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883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八八三卷)  2007/12/29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883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」:

      我們接著學習李長者的合論。前面講到「纔發心時,即為十方一切諸佛所共稱歎」,這是初住菩薩,一發心就證初住的果位,這個心就是菩提心。通常大乘教裡面跟我們說三心,這三心,第一個是體,理體、本體,就是《觀經》上講的「至誠心」,真誠,真誠到極處。第二個是講自受用心,換句話說,你用什麼樣的心對待你自己,這叫自受用,經論裡面都說的是「深心」。深心怎麼講法?古人註子裡面有個簡單的解釋,好善好德,能講得通,對自己應當好善好德。什麼叫好善好德?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講的我覺得很具體,我們就採用。經題上講的「清淨平等覺」,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心,這是自受用,這就是德、就是善。第三個,你用什麼心待人?這是他受用心,我們處事待人接物,《觀經》上講的「迴向發願心」,也不太好懂,論上講的,《起信論》裡面講的大悲心,比較好懂一點。用什麼心待人?慈悲,處事待人接物要慈悲,對待自己要清淨平等覺。這個心一發,你就是法身菩薩。

      這裡面最重要的是真誠,什麼叫真誠?這個一定要很清楚。你的虛妄沒有除掉,就不叫真誠。什麼叫虛妄?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。如果沒有把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放下,你的心就不真不誠。這是關鍵,這是菩提心的體。所以真誠不好懂,每個人都覺得我的心很真誠,都以為很真誠;以為很真誠,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統統有。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心叫輪迴心,你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大乘教裡面佛常跟我們說,你能夠把世出世間一切對人、對事、對物的執著真放下,沒有執著,你才證阿羅漢果,出離六道輪迴。所以總是要記住,我還有分別執著,有分別執著,那個心叫輪迴心,學佛也是輪迴業,出不了六道輪迴,你就曉得這個事情多難。佛為了三乘眾生,三乘是大乘、中乘、小乘,為我們開淨土法門。這個三乘根性要果然他相信淨土,發願求生,只要把分別執著伏住就能往生,這真叫大開方便之門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跟初住菩薩沒有兩樣,這是我們從理論上說的。如果從經上佛講的,那太殊勝了,我們簡直不敢想像,為什麼?阿彌陀佛自己講的,四十八願是他自己說的。願文裡頭有,只要生到極樂世界,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」,這個可了不起。阿惟越致是什麼菩薩?跟諸位說,七地以上,不是初住,你看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七地以上。我們相信阿彌陀佛、釋迦本師決定沒有妄語,這真話。你相不相信?很難,所以叫難信之法。相信的人有福,為什麼?相信的人他成就了。不相信的人沒福報,善根淺薄,他不相信。

      此地我們看到的,長者這裡說的,「纔發心時」,這是初住菩薩,你就曉得他的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斷掉了。不論是一時頓盡,還是長劫修行慢慢的斷盡,總而言之是斷盡了,菩提心自然現前。所以十方一切諸佛都讚歎,沒有一尊佛不讚歎,為什麼?他成佛了,這個人成佛了。過去無量劫來在六道輪迴打滾,這一生他出來了,不但出六道,他出了十法界,你說這是多麼可喜的,諸佛讚歎。「乃至」,喜事可多了,「震動一切世界」,在一切世界裡面隨眾生感,他就能現身。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,這我們不能不知道。你得到這個訊息,我們真的發心要求生,需要多長的時間?我們在《淨土聖賢錄》、在《往生傳》裡面去看,絕大多數三年,還有一些五年,三年佔多數。那些人能做到,我們相信我們自己也能做到,為什麼不做?第一個是懷疑,不相信佛說這話是真話,有懷疑。第二個是什麼?對這個世間貪戀,捨不得放下,那就去不了。去不了依舊搞輪迴,下次什麼時候再能碰到這種機緣?難了,太難了。從前李老師警告我們,這次機會要抓不住,肯定是長劫輪迴,時間是論劫數算的。這是警惕我們,機會不容易得到,得到之後要把它抓住,決定在這一生成就,不要再猶豫,你要猶豫機會就錯過了。知道這個世間什麼都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,成也好,敗也好,都不值得放在心上。應當把阿彌陀佛常常放在心上,那就對了,這是無比殊勝的功德。

