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

    第22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03年5月22日啟講,2003年7月8日圓滿。

    同學,蓮友,作三時繫念法事,都很歡喜。但是中峰禪師開示,不甚了解,當然就不能隨文入觀,於是希望把儀規講一遍。這個集子,我也每天讀誦。確實就佛法而論,任何一法都能幫助我們成無上道,因為法法圓滿,問題是要懂。將來諸位作三時繫念,最好把這一次講演先聽一遍,之後再作法事,功德更殊勝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 (第二十二集)  2003/6/4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20-015-0022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第二段「一生成佛」,看第二節:

      「經云,彌陀涅槃,觀音即補佛位,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,國名眾寶普集莊嚴,其佛滅後,大勢至菩薩即補佛位,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」。這一段是講西方極樂世界實在是無比的殊勝,跟他方佛國確實不一樣,他方佛國佛滅度之後總有一段時間,這個時間長短不一。一般說,像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滅度了,補處菩薩現在在兜率天,兜率天壽命盡了,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。兜率天壽命很長,我們知道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忉利天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,忉利天的壽命是一千歲。夜摩天加一倍,夜摩天一天是我們人間兩百年,壽命兩千歲。兜率又加一倍,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,壽命是四千歲。

      諸位算一算就知道,一天等於四百年,一年也算三百六十五天,四千歲,所以《彌勒下生經》裡面講大概兜率天的壽命合我們人間年歲來講,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。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,彌勒菩薩從兜率天降生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。兜率是知足天,補處菩薩居住的處所。所以我們這個世間實在講有佛的時候很少,沒有佛住世的時候很長。你看看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才一萬兩千年,彌勒菩薩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才降生,這個當中漫漫長夜,眾生苦! 

      可是佛菩薩非常慈悲,釋迦牟尼佛滅法之後,彌勒佛沒有出生之前,這個時候怎麼辦?我們在《地藏經》裡面看到,釋迦牟尼佛已經委託地藏菩薩,代佛度化眾生。地藏菩薩的使命太大太大了,這麼長的時間幫助這些苦難眾生。我們看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這裡大大不相同。阿彌陀佛示現入般涅槃,觀音菩薩立刻就示現成佛。觀音菩薩成佛,這個世界不叫極樂世界,世界叫眾寶普集莊嚴世界,觀音菩薩的德號是普光功德山王如來。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預言,這是無量劫之後的事情。阿彌陀佛無量壽,阿彌陀佛成佛現在才十劫,換句話說,才成佛還不久,極樂世界太殊勝。

      觀音菩薩這是示現成佛,普光功德山王如來,他老人家入滅了之後,大勢至菩薩接著又示現成佛。那個時候不叫大勢至菩薩,叫善住功德寶王如來。真的,菩薩功德寶王無比殊勝,你看看無量劫又無量劫修積功德,這是示現榜樣給我們看。我們怎麼能不認真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。雖然法身菩薩已經證得心性之極致,依然為一切眾生示現修德,慈悲到了極處。教導我們,做樣子給我們看。如果我們不覺悟,我們不能夠體會,怎麼對得起佛菩薩為我們示現演說。再看底下這一段:

      「復次,釋迦一代時教」,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,「惟華嚴明一生圓滿,而一生圓滿之因,則末後普賢行願中,十大願王,導歸極樂。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,思之,思之」。我曾經跟同學們也做過多次的報告,細細的思惟,我不是上根、不是利根,勉強說,中等根性。實在講,得佛菩薩加持給我壽命,如果要沒有壽命,我這一生可以說沒有成就。為什麼?

