
諸位要曉得「識」有分別、有執著,「性」沒有,性能現,識能變。諸佛菩薩他們用見性見,所以他見到是一真法界,九法界裡面的眾生用八識五十一心所見,所以就變成九法界。九法界怎麼來的?都是從你妄想分別執著程度不同而來的,這個道理要懂。迷的愈深,九法界就又往下去,往下墮落了;迷的淺就往上昇。如果是轉八識成四智,就超越十法界,就不在十法界裡面,我們佛門裡面稱為法身菩薩;法身菩薩已經轉八識成四智,他不用識,他是性見。
所以在眼,真性、真如本性、真心在眼叫見性,在耳叫聞性,在鼻叫嗅性,在舌叫嘗性。要是合起來講,說得簡單一點,就是見聞覺知;見是眼,聞是耳,鼻、舌、身用一個覺,意用一個知,所以見聞覺知是六根的根性。根性原本具足這個能量,但是這裡頭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它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這是真心、這是本性,佛經上講的心性,就是「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」,就在自己身上不在外面。所以佛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,確實本來成佛,只要你見聞覺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離妄想分別執著。
你要知道妄想分別執著是妄心,妄想是阿賴耶第八識,分別是第六意識,執著是第七識;八識裡頭真正起作用的就是這三個。前五識是聽命辦事的,它不是作主的,作主的就這三個。這三個不用,不就轉識成智了嗎?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,轉末那為平等性智,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。這就是你會不會轉?不會!真的,眼見色立刻就起分別、就起執著,起分別執著落二、三,你就落到識裡面去了。二是什麼?意根、意識,三就是意識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。才動一念已經落二、三!落二、三就變成凡夫;不落二、三,那是佛與法身菩薩,凡聖差別就在這裡。
所以,佛菩薩看到你很惋惜,你為什麼要起分別執著?你不起分別執著,不就成佛了嗎?為什麼要起?這一起怎麼樣,一起把事相扭曲了,真相你見不到了。當你不起妄想分別執著,你看到是真相,叫一真法界。起了念頭之後,落到二、三,落到意識、意根裡面去,外面的相統統扭曲了。所以境界相裡面你有喜歡的,你有討厭的,你有想獲得的,你有想把它唾棄的,這都是分別執著,嚴重的分別執著,這是造業!造業,你得受報,你見不到事實真相,你沒有真智慧。
所以交光大師註《楞嚴經》,主張捨識用根。捨識用根是什麼?用第一念,決不用第二念,有道理,是好,但是一般人做不到。這是真的確實做不到,能做到他就是法身菩薩,不是凡人,不但超越六道,他超越十法界。這個我們一定要懂,不能不懂,做不到是另外一樁事情,慢慢學著做。怎麼學?對於外面境界淡一點,不要太過分;我們還是有分別,分別少一點,執著淡一點。一年比一年少,一年比一年淡,你就有進步。
這樣就是我們普通人,一般中下根性的人,特別是中等根性的人,能夠這樣磨鍊個二十年、三十年,漸漸入境界了,長時薰修!可是你要真薰、真修才行。什麼叫真修?就是你真的要看淡一點,真的執著要輕一點,這是真功夫!嚴重的分別執著、好強好勝,那是永遠的障礙,那一點辦法都沒有。現在人講自尊心很強,我慢心很高,這個難了,太難太難了!釋迦世尊當年在世為我們所示現的,柔和忍辱。孔老夫子一生給我們示現的,處處謙虛卑下,事事不敢在人先,總退後一步。聖人教人,這是性德的流露。
生佛平等,萬法平等,哪有值得驕慢的?我們讀一讀《華嚴經》五十三參,這五十三位善知識,我們很清楚都是諸佛如來應化的,示現給我們看。示現的身分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各個謙虛,沒有一個說「我行,別人不行」,沒有一個,找不到一個。都是自己很謙虛,「無量法門,我只會這一門,其他的你向其他善知識去請教,他們比我都高,都超過我,我不如他們」。你看看,每個善知識都是這麼謙虛。我們中國古人教導我們「滿招損,謙受益」。《易經》六十四卦,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,吉凶不一樣。六爻都吉、完全沒有凶的只有一個卦,六十四卦只有一卦,什麼卦?「謙卦」,謙虛大吉大利,無往而不利。
