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學佛答問

    第62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收錄2004年7月23日至2009年1月30日,淨空老和尚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一至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一一0。諸佛菩薩無有定法可說。學佛答問,是應病與藥,可參考指導原則,依個別情境調整對治。當下沒問題,不須蒐集藥方。建立正知正見,以聽經典講解為主。

     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學佛答問(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六十二)  (共一集)  2007/2/9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21-371-0001

      諸位法師、諸位同學,請坐。今天有三十八個提問,我想我們的時間應該足夠,三十八題。

      問:第一個問題,以下請問化身的意義,有三個題目。

      答:化身,佛法裡面講三身,報身、應身、法身。

      問:化身是指一個顛倒的凡夫修行成就了就是佛菩薩的一個化身,還是佛菩薩有能力變化出很多身?

      答:這個問題諸位要搞清楚,化是變化,像釋迦牟尼佛當年應化在我們的世間,那是應身不是化身。應身是什麼?他也跟我們人一樣,投胎有父母,出生,叫八相成道;從出生再長成,修道、成道、弘道,到最後入般涅槃,也就是我們講的生老病死,這個過程與一般人沒有兩樣,這是應身。如果講報身,報身是智慧身,報身是有始無終;法身是無始無終,法身是體,它不是物質,也不是精神,所以法身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。實在講就是佛家講的真如本性,真如本性才是真正的法身。報身佛是凡夫修行成就所證得的果報,它是由智慧證得的,證得之後永遠不會失去,所以報身是有生沒有滅。而且,報身不在我們這個世間,報身佛住在哪裡?住在實報莊嚴土。我們講西方世界有四土,我們平常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,見到的阿彌陀佛是什麼身?給諸位說,凡聖同居土見到的是應化身,方便有餘土還是應化身,實報莊嚴土,你才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。

      報身的相,世尊給我們介紹說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,不是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。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,我們這個世間的人認為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是世間最好的相,我們講最貴的相,貴人,佛現這種相,出現在世間,這是應身。化身是臨時辦事,事情辦完了就沒有,你不知道他從哪裡來,也不曉得他到哪裡去了。我跟諸位講過,我的師母,就是周邦道的夫人,抗戰勝利之後,他們復員住在南京。他南京的家我去過,庭院很大,前面是大門,大門進去很大的院子,再二門,後面還有三門,三道門才進到他家。

      周師母有一天在家裡,有個和尚找她化緣,也不多,化五斤香油。我們周師母那時候不信佛,沒給他;沒給他,這和尚就走了。走了之後,突然想起來,我家庭院這麼深,大門、二門、三門,他怎麼進來的?門又沒有開,走了之後,好像門也沒有人給他開門,他跑到哪裡去?所以對這樁事情非常納悶。她問他(問這和尚),你從哪裡來的?他說從九華山來的,給她化緣。所以這個事情一直就好多年都不能解決。到台灣之後,她遇到李老師。我老師跟師母都跟李老師學佛,依李老師為師,就把這樁事情向李老師報告。李老師說:那是地藏王菩薩化身。這是化身。你會清清楚楚跟他見面、跟他談話,你不知道他從哪裡來,也不曉得他到哪裡去。這是化身,地藏王菩薩化身。後悔的不得了,沒有供養地藏菩薩。

      我們在《虛雲老和尚年譜》裡面看到文殊菩薩化身。虛老和尚住在南方廣東這一帶地區,去朝五台山。他怎麼去的?三步一拜,從廣東拜到山西五台山,差不多要走一年,你說他一天能走多少路?走三步拜一拜。這麼長的時間,總免不了有生病的時候,所以他在中途,中途在曠野,周邊找不到人家,他病倒了,沒有人救。在這個急難的時候,有一個叫化子、要飯的看到他,照顧他。這個要飯的照顧他二、三天,讓他身體慢慢恢復。他就問那個要飯的:你叫什麼名字?要飯的說:我叫文吉。文章的文,吉祥的吉,我叫文吉。你家在哪裡?他說我家在五台山。他說你要到五台山,你朝五台山,到五台山去問,大家都知道。他也很歡喜。在路上病了兩次,當然不是一個地方,兩次都碰到這個要飯的幫助他。所以他到了五台山拜文殊菩薩。然後就打聽五台山有個乞丐叫文吉,我在路上兩次病倒了,都承蒙他幫忙,他說你們大家都知道這個乞丐。後來人告訴他,這個乞丐就是文殊菩薩。文殊菩薩化身,對待虛老和尚發心朝五台,一路上關照、照顧,你有急難的時候他就來了。所以真的是來無影去無蹤,這是化身。應身就是跟我們平常一樣到這個世間來投胎。

      問:底下一個問題,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,為什麼不說他也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?

      答:這不可以,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應身,不是化身,他到這個世間來投胎的,住世八十年。他老人家好像是八十一歲圓寂的,因為我看他寫的東西,有他註八十歲寫的。所以那是應身,跟釋迦牟尼佛一樣,不是化身。我跟你講的這兩個例子,周師母遇到的地藏菩薩,虛雲老和尚遇到文殊菩薩,化身,我們要清楚。

      問:第二個,一個人依地藏法門成就,是地藏菩薩的化身,同時也是一切菩薩的化身?

      答:不是這個意思,不是這樣講法,這個諸位要曉得。諸佛菩薩的化身,實在講,應化身真的告訴你,從哪裡來的?是你自性裡面變化出來的。極樂世界,古德常說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,不可以說我自性外面有很多佛菩薩,沒有這個道理。整個宇宙是自性變現出來的,自性就是大乘教裡面講的法性,這是我們講得很多,你沒有留意聽。佛性是自性裡面的一分,那一分是什麼?智慧。《華嚴經》常講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。如來是自性,自性本來有的智慧,單單講本有的智慧,我們就稱它作佛性。佛是覺的意思,就是覺性,佛性完全翻成中國字就是覺性。你有覺悟,那覺悟是你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。那另外兩種是德能,就是能力;第三個是相好,相好是今天我們所講的富貴,富貴是屬於相好,你自性裡頭統統具足。那你自性裡頭的福報多大?你看看華藏世界多大,你的福報就多大;極樂世界多大,你的福報就多大。