      往年我跟李老師,李老師苦口婆心勸我修淨宗法門,甚至於講到「你看古來多少祖師大德,他們的德行、道行、學問,我們實實在在比不上」,這是真的。「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我們寫不出來,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我們也寫不出來。這些大智慧的人、大德行的人,他們都念佛求生淨土」,這是李老師舉例子來給我說。「如果這個法門不是真的,那麼多的祖師大德們、大善知識們都走錯了路」,李老師說「我們也錯一回,不為過」。說這樣的話來勸我,我很感激,可是並沒有死心塌地學這個法門。死心塌地學這個法門是在民國六十年,我在台北講《華嚴經》。那個時候也常常出國,所以在台灣講《華嚴》斷斷續續,我記得這樣斷斷續續好像講了十幾年,這個經講了一半,也沒有講圓滿。韓館長往生了,《華嚴經》就中斷。

      每一次回到台灣,我就繼續講《華嚴》。有一天突然想到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?因為我在台灣講《華嚴》,是《八十》、《四十》同時講,一個星期講三次,兩次講《八十華嚴》,一次講《四十華嚴》,這兩個本子都是講到一半的時候停止了。仔細再查查經,細細看看,真了不起,善財童子修念佛法門,善財童子的老師文殊菩薩也是發願求生淨土。他發的願,跟文殊菩薩的願幾乎是完全相同。文殊、普賢都求生淨土,善財是文殊得意門生,得意門生如果不能夠繼承老師的願望,那就不是傳法弟子。

      仔細看看善財童子出去參訪,第一位遇到吉祥雲比丘(《八十華嚴》叫德雲,《四十華嚴》翻作吉祥雲),教給他念佛法門。吉祥雲比丘自己修行的方式,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「般舟三昧」,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。頭一個善知識,這個表法的意義很深,古人常說的,先入為主。善財童子第一個就修念佛法門,先入為主。再看最後,最後第五十三參,普賢菩薩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我明白了,吉祥雲比丘開始,普賢菩薩終結,自始至終善財修什麼?修念佛法門。我這個時候才死心塌地,不再疑惑、不再猶豫了,我明白了。又何況文殊、普賢勸導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華藏海眾,統統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想想這是何等的莊嚴。

      再看看毘盧遮那如來(都是示現給我們看),毘盧遮那如來歡喜!沒有說,文殊、普賢你們怎麼把我的徒眾統統都帶跑掉了?把我道場的人統統都帶到極樂世界,這成什麼話?在我們這個世間肯定就會產生這個誤會,不要說你把人全部帶走,帶一、兩個人都不會饒過你的!這個道場,尤其是聰明伶俐、修行用功的人,你要把他帶走,沒有得到這個寺廟老和尚的同意,你就做錯事了。

      在華藏世界,我們相信文殊、普賢一定得毘盧遮那佛的同意,毘盧遮那佛允許,好,大家統統都去。為什麼?到極樂世界成佛快,比在華藏快多了,時間縮短了。毘盧遮那佛沒有私心,佛佛道同,諸佛唯一的願望是希望大家趕快成佛,最快無過於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。所以文殊、普賢帶領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往生極樂世界,毘盧遮那佛歡喜!這是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。如果我知道其他道場有真正的善知識,我不如他,我們的同學要去親近他,我歡喜。你們親近對了,一點沒錯。

      早年我在台北講經,有些同學,大專學生,在我這裡聽了兩、三年,來告訴我:法師,我想到台中親近李老師。好!這個人聰明!我從李老師那裡學來的,你們能親近我的老師,那我求之不得。這就是如果真有這個緣分,應當親近一等一的善知識。諸佛剎土裡面第一善知識,這是一切諸佛公認的,阿彌陀佛,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!所以你只要發心親近阿彌陀佛,求生極樂世界,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鼓掌,你真聰明!你選對了。我跟諸位說的話句句都是實話,所以這一段文的啟示,我們要多想想。下面一段:

      「蕅公嘆曰」,蕅益大師嘆息,「嗟乎,凡夫例登補處,奇倡極談,不可測度」,我們先說這一句。蕅益大師註解寫到這個地方自己很感嘆。明明是凡夫,一品煩惱都沒有斷,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,居然就「例登補處」。他不是真的補處,他是跟補處菩薩在一起。不是補處菩薩不能在一起,他是凡夫怎麼會跟補處菩薩在一起?跟補處菩薩在一起,就等同補處,跟補處差不多。「奇倡極談」,這個「奇」是希奇,沒有聽說過、沒見過,居然極樂世界有這個事情。「談」,談經說道,到達極處了。蕅益大師的讚歎,真有這個事情不是假的。

