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無量壽經菁華

    第15集
    2023 年 12 月 18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2009年12月19日啟講,2010年1月15日圓滿。

    今天有殊勝緣分,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第一次講經。這次《大乘無量壽經》,全經選擇六十條,將重要開示節錄在一起。這個不是專對淨宗同學說,所有學佛同修,無論宗門教下,顯教密教,都是修學基礎,必須要明了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無量壽經菁華  (第十五集)  2010/1/8  華嚴講堂  檔名:02-038-0015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

      普賢大士之德第三是「廣修供養」,這個意思說「謂諸佛如來,為最上福田,當起正信,悉以上妙財法等,所謂最勝華鬘、塗香、貲財、眾具,及以勤修善根菩提妙法,皆悉無量,以用供養,故云廣修供養」。在菩薩,對一般眾生叫布施,布施有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我們對諸佛如來、對父母師長,就稱為供養。布施、供養,事是一樣的,那個心不一樣,尤其是普賢菩薩的心,前面跟諸位講過。記住,普賢菩薩德號的含義,德周法界這叫普,調柔善順曰賢,用這樣的心來廣修供養,這是普賢行。普賢行是平等心,上對諸佛如來,下對一切眾生,不叫布施,都叫供養。由此可知,為什麼大乘經裡面說,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夠圓成佛道,這個意思我們就明白了。菩薩還是有分別,用布施、供養那就是分別,普賢沒有分別。

      為什麼要修布施、修供養?佛門有一句話說「福慧雙修」,有所謂「法輪未轉食輪先」。我們看世間法,再想到出世間法,如果沒有福就不能成就,所以人不能沒有福報。諸佛如來他們的福報是圓滿的,所以經上稱它作最上福田。沒福,沒福我們得種福,修福就是種福,這就好比五穀雜糧,我們勤於耕種,這才能有收成,耕種是因,收穫是果。不但佛在經上教導我們,世間聖賢也是這樣教導我們。說到福報,第一個是財富,財富從哪裡來的?從大乘經裡面講,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,惠能大師明心見性,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五句話。第一句說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。第二句話說「本不生滅」,自性沒有生滅,自性是清淨的,永遠不會染污,不生不滅。第三句說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這句話就是佛在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。所以眾生跟佛是平等的,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具足的德,具足的智慧,頭一個是智慧,無量智慧,第二個德是能力,我們今天講能力、德能,第三個是講相好,相好裡面就講的財富、壽命,壽命也算是德,無量壽是德,相好莊嚴是福報。經上形容報身如來,身有無量相、相有無量好,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我們地球上的人,相貌最好的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。

      智慧、德相我們雖然有,我們迷失了自性,所以性德本來具足的,我們現在享受不到。自性沒有生滅,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,真的有六道輪迴,有十法界依正莊嚴,這都不是自性的。什麼時候我們能夠脫離六道、脫離十法界就見性了,那個時候跟惠能大師所證得的就相等,也可以說完全是一樣的。能大師所證得的跟十方一切諸佛是平等的,明心見性才平等,迷失心性就不平等。性具的不能起作用,那怎麼辦?那就要靠修德,好比你家裡有億萬財產,是在你家裡,你享受不盡,你現在流落到這個地方,舉目無親,你連吃飯都成問題,那怎麼辦?他得去打工,你不打工,你沒飯吃。落在十法界、落在六道裡面,就是你離開家園,你不打工就不行,這個打工叫修德。你要修智慧、你要修財富、你要修健康長壽,得修這些。佛教你修,怎麼個修法?布施、供養,學布施、供養。財布施得財富,財供養就得大財富,為什麼?你的心真誠,你所得的財富比布施的要大,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,你得真幹才行,不幹不行。所以佛在經教裡面,無論大乘、小乘,可以說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、勸導我們福慧雙修。只修福不修慧,行不行?不是不行,果報不一樣。如果專修福不修慧,沒智慧。佛在經上有個比喻說,大象掛瓔珞,大象是畜生,過去生中修福沒有修慧,現在投胎在畜生道,這個大象是國王乘坐的,所以滿身的珠寶披在身上,福報,牠有福,跟我們人一樣,戴的一些珠寶瓔珞,大象也戴珠寶瓔珞,那個價值比你戴的還要名貴,國王的。這是什麼?前世修福不修慧,得這個果報。要是專修慧不修福,佛也有一個比喻,阿羅漢,他證得阿羅漢,他修慧,證阿羅漢果,到外面去托缽沒有人供養,托個空缽。這兩個比喻很值得我們反省。所以佛教給我們福慧雙修,你見性那就不說了,為什麼?性德流露,沒有見性一定得福慧雙修,非常重要。你看它排列的順序,「禮敬諸佛,稱讚如來」,接著是「廣修供養」,你就曉得重要性了。