      今天再接著看下文,「不可同於三乘方便教說」,這是教我們,「地前三賢菩薩,得折伏現行無明,地上見道」,這是三乘方便說。從這個地方,我們必須要知道,釋迦牟尼佛示現在這個世間,他教化的對象是當時的人,這個要知道。這個經,每部經有當機者,當機是什麼?就是對那些人說的,不是對我說的,也不是對你說的,也不是對他說的,這個你要知道,它有當機者。而且人不同,時間不同,那是三千年前,處所不同,在印度說的,這點我們要能體會到。就如同大夫治病,經本是什麼?處方,是在那時候替那些人看的病留下來的處方。我們今天要隨便拿來用,如果你很幸運,正好對你的症,很難得,一吃病就好了。如果要是不巧,這個方子跟你的症候恰相反、相違背,不但治不好,一吃就吃死了,這是學佛不容易的地方。

      所以,佛在經上也真的給我們說出來,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。這兩句話是《華嚴經》上說的,《大智度論》上也有這個說法。要什麼人說?要有修有證的人來說,他不會說錯。有修有證的從前有,現在沒有了,現在到哪裡去找個有證的人?有證的人找不到,我們至少要有真正依教修行的人,不至於有大過失,依教修行。修行怎麼修法?最重要學習的綱領就是看破、放下。沒有看破放下,依經上講的去做,佛說那是世間法,不是佛法,為什麼?你用的是輪迴心。所以我們想想,我有沒有自私自利?有沒有名聞利養?有沒有貪瞋痴慢?有,那是輪迴心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在我面前是什麼法?不是佛法,世間法,你用什麼心去學,法全部都變成世法了。如果用菩提心,一切法都是佛法;用分別執著,一切法都叫世間法,不是佛法,這個道理要懂。我們要真正入佛境界,我們要看到佛法,依照佛法來修學,章嘉大師講的,要看破、放下。現在我們知道了,看破放下什麼?分別執著,於一切法不再分別、不再執著。內心裡面確實沒有分別執著,跟一般人交往起來有分別執著,這怎麼回事?分別跟不分別不二,執著與不執著不二,菩薩!入不二法門。跟眾生往來,他有分別,菩薩怎麼?菩薩以他的分別而分別,世間人叫這個,這是手掌,菩薩也叫手掌;世間人叫手掌是有分別、有執著的,菩薩說手掌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不一樣。

     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他在大乘教裡常說,《金剛經》諸位都念過,般若部,佛說他一生沒有說過一句法,哪個人要說佛說法了,叫謗佛。明明說了四十九年,留下這麼多,怎麼說一個字都沒說過?無說而說,說而無說,這是真的。他有沒有說?他沒有說,在佛真的沒有說,在眾生看起來真的有說,說了四十九年。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,叫入不二法門。法身菩薩才能入這個境界,這是佛境界。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,三乘方便教說。佛說法要契機,看看這個眾生是什麼根性,小根性說小法,大根性說大法,同樣一樁事情,說法不一樣,淺深廣狹差別很大。唯獨一門,所謂「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」,那就是念佛法門。無論什麼根性,你只要能信,只要願意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,沒有一個不成就的。這樣的法門,只有這一法,沒有第二法。三乘方便法那是八萬四千法門,四弘誓願講的無量法門,這個不可以不懂,不懂不行。懂了之後你的疑慮就斷掉了,不懂你懷疑,看佛在這個經上這麼說,那個經上又那麼說,到底哪個經對,你就懷疑了。你不知道佛說法的義趣,你看四依法裡頭,「依義不依語,依了義不依不了義」,講得那麼清楚,我們不能夠把佛的意思錯會,但是錯會的人太多了。