      「華嚴所稟,卻在此經(諸佛所說第一經,菩薩修行第一法門)」,括弧裡頭兩句話是我寫的,我在這個地方也有一點點小悟處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讀到,《華嚴》到最後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」,歸《無量壽》。《無量壽經》古人說就是中本《華嚴》。淨土三經,《無量壽經》是第一經。如果我們要是用三分來講,經典的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三分來講,《無量壽經》是淨宗的正宗分。《阿彌陀經》是淨宗的流通分,這個經世尊四次勸我們發願求生淨土,真正不可思議。古人常講一而再、再而三,三而四,四次勸導往生。《華嚴經》最後的歸宿,歸到西方極樂世界。《彌陀經》就是小本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是大本《阿彌陀經》。王龍舒居士會集《無量壽經》就稱為《大阿彌陀經》,他的經題就是用這個。所以這個確確實實是諸佛所說第一經,菩薩所修的第一法門。

      「而天下古今,信尟疑多,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」,這是蕅益大師真正是感慨痛心疾首之言。天下古今,信的人少,懷疑的人多,蕅益大師說到這個地方、想到這個地方,真的是痛心到極處。明明你這一生可以永脫輪迴圓成佛道,不要等第二生,這一生!一生圓滿,因為你往生,往生是活著去的,不是死了去的。所以我常講這個法門叫不死的法門,它是真的不死。你看時節因緣成熟的時候,往生的人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,跟大家告辭,「佛來了,我跟他到極樂世界去了」,這就走了,活著走的!走了之後怎麼樣?這個臭皮囊不要了、丟了,徹底放下,到極樂世界去了,他是換一個身。

      一到西方極樂世界,蓮花化生,這個蓮花是他自己種的,不是別人種的。所有一切眾生只要真正發願求生淨土,極樂世界七寶池裡面就長一個花蕊,蓮花苞。你的信、願堅固,念佛很勤,這個花在蓮池裡頭愈開愈大、愈長愈大。你壽命盡的時候,阿彌陀佛就拿這個花來接引你。這花是你自己的,不是別人的,花上面還有名字,決定錯不了的。你一進入蓮花,不是從小孩慢慢長大,你的身相跟佛一樣。西方世界是平等法界,肉身捨掉了,得什麼身?真金紫磨金色身,四十八願裡頭有。相好光明,跟佛、跟補處菩薩沒有兩樣,真平等。

      這是阿彌陀佛往昔在因中行菩薩道,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讀過這一段歷史,他曾經參訪二百一十億佛國土。二百一十億是表法不是數字,是密宗裡面代表的大圓滿,就是說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一個都不漏,他統統都去參學過。每一個世界的優點、長處他統統學習,缺點他統統捨棄,所以極樂世界的成就,是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的優點,它沒有缺點,這樣建成的。這給我們很大很大的啟示!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,不是閉門造車,不是在家裡想像設計,不是的,是參學所得的,這是真正的學問,真實學問。

      必然看到(像我們娑婆世界,他一定來過)娑婆世界這一切眾生生的相貌不一樣。相貌好的,煩惱現前,什麼煩惱?傲慢。相貌不好的,煩惱也現前,什麼煩惱?自卑感,很重,這是我們都很清楚的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知道這一點,他那個地方所有一切往生的人,絕對不會生這個煩惱。為什麼?大家相貌一樣的,沒有哪一個比人好的,也沒有哪一個有缺點的,統統一樣;體質一樣,高矮一樣,肥瘦一樣,相好一樣。

      這麼一來的話,我們又有問題了,什麼問題?那我要找哪一個人,我曉得誰是誰?長的都一樣。這是我們多操了心。為什麼?我們沒有智慧、沒有慧眼、沒有神通。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各個人都有神通,所以決定不會認錯人。所有一切人相貌跟阿彌陀佛都一樣,你決定不會認錯;每個往生的人相貌也一樣,你也不會認錯,不可思議。所以看了這一段,應當發願!這是佛在經上一再的勸勉我們,應當要發願,應當要往生彼國。再看下面一段。