      福田,我們種福,種福要找福田,要找最上福田,最上福田是諸佛如來。諸佛如來還要我們去布施供養嗎?不要了。為什麼我們還要找諸佛如來?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,我們有沒有辦法去莊嚴它?有。用什麼方法?發菩提心,修戒定慧,就能莊嚴諸佛如來實報土。我們沒有看見,真發心、真修行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這個地方發菩提心,真正念佛,極樂世界七寶蓮池裡面就一朵蓮花長出來,那個蓮花就是我們將來往生之處,這個蓮花也莊嚴了七寶池,也莊嚴了阿彌陀佛的國土,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才知道供養諸佛如來的真實義。我們今天很不幸落在六道輪迴裡面,諸佛如來慈悲,慈悲到極處,一個眾生都不捨棄,佛氏門中。示現在六道,示現在人間,我們要幫助佛接引眾生,幫助佛教化眾生,幫助佛普度眾生,這是不是無上福田?是,真的是無上福田,你要有慧眼,你要有善根。今天佛法在這個世間,我們看得很清楚,這個世間人用什麼眼光來看佛法?都帶著懷疑的眼光,見到佛法,是宗教、是迷信,一般人,尤其是知識分子,不敢接近,這是現代。我們要怎樣才是真正的供養諸佛如來?《還源觀》上給我們講的四德,我們要是做到了,那就是真正的供養諸佛如來,你就修了無上的福田。

      這個四德,第一條「隨緣妙用」,第二條「威儀有則」,第三條「柔和質直」,第四條「代眾生苦」,得真修。這四條裡頭最難的是第一條,第一條什麼?你要是不覺悟你做不到,可是大徹大悟那真不是容易事,怎麼辦?我們想想,世尊當年在世,講經教學四十九年,為什麼?就是為我們,我們對於佛法的真相不知道,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也不知道,佛是大慈大悲,苦口婆心天天在教導我們,讓我們明白,讓我們覺悟。這個覺悟雖然不徹底,管用,管什麼用?我們知道怎樣做人,知道怎樣跟佛學習,知道依教奉行,就能夠讓佛法在這個世界世世代代的傳下去,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,這是真的廣修供養。我們看看釋迦佛滅度之後,弟子們把弘法的任務、教學的任務擔負起來,在家的弟子,許多國王大臣、長者居士,護法的工作他們承當,弘護一體。佛法傳了幾千年,我們從歷史上看到,有些地方二、三百年,以後就沒有了,也有些地方五、六百年,七、八百年,佛法消失了,傳到現在,中國歷史記載是三千多年,外國人承認的二千五百多年。傳到今天,今天還有沒有?有,有正法,愈來愈少,佛法變質了。為什麼?這裡頭的因素很多,最重要的,在前一個世紀,我們還不能說前一個世紀,前一個世紀是二十世紀,二十世紀的初期之前,東方人還守著古聖先賢的倫理道德教育。

      我出生那個年代,應該是我在十五歲之前,那個時代人都還講求倫理道德,西方世界還遵守宗教教育,還受到神的約束,社會秩序穩定,還有一些高僧大德認真的修學、在弘傳。二次大戰之後,這個社會開始動亂了,大大小小的戰爭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終止過。科技發達了,人們的貪瞋痴慢、欲望不斷的上升,相信科學,不相信古聖先賢的教誨,西方人也不相信宗教,變成什麼?變成人心失去依靠,我們佛法講歸依,人心沒有歸依處,這是今天全世界混亂第一個因素。西方的宗教沒落,東方佛教也跟著沒落、變質了,佛教不是宗教,它變成道道地地的宗教,我們不能不承認,宗教真的是迷信。所以我在想想自己小時候,父母帶著我們去拜佛、拜神,小孩,我們相信。走進城隍廟,母親常常告訴我們,不能做壞事,做壞事你看看有果報,看看閻王殿,真的害怕。這印象深刻,確實影響一輩子,起心動念會想到城隍廟、會想到閻王殿,自然就收斂了。可是以後慢慢長大到十幾歲,上學念書了,學校裡不講這個,學校裡說那是迷信,那是封建時代嚇唬人的,我們也聽得很多,於是對宗教再也不願意接觸,也就相信科學,實際上科學是什麼?一無所知。