      那為什麼我們今天的福報,我們的智慧統統沒有?佛說得很好,「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我們不是沒有,真的有,沒有失掉,就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把它障礙。所以佛法的修學不是從外頭學,佛法的修學,真的,講到最後就是叫你放下執著、放下分別、放下妄想,你本來是佛。這是我們講經講多少次,放下執著,你就是阿羅漢;再給你說明白一點,放下執著就是放下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是從執著來的,沒有執著,六道輪迴就沒有,阿羅漢;放下分別,那你就證菩薩果位;放下妄想,你本來就是佛。這個我們在講經的時候常常提到,希望聽了之後,你要覺悟。佛家教學終極的目標是什麼?是恢復自性,就是恢復你本來是佛。除這個之外,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任何東西給我們,讓我們恢復自性裡面本來有的智慧德相,就如是而已。

      所以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,我就不曉得你們諸位同學聽了之後,有沒有什麼感想啟示?我有。世尊當年在世是為我們示現求學。我們要智慧,智慧一定要去求學,他求學十二年,十九歲離開家到處去參學。當年那個時候,印度那些各個宗派裡面的修行人;所以我們要了解他是王子的身分,貴族出生,人又聰明,以這樣的身分去參學,沒有一個宗教的大德不願意見他。十二年參學,不能解決問題。問題是發現了,這發現是六道輪迴的問題,生老病死的問題。真的是發現,但是不能解決,所謂是知其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他再做第二層的試驗,十二年參學,回到恆河邊上菩提樹下去打坐,把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,不要了。這一放下,放下執著,就成阿羅漢!十二年參學沒有證得,放下才證得。再放下分別,就成菩薩!放下妄想,本來是佛。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不是參學來的,是放下得來的。你們看《釋迦譜》、《釋迦方誌》,有沒有體會到這一層?體會到這一層,你才承受了釋迦牟尼佛對你的真實教誨,你圓滿成功。

      在中國有一個人,禪宗六祖惠能大師,他給我們示現的,他不認識字,他也沒有參學過。到黃梅去見五祖,他一生就聽一次經,半夜三更到祖師寮房裡面。你去想想看,五祖跟他講《金剛經》時間多長?我們現在想想,決定沒有超過兩個小時。那個講經是提綱挈領,講大意不是細講。他聽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就徹底悟了。悟了,後頭要不要講?不要講,不但《金剛經》明白了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全明白。為什麼?他放下那個境界跟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放下完全相同。

      佛法是道,世間法是學,老子所說的「為道日損,為學日益」。你要想求道,道是什麼?損就是放下,你放下你才能得道。學是學世間的學問、這些常識,那你是天天要有進步!你天天學習,天天在進步,跟道不一樣。佛是大道!所以,佛法的成就沒有別的,你放不下才叫你學。學,甚至於你還有很多誤會曲解,把佛的意思解錯。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我常講,多少人是曲解如來真實義,誤解如來真實義,太多!以凡夫知見去解佛的意思,那怎麼能成就?我們天天讀經,我們怎麼個讀法?馬鳴菩薩教我們的,「離言說相」,讀經就是離文字相,絕不執著文字;「離名字相」,這些名詞術語知道這是假設的,不是真的;「離心緣相」,不能用自己意思去想裡頭什麼意思,你全想錯了。真的能夠離,那就跟禪宗參禪沒有兩樣,他是打坐來參,我們是翻佛經來參,這參學。

      參學跟參禪完全相同,這裡頭你獲得是什麼?悟!悟入。看經是佛給我們的開示,我們從佛的開示上要悟入。你要想悟入,那你就要把文字相捨掉;你聽我講要把言說相捨掉,不要執著我所講的是什麼,要體會裡面的意思,你就有悟處,你才有受用。受用是什麼?把我們的觀念,錯誤的觀念、錯誤的思想、錯誤的言行統統自然改過來,恢復正常,這叫悟入,才管用,你才會開智慧。不是叫你記得很多,那一點用都沒有。你想釋迦牟尼佛學了十二年,記了多少東西,最後怎麼樣?統統放下。這個表演太好!讓我們學到佛法從哪裡入門。

      六祖更進一步在中國給我們做示現,我們才曉得徹底放下。那我們的煩惱習氣重,如果我們是放不下,放不下是真的。放不下,我們借用佛法,遵守馬鳴菩薩的教誨,我們一面學是一面放下,決不是執著。從前我跟李老師十年,李老師叫我聽經,叫我坐在第一排,面對著他,不准寫筆記。什麼意思?離文字相,離言說相,離心緣相,你還有什麼筆記好寫的?寫筆記,那是佛學,為學日益。學道,學道是你要學悟,你要學契入。那這筆記是一點用處都沒有,不但沒有用處,它有妨礙。可是業障習氣重的人不行,他還是要從筆記下手。所以李老師教我們那個班二十多個學生,不准寫筆記的,只有對我一個,我看其他同學都寫筆記,老師也不禁止他,也不說他。我就很明白,對老師的意思能夠體會到,我也不說,乖乖的學習。曉得什麼?根性不相同,應機施教。所以佛家常講的上中下三等根器。

      那我們的智慧增長,智慧怎麼增長?你捨的愈多,智慧就愈增長。你要是今天徹底放下,你跟惠能、跟釋迦牟尼佛有什麼兩樣?你放不下,你就沒有辦法!放不下,你連佛法的門都沒有入進去。門是什麼?小乘是須陀洹,大乘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初信位菩薩,你沒有得到,沒有證得。證得這個位次,就是你入佛門了。我們常講見思煩惱裡頭,八十八品見惑斷掉,所以我說執著放下了一半,另外還有一半是思惑,那一半放掉,你才能超越六道輪迴,那在《華嚴經》裡面是第七信的菩薩。放下八十八品見惑是初信位的菩薩,放下八十一品思惑,那就是第七信的菩薩,你就升了六個等級。沒有別的,章嘉大師教我的這個話,真叫和盤托出,一絲毫隱瞞都沒有,看破、放下!這是他老人家頭一天見面的時候教給我的。沒有別的,佛法裡頭就是放下。這個放下就是老子所講的「為道日損」,一天一天要減少。減少什麼?減少妄想、減少分別、減少執著,要天天減少。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下面我們就不必答覆了,你就都能了解。

      問:再看底下第二個問題,某居士在道場做義工,但父母不學佛,身體又不好,反對其在道場服務。這個居士怕回家後功夫退轉,那麼在道場又擔心父母身體,無法盡孝,懇請開示應如何取捨?