人要學謙虛,人要懂得忍讓。你對別人忍讓,別人對你忍讓,互相忍讓,社會自然安定,世界自然和平。兩個人有一人爭,有一人讓,這個局面和平化解。兩個人都爭,互不相讓,麻煩來了,戰爭起來了。戰爭到最後是什麼?兩敗俱傷,這是真理!為什麼是兩敗俱傷?戰爭有勝的一面,有敗的一面!是沒錯,表面上看到你是有勝。你勝利的時候,你殺了多少人?你害了多少人?那些都變成你的冤親債主。冤親債主怎麼樣?到你家裡來投胎,做你的孫子,做你的重孫子,來幹什麼?來報仇,是不是兩敗俱傷?所以你要看到因果報應,你就知道了。不但殺人人會報仇,殺畜生畜生會報仇,甚至於你砍伐樹木花草,這個樹木花草有靈性的也會報復,麻煩大了。現在人不懂得這個道理,破壞自然環境,破壞生態平衡,大自然報復你,天災、瘟疫。
所以,我們需要用大自然這些資源的時候,佛門裡面,我要蓋一個茅蓬,要砍幾棵樹做柱子、做樑。佛給我們講,砍樹前三天要去祭祀,誦經念佛給他迴向,三天之後我要砍這棵樹。樹有樹神,請樹神搬家,搬到別的地方去,不結冤仇。現在人哪懂得這個?所以自然災害為什麼那麼多?不明白道理,不能和平相處。我們真正有需要的時候,他的確可以供養,他可以奉獻,彼此兩方面都歡喜,多好!不可以仗勢欺人,仗勢欺人後果不堪設想。
樹木花草真的有靈,這種感應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我聽到同學來告訴我,他們自己家裡發生的事情。什麼神?草。院子裡的草皮很久沒澆水,草枯了。這些靈(花草之神),他也有辦法跟你溝通,先製造磁場。這一天回到家裡,回到房間感覺到磁場不對,覺得怪怪的,心裡就想是不是有鬼神?如果真的有鬼神,我們怎麼溝通?他突然起了一個念頭,晚上家裡有電燈,你讓這電燈光閃一閃。過了五分鐘電燈光果然閃了一下,嚇呆了!這是真的不是假的,確實有鬼神在房間。他說那我們怎麼溝通?這樣好了,晚上我睡覺,你託夢給我。
那一天晚上睡覺,真的夢到許許多多小孩求救。他說:我們不是別人,是你家院子裡面的花草,我們快要乾死了,請你澆澆水!來祈求。到第二天早晨他到院子裡一看,果然沒錯,確實很久沒有澆水,草都黃了,趕緊澆水。這個事情就是最近發生的,前年,不算遠,我到他家裡去參觀過。因為照顧院子是他的老爸爸,他的老爸爸只澆花,澆花、澆樹,這些小草他沒有理會。小草來求,不可思議!所以植物尚且有靈性,何況動物、何況人!怎麼可以用惡心、惡念來對待,這是結冤,結了冤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生生世世的痛苦。
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才知道戰爭是兩敗俱傷,絕對沒有嬴的一方。如果真的搞明白,絕對不會發生戰爭,總得要想方法來和解,決不用這個手段。這些事情佛經上講得清楚、講得透徹,可惜現在人相信科學,把聖賢人講的話統統認為是迷信。下面這一句說的很好,「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」。徹證,用什麼方法證?念佛的方法,念到理一心不亂,徹證心性無量之體。「故放無量光明,具有攝受加被之功,除障開智之德」,開智慧。
底下一句,「心性照而常寂,故為壽命,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,故壽命無量」。光明無量,壽命無量,光明就是智慧,智慧無量,壽命無量。「是無佛前佛後難之功」,我們今天遭遇的,我們出生在這個世間,釋迦牟尼佛滅度了,這是佛之後,彌勒佛還沒有出現;我們生在彌勒佛之前,釋迦牟尼佛之後,佛前佛後。但是還算幸運,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沒有滅,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是一萬兩千年,我們今天講是影響力。釋迦佛當年在這個世間教學,他影響範圍多大?影響時間有多長?影響的範圍遍這個世界,影響的時間是一萬兩千年。