      「行願品云」,這是《華嚴經‧普賢行願品》裡面有這麼一段話,「是人欲臨命終時,一切諸根,悉皆敗壞,以致親屬威勢,象馬珍寶等,悉皆散滅」。我們先說這一段,這段講的是什麼?一個人壽命到了,臨終的時候,「一切諸根,悉皆敗壞」,就是不起作用。諸根是眼,人死了,眼不能見,耳不能聽,鼻沒有呼吸,舌也不能動,身體也不能動,這是一切諸根,悉皆敗壞,不起作用。六根的能力都失掉了,這是你的自身。

      你身外之物,你的「親屬」,你的家親眷屬,你離開了。「威勢」是講你的地位、你的權力,縱然你的地位、權力達到極處,你做了國王。這個時候做國王也不行,你壽命到了,國王也要放下,權力也要放下。「象馬」,這是古時候的交通工具,你使用的交通工具。現在的交通工具,你有汽車、有遊艇,甚至於你私家有飛機,一樣也帶不走,統統都帶不去!「珍寶」,你的財富,你所收集的一切珍寶,沒有一樣能帶走。「悉皆散滅」,對你來講,統統拿不走,全是別人的,這個要覺悟!佛在經論上常常提醒我們,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。所有一切身外之物,你要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曉得決定不是你自己的。我什麼也沒有,連這身體都沒有,身體要敗壞。

      所以在這個世間,《般若經》上講的好,「一切法,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這是事實真相。你要是以為有所得,還要去爭取,你錯了。你爭取來,將來又帶不去,憑添造作無量無邊的業障。這世間人有幾個覺悟?有幾個真的一下明白?覺悟的人這個世間法全部捨掉,包括身體也不在乎,決定沒有留戀。

      「惟有願王,不相捨離,一切時中,引導其前,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」。這是講什麼?你帶得去的。帶得去的是善業、惡業、淨業,這三種業會跟著你走的。真正覺悟的人,惡業斷掉了,善業雖然修,決定不執著;不執著就變成淨業,執著就變成善業。執著,果報在三善報;不執著,你要迴向求生淨土,你的果報就超越三界、超越十法界,無比的殊勝。

      十大願王教我們什麼?你要知道,第一個教給我們恭敬,「禮敬諸佛」。

      第二條教給我們稱讚,讚善,絕不說過失。看到任何過失絕口不提,培養自己的善心、善意、善行,沒有口過。「稱讚如來」。

      第三樁教我們布施供養,「廣修供養」。

      第四教我們「懺悔業障」,我自己有業障要知道懺悔。

      第五教給我們「隨喜功德」,隨喜功德非常重要!一切眾生都有嫉妒心,隨喜功德是破嫉妒的。看到別人好處,我沒有一點嫉妒心,隨心隨力幫助他,促成他,這是隨喜功德。他有多大功德,我隨喜的功德跟他一樣大,他的功德並沒有減少。好比他是一支蠟燭光點燃的,我有一支蠟燭沒有點燃,藉他的光把我的蠟燭點燃。他的蠟燭光明一絲一毫沒有損失,我這盞光點完之後,光光互照,隨喜功德。

      第六「請轉法輪」,第七「請佛住世」。請轉法輪、請佛住世不是為自己,為利益眾生。你遇到真善知識,眾生不知道,我曉得。我曉得,我代請,我要代這個地區的眾生,代這個世間的眾生,禮請善知識為我們講經說法。因緣成熟,我們要請這個善知識在我們這個地區長住,善知識在這個地方長住,這個地方人有福。真善知識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,他住在這個地方,大家不就都沾光嗎?不都有福報嗎?這是要有真正智慧的人、真正福德的人懂得啟請。願,普賢菩薩十願實際上願只有七條,這七個是願。

      現在請轉法輪比從前方便。現在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高科技的技術,利用網際網路、利用衛星電視,請法師、請善知識講經說法,我們拿這些光碟、錄相帶在網路、衛星電視上傳播,利益全世界的眾生。這是什麼?這都是屬於請轉法輪、請佛住世,現在這兩個可以合成一個來做,兩願合成一願來做,很不可思議。

      後面三條都是屬於迴向,「常隨佛學」,迴向菩提;「恆順眾生」,是迴向眾生;「普皆迴向」,是迴向法界、迴向法性。所以末後三願是屬於迴向,圓圓滿滿的,這帶得去的。這個十願,領導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第五個小段,末後有一句話:

      「觀此則發願求生,自屬當務之急」。時時處處我們都看到世尊、祖師殷勤、懇切的勸導我們,唯恐我們把這次的機會又錯過了。所以我們只要記住,像《行願品》裡面所說的十大願,這十個修學綱領。末後這個三願,我說過了是迴向。迴向的意義是什麼?是把心量拓開,真正能夠恢復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。要知道那是我們的本願,我們本來是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,現在這個心搞的這麼小,真正叫可憐,是可憐憫者。所以,用這個方法來拓寬、來恢復。

      「常隨佛學」,念念不忘佛陀的教誨,這叫迴向菩提。其他的宗教我們也常常看他們的經典,一切榮耀都歸上帝、都歸真主。在佛法裡面我們沒有說上帝、沒有說真主,我們說老師,老師教導我們的。我們人在世間,古時候,一個人有成就了,他一定把榮耀歸給他的父母、歸給他的老師,以報父母養育之恩,老師教化之恩,念念不忘,感恩的心。這個感恩的心遍虛空法界,這是迴向菩提。

      「恆順眾生」是迴向眾生。這裡頭最重要的是「順」,順不是暫時的順,不是有限的順,恆順,無限的、永恆的。你看看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在九法界裡面教化一切眾生,這給我們做了好榜樣,順,你想學什麼都幫助你。只有一種不幫助,你學不善的,學的是惡的,這個不教你。只要是善的,沒有不教!大善、小善統統教。不辭辛勞,不怕辛苦,不怕勞累,哪個地方有求,哪裡就有應。

      世尊為我們所示現的,當年在世,那個時候要知道沒有交通工具,出家人都是走路步行,走到哪裡教到哪裡。世尊的足跡走遍了印度,常常在旅行,最南端的到鍚蘭島,今天的斯里蘭卡。這一種示現就是千處祈求千處應,哪個地方想請他:教教我們!他就去。只要有人請,他就去。

      他的學生裡面有不少是菩薩,菩薩沒有人請,主動去,作一切眾生不請之友。但是佛一定要請,為什麼?佛代表師道,尊師重道,所以一定要請,要請法。菩薩是同學,同學就不要那麼嚴肅,你不請我也來了。但是這裡頭還有一個條件,先打聽打聽,能不能接受,能接受、歡喜聽、能聽得懂,菩薩就來,不請他也來了,恆順眾生。絕對不能執著一個法門,你說這個念佛法門多好,太好了,但是人不能接受,那你就不能拿這個法門端出來。他想要什麼?你要知道。他能接受什麼?你要曉得。歡喜什麼?你要曉得。你的說法就契機了,這是學經教的同學們要特別注意,觀機!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說法契機、契理,成功的教學。

      最後一願,「普皆迴向」。普皆迴向,心量完全拓開了,一絲毫的拘束都沒有,真的是遍虛空法界。遍虛空法界就是圓滿的性德,自性!虛空、法界、剎土、眾生都是自性現的,唯識變的。佛在《華嚴》上說得很好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普皆迴向就是迴向心性,一切統統歸到自性,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,從自性裡面發生,最後還回歸到自性,這叫大圓滿!

      所以這個願王「不相捨離」,人在臨命終時,所有一切都離開你,你都帶不去,這個願王能帶去。無比殊勝的淨業,它跟著你走。「一切時中,引導其前」,它引你,引你到哪裡?引導你到西方極樂世界,「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」。十大願王決定引導你到極樂世界,這是普賢菩薩的願。「觀此則發願求生,自屬當務之急」。「當」是當下,就是現前,「務」是要做的,「急」是立刻就要做。你要是真正明白、了解了,當下立刻就要做,其他一切要放下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決定與經教相應。

      經教的真正的精神、義趣是什麼?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就這八個字。佛在經教裡面所說的,我們全部接收過來,這叫「受持」,全部接收過來,完全變成自己的。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是虛幻的、是假的,那是業、不善業,統統放下,要把如來經教全部拿過來取而代之。我的看法、想法、說法、做法跟經教完全相應,這是受持!受就是接受,持是保持,不能失掉。一天不可以失掉,一剎那不能失掉,這是受持。