      答:回家去照顧父母。如何能兩全其美?我們道場天天講經都有光碟,可以帶回家去聽,有好處。一面自己聽,一面也讓他老母親聽。老母親不管信不信,所謂「一歷耳根永為道種」,這真正叫盡孝,也是真正在學佛。

      問:下面一個問題,家人往生以前沒有來過協會,現在為他們在此地寫牌位,往生的家屬能找到這裡?

      答:能,沒有問題。要曉得,人離開身體,我們俗話叫靈魂。靈魂比我們這個身體要方便多,他沒有障礙,只要他不執著,他到任何地區不需要像海關查驗證照的麻煩。如果他有執著就有,他沒有執著就沒有,這正是佛常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如果你執著我出門要帶護照,要經過海關,那就真有。他要這些念頭統統都忘掉了,他的行動就自由。不但在人間活動他沒有障礙,甚至於在他自己業障範圍之內的,在一般人講,靈界中陰身,靈界可以達到天界。天界當然不是很高,大概四王天以下的這些天界他可以接觸到,鬼神界裡面他能接觸到。所以他活動的空間比我們這個肉身活動空間要大多了。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」。有個身就有個累贅,活動範圍就縮小。如果沒有這個累贅,活動空間是大得多。如果你放下更多,你的活動空間就愈大。你如果把見思煩惱放下,你活動的就接近阿羅漢,就能接近,十法界裡面可以能夠到聲聞法界、緣覺法界;那六道是完全通行無阻,活動空間有這麼大。

      問:底下有個問題,有關《覺海慈航》一書,他有兩個疑問,《覺海慈航》上說:在動作上遵守五戒,就能往生。把念佛往生條件說得很低,請問是否如法?

      答:念佛往生淨土所依靠的是《淨土三經》,《覺海慈航》我還沒有聽說過。如果你依它修行,那我就不知道;如果你是依《淨土三經》修行,那就沒有問題。所以標準一定要是佛說的,不能依靠人說,這個問題你可以去參考善導大師所註的《觀無量壽佛經.上品上生章》,裡面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

      問:第二、弟子曾經買五十本《覺海慈航》發送,誤導了五十人,請問是否障礙他們往生?應如何懺悔?

      答:這個問題是嚴重。如果他們不相信你這個,那就沒事。如果他相信,那真的是找麻煩,你要好好的幫助這些人回頭。你送給哪個人要告訴他,你再送一本《無量壽經》去給他;或者再送一本《蓮宗寶鑑》,這是淨土宗的;像《印光大師文鈔》都好,都決定沒有問題,正知正見。你再去送,這就是真正的懺悔,真正的補救。

      問:下面一個問題,弟子初學佛,曾犯過一次邪淫,現出現了症狀,對佛菩薩會產生邪念、惡念、男女之念。雖知道回想一次就多犯一次罪,但控制不住,應如何是好?

      答:你要勇猛回頭,實在控制不住,懺悔當中是以拜佛消業障最快速。你每天拜三千拜,你拜上三個月,你就能控制住;拜上半年,你的功夫就得力。用拜佛這個方法,心裡面想佛,口裡面念佛,身拜佛,很多拜三年就能到功夫成片,也就能夠自在往生。如果一個人沒有辦法克服自己,這是業障習氣太重,我介紹你一個地方,你到長春百國興隆寺去參加那邊的念佛堂。那邊規矩很嚴,依眾靠眾,會給你一些幫助。

      問:第六個問題,因丈夫有外遇,分居生活,自覺慚愧對三歲兒子,應如何是好?

      答:你要好好照顧你的小孩,跟小孩一起學佛。他能夠從三歲就開始學佛,那他的福報就非常殊勝。你會對得起你的小孩,讓小孩在佛法裡頭扎根。三歲的時候還好教,從《弟子規》學起。《弟子規》你自己要做到,做出榜樣給你兒子看,讓你兒子學習;你自己做不到,你教他,他不會相信。好好帶他,這是正確。先生有外遇是好事情,不是壞事情,為什麼?不障礙你學佛,你在菩提道上能走得通。

      問:第七個問題,我曾晚上念誦《金剛經》時,神識沖頂而去,離開身體。瞬間還碰到一位熟人,跟他說了幾句話,一會就回來。為避免這個情形,從此以後我不敢再誦《金剛經》。請問為什麼這種情況要發生?

      答:這情況是對你,沒有對別人。很多人念《金剛經》並沒有這個情形。你不相信,你再去念《金剛經》,看看有沒有?如果每次念《金剛經》都有這個情形,你再來問我。

      問:第八、一位同學學佛時間不長,持誦大悲咒等,靈魂常出竅,看到不清淨或不想看的東西,導致現在有點神經質,請問老法師開示?

      答:他學佛,你去問問他是不是很喜歡感應?是不是很喜歡神通?我在國外遇到這些人,往往都受過高等教育,拿到碩士學位、博士學位,喜歡神通,喜歡感應。學佛大概不到一年,出了問題,得精神分裂症,住到精神病院,沒救了。他的家親眷屬把這問題提出來問我。我也是這樣問他,是不是喜歡神通、喜歡感應?他說是的,一點都沒錯。學佛發心是好,真正好老師是非常重要。如果沒有個好老師指點,走錯路的人很多,不嚴重的時候,容易挽救的回來;到嚴重的時候,沒有法子,到精神分裂就沒有辦法。所以他的情況,你要看到,如果他還不是太嚴重,還可以回頭,教他從教下去用功,不要去念咒。

      咒跟鬼神關係很接近,念咒的時候,鬼神都念來了。我們俗話常講「請神容易送神難」,你把他找來,以後你送不出去,怎麼辦?麻煩就來了。佛沒有教我們這些,密宗是以三密相應為主,但是密宗的基礎是顯教。我的老師是密宗大德,我親近他的時候,他沒有傳密法給我,他教我在教下下功夫,打基礎。跟我講得很清楚,告訴我密教是佛法裡頭最高層的一個階段。好像我們念書一樣,上學念書,密宗是哪個班?密宗是博士班。我們現在什麼程度?幼稚園的程度,小學程度,你怎麼能到博士班上課?章嘉大師告訴我的。那將來要不要上博士班?要上,什麼時候?章嘉大師告訴我,純修密法,八地菩薩。我們能不能做到八地菩薩?八地菩薩不動地,可以兼修密法,那就是博士班的旁聽生,是什麼人?也都要大學生,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明心見性,可以到博士班旁聽。也就是說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從初地到七地可以去旁聽博士班的課程,不是正科生。所以要曉得,不學密法是不能成佛的。