      三乘方便教怎麼說法?他說地前,地是初地,初地以前,以前是三賢,三賢是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三十個位次,稱為三賢位。三賢菩薩得的是什麼?折伏現行無明。無明沒斷,他有定功,他修得不錯,他有戒定,伏住。無明就是起心動念,他能把起心動念伏住,就是暫時不動,他有這個能力,所以知見也很像佛。這是哪裡的人?《華嚴經》十信位,四聖法界。沒見性,沒有超越十法界,超越了六道,沒有超越十法界,折伏現行無明。地上見道,他登地了,就是證到初地,初地才見道,跟《華嚴經》上講的纔發心是平等的,華嚴會上的初住菩薩等於別教初地菩薩。差別很大,要知道世尊教學,對各種不同的根器講不同的法門。

      再看《華嚴》就不一樣了,《華嚴》跟三乘方便完全不同。「為此經法教門」,此經是《華嚴》,《華嚴經》經法教門,是「依一切諸佛根本不動智而發心故,以乘如來一切智乘而發心故」。《華嚴經》不一樣,《華嚴》叫一乘。對什麼人說的?上上根人,不是對上中下,是對上上根人。我們在清涼大師解釋經題開示裡面讀到,大師給我們說,佛講這個經的對象是十方世界諸佛剎土裡面的法身大士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《華嚴經》上從圓教的初住到等覺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為他們講的。那我們凡夫還有分嗎?很難得,他把對象分為十大類,末後的一類講到我們凡夫,凡夫也可以學這個法門,但是得有個條件,叫大心凡夫,聽這個經能體會,有受用。大心,心多大?大乘教上常講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如果你有這個心,你雖然是凡夫,不是三賢菩薩,你聽得懂《華嚴》,你在《華嚴》裡面得受用,你算是《華嚴》的當機者。要大心量,心量小的人不行,他體會不到。大心量,根性大,大根性,善根、福德大,諺語也常說「量大福大」,沒有度量的人沒有福報。所以,一定要把心量拓開,要能包容。至少我們要學著,這個地球上一切眾生你都能平等的包容;然後慢慢再擴大,擴大到畜生境界,所有一切畜生、毒蛇猛獸、蚊蟲螞蟻也能包容;再擴大,能包容鬼神、能包容萬物。你才能夠也同這些法身菩薩一樣,依一切諸佛根本不動智而發心。

      根本不動智,還是這一句老話,永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是根本不動智。為什麼叫根本不動智?因為你自性清淨心裡面本來沒有妄想、分別。六祖大師見性之後,他說得很好,「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」,那就是根本不動智。只要不動,決定生智慧,一動就叫無明,智慧就沒有了。這個不動是自性本定,他心從這個地方發出來的,這叫大菩提心,你自己的真心起作用,眾生有感它起作用。以乘如來一切智乘,如來一切智乘就是出現品裡面所說的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。如來一切智你有,你自性裡有,如來一切德你也有,如來一切相好你也有,你一樣都不缺,只要你肯放下,全都現前。所以大乘教裡面,無論宗門教下、顯教密教、大乘小乘,所有宗派,看破放下是共同的理念、是共同的修行最高指導原則。你不是有苦嗎?放下,苦就沒有了,苦沒有了就叫做樂。你不肯放下,那你就得要受苦,放下就沒有了。世間人所謂之樂不是真樂,還是苦,為什麼?叫壞苦,所謂樂極生悲,它不是真的,不是真樂,真樂,樂極它不會生悲;它會生悲,這個樂不是真樂,要放下。苦樂憂喜捨都要放下,你得清淨心、得平等心,清淨平等覺,真樂!這裡頭沒有副作用,不會變質的。這是說《華嚴經》上講纔發心,他依什麼發心?乘什麼發心?「於此十住位中,能與如來同智慧故」,這在此地給我們介紹,一再說明,十住位中的菩薩,他們的智慧前面說過了,跟一切諸佛平等。

