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錄2004年7月23日至2009年1月30日,淨空老和尚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一至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一一0。諸佛菩薩無有定法可說。學佛答問,是應病與藥,可參考指導原則,依個別情境調整對治。當下沒問題,不須蒐集藥方。建立正知正見,以聽經典講解為主。
學佛答問(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六) (共一集) 2008/5/9 華嚴講堂 檔名:21-452-0001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今天有三十幾個提問,首先是網路同修的提問。
問:請問在佛教裡,有沒有適合在家居士使用的婚喪嫁娶的儀規?
答:這個有,多半在蓮社、居士林,在家佛教的團體。寺院裡面過去是沒有的,現在我不太清楚。如果要問這些,可以向居士林、向蓮社去請教,我相信有很多居士道場都有這些儀規。通常佛教徒舉行婚禮是用二部來進行的,第一部分,是由法師給新娘、新郎主持三皈五戒的的儀式,做完之後法師們離開;第二部才有主婚、證婚人,按照一般的世俗禮節來舉行,我見過好像是這樣情形。
問:弟子學佛聽經之後,對外人宣講得心應手,但面對家人或朋友卻無法宣說,甚至以身行教都沒有效果。請問這是否預示要「捨家棄欲,而作沙門」才能成就?若放下一切,是否有逃避職責之嫌?
答:度化眾生的事情,度家人最難。難在哪裡?你跟家人長時間相處在一起,你的習氣、毛病大家都知道。你說我今天改過來,改過來他不相信,你能改得了嗎?所以總是在觀看,總是在譏笑。可是你要堅持,一直做下去,你做個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,大家相信了,那是從內心裡面發出的尊重、佩服。所以,對家人一定要用身教。外面人他不知道你底細,你只要講得不錯,人家就很佩服你。熟人難,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,你做的功夫不夠,你做得夠,對家人不要講,家人主動就要向你學習。所以對家人、對親近的人一定要身教,而不是言教,你才能收得到效果。
「捨家棄欲」這個家我們講過很多次,田宅之家不重要。佛在經上講家有四種家,第一個就是你們現在所說的自己有家庭。其實我們的家已經破碎了,家不成家了。第二種,煩惱是家。你能不能把煩惱捨掉?第三種,生死是家。三界,就是六道是家,你出哪個家?出家庭,妻子、兒女、田宅之家捨掉了,你出不了三界,你出不了煩惱、出不了生死,你沒出家。在家居士,他能捨煩惱、能捨生死、能出六道,他真出家。所以古大德教導我們,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,但是形式我們曉得,形式是表演給一般人看的。一般社會大眾看到這個形式,他生起對佛法仰慕、愛好,學習的心激發出來,這個形式就起作用、就有功德了。
真正修行是從心地裡面回頭,這些道理都要懂得,然後你才能真的自度,自度而後就能度他。自己沒有得度,要想度他,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「無有是處」,就是沒有這個道理。一定要從自度下手,就是自己回頭,才能幫助別人回頭。
問:過去家中信奉外道,供奉一些器物等,現在弟子聽老法師講經明白道理,但又恐請神容易送神難,請問應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外道的器物,可以避免觸怒鬼神與外道?
答:首先我們要曉得,鬼神跟外道也是眾生,他也有佛性,他本來是佛,所以我們要以真誠、恭敬心待他。我們迷了,他也沒覺悟,我們今天明白了,接觸到佛法,希望他也能接觸到佛法。供奉外道這些神明,可以供奉在佛像的旁邊,請他做護法神,一同學習,這個好。我度了,也把這些過去照顧我的鬼神,我們統統在一起學習,一起得度。至於外道這些經書、法物,可以送到神廟裡面去結緣,他們要這些東西。所以我們也不能隨便把它丟棄,那是不如法的,不恭敬,送到神道教的廟宇裡面。
問:同修們兩年來一直按照楊老師提出的禮敬諸佛的方法,每晚在家輪流播放你講的四部經,但今年災情不同往年,請問依舊按以往方法播經是否可行?如何能更如法?
答:可以的。災難最嚴重的時候,最好多播《地藏經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,加強念佛,念佛要真誠心,希望能做到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。化解災難沒有別的,我們能把妄念、散亂心回歸到一心,災難就化解。一心是禪定,一心是真心,災難是從妄心裡面生起的,所以真心能化解災難。《四十二章經》裡頭告訴我們,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。淨宗非常著重一心,我們念佛的目的在哪裡?在一心不亂,一心是定,不亂是慧。我們能夠得到念佛三昧,這是定,由定開慧,那問題都解決了。
所以,念佛一定要曉得,怎麼樣念到一心不亂?應該放下的統統放下,你才能得一心。得到一心之後,你才知道佛法無比的殊勝,天上人間無與倫比。首先你所得到的,你煩惱沒有了,你業障沒有了,你身心清淨,你活得愈活愈年輕,愈活愈健康,這是你現在所得的利益。再大的災難擺在你面前,你知道怎樣化解,一般世人是措手不及,手忙腳亂,找不出方法,你清淨心當中看得清楚、看得明白。到眾生共業果報現前的時候,那是無法避免,自己有好地方去,天上、人間、極樂世界隨意選擇。你說這種利益到哪裡去找?我們今天得人身,聞佛法,遇到這個機會,自己要能夠認知、要能夠掌握,希望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,這就好。
問:多元文化、道德倫理與聖賢教育等優良的文化,在我的周圍似乎很難被接受。對不學佛者談起,他們排斥,認為又在宣傳宗教;對學佛同修談起,他們認為這些都是世間法,不是真正的佛法,不屑一顧。弟子慚愧,修持不夠,常生疑惑、放棄的想法,請問在這種環境當中應如何學習?