      「讀誦」是溫習,天天溫習,溫故知新,長時薰修,薰修久了,開悟!悟了之後怎麼樣?「為人演說」。那就是落實在生活當中,落實在工作裡頭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為別人表演,為別人演說,一切為眾生,不是為自己。一切作為都是在表演,表演給眾生看,這是覺悟的生活,佛菩薩的生活。覺悟的行業,覺悟的處事待人接物,念念覺而不迷,過佛菩薩的生活,這裡頭有大自在。孔老夫子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」。時,習,習就是我們今天講落實,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。時是時時不間斷。後面,「不亦說乎」,用我們佛法裡面講的,法喜充滿,真的快樂,法喜充滿。這個喜悅不是從外頭來的,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。末後這一小節:

      「經云,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」,這是經文。「所謂觀音、勢至,把手共行」,把手是牽手,手牽手。你在西方極樂世界,你跟觀音、大勢至菩薩是手牽手共行,經行、散步、聊天,談論佛法,你說多快樂!「文殊普賢親為勝友」,都是等覺菩薩,文殊、普賢是華藏世界的,他們常常在西方極樂世界。勝友是最好的朋友,最殊勝的朋友。這是描繪你在西方極樂世界生活的狀況、學習的狀況,你的周邊是哪些人,諸上善人!「則薰陶有自,成佛無難」,這一點沒錯。我們講長時薰修,薰習陶鑄,這有原因的,不是沒有原因。

      所以極樂世界為什麼成就那麼快?成就那麼殊勝?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不能跟它比?你這一看就曉得。在我們這個世間怎麼能跟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平起平坐,沒這個道理!菩薩太高了。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,怎麼不一樣?都是阿彌陀佛的學生。我們是什麼關係?同學。他們跟阿彌陀佛的時間久,我們才跟他。身分,他們是學長,我們是學弟,學長當然要照顧學弟。我們有什麼問題不好意思問佛,問他們很方便,一天到晚生活在一起,所以成佛不難。

      下面這幾句話,慶幸的話,「此生有幸,獲見獲聞,可不願生歟」?我們這一生真的有幸,實在講,太幸運了!你能夠見到這個事情,你能夠聽到這個經典,你還不願意往生嗎?你要曉得這一往生就成佛了。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大事因緣,沒有任何事情能跟這樁事情相比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確確實實無與倫比。這樁事情要是錯過了,你說是多大的損失,沒有人能說得出來,太大了。一生成佛的因緣。

      蕅益大師說得好,為什麼你會疏忽?疏忽是什麼?很想去,但是不肯認真修,原因在哪裡?不信!不是真信,在一生當中甚至於天天讀這個經,天天講這個經,半信半疑。他信什麼?還是相信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的享受,他還是信這個。這個兩者放在面前,他取什麼?他取這個地方的名聞利養,取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,他不取念佛,錯在這裡。所以祖師對於這樁事情很痛心,痛心不是說這一生沒有機會聞到的,那是他的業障深重,他這一生遇不到。痛心什麼?你遇到了!遇到怎麼樣?當面錯過。不能夠依教修行,依舊還隨順自己煩惱習氣,依舊還造作十惡業,你說這怎麼辦?

      真正明白人,真正相信了,他的樣子非常明顯;十惡業馬上斷掉,他不會再造十惡業,他決定修十善業道。為什麼?到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,你跟他們在一起,我們雖然不能上善也得有下善!連下善都沒有的話,你怎麼能跟上善人在一起?所以真正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決定斷惡修善,這是肯定的,決定與大菩提心相應。這個大菩提心就是我們常說的真誠,他決定真誠,一切時一切處,所謂是一味真誠心,沒有二念;決定是清淨心、決定是平等心、決定是正覺心、慈悲心,念念起心動念跟這個肯定相應。

      我們知道這個人覺悟,這個人回頭了,這個人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。如果說我信了,我天天念佛,念佛堂二六時中都不缺課,心地,不清淨、不平等、愚痴、自私、不誠實,這不能往生。古大德講的一天念十萬聲佛號,喊破喉嚨也枉然。為什麼?心行不善。只有口善,身口意三業,身跟意業不善,只有口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,沒罵人,這去不了。你看《無量壽經》,真的,經文一打開,世尊就交代我們善護三業,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基本條件。頭一個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。就是十善業!念佛還要造業,將來到哪裡去?地獄道去。