      「不同三乘,但將三空觀,且折伏現行」,前面講折伏現行,這個地方舉一個例子,他用什麼?用三空觀,三空觀是生空、法空、俱空。生空是講在五蘊當中不執著身是我,所以也叫做我空。我們這個身,佛是講大的單元,組合成這個身,大的來說不外乎五種,色是物質,身體是物質的,用一個色做代表。除了物質之外還有精神,精神講四個,受,你有感受,受是精神;想,你有思想;行,行是講你那個念頭念念不住,一個接著一個,一個接著一個;最後給你講識,識是講阿賴耶識,是迷悟的根源,迷是它,悟還是它,這是你的自體,迷悟同源,迷悟不二。一般人都把阿賴耶裡面,相分就是色身,見分是受、想、行,這都是阿賴耶裡面的東西,執著這個東西認為是我,這個執著就叫做末那,第七識,它執著阿賴耶裡面的見相兩分認為是我。現在他覺悟了,像念《心經》一樣,「觀自在菩薩,照見五蘊皆空」,真正照見就不執著了,可是修到這種功夫要經過很多層次。開始修的時候叫觀照,常常想,觀想,想什麼?五蘊皆空,找身找不到,了不可得。常常起這個念頭,你對於身的執著自然就淡化,一年比一年淡,這功夫有進步。我執淡了,這個人身體一定好,我們世間人講健康長壽。他並不求健康長壽,自然的,為什麼?煩惱輕了。妄想分別執著都是煩惱,你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,常常就想到佛所講的五蘊皆空。功夫真正到一定的程度,照住,照住就是得定。在我們念佛人來講,功夫成片就是觀照,事一心不亂就是照住,最後照見。照見,智慧開了,因定開慧,智慧開了。智慧開了,你證得五蘊皆空,親證,先是聽佛說的,從聽佛說到你自己親自見到五蘊皆空,見到就是初住菩薩。所以他是漸修,他不是頓悟,慢慢在折伏現行,現行就是現相。

      第二個是法空,法是什麼?還是五蘊之法。你看有人知道五蘊,這個身是五蘊,這裡頭沒有我,可是執著什麼?執著五蘊有,色受想行識有。那個不是我,但是有色受想行識,法執。為什麼?色受想行識也沒有,那是照見,照見五蘊皆空,法執也沒有。到最高的境界,不但我法皆空,能空、所空都不可得,叫俱空。所以它是有層次的,逐漸往上提升的。這是佛教給我們,以智慧之心去觀察宇宙人生,在現在學術裡面這叫哲學,人生觀、宇宙觀,你達這個境界叫看破。看破了,自然你把人跟法不再分別執著,對人、對法的分別執著放下了。這舉一個例子,八萬四千法門,這是一個法門,用三空觀伏現行煩惱。我們貪心起來,五蘊皆空,貪心伏住了;瞋恚心起來,五蘊皆空,萬法了不可得,煩躁的脾氣伏住了,折伏現行。這是功夫得力,它真能起作用,讓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能真正保持住心平氣和。

      再看下面文,「於此經中發心之者」,前面講三乘,現在回過頭來講《華嚴經》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發心的人不一樣,他是「從佛不動智而發菩提心」,這前面講過了。這個發,發有生起的意思,從佛不動智生起菩提心。菩提心是自性本具的,必須從不動智才能夠生得起來,你只要有動,菩提心就生不起來,不動,心到不動的時候它自然起來。我們要問,到什麼時候才能起來?我們從一般經教裡面所看到的,大概是到不分別,有一點像,為什麼?不執著了才是阿羅漢,阿羅漢還沒有菩提心,肯定再往上提升,提升到不分別。不分別了,有相似的菩提心,還不是真的。什麼時候是真的?他不起心、不動念,也就是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圓教初住菩薩,就是初發心。所以初發心,為什麼一切諸佛稱讚?為什麼你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、神通、道力都跟諸佛相等?這樁事我們要清楚,理要搞清楚,我們才能夠斷疑生信,信心才能生起。不要小看信心,信心清淨則生實相,生實相就發菩提心,那就是初住菩薩,入了法身大士的行列。