      實在是佛教表現在外面,得不到廣大群眾的尊重,這半個世紀可以說我們說一代不如一代,這太明顯了,我們用十年做一個階段,十年十年比,大幅度的向下滑坡。我們看到這個現象,我們終於搞清楚、搞明白,所以我感激方老師,如果我要沒有遇到他,我這一生都會把佛教當作迷信,不會碰它。我跟老師學哲學,他把佛經哲學介紹給我,把我從前錯誤的觀念一百八十度的扭轉過來,告訴我,「釋迦牟尼佛不是神」,他是什麼?方老師說的,「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」,我跟他學哲學,他是最偉大的哲學家,「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我是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誨才真正回頭,佛法講的回頭是岸。而方老師有智慧、有善巧方便,如果我走進寺廟裡一看,跟方老師講的不一樣,我就會懷疑,方老師把話講在前面,「佛經哲學不在寺廟」,在哪裡?「在經典」,他教我去找經典,從經典裡面去學習。告訴我,古時候的寺廟是學校,寺廟裡頭的出家人那真的是有德行、有學問,現在寺廟變質了,研究經典的人愈來愈少,民國初年還有,現在確實非常少,所以你要學佛,你從經典下手。真的,我也是好學生,聽話,依教奉行。那一年我二十六歲,接受老師的教誨,到處去找佛經,老師也有指導,他指導的就是《華嚴經》,他說《華嚴經》是佛法概論,他是這樣介紹給我的。以後接觸到之後,古大德稱這部經叫根本法輪,跟佛學概論意思相同,一切經都是《華嚴》眷屬,好像一棵大樹一樣,《華嚴》是什麼?《華嚴》是根、是本,一切經呢?一切經是枝、幹、花,枝葉花果。把這部經介紹給我,我跟這部經也特別有緣分,雖然初學的時候不懂,但是非常喜愛,蒐集《華嚴經》的註解,註解不多,都是唐朝人的著作。我們現在讀的《疏鈔》,清涼大師的,唐朝人,李長者的《合論》,也是唐朝人,《華嚴》的《搜玄記》、《探玄記》都是唐朝初年時候的作品。我們現在講《華嚴經》用的課本《疏論纂要》,《纂要》是清朝乾隆時候道霈大師他編纂的,編得很好,把經論簡化了,便利於初學,我們就採取這個本子做課本來學習。

      所以我們認識佛教非常重要,知道佛教是教育,釋迦牟尼佛是個真正偉大的社會教育家,他一生的身分是職業老師,從三十歲覺悟就開始教學,七十九歲過世的,教學一天都不中斷,四十九年。他走了之後,佛家講圓寂,圓寂之後,學生將他一生所教的、所傳的,整理、編輯成為現在的《大藏經》,流傳給後世。可是《大藏經》最晚翻譯的是南宋,所以他使用的文字是文言文,最淺顯的文言文,這是翻經的這些大德,希望經典人人能看得懂,便利於流通,一般人都能得利益,所以不用很深的文字,用很淺的。這很淺顯的文字現在人都看不懂,所以語文的教學就比什麼都重要,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典籍無比的珍貴,在這個世間那是無上的寶藏。這些年印刷術發達,照相、影印,跟從前的印刷,便利太多了,所以經典流通的量比過去大多了。可是這麼多典籍,不錯,莊嚴道場,擺在圖書館裡很好看,沒有人會念也是枉然。我們今天供養如來,我們學習文言文,文言文是把這個鑰匙拿到,打開《大藏》的寶庫,打開《四庫全書》,你都能夠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誨,這是真供養,這才是最上福田。這什麼?法供養。我們自己得到古聖先賢所傳的法寶,我們也能幫助別人分享這個法寶,這個果報是無量智慧,這個智慧是現前就可以得到,不要等來世,現在就能得到,來世得到的更豐富。佛家講你現前得到的是花報,來世是果報,花報殊勝,果報可想而知。像植物,你看它開花,花開得非常好,就知道將來果實一定結得好。所以這是我們談到供養三寶,要這個供養法,要認真努力的學習。

      可是諸佛菩薩、古聖先賢他的教誨,真實利益就在四德裡頭的第一句「隨緣妙用」。隨緣這兩個字好,我們生在哪個時代,就隨這個時代的緣,生在哪一個地區,就隨這個地區的緣,這叫隨緣。妙用,我們現在一般人,你不能不隨緣,你生在這個時代、生在這個地區,這個地區要是有苦難你不能不受,這什麼?這是不妙了。尤其現在的社會,現在的社會最可怕的東西是什麼?電視,你們知道嗎?最可怕的,網路、電影,這些傳播的。為什麼說可怕?它教你什麼,你看看這裡面的內容,如果教導我們是正面的,是倫理、是道德、是因果,那就好了,這世界就得救了。如果它教的是負面的,現在人常說的暴力色情、殺盜淫妄,這個社會就亂了,引導你向無止境的欲望去發展,這個事情麻煩就大了。這教人什麼?教人自私自利,教人們的一些觀念,全都是錯誤的,損人利己。現在一般人都學會了,所以整個社會產生嚴重的病態,人沒有誠信了。你看我們中國人講五常,這是基本的德行,仁義禮智信。仁是什麼?仁是愛人。現在不愛人了,現在愛自己,損害別人利益自己,而損害別人的時候,那就真是什麼樣的手段都做得出來,沒有誠信那就能做損人利己的事情。