      你們諸位看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》,是清朝乾隆年間灌頂法師的著作。這個《疏鈔》最後一段是講念佛人一百種不同的果報,頭一句就是念佛人墮阿鼻地獄。我年輕的時候,剛剛學佛,看到這一段話我非常疑惑:念佛再不好也不應該墮阿鼻地獄,怎麼會墮阿鼻地獄?我拿著書去請教李老師:這到底怎麼回事情?我想不通,沒有辦法理解。李老師一看:這是大問題,我不跟你一個人講,我在講經的時候跟大眾講。口念彌陀不斷惡業,他還造惡業,惡業裡面最嚴重的是謗佛、謗法、謗僧,毀謗三寶怎麼不墮地獄?你念那個佛不管用,救不了你。

      這裡頭一般人最容易犯的,自讚毀他!就是現在我們也常常看到,無量法門,我這個法門好,別人都不行。你要曉得每一個法門都是佛說的,你說那個法門不行、不好,那個法門誰說的?佛講的。不是謗佛嗎?法是佛說的。不要說別的,我們就單單說《無量壽經》。大家知道的,《無量壽經》有十二種的譯本,但是歷代有七種失傳了,傳到現在還有五種。五種你要說這個好,那個不好,都是謗佛,不能說。它要不好怎麼能流傳下來?能流傳下來一定有流傳的價值。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對於這個價值觀看得非常重,你要沒有這個價值,人家不肯給你流通。流通的成本很大,不像現在科學技術發達,印刷術發達,書本得來很容易,古時候不容易。

      就是像民國初年,算不錯了。民國初年我們看到的本子,還是木刻的印刷本,很費事。一個人做一天,八、九個小時,能做幾本書?從前書是一卷一卷,一卷並不多,一卷大概是六、七十頁,一天只能做六本。我到「金陵刻經處」去參觀,木刻版的印刷。現在比從前進步,從前用松煙,現在是松煙裡面調的有油墨,比那時候進步。還是刷,木版一張一張刷,紙放在那裡,然後把它拓下來,很費事!做一天八個小時,一個人只能做六卷。現在機器太方便了,印個幾千本三天、四天就完工,就完成了,機械化的作業,從前用人工。所以書本的價值很高,一般人家真的買不起書。

      民國二十幾年的時候,那個時候我大概不到十歲,八、九歲的時候,商務印書館一部《辭源》,它是精裝上下兩冊。這部《辭源》,沒有現在印的這麼好,多少錢?大洋五塊。五塊錢大洋能做什麼用途?跟諸位說,四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用。四口之家一個月生活費用,你要去買書,才一部字典。你就曉得那個時候的書是多貴!富有的人家才藏的有書,書就像現在人家玩古董一樣,當作珍寶來供養。

      讀書都非常珍惜,書上面決定不能夠圈圈點點,不許可。你要想圈點怎麼辦?你抄。所以從前的讀書人,肯定的,他喜歡讀的書他抄一本。自己抄一本,自己可以圈點,可以用顏色筆來做記號。原來的書,寶貝!你自己讀了,還要傳到底下一代,下一代還再傳下一代,所以不能有一點點染污,決定不能夠損壞。從前對書本這樣珍惜,哪有現在這樣子,現在實在講是科學技術太發達,書本變成廉價、不值錢,大家不重視了。從前真的是寶!