      密跟淨土宗關係很密切,為什麼?都是修清淨心的。但是淨土宗是離開染污修清淨心,容易!密宗是不離開染污,在染污裡面修清淨心,這個太難!那真不是容易。所以到不動地的時候,心已經到清淨不動,絕對不會為外面境界所動搖了,你才有資格學密。問問你有沒有到這個程度?沒有到這個程度,你要去學這個,難怪得精神病是很正常的事情,這個道理要懂。如果真正遇到密宗大德,他要不把這些道理告訴你的話,他不是真正善知識。真正善知識一定給你講清楚,這是什麼階段學的,你現在是什麼程度,好好先打基礎,密教裡頭去求明心見性。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學密行,這個時候可以接受密法。

      問:第九個問題,一位老者修學非常精進,行持萬分刻苦,自願不出門三年,現已兩年多了。以靜坐念佛為主修功課,依一句佛號,誓成佛道。修學期間曾出現離體現象,也曾痛哭流涕三個多月才恢復。現在他感到全身無力,連一碗飯都無法端起,請老法師開示。

      答:這是業障,所以勇猛精進會有這些情形出現。像打佛七,普通佛七沒有什麼問題,精進佛七就會出事情,為什麼?你的冤親債主到你功夫不成就的時候,他不來擾亂你,為什麼?將來他報復的時候,他有機會,他可以再等。如果你很用功,他怕你往生,往生之後就沒有辦法再報復,這個時候他就來了。他來,你功夫還不夠,那你就受這個影響。因此,我們現在念佛堂,念佛堂的規矩是不念經的、不聽經的,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。頂多堂主講幾句開示的話,開示什麼?大家昏沈的時候要提醒他,掉舉的時候要提醒他;沒有昏沈、沒有掉舉,就不能講話。講話什麼?擾亂他,這念佛堂的規矩。

      現在我們很多念佛堂,我為什麼要提倡念佛堂每天至少要聽兩小時的經,最好聽四個小時。為什麼?就是防止這個事情。你對於佛法理論清楚明瞭,你心是定的,你不會有絲毫的雜念,用功得力。如果你很精進,你對佛法理論上不懂,你的疑根沒有斷掉,還有雜念,就是夾雜,魔得其便,你的冤親債主會找你。這是聽經對你的幫助,這是我跟祖師提倡的不一樣的,道理就在此地。印光大師那個時代念佛堂,真的,比現在殊勝、清淨,領導的人也好,念佛的人道心比我們現在好。我們現在妄想雜念太多,你要不多聽聽經,你怎麼辦?這種事情是很難避免的。所以現在一定要懂得,我們的做法是針對現前大眾的根機所提出來的,能夠說是解行相應,比較安全。到自己信心堅固,功夫有一點得力,再精進念佛求生淨土,未嘗不可。你看,黃忠昌給我們做個試驗,這是去年的事情。但是他每天還是聽經,不礙他往生,這很好的例子。

      問:下面一個問題,請問方孝孺招來滅門之災,有人說他是大不孝,有人說他是忠臣、是孝子。請問當如何衡量,方孝孺是大孝還是大不孝?

      答:我勸你好好念佛,不要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。這些事情放在心上,對你念佛道心是會產生很大的障礙。方孝孺這個事情是冤冤相報,這是因果的事情,方孝孺是來報仇的,這個你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問:下面一個問題,最近在新加坡發生了十幾件,年輕人與中年人在睡眠中突然死去的事情。請問為何這些人會在睡眠中死去?這些人在無病痛下死去,是否為好事?念佛人該如何確保在這種狀況之下順利往生極樂世界?

      答:這個問題最好也不要放在心上,這是各人的業障不相同,因果律告訴我們,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現在世間很混亂,我們從靈媒那裡得來的訊息,這個時代是法弱魔強,魔來破壞正法,魔加持你。你有一個惡念,他會把你這個惡念擴大,變成十個惡念;你有十個惡念,他會把你擴成一百個惡念。你要是沒有惡念,他一點辦法都沒有。你總有引子去引導他,這個道理不難懂,我們聽了之後能理解。所以,靈界給我們的訊息,要我們在平常日常生活當中,工作待人接物,盡量避免跟別人衝突,心要能包容,不要分別自己跟別人,對什麼人都能一視同仁,魔對你一點辦法都沒有。如果你有分別,對人有分別、對事有分別、對物有分別,你很難脫離魔掌。為什麼?這些東西都是跟妖魔鬼怪的媒介,這媒介就是你有分別心,你有是非人我的這種念頭,這個不好。佛法裡頭修行,這也是很大的忌諱。你看,念佛修什麼?這要知道。念佛所修的是清淨心,《彌陀經》上講的目標是一心不亂,平常要修到一心不亂。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,臨命終時能不能往生在心不顛倒,心不顛倒是福報,那是臨終的時候講的。正念現前,沒有邪念,一心一意求生淨土。

      所以我們分別執著是非常的麻煩,一定要在日常生活,特別是人事裡面。接觸最多的是家庭,一家人要和睦相處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縱然家人這個人、那個人有些錯誤,絕對不要放在心上。哪個人沒有錯誤?古德講得好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在我們佛門講沒有過失的,只有佛一個人,菩薩都有過失。為什麼?菩薩無明習氣沒有斷乾淨,還有過。所以要能包容,不要去責備。看到別人過失,立刻就要警覺到我有沒有?他來提醒我,他是我的一面鏡子。人不容易發現自己過失,很容易看到別人,所以別人是我的鏡子,看到別人過失,就照照鏡子,我有沒有過失?有,趕快改;沒有,勉勵自己記住不要犯這個過失。完全對自己,不要去對別人,這就是《壇經》所說的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這叫真修行。

      常常想著別人過失,說著別人過失,就是自己最大的過失,那你自己怎麼會有成就?哪一天學到了,看看別人都沒有過失,他是示現給我看的,是我的善知識。要想到那不是真的他的過失,他是來給我看的。你這樣想,那就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,他在你面前表演,是佛菩薩化身。化身是來度你的,來警告你的,你覺悟了,他就走了,他就離開。如果你細心,真的想這樣學,你會常常遇到,你會天天在進步。讓你的心永遠處在一個清淨、平等的境界裡,世人所講的安和樂利,佛家講的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,你真可以得到。喜樂不是從外頭求,從自己內心裡面去求,有真的喜樂。

      新加坡這些人這個事情,我沒有聽說過。如果真有這些事情,必定有它的因果。如果這些人在這種情況之下死去,要是念佛人不能往生。為什麼?往生的人在臨終的時候,神智清楚才行,就是心不顛倒。這個神智不清楚,昏沈,那就難了。所以念佛的人還是依照經典教訓好好去修,就不會遇到這些障礙,這些魔事。

      問:下面一個問題,《無量壽經》上說: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身體都是金色男身。可是到了無色界已經沒有身體,為什麼極樂世界還有身體?