      底下這句話很重要,這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事情,「設有餘習,還以無依住智治之,還是根本智」。當然有習氣,無始無明的習氣還在,要是沒有無始無明的習氣,就沒有四十一個階級,四十一個階級從哪裡來的?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。我們前面講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舉了個比喻,我們用酒瓶來做比喻。我們用四十一個酒瓶,這個酒瓶是新瓶盛新酒,同時盛的,大家都是一樣的,同時盛的。你一個星期倒一瓶,酒都倒乾淨,裡面擦乾淨,瓶蓋打開,聞聞有味道,放在那裡不要動。第二星期再開第二瓶,到最後一個,四十一個星期,四十一個星期以後開最後一瓶,那瓶聞了,很濃。聞聞頭一瓶,四十一個星期之前的第一瓶,聞聞好像沒有了。每一瓶味道濃淡不一樣,我們用這個比喻代表這四十一個階級。它有殘餘的習氣,酒有沒有?都沒有了,確實沒有。所以智慧、神通、道力真的是一樣,不一樣的是習氣。習氣礙不礙事?不礙事,你在十法界裡面隨眾生心應所知量,沒障礙。所以初住菩薩可以現佛身,示現成佛,你就曉得什麼障礙都沒有了,眾生有感你就能有應。可是這裡頭有一個問題,這是佛經上說的,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,這句話是佛的方便說還是真實說?我們想想應該是方便說。方便說的目的在哪裡?方便說的目的要我們懂得廣結善緣。實際上成佛之後還有善不善緣嗎?應該沒有這個問題,有這個問題不就是二門了嗎?不二法門那怎麼講得通?所以應當是方便說。但是在你沒有見性之前是真實說,為什麼?沒有見性之前,阿羅漢也度眾生,辟支佛、菩薩、十法界裡面的佛他都度眾生,他不是不度眾生,那什麼?有緣。有緣,跟他起的感應很強,沒有緣,感應很薄,這個道理我們能夠理解。譬如世間人講母子連心,為什麼?他緣重、緣深,母親遇到災難的時候,兒子在遠方他心裡有感動,這叫有緣。可是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那是平等的,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,了解佛的真實義。廣結善緣,與性德相應。沒見性的時候,得到佛菩薩的教誨,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照顧大眾、能夠尊重大眾,性德。見性的人性德是自然流露,沒有見性的人是自己覺性在流露。

      所以,餘習要以無依住智治之。無依住就是能夠通達色聲香味觸,外面的六塵跟裡面的六識,都是當體即空,了無所得,就像《般若經》上講的,「一切法,畢竟空,不可得,無所有」,這是真相,無依住智。這個智慧現前,餘習慢慢自然就沒有了。所以,我們果然把起心動念放下,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還有無明習氣。習氣不需要去對治,因為你這種智慧會生起,逐漸時間久了習氣就沒有了。這個地方決定不可以想用什麼功夫來對治,「我要快一點,我比他早一點成究竟圓滿佛,我要加功用行」,那錯了,你又起念頭了;起念頭是往下墜落,不是往上提升。所以在這時候沒有念頭,起心動念沒有,哪裡還有分別執著?當然沒有了,還是根本智。

      什麼叫根本智?根本,根本的對面是後得,《般若經》上講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無知就是根本智。不是沒有智慧,智慧沒有起作用,不起作用的時候它是靜的,它不是動的。這個要知道。靜生慧,靜的作用是智慧,動的作用是煩惱。所以一念不覺叫做無明,這個一念不覺,不覺是動,覺性不動。不動的心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融成一體,不動,像大海一樣,沒有波浪,一滴水跟整個海水是一不是二。可是一動那就不一樣了,你這一滴水在動,整個海水有感應,不是沒有感應,但是那一邊還是不動的。後得智是起作用,眾生有感它自然就起作用,起作用是無所不知,無所不知是後得智。有根本智而後才有後得智,根本像樹木一樣,有根有本,後得智像枝葉花果,你沒有根本哪來的枝葉花果?這個要知道。