答:你如果不是出家人,我希望你到湯池去學半年,你的問題全解決了。倫理道德、聖賢教育,為什麼孔子做得那麼好?孟子做得那麼好?釋迦牟尼佛做得那麼好?祖師大德個個都有成就,為什麼?自己做到了,自己真得受用,你有能力觀機,你知道怎樣教化眾生。如果自己沒有做到,沒有定力,沒有開悟,你會被別人難倒,連你自己信心都會喪失掉。所以,什麼事情都要從扎根開始。那你問一問,《弟子規》有沒有做到?《感應篇》有沒有做到?《十善業》有沒有做到?如果這三樣做到了,我相信你走到任何地方,人家都把你看作聖賢。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我們在這兩年當中,聽到不少學者、專家、高級知識分子抱著懷疑的態度到湯池去考察、去參觀。看了之後,好像大家都有這麼一句話,這些人不是凡人,是聖人。他們把信心帶回去了,什麼原因?這些老師把《弟子規》裡面三百六十句,句句都落實在生活當中。如果你能把《弟子規》也像湯池老師一樣,落實在你的生活、工作,處事待人接物,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不尊敬你,都樂意跟你學習。如果你學佛,學佛紮三個根,除《弟子規》之外,還有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、《沙彌律儀》,這四個根紮下去之後,那不是一個根能夠比。四個根都沒有,學什麼佛法都不是真的,沒根!所以根要緊,現在可以不要想那些花果,枝葉花果不要想,現在拼命在扎根,根愈深你將來的成就愈殊勝。
問:弟子創辦一個佛學網站,其中內容遵循著老法師的教導,請問應注意什麼事才能把網站辦好,為眾生帶來最大的利益?
答:辦網站的同修不少,有很多地方。像這些地方你可以向他們請教,吸取他們的經驗。不但有網站,我們還有個衛星電視臺,你都可以認真去做一次訪問,跟他們交換意見。他們辦了也這麼多年,你去看看,哪些地方可取的,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的,那你辦一定就超過他們了。
問:末學正在編輯一本佛教戒賭的書,希望收錄一些法師對賭博問題的開示,免費提供需要的眾生。請問老法師如何看待賭博,說小賭怡情,是否可以去賭?如何幫人戒賭?怎樣幫助人戒貪?
答:這個問題,《感應篇彙編》裡面很多,《安士全書》裡面也有很多的例子,你可以參考;然後你再留意現前,現前社會上好賭的人他們的果報,這是現在人大家都看到的。如果真的能把這些果報看清楚,我相信他就不敢再去賭博。賭博的人真是十之八九家破人亡,非常淒慘。理上講,一定要懂因果,賭博目的是什麼?目的是想贏錢,僥倖的發財,沒有這個道理。如果真正了解因果,像《了凡四訓》裡面所說的,這是大家常常看到的,世間任何一個人一生的富貴窮通都有命。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,命裡沒有的用什麼方法都求不來,賭博能贏,還是命裡有的,不是僥倖的。我命裡有,我何必用賭博手段取得?什麼方式你都能賺錢。
賭博這個念頭很不好,這個念頭是什麼?真正是百分之百的損人利己,你說這個念頭好嗎?這個念頭造極重的罪業。縱然是贏到了錢,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。這個錢是不正當取得的,是你命裡有的,但是手段不正當,還要負果報的責任,那又何必。所以關於這些事情,戒賭、戒貪、戒色,都要從因果去著手。理論佛法講得很多、很透徹,但是一般人不太容易接受,果報在現前,比較容易感受得到。
問:最近弟子想印弘一法師手書《金剛經》墨蹟,可是弘一法師用的是流通本,請問能否改動弘一法師的墨蹟,用江味農居士的校正本?
答:這個不好改,如果要改的話,要請弘一法師再寫一遍。否則的話,你這是把人家東西改動了,不好。不但沒有功德,還有過失。
問:弟子學佛後,感覺在稱謂上比較亂,例如我們稱呼你為師父,但有人稱呼你為大師、導師或佛。又我們應自稱是弟子、學生還是末學?同學之間稱師兄弟、姐妹是否如法?