時間就是講壽命,空間這是講光明。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後面還有九千年,所以我們還算幸運,能夠讀到留下來的這些經典。這是比什麼都珍貴,自己一定要知道、要珍惜,要在這一生當中有所成就。這個成就就是念佛往生淨土,要看破這個世間,這個世間不值得留戀,這點我們一定要清楚、要明瞭。對於這個世間有絲毫留戀,就障礙你往生。你要不能往生,說實實在在的話,在六道裡頭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劫的輪迴;得人身、遇佛法的機會實實在在不多。只有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才會死心塌地老實念佛。下面這段經文,這是從壽命上講的,我們把這經文念一遍:
【又舍利弗。彼佛壽命。及其人民。無量無邊阿僧祇劫。故名阿彌陀。】
這個意思前面無量光、無量壽我們都講過,經文補出來。但是這個經文裡面有一句『阿僧祇劫』,「阿僧祇劫」是什麼意思?我們也略說一說。「阿僧祇、無量、無邊,皆算數名」,這是古印度數目字的單位。就像我們中國的數字有個、有十、有百,有千、有萬、有億、有兆,我們中國有這麼多的名詞都是數目字的單位名詞。印度也是,印度稱阿僧祇、稱無量、稱無邊。
「華嚴根自在主」這段經文裡面說印度的數目字有一百四十四個單位數字,像阿僧祇這種單位,比我們中國多。我們中國好像數目字的單位大概只有二十幾個,印度多,算數多,它有一百四十四個數。如果帶基數(基數就是一二三四五六,這是基本的數),要帶基本的數字一共有一百五十六個;我們講個、十、百、千、萬,這是基數,有一百五十六這麼多!阿僧祇、無量、無邊「是末後十大數之名」,它是倍倍相乘的。阿僧祇個阿僧祇叫一個無量,無量的無量叫一個無邊,這是「顯示報身久長」,壽命長。
這個地方講的是無量壽,一個無量是阿僧祇個阿僧祇。不要說多,就算一個無量,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念的,菩薩修行成佛需要多少時間?三個阿僧祇劫,我們稱為三大阿僧祇劫。如果他的壽命是一個無量的話,他有阿僧祇個阿僧祇的壽命,三個阿僧祇算什麼!肯定成佛,一生成佛,不要等到第二生。又何況無量壽不是一個無量!無量個無量,無量個無量是一個無邊,其他就不必說了。
你單單想到這個,我們就想到兩樁事情,第一個佛的壽命長久,我們跟著佛一定會成佛。因為成佛充其量不過三大阿僧祇劫,你的壽命是阿僧祇個阿僧祇,三個阿僧祇這太容易了。好像人活的壽命有一百歲,現在學這個功課要多少時間?三天。一百歲的壽命,三天算什麼!這是一個喜訊。第二個喜訊,佛住世長,教化眾生的時間長久,所以「有久度不息之功」,希有難逢!我們要珍惜這個因緣。讀遍《大藏經》,一切諸佛剎土沒這個事。所以十方諸佛看到釋迦牟尼佛對大眾介紹這個法門,十方諸佛都來做證明。
在中國,自古以來祖師大德,不管是哪個宗派,沒有不勸人念佛求生淨土的,你才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。不但教下,你看教下華嚴宗的,不是說了,「十大願王,導歸極樂」;天台宗的智者大師,五品位往生。他老人家帶了頭,所以天台的祖師,歷代的祖師,臨終都是念佛往生淨土。近代的倓虛法師、諦閑法師,這是近代的,都是念佛求生淨土。禪宗的虛雲老和尚,最後一百一十七歲講的《方便開示錄》,諸位看看這本書,那是一百一十七歲在許多地方講的開示,百分之八十勸人老實念佛求生淨土,講到參禪的,分量很少很少。密宗裡面,我攝影棚靠這一面,供的是西藏的阿彌陀佛,密宗也修這個法門,也是求生淨土。真的印光老法師所講的「千經萬論,處處指歸」,我們要覺悟。哪個法門有這樣的勝事,一切諸佛菩薩都來勸請,沒見到!幾尊佛勸有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來勸,沒聽說過。你要真的清楚、真的明白,你就會格外珍惜,這個緣分太難遇到。
印光法師教我們修行的方法,那實在是不可思議。就是小道場,同修不超過二十個人,每天功課就跟佛七相同,長年佛七。他老人家這個方法就是覺明妙行菩薩的方法。你們看看《西方確指》,覺明妙行菩薩人更少,只有十二個人,各個成就。在中國廬山遠公大師,這是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,在江西廬山建念佛堂,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共修,這是大事因緣。今天印光法師為什麼不勸我們一百二十三個人?為什麼變成二十個人?時代不相同。在古時候行,沒有問題。現在為什麼教你這麼少?