      我們現在的飲食,沒有安全感,連蔬菜,吃素的都很可憐,這些農作物大量的化肥、農藥,長得很好看,養分跟從前的人工農作相比大幅度的降低,營養價值降低,看的樣子好看。你要喜歡吃肉的話,那更不必說了,我曾經見過養鴨的、養豬的,我見過。從前養豬、養鴨,農家養的,都是在野外,你看那個鴨子到處走,豬也是如此,都是養在外面,沒有養在家裡的,所以牠是健康的,牠自己到外面找東西吃。一隻鴨子要養大得半年以上,通常大概養到九個月、十個月才殺這個鴨子。現在我看到養鴨的,是關在籠子裡面,是用很強光電燈泡底下長大的,餵的飼料是激素、賀爾蒙,讓牠趕快長大。牠長得真快,一隻剛剛生下來的鴨子,拿到市場去賣的時候多少天?兩個星期。從前要養成這麼大的鴨子,要半年以上,現在兩個星期,科學進步了。可是這種鴨子,牠的營養、牠肉的味道跟從前的鴨子不能比,沒味道了,而且什麼?而且有毒,所以你吃多的時候,你會得奇奇怪怪的病,中國古人講「病從口入」,道理在此地。你說多可怕!我從看到之後我就告訴許多同學,因為我們吃素的人,有很多同學還吃雞蛋、鴨蛋,我跟他講這個事情,不能吃了。我說你們仔細想想,你吃雞蛋、鴨蛋的味道,跟從前一樣不一樣?真不一樣。不但雞蛋、鴨蛋的味道不一樣,蔬菜也不一樣,從前的蔬菜多鮮多美,現在沒有了。為什麼?土壤被破壞,大量的農藥,土壤破壞了。縱然不用農藥、不用化肥,土壤裡滲透著有農藥,破壞了,所以長出來的東西,能長,味道變了。世尊在《無量壽經》上講,是講我們這個時候的人,「飲苦食毒」,我們喝的是苦水,吃的是毒藥。

      為什麼會搞成這個樣子?人心變了。人心為什麼會變?沒有人教。老祖宗告訴我們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每一個人的心,良心,良心都是善良的,那個良心為什麼不見了?被欲望迷失了。從前人不敢做壞事,讀了聖賢書,不善的念頭、不善的行為感到羞恥,不願意做,相信因果報應,不敢做。現在倫理道德沒有了,因果也沒有了,他真敢幹,真敢幹後頭有果報,果報他沒見到他不相信,到果報見到的時候後悔莫及,來不及了。所以我們今天看到廣修供養,我們無限的感慨,今天我們對這個社會、對這些大眾,我們要供養他什麼?我們要供養他倫理、要供養他道德、供養他聖賢教誨,這是他們當前迫切需要的。聖賢教誨多,典籍豐富,我們從哪裡下手?從《弟子規》,從《感應篇》,從《了凡四訓》,印光大師給我們介紹的《安士全書》,道家的《玉曆寶鈔》。我們佛教也是這兩年我們從《大藏經》裡面,把釋迦牟尼佛對於地獄的因跟果,經典裡面所記載的,我們把它抄起來會集成一本《諸經佛說地獄集要》。這裡頭一共有二十五種經論,講得很詳細,比《玉曆寶鈔》詳細,《玉曆寶鈔》只是你造惡業有果報,但是那個因沒有講得清楚,佛經裡的因講得清楚,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報,這個很重要。我們是抄出來了,當然還得要有人發心去學習、去講解,不講解一般人看還是不容易看懂,這好書。真正能夠化解災難,真正能夠恢復傳統的倫理道德,帶給社會大眾幸福美滿,帶給世界安定和平,這就是今天我們迫切需要的廣修供養。

      依佛陀教誨,依聖賢的典籍,那都是無上福田。所以這個裡頭首先要有信心,這一點我們得學孔老夫子,孔夫子一生為我們做出榜樣,「信而好古」,我們要跟他學這句話。信是對古聖先賢有信心,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信心,好古,好是愛好,向古人學習。中國諺語裡頭有所謂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,古人就是老人,古聖先賢的典籍就是老人的教誨,老人的智慧、老人的經驗、老人的教導,如果我們能接受,我們活在這個時代就不會吃虧、就不會受苦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先接受,像孔夫子一樣,「述而不作」,完全接受古聖先賢的東西,我們自己沒有創作、沒有發明,為什麼?我們的智慧、我們的能力跟古人一比,比不上人。如果說我們有創作、有發明,那一定是超過古人才行,沒有辦法超過,沒法子超過就老老實實做個好學生就對了。孔子給我們做了模範,他一生所學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傳的統統是古人的,古聖先賢的,他沒有說他自己有創造、有發明,沒有,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好學生,真老實,所以他得到老師的東西。我們印祖常講,「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」,孔老夫子是十分恭敬,他接受古聖先賢教誨是得到圓滿的利益,你說這多麼可貴、多麼難得,這是我們要學的。