答:這是屬於禮儀。現在不講禮了,怎麼稱呼都行。可是在從前不行,那就是一百年前是絕對不許可的。為什麼?稱呼錯了,失禮。有涵養的人笑笑,沒有涵養的他會批評,他會輕視你,說什麼你從小沒有教養,你的父母、老人沒有教你。所以,從前重視,為什麼?他是禮義之邦,和諧社會,和諧社會要靠禮,沒有禮不行。
這個稱呼,稱師父是俗稱,世俗一般稱師父,實際上就是老師。如果真是符合現代社會的習慣,我們稱老師最適當,為什麼?可以把社會對於佛教的誤會化解。我們在學校稱老師,佛法是教育,老師、學生,師生關係。最恭敬的,對人最恭敬的自稱是稱名,別人不能稱名。別人稱名對你是不恭敬,自己一定要稱名,對別人是恭敬,最恭敬的。我們稱人不能稱人名,更不可以連姓帶名稱呼,這個很不好,這是很不恭敬。稱字、稱號。名是他從小父母給他命的,他沒有成年可以稱他的名。為什麼?他是孩子,童子,那是十九歲之前,十九歲沒有成年,二十歲算成年。成年行冠禮,在從前是有禮節的,就是戴帽子了。十九歲之前不戴帽子,二十歲正式戴帽子,禮帽,就叫冠禮。從這一天之後,行冠禮的時候,你的同輩,你的兄弟們、同學們送一個字給你,以後就稱字。大家都稱你字,不稱名。你做官了,從前在朝廷做官,皇帝也稱你的字,不稱名,這對你尊重。如果皇帝稱你名,那你有罪了,你犯了法有罪這大家稱你名。所以他有很多規矩的。
如果有德行、有聲望,連字也不稱,稱號,他有別號。最尊敬的稱呼,連別號都不稱,稱你的故鄉。比如清朝的李鴻章,他做到宰相,德行、學問為大家所景仰,也不稱他名、字、號,都不稱,稱他什麼?合肥,他是合肥人,李合肥。這個稱呼是什麼?這個稱呼非常恭敬,整個合肥那個地方的人都被他尊敬了。出家人也不例外,你看我們不稱智顗大師,稱什麼?天台大師,天台山。我們不稱窺基,我們稱慈恩大師,慈恩寺的大師。所以稱他的寺廟,稱他居住的這個地方,這是最尊敬的。這些現在都很少人知道,現在人彼此稱呼是連名帶姓。你現在要是用古人的規矩,現在人也不懂,所以也就隨俗。不過稱人名最好不要帶姓,尊重人的時候稱一個字,他名字兩個字,稱一個字,他比我大,某兄,稱兄;比我小的叫某弟,稱個弟,這是很尊敬的。自稱的時候一定稱名。在過去,一生稱名的只有兩個人,一個是父母,父母一生都稱你名,第二個是老師,所以老師的身分跟父母是平等的,老師對學生稱名。這是從前的禮俗,也應當要知道。可是在我們正式日常生活當中也懂得隨俗,不要斤斤去計較這些。我們自己要這樣做,別人怎麼做法不要放在心上,這樣就好。
稱「大師」實在這是錯誤的,「導師」也不可以稱。為什麼?在佛門裡面,大師、導師是只有對佛的尊稱,這個要懂得。有些地方他不太清楚的時候,也必須要糾正。可是大師裡面也有一種特殊,淨土宗的祖師稱大師。但是不是他活著在世的時候,你看印光大師,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都稱他印光法師,沒有稱大師的。他往生之後,佛教界裡面公推他為淨宗第十三代祖,這稱大師,稱他大師,他自己不知道。這個我們要知道。導師跟大師都是對佛的稱呼,他能真正教人成佛作祖,有這種德行、學問;菩薩不敢稱。
佛門裡面最尊敬的稱呼是稱「和尚」,這現在人世俗就不知道了,認為稱和尚是小看了人。和尚是印度話,一個寺廟只有一個和尚,這學佛的同學都應該知道,方丈、住持他稱和尚,別的人不能稱,別的人稱闍梨,阿闍梨。在我們中國,一般他出家了,我們稱他師父,稱他法師,不可以稱和尚。和尚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學校的校長,這個寺院裡面的方丈、住持,所以他只有一個。通常稱呼稱「善知識」,這是對人很尊敬的稱呼,稱善知識、稱仁者,這都是很尊敬的,對菩薩都可以稱仁者、稱善知識。仁是仁慈的人,是這個意思,慈悲、仁慈的人這是菩薩。
問:請問是否可以為亡者做三皈依,應如何做三皈依亡者才能得利益?
答:給亡者做佛事能不能得利益,全在自己的真誠心。你自己一分真誠,他得一分利益;兩分真誠,他得兩分利益;十分真誠,他得十分利益。可是《地藏經》上佛告訴我們,我們為亡人做超度佛事,實際上他所能得到的利益是七分之一,七分之六是做功德的人他得到。所以在一般超度佛事,都要請七位法師去做,七位法師做,他只能得一分,這是真的。真誠心去做,他的一分裡頭圓滿的,如果心不真誠,他的一分裡頭還有欠缺,這個道理要知道。所以給亡人做佛事,最好是自己做。自己不會做,請法師做,自己跟著法師一起做,這個效果就大,讓法師帶你做。
問:現在災難頻繁,請問弟子和家人是繼續工作學習,還是放下一切,開始念佛修行?
答:放下,是放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不是放下工作。特別是念佛法門,這個法門方便,能夠隨順一切工作,它都不妨礙。我們在做工,心裡一樣有佛號。如果我們的工作是需要用思惟、思考,要用腦的,我們工作的時候把佛號放下,專心工作;工作做完了,佛號就提起,這就很好。畢竟工作的時間不是很長,念佛的時間就很長。念佛最重要的是心裡頭真有佛,這才管用。口裡有佛,心裡沒有佛,這就很難起感應道交的作用。經典上常講,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相應就是真有佛。
特別是現在災難很多,這種災難都是提醒我們、警策我們,一定要認真努力學佛,求生淨土,這個世間不要再住了,一心求生淨土。在這個世間能住幾天,自己也不必去考慮這個問題,多一天少一天根本就無所謂,時時刻刻準備往生,這個心就好。印祖當年在世就是這樣教我們,他的關房,小佛堂,沒多大,佛像後面他老人家寫了一個字,很大,死字。天天想著我明天就要死了,還有什麼放不下的?真放下。這個方法非常好!時時刻刻警惕自己,自然什麼都放下,這是決定往生淨土的,我們應該要學習。想到死了,哪一樣東西你能帶走?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?放下,心清淨,心定了,定生慧。這個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問:如何才能快速的消除業障和積蓄財富,弟子現在家庭不和,為什麼做了善事也沒有多大的改觀?