      後得智就是智慧的作用,要不要學?學可以,不學也可以。世尊給我們示現的樣子,學,他學了十二年。如果不放下(放下是根本智),你所學的變成後得智。智慧,真實智慧,如果你學了十二年,不肯放下,分別執著不肯放下,那你沒有智慧。為什麼?沒有根本智,所學習的東西是世智辯聰,這不是佛法,不是性德。佛法是性德,唯有性德能解決問題,什麼問題都能解決,為什麼?萬法是自性生的,自性智當然能解決萬法,道理在此地。你要是明白了,你遇到困難,沒有人能幫你解決,你找修定的人,他真正得定,心地真正清淨,他能幫你忙。如果心浮氣躁,學的東西再多,讀的東西再多,不能給你解決問題,為什麼?他學的是世間的常識,是知識,不是智慧。智慧能解決問題,知識不行,知識解決問題後面還有副作用,智慧沒有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所以是根本智。無知,它是像古德在《無量壽經》上註解的有一句說「暗合道妙」,有這個味道,你沒有辦法體會出。古人也講一句話來形容它,叫一念之真如,實際上一念就是根本智,一念有沒有念?沒有念,有念就不是一念,一念是真,二念就妄了。在淨土宗裡面,一心,一心就是根本智,念佛人用什麼方法得根本智?用念佛的方法。我們今天念佛,持名念佛,執持名號,會念的人遍法界虛空界是念佛堂。我們今天講緣,如果你找不到殊勝的緣你怎麼辦?我佛還要不要念?如果真正懂得這個道理,念佛到哪裡?淨土在哪裡?放下執著就是淨土。無論在什麼地方、無論在什麼場所,我心裡頭默念,沒有形式,別人根本看不出來。別人看到你,這個人話很少,不太愛講話,其實他念佛。他跟你見面打招呼,跟你點頭,不說話,他在念佛,他佛號不間斷。無論在什麼場所,無論在什麼時候,沒有一絲毫拘束,這是念佛法門的無比殊勝之處。你要拜佛還要有個佛堂,還要供一尊佛像,觀像念佛,你得有個緣。持名不要、觀想不要,心裡面想佛,口裡頭念佛,不拘形式。家裡人不信佛也不妨礙,跟家裡人和睦相處,一切隨緣。言語少,家裡人什麼都好,做好事很好,做不好還很好,沒有意見,三年哪有不成功的道理!諸位要知道,念佛往生的人,在家居士多,至少有一半真懂得念佛,就是說他不受外面境界干擾,他真的能做到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為什麼?一切放下,一切都不管了。除這句佛號之外沒他的事情,一心嚮往極樂世界,一心想念阿彌陀佛。所以我說他的念佛堂大,遍法界虛空界是他的念佛堂。他的同學很多,十方諸佛剎土裡面諸佛菩薩都是他的同參道友。這個道理要懂,用在念佛上非常有受用。

      「不伏不斷」,這是講什麼?習氣,習氣不要去降伏它,也不要去斷它,隨它去。「為本寂用自在故」,本來就寂用,本來就自在。這可以用在我們現前日常生活當中,有煩惱、有習氣,要不要想一種方法去斷它?可以,「三十七道品」就是幫助我們斷煩惱習氣的。念佛的人呢?念佛人可以不用那些,就用一句佛號,煩惱習氣現前不要去理會它,專注這一句佛號。這一句佛號可以跟煩惱、妄想同時生起來,這是初學的時候決定不能避免的,叫夾雜。不要緊,你不要去理會那些妄想,你專門照顧阿彌陀佛,你把精神貫注在阿彌陀佛上,妄想怎麼起隨它去。這樣功夫漸漸成熟,妄念少了,佛號念到可以不間斷了,這個好。佛號不間斷,妄念少了,功夫成片,在禪宗裡面觀照功夫成就了。到妄念不生,也就是說執著沒有了,照住,執著真的沒有了就照住;起心動念、分別沒有,那就照見。照見就是初住菩薩,恭喜你超越十法界,念佛生淨土,生實報莊嚴土,不是方便有餘土,當然更不是凡聖同居土。