      真正發心學習,就是發心要做聖人,發心要做賢人;學佛,發心要作佛,發心要作菩薩,這是現前的大德,我們要幫助他,我們要照顧他。幫助他、照顧他得有智慧,如果沒有智慧,你會把他害死了。為什麼?看到這樣的大德,趕快造一個宮殿好房子來讓他住,一切供養讓他豐有,好了,馬上墮落到貪瞋痴慢去了,人家才發心,你把人家拉回來,把他送到地獄去了。發心是好事情,沒有智慧,反而害了他。怎樣照顧他?只要照顧他衣食,夠了,住的地方簡單,不要讓他起貪心,小茅蓬可以避風雨行了。那是什麼?那是真護法,真善知識。如果說這個修行人,覺得這個護法建給我這個不夠意思,對我太刻薄,走了,算了,他不會成就的。為什麼?他吃不了苦,吃不了苦是什麼?他不聽佛的話,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告訴後世的弟子,必須遵守兩句話,第一個「以戒為師」,第二個「以苦為師」,你要持戒,你要吃苦。你不能持戒,你不能吃苦,你不會有成就。經典講得再好,講得天花亂墜,你出不了六道輪迴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財色名食睡、名聞利養,那是害人的東西,不是好東西,拿這個東西來供養法師,錯了。所以真正修道人,自己要有高度警覺,這些東西來怎麼?趕快轉布施過去,這怎麼能要?這個比毒蛇猛獸還厲害,怎麼能夠沾染。一定要懂得怎樣照顧一個年輕的法師,幫助他成就,高度智慧,千萬不能害他。

      我們跟李老師學習,那個時候我出家了,第二次再回到台中跟老師學習,老師告訴我,你一個月,包括吃飯在內,生活費用超過那個時候台灣錢一百五十塊錢,你就不是出家人,這是他給我的警告。一百五十塊錢,那時候的台幣差不多跟美金比是一比將近四十的樣子,一比四十,一百五十塊錢四塊美金不到,一個月生活費用、零用錢一起不可以超過。老師在旁邊看到,我們自己也真做。所以有許多善心同修對我的供養,我統統叫他們買書給我,我沒錢買書,好書把書名開給他,你們去找,找到書,買書送給我,我很喜歡。要建一個道場送給你,那就要命了。道場,李老師以前告訴我,建道場的時候個個都是菩薩,大家同心協力建道場,道場建好之後個個都變成羅剎,爭名奪利。我也看到了,我才想到釋迦牟尼佛一生不建道場,為什麼?他早看到這個現象,所以世尊一生不建道場,沒有道場,大家就不爭了。佛陀的用心,佛陀給我們做的示範,真的是苦口婆心,講經是苦口,做出榜樣那是婆心。念念幫助後學怎樣才能成就,怎麼樣才叫如法,你才不至於墮落。

      這個道理我們這麼多年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所以在現前我們所做這三種布施,這是章嘉大師教的,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它的根本是自己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這是根。這一句話佛在一切經裡頭不知道說了多少次,說的次數愈多,這句話最重要。受,接受經典的教誨,經典的理論、經典裡面的教訓,我們接受;持是保持,是要把它做到,這叫受持。讀誦,讀誦是提醒,每天早晚讀經,讀經是提醒自己,早課讀了之後,這一天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不能違背經典教訓,這是早課。晚課是反省,晚上在讀經的時候,我這一天有沒有犯過失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經典上教我們做的,我們做到很歡喜,明天還要繼續去做,這是早晚課的真實義,這是讀誦。後面「為人演說」,演是表演,我要把佛陀教導我的,我要表演出來、做出來給人看,這是什麼?身教。釋迦牟尼佛一生他的行誼就是在那裡演,表演給我們看的;說是有人來問,你得詳詳細細跟他解說。最重要的是演,你沒有表演,就是你沒有真正做到,單單有言說,不行,人家聽了不相信的,你自己一定要做到,別人才會有信心。今天是末法,佛法衰到極處,要想把佛法振興起來談何容易,必須真正發心,把世尊最後遺教的兩句話真正做到,持戒、吃苦,才能幫助佛法再復興起來。如果這兩句做不到,佛法衰滅是肯定的。今天佛法在興滅的邊緣,我們走到這個地步,它不能興就滅掉了,我們今天是幫助佛興旺起來,還是幫助魔把佛教滅掉?沒有中間的路子,就是兩條路。幫助佛法興,那就真的廣修供養。幫助魔來滅佛法,這個果報我們就不說了,大家自己知道,業因果報絲毫不爽。