答:善事,善事是有標準的,真正斷惡修善,決定能改造命運。如果你真的想家庭和睦,我勸你去念《了凡四訓》,你把《了凡四訓》念一百遍,你跟他學習,肯定你能夠轉運,你能夠改造命運。命運是自己業力顯示的果報,業是自己造的,當然自己可以改。前人有這個很好的範例,值得我們學習。
問:弟子多年前因美容失敗而引起眼睛不能完全睜開,請問因美容而毀容的問題,佛法有辦法挽救嗎?
答:佛法有辦法,但是很難相信。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阿[少/兔]樓馱,也翻作阿那律,他是聽經時候精神不能集中,常常打瞌睡,被世尊嚴厲的批評。之後他很慚愧,真的發奮努力,七天七夜不眨眼睛,把眼睛搞壞了,完全失明。佛教他學定,「樂見照明金剛三昧」,修這個定,他修成功了。修成功,他天眼開了,他的能力比一般阿羅漢大,一般阿羅漢只能看一個小千世界,他能看三千大千世界。所以他的天眼是修得的,叫半頭天眼,他半個頭都是眼,都能看,前後左右他統統都能看。我們眼睛看前面,不能看後面,他全都能看。如果你真能夠修這種三昧的話,你也可以能夠得到。不必用眼能見,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六根互用」,半頭天眼是用身,他不是用眼耳鼻,他用身,他是頭部,整個頭部都能見。
所以美容就是犯了很大的錯誤,什麼錯誤?破壞自然生態環境。我們身體父母生的,這不是自然生態環境嗎?你要去改變它、破壞它,它就來報復你。就跟我們現在山河大地,我們科學技術發達了,去破壞它,於是水災、旱災、地震統統都來了,你破壞它!所以這是決定錯誤。美容,自己真的想改變自己容貌,斷惡修善,自然就能改變。看相算命不是常講相隨心轉,你怎樣改變你的相貌?從你的心改起。你的心慈悲,相貌就慈悲;心善良,相貌就善良;心生智慧,你就看到你的聰明智慧相。你要從心去轉境界,不要從外面搞這些手術,那是絕對錯誤,後遺症太多了。我看到好幾個,後遺症非常痛苦,到晚年再後悔,後悔就來不及了。
問:外國人嘲笑中國人不團結,有些國人提倡抵制外國貨。請問身為佛弟子該如何做?抵制外國貨是否也是報國家恩的行為?
答:佛法凡事都講你的發心,這一點很重要。現在的社會跟過去不一樣,這也不能夠不知道。過去沒有科技的交通,沒有資訊,人與人之間真的是大多數老死不相往來。一生就居住在這個地方,活動的範圍通常大概就是一個縣,隔壁的縣都很少去,所以他有愛鄉、愛本土這個觀念。現在交通便捷,資訊發達,你看環繞地球一周只要兩天,地球已經變成一個村,所以很多人說地球村。變了一個村,這個村裡面的事情你就不能不關心,它對我個人、對我家庭就會產生影響。我們報自己國家的恩,也要報全世界眾生的恩,希望世界上沒有衝突,希望不同的國家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都能夠互助合作,共同來維繫整個世界社會的和睦,互助合作,這才是正理。那要怎麼做?我們自己只要把倫理、道德、因果這三方面做到,自然會產生影響。
你說外國人嘲笑中國人不團結,這個事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外國人提出來,我們自己要認真去思考,不是人家嘲笑我們,是我們真正不團結,只知道顧自己,連自己的家都不顧。你有沒有顧及到父母?有沒有顧及到兄弟姐妹?有沒有顧及到你的族群、你的親戚朋友?沒有。真正能顧及到是少之又少,我一生只看到一個人,我在抗戰期間在貴州念書,我們的校長周邦道先生。這個人一生省吃儉用,過的最清苦的生活,他的收入他照顧他一家。他在臺灣,家人在大陸,兄弟姐妹、親戚朋友,多多少少每個月都給他們寄點錢。不容易,數字雖然不多,那個用心了不得,他沒有忘記。
問: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學生,他底下有幾個問題。第一個是由於學校和家中沒有良好的學佛環境,弟子想好好念佛,或去你所辦的佛學院學習弘法利生,但堂上兩尊佛還沒有盡孝,那怎麼辦?