現在時代走上工業時代,走上科技的時代,社會大眾信科學不信宗教,認為宗教是迷信。換句話說,供養的人少了,如果人眾多開銷大,勢必要去操心。為物質生活環境來操心,我們的心就不清淨,把往生這個事情耽誤掉,那就可惜了。人數少,還有少數人能夠相信,發心供養,印光大師著眼在此地。所以人少開銷少,道場容易維持,你的心是定的,哪有不成就的!印祖特別教導不化緣、不募捐,不求信徒布施供養,他自動送來的我們可以接受,我們不去要求。人到無求品自高,生活節儉一點,生活苦一點好!處處為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修淨土同修們設想,我們細心去思惟祖師的教誨,觀察社會現前的狀況,他老人家講得太好了!
在這些地方我也常常跟同學們說,我們相信因果,從因果上說我們要修福,不修福你福報從哪來?懂得節儉、布施,布施供養真正修福。在自己小道場修行用功,通常不出門,不出門能修福嗎?能!我們以虔誠的心,我們每天修行、念佛、研教、拜佛,以這種種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,迴向給社會大眾,這都是修福。這個社會上大眾有我們可以服務的地方,我們能力能做得到,不妨礙我們的道心,我們可以為社會大眾服務,統統都是屬於福慧雙修。尤其是接觸大眾,這是機會教育。
我們道場現在每個星期,星期六溫馨晚宴,星期五多元文化講座,當地很多朋友都來參加,這是我們布施。多元文化講座,法布施,法裡頭有財、有無畏。溫馨晚宴,財布施,財裡頭有法、也有無畏。再者我們住在這個地區,凡是真正團結宗教、團結族群、安定社會、祈求世界和平,這些事情我們都分出一點時間來參與。這個裡面諸位想想看,包含著財、法、無畏三種布施。我們在真幹,所以有果報!才有這麼一點小福報現前,我們這個道場能維持下去;不化緣,不做法會,不做經懺佛事,能生存,道理在此地,透徹了解因果。
我們看底下一段,「眾生生極樂,即生十方;見彌陀,即見十方諸佛,能自度,即能普利一切」,這一段非常重要。生極樂世界就是生一切諸佛世界。為什麼?我們只要在《無量壽經》上看到,一切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,都恭敬阿彌陀佛,肯定阿彌陀佛是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。極樂世界的人時時刻刻到十方世界去拜佛,我們現在講去訪問、去請教,一切諸佛歡迎。到西方極樂世界神通自在,來去自如。
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的統統是凡聖同居土,如果是實報莊嚴土,那就是經上講的花開見佛悟無生,你就是在實報莊嚴土。實報莊嚴土裡頭,時間空間沒有了,十方諸佛在哪裡?都在你面前。過去佛也在面前,未來佛也在面前,時空沒有了,這是實報莊嚴土,不可思議的境界!所以見彌陀即見十方諸佛,能自度就能度一切眾生。下面經文說:
【舍利弗。阿彌陀佛。成佛以來。於今十劫。】
經云:『成佛以來,於今十劫』。記住前面講過,阿彌陀佛的壽命是無量壽,無量是阿僧祇個阿僧祇的劫數。真的是無量無邊,他現在才成佛十劫,換句話說,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才開張沒幾天。「現在說法,時正未央」,才開頭。「普勸一切眾生,速求往生,同佛壽命,一生成辦」。所以我們知道這個事實真相,現在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是元老。這個世界成立十劫我來的,這個世界的存在是無量劫,你在十劫的時候就來了,在極樂世界將來都是元老級的。
千萬不能疏忽,不要以為我這一生去不了沒有關係,我已經跟阿彌陀佛結了緣,來生來世緣成熟的時候我再去。這個來生來世說不定又經過多少劫,這個法門不常遇到,人身不常得到,得人身難。所以我們現在自己要細心去思惟,我來生能不能得人身?你先想這個,不要想別的。來生能不能得人身,來生要不能得人身,就完了,到哪一劫去,就難說了。
得人身要五戒、要十善,中品的十善業道;五戒加上中品的十善業,你才能得人身。如果我們想想看,把五戒跟十善打打分數,要是不及格,人身就得不到。人身得不到的時候,三途去了,三途時間長,阿鼻地獄是無量劫,不得了,非常可怕!你下一次再遇到這個法門,可能真的差很遠很遠,真的會變成無量劫之後你才能夠往生。現在往生才十劫,不能比,還是現在爭取好,萬緣放下,一心念佛!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