      經典裡面所講的這些莊嚴具,講華鬘、塗香、貲財、眾具,佛法裡面常講的華鬘、香燈,這個都是表法的,你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。供養佛最普遍的是燃香,燒香。燒香什麼意思?香代表戒定,戒定真香,你看到這個香,看到了,聞到這個香的香氣,你就要想到戒定,持戒修定,它提醒我們的。特別是大眾在聚會的時候,在佛前面點三支香,是教大家什麼?教所有大眾要想到戒定,它提醒你這個的。除這個意思之外,香代表信,誠信,對佛陀誠信,對經典誠信,對老師誠信,推廣,對一切眾人都要誠信,它取這個意思。你只是燒,不懂意思,這香白燒了。花代表,佛前面供花,不是佛喜歡看花,不是的。花代表因,植物先開花後結果,花好因好,你要多做好事,取這個意思,看到花就想到我們要種好因。佛前面要供果,果是代表果德,開花結果,我們要想好的果報就要修好的因。統統是表法的,都是教育意義很深。佛前面供燈,燈代表什麼?燈最好是油燈,現在油燈沒有了,都用電燈,電燈表法不容易看出來,油燈容易,蠟燭容易。那是什麼?燃燒自己照亮別人,取這個意思,念念不忘為苦難眾生服務,這個範圍非常之廣大,捨己為人,不是損人利己,損己利人,燃燒自己是損己,損己利人。所以全是表法的意思,全是在那裡教學,這個要懂。你要是真正懂得,你在寺院裡看到這些、一切的陳設你就會開悟。

      供的佛像,供佛像是代表尊師重道,中國古人講的慎終追遠。釋迦牟尼佛,三千年前創教的老師,我們對他念念不忘,菩薩是佛陀當年的學生,是我們的學長,我們對老師、對學長的尊敬,這個寺院大殿裡面供佛像是這個意思,不是神明,這不是迷信。而且佛菩薩,每一尊佛菩薩代表一個學科,諸位熟知的觀世音菩薩,代表慈悲,看到觀音菩薩像,你燒香磕頭頂禮求他保佑,那是假的,那是迷信。他能不能保佑你?真能保佑你,他用什麼保佑?他的名號,那就保佑你。你能夠看到一切苦難眾生,慈悲心就生起來,就援手去幫助別人,這就是福報,你真的種福了。地藏菩薩代表孝親尊師,你得做到,他在那裡表法,你要懂得表法的意思。文殊菩薩表智慧,普賢菩薩表實踐、表落實,他在那裡教你。這就是你看在幾千年前,佛教就用藝術來教學,這最高明的,你喜歡看,看裡面又含著有很深的意義在裡頭,讓你時時刻刻提起你的警覺。佛像代表果德,菩薩像代表因德,修因,修因證果。所以最少供佛菩薩形像供三尊,一佛兩菩薩,佛是代表體,《還源觀》裡面講「自性清淨圓明體」,佛代表體,菩薩是代表作用,從體起用。你看西方三聖,阿彌陀佛代表體,自性的性體,觀音、勢至代表自性起用,性德。觀音菩薩代表慈悲,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,慈悲跟智慧要巧妙的起用,只有慈悲沒有智慧那就變質,叫慈悲多禍害,有智慧沒有慈悲也不行,所以它兩個要合起來,要圓融起來,那就叫妙用。慈悲裡頭有智慧,智慧裡頭有慈悲,沒有一樣不是表法,不是在教導我們的,這是什麼?這是佛門對一切眾生的法供養,教導你。

      我們莊嚴道場造佛菩薩的形像,知道造這個形像是供養大眾的,提醒大眾的。連建築都是表法,你看佛教的大殿,大雄寶殿,你在外面看是兩層,裡面看只有一層,從相上看有真諦、有俗諦,到裡面去看真俗不二,這代表一切法是圓融的,一切法是一體的,外面有分別,裡頭分別沒有了,沒有一樣不講求。所以它真的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高等藝術、高等的教學。現在沒人講了,把佛菩薩都當作神明看待,這就變成宗教、變成迷信,你說多冤枉、多可惜。我們不知道,那情有可原,我們知道了,有責任對社會對大眾講清楚講明白,然後才知道佛法裡頭沒有迷信,佛法裡頭沒有宗教的色彩。佛法承認有天神、有鬼神,天神、鬼神都是六道眾生,是平等的。佛是我們的老師,菩薩也是我們的老師,乃至於阿羅漢他也有能力教導我們,所以佛法是師道,師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提倡孝道。所以人家要問起,我是有人問過我,中國特色、中國精神是什麼?一個字代表,就是孝。中國講的是孝文化,倫常、四維八德都是孝文化的德目,總綱領是一個字,展開來,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這是中華文化的特色,這是中國的精神。幾千年來中國人都是受這個教育,所以這個民族令世界許許多多專家學者羨慕、讚歎。