答:要想出家學佛,首先要父母同意,父母要不同意,你不能出家,你要照顧他。如果你兄弟多,父母有兄弟姐妹照顧,你無後顧之憂,這才可以。學佛,自己真正有成就,這是報答父母。真有成就,你父母自然受到三寶加持,天龍善神照顧,許多學佛善信都願意親近供養,這是你自己的德行感召,你父母受惠。如果自己學佛沒有成就,那就有過失,為什麼?逃避照顧父母的責任,你出家變成逃避責任。這些都是古往今來常常發生的一些事情。
現在這個世間沒有聖賢人,都是凡夫。佛陀在世沒有問題,佛能夠看到你過去生生世世的業因果報,你能不能出家,你出家能不能成就,佛一眼就看穿了。現在沒有這種人了,完全靠自己修學。自己的修學,頭一個是老師,引導你的人,這個人對你關係最大,他給你指方向、指目標的,要是指錯了,你的一生的修行就冤枉了,那很可惜;第二個是同參道友,第三個是修學的環境。這三個環境統統要具足,能不能有成就,那是你自己的善根福德決定你有多大成就。善根,我們一般講是能信、能解,福德是能行、能證,我們從信、解、行、證這四個字來說。真正成就的人,發的是真心,外緣缺一點,不過是苦一點而已,佛菩薩會幫助你。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這個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就怕你發的心不真,你跟佛菩薩不能起感應道交的作用;發的心真,跟佛菩薩是一個心、一個願,那感應不可思議。
如果在學習當中,這個是肯定有,而且很多,磨難。磨難要靠堅固的信心去突破,別人無論是善意或者是惡意的來破壞、障難都不要緊,這都是你用功的地方,都是來接受考驗的,佛菩薩會照顧你。這個地方有障礙,到別的地方去,現在的活動空間是整個地球,不是一個地區。如果你跟某個地區特別有緣分,那個地方有護法神保佑,縱然有人障礙,障礙不了。真正發惡心要障礙的,護法神就把他請走了,我們也見得很多。齊素萍居士告訴我,她在東天目山,很不容易剛剛建起來的時候,就有人想佔據,她也沒有法子抵抗,求韋馱菩薩。東天目山是韋馱菩薩的道場,這個菩薩真有感應。凡是心行不善的,要想鬧事的,幾乎都是橫死,死得很慘,而且死得很快,不到兩、三個月,韋馱菩薩就把他帶走了。你自己的心正、行正、念頭正,就會有護法神保佑。如果有另外地方去,一定另外地方比這個地方更好。所以學佛要隨緣,不要攀緣,要能捨,要能放下,不要計較。你身心安樂,沒有煩惱,智慧增長,這就好。
問:他還有一個問題,與同學相處時,經常為吃肉喝酒的問題發生爭執,他們譏笑我在宣傳迷信,講不好他們還要毀謗,還要謗佛,請老法師開示。
答:對這些人就不要講,不必勸他。他吃肉就讓他吃,他謗佛就隨他謗,他說累了他自然就不說了。你要懂得觀機,能接受的要說給他聽,不能接受的一句話都不要說,免得他生譏笑、毀謗,這都是造業,不要因為我讓他造這個惡業。所以,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,這是真的。現在眾生都造業,佛菩薩有沒有煩惱?不煩惱。佛菩薩不來,為什麼不來?來了,眾生就造毀謗、譏笑,那眾生的業造得更重。所以他來是慈悲,不來還是大慈大悲,這要懂,我們要學。如果遇到這些人,根本就不相信,不能夠勸導的,我們最好是少接近。看到這些人給他點點頭,打個招呼,馬上就離開,這是對的。不要跟人家討論這些問題,他不能接受。你好好的修幾年,之後就不一樣了。
我學佛有這個經驗,剛剛學佛的時候,我的一些同學、老師、長官、朋友沒有一個不說我是迷信。年紀輕輕的,怎麼會迷成這個樣子?工作也辭掉了,去出家當和尚,沒出息。我一句話都不說,我只是笑笑,我對他們都很有禮貌。過了十年、二十年之後,都老了,他們都退休了,見到我說你的路走對了。那時候他才曉得我路走對了,為什麼?他們有退休,我沒有退休;他們都住老人院,我還工作,不一樣。所以時間長了他就明白了,何必當時要跟他爭?爭了,大家都不愉快,都不好意思。所以不必爭,過十年、過二十年之後再說。
問:弟子將來成家立業,若家人不同意我拿錢印經書、法寶,或不同意我用《感應篇》教育下一代,而用競爭的方法教育,應該怎麼辦?
答:那最好就不要成家,這不是很乾脆的事情!少找這些麻煩。或者在結婚的時候條件就談妥,你要不接受,不接受就算了,這個都是方法。不要結婚之後有這些麻煩就不好。
問:弟子目前碰到冤親債主,冤親債主經常說許多不乾淨的話,弟子不會默念佛號,心中常因此生起許多不乾淨的念頭,請問如何對治?
答:對治最好的方法還是一句阿彌陀佛。一句阿彌陀佛壓不住自己的煩惱習氣,這是念佛功夫不夠,不是念佛沒有效果,是念佛功夫不夠。你只要在念佛這上下功夫,一心想佛。多聽經對你也有幫助,多聽經,你對佛法通達明瞭,功夫就使得上力;使不上力,我們對佛法認識還是不夠,真正認識夠,信心清淨,信心堅定,能夠解決問題。
問:弟子與網上一些同修組織共修,在網上共同作早晚課,讀誦《無量壽經》,請問領眾同修應輪流擔任,或是指定一人擔任較為適合?
答:這兩種方法都可以。如果程度都有相當的水平的話,可以輪流;如果參差不齊,程度好的人少,差的人多,那就一、兩個人來帶。
問:請問應如何才能不受他人欺騙?為不再受人欺騙,曾發毒誓,若受欺騙則墮地獄。請問這樣詛咒會讓自己下地獄嗎?