      為什麼說不要斷、不要伏?「無體可斷故」,體是自體,煩惱習氣沒有自體。「無可伏故」,你不需要去斷它,也不要伏它。「設修三昧,任性淨故」,好!念佛也是修三昧,念佛三昧。三昧是什麼?這是梵語音譯的,翻為正受,正是正常,受是享受,正常的享受。是什麼?清淨、平等、覺,這是正常的享受。六道凡夫享受不正常,佛說五種不正常的受,這五種是什麼?苦樂憂喜捨。身有苦樂,心有憂喜,有苦樂憂喜捨,這不正常。三昧就是把苦樂憂喜捨放下。放下怎麼樣?「任性淨故」,自性清淨心現前。六祖開悟頭一句話說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,他的自性本自清淨,你我的自性也是本自清淨,從來沒有染污過。如果染污就不叫真心,它變質了,從來沒有染污過,從來沒有動搖過,純淨純善。我們為什麼不得其用?不得其用是我們把真心迷了,迷惑就是煩惱,迷惑把真心障礙了。不是真心帶著虛妄,真心決定不帶虛妄,迷障礙了,障礙住之後把真心的作用扭曲,這種障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。這個東西起來之後,把自性裡面的智慧變成煩惱,把自性的功德變成了造業,把自性的相好變成了六道輪迴,變質,扭曲了,是這麼回事情。你真正想修三昧,就是修清淨心,三昧也是禪定,修禪定,我們念佛法門叫念佛三昧,你用《華嚴經》的理論、方法來修叫華嚴三昧,方法儘管不同,三昧境界是相同的。

      後面這四個字很重要,「任性淨故」,任是隨順,隨順自性的清淨,你不要加一點意思在,它本來清淨,它本來沒有染污。「亦無收攝,亦不伏捺故,任自淨故」,收攝跟收斂的意思接近,伏捺跟降伏的意思接近,都不需作意,它用在念佛上會收到很好的效果,念佛人一切隨其自然。大勢至菩薩在「念佛圓通章」裡面教給我們的方法很簡單,八個字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六根要怎麼樣攝?你用這八個字就行了,「亦無收攝,亦不伏捺」,順其自然,不要理會,就收了,就都攝六根。要作意,我要想怎樣把六根收回來,那反而收攝不住。所以用什麼方法都攝六根?你用底下這一句,淨念相繼,六根不都收攝了嗎?不要用其他的方法。念要懂得,叫淨念,什麼叫淨念?淨是清淨,有懷疑,不清淨,有夾雜,不清淨。你想都攝六根,那就是夾雜,你想伏住六根,夾雜,你想把六根斷掉,也是夾雜,全是分別執著,不理就好了,就沒事。所以,淨念這個字裡頭,不懷疑、不夾雜,相繼是不間斷,這是念佛,特別是執持名號、持名念佛的最高指導原則。

      現在有些人看到Juseleeno的預言,這個預言就在眼前。預言是不是會真的?不一定。訊息裡面告訴我們很清楚,他的預言也有錯誤,也有不兌現的,不過比例不大。多半他能說得很精確,也有說錯了的,也有說了不能兌現的,值得我們做參考,值得我們警惕。還有一種可能,就是知道這個訊息之後他認真的祈禱。很多宗教徒為和平、為這些災難祈禱,希望藉著神靈的保佑,災難能化解,時間能延後,這很可能產生效果。我們看到這個訊息,認真努力的念佛,將念佛的功德迴向給一切苦難眾生,迴向給世界上一切災難不要發生,行!一個人的迴向力量薄弱,大家統統都發這個願,每天都做這樣的迴向,那力量就大了,大災難就變成小災難。預言上舉了幾個例子,日本這兩年所發生的地震,這個預言家早就說過,而且說災難非常嚴重。但是這個災難在日本發生了,不嚴重。不嚴重的原因,批判的人就說出來,可能是日本的神教徒、佛教徒他們這些善男信女日夜不斷的在祈禱,把災難縮小了,傷害的生命、財產是大幅度的減少,可能是這個原因。這些我們看到、聽到了,也給我們很好的啟示,給我們帶來了信心。學佛的人應該像日本的善男信女一樣,每天認真念佛,放下萬緣,那個感應很大。自利是功夫漸漸純熟,成就往生的弘願,間接化解了這個地區眾生的災難,無比的功德。所以古德勸我們,「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,打得念頭死,許汝法身活」,往生極樂世界你就證法身了。可是這句話裡頭最重要的是第三句,要把雜念打掉,不讓雜念來夾雜,這句話非常重要。