      和睦幸福,長治久安,禮義之邦,和諧社會,怎麼樣締造成的一定要曉得。我們的祖宗、古聖先賢對後世子孫的布施是這些東西。我們怎樣報答?我們接受過來,依教奉行,那就是我們供養祖先。祖先把這個東西給了我們,我們還是用這個來供養祖先,這就對了。佛菩薩以經典、以智慧、以德能、以相好布施給我們,我們接受了,依教奉行,報答佛菩薩,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,報恩跟濟苦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救度一切眾生就是報恩,真正報恩哪有不弘法利生的道理?弘法利生就是報恩。弘法首先要自己做到,所以要勤修善根,頭一樁大事。四弘誓願裡面講的,四弘誓願只有第一句是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苦難的眾生無量無邊,你要去幫助他。用什麼幫助?用財物幫助那是救一時,用教育幫助那是幫助他永久。釋迦牟尼佛幫助人沒有用財物,他沒有財,完全用教育幫助人破迷開悟。他知道眾生苦從哪裡來的?苦從迷惑來的,我們今天世界上那麼苦難,都是從迷惑來的。樂從哪裡來的?樂從覺悟來的。這兩句話是真理。

      所以佛菩薩一生教學,釋迦牟尼佛是王子,他要不出家他繼承王位,國王,捨棄了不要,為什麼?做國王你只能夠利益一國的人民,如果你從事於社會教育,你能利益全世界的人民。佛法再向上提升,跟你講究竟的,利益遍法界虛空界的一切眾生,那個範圍多大!你無法想像。佛菩薩不為別的,為救一切眾生苦,這一點我們曉得,我們知道、明白了,自己深深感覺到,這個幫助苦難眾生才真正到究竟圓滿了。所以一些覺悟的弟子跟著佛去學習,也像佛一樣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,放下貪瞋痴慢,也發四弘誓願廣度眾生,但是度眾生不是一句話能做得到的,你自己得真正有德行。德行怎麼修?煩惱無盡誓願斷,煩惱斷盡德行就圓滿。為什麼?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佛說了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你自性裡有德,圓滿的德,現在德為什麼沒有了?是因為你迷了,破迷開悟,你的德,圓滿的德行就現前,所以頭一個斷煩惱。第二個學法門,煩惱沒有斷不要去學法門,為什麼?學不到,你所學的夾雜著煩惱在裡頭。這話什麼意思?你不會開悟,你所學的東西是死的東西,如果煩惱斷掉之後,你學法門一學就開悟,一部經通了所有經都通,一個法門明瞭一切法門都明瞭,道理在此地。

      你沒有德行怎麼行?所以這些年來,我跟很多同學在一起,特別重視要紮三個根,儒釋道的三個根,儒家的《弟子規》,道家的《感應篇》,佛家的《十善業》。這三個根紮下去,你學儒你能成聖、成賢,你學佛你能成佛、成菩薩,你學道你能成神仙。如果沒有這三個根,無論學哪一家,都不會成就,學佛你不能成佛菩薩,學儒你也不能成聖賢,然後你才曉得這個根是多麼重要,這叫勤修善根,有勤修善根才有菩提妙法。菩提是印度話,意思就是覺悟,覺了之後你就有善巧方便,善巧方便就是妙法。這個妙法落實在哪裡?落實在生活。頭一個落實在你身體,身心健康、幸福快樂,孔子所說的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那個悅是喜悅,喜悅從哪裡來的?從學習來的。你把你所學的東西,全部落實在生活、落實在工作、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就是妙法。所以你的受用,身心健康、家庭美滿、事業順利、社會安和、世界大同,這怎麼不快樂?都從學習當中得來的。佛教裡面稱為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。歡喜心從哪裡來的?覺悟來的,明白了,不迷惑了,這個是供養真正得到的受用。

      所以財布施得財富,財富不要自己享受,自己享受那你後面會樂極生悲,你就有苦來了。有財富怎麼樣?自己過一個簡單樸實的生活,多餘的財幫助需要的人,你多快樂,你多幸福。不可以留下來,留下來就會生病,像水一樣,水要讓它流通。我們中國古人對於錢財叫通貨,通就是流通的,像水一樣它流通的,活水,這邊去了這邊就來了,活水。如果是死水,死水就變臭水溝,就會腐爛,所以一定要活水。錢要活的,這邊來了那邊就去了,這邊去的愈多來的也愈多,永遠用不盡。決定不能儲存,一儲存就壞了,就壞事情。身體永遠健康長壽不生病。人要準備一筆錢,準備將來養老,他就老了,為什麼?他心裡想的,我要養老,就老了。還要準備一筆醫藥費,他一定生病。所以我沒有養老金,我也沒有醫藥費,所以我就不會老,我也不會生病,道理在此地。誰教的?佛菩薩教的,老師教的,這真話不是假話。決定不要替自己想,多替別人想,別的人他不懂這個道理,他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想慢慢老了,真的老了,老了一定生病,真的病來了,怎麼辦?我們還要幫助他,幫助他養老,幫助他治病。這是什麼?這叫無畏布施,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。所以你真的要懂得怎麼布施、怎麼供養。