答:你提出問題,想必是你常常受人家欺騙,你才會有這麼深的感觸。你有沒有想到,這個欺騙我的人,他為什麼不欺騙別人?如果他不欺騙別人,單單欺騙我,這裡頭一定是別有因果。這個因果可能是我過去欺騙他,今天他來騙我。如果把這個道理想通了,他欺騙我,讓他欺騙就好了,這才能化解問題。
我早年在臺灣認識一個老法師,道安老法師,很早就過世了。這個老法師常常有信徒欺騙他,騙他錢,欺騙他的人以為老和尚慈悲,好騙,他不知道。沒有想到老和尚清清楚楚,一點都不迷惑。我有一次去看老和尚,一進門老和尚就告訴我,剛才有個某居士到我這兒來,才走,你看到沒有?我說我看到了,我進寺廟大門,他出去。我們都認識。他說他今天又來騙我了。我說怎麼樣?你給他沒有?給他了。這個老和尚了不起!總有一天騙多了,到後來才知道老和尚每次都知道,那就良心發現了,他就回頭是岸。你看老和尚用這種方法來度他,幫助他回頭。不要以為老和尚不知道,老和尚真有智慧。所以,菩薩要常常懷著一個幫助眾生回頭的念頭。你吃點小虧、上一點當,你能夠最後幫助他回頭,是好事情,你度了一個人,救了一個人。不要發誓詛咒墮地獄,這個念頭不好。
問:因為工作不順、兒女教育和父母年老等種種問題困擾,而對念佛修行都退失了歡喜心,這樣的情況如何對治?
答:好好的學經教,你的這些問題都在經論裡頭,如果你明白了,依教修行,這些問題全能化解,這是小事。
問:買大房子和汽車是否是不惜福?
答:大房子有必要嗎?汽車有必要嗎?你家人口眾多,一定要那麼大的房子才能住得下,可以。出門如果有交通工具可以使用,不必自己開車,這多好。如果覺得真有必要,那就可以;可以省不能省,這是不惜福。
問:弟子業深慧淺,菩提心一直發不出來,一向專念也沒有做到,如何修行才能得力?
答:像這些問題,總是基本的根沒有紮穩,這是現代修行人,無論在家、出家,不得力的根本原因。如果你明白了,你不妨用一年的時間專門學習扎根教育。一年之後你再來選擇經教,一門深入,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。扎根的教育,一般來講儒釋道三個根,儒是《弟子規》,道是《感應篇》,佛是《十善業》。這三樣東西不是講的,不是背誦的,不是研究討論的,是日常生活的規矩,你必須要做到才行,你才真正得受用。真做到了,法喜充滿,真做到了,就是孔子所講的「不亦樂乎」。你處事待人接物,家內、家外沒有一樣不如法,沒有一樣不美滿。根,你要有根!
然後在佛法裡面,你歡喜哪個法門,一門深入;歡喜哪部經典,專攻這部經。就是一部,為什麼?一部你心是定的,你會得三昧。你學多了、學雜了,你心不定,你不能成就三昧,沒有三昧你就不能開悟。得三昧之後,在一般狀況之下,不會超過十年他就開悟了。開悟之後,煩惱就少了,智慧增長,日常生活當中智慧當家,不是煩惱當家,你就得大自在。
問:有同修因開餐館而殺生,一念佛就感覺到有眾生在他身上爬來爬去的,現在不敢念佛了,該如何幫助他?
答:這有眾生在身上爬來爬去,是對他提出警告。他如果真的覺悟了,改開素食館,不要殺生。現在殺生就已經有這樣的果報,將來殺多了之後他後悔莫及,他的麻煩大了。這不是念佛不念佛的事情,不念佛也一樣,不念佛會更慘。果報現前就應當覺悟。
下面有幾個問題是中國同修提問的。
問:佛弟子看到不如法的事,譬如有人假冒出家人騙錢,是否要報警?應如何智慧的解決這個事情?
答:不如法的事情在現在社會太多了,不勝枚舉。如果你要都管這個事情就管不了,又何況業因果報,各人造業,各人承當。他在騙人,我們去報警,我們也造業了。像這些事情知道了,有些場合可以提一提,像講經這個道場可以提一提,大家知道。自己怎麼樣是如法?自己看到了,念佛。把念佛的功德迴向給這些造業的人,希望他能覺悟、希望他能回頭。多講一些因果的事例。騙錢,他能夠騙到還是他命裡有的;命裡沒有,不但騙不到,搶都搶不到。命裡有,何必用這種手段取得?這是錯誤的。真正了解因果的道理與事實真相,絕對不幹這個事情。佛陀教導我們,你想得財富,要修財布施,愈施愈多;你要想聰明智慧,你就修法布施;你要健康長壽,你就修無畏布施。修這三個因,必定得三個果報,這講得多清楚、多明白。像佛陀這樣好的教誨,簡單明瞭,實在講我們也可以做成精美的小卡片,碰到這些人送他一張,很好。你不是想發財嗎?生財有大道,不要用不正當的手段,不正當的手段是虧折了你命裡面的福報。
貧窮人,也就是命裡面的財富少,你一個月收入幾百塊錢,這財富很少的。用不正當的手段,你就更虧折了。一個月可以收入五百塊錢,可能只變成三百塊,虧折了,因為你的手段不正常。如果你能夠節省一點用,五百塊錢你節省一點,能夠節省個一百塊錢去布施,幫助別人,可能下個月你就有六百塊。這個道理要懂了,誰都不肯做欺騙人的事情。所以要跟大家講清楚,愈施愈多。你不要去擔心這個事情,你儘管去落實,全心全力幫助別人,以後你自己所獲得的福報,你自己沒有法子想像。這是佛菩薩、聖賢人教導我們的。
問:帶有經咒的黃表、戒單,火化是否如法?這樣做能利益亡人嗎?
答:在習俗裡面,統統用火化。
問:手抄錯或壞了的黃表、戒單是否火化,應如何處理?