      答:極樂世界跟無色界不一樣。在極樂世界,你要不要身體是你的念頭,為什麼?到那個地方得大自在,你不要身體也行,只要你見到阿彌陀佛。如果你現在還有極樂世界還比不上無色界,無色界身體都不要了,極樂世界還要身體,你會生到無色界,你去不了極樂世界,因為你的意念跟極樂世界不相應。但是你天天想沒有身體,如果沒有很深的定功把你自己煩惱習氣伏住,你也去不了無色界。到最後,恐怕還是個迷惑顛倒的中陰身,那你就大錯特錯。

      問:第十三個問題,身體多病虛弱膽小的居士,能否給臨終的人助念直到往生火化?

      答:可以。你幫人助念,這是一樁功德事情,是一樁好事情。助念的時候,你真正信佛,三寶威神加持,鬼神看到你是個念佛人,對你就尊敬,絕對不會傷害你。你要有這個信心,你就不會害怕,你的膽量逐漸也會大起來。

      問:第十四個問題,請問《唐詩三百首》算不算綺語?適合在網站的討論區公開張貼?

      答:古時候這些文藝作品,不但是詩、詞、歌,乃至於戲劇,都守住一個大原則「思無邪」。所以它的內容,戲劇的內容,總的來說都是忠孝節義。善因善果,惡因惡報,所以它是社會教育。中國人口多,幅員廣大,沒有那麼多學校,沒有那麼多的老師,民間所受的教育多半都是這些文藝表演。鄉下,特別是婦女們,她們的倫理道德、孝悌忠信從哪裡學來的?多半是從看戲裡學來的,因果教育都從這裡學來的。所以這些不僅是娛樂,它是教育,用娛樂的手段來教化眾生。不像現在,現在這些娛樂把古人的原則破壞,現在是教人學壞,教人學暴力、學色情、學殺盜淫妄。所以社會會變得這麼亂,把整個環境都破壞。我們現在懂得了,境隨心轉,今年地球上的氣候產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,冬天該冷的地方不冷,該下雪的地方沒有了;不該下雪的地方、不該冷的地方,非常寒冷。這個原因是什麼?很多人說這是自然現象。我們學佛的人懂得,人心的感應,心行不善招感這些自然災害,這我們不能不知道。如何改變?從人心改變,斷惡修善,這個地球也會恢復到正常、常態,不要有異態。

      你問的詩詞歌賦,學佛的人對這個東西也要遠離。我們遠公大師,這是淨土宗初祖,廬山慧遠大師。你看,當時謝靈運,這是大文學家,歷史上很有名的,想參加他的蓮社,我們遠公大師拒絕,不准他參加。原因是什麼?他喜歡詩詞歌賦,這習氣很重,他來會破壞道場氣氛,不答應他參加,沒進去。陶淵明不想參加,可是遠公大師非常歡迎,但是他也沒參加。這就是跟你問的意思有一點相接近。所以我們最好還是迴避,不要分心,把整個心都用在道上,用在《無量壽經》,或者用在《彌陀經》上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是決定有利。搞這些世間文學作品,混雜在裡面是很大的障礙。

      問:第十五個問題,在基督教的網站,除了《聖經》之外,有哪些典籍適合張貼以啟發人的智慧,幫助人覺醒?

      答:要是幫助人覺醒,你就注意到世出世間聖賢所講的,只要與倫理道德、因果相應的都可以。所以你要看到現在社會病態是什麼?這個東西對於現在人有沒有利益?一定要對症下藥。我們今天現在所提倡的《弟子規》,提倡《感應篇》,提倡十善業,其他宗教的經典裡面,像神愛世人。宗教裡面很多聖人的訓誨,像伊斯蘭教的聖訓裡面確實有很多好東西。巴黎活動的時候,我也選了不少,可以提供大家做參考。像這些對於幫助化解衝突,幫助宗教的團結、族群的團結,幫助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,這都可以。網站上可以加入這些,有助於安定和平。

      問:底下一個問題,經咒的版本很多,內容各有差異。應不應該依哪一個版本讀誦,如果選錯版本,是否會造成無功德反而造罪業?

      答:對,這一點沒錯。如果沒有真正善知識,自己沒有這個能力,不如老實念佛。灌頂大師教給我們,跟我們所說:我們遇到嚴重的困難、重大的災難現前,所有經咒都救不了,都沒有靈驗,最後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幫助你。問題是你相不相信?這句阿彌陀佛的功德,我在講經的時候講過太多遍。在《華嚴經》裡也講過好幾次,無量無邊的功德。我們今天講《華嚴》,諸位曉得,《華嚴》是整個《大藏經》的綱要。也就是說,《華嚴》展開就是《大藏經》,《大藏經》的濃縮就是《華嚴》,那《華嚴》再把它濃縮就是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再濃縮就是《阿彌陀經》,《阿彌陀經》再濃縮就是一句阿彌陀佛。所以一句阿彌陀佛展開是一切經教,你什麼時候從這個地方認識,你才曉得又簡單、又容易,無比殊勝。你就會把所有一切經咒放下,何必自己找自己麻煩?

      問:以下有關對開悟者的疑惑。第一個問題,許多已經開悟的祖師大德,為何還要示現生病、逃難?如果說生病是業力因果所致,已出六道者難道還受因果?六祖悟道之後應具足一切自性本有智慧德能或神通,為何還要逃難?

      答:這個問題我知道,我不告訴你,你去問六祖大師。

      問:第二是見性開悟者,是否當下具足世出世間法一切智慧善巧,或者還需要通過慢慢修持,才得到圓滿智慧善巧?