      我們今天看現前的社會,老人最可憐。我這些年來走了許多國家地區,我每到一個地方我會看兩個事情,一個看這個地方的老人福利事業,我會去參觀,另外一個,我會了解這個地方青少年的犯罪率,這社會上的大問題。青少年犯罪率普遍在上升,青少年要不能教好,下面的社會怎麼辦,下一代,這不是小事。老人一生辛勤的付出,到年老的時候兒女不孝,他不養,交給國家。國家帶頭養老的是美國,澳大利亞也是跟進,許多國家也就跟進了。美國現在窮了,養不起,怎麼辦?你說老人多可憐。老人年老了,退休進了老人院,進了老人院那個氣氛非常不好,非常的孤獨,老人跟老人不講話,生活在一起彼此見面不打招呼、不講話的,孤獨,我們中國人所講的坐吃等死,你說他是什麼樣的心情。澳洲的老人院辦得最好,他那裡人少地大,所以老人居住的環境好,都像居住在公園一樣,物質生活照顧得令我們滿意,但是精神生活沒有。所以我就很想辦個老人院,把老人院辦成老人學校、老人大學,裡面開很多科目,讓他把老忘掉,他在裡面繼續學習,喜歡學什麼,我們都請老師來教,充實老人文藝活動。每個星期天可以舉行一個晚會,大家在一塊交流,要讓老人歡喜,個個都喜歡說話,他們有講不盡的故事,上台說說,大家來分享,你說多快樂。他身體還不錯的,他還有專長的,他可以教學生,我們可以打出廣告,讓外面年輕人免費到這邊來學習,一個星期給他開個一堂課、兩堂課,讓老人來教。老人院裡的教室有像學校設備一樣,讓他晚年過個非常愉快的生活。老人你要知道,學佛的人都知道,心情不愉快、有怨恨、有不平,死了以後都是到三途去了。他晚年非常愉快、非常快樂,他死了以後都到天堂去了。等於是你把這個人從地獄裡面拉出來送他到天堂,你說這個功德多大!老人院裡面做護理的這些人都是天使,他們這一份工作是無比的神聖。

      所以我想了好多年想搞老人院,我要讓老人院的院長到底下所有的員工,都能夠明瞭他們的責任是神聖的責任,真的是把人從三途送到天堂,比宗教裡面的傳教師高尚得多,我們比不上,他們真幹,真的把這些三途人送到天堂,我們還未必能做到。他要有這個認知,要用什麼?要用孝順心對老人,要把老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一樣,要那樣的關懷。也就是說老人院裡面護理的人員都要學《弟子規》,都要學《感應篇》,都要學《十善業》,這三樣東西學好了之後,他就是標準的孝子賢孫,你說老人怎麼不快樂!不要做多,只要做一個就行了,一個做出來了,開放給大家看,每個國家都有老人福利事業,請他們來參觀,看到好,大家來模仿,大家來照做、來推廣,老人就有福了。老人有福這個社會就有福,這個國家就有福,世界就有福,大家都有福,這個世界上所有災難都化解了。真正做化解衝突、社會祥和、世界和諧的工作,這個工作多有意義、多有價值。到老人院裡面去做一個員工,去做一個孝子賢孫,把中國的孝文化向全世界推廣,來化解災難,把這個世界回歸到安定和諧。希望真正有這個認知的人,有這種願心的年輕人,參與這項工作,這樁工作就是孝養父母。

      年輕人我們要辦學校,學校把倫理、道德、因果、宗教教育加進去,讓年輕人從小就有德行,有德行的教育他不敢做壞事,羞於作惡,他懂得因果教育,他接受過宗教教育,他不敢作惡。這兩重約束,這個人一生是善人、君子,他不會做壞事,你叫他做壞事,他不敢做。所以古聖先賢道德教育要不能夠恢復,這個世間以後麻煩就大了,這社會混亂如何能化解?所以真的要記住,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,現在還不聽,後頭還有大麻煩,還有大苦要受。所以我們明瞭、覺悟的人,趕緊把老人找回來。我常常說,社會發生問題要問誰?有人問過我這麼一句話。我舉個例子,我說你看看二、三歲的小朋友,他遇到困難他問誰,肯定去找他爸爸媽媽,同樣的道理,我們是古聖先賢的後代,碰到問題找老祖宗,只有找老祖宗才能解決,捨棄老祖宗我們沒有辦法解決。所以今天我們看到廣修供養這一條感觸太深了。我們怎樣修布施,怎樣修供養,得到真實的功德、真實的效果,這個不能沒有智慧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