答:當然火化。寫錯了的,應當是要把它火化掉。這是在平常火化,而不是在佛事當中火化,佛事當中火化那要很尊重。抄錯了,當作廢紙來處理就可以了。
問:為亡人燒紙錢、放鞭炮等世俗做法如法嗎?
答:這個事情有人問過印光大師,大師的回答我覺得非常好。他說這個事情,佛門裡沒有,世俗有。印光法師對這個事情不贊成也不反對,不贊成是什麼?佛門沒有這個規矩;不反對,世俗的人,真的,他如果落到鬼道去,他真有用處。可是我們知道有六道,如果他到其他道都用不上,只有在鬼道才用上。我們不知道,如果落在鬼道上,你攔阻他,不讓他燒紙錢,你不是堵人的財路嗎?所以印祖這個態度我覺得很值得我們學習,不贊成也不反對。
問:弟子非常害怕鬼,也害怕蛇等動物,如何消除對他們的恐懼?如果不能消除這種恐懼,將來會障礙往生嗎?
答:如果真的想往生,對這些事情要化解。要知道鬼神、畜生都是眾生,而且都有靈性,你以善意對他,他會以善意回饋你;你要是怕他,他就瞧不起你。諺語常講,人有三分怕鬼,鬼有七分怕人,鬼怕人比人怕鬼嚴重得多,居然你被他嚇到了,這個鬼很開心,你怎麼這麼膽小?所以你常常想到,鬼有七分怕人,我要是挺起來,他怕我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尤其是遇到鬼,或者遇到畜生都一樣,念佛、念觀世音菩薩,他的態度對你馬上就和善了。這個事情我們的經驗很豐富,你看到蛇、看到蜈蚣,你跟牠合掌,蛇菩薩、蜈蚣菩薩,牠馬上頭抬起來看看你,就給你點頭了,通!鬼神也是如此。被鬼神干擾的時候,要請求他不要干擾,我需要休息,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給他迴向,給他做三皈依,勸他念佛求生淨土,他不會來干擾的,他也通情達理。所以,我們總是以禮待人、待鬼神、待這些動物。
問:修學到什麼程度可以不再讀誦《無量壽經》?
答:你是不想再念經了,你問這句話,到什麼程度可以不再讀誦《無量壽經》,大概只有到地獄。除了到地獄的話,沒有不念《無量壽經》的,成了佛還念《無量壽經》,為什麼?念給眾生看的。佛不念《無量壽經》,眾生就不肯念,佛要帶頭念,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給眾生做好榜樣。沒有成佛的時候,念《無量壽經》是度自己,成了佛之後,念《無量壽經》是度別人。所以你要問,不再讀,那只有墮阿鼻地獄他不讀,他業障太重了。
問:念佛當中一邊念佛,一邊冒出惡念,壓都壓不住,這樣會背因果嗎?
答:這個不背因果,這個造業,但是還是好事。什麼時候你才能壓住?在這種狀況之下,專心在佛號上,冒起那些惡念,不理它、隨它去,這樣子你慢慢功夫純熟,雜念少了,佛念就多了。這是要功夫,要時間,你可不能著急。你要著急,佛號沒有效,再去換個法門,換法門更沒效!這等於說你肚子餓了,現在給饅頭給你吃,吃了一個不飽,覺得沒用處,我不吃了,我再挑別的,你就錯了。一個沒吃飽再吃一個,還不飽,再吃一個,不就吃飽了嗎?這功夫不夠,是功夫不得力。
問:在世法中,持戒或恆順眾生,如何才能做得圓融?「可以為世間法,不可以為世間意」,這句話在生活當中如何落實?
答:世間法是世間的風俗習慣,佛菩薩都隨順。但是佛菩薩跟眾生不一樣,眾生有世間意,這個意是什麼?有分別、有執著。佛菩薩隨順一切眾生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高明就在此地。這個我們要知道,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
問:弟子在奉化有十六年歷史的道場,下面有六個小問題。第一個是年紀大的同修,冬天為了保暖,戴帽子上殿如法嗎?
答:可以。老和尚戴帽子上殿很多,身體是非常重要,沒有身體就不能修行;而且年歲大的,七十以上,在戒律裡面開緣很多。譬如說酒,七十歲以上的,血液循環不好,酒能夠幫助血液循環,它當藥用。我在年輕,剛入佛門,也常常星期假日到寺廟裡面做義工。有個老和尚對我很好,那時候我們年輕,才二十幾歲,老和尚七十多歲,很慈悲。吃飯的時候常常要我陪他,我們感到很榮耀。可是每餐飯老和尚面前都有一杯酒,我看他那個酒是白酒,像高粱一類的。我很奇怪,不敢說。五戒裡面都有一句「不飲酒」,這個老和尚為什麼每一餐都有一杯酒?