      下面說,「設行分別,任性智慧,隨事用為,亦無取捨故」,這在我們學佛同學日常生活當中都要記住。設行分別是講法身菩薩們,他們應十法界眾生之感,為眾生現身說法教誨,他要用分別,他不分別怎麼教法?所以他一定是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這是任性智慧。自性法爾起用,自然起作用,這個作用是任性的智慧,就是自性裡面本有的智慧起作用。由此可知,這個智慧不是求來的,是自性本定起作用。自性本定是根本智,如果沒有緣它也起不了作用,緣是什麼?緣是我們現前的清淨心,也就是說我們要有個虔誠的心,沒有雜念,更不能有惡念、惡意;有惡念、惡意都障礙,你自性裡面的智慧透不出來。這是我們要給它做增上緣,佛法裡頭常講佛法因緣生,就是這個道理。隨事用為,亦無取捨,隨事就是用智慧來辦事,事會辦得很圓滿。不但是辦完之後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正在辦的時候也沒有染著,取捨就是染著。我們怎麼解釋?不為自己,做事情裡面沒有夾雜私心、沒有夾雜名利,用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智慧心,恆順眾生,隨事用為,這就對了。我們能夠學會,雖然沒有證得菩薩果位,你所學的學得很像菩薩。學得愈像你跟菩薩就接近了,不遠了,不定什麼時候豁然大悟,你就入菩薩境界。

      「如是任法調治習氣,使稱理智,令慣習增明,如佛願行,而隨事世間」,後面還有兩句,「成長大悲,不出不沒故」,好!這都是長者在此地教導我們。如是,前面講的方法,很重要的原則,無收攝、不伏捺、任性智慧、隨事用為、亦無取捨,這好方法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都要懂得這個道理,都要認真的學習。他說如是任法調治習氣,這個法就是法性,任是隨順的意思,沒有一絲毫勉強,隨順著法性來對治自己的習氣。讓自己習氣逐漸的跟理智相應,也就是說養成一個理智的好習慣,那麼你的生活是智慧,你的工作是智慧,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智慧,這就是令慣習增明。

      「如佛願行」,如是如同,如同佛的願,如同佛的行,佛的願行無量無邊。經教裡面往往舉出綱領來教導我們,最簡單、扼要的綱領,願就是四弘誓願。四弘誓願第一個是度眾生,度眾生裡面最重要的是幫助眾生覺悟。幫助眾生覺悟的重要手段,自己要示現覺悟的相,你才能幫助眾生覺悟,身教重於言教。身教是什麼?持戒。所以持戒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持戒,他為什麼這麼做法?給一切眾生做最好的示範,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給世間人做模範。我們現在習氣太重,迷的時間太長,沒人教我們,所以連十善都做不到。十善是佛陀教誡調治習氣的根本法門,也就是說我們學習戒律從哪裡學起?從十善學起。學經教從哪裡學起?從《十善業道經》學起。十善今天為什麼做不到?兩個因素,第一個因素,我們的習氣太重,煩惱習氣太重,善根淺薄,禁不起環境的誘惑,想持沒有法子持好,也就是沒有能力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,所以十善做不到。因此這些年來我們才特別提倡學習《弟子規》,學習《弟子規》就是落實十善業。十善講十個綱領,《弟子規》是十善業道的目,細目;《太上感應篇》也是十善的細目,有綱有目。如果《弟子規》這三百六十句,一千零八十個字我們要是做不到,十善業你就別想了。沒有十善當然沒有三皈、沒有五戒,當然沒有沙彌律儀。這樣的學佛是佛學,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三界。從前李老師常常跟我們講,將來臨命終時候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,你一生所學的幫不上忙,隨業流轉,這個要知道。

      我們真正要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不要很高的功夫,十善業道做到就能往生,生凡聖同居土。要把十善業道做好,你肯定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都做到了,凡聖同居土你肯定有分。如果更能發願利益眾生,我做給眾生看,做給別人看,做好樣子給他看,那你是自行化他。這是什麼?這菩薩行,好事,不但自利,而且利他,自行化他就是菩薩。我們不懂這個道理,不想做,不願意做;懂這個道理,想做,願意做,歡喜做,愈做愈歡喜,法喜充滿,為什麼?真學佛了。真學佛得法喜,不是真學佛得煩惱,這裡頭不一樣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