      答:這個問題我也知道,我不告訴你。你可以試驗,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你就明白。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你沒有放下,給你講也沒有用處。給你講,有害沒有利,為什麼?把你的悟門堵死了,這都是祖師大德不忍心幹的。

      問:下面第十八個問題,不同的時代是否有不同的善惡標準?

      答:善惡有絕對的標準,有相對的標準。絕對的標準是講自性,順自性,也可以說順著法性是善,違背法性是惡。那相對的,各個時代標準不一樣,像修學程度上的標準也不一樣,譬如在佛法裡面講,大小乘的標準不一樣,初學的人跟老修行的人不一樣。那在佛法華嚴階層裡面,十信位的跟十住位的不一樣,十住跟十行不一樣。就好像我們學校念書一樣,學生應守的規矩標準,小學生跟中學生不一樣,中學生跟大學生不一樣,大學生跟研究生不一樣。所以它是活的,它不是死呆板的。

      問:第十九個問題,法師常說,不要跟眾生結怨,如果看人作惡,機緣不成熟時,寧可由他去而不要勸說勸阻。但有時不加阻止,他可能會傷害更多眾生,請問應如何去做?

      答:這要觀察智慧,就是你有智慧觀察機會、機緣。怎麼觀察法你要懂得,佛家講的善巧方便。人他是什麼樣的根性?在什麼時間說最恰當,在什麼處所說最恰當?這是最簡單的人、事、處。如果都很恰當的時候,他會很容易接受;雖不接受,他不反對。如果不是恰當的時候,你提出來,他不能接受,甚至於他會跟你結怨。

      說人過很不容易,說人過是大慈悲。我們在求學的時候,老師常常給我們講,自古以來儒家念書人,說人過的是兩種人:一個是父母,一個是老師。父母跟老師說你過很簡單,看到會教訓你,但是不是父母、師長,就不太容易接受。所以朋友之間規過勸善,那是真的有智慧,真正是知己的朋友。還要看時節因緣,不是隨便可以說的,這很不容易。所謂是「口為禍福之門」,有時候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,你跟人的怨恨結下來,不知道是怎麼結的?不知道什麼時候結的?多半都在言語當中。所以孔子教學「言語」是第二個科目。第一個是德行,第二個是言語,聖人把這樁事情看得這麼重。

      在佛門裡面,你看十善裡面,你能夠體會到,他把口業看得最重。為什麼?口業講了四條,身只講三條,意也講三條,口講四條。這就說是把口業看得很重,最容易犯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「善護三業」,它把口業列在第一,不像其他大乘經裡面講十善,總是講身口意。而且《無量壽經》是講口身意,它是這樣排列的。這排列都有用意的,這說明我們修淨土的人,念佛的人,求生淨土的人,對於口業要特別重視。為什麼佛在《無量壽經》上,他把這個口業放在第一?還不是看到學佛的人輕易妄言,把自己求生淨土這個願望造成了障礙,不是障礙別人,障礙自己,這個道理要懂。

      問:下面一個問題,弟子這段時間正在家看你講的《華嚴經》,剛看兩集後院種的一棵月季在這寒冬居然生出一個花骨朵,現在緩緩的開放,特將此法喜與法師分享。弟子這幾年來不斷的讀誦《無量壽經》已達三千餘遍,今後將更加虔誠向佛學佛,謝謝老法師!

      答:很好!你這月季花也是感應。花草樹木在這些年當中,我們看到感應事跡非常之多。真正相信,像經裡面所講的樹神、花神、草木神確實有,這不是假的。

      問:底下請問如果天道眾生也能看到六道輪迴的實況,為什麼還會沈著在五欲的享受,不能努力修行?

      答:這是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藏在阿賴耶識裡面。如果沒有相當的定功,定功是控制,智慧才能化解,定沒有到開智慧的時候,不能化解。但是定到什麼時候開智慧能化解?要到九次第定,這難了!九次第定是阿羅漢。阿羅漢的那個定生智慧,換句話說,非想非非想天四禪八定,那世間最深的定,八定,也只是福,沒有開智慧。開智慧就好辦了,轉煩惱為菩提,你就曉得這個事情真不是容易事情,真難!煩惱習氣藏在阿賴耶識裡頭,轉不過來。不要以為自己有一點小小的定功伏住了,就很得意,得意就是煩惱。喜怒哀樂愛惡欲,七情五欲都屬於煩惱,一定要知道,定功還不夠,智慧沒開,還要加緊努力。這條道難行道,不是易行道;易行道只有一條,念佛求生淨土。求生淨土人,不要那麼深的定,小小的定把煩惱伏住了,就能帶業往生。所以這個法門殊勝,這個法門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讚歎,我們要明瞭。明瞭之後,選擇這個法門,其他的法門暫時不要學,到極樂世界自然一切法門就圓滿、就通達。所以我們只有一個目標,邁向極樂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。

      問:最後一個問題,請問經典中有沒有提到,末法時代魔是怎樣破壞佛法的?

      答:有,經典裡面有說到。魔用的方法,就是把你的欲望、把你的自私自利、把你的損人利己這些意念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使你只知道自己,不知道別人。甚至於連父母、妻子都不顧,這是魔力加持。這個現象我們現前在社會上幾乎處處都看得到,時時都看到,所以自己要小心謹慎。

      下面是中國同修的提問。

      問:第一個問題是以《地藏經》理解,末法時期眾生迷惑顛倒,諸佛菩薩慈心偏重,應化於世應更多。但是師父又說現在眾生福報不夠,佛菩薩不會來,請問應如何理解?

      答:佛菩薩不會來,是你永遠見不到,所以我說他不會來。如果你真見到了,你會看到現在遍地都是佛菩薩。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,確實佛菩薩悲心,看到眾生造業受報,他就特別關懷。但是特別關懷不是感情的,如果說佛菩薩特別關心,像我們這樣想法的時候,佛菩薩又回到人間,又墮落了,他就墮到人道來,不是的。佛菩薩是大智慧,無時不照、無處不照,問題就是你能不能接受?煩惱輕的接受多,煩惱重的接受不到。所以關鍵還是在自己,不在外面。

      問:第二、自殺之人每七天重複受自殺之苦,不知那是中陰身、人間、還是鬼道。

      答:中陰身,他不是人間,也不是鬼道。

      問:第四個問題,請問選擇行業應遵守什麼原則?什麼樣的行業不宜涉入?