以後我親近李老師,跟李老師學經教,我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問他。他告訴我,他說七十以上身體不好,這是幫助血液循環,這叫開緣,這不叫破戒。而且酒的開緣特別多,所以戒律是活活潑潑的,不是死呆板的。特別是用藥,中藥裡面有很多藥是用酒做藥引,還有用這些動物的藥做藥引,統統在開緣當中,都可以用的,所以不要執著。為什麼?你用牠,你給牠迴向。你看用動物做藥引,你給牠迴向,你超度牠,好事情。牠用牠的屍體,藥材裡面都是屍體了,都是用乾掉的,牠來供養你,幫助你身體健康,幫助你好好修行證果,這是牠的貢獻。我們對牠是要迴向,把我們修學功德迴向給牠,這是好事情。所以佛法是通情達理。
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過,我們的煩惱習氣重,防止煩惱習氣的現行,才制定這些規矩,而且這些規矩全是性德的流露,這是我們很了解的。我們學佛菩薩的生活方式,能得到清淨心,身心清淨能啟發我們的性德。戒律是幫助你得定的,就是得清淨心、得平等心的,清淨、平等生智慧,所以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凡夫上中下三根不能不持戒,不持戒不能成就。戒律從哪裡做起?戒律要從《弟子規》做起,你就不難了,真能做到。現在我們戒律為什麼做不到?不要說戒律,連十善都做不到,原因在哪裡?像蓋樓房,你想蓋三層,底下兩層沒有,你怎麼蓋?怎麼搞都不能成就。《弟子規》是第一層,《感應篇》是第二層,《十善業道》是第三層,《沙彌律儀》是第四層。你要懂得這個順序修學的,在我想一年就成就,你這四個根就紮穩了。有這四個根,然後你喜歡哪部經論,你選擇一門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你這一生會得定、會開慧。沒有根,怎麼用功、怎麼精進都是枉然,沒有法子成就,充其量將來做個佛門的學者,學者專家,解決不了問題。所以這個一定要懂。戒律裡頭要懂得開遮持犯,你戒律受持就得心應手,會很如法,它有開、有遮、有持、有犯,要懂得。
問:用水果供佛,多久才能夠收下供眾?
答:供完之後就可以收,不要等很久。上供完了之後,大家離開大殿的時候,水果就可以撤下來。
問:初一、十五供佛時,拜十方是否屬於夾雜?
答:不算夾雜。佛堂裡面的佛事是接引大眾的,真正修行是在平常自己的功夫,這個要懂。佛堂裡面,上場就跟唱戲一樣,表演!表演要表演得很逼真,為什麼?是接引一些不學佛的人。讓他們看到感到佛法殊勝,感到佛法好,接引他入門。所以,佛法是隨緣不攀緣,佛門裡面沒有拉信徒的,沒有勸你進來的,不是的,自動來的,這是學,師道!師道是「只聞來學,未聞往教」,學是你來求學的。求學我們又不招生,怎麼樣來接引信徒?就用表演的方法,讓你看、讓你感動、讓你生歡喜心,你自動入門來,這個要懂。所以,它有作用,它不是沒有作用,所有這些法會的東西都是接引大眾的。
問:常住三年的信眾,往生可以助念四十九天,不住三年不能享受四十九天的助念。這樣做法是否如法?
答:不見得如法,為什麼?不公平。如果是一個長年的念佛堂,任何一個同修往生,牌位供上四十九天,不礙事。或者道場,道場在這個時代要適合現前的社會環境。我們在這個道場就想做個實驗,道場裡面有解、有行。解門是講堂,教學,大家在那裡學習經教,學習的人多了,我們講堂將來總得有幾個。我好像是去年,我跟老和尚談過,希望我們這個道場裡頭能夠有六個講堂,菩薩六波羅蜜,每個講堂都有法師去講經。外面來的,遊覽也好、觀光也好,來的人喜歡聽經的,喜歡聽般若有般若講堂,喜歡聽《無量壽經》有《無量壽經》講堂,喜歡聽《華嚴》有華嚴講堂。有幾個講堂,他喜歡來聽經的。基礎的東西很重要,有《弟子規》講堂,有《十善業》講堂,學風要建立。
道風是行門,念佛堂,年歲大的這些老人,他們喜歡念佛,求生淨土,一天二十四小時念佛不斷,學諦閑老和尚的方法。諦老那個方法真好,念累了隨時可以休息,休息好了趕快到念佛堂接著再念,讓你沒有壓力。精神、身體上都沒有壓力,這個方法好。睡覺的時候不要脫衣服睡覺,穿著海青就在那裡睡覺,太累了;休息好了,精神起來了,馬上就到念佛堂。所以念佛堂旁邊就有休息室,這個好,這個真叫長年不間斷。心裡頭念念都在佛號上,念念都是淨土。
我們現在超度佛事,也作為常住的一門功課,長年的功課,就是「三時繫念」的佛事,冥陽兩利,是一門主修的功課,這個課就在大殿上。所以我們這裡是行門,行門有兩種,解門是講堂,解行相應。解門裡面,現在因為儒釋道都缺乏人才,所以我們並不反對,我們同學儒釋道都可以學。儒跟道是大乘佛法的根基,沒有儒、道,那就必須學小乘。所以,我們歡喜歡迎大家學習。現在我們長年的「三時繫念」佛事,是每一期四十九天,七個七。這一次我們開始實驗,我們做一百個七,也就是十個七七。我們也歡迎各地方想來學習「三時繫念」的人統統可以來參加,學「三時繫念」的儀規,聽「三時繫念」的講解。講解的光碟我過去都講過,一定對「三時繫念」裡面所說的統統能理解,做的時候隨文入觀,真的會得好處。這也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有大利益,能得念佛三昧。
問:助念時是用大回向,還是專為亡者迴向?
答:助念往生,一定是用專門對他一個人的,不要用大回向,大回向是在法會裡面做的。
問:送往生結束後,在道場辦十幾桌齋招待大家,是否如法?
答:這是人情佛事。在禮節上講,有這個力量可以做,沒有這個力量,簡單一點也行,總是對於送往生的這些道友們要感激、要感恩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問題也剛剛答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