      現在我們再看第三段「頓超絕待」,這有四個小段。第一個小段,「下凡眾生,念不退中,超盡四十一因位(初住至等覺),謂是凡夫,卻不歷異生,必補佛位,與觀音勢至無別」。我們先看這一段,這是前半段。「下凡」是指的什麼?凡聖同居土下輩往生的,就是下三品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就念不退了。不但是念不退,圓證念不退。如果單單講念不退,可以說他只能夠等同初住菩薩,我們可以這樣看。如果講圓證三不退,那就不得了,圓證三不退是誰?是等覺菩薩。蕅益大師在此地肯定圓證三不退是等覺菩薩,所以「超盡四十一個因位」。這四十一個因位,菩薩的因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四十一個位次,真的是難信。所以你要說他是凡夫,他一生當中決定成佛,「必補佛位,與觀音勢至無別」,跟等覺菩薩沒有兩樣。他是下凡眾生,在極樂世界怎麼變成這個樣子!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事實真相。後面這一段說:

      「若謂是一生補處,卻可名凡夫,不可名等覺菩薩」。他是凡聖同居土下三品的眾生,你要說他一生補處,不能這樣說他。為什麼?他是凡聖同居土下三輩往生的,凡夫!他煩惱一品沒有斷,所以不能說他是等覺菩薩。這個事情,「此皆教網所不能收,剎網所不能例」。「教網」,教學,教學裡頭沒有這個狀況。教網裡面講的,凡夫,五乘佛法裡面,你所學習的是人天法,「五戒十善,四無量心」,你學這些。聲聞學四諦法,緣覺學十二因緣,菩薩學六度萬行,這是講教!這些東西都沒有辦法適應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狀況,怎麼凡夫跟等覺菩薩在一起?就好像小學生跑到研究班裡面來上課,這成什麼話? 

      「剎網所不能例」,剎網是講世界,所有世界裡頭沒有這個事情。凡夫決定在凡聖同居土,決定不在方便有餘土;聲聞、緣覺、權教菩薩決定在方便有餘土,不在實報莊嚴土;法身菩薩決定是在實報莊嚴土,絕不在凡聖同居土,這講剎網。西方極樂世界破了例子,凡聖同居土的人也跟等覺菩薩在一起,等覺菩薩是實報莊嚴土。所以十方世界的教下沒有這種事情,沒有這個例子。四土裡頭也沒有這個狀況,這稱為特別法門,它特別在哪裡?我們在這兒看到了,真的特別!

      這是講「頓超絕待」。這一段很重要,你真的了解之後,你對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信願,不但你能生起來而且堅定。對於這一生取西方淨土,這是關鍵地方。

      「當知吾人大事因緣,同居一關,最難透脫」,這是講一般諸佛剎土。凡聖同居土是什麼?就是六道輪迴,出六道輪迴太難太難,「最難透脫」。佛祖說這個話,我們細心去思惟、去觀察,一點都不錯。想想我們今天在同居這一關,有什麼能力超越?古來祖師大德說,末法時期除淨土之外,你修學任何一個法門,在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;不能成就是你不能超越六道輪迴。為什麼?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,你的定功一定要是九次第定,你才能超越三界。三界裡面的四禪八定,沒有出六道輪迴。

      所以你要想想看,你想能超越六道輪迴,你的定功要超過八定,《楞嚴經》上佛說的,阿羅漢所證得的是第九定,九次第定超越了。我們有這個能力嗎?現在科學家說,這就是不同空間維次,照佛法裡面來講超越六道輪迴。諸天有二十八層,三界二十八層天,二十八種不同維次空間,你要超越二十八種不同維次空間,才出得了同居這一關。古時候正法、像法時期有人,末法時期不行!這個話倓虛大師講得好,你們看看倓老的書就知道,看看倓老的《影塵回憶錄》,那是倓老的傳記。

      我跟他沒有見過面,但是我聽過他的錄音帶,他在香港打佛七當中的開示。這個錄音帶我們現在做成光碟,我們這邊有流通的。他這個開示的錄音帶,我至少聽過一百遍以上,我很喜歡聽,很受感動,他講得很好。他一生當中(那個時候他九十歲了),禪宗裡面不要說見,聽都沒有聽說過有一個人開悟了,沒有聽說過。他說得禪定的,參禪得禪定的,他見過,開悟的沒有。

      得禪定不能超越六道,他那個禪定是初禪、二禪,說實在的話,生四禪天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才能超越。教下大開圓解的,也沒有聽說有一個人。念佛往生的,不但聽的很多,一生親眼看見的,二十多個。常常勸人念佛求生淨土,除這個方法之外,沒有第二個方法,這是倓老一生經驗之談。他就是念佛求生淨土的,他走的時候也是坐著走的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