      答:凡是傷害眾生的,不利於眾生的行業,你就不要去選擇。可是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出乎我們意料之外,利益眾生的事業,現在也變成傷害人的事業。我給你舉一個明顯的例子,醫藥。你看,做醫生這個行業好,救世救人。現在在外國醫生的行業是排在第一,為什麼?最賺錢。現在人選行業是以你的收入多少,以這個為標準。所以我們在美國的時候,收入最好的三個行業,醫生、律師、會計師,這三個收入是最好、最多的。

      現在醫生是賣假藥,醫生給人治病,不是一次把你治好的。以前我們韓館長眼睛不好,在台灣找了一個眼科的名醫給她治眼睛。治了兩年,有時候好一點,有時候又麻煩,每個月至少要去看二、三次醫生,當然每次都要給錢。這是名醫,我都認識,你看到人很慈悲,跟你笑咪咪的。有一次,我到高雄那邊講經,韓館長陪我一道去,高雄也有一位姓吳的大夫,眼科大夫。她去看,一次就把她治好。恍然大悟!那個醫生不是治不好,他慢慢的,他要你常常來送錢;我一次把你治好了,你下次就不來。所以醫德沒有。他給你一點藥,讓你舒服一點,他不會把你治好;治好的時候,他以後賺不到錢。

      你說,現在選行業,怎麼個選法?我提出這個,讓大家自己做參考。還有飲食,飲食現在也麻煩,也都害人。我過去在美國,還聽到一樁事情,有一個快速餐廳,生意之好,人滿為患。到以後聽說什麼?在美國夏天都放冷氣,冷氣裡面放的什麼?放麻醉劑,讓你在那裡不知不覺的感到很興奮,這個地方很好,天天到這家來吃。這都害人!時間處久之後就變成有癮。這個世間怎麼會沒有災難?人心壞了!人心壞了,幹哪個行業,本來是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的,現在都變成害眾生,都變成害人。這是值得我們再三去思考的。

      問:下面第五個問題,請問修行者是否會漸漸淡忘親情與仇恨?

      答:仇恨是要把它忘記,親情不能忘記。為什麼?佛法的修行,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。我們淨宗修學是要依據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的「淨業三福」,淨業三福頭一句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是倫理的教育。如果我們把父母、師長之恩都丟掉了,都淡忘了,忘恩負義!你能成得了佛?所以,你愈是修行的好,你的慈悲心愈重,慈悲就是愛心。那你怎麼做?你肯定是孝養父母,尊敬師長,做出給社會大眾去看,做榜樣。讓那些不孝父母、不敬師長的人,看到你,他的善心善意就生起來,也能向你學習,你就是自行化他。你要幫助眾生,你要給眾生做好榜樣。仇恨忘記是好榜樣,對父母是格外的孝順,這是今天的好榜樣。因為今天人不知道孝順父母,菩薩一定會做出更好的樣子給大家看。

      問:下面一個問題,這個時代,發心全心投入聖賢事業,是否保持單身較好?但儒家特別重視五倫關係,孔夫子也是有家室之人。請問是否應時代的不同,應作不同的調整?

      答:怎麼個調整法?這就很難講。出家在家,怎麼調整法?是不是出家人常常再回家?那把兩面關係都破壞,既不像出家,也不像在家。所以還是要堅定選一個。縱然出家,對父母的照顧,如果你家裡面有兄弟姐妹,有人照顧,非常好;沒有人照顧,父母年歲大了,可以引到道場裡面來照顧,這是准許的,養父母。但是兄弟姐妹不可以把他引到道場來照顧,不可以;他到道場做義工,行!所以這都是通情達理。

      為什麼獨身比較好?獨身他沒有後顧之憂,讓你完全專心全力的來學習。你有家庭,一定分心,你不能夠全心專注。這是大學問,不是普通的學術。我當年在初學佛的時候,就是有這麼好的條件,沒有結婚。遇到這樁事情,老師也鼓勵我,為什麼?真正願意學的人愈來愈少。現在鍾茂森居士發心要來學,他的母親非常難得,寫了一封信給我。將來鍾茂森是出家在家由我決定,她不會有意見,這就好!我怎麼想法?我讓鍾茂森出家,將來做個好法師,續佛慧命,弘法利生。怎麼選擇是自己的事情,但是選擇的時候,肯定對於將來會有影響。

      問:下面關於打佛七,他有十個小問題。第一個,請問年輕出家眾,體力較好,但心不容易定下來,應保持什麼樣的心態,才能打好精進佛七?

      答:精進佛七,難了!如果真有這個心,我介紹你,你可以到長春百國興隆寺,到那邊去學習。百國興隆寺是女眾道場,好像他男眾也有一個班,你可以去問問看。規矩很嚴,常慧法師比丘尼,她住持的。我跟她見過一面,她到深圳來看我,今年,將近七十多歲的樣子,這個人非常厚道。你一看,老實厚道,很難得。你可以先到她那邊去學習。

      問:精進佛七是應該堅持經行繞佛,或者可以適當調理,累的時候休息一下,可以拜佛或坐念。但坐念或拜佛時,可能都會睡著。(我把底下念下去),念佛堂雖然統一佛號,但每個人的音調仍有差異。應是大聲念好,還是小聲念好?第四有些人認為大聲念才攝心,才能伏得住煩惱,這種想法對嗎?

      答:這每個人根性不相同,有人大聲念能攝,有人用追頂念能攝心,有人小聲默念也能攝心。各人不相同,這就是各人根性不一樣。這些人大聲念的時候,大家可能不習慣他的音調而生煩惱,這種情況,大聲念的人真可以攝心,他攝心會擾亂別人。所以這個事情是很麻煩,喜歡大聲的人,最好建一個念佛堂,大聲念佛堂;喜歡小聲的,搞個小聲念佛堂,確實是如此。所以中國淨宗道場很多,就是適合不同的根性。如果跟大眾一定要隨眾,不隨眾,你就破壞團體秩序,這是不好的。

      問:第六、是因為不習慣別人的音調或其他狀況時,應該離開佛七,或者盡量調整,轉變自己的觀念?(如,提醒自己煩惱從自心生,而不是從外面環境。)

      答:這也是一個好的方法。

      問:第七,是如何在打佛七當中修和合?

      答:這條很重要。如果不能夠修六和敬,就不能進念佛堂。這好像是常慧法師那裡的規矩,你不能修六和敬,他不會讓你進他念佛堂,這條很重要。

      問:第八、在佛七當中,有時想起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為。這種反省是否屬於念佛一種過程?會不會影響清淨心?是應該繼續深思,或者立刻轉為佛號?

      答:念佛堂一切都要轉成佛號,不可以打妄想。打妄想會障礙你自己的清淨心。

      問:第九、年輕人在精進佛七當中,在身體條件允許狀況下,應該日中一食,或是隨緣,想吃的時候就吃?

      答:這是每個念佛堂規矩不一樣。你進去先要問清楚,能不能適應。

      問:最後,規定佛七規矩重要?應如何制定?

      答:所以你這一大堆的問題,我叫你到百國興隆寺去打佛七,你就全部都明白。你所問的,人家那邊都在做到。他們的佛七是常年佛七,也分好幾個班,有精進念佛班。精進念佛班的人並不多,聽說有三十多人;一般的班,大概有一百多人,你去念。它的佛七通常是十個佛七連在一起,就是七十天。但是它有一個很重要的規矩,就是不說話,止語,七十天不說一句話,不跟外面任何人有聯繫。就等於完全是閉關的性質,跟你家人也沒有聯繫,所以他們沒有電話。等於在那邊閉七十天的關,好好去念佛,先是一般念佛。

      精進佛七非常不容易。李老師在台中,過去打過兩次精進佛七,以後再不敢打了。為什麼?兩次都有同學著魔,所以同學著魔的時候很麻煩。精進佛七是容易著魔,普通不容易。著魔的時候,能把他恢復正常,李老師告訴我,有一個同修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恢復正常,一個也花半年。他說非常勞累,以後再不打精進佛七。而且精進佛七不能超過十個人,因為主七師精神照顧不過來。每個人的情況,他都能了解,都能照顧到,不是真正念佛有相當根底的人,沒有辦法,不能主持精進佛七。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。

      下面是新加坡同學的提問,他有三個問題。

      問:弟子是一名家庭主婦,時常至道場齋堂做義工,看到一些情況,在此提出報告,敬請指導。第一個,道場的蔬菜用量大,廚房在處理時,時常以報紙包裹蔬菜,再放入冰箱。弟子以為,報紙的油墨、化學成分會滲透入蔬菜,對身體健康有害,建議盡量用白報紙或厚紙巾包裹蔬菜為佳。

      答:這條真的是很重要的,報紙的油墨是有毒的。如果要不小心的話,真的無意當中中毒。中毒如果輕,沒有什麼大的妨礙,重的時候,你就會有反應。很不好!所以決定不能用報紙,就是有油墨印的東西去包食物。不僅是食物,所有吃的東西都不可以用報紙包,應該用白紙。這是要特別注意。白紙裡最好不要有顏色的,白色的是最乾淨,不要有顏色的,這是應該要特別留意。報紙包食物放在冰箱,那是最糟糕的事情,因為什麼?報紙油墨會把你整個冰箱裡面所有食物,它都會染的有這些毒素,不僅是你包的;你不包的東西都受影響,這要特別注意。

      問:第二、清洗蔬菜花費的時間、人力較多,廚房工作者時常在前二、三天先將未洗的蔬菜切好,等需要用時再拿出來,大概沖沖水,然而菜梗的地方常常存有大量的泥沙,未能洗盡,且蔬菜養分早已流失。

      答:這真的也要注意。這些我們在吃的時候,像這些泥沙我們也常常遇到。這就是人多的時候,常常會有這些疏忽,這是我們應當要特別注意的。蔬菜洗的時候,最好沒有用的時候不要洗;洗了的時候,就切出來就下鍋,這是保持它的養分。洗乾淨擺在那裡,擺了一、二天養分確實是流失。

      問:第三、許多人在洗手後,沒有將水龍頭沖洗乾淨,時常水龍頭上面還殘留著許多清潔劑。等關水龍頭時,手上又沾上清潔劑,然後直接和麵粉切菜等等。

      答:這些我們沒有想到,但是她說的,在我想很有可能。為什麼現在許多我看到的,人家看到出家同修,沒有養成一種好的生活習慣。開水龍頭忘掉關,或者關的時候關不緊,還滴水,我常常見過。諸位如果看到我用水,我浴室裡面,浴缸跟所有的臉盆,你們去看看,我使用的壽命比別人至少可以延長十年。什麼原因?用過之後,一定用乾布擦乾淨。所以我用了十年東西,你去看像新的一樣,就這麼一點點,你把它擦乾淨,不要上面有水的痕跡在。那東西在時間久的時候擦不掉,舉手之勞。這是什麼?這是生活習慣,從小養成的。

      我們小時候家裡父母管得很嚴格,所以從小養成一個好的習慣。衣服一定都疊得整整齊齊,不可以亂放。換洗的用具都要保持乾淨,你使用的時候衛生,使用的壽命就很長,決定不可以浪費,都要養成好習慣。可惜就是現在家庭裡面疏忽,學校老師也不教了。我們以前抗戰期間,讀書是住在學校,所以老師很辛苦,老師也代替父母的責任,對我們的生活起居都要管教。所以我們對老師的感情,真的跟父母一樣,非常感恩。

      問:下面她還有幾句話。上面種種細節,雖然微不足道,但弟子深感若不特別注意,確實有損大眾的飲食健康,特此提出,請老法師慈悲開示。

      答:這是好的建議,希望我們同學,不做義工的,你們聽到,在家庭裡面也要注意。家庭人少,生活比較簡單,容易做得到,這都是對健康關係很大。衣著也是如此,衣服一定要乾淨,洗得要乾淨,收拾要收拾好。毛製品的容易生蟲,要懂得防止,一定要整齊清潔。佛法講莊嚴,首先自己形象要莊嚴。形象很邋遢,也是有過失,過失是什麼?破壞佛教形象。為什麼?你是佛,你學佛就是代表佛教形象。你很邋遢,走到外面去,人家都不喜歡看你,不喜歡跟你接近,這是什麼?就是討厭佛法,討厭學佛,這是我們很大的過失。所以佛弟子要像菩薩一樣,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今天時間到了,剛剛好三十多個問題解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